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 : 寧波市區 : 五馬街道 : 密雲鎮 : 交道口街道 : 碑林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江蘇 >南京 > 鼓樓
顯示地圖
目錄
樓,樓內按時敲鼓報告時辰
  舊時城市中設置大鼓的樓,樓內按時敲鼓報告時辰。
gǔ lóu gǔ lóu
  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樓房。用以報時或警戒盜賊。佛寺亦有鼓樓,與鐘樓相對,建於正殿的左右,用以懸鼓報時,或於典禮時敲擊
舊時地方上設置大鼓的樓
  舊時地方上設置大鼓的樓。用以擊鼓報警,或按時敲鼓報告時辰。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封置鼓樓》:“ 齊 李崇 為 兗州 刺史,州劫盜, 崇 乃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搥鼓亂擊,諸村如聞者,槌鼓一通,次聞者,復撾以為節,俄頃之間,聲布百裏,伏其險要,無不擒獲。諸村置鼓樓,自此始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司徒公歷仕錄》:“王怒,出府徃道署,署門閉,遂至府前,登鼓樓。” 沙汀 《兇手》:“但在十字口的鼓樓下面, 斷腿天兵 被幾個拉夫的大兵兜圍住了。” 劉心武 《鐘鼓樓·並非開頭》:“鼓樓--又稱譙樓--上,傳來交更的陣陣鼓聲,打破了這夜空的寂寥。”
No. 4
  鼓樓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於市中心鼓樓崗,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築規模之大國內少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無梁城闕狀,上層為重檐四坡頂,竜飛鳳舞,雕梁畫棟,十分壯觀。樓上原為明代迎王迎妃、接詔報時之所,原有報時和儀仗用的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雲板一面,點鐘一面,牙杖四根,壺房銅缸一座,以及其它樂器。明亡後這些陳設均已散失。現樓基是明代原建,樓上建築為晚清重修。康熙在1684年南巡時曾來鼓樓,次年在樓上建一巨碑,改鼓樓為碑樓,但當地人仍習稱其為鼓樓。交通:乘遊1路,1、3、11、16、20、24、25、28、31、33、34、35、38、46、47、52、100路車可達。門票:免費
南京鼓樓
  鼓樓區位於南京城區西北部,是個山巒環繞,湖川相依,山、水、城、林渾然一體的中心城區,有竜蟠虎踞之雄,依山帶水之勝。秦淮河、金川河穿境而流,萬裏長江擦境而過;鼓樓崗、五臺山將秦淮河衝積平原和金川河衝積平原南北分開。位於中緯度的鼓樓區受海洋氣流影響,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區域面積26.62平方公裏,其中主城區16.82平方公裏,江東新區9.8平方公裏,人口58.9萬人。南京鼓樓區現轄7個街道辦事處(華僑路街道、寧海路街道、湖南路街道、中央門街道、挹江門街道、江東街道、莫愁街道)、9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個行政村。2003年,深化“稅源經濟是全區事業的生命綫,社區建設是城區工作永恆主題”的工作思路,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社會事業取得新成績。已通過“全國科普示範城區”、“江蘇省文化示範區”檢查驗收和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十五”中期評估,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等稱號。
  
  鼓樓區歷史源遠流長,是南京城區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五六千年前就有許多處原始村落存在。周顯王三十六年前(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打敗越軍後,在石頭山置金陵邑,此為鼓樓區境第一個行政建置,也是南京城區建置之始。秦始皇嬴政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東巡,途經金陵,改金陵邑為秣陵縣,並增設江乘縣。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年),吳侯孫權自京口(今鎮江)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晉改建業為秣陵、建鄴、建康,南朝均都於此。隋唐降低建康政治地位,由郡降為州,再降為縣,興廢無常,名稱多變。現區境自五代楊吳天祐十四年(917)至清末,始終為江寧、上元兩縣管轄。明初,築南京城墻,區境主體部分圈入內城,其餘部分也在外廓之內。
  
  鼓樓建區始於民國22年3月,始稱南京市第六區,當時所轄範圍,漢口路以南和草場門以西不在現區內。民國28年,偽維新政府時南界始推至漢中路。民國34年,玄武湖一帶劃入區境,區域範圍擴大。解放後,1950年成立新五區時,中央路以東及玄武湖全部劃出。1960年,實行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體製時,城區帶郊區,棲霞人民公社的燕子磯鎮、邁臯橋鎮、曉莊農林場及下關人民公社的小市鎮劃歸鼓樓人民公社管轄,1961年後陸續交還棲霞區或市管。1995年行政區劃調整時,原雨花臺區的江東鎮及所屬4個行政村劃歸鼓樓區。2002年10月,市委、市政府對建鄴、白下、鼓樓、雨花臺四區行政區劃做部分調整,其中將鼓樓區漢中門大街及其西延至長江以南地區,劃歸建鄴區管轄,將建鄴區莫愁湖街道辦事處漢中門大街以北地區及其建製,劃歸鼓樓區管轄。
  
  2007年,全區實現生産總值(GDP)275.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1%。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28.26億元,同比下降7.7%;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247.4億元,同比增長16.1%,第二、第三産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0.3%和89.7%,第三産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9個百分點。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7.6元,同比增長13.8%。家庭總支出18768.5元/人,同比下降了15.44%;其中:居民消費性支出12483.7元/人,同比下降6.67%。在消費性支出中,僅食品、衣着和居住消費支出同比增加,增幅分別為14.21%、0.72%和5.67%;其他消費性支出均出現了下降。全區實現財政收入43.37億元,同比增長29.36%,其中,國稅19.20億元,同比增長25.4%;地稅26.26億元,同比增長33.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9億元,同比增長28.68%。
天津鼓樓 Drum Tower in Tianjin
  天津鼓樓,歷史上曾兩拆兩建。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天津設衛築城。至明弘治年間(公元1493年左右),山東副使劉福兵備天津,將土城甃以磚石,並於城中心十字街處建鼓樓。1900年,八國聯軍侵津。第二年城墻被迫拆除。鼓樓也日漸頽圮。1921年,鼓樓拆除重建。1952年11月7日,因貫通道路,鼓樓又被拆除。鼓樓於2000年11月25日重建,2001年9月28日竣工。鼓樓周圍還有鼓樓商業街。乘坐37、863、865、 855、635、651、652、657路公交可達鼓樓
宜春鼓樓 Yichun Drum Tower
  --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
  鼓樓,又名袁州譙樓。據《袁州府志》,鼓樓係南唐保大二年,由刺史劉仁瞻建造,有“立廳堂、齋閣、譙樓…總六百間”的記載。後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騰強恕“稍新譙樓”並製鈾壺、漏箭、影表、水海、定南針、更籌、鐵板等器具,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將其建成了集測時、守時、授時於一體的天文臺。
  鼓樓被確認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事。1991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古天文史專傢薄樹人先生來宜考察時,驚訝地發現,鼓樓歷史,竟然比我國古天文學界原來一直認定的國內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河南登封古天文臺(約建於元朝初年,13世紀晚期)和國外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位於烏茲別剋境內的天文臺(15世紀初建立)均早。
