顯示地圖 |
|
|
郵編:464300 代碼:411528 區號:0376
拼音:Xī Xiàn 英譯:Xi County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南部,淮河北岸。東臨淮濱縣、潢川縣,南接光山縣、羅山縣,西鄰正陽縣,北界新蔡縣。總面積1836平方千米。總人口97萬人(2006年末)。
全縣轄6個鎮、14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莊鎮、東嶽鎮、項店鎮、小茴店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曹黃林鄉、八裏岔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縣境南部為緩崗丘陵地帶,其餘大部地區為淮河衝積平原。氣候溫和,年降水量946毫米,年均溫15.2℃。境內河道灌渠縱橫成網,淮河流貫南部,閭河流經北部,清水河、泥河等穿流於中部。106國道、羅(山)淮(濱)、息(縣)寨(河)公路過境。國傢紅麻生産基地和省糧食生産基地,盛産中藥材半夏。名勝古跡有新石器時代“秦樓”遺址、古息城遺址等。 |
|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稱。屬於信陽市。面積1835平方千米,人口99.9999萬。年平均氣溫15.2°C,年降水量為946毫米,無霜期222天。縣內已形成以農副産品加工、建材等為竜頭的工業生産體係;土特産有香稻丸、蜂蜜。中藥材半夏馳名中外,有“息半夏”之稱。旅遊景點有新石器時代的“秦樓遺址”、周代的“青竜寺”等。
息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分封賜土,羽達建息國至今,已歷數3000多年。息夫人愛國愛民“三年不語”,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賴子國雖為楚滅,但臣民不降,“賴、羅、傅同宗”;新息候馬援,邊關平叛安民,“馬革裹屍”,至今激勵後人;“秦樓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産猶在;“申息之師”,人民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尚存。雖歷史風雲多起,可“息”字巋然不變。
息縣名勝古跡,如繁星燦爛。曾被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與縣城相望。站在峰頂,可南閱楚天,北眺中原。劉鄧大軍南下,將軍試水,傳為美談,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跡。“濮山拱翠”、“古息含煙”、“興國尋幽”、“竪斧春耕”、“寨河晚渡”、“葛陂夜雨”、“廣豐浸碧”、“淮汝交流”等八大景觀,把息縣繪就成一幅瑰麗的畫捲。
息縣物阜年華、人傑地靈;春夏秋鼕、四季分明。息縣盛産小麥、水稻,歷代民間素有“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米飯一半饃”的俗語。油菜、花生、芝麻産量高,質量好,是河南省油料生産20強縣之一。香稻丸乃歷代貢米,素有“一塊香稻香滿坡,一把香米香滿鍋”之美譽;息石灰長期占有豫、鄂、皖三省市場;紅麻産量名列全國縣級榜首;息生豬在港、澳市場久享盛譽;息半夏是國傢重點出口中藥之一。彭店的西瓜,白店的白菜、大蒜,關店的葡萄都是豫南名貴特産。
息縣物華天寶,名揚中外。息縣工業發展迅速,擁有總面積6平方公裏的民營科技園區。化肥、造紙、紡織、水泥、釀酒、飼料、石灰等近百傢工礦企業競相爭輝。金倫紙業集團是河南省最大商品漿生産企業,金旺化工集團在全國小氮肥企業排名前20位,香米貢酒、千真酒係列榮獲巴黎世界名酒評選會金奬、國傢“紫微杯”奬和河南省“黃河杯”奬,金濮建材集團是全省水泥百強企業,金葉紡織集團生産的綿紗暢銷全國各地。
古老息州換新顔,息縣大地盡朝暉。息縣地處南北陸地和淮河東西水路交通要道,歷代商賈遊客多會於此,曾建有湖北、山西、江西三個商務會館。息縣交通便利,106國道穿境而過,阿深高速公路南北穿境50公裏,寧西鐵路橫穿東西境內,南靠信葉高速30公裏,西臨京珠高速40公裏,全縣實現村村通油路。電力、通信、郵政網絡覆蓋全境,村村通電話、鄉鄉通閉路電視。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十分完備。
自然環境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北部,地處大別山北麓,黃淮海平原南緣,現有國土面積1895平方公裏。西距信陽市74公裏、北距鄭州市307公裏。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緩丘為主,呈西北嚮東南略為傾斜,平均海拔47米。淮河橫貫全境,境內流長75.5公裏。淮河以北為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88.6%;淮河以南為緩丘壟崗,占全縣總面積的11.4%。氣候屬亞熱帶嚮暖溫帶過渡形氣候,年平均氣溫15.2度,年平均降雨量為946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
歷史沿革
息縣歷史悠久,夏、商時期屬豫州,周武王時封文王37子羽達為息侯,始建息侯國,公元前682年,楚滅息國置縣,此後兩千多年歷史中,曾設新息縣、息侯國、東豫州、息州,數經分合,直到明洪武年間置縣至今。
人口區劃 到2003年年底,全縣總人口為91.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78萬人,占總人口的85.3%。現轄6鎮14鄉1個管理區、336個行政村、9個居委會。
經濟情況
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産總值25.9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1416萬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23.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1.2億元。城鎮居民職工人均收入4626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693元。
工業經濟
