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五星鎮位於縣城東南部,西與新甸鋪鎮隔河相望,東臨王莊,南接湖北朱集鎮。總面積82平方公裏,耕地7.1萬畝,轄20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244個村民小組,1.2萬戶,5.4萬人。該鎮境內地勢平坦,溝渠縱橫,土壤肥沃,盛産糧食、蔬菜、棉花、花生、食用菌等。
五星鎮歷史悠久,至今有1200多年歷史,關於它的由來,緣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前,大水衝來一紫檀木佛像,上盤有顔色不同的五條蛇,時人認為五竜爺想在此安傢,於是就在佛像停留處建了三間廟宇,取名五竜廟。乾隆末年,一位山西籍的知府去雲南赴任,住宿五竜廟,夜夢自己乘竜進京見駕,疑有神佑。從此官運亨通,視為五竜爺神力所致。後返鄉經此,捐資擴建廟宇,重塑神象。並在正殿懸挂匾額,上書“五靈一德”,下刻知府印模。後香煙驟盛,朝拜者接肩摩踵。村民趨勢開館設店,建街闢集。於是,五竜廟日益繁榮昌盛起來。解放初(1947—1949年)稱五竜廟鄉,屬二區歸新野。1958年8月建立五竜廟人民公社,屬新野縣。1962年5月撤區,為五竜人民公社,屬新野縣。1967年改稱五星人民公社,屬新野縣。1983年12月,撤社,建立五星鄉,屬新野縣。1996年10月撤鄉建鎮為五星鎮,屬新野縣,轄判官莊、孫樓、魏樓、五星、後樓、大李營、水田、廖樓、任集、方營、黃營、郭湖、王葛莊、閩營、張樓、馬莊、臺莊、陳莊、張店、宋灣20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244個村民小組。
1978年,全公社工農業總産值0.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衹有66元。改革開放後,全鎮實行了土地承包,生産力得到解放和發展,農業産值迅速增加,農民逐步富裕起來。進入新千年來,五星鎮黨委、政府立足新形勢,為了實現新的突破,使農村、農業、農民有更大更快的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積極發展培育民營經濟。同時,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林牧菜等副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民的生活逐步富裕起來。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13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9.8億元,農業總産值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
菌菜産業突出設施,創新機製,輻射發展,提高效益。蔬菜面積發展到3.7萬畝,其中,設施栽培面積達到0.8萬畝,總産量達148310噸。食用菌品種發展到5個,輻射20個村,平菇規模500萬袋,産值3000萬元;香菇100萬袋,産值1300萬元;雙孢菇達到30萬平方米。建成王各莊--郭湖百餘畝無公害蔬菜示範園、方營百畝立柱大棚、判官莊30畝雙孢菇示範園。重點培育早春四季豆、辣椒等主導品種,引進太空豆等4個新品係。以雙孢菇為主導,兼顧平菇、香菇等品種,引進開發白靈菇等新品種,形成了良性發展的態勢。
個體私營經濟圍繞傳統優勢産業上項目,擴規模,抓發展。至目前,全鎮已新上100萬元以上的項目3個,50萬元以上的項目4個,20萬元以上的項目10個,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20戶,安排剩餘勞力近萬人。
畜牧養殖業實行項目帶動、能人促動、政策推動,建成占地約150畝、總畜位1000餘頭的魏樓生態肉牛養殖示範小區,黃營、廖樓、水田、任集4村近百畝規模養殖場也正在緊張有序建設。 |
|
河南省新野縣五星鎮位於縣城東南部,西與新甸鋪鎮隔河相望,東臨王莊,南接湖北朱集鎮。總面積82平方公裏,耕地7.1萬畝,轄宋灣村、判官莊村、前孫樓村、魏樓村、五星村、後樓村、大李營村、水田村、廖樓村、任集村、方營村、黃營村、郭湖村、王葛莊村、閩營村、南張樓村、南馬莊村、臺莊村、陳莊村、張店村20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244個村民小組,1.2萬戶,5.4萬人。該鎮境內地勢平坦,溝渠縱橫,土壤肥沃,盛産糧食、蔬菜、棉花、花生、食用菌等。
五星鎮歷史悠久,至今有1200多年歷史,關於它的由來,緣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前,大水衝來一紫檀木佛像,上盤有顔色不同的五條蛇,時人認為五竜爺想在此安傢,於是就在佛像停留處建了三間廟宇,取名五竜廟。乾隆末年,一位山西籍的知府去雲南赴任,住宿五竜廟,夜夢自己乘竜進京見駕,疑有神佑。從此官運亨通,視為五竜爺神力所致。後返鄉經此,捐資擴建廟宇,重塑神象。並在正殿懸挂匾額,上書“五靈一德”,下刻知府印模。後香煙驟盛,朝拜者接肩摩踵。村民趨勢開館設店,建街闢集。於是,五竜廟日益繁榮昌盛起來。解放初(1947—1949年)稱五竜廟鄉,屬二區歸新野。1958年8月建立五竜廟人民公社,屬新野縣。1962年5月撤區,為五竜人民公社,屬新野縣。1967年改稱五星人民公社,屬新野縣。1983年12月,撤社,建立五星鄉,屬新野縣。1996年10月撤鄉建鎮為五星鎮,屬新野縣,轄判官莊、孫樓、魏樓、五星、後樓、大李營、水田、廖樓、任集、方營、黃營、郭湖、王葛莊、閩營、張樓、馬莊、臺莊、陳莊、張店、宋灣20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244個村民小組。
