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邮编:234200 代码:341323 区号:0557
拼音:Líng Bì Xiàn 英译:Lingbi County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7′-117°44′、北纬33°18′-34°02′。县境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南北长82千米,东西宽36千米,总面积2054平方千米,总人口118万人(2007年)。
全县辖13个镇、6个乡: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向阳乡、朱集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堂乡、虞姬乡。县政府驻灵城镇。
地处淮北平原东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27-18.5米,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89.6%。东北及中部有少数残丘,海拔不及200米。沱河、新汴河、濉河流经县境。年降水量855.7毫米,年均温度15.5℃。国家商品粮基地。
201、302、303等多条省道贯通县境,新汴河可通航。名胜古迹有蒋庙新石器文化遗址、垓下古战场遗址、虞姬墓、三山汉墓群、磬云山宋代摩崖石刻等。 |
|
灵璧——古迹遍布,人文荟萃。
灵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县于1086年,始称“零璧”。1117年改称灵璧。这里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钟馗的故里地,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美誉。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给灵璧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灵璧大地到处闪耀着中华古文明的辉煌。
城北有刘邦大败项羽地——霸王城,城南有韩信瞭望台——金、银山,城东南存有垓下古遗址,城东有霸离铺、虞姬墓。
虞姬墓
虞姬墓几经整修,扩其旧制,增设新观,已成为环境幽美、声播遐迩的名胜景点。无数中外名人、游客仰姬高风,纷至沓来,吊祭英灵。
此外,还有三山汉墓群、磬云山摩崖石刻等古迹,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灵璧磬石
灵璧磬石居全国四大奇石之首,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集皱、瘦、漏、透于一体,以色、形、质、纹等储美而扬名,享有“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之美称。其石质坚贞,其姿千种,其形万状,或沉倚伟岸气势雄浑,或各显神态风姿绰约,或晶莹温润风采迷人,或玲珑幽遂妙趣无穷,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所珍藏。在 ’99昆明世博会上,灵璧石荣获金奖3枚,银奖6枚,获奖总数名列全国第一。
钟馗画
钟馗画,一般特指安徽省灵璧县所产的钟馗画像,传说可以镇邪消灾。并认为上方要加盖篆印“灵璧县印”才有效。
民间相传钟馗打鬼的故事,家喻户晓,更敷演出钟馗为灵璧人,灵璧所绘钟馗才是其本像的写真,并有每年出一张“活钟馗”的说法。而这一说法在古籍里也得到验证,清初著名学者金植在其所著《不下带编》中曾记载:“……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而货以资食。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云。”灵璧钟馗画所表现的钟馗,勇猛剽悍,面目狰狞,有一种无敢于敌的气魄,灵璧钟馗画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在造型方面逐渐形成“剑眉虎眼、阔额虬髯,粗犷雄强,威武逼人,粗丑中不乏妩媚,英武中显得儒雅,豪放中露出温柔,雄强中可现 兹 情”等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跻身于中华艺术之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创作题材上更加丰富多彩,在解放前夕,民间画师韩本贵绘制的《百馗图》在上海《申报》上刊登,现代画家赵英汉所绘的新《百馗图》长卷,又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共同之处表现在或形象怪异,或天真纯朴,或线条粗犷雄强,或敷色惊彩绝艳,既有华夏民族的血液,又继承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充分表达了灵璧钟馗画的独到之处。
灵璧钟馗画承传吴道子之法,并与民间技法相结合,风格独特,自宋至今兴盛不衰,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饮誉全球。
灵璧唢呐
灵璧唢呐艺术的广泛普及,据说与明中晚期的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有关,朱载堉一生淡泊宫庭生活,热爱民间艺术,长期在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一带,深入到黄河沿岸民间唢呐班子里,潜心研究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和校堪研究工作,广泛流传于中原地带的几十个唢呐曲牌如《叫句子》、《凡字调》、《百鸟朝凤》、《抬花轿》、《大开门》,是朱载堉整理保留下来的,明天启二年(1622)和崇祯二年(1629),黄河两次决口,使得黄淮地区流离失所的灾民,辗转迁徙,有的落户灵璧,有的外出学艺。唢呐便成为灾民们谋生的手段,每逢过年过节、迎神赛会、男婚女嫁、举丧祭祀等习俗,均有唢呐鼓吹,锣鼓敲打。
到了清末,灵璧尹集周家唢呐班(也叫菠林喇叭),开始活跃在苏、鲁、皖广大农村一带。第一代周文化出生于江苏睢宁县桃园镇魏凹村,自幼因家庭贫困,与人学艺吹奏唢呐,后逃荒灵璧落户尹集菠林村,民国时期传至第二代周怀邦、周怀荣两个儿子时以吹奏唢呐谋生,正式成立周家唢呐班,因当时灵璧及周边地区唢呐班子发展迅速,常有乡里乡亲婚丧嫁娶,请唢呐班子热闹办事的习俗,为了在众多唢呐班子中站稳脚跟,周家苦练技艺,取长补短,通过乡间比武打擂台等形式,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到了第三代周正玉、周正美、周正民、周亮时,队伍已经壮大,在苏鲁皖等地名气也越来越大,常常出现找不到周家班子来吹奏,男不娶、女不嫁的事情。 |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灵璧——资源充裕,物阜民丰。全县盛产小麦,棉花、花生、大豆、水果、蔬菜、烟叶、桑、麻及黄牛、猪、羊、家禽等,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黄牛生产基地、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优质棉茧基地。