息縣工業發展迅速,擁有總控製面積6平方公裏的工業園區。全縣重點工業企業總資産10.35億元。已形成以農副産品加工、建材、造紙、化工、麻紡、飼料、釀酒七大産業為竜頭,以化肥、紙漿、棉紗、電機、石灰、微粉、香米貢酒、飼料9個産品為拳頭的工業生産體係。産品逐步打入國際市場。金倫紙業集團是河南省最大商品漿生産企業,金旺化工集團在全國小氮肥企業排名前20位。香米貢酒、千真酒係列榮獲巴黎世界名酒評選會金奬、國傢“紫微杯”奬和河南省“黃河杯”奬。金濮建材集團是全省水泥百強企業,金達紡織集團生産的棉紗暢銷全國各地。工業經濟綜合指數居全市首位。
農業經濟
全縣有耕地面積191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約2畝。糧食總産量達到4.5億公斤,是河南省商品糧基地和黃淮河平原農業開發縣,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農作物有小麥、水稻、大豆、花生、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紅麻、棉花、油菜、芝麻等。畜牧業在農業生産中比重較大,主産肉牛、瘦肉豬、山羊、綿羊、傢禽等,肉類年總産量4.3萬噸。全縣林網面積達126萬畝,是河南省造林緑化“十佳縣”,全國平原造林緑化“百佳縣”。農業經濟總收入19.32億元。
商貿投資
現有各類商業經營網點3878個,從業人員11977人,實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95億元,完成第三産業增加值6.8億元。2003年纍计吸引投資總額3.4億元,其中外資1.2億元。註册非公有製企業17937傢,固定資産6.95億元,完成産值55.7億元,利稅5.5億元。
基礎設施
境內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106國道、寧西鐵路和建設中的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村村通油路工程正在抓緊實施,現平均每百平方公裏擁有公路42公裏。全縣程控電話裝機5.3萬餘門,所有鄉村全部實現電話程控化。移動用戶已達到1.5萬戶。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完成舊城改造18萬平方米,新建城區12.5萬平方米,城鄉居住條件普遍改善,城鎮人均住房16.7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14.5平方米,城區園林緑化面積25萬平方米,占城市面積28%。電力供應充足,是全市唯一擁有兩座110千伏變電站的縣區。
科教文衛
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906人。其中高級職稱390人,中級職稱2474人,初級職稱8042人,到2003年底,共建立民辦科研開發機構5個,實施科技項目56項,開發科技新産品18項,申請專利26項,有48項成果獲國傢、省、市奬勵,科技進步貢獻率達38%。建有較現代的圖書、文化設施,閉路電視已能覆蓋全縣所有鄉村,擁有縣級電視臺、廣播電臺各一座。有8個文學藝術協會,擁有會員300多人。各類作品多次在國傢、省、市報刊上發表並獲奬。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01所,在校學生19.5萬人,小學入學率達100%,初中入學率達99.7%,“兩基”鞏固率小學達100%,初中97.5%。全縣有各類醫療機構29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310人,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25.3人,每萬人擁有床位4 .1張。醫療設備先進。
名優特産
息縣的物産豐富,名優特産甚多。主要有香稻丸、息半夏、息石灰、生豬、黃牛、紅麻等,礦産資源中石灰岩、黃沙儲量豐富。紅麻以拉力強、纖維長、色澤白、質地柔軟、吸潮性好著稱,種植面積大,産量名列全國縣級榜首,生豬色鮮味美好,肉質嫩,瘦肉率高,在港澳市場久享盛譽。息縣香稻丸圓如珍珠,色澤光亮,香氣馥鬱,暢銷中外。香米貢酒榮獲巴黎世界名酒評選金奬、國傢“紫薇杯”奬和河南省“黃河杯”奬,是河南省十大名酒之一。息縣石灰素以息灰著稱,長期占有豫、鄂、皖三省市場。息縣半夏以個大、色好、粉足、體重、療效高等特點,馳名海內外,是國傢重點出口中藥之一。
人文景觀
濮公山位於淮河南岸,被宋朝詩人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境內有古息國故城遺址、秦樓遺址、賴國故城遺址等數十處省、地、縣文物保護單位。古息州州衙譙樓始建成於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高9米,面積414.5平方米,全樓三楹,回廊四面,丹青棟緑、琉瓦映石,蔚為壯觀。
進入二十一世紀,開放的息縣到處生機勃發,經濟社會發展一日千裏。息縣縣委、縣政府正團结和帶領全縣百萬人民努力打造和諧的息縣。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下,儲備了一大批對息縣經濟社會發展極具戰略意義的項目。 |
|
息縣位於黃淮流域南緣,方言屬北方方言,同時融入部分吳楚方言成分。總體上息縣方言是北方方言中江淮次方言的一種。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及對外交流,普通話逐漸普及,在公務、商務,匯演過程中,普通話得到廣泛使用。
一、息縣方言,特殊詞彙舉例如下:
1、名稱
坡 兒 坐的地方(多指椅、凳)。 接下殼子:多嘴惹人煩. 絶窩頭:沒子老人自嘲
路壩子 水宅的出路。 扁咀子: 鴨子. 腳魚:鱉 . 蟲船子:蚯蚓. 物件:東西
坡豇子 豇豆。 夢孩:智障者. 寡漢條子:光棍. 業雄(去球)勒:人或事不行了
砍幹子寶 一種賭博的方式(通常分 對子和幹子)
荷 包 衣服口袋。 二餅:眼鏡. 秀咪(南關多稱呼):長得好看 甜桿子:甘蔗.
糞遠子 挑糞的淺竹籃 牙狗:公狗 下鹼腳:打地基 雞婿眼:夜間視力差.
2、人品,稱謂
大 : 父親 . 老幹爺:嶽父 老幹娘:嶽母.
大大 : 大伯父 .
花娘 : 小嬸子.
3、日常生活
剋飯 吃飯 (又有些地方吃飽飯了叫: 鬥飽勒 海飽勒 )
咽菜 勸人吃菜 ; 叨菜 用筷子夾菜. 菜狠子:指大量吃菜的人.
不咋作 一般化 (也有叫: 不咋哋 )
荷包蛋 水煮去殼的整生雞蛋(溏心).
黑飯 晚飯 豌豆油醬:一種扁形的油炸豌豆拌面食品.
