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大王鎮位於靈寶市東部邊緣,地處黃河二級階地,東與三門峽西區為鄰,北瀕黃河,南依崤山。面積:121.6平方千米,人口:64597人(2005年),2006年,轄幹店村、新店村、馮佐村、李傢寨村、偏溝村、五原崤村、北朝村、重王村、東南朝村、西南朝村、董傢村、賀村、王和村、韓傢村、溝北村、北路井村、西路井村、焦傢嶺村、吉傢灣村、五帝村、閆傢坪村、神窩村、沙坡村、南陽村、佛灣村、梨園村、西王村、大王村、北村、北營村、南營村、老城村、後地村、小北村、風溝村、馬謝村36個村委會,301個村民小組。
大王鎮區位條件十分優越,東西分別與三門峽市和靈寶市相距25公裏;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310和209兩條國道在境內呈十字交叉,北部有黃河輪渡可與一河之隔的山西相通;鎮域之內實現了村村通油路,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歷史上這裏的人們崇尚教育,成人中初中以上文化的占90%以上,現有農業生産技術能手4000餘人,已獲國傢承認專業技術職稱的有670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31人。
這裏是靈寶圓棗的原産地和主産區,2000年以來,大王鎮黨委、政府帶領群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確保口糧自給的同時,采取典型引路、科技支撐等措施,實施了以傳統名産大棗和蔬菜、牧業為核心的“大蔬菜”戰略,大幅度地調整了農業産業結構。目前大棗和蔬菜的種植面積分別都已達到3萬畝,傢畜、傢禽的飼養量均創歷史最高。小城鎮建設被列為河南省重點之一,二三産業相應發展,提升了生産力的總體水平,近幾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淨增200元。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新局面。 |
|
大王鎮 大王鎮位於靈寶市東北部,北瀕黃河,南依崤山。面積121.6平方千米,人口64597人(2005年)。轄幹店、新店、馮佐、李傢寨、偏溝、五原崤、北朝、重王、東南朝、西南朝、董傢、賀、王和、韓傢、溝北、北路井、西路井、焦傢嶺、吉傢灣、五帝、閆傢坪、神窩、沙坡、南陽、佛灣、梨園、西王、大王、北村、北營、南營、老城、後地、小北、風溝、馬謝36個行政村,301個村民小組。209、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過境。 [代碼]411282106:~200幹店村 ~201新店村 ~202馮佐村 ~203李傢寨村 ~204偏溝村 ~205五原崤村 ~206北朝村 ~207重王村 ~208東南朝村 ~209西南朝村 ~211董傢村 ~212賀村 ~213王和村 ~214韓傢村 ~215溝北村 ~216北路井村 ~217西路井村 ~218焦傢嶺村 ~219吉傢灣村 ~220五帝村 ~221閆傢坪村 ~222神窩村 ~223沙坡村 ~224南陽村 ~225佛灣村 ~226梨園村 ~227西王村 ~228大王村 ~229北村 ~230北營村 ~231南營村 ~232老城村 ~233後地村 ~234小北村 ~235風溝村 ~236馬謝村
[沿革]1958年建紅旗公社,1960年更名大王公社,1983年改鄉,1994年建鎮。1997年,面積130平方千米,人口6.4萬,轄新店、馮佐、偏溝、李傢寨、北朝、重王、五原崤、董傢、賀村、王和、韓傢、溝北、幹店、東南朝、西南朝、吉傢灣、焦傢嶺、西路井、沙坡、梨園、神窩、西王、王帝、閻傢坪、老城、後地、大王、北營、南營、北路井、北村、佛灣、南陽、小北村、鳳溝35個行政村。 |
|
大王鎮與三門峽市陝縣接壤,北瀕黃河與山西省芮城、平陸隔河相望,西邊緊靠旅遊勝地函𠔌雄關。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裏,轄36個行政村,301個村民組,總人口61586人,農業用地面積72090畝。
大王鎮素以盛産靈寶大棗、貴妃杏和無公害優質蔬菜而遠近聞名,被譽為中國大棗之鄉、蔬菜之鄉。2002年,全鎮培育形成了菜、棗、果、牧、菌、林六大支柱産業。蔬菜方面,培育形成了蓮萊、韭菜、芹萊、香萊、土豆、西紅柿、黃瓜和蒜苗七大特色基地和好陽河沿岸10個村的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蔬菜總面積達到3萬畝,其中大棚和日光溫室面積達到8000畝,無公害蔬菜面積達到8000畝,是河南省首批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和河南省首批無公害農産品標志使用單位。在生産和銷售上基本實現了“四季生産,周年供應”,蔬菜産品以其無污染、無公害、品質優良而遠銷省內各大中城市及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大棗方面,鞏固擴大現保存4000餘畝400年栽培史的明清古棗園,使大棗栽植總面積達到23000畝,成為全國聞名的優質大棗生産和銷售基地。