90年代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粮禽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省畜牧业生产十强县、全省农机化十强县等。全县名、优、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主要产品有降解地膜、牛肉制品、碳铵、普钙、磷肥、白酒、面粉、食油、水泥、纸张、小农机等。润禾牌可降解除草地膜荣获 ’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千禾牌面粉、钟馗系列酒、金太阳牛肉制品、益美得食品、灵丰牌碳铵、锦绣牌磷肥、磬石牌土工布等分别获国家和省优质产品、优质新产品和国家质量认证。王树栖小磨麻油质地纯正,香味浓郁,远销港澳欧美等地。灵璧大理石矿和石矿和石灰石矿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灵璧——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改革开放以来,灵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围绕发挥资源优势,明确了全方位改革、多渠道开放、高标准起步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强农重工、活商兴教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灵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把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作为发展灵璧经济的突破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县各行各业呈现出百花齐放、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好态势。2007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8.5亿元,比上年增长9%;职工年均收入4503元,增长4.1%。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3.2亿元,增长17% 。农民纯收入3026.75元,增长15.2% 。全县工业共完成产值213.8亿元,增长8% 。财政收入实现51.5亿元,增长11.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秩序持续稳定。近年来,灵璧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做到领导精力向招商引资集中,工作重心向招商引资倾斜,工作领域向招商引资转移,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引资结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真抓实干,成效凸显。 灵璧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先后出台了《灵璧县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规定》、《关于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考核奖惩的暂行办法》、《灵璧县招商引资项目专家咨询论证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领导挂帅招商,采取“四个一”的招商工作机制,组成15个招商团并与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引进的项目实行“终身帮扶”制,县委、县政府对已入驻重点工业项目实行领导帮扶责任制;搞好跟踪服务,健全外商投诉受理机制。县政府投诉受理中心对客商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究,所有投诉案件确保7日内查处办结,全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护商的投资环境,形成优惠投资者、激励招商者、方便经营者、约束监管者的政府保障体系。
改善招商引资“硬”环境。在完善省级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提高开发区承载能力的同时,该县还融资1.1亿元,铺设了14公里供排水管道,完成了环城道路改造工程,奇石大道、钟馗大道、焦山路、汴河路正在施工,龙山庄园、中南花苑、龙山茂和商业广场等重点工程基本竣工。通村公路完工里程417.5公里,运料河、奎濉河治理全面完工,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外商投资环境。
该县还通过召开投资环境暨招商项目推介会,组团参加徽商大会、宿州市第四届农资博览会等形式,推行网上招商、项目招商、以企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不拘一格,全面招商,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方法和途径。
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招商引资“软”、“硬”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江苏、浙江等地的客商纷至沓来,形成扎堆效应。2007年,全县实现协议引资额达18.8亿元,引进50万元以上项目107个,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5倍和1.2倍。入驻经济开发区的项目达10个,其中,浙江奥吉斯电器有限公司协议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占地200亩,在我县生产家用电器。
今日灵璧大地上优惠的政策、充裕的资源、淳朴的民风、完备的基础正在诱天下之贤达、四海之宾朋。勤劳朴实的灵璧人民正以崭新的姿态,务实的作用,顽强的毅力,拼搏的干劲,构筑开放大格局,实施农业大开发,布建工业大走廊,营造商贸大市场,强攻科技大龙头,优化发展大环境。目前灵璧天时、地利、人和,全县上下正以更大的气魄,呼南应北,承东启西,大开大合,大进大出,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灵璧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捷足先登,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抓加快发展之机遇,到灵璧投资兴业、发展发财。115万灵璧人民愿与八方有识之士携手发展,共创未来新辉煌! |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灵璧县辖13个镇、6个乡: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向阳乡、朱集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堂乡、虞姬乡。
区划代码:341323 政府驻地:灵城镇 位 置:经度:117°17′—117°44′纬度:33°18′—34°02′