  1994年9月,江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8位來自北京、南京及本省的專傢學者,組成專傢委員會,對宜春鼓樓進行了考察論證,確認“創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的袁州譙樓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臺遺址”。
  宜春鼓樓主要是采用“銅壺滴漏”等儀器來守時、報時和測時,其所測時間與現在鐘錶相比每天衹差20秒。明代萬歷年間,鼓樓觀天台上又鑄銅璇璣,增加天象觀測能力。
  建於南宋時期的宜春鼓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地方天文臺,它在中國天文史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閃動着耀眼的光輝。
  至今已保存近千年的宜春鼓樓,位於鼓樓路中段。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 年)由袁州知府滕強恕組織修建,鼓樓同時兼作府衙觀測天象、候籌報時的瞭望樓,又稱袁州譙樓。
  該樓是幢捲拱式橫跨南北街道的高臺建築,呈長方形,東西嚮,廡殿式,四坡頂,重檐,琉璃瓦,素面瓦當,擡梁式木構架,4柱一間,面闊5間,進深3間。高12.8米,面寬11.8米,南北長23.8米,占地面積約780平方米。跨街捲拱洞寬4.3米,內高5.6米,東西捲拱洞上分別有陰刻楷書“鼓樓” “餘暉”四個字。樓南北兩端有長19.5米,寬7.6米的觀天台。
  樓上製作有銅壺、夜天池、日天池、平壺、萬水壺、水海影表、定南針、添水桶、更籌漏箭、鐵板鼓角等器具,並“設陰陽生輪值,候籌報時”。後來還補鑄了唐代著名方士袁天罡研製的觀天設備銅璇璣。
  為了確定袁州譙樓的歷史作用和科學價值,江西省科委於20世紀90年代初將此作為重點課題進行研究,並邀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南京大學天文係、北京天文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清華大學建築係等單位的20多位中國天文學界、建築學界的知名專傢、教授舉行鑒定會。與會學者一致結論為:袁州譙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集測時、守時、授時於一體的專門從事時間工作的地方天文臺。它比現存的貼木兒帝國建造的天文臺(現烏茲別剋境內)要早兩個世紀;比建於公元1276年的我國河南登封的觀象臺也要早五十多年。值得一提的是,此臺樓柱24根合抱之木,均相嚮傾斜,東八柱與中八柱往東歪,西八柱往西歪,樓頂平正,近800年不傾覆,足見當年建築技藝之高超。
  中國天文學界、建築學界的著名專傢在《袁州譙樓——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時間工作天文臺研究》的鑒定書上,鄭重地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環顧當今世界,除了華夏文化係統,尚未發現任何一個國傢建的時間工作天文臺早於袁州譙樓,故它的發現對我國和世界天文學研究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宜春鼓樓曾先後多次重修,纔使其獨特的風采保留至今。明嘉靖、萬歷年間重修,匾曰:迎曦樓。清康熙和乾隆年間重修樓西,新額曰:餘暉。清同治年間最後一次重修。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産,1983年和1984年,省文化部門撥出專款,整修如舊,接待遊客。1985年12月省政府批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景點。
  經過全面修復,恢復明清格調的宜春鼓樓和一座頗具宜春地方特色的天文廣場,不久將正式嚮市民開放,其古典韻味與現代氣息、傳統風貌與開放意識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延續着底藴深厚的宜春文脈。
西安鼓樓 Xi'an Drum Tower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鐘樓相望。
  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餘鼓樓巍然聳立。
  西安鼓樓是目前所存在全國較大的鼓樓。它的建築形式是歇山式重檐三滴水。高臺磚基座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高7.7米,南北正中闢有高和寬均為6米的券洞門。樓建築在基座的中心,面闊7間,進深3間,四周另有走廊。第一層樓身上置腰檐和平座,第二層樓重檐歇山頂,上覆緑琉璃瓦。樓的外檐和平座都裝飾有青緑彩繪鬥拱,使樓的整個建築層次分明,渾雄博大。登樓的青磚階樓設在磚臺基兩側,在第一層樓的西側有木樓梯可登臨樓的第二層。在樓的南檐下正中,懸挂有“武盛地”藍底金字匾額,是陝西巡撫張楷重修此樓竣工後,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筆”。北檐正中懸挂有“聲聞於天”匾額,筆力挺拔,相傳係鹹寧李允寬所書。兩匾不僅說明了建築物的意義,而且猶如畫竜點睛,使樓生氣盎然,更顯得宏偉壯麗,但在“文革”十年浩劫中遭毀,現文物管理部門已着手修復。
  從50年代開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繕鼓樓,90年代又貼金描彩,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為進一步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促進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恢復“晨鐘暮鼓”,1996年西安市决定重製鼓樓大鼓。重製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徑2.83米,係用整張優質牛皮蒙製而成。鼓腹直徑3.43米,重1.5噸。上有泡釘1996個,寓意1996年製,加上4個銅環共2000年,象徵公元2000年,催人奮進,跨入21世紀。該鼓聲音宏亮、渾厚,重槌之下,十裏可聞,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鼓。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闢為鐘鼓樓廣場,緑草紅花點綴其間,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變換,是古城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佈鼓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佈鼓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佈保護範圍:其重點保護區為鼓樓基座四周邊(包括臺階);一般保護區為重點保護區外延34米;建設控製地帶為東至北大街,南至西大街,北至市政府門前,西側自一般保護區外延70米。
北京鼓樓 Beijing Drum Tower
  北京鼓樓位於北京市中軸綫上、鼓樓東大街與地安門外大街交會處。與鐘樓一起,元、明、清時為北京全城報時中心。
  “暮鼓晨鐘”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後停止,1990年 起,每年除夕恢復鳴鐘擊鼓。鼓樓是一座單體的木結構古代建築物。灰筒瓦緑剪邊,重檐歇山項,通高46.7米,通 面寬34米,通進深22.4米,檐下有單昂單翹五踩鬥,旋於彩畫。樓底層共有拱券式門八座;南北各三座,東西務一座。北墻東側有旁門,內有登樓石階梯,南北嚮傾斜45度,共60級,然後拐彎嚮西,東西嚮傾斜45度,亦有9級, 即攀登69級石階梯方到達二樓。二樓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門窗,四周有廊,寬約1.3米,帶木護欄,望柱高1.55米, 建築面積為1925平方米。第三層是暗層。整座建築坐落在高約4米的磚石臺基上,通寬為56米,通進深為33 米。南北有磚砌階梯,東西為墁坡路。鼓樓總占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南側門前有石獅子一對,高約1.25米。
  更鼓,為報時器具,置於鼓樓二層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以代表1年24個節氣)。現僅存大鼓 一面。這面大鼓鼓面直徑約1.5米,是用整張牛皮蒙製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纍纍,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 聯軍侵入北京時日本軍隊所為。當年鼓樓擊鼓報時,有一定的規律。每晚7時“定更”,擊鼓兩通,共108聲,以後,每個 更次都擊鼓兩通108聲,直至五更(晨5時)擊最後的“亮更”鼓。擊鼓也有一定的節奏,至今,北京仍流傳着“緊十 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之說。鼓樓上原有銅壺滴漏一座,但早已遺失無考。載:“鼓樓之銅刻漏製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先宋故物,其製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萬分’,下曰‘收水’。