手灌子 一種安葬死人用的由自已女兒手捧,用灌頭瓶子裏面裝上米飯上面叉上筷子做的一種祭品
孝帳 一種安葬死人用的由晚輩打着,用白布和竹竿做的一種祭品
孝手巾 一種安葬死人發給每個前來的親友的白布塊
刀頭 兒 大年三十晚上或正月十月晚上去租墳祭奠租宗 用大塊肥肉上面叉上筷子做的一種祭品
過油 用油炸食品
燎鍋底兒 賀遷新居
送筐子 為生小孩的人傢送禮
4、動作行為 .
嗯 是的(肯定應答)
送燈 大年三十晚上或正月十月晚上去租墳上燒紙燒香 供刀頭兒 放鞭炮祭奠租宗
喊彩 一種男女結婚時新郎頭
放炮 1 放鞭炮 2 指礦山上按放炸藥炸石頭 3 車胎爆炸 4 打麻將點炮了 5 男女做愛
哎咬流歪:一種口頭語(一搬表驚訝)
給你不把豆呀子:(侮辱人)表駡人的意思
日他姐:一種口頭語 牛逼吊二:指某人很牛
夯:用粗棍打. 挄(Kuo):用細棍打. rou:用手背打.
白興 別高興得太早
跑窩子 指女的亂找男人.
窩囊 骯髒 活的差勁.
喳呼 亂說話
撤吊蛋:否定某人所說的話(不正確或不合理與自已不差別)
搞煞子(弄啥子) 幹什麽
你真懈 好多意思,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說你幹什麽事兒搞的很個性可以說你真懈,你說的話很幽默,我們可以說你真懈, 比如說某人很壞,我們可以說:他最懈了!這個詞語用途很廣,用不同的語調說出來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槍蛋(戧蛋) 這個意思也有很多,比如淮河以南的幾個鄉鎮的意思通常是說某人很幽默說的話很有意思,很少情況說別人很壞,但在廣大的淮河北部他們那邊的意思是某人非常之壞,而且很姦!!!(有故意想找岔激惹出個事)
搞某鳥〔diao}啊(淮南叫:搞摸醒) 問一個熟人在幹什麽
唉喲兒來(有的叫: 幺海) 通常表示大吃一驚,口頭語. 去個球哎:算了.
5、新時期流行的語言
面的 (港田)機動三輪車客載 牛逼:時髦 前衛.
蹦迪 跳迪斯剋舞 咪細咪細:讓人請客.
開籌備會 婚禮前喝酒會餐 抹點油:額外給點好處.
卡拉OK 利用VCD音響唱歌 腦子進水:辦事或說話不合付常理.
上點傢夥: 給相關有權的人送財或物,使事情辦的順利.
二、節俗
春節,節時為農歷正月初一,又稱元旦節。現代人們多於春節期間給長輩拜年。
上元節,節時為農歷正月十五日,又稱元宵節。息縣人自古以來對此特別重視,故有“十五大似年”之說。人們習慣於天不黑就吃“午飯”。吃節飯就標志着過節,故有“早十五,晚年下”之俗。社會上衆人歡度元宵節是從當天夜晚舉行,其形式有門前挂燈籠;大集鎮放焰火,舉行燈展,玩竜舞獅,偏僻村莊兒童提燈籠相聚玩耍等,前後三天,往往玩至深夜方散。現於正月十六日,接姑娘回娘傢頗有盛行。
清明節,節時在農歷三月初,公歷4月5日前後,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也是春耕農時季節,稻區開始[泡稻種。各傢各戶門口插幾條嫩柳枝,頭帶柳葉的風俗。
端午節,節時農歷五月五日,又稱端午節。過端陽節的意義,是紀念屈原。是指傢傢戶戶用糯米,竹褲葉包三角行粽子,門頭插艾,點燃菖薄驅毒蟲,飲雄黃酒。
乞節,節時在農歷七月七。傳說為牛郎、織女相會日期,是日夜晚姑娘們遙看牛郎、織女星,暗暗祝願祈禱,希望能選配理想伴侶。少男少女,於是日夜嘴咬絲瓜根,能聽到牛朗和織女說話,實為無稽之談。
中秋節,節時在農歷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為三秋恰半,金風薦爽,瓜果成熟,丹桂飄香,秋收到倉,銀蟾滿光,是賞月的良好機會。過此節源於傳統習慣,以佳節慶祝一年來辛勤勞動獲得的豐收成果。是日夜,舉傢團圓,吃月餅,鮮果,焦饃,賞明月,喝佳釀,趁月光到田野“摸秋”。
重陽節,節時在農歷九月九日,古代過此節形式有登高泛萸,釀菊花酒,作糕點敬老師,逆女懺悔等。
臘八節,節時在農歷十二月八日,傢傢做“臘八粥”(糯米、紅棗、蓮子、豆類、糖等煮製而成)吃。臘八又是出嫁迎娶的好日子。
小年,節時在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過小年主要是為了祭竈神,為其送行。據民間習慣認為,竈神是上天派駐到各傢各戶主持小神,一年一度於小年夜晚回到天堂,嚮玉黃大帝匯報民間情況,並領受第二年的旨意,於大年夜晚返回駐傢。各傢是日殺掉啓明老公雞,給竈神當馬騎,更換新竈歷,燒掉舊歷,寓意迎接美好的新年,製作米糖,擺酒菜,讓竈神“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待到天黑時,焚香燒紙,鞭炮齊鳴,把竈神送上天。送走竈神,舉傢入席,歡度小年。到大年夜晚,少不了燒香放鞭炮迎接竈神一舉,此俗民衆對此頗為重視。
大年,年時在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稱除夕。過大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進入臘月就開始準備過年的吃穿用物,謂為“辦年貨”,將室內外打掃一新,寓有“除舊歲”之意。城鎮各傢店鋪貨物齊全,堆攤壘架,供顧客挑選,農民將農副、土特産品帶到集市銷售,再買回所需年貨,呈現購銷兩旺的繁榮景象,使新年氣氛更加濃厚。臨近過年,於二十七、八日,開始以清油炸魚肉雞等,稱為“過油”。年三傘(或二十九)早上,開始換挑符,貼門神(春聯),更換中堂和神祖牌位。也有窮傢於二十八就把門神貼上,故有“二十八,貼花花”民諺。早貼門神的含義是拒討帳上門,民俗中有“門神貼上門,要帳不進門”之戒規。年三十晚上設香案列豬頭(或大塊刀肉)、酒餚、果品,焚香燒紙放鞭炮,舉傢以輩次,年歲大小跪墊叩拜。然後,閤家吃過年團圓飯,年飯是盡其所有,以豐盛為好。飯後撤席,傢長端坐堂屋中上方,晚輩依次叩頭,嚮老人“辭歲”,老人賞賜“壓歲錢”。除夕夜晚通宵達旦不眠,稱為“守歲”(或稱為守皮襖)。五爐香後,傢長到屋外門前,燒紙焚香放鞭炮,為“接年“(迎財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農歷傳統節日,由原來以封建迷信為主要內容的形式,逐漸轉變為傢人團聚,吃頓豐盛的酒宴,親朋互訪,設宴招待,以示對節日的慶祝,但有許多老年人,仍有敬神祭祖活動,多不公開舉行。除農歷傳統節日外,以公歷命名的新節日,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元月1日為元旦節。3月8日為婦女節,3月12日為植樹節,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5月4日為青年節,6月1日為兒童節,7月1日為中國共産黨紀念日,8月1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9月10日為教師節,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屆時,政府或單位組織集體慶祝活動。
三、禮儀