区 号:0557 邮 编:234200 人 口:115.62 万 面 积:2054 平方公里。 |
|
灵璧县第一中学 灵璧县教育路23号
灵璧中学(原第二中学) 灵璧县教育路20号
灵璧县第三中学(职高类) 灵璧县龙山路北段
灵璧县广志外国语学校 灵璧县南关东段
灵璧县飞翔双语学校 灵璧县南关东段
灵璧县黄湾中学 灵璧县黄湾镇
灵璧县韦集中学 灵璧县韦集镇
灵璧县向阳中学 灵璧县向阳乡
灵璧县下楼中学 灵璧县下楼镇
灵璧县下楼镇王集中学 灵璧县下楼镇王集村
灵璧县下楼镇程庙中学 灵璧县下楼镇程庙村
灵璧县下楼镇谢楼中学 灵璧县下楼镇谢楼村
灵璧师范学校 灵璧县东凤后街四号
灵璧县冯庙中学 灵璧县冯庙镇
灵璧县杨疃中学 灵璧县杨疃镇
灵璧县浍沟镇土山中学 灵璧县浍沟镇土东村
灵璧县浍沟镇马庄中学 灵璧县浍沟镇马庄村
灵璧县大路中学 灵璧县大路乡
灵璧县九顶中学 灵璧县朝阳镇
灵璧县尤集中学 灵璧县尤集镇
灵璧县尤集镇大康中学 灵璧县尤集镇大康村
灵璧县尹集中学 灵璧县尹集镇
灵璧县尹集镇张集中学 灵璧县尹集镇张集村
灵璧县尹集镇李楼中学 灵璧县尹集镇霸王城村
灵璧县曙光中学 灵璧县向阳乡汤圩村
灵璧县朱集乡湖光学校 灵璧县朱集乡王店村
灵璧县杨疃镇付余中学 灵璧县杨疃镇大亢村
灵璧县浍沟中学 灵璧县浍沟镇
灵璧县渔沟中学 灵璧县渔沟镇
灵璧县第五中学 灵璧县南关二环路北
灵璧县第四中学 灵璧县灵西乡张巷村
灵璧县红山中学 灵璧县禅堂乡凤河村
灵璧县菠林学校 灵璧县尹集镇菠林村
灵璧县邱庙中学 灵璧县杨疃镇邱庙村
灵璧县高楼中学 灵璧县高楼镇
灵璧县禅堂中学 灵璧县禅堂乡
灵璧县禅堂双河中学 灵璧县禅堂乡郭海村
灵璧县范桥中学 灵璧县虞姬乡范桥村
灵璧县虞姬中学 灵璧县虞姬乡
灵璧县虞姬东风中学 灵璧县虞姬乡朱桥村
灵璧县金圩中学 灵璧县向阳乡王集村
灵璧县单圩中学 灵璧县韦集镇龙岗村
灵璧县大庙中学 灵璧县大庙乡
灵璧县大庙乡马庄中学 灵璧县大庙乡马庄村
灵璧县大庙乡沙滩中学 灵璧县大庙乡沙滩街 |
|
秦属泗水郡。汉分属洨(音淆,xiao)、虹、谷阳、符离、夏丘、下邳诸县领辖。三国属魏之下邳。西晋属沛国;东晋属阳平郡。南北朝改阳平郡为谷阳郡,又置连城、高昌二县,本县南郊隶属连城县。梁置临潼郡,北齐废为县,后又置潼郡,辖今县境北部。隋初属彭城郡,后改属下邳郡。唐初属谷阳县,隶徐州。显庆元年(656),夏丘更为虹,废谷阳入蕲县,本县分属虹、蕲两县。元和四年(809),虹县部分属宿州,隶河南道。五代十国,本县分属宿州、泗州之地。
宋元祐元年(1086年)析虹县之零璧镇置零壁县,同年七月复为镇。据《名胜志》:“以县产磐石,珍之如壁,故名。”元祐七年二月,零璧复为县。政和七年(1117年)改为灵壁县。
属宿州,隶淮南东路;建炎后没于金。元初复立灵璧县,属宿州,隶河南归德府。至元四年(1267)改属泗州;十七年复属宿州。明初属宿州,洪武四年(1371),宿州改属临濠府;六年属中立府;七年属中书省凤阳府;后属凤阳府,直属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改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改属安徽省,先后属凤阳府、凤颍六泗道管辖。
民国元年(1912)四月废州设县,本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置道,属淮泗道。十六年废道,又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属第六行政区。二十四年改为九个行政督察区,本县属第六督察区。抗日战争期间,先后裁并改设8个专署,本县属第六专署。三十四年,属第四行政区。
1948年11月25日,灵璧解放,属江淮解放区第三行署。1949年4月21日改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1952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元月12日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4月13日,本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改为宿县地区,现为宿州市),隶属关系未变。
本县自置县至元代,县境区域无考。至明嘉靖年间,县域东至虹县界河北35里,西至宿州界大店60里,南至五河界潼河140里,北至徐州界双沟140里;东到虹县60里,西到宿州120里,南到临淮县180里,北到徐州180里,东南到五河县120里,西南到怀远县180里,东北到睢宁县150里,西北到萧县220里;南到南京陆路527里,水路966里,北到北京陆路1883里,水路2310里。
清乾隆年间,县境东西70里,南北270里。县城东至虞姬墓15里,与本府虹县交界;东北至潼郡集90里,与徐州府睢宁县交界,至杨家桥100里,与徐州府邳州交界;北至黄河120里,与徐州府铜山县交界;西北至梅山120里,与徐州府萧县交界;西至宿灵庵55里,与本府宿州交界;西南至曹老集120里,与本府怀远县交界;南至淮河150里,与本府凤阳县交界;东南至乔家集90里,与泗州五河县交界。
民国期间,本县区域略有变动。至1949年,全县总面积为2364平方千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本县区域缩小。1955年底,先后将九顶、冯庙、城关3区的23个自然村划归睢宁县和泗县管辖,县境面积为2288平方千米。1965年7月,以沱河为界,将河南的一个镇、5个人民公社划出,归新置的固镇县管辖。
1997年,灵壁县面积2086平方千米,人口104.8万,辖13镇8乡: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长集乡、朱集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堂乡、灵西乡、虞姬乡、向阳乡。县政府驻灵城镇。
2000年,灵壁县辖13个镇、8个乡: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长集乡、朱集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堂乡、灵西乡、虞姬乡、向阳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51325人,其中: 灵城镇 57730 韦集镇 46373 黄湾镇 44831 娄庄镇 43492 杨疃镇 63077 尹集镇 65032 浍沟镇 44860 尤集镇 47876 下楼镇 61431 朝阳镇 67481 渔沟镇 59036 高楼镇 63582 冯庙镇 67189 向阳乡 37589 长集乡 26848 朱集乡 38699 大路乡 35571 大庙乡 45219 禅堂乡 45244 虞姬乡 41985 灵西乡 48180
2004年,灵璧县乡镇由21个调整为19个。共有524个行政村(另一数据为514个)、4个居委会。2005年2月,正式调整乡镇区划,撤销灵西乡、长集乡建制,分别并入娄庄镇、灵城镇。灵壁县辖13个镇、6个乡。
2005年,灵壁县进行行政村区划调整。 |
历史典故 Historical allusions |
灵璧石产地灵璧县,汉为 、夏丘等县地,属沛郡。后汉属沛国、下邳国(今江苏徐州沛县、邳州市)。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隋复名夏丘,司下邳郡。唐省夏丘县入虹县,属宿州。《宋史·地理志》:元右元年(1086)析虹县之零壁镇置零壁县,政和七年(1117)改零壁为灵壁。元属归德府宿州。明清属凤阳府宿州。
