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鎮名,在今江蘇吳縣東、與昆山縣交界處。一稱六直。古時又稱甫裏。唐詩人陸龜蒙曾居此,自號“甫裏先生” |
|
甪直聯繫方式地址:蘇州城東南25公裏
郵編:215000
電話:0512-67894747,0512-69692636
甪直投訴電話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甪直景區榮譽國傢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古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文化遺産預備清單;同年被國傢旅遊局評定的aaaa級旅遊區;2003年又被國傢建設部和國傢文物局聯合命名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2004年又被國傢環保總局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2005年被人民日報社市場信息中心推選為“中國旅遊名鎮顧客十大滿意品牌”。甪直門票價格60元(所有景點)1.2米以下兒童由成人攜帶,離休幹部持遊園證,現役軍人憑軍人證,革命傷殘軍人持國務院頒發的傷殘軍人證,70周歲以上老年人持高齡證或居民身份證均可免票入園。甪直節慶活動水鄉甪直從年初一起連續舉辦“水鄉婚禮”、“打蓮湖、挑花籃”、“江南絲竹表演”、“南瓜餅製作表演”等活動。
“中國蘇州甪直水鄉服飾文化旅遊節”
由江蘇省旅遊事業管理局,蘇州市旅遊管理局和吳中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蘇州甪直水鄉服飾文化旅遊節”,每年都將舉辦一次。旅遊節期間有稱為“江南少數民族”的甪直水鄉服飾表演,旅遊商品和地方特産展銷,有各種旅遊文化研計活動,有著名的書畫傢作畫甪直,以及其他各種文化娛樂表演活動。每年均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
甪直開放時間星期一、二、三、四8:00--17:00,星期五、六、日7:30--17:30甪直最佳旅遊時間全年適宜甪直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上海——甪直(58km)
自駕車:滬寧高速公路昆山出口張浦上蘇滬機場路--甪直
虹橋機場--青浦上蘇滬機場路--甪直
公共汽車:上海中山北路806號中山客運站
班次:每天來回22班
旅遊空調專綫車:i:上海虹口體育場二號門
ii:上海楊浦區體育活動中心
iii:上海8萬人體育場五號扶梯下
熱綫電話:021-64265555
蘇州——甪直(18km)
自駕車:蘇滬機場路---甪直
公共汽車:蘇州葑門,吳中區汽車南站,蘇州火車站,蘇州汽車北站
南京——甪直(160km)
自駕車:寧滬高速公路蘇州工業園區出口處--蘇州機場路--甪直
旅遊空調專綫車:南京汽車站--蘇州汽車北站--甪直
杭州——甪直(180km)
自駕車:蘇滬機場路--蘇州--吳江--嘉興--杭州
甪直美食甫裏蹄、甫裏鴨
從古到今甪直地區居民凡是逢年過節或設宴喜訂慶之日,不藴含團圓喜慶之意,有喜食“全蹄”“全鴨”之習俗,且由於烹製工藝的獨到,成為喜宴之必備的兩道主菜。
晚唐詩人陸龜蒙隱居甫裏時,每每宴請文人墨客、親朋好友,十公推崇這兩道主菜並輔以十分詩意的菜名“甫裏蹄”(又名龜蒙蹄)和“甫裏鴨”
甪直蘿蔔
始創於前清道光年間,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産品選用優質新鮮蘿蔔、精製????、特富粉等原料,采用傳統精細製作而成,色澤經亮透明,味道香甜鮮嫩,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糖類等營養成分,為佐餐饋贈、居傢旅遊之佳品,在蘇南一帶行銷百年,享有盛名。
甪直住宿迎賓館
位於甪直繁華地段,是按照三星級標準建造裝修,是目前甪直鎮唯一一傢旅遊涉外飯店。
地址:蘇州市甪直曉市路38號
電話:0512-65010059
傳真:0512-65010022
鴻運花園度假村
花園度假村位於蘇州與上海之間,坐落在金澄湖畔,交通極為方便。
度假村內設有標準遊泳池、兒童遊泳池、網球場、遊艇等等,是個集休閑、餐飲、娛樂、商務活動於一體的高級別墅度假村。每幢別墅均具有完整的居傢設施,可住6-8人,公二、三層別墅式房間,底層客廳可作室內活動。設有傢用桑拿、衝浪浴缸,可謂格調非凡。是江南水鄉遊度假的理想去處。
電話:0512-65016666
水雲鄉大酒店
地址:甪直鎮水産市場內
電話:0512-62250983
手機:13306218678甪直購物甪直的醬菜、蘑菇等土特産非常有名,秋季的八角紅菱,更是不能錯過,如果您要購買“蘇州少數民族”——甪直婦女的服飾、綉花鞋、包頭巾等,一定別錯過,衹有在這裏纔買得到哦!