所産靈寶大棗曾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金奬;2000年,在山東樂陵舉辦的全國農産品博覽會上,靈寶大棗又以其優良的品質奪得幹果類金奬,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棗類幹果精品。果品方面,培育發展了南部淺山區1000畝無公害優質蘋果生産基地、3000畝曾被譽為“靈寶果品三大寶之一”的貴妃杏生産基地和1.4萬畝優質小雜水果生産基地。畜牧養殖方面,培育形成了6個養殖專業村,210個養殖大戶,發展了3000餘畝優質牧草生産基地。已成為豫西地區最大地禽蛋生産基地。食用菌方面,引進發展了10餘個珍稀優質菌類新品種,培育形成了10餘個專業生産基地和專業生産村,創辦了3個食用菌竜頭企業和銷售總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産基地和銷售集散地,特別是雞腿菇生産是全國僅有的三個雞腿菇專業生産基地之一。
大王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旅遊開發極具前景。境內現有各級文物保護遺址20餘處,其中五帝村的仰韶文化遺址、後地村的唐城文化遺址、韓信葬母地等都引起了專傢們的極大關註。據歷史專傢陳寅恪先生考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在大王境內。已開發的黃河老靈寶明清古棗林生態遊覽區中的萬畝棗林、千畝荷塘、黃河夕照、水庫休閑垂釣等景觀堪與函𠔌關、太初官、黃帝鑄鼎塬等旅遊景點融為一體,成為黃河沿綫生態旅遊熱綫的重要組成部分。
飲食文化源源流長。老城村的醬燒豬頭堪稱一絶,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民間藝術豐富多彩。以元雜劇劇本為基礎的揚高戲是靈寶特色的戲麯之一。現存的民間剪紙、刺綉、編織等手工藝更是遠近聞名。
教育事業欣欣嚮榮。中專培養實用技術人才2050人,教學質量在全市名列前茅。群衆纍计集資1060萬元,新建教學樓31幢,修善危房1520平方米,改善了教學條件,1996年以來,持續通過了省級“普九”驗收。成人教育正在發揮作用,農民擁有專業技術職稱的有720人。
招商引資取得突破,鄉鎮企業穩步發展。新建了一批具有開發前景的工農業項目,纍计投資700餘萬元,完成了兩個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大棗幹製品及加工包裝、大王鎮彩色地板磚、大王鎮高科技農業示範園、黃河老靈寶明清古棗林生態遊覽區等項目建設,使全鎮資源開發逐步延伸。鄉鎮企業和非公有製經濟方面,全鎮已建成企業1472個,年總收入4.5億元,形成了以砂石、機磚、預製構件、保溫材料為主的建築建材和以蔬菜、大棗、蘋果、食用菌、糧油為主的農副産品加工兩大支柱産業。
大王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備。隴海鐵路、310國道、209國道和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東邊4公裏處緊靠大型鐵路編組站三門峽西站,北部有3個黃河渡口,東西相距200余公裏有鄭州、西安兩個國際空港。大王境內鄉村公路連接成網,總里程達77公裏,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建有35KV變電站2座,變壓器360臺,年用電量達到800萬千瓦時;建有裝機容量達60萬KV的國傢重點工程三門峽火電廠。郵政、電信設施完善,分區域建成了7個程控電話交換站,裝機容量達10000門。
大王鎮被省命名為 “中州名鎮” 、“科技示範鄉鎮”。2000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小城鎮建設重點鎮”。通過三年來的建設,完成了四縱三橫的道路網絡佈局,建成了30餘幢大樓,新增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改造硬化街道4條3500米,完成了鎮區供排水和通信網絡的改造,新建了商貿長廊和蔬菜專業市場,構築了集農貿、文教衛生、工業、住宅為一體的“兩綫四區一中心”基本佈局框架。鎮區總面積達到1.12平方公裏,常住人口達到1.589萬人,城鎮化率達到25.2%,人均緑化面積1.5平方米。 |
|
- : Dawang Town
- n.: Dawang Zhen
|
|
大王 |
|
|
|
新店村 | 韓傢村 | 董傢村 | 南營村 | 北營村 | 李傢寨村 | 溝北村 | 沙坡村 | 南陽村 | 梨園村 | 西王村 | 老城村 | 後地村 | 風溝村 | 幹店村 | 馮佐村 | 偏溝村 | 五原崤村 | 北朝村 | 重王村 | 東南朝村 | 西南朝村 | 王和村 | 北路井村 | 西路井村 | 焦傢嶺村 | 吉傢灣村 | 五帝村 | 閆傢坪村 | 神窩村 | 佛灣村 | 小北村 | 馬謝村 | 賀村村 | 北村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