  口安撓神,設機 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滿為度。涸則隨是增添,鼕則用火溫之。”民國以後,鼓樓曾改名為“明恥樓”,在樓上陳列 了一些圖片和模型等實物,展示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屠殺和搶劫的情形,供人參觀,以示不忘國恥。以後還曾先 後闢為“京兆通俗教育館”、“第一民衆教育館”等。
  廣西侗傢鼓樓
  鼓樓是侗傢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每逢節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歡聚在鼓樓前"踩歌堂"或看侗戲。夏天,人們到鼓樓聊天乘涼;鼕天,大傢圍坐在火爐邊講故事。
  侗族民間有"建寨先樓"之說。每個侗傢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有一面牛皮長鼓,平時村寨裏如有重大事宜,就登樓擊鼓,召集群衆商議。有的地方發生火災匪盜,也擊鼓呼救。一個寨子擊鼓,其他寨子跟着相應。就這樣,一寨傳一寨,消息很快就傳到深山遠寨,鼓聲到的地方,人們都會聞聲趕來。因此,侗傢人對鼓樓、長鼓特別喜愛。
  侗寨鼓樓,外型象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大概是11層,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坦,約10平方米左右,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堝,四周有木欄桿,設有長條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翅起,給人以琳麋雅緻,如飛似躍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歷史的貴州從江增衝鼓樓為寶塔形,雙葫蘆頂,樓高25米,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內有四大柱,每根直徑為0.8米,高15米,每柱之間距離為3.6米,構成高聳的錐形方架,為鼓樓的櫟梁骨幹部分。距內四大柱的外圍3米處,竪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將四大柱團團圍住,並以穿枋與內四柱相連,呈輻射形狀。再疊上數層,每層則用8根短瓜柱層層疊竪,依內四柱將穿枋逐層縮短,緊密銜接,竪到第11層。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層的上面,另立有兩層八檐八角的傘頂寶塔,為鼓樓的頂部。
  鼓樓經濟概況
  2006年,全區堅持科學發展觀,主動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區域發展格局,以“六賽六比”活動為載體,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産值117.8億元,比增16.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3.3億元,比增21.9%;城鎮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完成95億元,比增21.3%;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比增24.7%;內資到資127億元,比增27.3%;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8.8億元、5.2億元,比增23.6%和20%。在全市經濟工作“六賽六比”活動城區組取得“四連冠”的好成績。
  福州軟件園基本完成三、四期建設,加快推進五期工程建設,相繼有多傢企業入駐動漫産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入駐企業總數達221傢,為園區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2006年實現技工貿收入61.1億元,上繳稅收2.65億元。洪山科技園通過整合資源、強化管理,效益進一步提升,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達43傢,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的21%,逐步由生産型園區嚮以孵化、創業、總部經濟為特色的創新型園區轉變。2006年實現工業産值42.5億元。金山鼓樓工業園引進的博能特、博立機電、匯和等41傢企業基本都已投産,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加快商貿結構調整,正大廣場、最佳西方大酒店、壽山石頭文化城(一期)等項目相繼建成開業。東街口商圈更加繁榮,南門兜五一廣場商圈開始復蘇,五四路中央商務區以及津泰路、楊橋路等10多個專業街區的集聚力、輻射力不斷增強。目前,全省銷售額超5000萬元的商業零售企業有39傢、進出口額超2000萬美元的批發零售企業有18傢、餐飲200強企業有51傢在鼓樓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保持全省領先。積極盤活樓宇資源,入駐樓宇項目達1600多傢,總註册資金35億元,對接面積21萬平方米,樓宇經濟已成為發展的新亮點。同時中介咨詢等服務業加快發展,其中律師及相關法律服務行業有64傢,占全市總數的58.7%,占全省總數的14.3%,會計、審計咨詢及資産評估、稅務服務等行業43傢,占全市總數的55.1%,占全省總數的10.9%。
  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完成烏山西路黎明片、茶亭街一期、澳門路西側等地塊拆遷任務。積極實施市裏下達的市政道路拆遷工程,已啓動17條,完成13條道路拆遷任務。閩江北岸夜景燈光建設工程順利完成,成為全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推進市容精細化管理,市容衛生常態、長效管理得到加強。加大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力度,拆除一批違法建設。加強生態建設,完成楊橋河南社區“百樹園”緑化工程,人均擁有公共緑地達7.1平方米。深入開展緑色創建活動,現有國傢級緑色社區2個、省級7個、市級37個,市級緑色社區數量占全市總數近一半;國傢級緑色學校1個、省級4個、市級17個。
  交通:乘遊1路,1、3、11、16、20、24、25、28、31、33、34、35、38、46、47、52、100路車可達。
  門票:免費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綫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
  鐘鼓樓是中國古代用以司時的公共性樓閣建築,鐘和鼓原本都是古代樂器,以後纔用於報時之用。中國古代鐘鼓樓起源於漢代,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唐朝都城長安是一個繁華的都城,其結構實行裏坊製,即以裏坊為單位,每個裏坊圍以城墻,在四面或兩面設房門,定時開啓。而在宮城正門承天門上設置鐘鼓,作為全城的司時中心,早晚根據承天門的鐘鼓聲開啓各坊門及宮門。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內,也於宮城之北建了鐘樓和鼓樓
  北京鼓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是建在高磚臺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築,臺基高達4米,臺上有5間重檐的木構殿樓,樓高46米多。紅墻朱欄、雕梁畫棟,非常雄偉壯麗。北京城內的鐘樓和鼓樓位於京城中軸綫北部終點的,由於其類似城樓的建築形式,飛檐翼角的獨特形態,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而成為著名的人文景觀。
  清代原規定鐘樓晝夜報時,乾隆後改為衹報夜裏兩個更時,而且由兩個更夫分別登鐘、鼓樓,先擊鼓後敲鐘。其計時方式按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來計算,每更為一時辰,即現在的兩小時,19點為定更,21點為二更,23點為三更,1點為四更,3點為五更,5點為亮更。鐘鼓樓每到定更先擊鼓,後敲鐘,提醒人們進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則衹撞鐘不擊鼓,以免影響大傢睡眠。到了亮更則先擊鼓後敲鐘,表示該起床了。擊鼓的方法是先快擊18響,再慢擊18響,共擊6次,共108響。撞鐘與擊鼓相同。
  2001年歲末的午夜11時57分,北京鼓樓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響——25位年輕鼓手錶演了《二十四節令鼓之鼕》樂章(鼓譜的作者是中央民族樂團打擊聲樂部首席朱嘯林先生),鼓聲持續3分鐘,到2002年元旦0 時結束。鼓樓從2002年元旦起,正式對外開放。每天將四次擊鼓,每次15分鐘。
  如今的鐘鼓樓雖已失去司時的作用,但每到年節,依然能聽到宏厚有力的鐘鼓聲,成為京城著名的一景。
  (文字介紹由北京鐘鼓樓管理處提供)
杭州鼓樓 Hangzhou Drum Tower
  杭州鼓樓位於杭州中山南路南段,南宋建造.中山路原稱禦街,為南宋皇室遊街之道,鼓樓原名朝天門,明朝
  更名為鎮海樓,六十年代時拆除,二零零三年重建.