水鄉服飾
水鄉婦女服飾是以甪直為代表的水鄉吳東地區的傳統婦女服飾,結構與勞動需要相結合,色澤上與自然環境相融洽,工藝精美,是集和諧質樸,美觀實用於一體的傳統婦女服飾。
甪直交通每逢雙休日、節假日,上海楊浦體育中心、虹口足球場、上海體育場有旅遊專綫車前往甪直,下午返回,120元/人(含來回車票、景點門票)。蘇州火車站站前廣場有空調旅遊中巴直達;蘇州汽車北站往甪直的中巴,6:30-18:30,每30分鐘一班,票價7元;蘇州吳縣汽車站也有中巴開往甪直,6:20-17:20,每40分鐘一班。在蘇州城東的婁葑乘18路公共汽車也可到達,票價2.5元,每小時發一班車,約行駛50分鐘。鎮內交通工具為觀光三輪車,起步價2元,送你到各景點。
自駕路綫:
上海-延安高架路-滬青平高速公路(a9公路)-郊環公路(a30公路)(滬寧高速方向)-重固大盈出口-北青公路-蘇虹機場路-甪直
甪直玩法攝影,懷古
甪直(與“鹿直”同音),難識的地名,難忘的水鄉。一個作為蘇滬之間的水鄉古鎮,她穿越了2500多年的歷史風雨,歷經了蒼桑的歲月……至今依舊保留了她古樸醇正的風貌,吸引了廣大的中外遊客,令人留連往返。
甪直有着優越的地理位置,臨於蘇州城東18公裏,距上海58公裏,從蘇滬機場路可直達蘇州市區和上海虹橋機場;經蘇州工業園區和甪昆公路可直轉滬寧高速、蘇嘉杭高速、312國道或318國道;水路航道更是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
古鎮鄉有很多有名的風味小吃,其中尤以“甫裏鴨”和“甫裏蹄”享於全國;水鄉獨有的吳東婦女服飾是古鎮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綫。
甪直與蘇州同齡,她萌動於春秋,綿延於兩漢,繁華於魏晉,勃發於明清。甪直擁有廣袤的沃野和湖泊,自古以來以農業發達著稱;古鎮保留了從春秋到清代以來的衆多名勝古跡,尤其是各個時代、各種式樣的古橋為多;古鎮居民還保留了幾百年前古老生活的意韻、淳樸、寧靜和幽雅……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古鎮獨特的文化氛圍和風土人情,讓甪直成為浮華背後的樂土。
背上行囊去甪直,放鬆心情、滌蕩心靈、淨化靈魂;讓思緒隨小橋流水而來,飄過小巷古宅,漸漸遠去……
甪端廣場
在古鎮西口,穿過一座橫額上寫着“甪直古鎮”的高大石牌樓再嚮東前行,穿過甪直橋,迎面可見一座由石欄護圍的廠雕,那便是甪直鎮標;一頭造型獨特的獨角神獸——甪端。據《宋書·符瑞志》中說,他有兩大特異功能,一是速度飛快,能日行一萬八千裏;二是信息靈通。他懂四方語言,瞭解遠方情況。甪直人選他作為鎮標,其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
保聖寺
保聖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內藏出自唐代塑聖楊惠之之手的羅漢塑壁藝術瑰寶,是中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保聖圭原名保聖教寺,是創建於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蕭衍篤佛教,一做皇帝就大興寺廟。保聖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於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遭了殃,至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再次重建。最盛時據稱殿宇5000多間,僧衆千人,範圍達半個鎮。便但到了元未又再衰頽。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7年)重新振興,當時規模有200多間建築,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時稱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
