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張村鎮位於鄧州市西北30公裏處,古為鄧州“四大名鎮”之一。東與趙集鎮隔湍河相望,西鄰淅川縣厚坡鎮,南接文渠鄉,北十林鎮。南北長10.5公裏,東西寬13.75公裏,總面積78.1平方公裏。耕地79825畝。豫53綫公路縱穿鎮域,交通十分便利。鎮政府駐張村集鎮政教路東端。全鎮轄張北社區、張南社區、冠軍村、五湖村、郭王村、路寨村、賈橋村、朱營村、西裴營村、蘆傢村、楊樓村、高劉村、西河村、杜莊村、程營村、堰子趙樓村、梁莊街村、路莊村、趙傢村、堰子王營村、李窪村、崔坡村、上營村、高傢村、李樓村2個社區、23個村委會,129個自然村,347個村民小組,14192戶,58885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高山族。鎮域內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崗丘,東部為平原,土地肥沃,物産富饒。境內河流主要有扒淤河、得子河、湍河,河流總長度32.5公裏,流域面積18.8平方公裏。屬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質有沙土、黃壤土、黃膠土、黑粘土四種,呈帶狀分佈。自然資源豐富,栽培作物有糧食、經濟、油料、蔬菜、中藥等160多種,品種400多個,動物種類齊全。 |
|
張村鎮 張村鎮位於鄧州市西北部,距市區30千米。東與趙集鎮隔湍河相望,西鄰淅川縣厚坡鎮,南接文渠鄉,北臨十林鎮。南北長10.5千米,東西寬13.75千米,面積78.1平方千米,人口5.9萬人。轄張北、張南2個社區,冠軍、五湖、郭王、路寨、賈橋、朱營、西裴營、蘆傢、楊樓、高劉、西河、杜莊、程營、堰子趙樓、梁莊街、路莊、趙傢、堰子王營、李窪、崔坡、上營、高傢、李樓23個行政村。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崗丘,東部為平原,河流主要有扒淤河、得子河、湍河。確(山)內(鄉)公路過境。古跡有西漢冠軍縣遺址、霍去病墓、南北朝彩色畫像磚墓。 [代碼]411381109:~001張北社區 ~002張南社區 ~201冠軍村 ~202五湖村 ~203郭王村 ~204路寨村 ~205賈橋村 ~206朱營村 ~207西裴營村 ~209蘆傢村 ~210楊樓村 ~211高劉村 ~212西河村 ~213杜莊村 ~214程營村 ~215堰子趙樓村 ~216梁莊街村 ~217路莊村 ~218趙傢村 ~219堰子王營村 ~220李窪村 ~221崔坡村 ~222上營村 ~223高傢村 ~224李樓村
[沿革]古為鄧州四大名鎮之一。1958年建張村公社,1983年改鄉,1995年設鎮。1997年,面積78.1平方千米,人口6萬,轄張南、張北、崔坡、朱營、杜莊、堰子趙樓、堰子王營、西裴營、西河、路寨、程營、李窪、楊樓、梁莊街、高劉、賈橋、趙傢、李樓、上營、冠軍、盧傢、五戶、高傢、郭王、路莊25個行政村(129個自然村,347個村民小組)。 |
|
鎮情概況
張村鎮位於鄧州市西北30公裏處,古為鄧州“四大名鎮”之一。東與趙集鎮隔湍河相望,西鄰淅川縣厚坡鎮,南接文渠鄉,北十林鎮。南北長10.5公裏,東西寬13.75公裏,總面積78.1平方公裏。耕地79825畝。豫53綫公路縱穿鎮域,交通十分便利。鎮政府駐張村集鎮政教路東端。全鎮轄25個行政村,129個自然村,347個村民小組,14192戶,58885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蒙古族、高山族。鎮域內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崗丘,東部為平原,土地肥沃,物産富饒。境內河流主要有扒淤河、得子河、湍河,河流總長度32.5公裏,流域面積18.8平方公裏。屬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質有沙土、黃壤土、黃膠土、黑粘土四種,呈帶狀分佈。自然資源豐富,栽培作物有糧食、經濟、油料、蔬菜、中藥等160多種,品種400多個,動物種類齊全。
農村經濟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産業結構逐步優化。
(一)是糧食生産有較大突破。由於實施科技興農和高産高效示範方建設,突出區域化、産業化的增産增效措施,實現了糧食生産的高産、高效。夏糧生産在鄧州市先進行列。