臨汾鼓樓 Linfen Drum Tower
  臨汾鼓樓位於臨汾市秦蜀路與紅衛路交叉處,古時號稱臨汾第一大樓。鼓樓,又名大中樓,位於臨汾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長160米,樓高43.76米,依雲逼日,為我國現在最高的鼓樓
  鼓樓始建於北魏,樓上存有金明昌七年(1196年)年鑄2500余公斤大鐵鐘一口。據方志和碑碣記載,歷史上臨汾鼓樓曾有過七次修建;現在的鼓樓是1987年重建的。大中樓基座券砌門洞,十字相交,通連四條主街。門洞上方各嵌有依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原刻復製的巨形石雕匾額,分別為“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樓基東西兩側各建有門樓,東曰“遠眺”,西曰“雲梯”。入門樓,沿級再登,拾級而上至中樓臺坪及中、上樓層,近觀遠眺,別有風光。大中樓門廳匾額題詞為明清兩代所傳,由徐嚮前元帥、著名書法(畫)傢啓功、李鋒、董壽平、段雲、舒同、趙樸初諸先生書寫,名人名作薈萃,鬍為鼓樓增輝。 世傳民諺:“平陽府有座大鼓樓,半截子插在天裏頭。” 座落在臨汾市區的大中樓,俗稱鼓樓,竜盤虎踞,衝大而立,以其高大雄偉著稱於世。千百年來,邑中父老引以為榮,外地遊客有口皆碑,此樓實堪為帝堯故都古老文明的象徵。 大中樓因建於東、西、南、北四街的中心而得名。其基座乃正方形,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四嚮券砌門洞在其基座正中十字相交。
  門洞上方各鎸有石雕匾額,依其四面分別為“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並”。這一組按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原刻復製的匾文,蒼勁古樸,概括了平陽府的重要地理位置。 大中樓基座的東西兩側,均建有石階門樓。登40級臺階,可上到近10米高的臺坪,並由此入一廳,上二層,俯瞰全城。樓閣乃木構巨製,為二層、三檐、四級滴水,十字歇山頂明式建築,總高43.75米。支撐兩層樓閣的12根通天大柱,直徑均在一米左右。遊客睹之,無不驚嘆:“非皇傢殿宇無以比!”一層廳頂為天井式彩繪格板,精工描繪了孔雀開屏、祥竜盤旋的民族傳統圖案,金碧輝煌,猶如宮殿;二層梁架拱頂,形如八卦藻井,四壁皆為格棱窗,棱窗上部的木格部位,以帝堯傳說為主,描繪上古故事60餘幅:或堯王訪賢,或大禹鎖蚊,或許由洗耳,無不色彩古雅,筆墨傳神。二廳外有回廊,出廳憑欄四顧,臨汾之山光水色盡收眼底:鳥瞰市內,大街小巷奼紫嫣紅,花果城中鋪錦綉;放眼郊外,遠山近水疊翠流碧,麥棉鄉裏溢金銀。難怪登樓遊客無不感慨地說:“不上大中樓,白來平陽遊。” 大中樓究竟始建於何代,尚無文獻確證。據《北史·李崇傳》記載:“兗土多劫盜,崇令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四面諸村聞鼓皆守要路,俄頃之間聲布百裏,便爾擒送。
  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李崇是北魏末山東兗州刺史,既然北魏從山東兗州開始,州州興起了建鼓樓,那麽作為晉州治所的平陽,於北魏始建鼓樓亦有可能。據史學界專傢考證,平陽鼓樓有金代改建取名鐘樓之說,現在的大中樓上亦懸有金明昌七年(1196)鑄造的1口大鐵鐘。以此推斷,此樓最晚建於北宋時期。 隨着歲月的流逝,城市的發展,鼓樓的作用逐漸由防盜變為報時之用,且因鼓樓均建於城市中心,可發揮人文景觀的作用,因此毀而復修次數越多,建築形製便愈壯美。據方志和碑碣記載,在歷史上臨汾鼓樓共修過7次。自金改建往後,直到民國22年(1933)由各界人士捐資興工,使鼓樓又恢復了原貌。
  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徐嚮前司令員率部包圍了臨汾城。在城內頑守的閻軍,不顧市民的反對,將修復僅15年的鼓樓強行拆毀。自1984年9月至1987年5月,臨汾市成立修復鼓樓委員會,按明代風格重新修復了鼓樓,並恢復了明代對鼓樓的稱謂——大中樓。 新修大中樓的門廳匾額,基本上選用了明清時的原有匾詞。三層東、南兩面“太行形勝”、“雲天咫尺”由徐嚮前元帥親筆題寫:西面“望於姑射”由前全國書法傢協會主席啓功先生作書;北面“窗宿鬥牛”由軍內著名書傢李鋒揮毫;二層4塊門匾,東面“紫氣東臨”出自洪洞籍全國著名書畫傢董壽平老先生之手,西面“襟山帶河”出自蒲縣籍革命老幹部原國傢計委副主任段雲筆下,南面“乾坤樓閣”為大書法傢舒同先生之作,北面“聲和擊壤”乃全國政協副主席、佛學會會長、大書法傢趙樸初所書。真是:名人名匾懸名樓,堯都盛譽傳九州。
  現在的大中樓是臨汾市舉辦出土文物和書畫展覽的場所。自1987年5月竣工之日起,市博物館把在歷史上曾3次出土的鐵臥牛陳列於三層大廳的正中。臨汾號稱臥牛城,易守難攻,自古兵傢紛爭。這尊鐵臥牛歷盡滄桑,銹跡斑斑,千百年來靜臥城墻之中,耳聞爭鬥之聲,嘗盡人間苦難,今逢盛世,得見天日,高居崇樓,接待遊人,展現着堯都平陽豐富燦爛的文化風貌。
開封鼓樓 Kaifeng Drum Tower
  開封鼓樓,鐘樓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鐘樓在今天鼓樓廣場原鼓樓的那個位置上,鼓樓在“拆樓口”即今省府西街眼科醫院門前,通嚮迎賓路口的位置,東西對稱,在一條綫上,十分威嚴、齊整。
  明代後期,河南巡撫認為鐘樓、鼓樓妨礙了巡撫衙門的風水,下令將鐘、鼓二樓上的鐘與鼓互相調換,鐘樓改為鼓樓鼓樓改為鐘樓。
  在卸鐘進行互換過程中鐘紐斷了,鐘從樓上掉下來,摔個粉碎。後來將碎鐵片熔化後重新鑄了新鐘,但新鐘發音遠不如老鐘響亮。