現在的保聖寺山門是按乾隆年間的原貌重修起來的。寺內尚存:九羅漢聖跡、各代銅鏡展覽、青石經幢、鐵鐘、千年古銀杏、百年枸杞等寶貴歷史遺物。
塑壁羅漢
據《吳郡甫裏志》記載,原來的大雄寶殿是“宋祥符六年賜紫僧維吉重建”的,亦即建於公元1013年。殿內供“釋迦牟尼佛像,旁列羅漢十八尊,為聖手楊惠之所摹。神光閃耀,形貌如生,真得塑中三味者,江南北諸郡莫能及”。
但非常可惜,大雄寶殿1972年因失火,殿內西邊的塑壁羅漢全都成了碎泥,後經各方人士合力拯救,終在原址上建造保聖寺古物館。現館內羅漢塑像僅存一半,且還有殘缺,但仍不失為古典藝術的瑰寶。
澄湖出土文物館
以展出澄湖遺址出土文物為主的文物館,館內陳列了不同時期、形態各異的水井;良渚文化時期的提梁壺;西周時期的陶尊、東周時期的銅削等珍貴文物;距今5500年的原始村落模型。用生動形象的手段展示了甪直先民五千多年以來的生産、生活情景。
水鄉農具博物館
成立於2003年9月的水鄉農具博物館,民列了7000多年前的石錛、石鐮;良渚文化晚期的青銅傢具;漢代時期的鐵製農具;六朝以後出現的犁轅(由直轅--麯轅);宋、元、明、清時期趨於完美的一係列農具。給自古便傍水而居,以農業發達著稱的古鎮甪直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綫。
陸龜蒙墓
陸龜蒙祠本是陸龜蒙的宅園,當時園中有清風亭、光明閣、杞菊畦、雙竹堤、桂子軒、鬥鴨池、垂虹橋、鬥鴨欄等“小八景”。現祠宇已不存,遺跡僅有陸龜蒙衣冠塚和修復的清風亭、鬥鴨池、其中衣冠塚和鬥鴨池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陸龜蒙是晚唐文學家,生於蘇州,傢世顯赫,自小勤讀經書,立志學成報國。然而懷才不遇,最後索性到甪直買田隱居。閑暇時,也常扁舟出遊。他的詩大多反映水鄉生活,其中多為吳地景物。魯迅曾在《小品文的危機》中對他有高度的評價。
葉聖陶紀念館
葉聖陶紀念館坐落在保聖寺西面,這裏是文學家,教育傢、出版傢和社會活動傢葉聖陶工作過的地方。甪直人民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將當年葉老先生執教的幾處舊址重建,開為葉聖陶紀念館。
葉聖陶,名紹鈞,1894年出生於蘇州懸橋巷一個平民家庭。因傢境清貧,1912年於蘇州草橋中學畢業後,開始當小學教師並從事文學製作。1921年,與矛盾、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人生而為學的觀點。曾與朱自清、俞平伯等創辦了中國文學第一個詩刊《詩》,出版了中國第一本童話集《稻草人》等。
葉聖陶對甪直感情深厚,創作了不少以甪直為背景的小說,如《寒曉的琴歌》、《多收三五鬥》、《高高銀杏樹》等等。葉聖陶把甪直比作培育自己成長的“搖籃”,臨終時更留下遺囑要將骨灰葬在甪直這個“第二故鄉”。
瀋宅
從保聖寺出來,經香花弄東行便見一座石門宅院,前有青磚照壁,上鎸“漪韻”兩字。這座宅院就曾是甪直教育傢瀋柏寒的私邸。今天甪直小學的優良基礎,就是他當年付出的莫大努力,對甪直的貢獻不少。瀋宅建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五進,佈局精巧,畫棟雕梁,具有清代建築特點。瀋傢原為富豪,房産廣布,當時有瀋半鎮之稱。瀋宅占地約2500平方米,現修復開放的為其西部,約800平方米。瀋宅的精華部分是樂善堂。這座三開間正廳是甪直鎮上最豪華的建築,不僅寬大高敞,雕飾遍布,且因前後做重軒,有鼕暖夏涼之效。廳內琳埌滿目的雕飾可謂富傢氣派十足。
萬盛米行
“萬盛米行的河埠頭,橫七堅八停泊着鄉村裏出來的敞口船。裏面裝載的是新米,把船身壓得很低。。。。”這是葉聖陶的小說名著《多收三五鬥》裏描寫的景象,“萬盛米行”也因此而聞名。萬盛米行的原型據聞是鎮南端殷傢祠堂南的萬盛恆米行。始創於民國初,由鎮上瀋、範兩傢富商合夥經營。是“前店後場”的格式,店前的河埠頭,就是裝卸𠔌米的碼頭。一到新𠔌登場,這裏舟船匯集,就會出現小說中所描繪的熱鬧場面。現要的萬盛米行。位於南市下塘街南面,門面為三開間朝西店鋪,面對河埠。店鋪設有售糧高櫃,店鋪後則是寬敞的石板大院,兩廊陳列有稻作農具、加工𠔌米的各式器具,集江南農具之大成,再現了民國年間江南米市的風貌,成為一處具有水鄉生活特色景觀。