灵璧,除《明史》外,各史均作“灵壁”。如《史记·项羽本记》:灵璧奇石项羽大破汉军,“追击至灵壁东”。《清史稿·地理志》:灵璧县“本虹县灵璧镇,宋始置县”。乾隆《灵璧县志》:旧名“零壁”,因县产磬石而“神之”,改名为“灵璧”。《名胜志》亦载,灵壁县产磬石“珍之如璧”,故名。
灵璧建县,有所反复。《宋史·地理志》:元右元年(1086)始置零壁县,当年七月即废去。元右七年(1092)再拟建县之际,苏轼曾持异议,事见《苏东坡集·奏议集》。当时苏轼新任兵部尚书,建立新县属“兵部所管”。苏轼视察宿州,得悉“乞改零壁镇为县”,乃是“本镇豪民靳琮等私自为计”,并以自筹置县费用,毋须拨支公款为由,取得朝廷批准。但所谓“自备钱物”,其实是向百姓摊派,“深为不便”。预计建县“用钱四千五十余贯”,只征收半数稍多,“其余未纳钱数”难以催纳。“纵使尽行催纳”,也不够实际开支。如今县署已兴工构筑,“恐维中辍”。为此,苏轼建议:停建宿州外城,从一万贯建城经费中拨出款项,用于灵壁建县,不再向百姓征收钱物,“未纳到钱数”,均予“放免”。由此可见,苏轼办事公正,颇能体恤民间疾苦。
灵璧县旧城久圮,明弘治八年(1495)始筑土城。正德六年(1511)重建,周围六里许,开四门:东鹿鸣门;南对怀远荆山,名为望荆门;西有凤凰山,名为凤仪门,北向磬石山,名为来璧门。县城北倚龙车山,山麓有浏清、坛西,白莲等湖。龙车山东北三注山,有云洞、蜘蛛洞 。凤凰山在城西北五里。鹿鸣山今司泗县。山均低矮,是平原丘陵。
灵壁东北有潼河,潼河北岸有潼郡,因北魏临潼郡故城而名。潼郡是否即秦汉取虑县故城,前人有争议。《方舆纪要》:“取虑城,(虹)县北百二十里,汉县,属沛郡”,“后魏(即北魏)亦日取虑县,置临潼郡。”这是说,临潼郡治即取虑县城城。乾隆《江南通志》以为非是,在《辨讹》中指出:“旧志谓取虑汉县,后魏置临潼郡,”“在虹县(今泗县)北一百二十里。”“按:虹县北六十里睢宁县(今属江苏),取虑既在虹县北一百二十里,尚得谓虹县地乎?”“又按:临潼故城在今灵壁县东北七十里。金志元光初,议于灵壁县潼城镇设仓都监,是也。而取虑又在临潼东北,属睢宁界。”此说以为取虑县故城不在泗县,更不在灵璧。唐人李贤等注《后传书》,也以为取虑故城在睢宁。《后汉书·陶谦传》:曹操与陶谦作战,“过拔取虑”。注:“取虑,音秋闾,属下邳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县西南。”下邳县故城在今江苏邳县东,其西南即是睢宁县境。
旧时灵璧县境南北狭长,北界抵黄河故道,南界在淮河之滨,包括今固镇县地,与怀远县接壤。城北六十里有睢水 东流,俗称小河,是项羽大败汉军处。《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迳彭城郡之灵壁东,东南流。项羽败汉王于灵壁东,即此处也。”
《通鉴纪事本未·高帝灭楚》:汉高祖三年(前204),刘邦占领彭城,项羽率精兵三万来战,“大破汉军”,汉卒淹死于谷水、泗水者“十万余人”。楚军“又迫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兵“十余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刘邦陷入重围,幸而大风骤起,飞沙走石,才“与数十骑遁去”。县志记载传说:刘邦见楚军追来,藏匿于枯井,坐骑隐入于山洞。追兵过后,坐骑将缰绳垂入枯井,救出刘邦。后人称此井为“垂缰井”,在灵壁城北七十里。五河县也有类似传说。楚汉战场“灵壁”,不是今灵璧县城,而是另一地名。《元和郡县志》在宿州苻离县下注:“灵壁故城,在(苻离)县东北九十里。”苻离县故城在今宿城北苻离集。今灵璧县城在苻离集东偏南,而不在东北。光绪《宿州志》:“宋元右时复置于宿州之东者,乃今之灵壁县,非古地灵壁也”。灵璧县城近汴水,古灵壁则近睢水。
《灵璧县志》:城西北七十里三村集有霸王城,是项羽军垒,附近有“吹箫台”,又名“散楚台”。汉高祖五年(前202),距项羽大破汉军、刘邦落荒逃遁仅两年,形势急转直下,霸王被围于垓下,闻“四面楚歌”,以为刘邦已尽得楚地,大势已去,悲歌泣下,突围逃奔,全军覆没。但垓下决战,主战场不在灵璧县城西北七十里,而在灵璧县东南地区。垓下聚在汉 县,古 水(今沱河)之滨,即今固镇县濠城集。县志所记“散楚台”,属于传说;若有所依据,只能是外围战场。
灵城城东十五里,与泗县接界外有虞姬墓,至今墓碑尚存,额刻“巾帼千秋”四字。旧有联语:“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此墓出自“霸王别姬”故事。项羽军壁垓下,陷入重围,“兵少粮尽”,忧心忡忡,夜饭帐中,面对美人虞姬、骏马乌雅,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王歌罢而泣,虞姬歌而和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正记》引《楚汉春秋》所载虞姬歌词:
汉兵已略地,田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惶南走。成语“拔山盖世”、“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均由此而来。虞姬墓不止一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虞姬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定远虞姬墓,又称嗟虞墩。北宋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就任通判,途中作《濠州七绝》,其一为《虞姬墓》:
帐下佳人拭泗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苏轼之诗作于濠州定远。郑君,指项羽忠臣郑荣,被汉军俘获而坚贞不屈。刘邦欲考察被俘楚臣是否恋旧主,均令改名为“籍”(项羽又名项籍),唯独郑荣拒绝,因此被逐。苏轼之北苏辙,亦有《虞姬墓》诗,记咏黥布叛楚投汉,范增受项羽疑忌而离去,霸王成为孤家寡人,只有虞姬与之共患难: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今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灵璧虞姬墓,有南宋诗人范成大题咏,范成大出使金国,途经泗州、宿州,有诗多首,其一为《虞姬墓》,诗人自 注:墓“在虹县(今泗县)下马铺北三十七里”,即今灵壁虞姬墓。诗云:
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兮有墓田。 |
|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3°18′—34°02′,东经117°17′—117°44′。
县境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交通地图(单击看大图),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7740万亩。北顾徐州,南临蚌埠,西接宿州,处于徐州都市圈、黄淮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辐射圈内。
全县地势低平,地形为北高南低,呈西北东南倾斜。海拔27—18.5米,一般多在20米左右,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89.6%,黄泛冲积土层较厚、土壤肥沃,适宜于机械化生产、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境内主要山丘属低山丘陵和剥蚀残山,属淮阳山系,徐淮山脉余脉。主要山峰有54座,海拔超过100米的有24座,最高峰为下楼镇西部的灵觉峰!