拜年禮,自古以來,於春節閑遐之際,互相往來,訪親探友,尊長隆師,稱為“拜年”。從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拜年盛行,初一至初五為拜年高峰期,十六以後拜年稱“晚年”,出了正月相互來往不再稱拜年。到主要親族拜年的順序為:“初一叔(伯),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嶽父”,即初一,二給本族和姥娘傢長輩拜年,初四以後,次要親戚,朋友之間纔開始相互交拜。拜年時,多數都要帶幾包糕點,紅糖之類的禮物。新女婿給嶽父、母拜第一個新年,要帶上比較豐富的禮物(原封退回),凡拜客至傢,主人都要準備豐盛的酒宴招待,臨走時,主人衹收下禮物的一部分,餘下留作“壓筐底”,主人並給新女婿和兒童拜客串錢。同輩或朋友之間先為年輕者至年長者傢拜年,受拜者必回拜,否則為不禮貌。晚輩行拜年禮為“叩頭”,平輩相拜禮為“作揖”,現代拜年均改為握手問好。
過春節長輩給晚輩,特別是兒童給串錢,又稱壓歲錢。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絶大部分群衆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過年給兒童饋以重金,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並相互攀比,此類現象既浪費,又不文明,容易影響兒童成長。
婚禮禮儀,改革開放以來,息縣基本形式新式的結婚禮儀,結婚需持雙方身份證到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領取結婚證書方能生效,婚禮有主婚人,證婚人,證婚人講話,新婚夫婦給與會同志鞠躬,夫婦相互鞠躬,介紹自己的戀愛經過,請同志們吃喜糖,給來客敬酒,並表示今後互敬互愛。另有旅遊結婚形式,即新婚夫婦領取結婚證後,或由公傢集體組織,或任其自由行動,到大城市或名山佳水勝地度婚假,稱為“度蜜月”。但在農村,仍有媒人說親,父母強當傢的訂婚舊俗,父母往往以女為貴,嚮求婚者索取大量錢財,對方待媳婦到傢門,已是一貧如洗,債務高壘。有些傢境睏難者,盼媳心切,逐獨出心裁,想出換親絶招,換親是兩傢有兒有女,且年齡相當互換為媳,可減少大量聘禮,但往往因感情不好而引起不良後果。
生育喜慶之禮,歷代把生男孩稱為大喜,生女成為小喜。無論是大喜或小喜,親友送禮賀喜,主人以禮設宴招待。所送禮品主要有油條、饊子、雞蛋、母雞、紅糖及小孩衣物,現多為送錢。婦女生育休假一般為一個月時間,故稱為“坐月子”,一月後稱為“滿月”。婦女在坐月子期間,忌進別人傢宅,更不準進他傢屋門,誤犯者得賠禮道歉,並位其燒紙焚香放鞭炮,稱為“祭宅”,婦女生小孩忌在娘傢(入贅者例外)
建宅喬遷喜慶之禮,建宅為人生一件大事。經數年積蓄和工料籌備,選擇合適基礎,設計好看實惠式樣,建宅蓋房都希望經久堅固,居住安全舒適,避免在建造和居住時出事故,以求大吉大利,故於上梁或結頂時,貼楹聯(以紅紙或紅綾,寫上“姜太公在此,百物禁忌”或“吉星高照”等字樣),撒𠔌雨(或點紅小蒸饃),放大鞭,既表示歡慶,又寓意吉祥。而建宅必須立飲竈,待宅竈落成,遷入新居後,親友多提肉掂酒前來祝賀喬遷之喜,俗稱“燎鍋底”,現多為送錢。更有一些風流雅士,粉飾升平,則集資鎸匾相贈,匾位木製,紅低金字,大書“瑞映華堂”等字樣,為新宅更增光彩。
進入1990年代以來,一些外出務工的人員,回村蓋起新居,但由於長年在外,蓋好後即離去,形成空居,形成浪費。
開業、考取中專大學、參軍入伍、轉正進級、升官提拔、選送出國等,親朋好友紛紛饋贈禮品或錢至傢祝賀。人們多在喜慶時,以鳴鞭示衆,設宴招待。此類饋贈送禮,相互攀比,禮金越來越重,已造成日常開支的重要負擔開支。有些人已因此負債。
喪禮,改革開放以來,息縣城區全部實行火葬,農村地區及國傢政策允許的(例如因宗教信仰不同者)還以土葬為主。傢裏有喪事,首先請持事者,息縣俗稱持事客,共商安葬事宜。通常是停喪三日(也有4—7日者),親朋前來治喪。火化後,將骨灰盒葬入墓穴。後設喪宴致谢。 |
|
關於息縣的詩歌
息縣
--吳元成[中原訪古]
當下白膏泥包藏的楚貴族
紅漆粘滿將士的鮮血
如果穿越信陽看到淮河日漸飽滿
將一個夏季擡高警戒水位
臨河鎮。淮水浸潤暖風
她要用酒醖釀婚姻
用息壤封埋泛濫的情感
收穫紅麻的夫妻
我目送他們在泥濘的田埂上進城
俞平伯一生作詩數量極多,他把“人生譬之為波浪,詩便是船兒”。1969年,他隨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五七幹校”來到息縣,這一段生活,成為詩人一生中最特別也最難忘的經歷。樸素寧靜的鄉間生活與喧囂壓抑的政治氣候形成巨大反差,使詩人産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這期間,詩人進入晚年創作的高峰期,農捨茅屋、河塘竹林、雜亂的集市、泥濘的道路均成為素材。鄉親們常看見他隨身攜帶着一個破舊發黃的小筆記本,上面寫滿了七言或五言詩詞,從這些草稿的流暢程度來看,幾乎每首詩都是一氣呵成,很少改動。在息縣一年多的生活裏,詩人共創作了近百首詩詞,具有代表性的是《息縣雜詠》、《紀東嶽事》、《至日》等等,其中七言長詩《重圓花燭歌》還在香港單獨出版。這些詩詞,真實地記錄了息縣農村的田園風光和民情民風,至今讀來仍清新爽朗。詩人在《紀東嶽事》裏寫道:
櫻子黃先赤,紅桃更緑桃。
塘春多扁嘴,延頸白鵝高。
東嶽廟恢擴,聞當街北頭。
他年遭劫火,空有集名留。
明日當逢集,回塘撒網賒。
北頭賣蔬果,南首有魚蝦 |
|
於文彬
於文彬(1916年10月----1938年2月) 又名餘士珍,化名餘振芳、於啓明,河南省息縣臨河店人。出生於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先在家乡讀私塾,後就讀於臨河高等小學、開封省立第一中學。1927年,臨河店發生了黨領導的“抗稅”鬥爭,使他受到愛國救民的思想熏陶。1932年,考入焦作私立中學高中部,後被選為焦作中學學生自治會主席。
當時,擔任國文課的老師李常青(當時名叫李耀光),是中共焦作中心縣委書記,經常在課堂上講授抗日救國的道理,介紹一些進步讀物。受老師的影響,他進步很快,在黨團組織的幫助下,發起成立了讀書社。
1934年秋,經焦作地下黨支部書記陳荻羅介紹,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他利用擔任學生自治會主席職務的條件,領導和組織各班同學出墻報、演話劇、散傳單,宣傳抗日救國主張,揭露蔣介石的賣國罪行。通過這些活動,使許多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理。