王韜紀念館
王韜紀念館在中市下塘街6號,這是一座清式建築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內裏展示王韜的生平事跡。王韜是近代甪直名人,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很有影響的改良主義先驅。曾於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在香港與友人集資買下英華書院,改為中華印務總局,創辦了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傢以政治為主的報章《偱環日報》,鼓吹變法自強的主張,影響深遠。
蕭宅
蕭宅是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古鎮現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它原為鎮上楊姓武舉人所建,後來售予裏中望中望族蕭傢的蕭冰黎,故稱蕭宅。蕭冰黎(1881-1946年),名釣,畢業於蘇州高等師範學校。後來執教於“五高”,並與瀋柏寒、嚴大容等人一起創辦電燈廠,曾任鄉議會副會長,為地方公益事業作出諸多貢獻。其子蕭乃震早年留學德國。孫女蕭芳芳現居香港。
蕭芳芳是香港電影演員,參加拍攝片200多部,先後獲西班牙電影展最佳女主角奬,香港最佳女主角金像奬等。現蕭宅內設有“蕭芳芳演藝館”,介紹了她的從影生涯,藝術成就和社會活動。
張陵公園
張陵公園,俗稱張陵山,位於鎮西南1.5公裏處,相傳為漢丞相張蒼之墓。在張陵山沒有發現張蒼的墓葬,卻發現不少文物。
50年代初,當地農民發掘出土玉鐲、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爺和不少陶器,為崧澤、良渚文化時期的文物,證實張陵山當屬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遺址。及至1979年,省文管部門組織在陵區兩側清理出新石器時代墓葬11座,同時還清理出來東晉磚墓室5座,發掘出蜀青連崗文化類型與良渚文化類型遺址,距今有6000年。張陵公園內尚有二十四孝宮、釣魚潭、西面廳、兒童動物樂園等供遊人玩賞。
古橋之最
“三步二橋”,是指三步跨過二橋的意思。古鎮水道縱橫,在兩河交匯處,兩座橋往往有機會相連成直角,俗稱雙橋,又因形似古代的鑰匙而名為鑰匙橋。
甪直鎮內有雙橋多達5處,其中以位處市中的三元橋和萬安橋為代表。前者建於明萬歷年間,是一座花崗石砌梁式平橋;後者,也是花崗石砌梁式平橋,建於清乾隆前古鎮內其他4組雙橋,分別是:萬盛米行以南的南昌橋和永福橋;東市頭的中美橋和交匯橋,中市北的環玉橋和豐橋以自以及是中段的環壁橋和金巷橋。
老街
走進甪直,你一定會陶醉於它那傳統的街坊景觀,甪直的老街,彈石鋪路,寬約34米,兩側是密密相連的商店,和住宅連在一起,前店後居,一派夫妻家庭店的親切味道。
廊棚
在中市上塘街有從深200米的廊棚,也叫過街瓦河棚.新修的廊棚沿河都有吳王靠,成為小鎮居民的消閑地點,遇上雨天,在此觀賞雨中朦朧景色,確是詩意盎然。
水巷
甪直的水巷很有特色,一種是前街後河,人傢枕河而居,臨河有門有踏級。一種是兩巷夾一河,河兩邊都有駁岸,井有河埠供人上下船或日常取水之用。駁岸則設有石調凳,供人憩息。
民居
甪直的小巷大多是粉墻黛瓦,木門木窗。當中有石庫門高墻的,就是從前的大戶人傢了。這些人傢的居室常在三進以上,廳軒堂樓齊備,有的還有走馬樓和花園。室內或作雕飾,或陳書畫,盡顯主人傢的文化品味,也是江南水鄉民居的另一種類型。而小巷的普通老百姓平房雖然簡樸,卻不單調,有平房也有樓房,遠望高低起伏,錯落有緻。
船攬石
甪直的船攬石最多時近千個,現在僅剩50個左右,就這些幸存的船攬石中,雕刻手法有陰陽、浮雕、立體,造型豐富多彩,大多為民間吉祥圖案,有如意、壽桃、蝙蝠、定勝等;也有采用民間傳說的,如獅子綉球、劉海戰金蟾;另有簡明實用的圖案如貓眼、象鼻、立鶴、奔鹿、靈芝等等,表現出民間藝術的質樸美,出提高了石駁岸的觀賞價值。 |
|