1978年,全公社工農業總産值0.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衹有66元。改革開放後,全鎮實行了土地承包,生産力得到解放和發展,農業産值迅速增加,農民逐步富裕起來。進入新千年來,五星鎮黨委、政府立足新形勢,為了實現新的突破,使農村、農業、農民有更大更快的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積極發展培育民營經濟。同時,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林牧菜等副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民的生活逐步富裕起來。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13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9.8億元,農業總産值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
菌菜産業突出設施,創新機製,輻射發展,提高效益。蔬菜面積發展到3.7萬畝,其中,設施栽培面積達到0.8萬畝,總産量達148310噸。食用菌品種發展到5個,輻射20個村,平菇規模500萬袋,産值3000萬元;香菇100萬袋,産值1300萬元;雙孢菇達到30萬平方米。建成王各莊--郭湖百餘畝無公害蔬菜示範園、方營百畝立柱大棚、判官莊30畝雙孢菇示範園。重點培育早春四季豆、辣椒等主導品種,引進太空豆等4個新品係。以雙孢菇為主導,兼顧平菇、香菇等品種,引進開發白靈菇等新品種,形成了良性發展的態勢。
個體私營經濟圍繞傳統優勢産業上項目,擴規模,抓發展。至目前,全鎮已新上100萬元以上的項目3個,50萬元以上的項目4個,20萬元以上的項目10個,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20戶,安排剩餘勞力近萬人。
畜牧養殖業實行項目帶動、能人促動、政策推動,建成占地約150畝、總畜位1000餘頭的魏樓生態肉牛養殖示範小區,黃營、廖樓、水田、任集4村近百畝規模養殖場也正在緊張有序建設。 |
|
五星鎮 五星鎮位於新野縣南部,西與新甸鋪鎮隔河相望,東臨王莊鎮,南接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朱集鎮。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2005年)。轄宋灣、判官莊、前孫樓、魏樓、五星、後樓、大李營、水田、廖樓、任集、方營、黃營、郭湖、王葛莊、閩營、南張樓、南馬莊、臺莊、陳莊、張店20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244個村民小組。境內地勢平坦,溝渠縱橫,省道S244綫、溧河—朱集綫、新王綫(新甸鋪—王莊)公路過境。 [代碼]411329106:~200宋灣村 ~201判官莊村 ~202前孫樓村 ~203魏樓村 ~204五星村 ~205後樓村 ~206大李營村 ~207水田村 ~208廖樓村 ~209任集村 ~210方營村 ~211黃營村 ~212郭湖村 ~213王葛莊村 ~214閩營村 ~215南張樓村 ~216南馬莊村 ~217臺莊村 ~218陳莊村 ~219張店村
[沿革]1958年建五竜廟公社,1967年改五星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建鎮。1997年,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5.4萬,轄五竜廟、判官莊、前孫樓、魏樓、後樓、大李營、水田、廖樓、任集、方營、郭湖、閩營、南張樓、王葛莊、南馬莊、黃營、臺莊、陳莊、張店、宋灣20個行政村。 |
|
五星鎮位於縣城東南部,西與新甸鋪鎮隔河相望,東臨王莊,南接湖北朱集鎮。總面積82平方公裏,耕地7.1萬畝,轄20個行政村,100個自然村,244個村民小組,1.2萬戶,5.4萬人。該鎮境內地勢平坦,溝渠縱橫,土壤肥沃,盛産糧食、蔬菜、棉花、花生、食用菌等。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6.3億元,其中農業産值2.1億元,工業産值4.2億元;財政收入4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30元。菌菜産業突出設施,創新機製,輻射發展,提高效益。蔬菜面積發展到3.7萬畝,其中,設施栽培面積達到0.8萬畝,總産量達148310噸。食用菌品種發展到5個,輻射20個村,平菇規模500萬袋,産值3000萬元;香菇100萬袋,産值1300萬元;雙孢菇達到30萬平方米。建成王各莊--郭湖百餘畝無公害蔬菜示範園、方營百畝立柱大棚、判官莊30畝雙孢菇示範園。重點培育早春四季豆、辣椒等主導品種,引進太空豆等4個新品係。以雙孢菇為主導,兼顧平菇、香菇等品種,引進開發白靈菇等新品種,形成了良性發展的態勢。
個體私營經濟圍繞傳統優勢産業上項目,擴規模,抓發展。至目前,全鎮已新上100萬元以上的項目3個,50萬元以上的項目4個,20萬元以上的項目10個,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20戶,安排剩餘勞力近萬人。
畜牧養殖業實行項目帶動、能人促動、政策推動,建成占地約150畝、總畜位1000餘頭的魏樓生態肉牛養殖示範小區,黃營、廖樓、水田、任集4村近百畝規模養殖場也正在緊張有序建設。 |
|
- : Wuxing Town
|
|
五星 |
|
張店村 | 水田村 | 閩營村 | 魏樓村 | 黃營村 | 後樓村 | 方營村 | 南馬莊村 | 南張樓村 | 任集村 | 王葛莊村 | 廖樓村 | 大李營村 | 前孫樓村 | 判官莊村 | 郭湖村 | 宋灣村 | 臺莊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