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杜甫 Du Fu
洛陽昔陷沒,鬍馬犯潼關。天子初愁思,都人慘別顔。 清笳去宮闕,翠蓋出關山。故老仍流涕,竜髯幸再攀。 |
|
詩人: 杜牧 Du Mu
洛阳
文爭武戰就神功,時似開元天寶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應回翠帽過離宮。 侯門草滿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鴻。 疑有女蛾西望處,上陽煙樹正秋風。 下塞鴻:一作見塞鴻。 |
|
詩人: 溫庭筠 Wen Tingyun
洛阳洛阳
鞏樹先春雪滿枝,上陽宮柳囀黃鸝。 桓譚未便忘西笑,豈為長安有鳳池。 |
|
詩人: 易士達 Yi Shida
季竜方始是童時,視志觀聲已嘆奇。 嘯倚上都門外者,如何夷甫卻先知。 |
|
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西部,市區面積79平方公裏,人口97萬。中國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稱,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於市東,其南竜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隴海鐵路、焦枝鐵路交匯於此 |
牡丹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Peony |
洛阳 牡丹的别称
牡丹的別稱。因 唐 宋 時 洛陽 盛産牡丹,故稱。 明 徐渭 《牡丹賦》:“何名花之盛美,稱洛陽為無雙,東 青州 而南 越 ,曾不足以頡頏。”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陽、茉莉、真珠、煙蒲、石竹。”參見“ 洛陽花 ”。 |
|
洛陽旅遊投訴電話:洛陽旅遊投訴電話:0379-64310882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洛陽最佳旅遊時間:洛陽處於北溫帶,屬大陸性氣候,春季幹旱,夏熱多雨,秋季溫和,鼕季寒冷。年均氣14.86℃,年均降水量578.2毫米。遊洛陽的最佳季節無疑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氣爽,登山賞菊。4月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天氣有些乾燥,但可以欣賞無數牡丹爭芳鬥豔的奇麗景象。洛陽民俗節慶活動:牡丹花會4月15日至5月8日
牡丹是洛陽的市花,洛陽歷來都有舉辦牡丹花會的習俗。花會的主要場所有市內的王城公園、西苑公園、牡丹公園等。洛陽種植牡丹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到了宋代,洛陽牡丹已經有了90多個品種。為了讓天下百姓都能一睹號稱“國色天香”的洛陽牡丹的風采,當時的洛陽太守組織了“萬花會”。花會期間,人頭攢動,滿城皆花。1982年9月,洛陽市人大常委會决定以牡丹花為市花,並確定每年牡丹盛開的4月15日至5月8日舉辦“牡丹花會”,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鮮花資源,既可以豐富群衆的業餘生活,又能加強洛陽與中外的經濟技術文化交流,可謂一舉兩得。洛陽特別提醒:洛陽寬寬的街道、交錯的水係、樸實的民風。洛陽玩交通很方便,公交車可以搭載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交通係統極為發達。而且你還可以選擇打的或打摩的,都不貴。
一般來說,每到洛陽牡丹花開的時候,城裏的酒店住宿價格飛漲,普通三星級酒店的價格也漲到四百元以上,並且還可能會是人滿為患;而景點門票、航班票價、旅遊車票的價格也相應水漲船高。因此,在牡丹節時期來到洛陽,雖然可以觀賞到雍榮華貴的牡丹花,但也要註意自己的荷包是否承受得了。洛陽美食:洛陽的飲食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既有出自宮廷、有“金枝玉葉”之稱的洛陽燕菜,也有在民間廣受歡迎的鯉魚躍竜門,既有歷史長達1900多年的長壽魚,也有近年纔興起的張記燒雞。洛陽人喜愛喝湯,洛陽飲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湯水多,各色各樣的湯成為洛陽街頭最平常的風味小吃,如不翻湯、鬍辣湯、牛肉湯等。
洛陽的餐飲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洛陽水席。從菜餚搭配,到上菜次序,都有特殊而嚴格的規定。人們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大飽了眼福。
洛陽燕菜
是洛陽獨具風格的風味菜。相傳,武則天居洛陽時,東關一塊菜地裏,長出一個幾十斤的大蘿蔔,菜農認為是神奇之物,獻給女皇武則天,禦廚師把它切成絲、拌粉清蒸,配以鮮味湯汁,女皇吃後,其味異常鮮美,大有燕窩風味,贊不絶口,賜名"燕菜"。後傳入民間,日久天長,大傢都叫做"洛陽燕菜",流傳至今。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洛陽參觀,著名廚師王長生、李大雄精心製作燕菜,招待二位總理。總理一連要了兩道,食後同聲稱贊。因菜中雕有牡丹花,故周總理風趣地稱為"牡丹燕菜"。從此,洛陽的"牡丹燕菜"譽滿中外。
鯉魚躍竜門
鯉魚為黃河名魚,自古就有"洛鯉伊魴,貴似牛羊"之說。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聞名中外。鯉魚跳竜門,造型優美,寓意吉祥。衹見烹製好的鯉魚,昂首盤中,栩栩如生,仿佛欲躍而起。加之有青山襯托、狀如門闕,頗富山野情趣。食之味美無窮。
清蒸魴魚
魴魚産於伊水,故有"伊魴"之說。以其製作簡單,香淡味純而聞名。漢唐時期常以此魚招待貴賓。相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和"九老會"的詩人們,在飲酒賦詩時,常食此魚。
長壽魚
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一道菜。其特點是味鮮,甜鹹酸三味俱全,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一年春天外出遊獵,過邙山,來到黃河之濱。故地重遊,神氣清爽。突然一條赤色鯉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金光耀眼。劉秀大喜,遂命人捉回宮去,禦廚別出新裁,與枸杞子同燒,名曰長壽魚。劉秀食後,頓覺精神倍加,疲倦消失,常食之,身體卻健康起來。爾後,傳入民間,成為洛陽的一道名菜。
洛陽購物:洛陽的購物環境相當不錯。各大商場不僅為遊客提供琳琅滿目的世界名牌、國貨精品、傢電、時裝、金銀珠寶等各類商品,而且,各種娛樂、食宿設施也應有盡有。在遊覽景點之餘,還可盡情享受購物的樂趣。疲勞的時候還可以到各類休閑場所放鬆一下,小坐片刻、消解疲乏。洛陽比較著名的大型商場主要有洛陽市百貨大樓、洛陽市廣州市場百貨大樓、華僑友誼商店等。
洛陽交通:洛陽交通便利,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如今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
外部交通
航空
洛陽機場位於市區西北10公裏處,設施完備,現有洛陽至廣州、成都、大連等多條國內航綫,非常方便。
鐵路
洛陽站位於市區北面的道南西路,從市內乘2、5、6、10、11、48、50、51、66、81、83、102、103等多路公交車均可到達。
洛陽市內有隴海鐵路橫穿全市。隴海綫東可到西安、西可到鄭州、開封;南北方向有焦枝鐵路縱貫全境,南可到湖北襄樊等地。
公路
境內有從洛陽經鄭州到開封的高速公路,洛陽經三門峽到潼關的高速公路也已投入使用。通過洛陽的國道主要有207、310,這兩條國道和隴海、焦枝兩條鐵路相輔相成,使洛陽的交通更加完善。
內部交通
公交車
56路從洛陽火車站到白馬寺
60路從𠔌水西經關林到竜門石窟、白園
81路從洛陽火車站經關林到竜門石窟、白園
此外,洛陽火車站前有旅遊專綫車,到竜門石窟、白馬寺、少林寺等地,一天即可來回。發車時間是早上7點。
出租車
洛陽市內出租車多為夏利,起步價6元(含3公裏),每公裏1元。在中州西路、中州中路、中州東路(地理位置類似於北京的長安街)上行駛的出租車分單雙號運行,車牌為單號的出租車單日走,車牌為雙號的出租車雙日走,打車的時候需要註意。另外洛陽城市不大,在市區內打車費用不高,20元可走遍洛陽城。
洛陽住宿:如果您到洛陽旅遊,不必擔心找不到住宿的地方。洛陽擁有的為數衆多的四星級、三星級、二星級賓館,能夠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客人,如以洛陽新友誼大酒店為代表的一批中檔酒店舒適安全、價格合理,這些賓館以其現代化的設施和周到的服務帶給遊客賓至如歸的感覺。洛陽娛樂:說起古都洛陽,人們往往會想起布滿歲月刻痕的古建築以及隨處可見的歷史人文景觀。不一定會想得起什麽現代化的娛樂場所。在這方面,洛陽可謂與衆不同。它不僅擁有作為古都的一切特徵,還擁有多處技術先進、絶對能讓遊人盡興的娛樂設施。
在洛陽,“立地成仙”不再是神話,“八仙宮”能讓您在瞬間位列仙班。想經歷層出不窮的險境嗎?想過過打槍的癮嗎?可以,“激光槍戰城”能夠滿足您在這方面的願望。竜門石窟天下聞名,但位於竜門後山的“竜門遊樂園”卻少有人知。不過,衹要您去過一次,就一定會留下美好的印象。
在欣賞洛陽的古跡之餘,去這些地方痛快地玩一下,其實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體驗。
區號:0379
郵編:471000
位置: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三面環山,另一面是廣袤的沃野平原。它東面的虎牢關和西面的函𠔌關是古代東西交通的咽喉,北面的孟津是古代黃河的重要渡口,南面的軒轅關是洛陽通往江漢平原的重要關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面積:1208平方公裏
人口:600萬
區劃:下轄老城區、西工區、澗西區、廛河回族區、郊區、吉利區、偃師市、孟津縣、汝陽縣、伊川縣、洛寧縣、嵩縣、宜陽縣、新安縣、欒川縣。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夏太康遷都斟,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候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製,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