★民间故事★
①小白龙探母的传说(在灵璧东北三十公里大庙街西一里处,有个庄子叫陈宅子,有一座高大的坟茔,传说这是小白龙母亲的坟。)
传说在很久以前,陈宅庄有一家姓陈的大财主,家有良田千顷,瓦房百间,结发妻亡故,小婆子又没生养,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翠娥。陈翠娥十七岁那年,陈宅庄下了一场百年罕见的大雨,下雨的时候,风很大,碌碡磙子都被刮到了很远处。当时闪电雷鸣,轰隆不断,倾盆大雨像是天要塌下来似的。当大雨下了好大一会,突然又打了一个勾子闪大炸雷,随即从黑云中跑出两条白龙,前面粗大是一条母龙,后面瘦小是一条公龙。母龙在前面跑,那公龙在后面撵,边跑边嗷嗷直叫,这叫双龙戏交,公龙若是撵不上母龙便会乱撒龙籽,碰不巧还会下界伤人毁物。所以一般上点年岁的人都懂得这件事情,若见此情形,就得赶快叫小孩子关门躲进屋里。
偏巧陈大财主那天赶集去了,还没有回家。陈小姐年幼又不懂事,看到有两条龙在天上乱跑,觉得很好玩,便大开房门,两眼瞪着向天上张望。陈小姐看着看着口渴了,本想回身进屋倒茶喝,又怕耽误看这个稀罕景。又看到不停流下的屋檐水怪清洁的,便伸出一双玉手,在屋檐下接了一捧雨水随即喝了下去,她一边喝水,还一边两眼直瞪那天上的双龙呢。
谁知陈翠娥喝了屋檐流下的雨水,却喝进了一颗龙籽,随即怀上身孕,数月以后陈翠娥的肚子便渐渐隆起。
女孩子未婚肚子突然隆起,没有比这事再丢人喽!翠娥又羞又怕,又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敢对爹爹讲,整日愁眉苦脸。
陈财主呢,毕竟是当爹的,女大须避父。翠娥的事情他也就没有发现,翠娥继母虽然看出点蹊跷,一来她自己没有生养过,二来不是亲生女儿,也就懒得过问。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五月二十五日,这天陈大财主正在账房算账,突然听到女儿在房中哭喊起来,他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跑到女儿房前,一推门推不开,听女儿还在大声哭喊。他急了,急忙又跑到窗户跟前喊问:“女儿,女儿,你怎么了?”只听翠娥一边哭一边说道:“哎呦,疼死我了,疼死我了!爹你快去叫先生。”陈大财主一听顾不得再去推门,转身就去找看病先生。
等他带着看病的先生回来,刚走进院子,只听轰隆一声,女儿的房门撞开,只见一道白光射出房门,腾空飞走!同时即听翠娥惨叫一声,便无声无息了。陈大财主大惊,急忙快步跑进女儿房中,只见女儿浑身血迹,已经死去,他大叫一声也昏了过去。等到陈大财主的小婆子和家人把他叫醒,他才知道女儿是怀胎九月,刚生下的是一条小白蛇。陈大财主大怒,顾不得父女情份,便叫长工赶快把翠娥拉去乱葬岗子埋了。长工不敢违拗,找了一条芦席,裹了翠娥刚想往外拖。突然,天空中咔啦一声,晴空万里却打了一个大炸雷,转眼狂风大作,乌云漫天,暴雨就像那天河决了口子似的往下倒,大白天黑得不见五指。此情景足足折腾了一顿饭功夫之后,便又云散风息雨止,太阳也出来了。
只是陈家大院出了怪事,不但小姐尸身不见,连小姐房中一应穿戴、使用物件都不见了,家人长工们家前园后到处寻找,后发现陈家老坟地里出现一座新坟,坟前还树一石碑,上书:“先妣陈氏之墓”、“小白龙立”。原来那刚才的狂风暴雨是小白龙作的法,陈翠娥刚生下它时,它虽是龙种,但当时的身形是一条小蛇,不敢在人间多停留,必须立马升空,得到九天仙气之后,方能成龙。它感念翠娥怀它九月,摇身变成龙体,便顾不得到天宫回报,立即下凡探望母亲。谁知刚到陈宅庄上空,见母亲已死,陈大财主正在喝斥长工要把他母亲拖到乱坟岗子去埋,他不由大怒,便作法呼风唤雨,令天昏地暗。借机将母亲尸体及母亲日常使用之物,一起卷到村后掘土掩埋,并从泰山顶上搬来一块青石,龙爪一挥,写下了如上碑文。
陈大财主及陈宅庄子上的人见到碑文不由大惊失色,一齐跪下望着天空祈祷真龙息怒。小白龙在空中看见后,这才息怒离去。他原来是想把陈宅庄子毁掉的,但后来想到,陈宅子毕竟是生母娘家,母亲虽死,外公还在。二来想到,外公不分缘由,生气要埋掉母亲,也是人之常情,现在又已认错,只得罢了。小白龙回到天宫被玉帝封锁三天,原因是它不该不到天庭报到,就私自下凡,但念其一片孝心,也没重责,并降旨封为孝龙。特许小白龙每年五月二十五日下界探母,但给他立了一条规矩,下去时只许轻风细雨以免惊扰人间。不过小白龙思母心切,注重孝心,所以每年下界时总是比较慌促,有时也会带来狂风大雨,霹雳闪电。但不管是天作大雨或零星小雨,那都是小白龙在云中摆尾现身时,望着母亲的坟墓哭拜的泪水。玉帝虽然知道此情,也一笑了之,不再责问。
自从那年之后,每年的五月二十五日,小白龙都要来给他的母亲添坟。每次来都是恶风暴雨,据说,这件事后来被上天知道了,说他给百姓带来灾难,限制他每六十年才准来一次。所以,小白龙母亲的坟越来越小。1966年文革开始了,因为这座坟具有迷信色彩,是典型的“四旧”,被“红卫兵”们铲去一部分坟土,村中的“小白龙母塑像”同时被毁掉。至今,小白龙母亲的坟墓遗址尚在,只不过规模比文革前要小得多了。
②唱 大 鼓(一手敲击大鼓,手打着钢板或木板)
③《水漫兰桥》(明朝万历年间一位村姑与赶考举子的爱情故事,有遗址)
④虞姬墓(虞姬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7.5公里处,是项羽爱姬之墓。据《史记》载,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困于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料大事已去,遂夜饮帐中,慷慨悲歌,虞姬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吟罢自刎身亡,后被部属安葬于此。墓园占地3942平方米,墓冢和墓碑修复一新。墓园外建门楼、围墙,内建展厅、草坪、碑廊,供人游览凭吊、栖息或泼墨挥毫。 )
⑤“驱魔大神”--钟馗(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民间传说他系古老的灵璧人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现有钟馗步行街,并且有大量的钟馗画和石像) |
|
灵璧石的特点是具备“声、形、质、色、纹、意”六美。独特的音响美 灵璧石质细腻,坚如贞玉,扣之拂之有“玉振金声”之美称。“声”是灵璧石的产要特点,它“声如青铜,余音悠长”。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用磬石制成“编磬”,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对外播出的“东方红”就是用编磬演奏的。灵璧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赏石的民族记载。宋明两代赏石文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云林石谱》、《素园石谱》、《灵璧张氏园亭记》、《灵璧石考》等一大批赏石文献,形成了东方爱石文化,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
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产于本县渔沟镇磬石山北麓平畴间。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璧石的开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禹贡》载“泗滨浮磬”;殷商时期有灵璧石雕制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载:皇帝勒令镇西将军谢尚来灵璧采磬石以备大乐江左……灵璧石除磬石以外,还有更奇特的观赏石,其出产地也不限于磬石山一带,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如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耳毛山、邵山、九顶山等,在县境中部的三注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从已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而其质、形、色、纹皆俱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故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
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掀起了赏石热,灵璧人也加入了采石、藏石的行列。九九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办,在大会举办的奇石展评中灵璧石获奖21块,位居世世界100多个国家之首,灵璧石真正成为“天下第一石”,为此奠定了灵璧石在国际观赏石中的地位,成为世界收藏家的首选。 |