1934年10月,焦作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11月,他離開焦作到了北平,開始了新的戰鬥生活。他通過同鄉關係,在華北學院辦了一個學生證,以此為掩護,開展革命工作。為了求得家庭的救濟,以在北平上學為名,讓其父及時寄給生活費。他拿到錢後,總是將錢用於革命活動,或幫助生活睏難的同志。後來,父親得知他在北平的活動,極為惱怒,斷然停止了經濟上的支持。此後,生活極為艱苦,但他立志革命,從不叫苦。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時,按照黨組織的决定,他參加了東北大學的遊行隊伍,喊出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還同反動軍警展開搏鬥。1936年4月,和關山復等組成新一屆共青團北平市委,他任書記。5月,根據中共中央决定,撤銷了白區的團組織,他也於同月轉為中共黨員,並任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幹事、市委大學部書記。1937年1月,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倍受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仍利用一些機會做黨的工作,鼓勵一些被捕的同志堅持鬥爭。同年7月27日,由於他的耐心教育,一位看守將他扮成獄卒,放出了監獄。
1937年8月底,經天津、青島,輾轉月餘到達濟南,在平津同學會國際部工作。中共山東省委遵照劉少奇的指示,决定開闢冀魯邊區的抗日工作,派他前往接收原河北省津南特委和山東魯北樂陵中心縣委所轄11個縣的組織關係,籌建魯北特委。到達冀魯邊區後,成立了魯北特委,他任書記。同年10月,魯北特委改為冀魯邊工委,仍任書記。期間,他深入發動群衆,積極準備武裝起義,先後在????山、慶雲、無棣、寧津、滄縣、南皮、東光、樂陵等縣建立抗日救國會,後又組成“華北民衆抗日救國會”,聯合廣大愛國人士參加抗日。11月,他爭取和改造了一些掌握在愛國人士手中的地方武裝,成立了遊擊小組,並收集國民黨散兵遊勇遺棄的槍支彈藥,嚮土豪劣紳藉槍、募捐,擴大力量。在????山、樂陵、寧津、慶雲、無棣等地舉行抗日武裝起義,組織了“華北民衆抗日救國軍”,任救國軍政治部副主任。他工作深入,註意啓發廣大幹部、戰士的革命覺悟,使部隊屢建戰功,發展成為冀魯邊抗日武裝的主要力量,為開闢冀魯邊抗日根據地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1938年2月,不幸犧牲,他的靈柩被安葬在????山縣(現屬河北省)雀口鎮西。全國解放後,又遷葬於????山縣烈士陵園。 |
|
息縣轄6個鎮、14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莊鎮、東嶽鎮、項店鎮、小茴店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曹黃林鄉、八裏岔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代碼:411528100
2006年,轄8個居委會:北大街居委會、東大街居委會、西大街居委會、南大街居委會、南關街居委會、淮河路居委會、車站路居委會、埠口居委會。
包信鎮 代碼:411528101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包信居委會、鄒樓村、管樓村、薑寨村、周莊村、馬莊村、王廟村、大李莊村、姚莊村、付莊村、北街村、香蒲園村、王平樓村、腰莊村、徐圍孜村、張鄭莊村、徐樓村、朱圍孜村、後樓村、包莊村。
夏莊鎮 代碼:411528102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街村、街東村、街西村、肖圍孜村、熊大寨村、陳樓村、李雙樓村、萬興店村、姚圍孜村、劉莊村、羅圍孜村、梅樓村、範老莊村、馮寨村、汪橋村、梅竹園村。
東嶽鎮 代碼:411528103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街村、楊莊村、烏廟村、大房莊村、小房莊村、石菜園村、夏圍孜村、小黃莊村、黃崗村、秦圍孜村、霍莊村、邱莊村、肖莊村、李莊村、郭圍孜村、劉灣村、徐大莊村、大劉莊村、羅樓村、小於寨村。
項店鎮 代碼:411528104
2006年,轄18個村委會:項店村、徐集村、朱店村、曹集村、黃圍孜村、李樓村、董圍孜村、任大寨村、魏店村、路樓村、朱樓村、齊寨村、張莊村、丁莊村、邵樓村、李店村、高莊村、陳大莊村。
小茴店鎮 代碼:411528105
2006年,轄25個村委會:小茴店村、孫棚村、大竹園村、楊樓村、陳空村、李甲道村、張瓦房村、譚樓村、劉大莊村、曹莊村、烏竜店村、鄭崗村、梨園村、陳寨村、八一村、杜莊村、王樓村、劉孫莊村、易老莊村、陳伍莊村、易莊村、孫莊村、汪圍孜村、魏樓村、老張莊村。
城郊鄉 代碼:411528200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大何莊村、五一村、曹園村、八裏棚村、頓莊村、關莊村、洪莊村、龐灣村、三裏井村、十裏村、王灣村、新鋪村、徐莊村、閻寨村、尹灣村、周花園村。
孫廟鄉 代碼:411528201
2006年,轄13個村委會:孫廟村、段莊村、範樓村、方莊村、付寨村、甘塘村、何營村、李廟村、竜廟村、順河村、月兒灣村、趙店村、周圍孜村。
路口鄉 代碼:411528202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路口村、曹前村、陳莊村、大孫莊村、鬍圍孜村、劉老店村、樓園村、魏莊村、羅莊村、孟店村、前趙樓村、前周莊村、尚莊村、田莊村、土橋村、彎柳樹村、王大塘村、王圍孜村、小何樓村、嶽廟村。
彭店鄉 代碼:411528203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彭店村、陳瓦房村、大謝樓村、大張莊村、大鄭莊村、丁王莊村、範莊村、方圍孜村、金王樓村、柳圍孜村、七裏灣村、史樓村、王莊村、尹莊村。
楊店鄉 代碼:411528204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楊店村、安寨村、何莊村、李大莊村、李圍孜村、李寨村、竜廟村、南徐樓村、十裏橋村、時大莊村、時圍孜村、雙河村、湯灣村、棠集村、汪樓村、楊圍孜村、永紅村、喻莊村、張圍孜村、朱鶴村。
張陶鄉 代碼:411528205
2006年,轄18個村委會:張陶村、曹林村、陳圈行村、大陳莊村、大鄒莊村、鬍莊村、江莊村、劉樓村、裴寨村、孫寨村、王堰村、溫圍孜村、文莊村、徐長莊村、薛莊村、趙樓村、鐘莊村、佘老莊村。
白土店鄉 代碼:411528206
2006年,轄16個村委會:白土店村、白衣閣村、大江莊村、桂莊村、米圍孜村、錢圍孜村、時樓村、王大圍孜村、魏寨村、西李村、夏寨村、謝寨村、新莊村、徐蘭圍孜村、餘圍孜村、鄭樓村。
崗李店鄉 代碼:411528207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崗李店村、大彭莊村、方老莊村、賈後寨村、賈坡村、李營村、劉塘村、劉圍孜村、盧莊村、彭小莊村、柿孜園村、宋莊村、孫老莊村、唐劉莊村、許崗村、楊棚村、張大莊村、張橋口村、張新寨村、張竹園村。