近年來,洛陽市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傢園林城市為竜頭,相繼實施了以“建設7路5橋1園、整治3個景點、搞好3項公益設施”為主要內容的“75133”工程,以緑、亮、淨、美、暢為主要內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區建設治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主要內容的“創建文明景區、文明城市”工程,,大規模改造了城市進出口道路和市區路網,興建了東西長達14公裏、緑地147萬平方米、水面148萬平方米的洛河風景遊覽區,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處理、管道煤氣、集中供熱等公共設施,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形象品位明顯提升。
洛陽城市建成面積已達105平方公裏,市區道路總長近300公裏。註重生態環境建設,庭院緑化、道路緑化、廣場景點緑化等緑化工程成效顯著,建成了牡丹廣場、洛浦公園。青年宮廣場、中亞廣場等一批公共緑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建成區緑化覆蓋率達37%,人均公共緑地7平方米,已通過國傢園林城市驗收。城市綜合管理不斷加強市容市貌整潔暢亮。目前,洛陽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實現洛河南北對應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保護,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實現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融合統一。
洛陽物産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阔。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産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採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
洛陽位於豫西山區,東臨嵩嶽,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25公理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70平方裏浩淼水面與崇山峻嶺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北方千島湖的壯觀畫面。東80公理有中嶽嵩山及少林寺名勝,青山疊翠,峰巒聳峙,寺廟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裏範圍內,分佈有國傢森林公園白雲山、竜峪灣、花果山和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還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遊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佈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𠔌狹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壯,融雄峻、奇險、秀麗於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隨着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區旅遊快速通道的建設,這些久違人間的於生麗景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富麗堂皇,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範。“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相傳,唐武則天寒鼕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遷洛後竟吐蕊怒放。武後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幹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豔。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所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
|
洛阳概述
洛陽(英譯:Loyang 漢語拼音:luòyáng)
歷史用名:洛邑、雒邑、雒陽、成周、新大邑、神都、雒京、中京等。
世界文化遺産---竜門石窟電話區碼:0379 郵編區碼:471000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是【華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絲綢之路】起始點(長安、洛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洛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其中【中國、中州、中土、中原、華夏】等稱謂均來自於洛陽。“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製,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王朝。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此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四方入貢,道裏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勳卓異、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洛陽牡丹甲天下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嚮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裏的南北水運網;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絶。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傢之根。
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周公“製禮作樂”,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裏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裏完成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鑒》,程頤、程顥開創宋代理學,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𠔌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造紙,馬鈞發明翻車.....以洛陽為釋源祖庭---白馬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詩都”、“花都”
“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
神都洛陽·萬象神宮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
“傾國傾城:最值得嚮世界推介的十大中國名城”
“國傢園林城市”
“國傢衛生城市”
“全國人居環境範例奬”(獲得兩次)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五連冠,等。 |
|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 至35.05'之間。位處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黃河中遊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
洛陽地理條件優越。它位於暖溫帶南緣嚮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2`C,降雨量546毫米。東鄰鄭州,西接三門峽, 北跨黃河與焦作接壤,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東西長約179公裏, 南北寬約168公裏。 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復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鬱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竜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佈,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係,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瀍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並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𠔌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嶽;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
|