|
张学栋(1921--1953),战斗英雄。安徽灵璧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7月17日在围歼进犯福建东山岛214高地台湾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在排长受重伤,副排长牺牲,两次攻击受挫的着急时刻,挺身而出,从负伤战友手中接过轻机枪,向敌人冲去。胸部和大腿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子弹打完后,用身体堵住敌地堡眼而牺牲。同年被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被华东军区追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授予张学栋“黄继光式的一级战斗英雄”和“模范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并授予他生前所在班为“张学栋班”。
刘成 安徽灵璧县人,明朝开国将领。怀远将军。
以统兵总管从耿炳文定长兴,为永兴翼左副元帅,数佐炳文败士诚兵。李伯升以十万众来攻,城中兵仅七千。太祖遣兵援之,未至,炳文婴城守。成引数士骑出西门,击败伯升兵,擒其将宋元帅。转至东门,敌悉兵围之,遂战死。赠怀远将军,立庙长兴。
汪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男,汉族,1955年3月生,宿州市灵璧县人,1975年8月入党,1972年6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 学历,工学硕士。
1972-1976年 安徽省宿县地区食品厂工人、车间负责人
1976-1979年 安徽省宿县地区“五七”干校教员,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
1979-1980年 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0-1981年 安徽省宿县地委党校教员
1981-1982年 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副书记
1982-1983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
1983-1984年 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1984-1987年 安徽省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87-1988年 安徽省体委主任、党组书记
1988-1992年 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其间:1989-1992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管理专业在职学习)
1992-1993年 安徽省计委主任、党组书记,省长助理
1993-1993年 安徽省副省长
1993-1998年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其间:1993-1995年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3月-5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8-1999年 安徽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1999-2003年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2001年9月-11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3-2005年 国务院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正部长级)、机关党组副书记
2005-2006年 重庆市委书记
2006-2007年 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刘亚洲 宿州灵璧县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兰州军区二十一军六十三师一八七团战士、班长、排长,空军政治部联络部干事,中央军委办公厅干事,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少将军衍。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2年10月出生,1968年参军,1972年入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大学毕业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以敏锐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捕捉国际军事斗争新动向,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等。1984年,南国有战事,随军采访,负伤,创作了战争题材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引起反响。1984年在第四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6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方语言系客座教授。1990年后创作了《广场》、《胡耀邦之死》、《实录》等作品。多次获奖。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
赵汇川 宿州灵璧县人,1913年出生.
1931年9月在凤阳五中加入中国共户主义青年团。冬因闹学生运动被开除。九一八事变后去张家口投军。
1933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政治交通员。1933年在抗日同盟军的平定堡战斗中,身负六处重伤。
1935年赵汇川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在师生中进行抗日宣传。
1939年,在张爱萍领导下,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1948年投入淮海战役。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后又参加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进驻上海后不久,参加创建新中国海军的工作。
1952年1月19日,赵汇川奉命调离青岛,赴京筹建海军航空部的工作。 6月,赵汇川被任命为海军航空部参谋长,紧接着曾克林任海军航空部副司令员,李克如任政治部主任、顿星云任司令员,海军航空部的机关,是以陆军第10军军部为基础组建的。
1953年,赵汇川赴苏联,在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回国,任海军航空兵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1959年4月14日,国防部批准,以海军青岛基地防空兵部为基础,组建青岛基地航空兵部。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航空兵部”正式成立,国防部任命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赵汇川兼任青岛基地航空兵司令员。他经常来到青岛,主持青航的军事工作。
1961年晋为少将。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旗勋章。
1964年4月,赵汇川调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分管舰队航空兵。到达青岛,他就全力投入到航空兵的战备工作之中,主持领导截击美蒋P-2V侦察飞机的训练,在海航时他已经参与了这项工作。经过数百次的飞行和各兵种的配合演练,提高了北航部队的空中打击能力。
1964年6月11日,驻莱阳机场的海军航4师独立5大队,在北航作战指挥所和驻流亭航4师作战指挥室的指挥下,击落入侵的台湾当局P-2V侦察机一架。