長陵鄉 代碼:411528208
2006年,轄11個村委會:長陵村、陳店村、代莊村、居樓村、陸灣村、馬井村、申莊村、王寨村、甕樓村、謝樓村、楊圍孜村。
陳棚鄉 代碼:411528209
2006年,轄10個村委會:陳棚村、陳祥村、華店村、蘆店孜村、王林村、閻灣村、葉樓村、易廟村、張塘村、鐃莊村。
臨河鄉 代碼:411528210
2006年,轄15個村委會:臨河村、常店孜村、單臺村、杜圍孜村、高集村、黃莊村、劉大廟村、羅寨村、柿樹園村、新集村、宣樓村、餘樓村、張樓村、張寨村、鄭寨村。
關店鄉 代碼:411528211
2006年,轄21個村委會:關店村、白灣村、柏莊村、丁店村、桂廳村、黃灘村、姬圍孜村、金店村、呂灣村、彭圍孜村、前洪莊村、前彭村、任圍孜村、王崗村、吳村鋪村、新顔村、楊九村、張灣村、趙寨村、中心寨村、朱莊村。
曹黃林鄉 代碼:411528213
2006年,轄21個村委會:曹黃林村、馮莊村、何小莊村、李店村、涼亭村、六裏井村、婁寨村、馬寨村、汪莊村、楊寨村、許店村、曹寨村、代寨村、丁寨村、付店村、回竜村、劉寨村、項崗村、謝老寨村、楊鄉村、周樓村。
八裏岔鄉 代碼:411528214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八裏岔村、陳底下村、大周莊村、馮鄉村、六裏莊村、任店村、伍底下村、葉店村、傅寨村、張崗村、張山頭村、鄭鄉村、李堂村、陳大窪村、景美店村、李傢莊村、蓮花村、梅寨村、七裏崗村、汪店村、小圍孜村。
地礦局 代碼:411528400
2006年,管理3個村委會:中渡店村、馮窪村、尹山村。
郵編464300 區號0397(現改為 0376) |
|
近年來,息縣教育事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輝煌成就,教育改革持續推進,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質量大幅提升,教育面貌煥然一新,教育園地春意正濃,高中招連創佳績,出現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萬衆一心、團结拼搏、艱苦奮鬥、奮起直追的良好局面。
在教育發展明顯滯後於社會經濟建設,高考成績與百萬人口大縣發展形象嚴重失衡的事實面前,息縣教育隊伍是如何負重奮進、埋頭苦幹,取得如此令人振奮的好成績的?日前,記者帶着這個疑問,深入采訪了息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並攫取了該縣教育事業突破發展的實招。
息縣縣委書記張富治(中)、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裴軍(右)在縣教體局局長何楓(左)的陪同下深入縣一高分校檢查指導工作。
認清形勢,深刻剖析,迎難而上
多年來,息縣人民深刻認識到要徹底襬脫貧睏落後,傳承和弘揚先進文化,根本出路在於興學辦教育。縣委、縣政府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對教育事業給予了極大關註和全力支持,决心傾全縣之力辦人民滿意之教育,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何楓同志為局長的教體局新一屆班子,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縣教育工作,明確提出了“強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目標,實施了一係列卓有成效、富有改革創新精神的新舉措、新辦法,在全縣上下很快形成了“強化管理、狠抓質量”的共識,全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質量”這一永恆的主題紮實工作、精心耕耘。
在肯定近兩年全縣教育事業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該縣清醒地看到其教育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僅僅是初步的,教育教學條件還很差,教育管理還有很多漏洞,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教育質量在全市的排位仍然偏後,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還面臨着巨大的睏難和壓力。同時還總結出了該縣當前的教育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存在“三大矛盾”:一是富民強縣對教育的要求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不強之間的矛盾;二是人民群衆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之間的矛盾;三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育人方法相對陳舊之間的矛盾。
息縣縣委書記張富治曾在息縣第23個教師節慶祝大會上講到,息縣的發展,不可能靠別人,衹能靠我們自己;息縣教育事業的發展,衹能靠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推動。所以,我們肩上的責任光榮而又艱巨,必須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勇挑重擔。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勢,正視差距,不辱使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始終保持奮發的精神狀態,加壓奮進,乘勢而上,努力實現息縣教育工作的突破性、跨越式發展。
如今,我們看到息縣各級領導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和關註度在大力推進該縣的教育教學發展,這一目標也給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實現人生價值的大舞臺、大機遇。他們正在昂首闊步、勇往直前。
息縣縣長餘運德(右三)在縣教體局局長何楓(右一)的陪同下,深入陳棚鄉中學檢查指導工作。
深化教育和人事制度改革
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內在動力。對教育改革,息縣的態度是:衹要是有利於擴大和優化教育資源,有利於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有利於激活學校運行機製和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在保證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減少、國有教育資産不流失、教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損的前提下,所有的教育體製改革都可以大膽嘗試。