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Lùzhí),這是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費孝通對江蘇省蘇州市甪直鎮的高度評價和贊譽。甪直鎮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的確名不虛傳,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歷史。特別是她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跡、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贊嘆不已。
當人們來到甪直,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甪”究竟是怎麽來的,這裏為什麽叫甪直?據《甫裏志》載:甪直原名為甫裏,因鎮西有“甫裏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嚮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甪直,見這裏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 |
|
當人們進入古鎮,就會感悟到一種舒適感,一種甪直古鎮特有的新奇感。鎮上河水清清,環境幽雅,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歷史景觀,鴨沼清風、分署清泉、吳淞雪甪直浪、海芷鐘聲、浮圖夕照、漁蓮燈阜、西匯曉市等被先人們概括的“甫裏八景”雖然歷經歷史的磨難,大部分已經被拆除,但仍能找出它們當年的恢宏的風采。
水多、橋多、是甪直鎮的另一個特色。甪直歷來享有江南"橋都"的美稱,一平方公裏的古鎮區原有宋、元、明、清時代的石拱橋72座半,現存41座,造型各異、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平頂橋,也有裝飾性很強的雙橋、左右相鄰的姊妹橋和方便鎮民的平橋,其中兩橋相連成直角的雙橋有5處。很多有識之士都感慨的說,看了甪直,實際就等於參觀了一個古代橋梁的博物館,其橋梁的密度,遠超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
|
保聖寺
建於公元503年,據今1495年歷史的甪直保聖寺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傢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剎,寺內唐代著名雕塑傢楊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羅漢,雖歷經千年滄桑,卻仍然保存完好。寺內仍有200多間建築,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號稱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寺內現存建築有二山門、天王殿、古物館等。元代書法傢趙孟頫曾為寺題抱柱聯:“梵宮敕建梁朝推甫裏禪林第一,羅漢溯源惠之為江南佛像無雙”。早年郭沫若先生看後講“保聖寺的羅漢塑像,筋骨見胸,脈絡在手,儘管受着宗教題材的束縛,而現實感卻以無限的迫力嚮人逼來,使人不能不感到一種崇高的美”。
保聖寺內的“鬥鴨池”、“小虹橋”和“清風亭”,是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陸龜蒙先生留下的遺跡,他曾做過湖州、蘇州刺史的幕僚,但一身清貧、生活艱樸、常與農民一起耕種田地,並首先發明了農民翻土耕地的牛犁,當地的農民特別敬重他。