赵汇川在“文革”中遭受磨难,但是他刚正不阿,百折不挠;“文革”后,恢复工作,彻底平反。胶南小口子军港是他的杰作;
1988年授予我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离休后,与病魔做顽强的抗争,意志坚强。他喜好书法,颐养晚年。他一生钟爱大海……
1996年5月27日安详逝世。享年84岁。
马秀英 明朝朱元璋的皇后
大脚马皇后,芳名秀英,宿州灵璧县人,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时值壬申,肖猴,幼年失怙。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51岁。死后被溢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大脚马皇后本是一位极具反叛精神的平凡女子。她生于乱世,有胆有识,在艰难逆境中,全力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五次救朱元璋死里逃生。做了皇后后,虽大富大贵,仍不娇,始终不忘民间劳苦,不改勤俭本色,不变平民心态,时常用自己的言行规劝、影响朱元璋。她惩奸佞亳不手软,扶良善鞠躬尽瘁,保忠臣机智灵活,助皇上能屈能伸,革陋习坚决果敢,倡新风大马金刀。朱元璋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她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她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 |
|
◆饮食文化 灵璧这个古老的大地千百年来受楚汉文化影响甚深,是南北方文化的交融地,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小气。灵璧的饮食习惯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米饭,晚上一般还是面食。米类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其他的饮食还有馒头、米饭、烧饼、面条、稀饭、包子、煎饼…
◆节日习俗 春节前,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早晨时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春联、年画、挂门笺,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图案的新衣。中午时是正餐,菜类相当丰盛,在吃饭前要祭祀祖先,即把菜或者酒水,丢/洒在灶前或者正门前,好让祖先们也能一起过个新年,以求在新的一年里能平平安安!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即素馅水饺),全家动手。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除夕的晚上,小孩子会守岁(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凌晨12点左右会放鞭炮或者礼花以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大年初一挨家拜年,小孩子可以问长辈们要压岁钱,以及进城逛街赶集。
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有的地方会放礼花或者玩花灯之类的节目。
清明节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以驱邪避鬼,中午时吃粽子,喝雄黄酒,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苹果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一般拜过月后,桌子南面的位置是不准人做的,因为那是祖先或者神仙之类要做的位置。
◆婚嫁习俗 联姻程式有:说媒、过柬、出嫁、迎娶、陪嫁、拜堂、闹房、回门。说媒,即媒人说合。过柬即定亲以后,男方要到女方去“过柬”,也称“过红”。“过书子”后就可择期完婚,由男方托媒出面邀请女方喝一次‘哈亲酒”,双方言定完婚日期,并分头准备嫁娶的各项准备工作。前三天要过红,就是送些鸡、烟、酒、肉(现在一般都送金猪,里面塞上钱就可以了)、炮、糖,彩礼依家庭情况而定。
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男女一般在十八周岁以上结婚。婚期选择双日子,以求吉利。婚期定后,女方置办嫁妆,称为“陪送”;亲友们赠送礼物,称为“添箱”。男方设新房,打制家具,铺新床,办酒席。婚期当天早上发轿/发车,轿杆上放一只公鸡随带四色礼,回来时,女方给一只母鸡名为“跟轿鸡”,表示双双对对,回来时不走原路,沿途要燃放鞭炮。(不过现在都是轿车接送的)女方有送亲的,一般都是新娘的叔伯、哥哥、舅舅,送亲的称“上客”、“大宾客”。喜轿或喜车回到男家时,新娘、新郎互相搀扶。这时开始放鞭炮,以示中午的正餐开始。吃饭时,新郎新娘要敬亲朋好友以及长辈们的酒,给长辈们磕头要彩礼!晚上,闹房的便开始了,你的朋友,亲戚会问你要烟或者喜糖之类的东西,不给就会闹你们!新房内充满欢乐和诙谐。晚上还有“听房”的习俗。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们行见面礼,并上坟祭祖。三天夫妻双双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娘家来人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回新娘,称“回门”。
◆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礼俗亦极为隆重以至过于繁琐,大致可分为“送终、报丧、入殓、请七、出丧、安葬”等等。
送终:老人病危,家人站立床前,听候交待后事,老人神情有变,即将咽气,已出嫁的女儿要回避,儿孙立病榻前,高声呼唤,直到咽气,全家人跪在床前嚎啕大哭,此为“送终”,远方的儿孙须在老人咽气前赶到家,否则就被认为没有能为之送终,或者说是没能尽孝,是一大憾事。
报丧:完成送终前后的种种程序后,便向亲友报告死讯,此为报丧。报丧者,是长子身戴重孝,腰系麻绳,手执哀(丧)棍,在亲房长辈的带领下到其姥姥、舅舅家去跪拜,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
入殓:将死者裹棉穿戴整齐入棺,谓之“入殓”。各地均有专事为死者入殓的人,有求必应。
请七:丧亡之日起,每7天为一七,七七共49天,逢七,儿孙们备香烛贡品,在灵前或坟上祭奠,俗称“请七”。
出殡:由于选择坟地或其他原因,停柩做丧,最短3天,最长经年,一般是49天,把灵柩送往墓地,谓之“出殡”。出殡时要沿路撒纸钱。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丧盆在地上摔破,称之为“摔牢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孝子孝孙要加穿粗麻衣、草鞋、系草绳,持孝杖棍。送葬队伍,由持引魂竹的引路,此人负责丢引路纸。接着是持旌旗的、抱灵牌的、乐队、祭轴、花圈、送葬的亲朋、灵柩、子孙。行至村外交通道口处(城市、集镇走出街口)“谢孝”,由孝子孝妇等跪向送葬的亲朋叩首。谢孝后,孝子才孙扶柩至坟前,把草鞋、孝棍、花圈等丢在坟地上,即参加筑坟。坟筑好后,有喝彩、撒粮米习俗。
安葬:出殡前,先请风水先生选定坟地穴位,破土挖坑,坑内倾石灰。灵柩到达,坑内再烧一些豆萁麻拮,并留火种,然后才能陈棺摆正。还要宰雄鸡淋血于棺盖,放爆竹,烧纸钱,最后一次焚香跪拜。圆坟即送葬后的第三天,死者家庭亲人包饺子,数量与死者年龄同等,带到墓地去,沿墓周围转三圈后,把饺子埋在坟四周作供品,向死者致祭行礼,表示崇拜并求保佑,最后加高加大坟墓。
◆拉魂腔 〖拉魂腔〗泗洲戏的旧称,又称柳琴戏。据徐州方志载:早年这种地方戏,人们叫它为:"肘古子",后来又改名为:"拉魂腔"。因那拉魂动魄之处极为使人念想,这剧种便因此有了一个最初的名称--"拉魂腔"。它以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有别于其他剧种,感染力极强。这里至今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足见这个剧种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但是在当地民间很多老百姓还是一直叫它为:“拉魂腔”。那是因为:这种戏曲从音乐伴奏,锣鼓点子到唱腔表演都是十分地让人们"着迷",只要小锣子一响,琴声一起真的就能够把人们的"魂"给勾拉了过去.可见当地老百姓对"她"的痴迷程度!