  到了清代,鐘樓已經破損、坍塌得不成樣子,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撫郎廷相下令將鐘樓拆掉,從此開封就沒了鐘樓。拆下來的磚瓦、木料在大相國寺內建了藏經樓。
  鐘樓存在的時候,那個地方叫鐘樓口,鐘樓拆掉以後,其處叫“拆樓口”(諧音錯叫為“車路口”)。
  開封鼓樓一直保存了下來,但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時毀於戰火,衹剩下了一個基臺,於1976年拆除。
酒泉鐘鼓樓 Jiuquan bell tower
  位於酒泉城中央,最早創建於東晉穆帝永和年間(公元346-353年),是前涼政權酒泉郡太守謝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時稱福祿縣城)東城門。也叫“譙城”,即為守城戎卒打更巡邏、報時、防寇報警的地方。現存的鼓樓,是清朝光緒31年(公元1905)重修的,基座是方形,上小下大,底部周長100米,外包青磚,有四嚮券門,四門額題分別為“北通沙漠”、“南望祁連”、“東迎華嶽”、“西達伊吾”。樓臺頂端的裙墻內居中處,又築一方形土臺,在此土臺上方為三層方木樓,城樓東西兩邊二樓高懸“聲振華夷”、“氣壯雄關”木匾各一塊,與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遙相呼應。
隰縣鼓樓 Xi County Drum Tower
  縣城鼓樓又名大觀樓,創建於明代,至今有三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是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中心,是隰縣的象徵。十字門洞上建有高14.31米二層三重檐十字歇山頂的建築,巍峨壯觀,樓頂部四周還有體現隰縣輝煌歷史的巨匾四楨:東為“竜泉古郡”,西為“長壽遺封”,北為“三晉雄邦”,南為“河東重鎮”。其建築形製,梁架結構,牌匾等主要構件均為明代原物,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寧波鼓樓 Ningbo Drum Tower
  鼓樓,是寧波市唯一僅存的古城樓遺址,也是國傢文物重點保護的古建築之一。遊人登樓,便可一覽寧波城之全貌。
  “譙樓鼓角曉連營”,元代詩人陳孚的詩句,體現了鼓樓在我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古時鼓樓設有報時的刻漏和更鼓,日常擊鼓報時;戰時偵察瞭望,還負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
  寧波鼓樓始建於唐長慶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它是寧波歷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標志。當年明州刺史韓察將州治從小溪鎮遷到寧波“三江口”,以現在的中山廣場到鼓樓這一帶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柵為城,後來又以大城磚石築成城墻,歷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門就是現在的鼓樓
  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置明州望海軍,鼓樓稱為望海軍門(樓)。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又改為明州奉國軍,鼓樓也隨之改稱為奉國軍門(樓),由太守潘良貴書“奉國軍樓”額。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新上任的鄞縣縣令王安石,特為奉國軍樓的刻漏做了一篇《新刻漏銘》。其文曰:“自古在昔,挈壺有職。匪器則弊,人亡政息!其政謂何?勿棘勿遲,君子小人,興息維時。東方未明,自公如之,彼寧不勤,得罪於時。厥荒懈廢,乃政之疵。嗚呼有州,謹哉惟茲。茲惟其中,俾我後思。”這位十一世紀的著名政治傢、改革傢在銘中表示要以樓中的刻漏那樣“勿棘勿遲”的速度來改革處理政事;要以刻漏那樣勤於報時的精神來管理政治。從表面上看,王安石是為刻漏作銘,實際是一篇决心革弊維新的誓言書。
  宋高宗時又改稱鼓樓為“奉國軍樓神祠”。宋高宗南渡,曾到過明州。傳說宋高宗趙構被重兵追逐,逃到了鼓樓。當逃進鼓樓時,忽見唐“安史之亂”時堅守商丘而殉難的五位將軍——張巡、許遠、南霽雲、姚誾、雷萬春、打着旗幟,穿着戎裝,列隊前來迎接。在高宗躲進鼓樓後不久,金兵追至樓下,衹見蛛網密佈,一片荒涼,以為必無人進入,遂往他途搜尋。由此脫逃的趙構後下詔追封鼓樓為“奉國軍樓神祠”。祠內置這五位將軍像以奉供仰。
  元初,蒙古貴族統治者害怕漢人起來反抗,下令拆除全國重要城池,寧波鼓樓也遭拆毀。後社會平定,纔又允許重建鼓樓,取名“明遠樓”,含義為高瞻遠矚的意思。至元末,方國珍起義大軍打到寧波,明遠樓又遭大火燒毀。
  明宣德九年(1434年),太守黃永鼎在唐、宋舊址上重建鼓樓,樓上正南面題名為“四明偉觀”;北面懸額“聲聞於天”。萬歷十三年(1585年)傾圮欲墮,太守蔡貴易重修時,采用了唐代詩人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詩中“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句意,改“四明偉觀”為“海曙樓”。意取波寧海定滄海為曙。