保聖寺歷代興廢,最盛時,殿宇5000多間,僧衆千人,範圍幾達半個鎮。及至明代成化年間, 現在的保聖寺山門是按乾隆年間的原貌重修起來的。走進二山門,但見天王殿氣宇軒昂,單檐歇山式屋頂,戧角起翹采用立腳飛檐式,顯示江南佛殿式風格。殿內可看到有明代建築特點的昂嘴鬥拱結構。據古建長專傢陳從周考證,這座天王殿是明代崇禎年間在宋代殿基上重建起來的。梁式為前後三步梁,上加駝峰。柱礎為覆盆式石礎,刻有“壓地隱出神童牡丹花”圖案,這是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的遺物。殿內原有高大的四天王(即四大金剛)泥塑,抗戰期間毀於侵華日軍之手。現殿內展覽當地出土文物。
天王殿北行,即是庭院。院內有兩大件文物,一是青石經幢,二是鐵鐘。青石經幢立於西側,它的全稱叫“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經幢是唐代創始的一種佛教石刻,由蓋、柱、座組成,柱上刻佛像、佛名或經咒。保聖寺原有唐宋經幢各一,現衹存下這一座和另一座的一塊八角形刻經石了。保聖寺的經幢,係唐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建,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重立,刻有陀羅尼經咒,由於年代久遠,不少字跡已無法辨認。細看起來,這座經幢是由多塊石柱堆建而成,每塊石柱上面都有盤蓋,盤蓋大於柱經,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同時也有遮雨和裝飾作用。這座經幢共分為七層。這座尊勝陀羅尼經咒石幢,無論其年代還是藝術價值,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鐵鐘,既是佛寺的鎮山之寶,也是佛寺的歷史見證。保聖寺的這座寺鐘,鑄於明末清初,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鐘上銘文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等吉言。佛經上有“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的說法,鼓鐘也是行善的一種壯舉。
庭院之北,就是在大雄寶殿原址上建立起來的古物館,內有世界聞名的“塑壁羅漢”。
銀杏樹
古銀杏又是甪直古老的象徵之一。這不僅是甪直這個歷史文化名鎮古老的標志,而且為甪直的景色添彩增輝。目前鎮上有銀杏樹7棵,其中在保聖寺四周有4棵,最大的一棵據今已1300年樹齡,高度50米,樹身三位男子也圍不住,她雖歷經千年風霜,但仍能挺拔、健壯。著名教學家、文學家葉聖陶先生在甪直執教期間寫的《高高的銀杏樹》一文中,對甪直古銀杏的評價是“形象高大,意志堅強,氣魄宏偉”,因此葉老先生在臨終時關照其親屬要將他的全部骨灰安放在四棵銀杏樹(甪直保聖寺)的地方,所以現葉老先生的墓就安在甪直,當地政府還專門建了葉聖陶紀念館,以供人們瞻仰遊覽。
古街巷
當人們目睹該鎮的古街、古房和深巷時,有領略了甪直古鎮的另一種風味。鎮上現有主街道9條,街面都以卵石及花崗石鋪成,街坊臨河而築,前街後河,人在橋上走,船在水中行。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商業興旺,遊客絡繹不絶。不論臨街的住宅,還是臨河的民房均為黛瓦粉墻、木門木窗、青磚翹脊,大多為明清時代的房子,墻壁上還帶有花紋。古鎮區有58條巷子,最深的巷子長達150米,裏弄內的房屋有3進、5進、6進,最深的為7進。
遺址
除此之外,甪直鎮還有很多古代名人的遺址舊跡。鎮東有北宋的白蓮花寺,鎮西有孫妃墓,鎮北有吳王夫差的行宮,鎮南有西漢丞相張蒼的陵墓。
修舊工作
最近二年來,鎮政府傾註了較多的人力、財力和精力,對古鎮進行了大量的修舊如舊工作,恢復了沿街河棚和《瀋宅》《萬盛米行》、《蕭宅》等一大批古民宅和歷史景觀,整修了古街道和古橋、駁岸,同時利用古民宅佈置了《王韜紀念館》、《蕭芳芳影視藝術館》、《吳東水鄉婦女服飾館》等景點,使古鎮的風情、風貌得到了嶄新得體現。漫步古鎮,領略小鎮風光,觀賞古橋駁岸,看看漁船人傢,真是別有風韻,情趣無窮。 |
|
上海:
公共汽車: 上海中山北路806號中山客運站,每天來回約22班次。
自 駕 車: 滬寧高速公路昆山出口——張浦上蘇滬機場路——甪直
虹橋機場——青浦上蘇滬機場路——甪直