其唱腔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揉情、优美动人。被群众称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戏剧的艺术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分“单压”和“双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 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踡寒桥》、《樊梨花点兵》、 《走娘家》、《拾棉花》、《喝面叶》等长期盛演不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连目不识丁的人也能一套一套地唱拉魂腔。有了拉魂腔,生活便变得有滋有味。高兴时唱快板,把五腑六脏都荡涤得干干净净;悲苦时,唱慢板,那撕心裂肺的情调便抚平了心中痛苦的皱纹。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传来几声锣响,戏便开场了。一片空地,一座寺庙,就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每一村,每一地,都有自己的绝对权威。权威一出场,整个戏场立即鸦雀无声。吹、拉、弹、唱、翻、打、念,提袍甩袖,吹胡子瞪眼睛,一套功夫,十分娴熟。唱到动人之处,人人啧啧赞叹。还有献殷勤的则提着水壶,拿着茶杯,不断地给演员们敬茶。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老大娘或慢慢地扇着芭蕉扇,或津津有味地抽着香烟,慢慢将唱腔品赏。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拉魂腔,啥肉酒不香",他们自是体会得最深。月在西天,戏毕人散,心满意足地回家敲门去了。在乡党们眼里,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拉魂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末,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农村的人们每在戏中认定"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人生结局,聊以自慰,也以此慰人,虽然这"精神食粮"有时还有骗人的毒素,他们也乐意喝下这杯酒。"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纯朴的乡人并没有接受多少教育,但是他们在戏台上接受伦理纲常,在戏台下感受悲欢离合,戏台就是他们的学堂。
◆行酒令 灵璧人喝酒一般是比较会“磨蹭”的,就是和你“耍赖”,一直到你醉倒。但是灵璧人喝酒是非常讲究的,酒一定管你喝足、喝好。在酒桌上是先要敬年龄最长,辈分最大的人,一般是晚辈或者年轻人敬长辈2次酒,但是碰杯时要低于长辈的酒杯,要一次喝尽(这是代表对长辈们的尊敬)!如果有迟到的,可以先让他一次喝完3杯酒,以示惩罚。关系好的,可以先和他们每人喝2次酒。我们灵璧人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劝酒”,把你劝的不得不喝酒,如果你不喝就是不尊重我!最后,大家共同喝完最后一杯,酒席就正式结束了。
我们喝酒的行酒令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猜拳 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一般会说:“哥俩好啊,五魁手,六六顺…”
炸雷子 即一小杯白酒沉到一大杯啤酒里,一般没有人这般喝法,不过为了证明、打赌之类的人群喜欢这样喝酒!这种喝法猛的不得了!喝多了,容易昏迷,甚至死亡。许多真正北方的人都傻眼了!!
虎棒鸡虫令 即有四种动物,老虎、棒子、鸡、虫,一物克一物,两人相对,各用一根筷子相击,同时口喊“棒子棒子棒子……”或喊老虎,或喊棒,或喊鸡,或喊虫。规定:以棒击虎,虎吃鸡,鸡吃虫,虫吃棒;负者饮酒,若棒子与鸡,虎与虫同时喊出,则不分胜负。此游戏适合两个人玩,因为出口很快,老虎,棒子,鸡,虫都是脱口出的,所以玩起来速度很快!可一人当庄,多人轮流玩。 |
|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璧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村老庄胡庄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
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不过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和纪念建筑。
虞姬墓:坐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
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今灵璧县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城后村),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妾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虞姬歌词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此。
霸王城(古称灵壁):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 |
天津话发源地 If the birthplace of Tianjin |
宿州-徐州方言——天津话的根源.
尤其是“灵璧话”对其影响甚深,也属中原官话(宿州-徐州片区)。
“燕王扫北”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即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同时他也带去了不少家乡及附近的人——包括大量安徽北部人和江苏北部人等——戍边屯垦。后来朱棣夺取帝位,亲赐天津这个地名,在此筑城设卫,即天津卫。至此,天津成为真正的城市,并且从安徽及苏北来的军人是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家眷、亲属等也随他们迁入天津。这样,他们占据了当地的上层地位,其使用的江淮方言也成为强势语言。而天津卫内其他地区的人较少,所以形成北京音与静海音包围天津方言岛的态势。
发音特点
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天津话与以宿州为中心的淮北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这个地区的发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宿州-徐州片区,而淮河以南则属于江淮官话,还是有不少差别的。
蚌埠、凤阳一带方言只与天津话的阴平(一声)都读低平调,其他的音调都与天津话有差距,特别天津话是没有入声字,而蚌埠、凤阳的方言都保存了许多入声字。而宿州地区的方言则与天津话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话与当地人对话中,当地人甚至没能认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见其接近程度。 |
|
- n.: Lingbi County
|
|
灵璧 |
|
盐业公司 | 盐业 | 国企 | 盐务管理局 | 安徽 | 人物 | 灵璧石 | 灵璧信息 | 艺术 | 特产 | 奇石 | 小学 | 临颍二高 | 安溪铁观音昌艺茶业 | |
|
|
灵璧县中医院 | 灵璧县实验小学 | 灵璧县第一中学 | 灵璧县镇情概况 | 灵璧县凤山饭店 | 灵璧县中医医院 | 灵璧县焦山医院 | 灵璧县盐务管理局 | 灵璧县教育服装厂 | 灵璧县卫生防疫站 | 安徽省灵璧县农药厂 | 安徽省灵璧县通达化工厂 | 安徽省灵璧县教育服装厂 | 灵璧县第二人民医院 | 灵璧县地税局信息中心 | 灵壁县灵璧县第一中学 | 宿州市灵璧县第三中学 | 灵璧县粮油食品贸易中心粮贸宾馆 | |
|
|
禅堂乡 | 渔沟镇 | 虞姬乡 | 高楼镇 | 向阳乡 | 朝阳镇 | 韦集镇 | 娄庄镇 | 杨疃镇 | 尹集镇 | 尤集镇 | 冯庙镇 | 朱集乡 | 大庙乡 | 灵城镇 | 大路乡 | 黄湾镇 | 浍沟镇 | 下楼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