該縣一是加快推進辦學體製改革。積極鼓勵社會各界以及外商投資興辦教育,推動民辦教育快速發展,增強全縣教育實力。凡是在息縣投資興辦教育的,一律享受招商引資所有優惠政策,同時,還享受教育投資的優惠政策。二是進一步推進分配制度改革。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建立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分配激勵機製,待遇嚮優秀人才、骨幹教師和關鍵崗位傾斜,對在教學、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相對優厚的工資待遇或相應的奬勵,充分體現知識的價值、勞動的價值和人才的價值。三是大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嚴格按照公開選拔、平等競爭、擇優聘任、民主監督的原則,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小學校長選拔任用制度,積極推行中小學校長聘任製和任期製。四是堅定不移地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振興息縣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該縣連續三年公開招聘教師749名,不僅充實了教師隊伍,而且改善了隊伍結構,增加了新鮮血液,激發了教師隊伍的活力,為全縣教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管理
教育質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根本。提高教育質量就必須狠抓教育管理。近年來,通過狠抓教育整頓工作,息縣的教育質量有了較大提高。2008年高考再創佳績,全縣本科進綫1607人,比去年增長38.7%;中考500分以上達1727人,比去年增長近1個百分點,該縣教育振興工程首戰告捷。
此外,我們看到,為繼續提高教育質量,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息縣還充分調動三支隊伍的積極性。一是充分調動校長的積極性。校長是教師隊伍的火車頭,該縣做到對校長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教育和引導他們做優秀的組織者、管理者、實踐者,為人師表,為師師表,把智慧和真情傾註到學校事業發展中去,努力做教育發展的帶頭人、排頭兵。二是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對廣大教師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的基礎上,息縣教育工作還高度關註教師的勞動成果,註重激勵,把他們身上藴藏的豐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通過每一個教職員工的敬業奉獻和勤奮鑽研,實現了全縣教學質量的最優化。三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該縣牢固樹立“對學生主要靠教育”的思想,通過良好的教育環境、先進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形成立志報國、奮發進取的良好學風、班風、校風,養成以苦為樂、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使教育質量提升成為全縣每一個師生的共同追求。使各學校初步建立了“校長分工,年級負責,班自為戰”的管理格局,完善了班級、年級、學校“三級自治管理”體係,堅持質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員性、全程性,形成了一整套多元反饋、綜合評價的管理機製,有力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深入教學調研分析,探求教育發展措施方法
為探求教育發展的有利措施和方法,息縣教育局今年多次組織力量,學習藉鑒西安藍田學校經驗,采取跟班教學、座談、調查和個別談話的方式,進行了廣泛的教育教學調查研究,在全面分析及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結合全縣教育發展的實際,找準問題、分析對策、搶抓機遇、求真務實、大膽創新。自今秋開學開始,全面推行學校梯次管理,終止教師津貼再分配辦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縣把各類學校認真分類排隊,按梯次明確質量標準,提出目標要求,基礎好的學校要在全市爭位次,基礎差的學校要在短期求突破。通過科學合理的質量目標考核,做到奬懲公正,好學校如果不進步,或者質量下滑,校長同樣會被淘汰;差學校衹要有大的進步,照樣可以得到奬勵,使各類學校都有奮鬥目標、努力方向,加壓增責,不斷進取,以促進教育整體質量的不斷提高。為今後教育局指導、監督、協調各學(區)校教育工作掌握了寶貴經驗,豐富了教育主管部門與下級學校間的交流方式,為推動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快速發展做了一次大膽而又益的嘗試。這一大膽的教育發展改革創新舉措也是信陽市首創。
優化教育發展環境,推進教育全面進步
在優化教育發展環境上,息縣各級黨委、政府通過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像抓經濟建設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領導責任製,把教育工作列入領導幹部任期目標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層層落實目標管理責任。進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保障機製。用足用活國傢政策,想方設法爭取上級教育配套資金,為教育爭項目、爭經費;積極引導、鼓勵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入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發展步伐。不斷提高教師待遇,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學習條件,着力解决教師的後顧之憂,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形成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教育氛圍。同時該縣要求各級各部門相互協作,齊抓共管,為教育發展開闢“緑色通道”。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嚴肅查處侵占損害學校、師生利益的行為,着力營造寧靜、舒適、安全的校園周邊環境。