蘇州:
公共汽車: 蘇州火車站、蘇州汽車北站、吳中區汽車南站、蘇州葑門,約半小時一班。
自 駕 車: 蘇州東環路——蘇滬機場路——甪直
甪直推出“百姓遊”項目
甪直古鎮旅遊區在今年的周末、節日期間安排了豐富多彩的頗具特色的水鄉民族文藝表演活動,讓衆多遊客走進水鄉,樂在其中,在償析古鎮風韻的同時能更多地領略真正的水鄉文化。具體安排:
一、旅遊區各橋梁上、古橋邊有衆多的穿着典型江南水鄉旗袍的麗人進行水鄉服飾展示;
二、瀋宅天井內“拋綉球”,由水鄉麗人與遊客同遊水鄉(坐船);
三、保聖寺廣場上舉行水鄉歌舞(打蓮湘)表演;
四、萬盛米行蒸製甪直“南瓜糕”,並請旅客品嚐;
五、水上“漁鷹”捕魚表演和水上“評彈”表演;
六、王韜紀念館後花園“江南絲竹”表演;
七、蕭宅佈置一個“喜堂”,供遊人拍照留念;
八、根據遊客需要,提供做一日“甪直人”,真正體味“生活甪直”的情調等項目。 |
|
有“水雲之鄉,稼漁之區”美稱的甪直,風光靈秀,水産豐富。說起吃來,魚鮮藕脆菱角肥,河蝦湖蟹盡你嘗。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味,清淡、鮮嫩、細膩。甪直的蘑菇、河蚌很有名,點餐時不要錯過。八角紅菱是甪直的特産,如果有緣趕上收穫季節,你一定要品嚐。
甫裏蹄、甫裏鴨從古到今甪直地區居民凡是逢年過節或設宴喜訂慶之日,不藴含團圓喜慶之意,有喜食“全蹄”“全鴨”之習俗,且由於烹製工藝的獨到,成為喜宴之必備的兩道主菜。
晚唐詩人陸龜蒙隱居甫裏時,每每宴請文人墨客、親朋好友,十公推崇這兩道主菜並輔以十分詩意的菜名“甫裏蹄”(又名龜蒙蹄)和“甫裏鴨”。
甪直蘿蔔始創於前清道光年間,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産品選用優質新鮮蘿蔔、精製????、特富粉等原料,采用傳統精細製作而成,色澤經亮透明,味道香甜鮮嫩,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糖類等營養成分,為佐餐饋贈、居傢旅遊之佳品,在蘇南一帶行銷百年,享有盛名。 |
|
三元橋,俗名三官橋,花崗岩石梁梁式平橋,建於清朝乾隆之前,橋聯:東溯眠牛淨緑水,西臨鬥鴨挹清風。該橋與萬安橋構成了典型的三步兩橋。 萬安橋,俗名矮凳橋,花崗岩石砌成梁式平橋,建清朝乾隆之前。 衆安橋,俗名麻皮橋,修葺於清順治年間(1644年-1662年)。
甪直古鎮交通指南:
甪直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蘇州城東南25公裏。
內部交通:鎮內交通工具為觀光三輪車,起步價2元,送你到各景點。
乘車路綫:
1、每逢雙休日、節假日,上海楊浦體育中心、虹口足球場、上海體育場有旅遊專綫車前往甪直,下午返回。
2、蘇州公交綫路:518、52、18路均可到達。
3、、蘇州火車站站前廣場有空調旅遊中巴直達;蘇州吳中汽車站也有中巴開往甪直,6:20-17:20,每40分鐘一班。在蘇州城東的婁葑乘18路公共汽車也可到達,票價2.5元,每小時發一班車,約行駛50分鐘。
自駕路綫:上海-延安高架路-滬青平高速公路(A9公路)-郊環公路(A30公路)(滬寧高速方向)-重固大盈出口-北青公路-蘇虹機場路-甪直。
路過火車:1228/1229、1230/1227、1342/1343、1344/1341、1461、1462、2001、2002等車次
甪直古鎮門票價格:門票60元/旅遊互聯預定價50元
備註:
1、1.2-1.4之間購兒童票;1.2米以下兒童由成人攜帶、離休幹部持遊園證、現役軍人憑軍人證、革命傷殘軍人持國務院頒發的傷殘軍人證、70周歲以上老年人持高齡證或居民身份證均可免票入園。
2、門票價格包含全部景點:保聖寺、葉聖陶紀念館、出土文物館、萬盛米行、王韜紀念館、蕭芳芳演藝館、農具博物館;不含40元的船票。
3、開園時間:周一至周四8:00-17:00 ;周五至周日7:30-17:30; |
|
- n.: Luzhi
|
|
甪直鎮 |
|
江蘇 | 蘇州 | 旅遊景點 | 寺廟 | 歷史建築 | 旅遊 | 景點 | 作文博物館 | 葉聖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