  清代,鼓樓又經數次修建。鼓樓現存樓閣建築為清鹹豐五年(1855年)由巡道段光清所督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經當地人士提議,在鼓樓三層樓木結構建築中間,建造了水泥鋼骨正方形瞭望臺及警鐘臺,並置標準鐘一座,四面如一,既能報時,亦可報火警。到80年代末,鼓樓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樓”。1989年4月,寧波市撥資約35萬元,對鼓樓進行落架大修,至次年6月完工。大修後的鼓樓面貌煥然一新。整座城樓占地七百多平方米,總高約二十八米,共分七層,城高八米多,門道深十六米,門寬六米,為石砌拱形門;其東北依城墻設有踏道,可拾級登上城樓;樓為五開間,三層木結構檐歇山頂,氣勢雄偉。城樓兩旁還新建了一些附屬建築物,可謂交相輝映。原城樓上的一些歷代匾額等及碑記也予以修復完工。而鼓樓內部則新設立了“寧波城市發展史”陳列館,主要在“城”字上做“文章”。由於鼓樓本身就是寧波城市歷史變遷的見證與縮影,因而該陳列館嚮遊人全面介紹了寧波城市的形成、變遷、發展的過程。大修後的鼓樓還成為寧波市文化活動中心地之一,經常舉辦各種書畫、攝影、文物精品展覽與交流等活動。據史載,該區域自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韓察築子城以來,便為歷代政治中心,即衙署所在地。目前,已經開發建設成的鼓樓步行街商城,總占地面積3.65公頃,總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整個商城於1998年4月竣工。
  如今,鼓樓及附近的公園路一帶已成為寧波主要文化活動的聚散地,整個地區的建築充分體現出寧波江南水鄉的特色。兩旁是仿寧波傳統建築風格的商店,小青瓦雙坡屋面,風火馬頭墻,還有各種精細的外墻木裝飾,既具有寧波傳統商業街的風貌,又具有強烈的歷史文化質感。現修復了浙江督學行署、在東西兩端入口處的兩座古石牌坊,以及城墻遺址,子城歷史變遷的石碑等。新修建的兩組石牌坊是明清兩代舉人光宗耀祖的標志。代表着文化氣息和歷史內涵。鼓樓步行街熔文化商貿於一爐,集購物休閑於一體,已成為寧波市內的遊樂勝地之一。
  銀川鼓樓
  坐落在銀川市解放東西街和鼓樓南北街十字路交叉處的鐘鼓樓,又稱“十字鼓樓”、“四鼓樓”,俗稱“鼓樓”。樓總高 36米,占地576平方米。由臺基、樓閣、角坊組成。臺基呈正方形,邊長24米,高8.5米,用磚石砌築。臺基四面闢有寬5米的券頂門洞,中通十字,與解放東西街、鼓樓南北街相通。四面洞額有石刻題字,東曰“迎恩”,南曰“來薫”,西曰“挹爽”,北曰“拱極”。東面門洞兩側各闢一券門,南券門額上題為“坤闔”,內為一耳室;北券門額上題為“乾闢”。從北券門沿券砌暗道石階可登至臺基之上。臺基中心建有十字歇山頂重檐三層樓閣,每層樓閣四面圍以環廊。登臨閣上,扶欄眺望,銀川景色,盡收眼底。樓閣頂脊飾以竜首,中置連珠,呈二竜戲珠之勢,別具情趣。仰觀鐘鼓樓,挑檐飛脊,高聳秀麗,造型生動,頗為壯觀。
  鐘鼓樓臺基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為寧夏知府趙宜喧主持建造,並手書了洞額石刻題記。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寧夏地方紳商捐資在臺基上又建了三層樓梁架,後因“款絀停輟”。直到民國6年(1917年),纔由寧夏縣知事餘鼎銘接續重建,並在四角增蓋了券棚頂角坊。落成後的鐘鼓樓,曾懸大鐘一口。
  鐘鼓樓是一座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古代建築物。1926年,國共合作時期,寧夏第一個中國共産黨的組織——中共寧夏特別支部,以及國民黨縣黨部的辦公地址,就設在鐘鼓樓上的東北角坊。1949年9月23日,寧夏解放,9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李志民,以及寧夏地方知名人士,一同在鐘鼓樓上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儀式。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對鐘鼓樓進行了多次加固維修。近年,又在鐘鼓樓四周增闢了環形花壇,樓上建立了黨史陳列室。現在,鐘鼓樓為寧夏和銀川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同鼓樓 Datong Drum Tower
  【位置】大同鼓樓位於南街(永泰街)中段。屬於大同市的中軸綫。
  【時間】始建於明代,清代曾多次修繕,是明消樓閣式建築的典型代表。
  【歷史】據史料記載,明朝的大同,樓閣林立,建築華麗,東有和陽街的太平樓;西有清遠街的鐘樓;北有武定街的魁星摟;南有永泰街的鼓樓。可惜這些樓閣大部分毀於歷代兵火和自然災害,衹有有鼓樓幸存下來。
  【樣式】大同鼓樓是十字歇山頂三層樓閣式建築,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東西長17.65米,南北寬14.55米,高約20米。各層樓檐下均置鬥拱,一、二層檐下置一鬥二升交麻葉拱,三層檐下為單翹鬥拱。每層四面闢門,四周都有回廊,外設憑攔,舉目遠眺,整個大同城一覽無餘。
  【概述】鼓樓建築獨特,造型優美,佈局巧妙,令人嘆為觀止。它典雅古樸,精緻秀氣,使人流連忘返。1978年全面加固修繕,並彩繪一新。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聊城鼓樓 Liaocheng Drum Tower
