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菲律賓群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島 |
|
古國名。即今 菲律賓 群島中的 呂宋島 。 宋 元 以來, 中國 商船常到此貿易, 明 代稱之為 呂宋 。過去 華 僑去 菲律賓 者多在 呂宋 登陸,故以 呂宋 為 菲律賓 之通稱。在 西班牙 統治 菲律賓 時代, 華 僑又稱 西班牙 為 大呂宋 ,稱 菲律賓 為 小呂宋 。《明史·外國傳四·呂宋》:“ 呂宋 居 南海 中,去 漳州 甚近。 洪武 五年正月遣使偕 瑣裏 諸國來貢。”《清史稿·屬國傳三·蘇祿》:“ 西班牙 既據 呂宋 ,欲以 蘇祿 為屬國, 蘇祿 不從, 西 人以兵攻之,為所敗。” 清 鬍燏棻 《上變法自強條陳疏》:“以低潮十成之銀,易庫紋十成之價,如 墨西哥 、 呂宋 、 日本 等國之洋錢是也。” |
呂宋煙之省稱 The province of Luzon, said smoke |
呂宋煙之省稱。 老捨 《二馬》第三段三:“ 伊牧師 拿着那根呂宋煙,始終沒點,又不好意思放下,叫人傢看出沒有吃呂宋的本事。”參見“ 呂宋煙 ”。 |
|
1.古國名。即今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宋元以來,中國商船常到此貿易,明時稱之為呂宋。《東西洋考》和《明史·外國列傳》等均有專條記述。自1571年至1898年,其地為西班牙侵占,故《海錄》譯作小呂宋,而以大呂宋稱呼西班牙。過去華僑去菲律賓者多在呂宋登陸,故以呂宋為菲律賓之通稱。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代,華僑又稱西班牙為大呂宋,稱菲律賓為小呂宋。在今呂宋島馬尼拉一帶。呂宋盛産黃金,物産豐饒,貿易繁榮。曾於1372年(中國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樂八年)間3次遣使訪問中國,明朝也於1405年遣使報聘。15、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同呂宋的交往相當頻繁,開始有華僑留居呂宋。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賓北部,在馬尼拉一帶遇到頑強的抵抗。在羅闍(國王)蘇萊曼的指揮下,馬尼拉奮勇抵禦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蘇萊曼在海戰中陣亡。其後呂宋逐步為西班牙所徵服。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後 ,中國明代史籍仍稱之為“呂宋”。明隆慶三年(1569)林鳳親率戰艇六十二艘,以五千多精壯強悍之士,直搗西班牙殖民者,一舉攻陷呂宋島的玳瑁港,並在玳瑁鎮上建立都城,逼使西班牙殖民者前來朝貢。明朝後期我國版圖也遂之擴展至西班牙的玳瑁鎮(今菲律賓)。
呂宋島
菲律賓最大島嶼。 位於菲律賓群島的北部。 面積10.5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國面積的35%。人口約2390萬(1980),約占全國人口的1/2。主要居民為他加祿人和伊洛剋人,北部和東北部山區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地形復雜,2/3以上為山地、丘陵。地勢北高南低,山脈南北縱列。重要山脈有馬德雷山、三描禮士和中科迪勒拉山。最高峰普洛格山海拔2928米。山脈之間夾有𠔌地和盆地。全島除高山外,終年炎熱,雨量豐富,年降水量達 2000毫米以上。東部地區每年6~11月常遭臺風襲擊。植被主要為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主要河流有縱貫卡加延𠔌地的卡加延河,長350公裏,為全國最長的河流;其次為流經中央平原的邦板牙河等。塔爾湖是火口湖,內湖是全國最大的湖泊。全國經濟活動最重要的地區。盛産稻米、椰子、甘蔗、煙草、蕉麻等。馬尼拉以北的中央平原為全國最大的平原,也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産區;卡加延𠔌地,是重要的煙草産區。邦多剋和比科爾半島上有廣阔的椰子園。全國一半以上的工業集中在此。礦産有金、鉻、銅、錳、鋅、煤、硫磺等。鐵路幹綫縱貫全境,是全國公路最集中的島嶼。位於馬尼拉灣畔的首都馬尼拉是最大港口。主要城市還有八打雁、打拉、甲米地、黎牙實比和碧瑤等。
2.呂宋煙之省稱。 |
|
- n.: Luzon
|
|
|
|
國傢首都區 | 伊羅戈斯 | 卡加延河𠔌 | 中央呂宋 | 甲拉巴鬆 | 民馬羅巴 | 比科爾 | 科迪勒拉行政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