(二)是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壯大培育支柱産業。煙葉、辣椒以主攻單産、提高品質為突破口,在品種改良、區域化、規模化、産量和效益上有較大突破。煙葉以NC89、G80為當傢品種,辣椒以“貴州王”為主,在上營、冠軍、程營3個村建立種子示範基地。98年落實煙葉面積1.13萬畝,總效益350萬元,落實小辣椒面積1.8萬畝,共實現辣煙稅金200餘萬元。99年穩定煙葉面積1.1萬畝,預計總産180萬公斤,擴大種植辣椒2萬畝,預計總産360萬公斤。今年,將按照品種優良化、區域化、規模化的”三化”標準,逐步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單産和品質,並實施麥煙套種,擴大復種指數,發展蔬菜生産,提高農業結構效益。畜牧養殖業堅持以發展養雞業為重點,逐步優化品種結構,牛豬羊全面發展。我鎮在政治、政策、經濟上都給予了優惠和扶持,促進了全鎮畜牧養殖業的大發展。飼養數量有較大增長,經濟效益明顯增加。98年牛、豬、羊、禽分別為1.7萬頭、3.6萬頭、2.9萬衹、45萬衹,肉類、禽蛋産量分別增長17%和24%。全鎮已形成專業場18個,其中萬衹以上養雞場4個,存欄蛋雞8萬衹,肉雞4000衹,專業村9個,專業戶714戶。
(三)是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農業生産條件。繼續落實井灌項目,在去年完成百眼井基礎上,今年再新打機井100眼,增加有效灌溉面積0、7萬畝。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合理調整農業生産佈局,新增擴大示範方建設10000畝,完善硬件配套設施,實現“旱能澆、澇能排”,農業豐産豐收。
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我們按照“個體起步,股份突破,小區發展,規模經營”的方針,優化農村産業結構,充分發揮鄉鎮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先導作用,培植財源。目前,全鎮已有農産品加工、肉食加工、木器加工、建築建材、廢舊塑料加工等主導産業。在佈局上已形成“兩帶一場”,即西部建材産業帶;中部以路寨、王營兩個養雞場為竜頭,下聯千傢萬戶,形成“公司+農戶”的養殖産業帶;東部以上營、五湖的塑料收購及深加工為主,建立專業市場。專業市場要以今年豫53綫改道為契機,統一規劃,前店後場,規範經營。我鎮采取多項優惠政策鼓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特別是張勝三清真冷庫,與香港國際金馬集團海南海蒂公司聯營,建成了牛羊肉冷凍和加工生産綫。主要加工生産五香牛肉、五香牛肉丸子,大塊牛肉等,年冷貯牛羊肉200噸,生産五香牛肉50噸,年産值3000萬元,實現稅利5萬元。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集鎮建設自97年以來,纍计投入資金210萬元,完成了鎮區鄧內路重新、三條主街道混凝土硬化,臨街門面房改造、下水道整修、高低壓電路改造等重點工程,進一步完善了路旁緑化等硬件配套設施,集鎮面貌明顯改觀,建立了農副産品、服裝、小百貨、肉蛋禽、環水市場等專業市場,集鎮貿易逐步繁榮。教育事業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20萬元,新建了二初中,投資144萬元新建了六所村級標準化小學,教學質量逐年提高,中招考試位居鄧州市前列。投資50萬元,新建了敬老院一所,提高社區服務功能。計劃生育工作規範化水平不斷提高,優質服務逐步拓寬,被南陽市確定為優質服務鄧州市唯一試點鄉鎮,計生工作邁入南陽市先進行列,98年,投資50萬元,新建綜合服務大樓一幢,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衛生事業實現了合作醫療,提高了全鎮廣大人民群衆的醫療保健水平。電信事業開通了兩部程控電話交換機,實現了村村通電話,並投資50萬元建成電信通訊轉播塔。廣播電視文化事業不斷發展,有綫電視已發展延伸15個村,豐富了全鎮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
- : Zhangcun Town
|
|
張村 |
|
西張村鎮 | 利辛縣張村鎮防疫保健站 | 威海市張村鎮工藝品廠 | |
|
|
五湖村 | 郭王村 | 蘆傢村 | 楊樓村 | 西河村 | 路莊村 | 上營村 | 張北村 | 張南村 | 張北回族社區 | 張南社區 | 冠軍村 | 路寨村 | 賈橋村 | 朱營村 | 西裴營村 | 高劉村 | 程營村 | 堰子趙樓村 | 梁莊街村 | 堰子王營村 | 李窪村 | 崔坡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