  聊城鼓樓聊城鼓樓古代城防建築。位於東昌府區古城中央。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是迄今為止全國現存古代建築中最古老、最雄偉的木構樓閣之一。享有“雖黃鶴、嶽陽亦當望拜”之譽。與現存的文物建築北京的鼓樓、西安的鐘樓相比較,無論從其建造時間,還是就其規模、形製、建築結構來看,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建造背景 明清兩代,聊城為東昌府治所,是京杭大運河岸的重要口岸,魯西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明王朝建立初期,北方的局勢很不穩定。出於防禦蒙古族統治集團復闢的軍事需要,平山衛指揮僉事陳鏞,從明洪武二年到五年,將築土城改築為磚城。為“嚴更漏而窺敵望遠”,報時報警,又用修城餘木,建造了這座高達百尺的更鼓樓,故初名“餘木樓”。又因此樓有鼓聲報時,人們也稱之為“鼓樓”。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府楊能在維修該樓時,因地而名,稱之為“東昌樓”。明弘治九年(1496),吏部考工員外郎李贊過東昌,訪太守金天錫,共登此樓,對該樓贊嘆不已,“因嘆斯樓,天下所無。雖黃鶴、嶽陽亦當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無名稱,不亦屈乎?因與天錫評命之曰‘光嶽樓’,取其近魯有光於岱嶽也。”此後,歷代重修碑記中,一直沿用“光嶽樓”。
  建築結構 光嶽樓為四重檐十字脊過街式樓閣,通高33米,由墩臺和4層主樓組成。
  墩臺為磚石砌成的正4棱臺,高9.38米。底邊邊長34.43米,上緣邊長31.93米,總占地1185.42平方米,嚮上漸有收分。臺體的東、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設有一半券形拱門,券至臺中心處成十字交叉拱。四拱門相同,均面寬5.76米,拱腳直高2.90米,矢高2.88米,券上方砌門額,南曰“文明”,北曰“武定”,東曰“太平”,西曰“興禮”。臺頂邊砌疊澀出檐磚三皮,上築女墻,墻高1.12米,厚0.45米,樓以南嚮為尊。南嚮拱門兩側各開一小拱門,形製與中間拱門相似,東側小門門額用青石刻成,上書“鳳城仙闕”,西側刻有 “閬苑瀛洲”,分別由安躍撥和朱續罩題寫。據史料記載,安躍撥、朱續罩均為清代人士,由此可知,此二匾額均為後來維修光嶽樓時所加刻。西門為假門,衹存形式,以求和東門相稱。東門則是登樓的唯一通道,門寬3.14米,拱角直高1.75米,矢高1.57米。拱門內又另砌小券,門洞寬1.86米。門內為一方室,東設踏跺,升4級至梯臺。樓臺南壁設有一小窗,供通風採光之用,北轉升37級至平臺,再升15級達臺面,共計56級。梯井口上築一敞軒,以防雨水侵入。其建築年代,似為清乾隆年間。其位置恰在樓東之中軸綫上,由於東門為主要大道,增其建築以為標志。敞軒面闊5間,進深3間。明間、次間面闊皆2.30米,梢間僅0.67米。梯井口占明、次3間。梢間形成一周敞廊,柱間設檻墻,安吳王靠,可供登樓時休息之用。敞軒不施鬥拱,單檐歇山捲棚頂,輕巧明快。在敞軒梯口處挂有當代書法名傢啓功所題寫的“共登青雲梯”木刻匾額,字體清秀,筆力遒勁。臺面墁砌,繞以女墻,東西兩側設有排水道。
  四層主樓築於高臺之上,全為木結構,方形帶廊,高24米,共有金柱192根,鬥拱200朵。第一層樓,地面比臺面略高,呈正方形,四周砌以條石,面闊進深皆7間,明間面闊特大,為4.05米,次間、梢間較明間為小,自2.79米到2.90米不等。盡間面闊最小,自1.75米到1.89米不等,係樓身之回廊。樓本身平面面闊進深皆5間,用內外雙槽柱,外加圍廊,結構清爽明了。樓身檐柱一周共20根,直徑0.60米,全部包於厚達1.34米的磚墻內。墻表面飾紅堊,內側無粉飾,露清水磚墻。每面明間設板門兩扇,無門飾。冠門簪4個,中為菱形,兩側為圓形。樓面兩次間開窗。內槽金柱共計12根,直徑亦0.60米,髹黑漆。一樓門內北面,在明間檐柱與金柱穿插枋上設魯班神龕。 龕內設塑魯班神像,左右設小梯可供升降。龕上方懸挂一“巧奪天工”木質匾額。白底黑字,為溥傑所題,龕左右金柱上,木刻有原聊城縣長孫桐峰撰文,蔣維崧重書的楹聯一副:“泰山東峙,黃河西臨,嶽色濤色,憑欄把酒無限好,叢臺射書,微分明志,人傑地靈,登樓懷古有餘馨。”在一樓的東南門額上,各懸有木刻橫匾一方,東為“泰岱東來做翠屏”,南為“宇宙文衡”。
  第二層面闊進深仍為7間,而盡間尺寸更小,自1.16米至1.26米不等,實際上盡間係回廊,亦即平座部分。該層於4面明間闢門,為直3道格門,兩側為方眼格窗,東西兩次間為梯井通上下層。金柱一周內以板壁圍成一長方形室,其中又分為大、小間。南嚮中間闢門,左右開圓窗。仰視之上為空井,可見4層梁架。此室過去為供“文昌帝君”之用,故名文昌閣。據說,乾隆皇帝7次下江南,6次東巡,9次過東昌府,5次登光嶽樓。並多次住在文昌閣內,曾先後為光嶽樓賦詩13首。因此文昌閣也名“乾隆行宮”。文昌閣門兩側,有著名史學家、書法傢豐子愷題寫的藏頭楹聯一副:“光前垂後勞動人民智慧無極;嶽峻樓高偉大祖國文物永昌。”二樓四面檐下各懸挂四方木質長3米,高1.4米的匾額。南面檐下懸有:“神光鐘暎”匾,為清康熙皇帝所題,邊緣裝飾有竜紋、玉璽,藍底金字。北檐下懸有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為紀念光嶽樓落成600周年而於1974年題寫的“光嶽樓”匾,白底黑字,氣勢磅礴。東面檐下懸“太平樓閣”匾,為清康熙六十年(1721)“字壓天下”的聊城籍狀元鄧鐘嶽所題。在西檐下,懸有“就日瞻雲”匾,白底黑字,為清代史學家解崗題。由二樓兩側梯道升16級臺階到達第三層樓面。(可加黑白照片一張)
  第三層係暗層,實際是樓的結構層。利用橫木穿插,梁枋扣合,將自下直貫而上的12根金柱和20根檐柱從上端構成一個整體,使之更加牢固和穩定,故三層也是樓的主要框架。該層面闊進深皆5間。金柱與檐柱之間上端是梁架,與第二層貫通,所以暗層實僅3間。“當心間”即樓之正中為空井,四周置欄桿。柱頂設有顯著捲剎。此例與宋《營造法式》相符。外檐拱科相連、梁柱相交,枋木相穿,結構緊湊而疏密得體,使建築學、美學、力學、工藝學等在這座樓上得以充分體現。第三層東次間由北嚮南上13級臺階抵第四層。