在全縣初步形成良好教育環境的基礎上,該縣還致力於推進教育全面進步的步伐。一是優化城鄉教育格局。結合“六城聯創”、新農村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完善城鄉教育佈局,對規模小、生源少,條件差、質量低的薄弱學校加快撤並步伐,形成佈局相對合理、資源互為補充、辦學各具特色的教育發展格局。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針對該縣學前幼兒入園率和高考重點上綫率偏低的現狀,通過抓幼兒教育和高中教育“兩頭”、促九年義務教育“中間”、強基礎教育“整體”,努力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多樣化、復合型的教育體係,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強農村基礎教育,通過建立和完善教育結對扶助幫睏體係,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讓農村孩子“有學上”、“上好學”,使息縣教育事業均衡協調發展。三是加快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全面整合職業教育資源,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辦學模式,走與高校聯合辦學、與企業合作辦學的路子,將學歷教育、農民工技能培訓、企業職工崗位培訓有機結合,形成大職教體係,做大職業教育總量,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層次,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息縣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與該縣各級領導和教育工作者忍辱負重、臥薪嚐膽、艱辛努力是分不開的。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當前,息縣教育已經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該縣發展教育的壓力更大、擔子更重,實現教育全面振興任重而道遠。我們看到息縣的教學工作者沒有陶醉於成績而稍有懈怠,沒有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而是抱着贊揚越多越要謙虛謹慎,成績越大越要開拓進取,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傾盡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共同譜寫着息縣教育發展的新篇章,為建設和諧文明美麗富饒新息縣而努力奮鬥。 |
|
息縣古為周代息國故地,春秋為楚邑。西漢置新息縣。以古國為縣名,並加一“新”字。南北朝分置南北二新息縣,北齊合併為新息縣。元為息州,明改息縣。
1997年,息縣面積1836平方千米,人口87萬,轄3個鎮、19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莊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東嶽鄉、小茴店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項店鄉、長陵鄉、臨河鄉、陳棚鄉、關店鄉、李堂鄉、八裏岔鄉、曹黃林鄉、許店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770280人,其中:城關鎮50585人、包信鎮45398人、夏莊鎮32594人、東嶽鎮42906人、項店鎮 40838人、小茴店鎮54238人、城郊鄉44408人、孫廟鄉31982人、路口鄉36233人、彭店鄉31225人、楊店鄉38857人、張陶鄉 39576人、白土店鄉36094人、崗李店鄉40155人、長陵鄉22331人、陳棚鄉20823人、臨河鄉31936人、關店鄉45720人、許店鄉 18890人、曹黃林鄉16339人、八裏岔鄉21563人、李堂鄉20933人、地礦局虛擬鎮6656人。
2005年,息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許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曹黃林鄉管轄,曹黃林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李堂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八裏岔鄉管轄,八裏岔鄉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 12月31日,息縣轄6個鎮、14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莊鎮、東嶽鎮、小茴店鎮、項店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張陶鄉、彭店鄉、楊店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曹黃林鄉、八裏岔鄉。 |
|
- n.: Xi County
|
|
河南 | 歷史人物 | 信陽 | 人物 | 教育傢 | 名人 | 歷史 | 糧食 | 水稻 | 米 | 農作物 | 詩歌 | 息夫人 | 題詩 | 文化 | 教育 | 教育機構 | 中國教育 | 學校 | 中學 | 鄉 | 白土店 | 區 | 鄉鎮 | 濮公山 | 更多結果... |
|
|
八裏岔鄉 | 城關鎮 | 夏莊鎮 | 臨河鄉 | 城郊鄉 | 孫廟鄉 | 楊店鄉 | 關店鄉 | 路口鄉 | 東嶽鎮 | 項店鎮 | 小茴店鎮 | 彭店鄉 | 張陶鄉 | 白土店鄉 | 崗李店鄉 | 長陵鄉 | 地礦局 | 包信鎮 | 陳棚鄉 | 曹黃林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