  第四層為樓的最高層,共有柱28根,面闊進深皆3間,平面正方形,較其下諸層驟然縮小。明間面闊5.66米,大於其它各層明間,目的是為十字脊加長,提高光嶽樓的重心,使之在外觀上更加雄偉。明間設窗6扇,次間裝冰紋圓窗。中間為空井,四周設欄桿。屋頂為十字頂,頂下正中懸垂蓮柱,以八道斜脊分別置於三架梁及抹角梁之上。樓脊為歇山十字脊,脊頂正中裝有一座高3米,直徑1.5米的透花鐵葫蘆。
  附屬文物 有石碑7通,橫條壁碑15方。7通石碑分別立於一樓廊下四周,其中南面3 通,東面2通,北面2通。7通石碑中有乾隆帝禦詩碑一通。重修光嶽樓記事碑6通中,各有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書丹、海源閣創建人物楊以增撰文石碑1通。15方壁碑分別嵌於一樓四周內外墻壁上,除有3方重修光嶽樓記事碑外,其餘均為詠頌光嶽樓的詩賦碑。
  建築特點 光嶽樓雖幾經重修,其建築構件,大部分仍是初建時的原物,基本保持了原來的面貌,是明初建築的重要遺物,許多地方保留了宋元風格。以形式而論,磚臺、重檐、十字脊內部置空井等,仍襲宋元樓閣遺製;細部以柱礎言,從明洪武初所建南京宮殿已開始用古鏡式,而此樓仍用宋元以來的覆盆式;就結構來講,柱之側角升起,樓置暗層,內外等高雙槽柱列,鬥拱疏朗配置,以及柱頭科鬥口未加寬等,也都上承唐宋以來的傳統做法,同時也與其它明初建築有若幹相似之處,開“官式”建築之始。因光嶽樓是古代建築史上由宋元嚮明清過渡時期的代表建築,當時在沒有起重設備,全靠手工勞動的情況下,建造如此高大的樓閣,無論是建築設計、結構方法,還是在土木技術,施工組織方面,都有着很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例如,該樓采用的是主體結構與附加結構相結合的方法,內以32根通天直上的內外槽柱構成樓的主體,外以一樓圍廊和二樓平座構成樓的保護層。外層結構雖易損壞,但也易維修更換。圍廊和平座雖已重修多次,而主體結構卻一直未動過。再如,第二層以上中央是空井,前後內柱無法用梁穿越,因而采用了碩大抹角梁,井字梁,層層環繞疊架,前後左右搭連構結。通過木疊木、木扣木、木跨木、木連木,形成一個牢固穩定的整體。而且樓的形體統一而有變化,有着許多微妙獨到之處。如四層檐口的處理各不相同。一層宏敞,二層低下,三層深遠,四層舒展,整個形體避免了機械式斜切直綫,使人感到高大而秀麗。
  維修保護 光嶽樓主樓全係木質結構,但能歷經600年的風雨而完好地保存下來,除其建築方面的原因外,也是數代人悉心保護和維護的結果。僅據歷代碑刻和《聊城縣志》、《東昌縣志》記載,明、清、民國時期,光嶽樓進行過11次維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對光嶽樓的保護十分重視,先後多次對該樓進行了維修。其中,有2次規模較大。1984年5月至1985年12月,對光嶽樓主樓進行了全面維修,耗資45萬元。維修的主要部位,一是揭蓋翻修了全部瓦頂,更新了全部連檐瓦口,更換了全部望板和部分檐椽,重新製作安裝了透花鐵葫蘆寶頂。二是更換、貼補、矯正了第一、二層廊柱和第四層8根輔助圓柱,加固了第二層東北、東南、西南角檐柱,用化學高分子灌註了上端中空的四層4根金柱,更換了部分梁檁桁枋,修補更換了大部分鬥拱,更新了第二、三層部分地板,修理了全部門窗。三是對全樓進行了油飾。四是按原樣重新製作了5塊匾額,重新樹立和接補了5通石碑。此次維修是遵循“保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則,以盡量不動原件為前提進行的。1992年3月至1993年10月,對光嶽樓基座又進行了加固復貌。其基座曾於1967年進行過加固維修,但當時采取的做法是在磚砌基座外墻及平臺表面抹了一層水泥皮。雖對基座起到了一定的維護作用,但嚴重影響了該樓的整體風貌,加之20餘年的風雨剝蝕,水泥皮已出現了嚴重的裂縫、脫落、滲水現象。為此,經國傢文物局批準並撥專款,對基座進行了全面維修。首先鏟除了基座外表的水泥皮,然後對墻體損壞部分進行了挖補,最後用45×23×10釐米的大青磚對外墻進行了包砌,用50×50×12釐米的方磚對平臺進行了鋪漫。工畢,光嶽樓基座又重新恢復了初建的原貌。
  一方名勝 光嶽樓是聊城文明古老的象徵,當地人民對光嶽樓有很特殊的感情,每逢“九九”重陽節、新春佳節,城鄉人民便扶老攜幼,來登臨這座“蓋在半空裏”的樓閣,以飽覽魯西平原特有的景色。極目遠眺,中原風光歷歷在目;俯視環顧,城廓河湖,交織如畫。封建科舉時代,本地凡中了秀纔、舉人、進士、狀元的人,都要登上光嶽樓告祭“文昌帝君”。那些衣錦還鄉的卿相更喜登臨光嶽樓,臨風把酒,懷古抒情。不僅當地人喜愛光嶽樓,外地遊客也多為其雄偉的身姿所吸引。明清兩代,京杭大運河為南北交通大動脈,沿河過往的帝王將相,文人學士多都登臨此樓,憑欄詠月,作詩賦詞。僅《東昌府志》、《聊城縣志》及現存碑刻中就記載了120篇詠贊光嶽樓的詩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光嶽樓受到國傢高度重視。羅哲文、陳從周、鄭孝燮、祁英濤等古建專傢多次來聊考察,給予很高評價,舒同、啓功、溥傑、郭沫若等許多名傢先後為光嶽樓題寫了匾額和楹聯。光嶽樓是中國古代建築寶庫中的瑰寶。1956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6月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教百科 Buddhism 百科
  【鼓樓】 (堂塔)中世以後諸大寺與鐘樓相對建於講堂之左右,為懸鼓打時之處。現今多於樓門之上,堂之隅,懸之矣。
英文解釋
  1. n.:  drum-tower
近義詞
鼓樓
鼓樓社區
鼓樓居委會
鼓樓街道
相關詞
西安西安鐘鼓樓西安故樓獨樂寺開封夜市旅遊南京
名勝古跡公園建築侗族少數民族杭州歷史人文
貴州古建築紅軍竜勝更多結果...
包含詞
鼓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