現任市委書記:連維良(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現任市長:郭洪昌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轄7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分別是: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竜區、吉利區、洛陽新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 |
|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總人口洛陽人口641.7萬人,其中漢族人口602萬。全市共有46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98.8%, 其他少數民族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 |
|
以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較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
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 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
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裏,“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 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製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衹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
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製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 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製。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嚮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
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 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 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 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
隋唐城麗京門景區
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後期設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 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 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 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衹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嚮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 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 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
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1932,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並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洛陽郊區更名為洛竜區。 |
|
洛阳 古都历史
一、夏都斟鄩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位帝王。 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州,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啓之子)都斟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尋卩)。”《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後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鄩,執政,拒太康於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後被其親信寒浞殺死。 斟鄩在何處?目前說法不一。《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鄩在伊洛區內。《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 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裏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裏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裏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絶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平方公裏。內有大型宮殿遺址。考古學家認定,二裏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於此。《帝王世紀》記載:太康在位29年。《通鑒外紀》記載: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斟鄩94年。
二、商都西毫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製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遊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湯最後的定居地是河南東部的商丘、史稱南亳。 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尋卩)之後,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毫。 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歷史上的一個疑點。“河南偃師為西毫,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毫在洛陽偃師屍鄉。 1983年,中國社科院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莊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於西亳的歷史疑案,這是國內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內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係王宮所在地。城內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馬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古商城,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絶對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毫,仲丁元年辛醜即王位,自毫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毫徙河北。”從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稟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商朝兩次都西亳,共 19帝,四百餘年。 商朝自盤庚始實行雙都製,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陽與安陽成了商殷時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東都洛陽
周族原是我國西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與夏、商兩族同稱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兩朝時期,周是它們的屬國。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武王時,周的勢力已很強大,决心滅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衆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武王滅商後想在洛陽建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剋商,遷九鼎於洛邑。”武王滅商後先來到洛陽,决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馬寺東南。《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在營城之間,武王曾去嵩山祭天。這武王剋商後並沒有馬上回鎬。而是居洛陽察看地形,營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遷九鼎等。同時也在周公營建洛邑之前,洛陽的名字已稱洛邑,這個洛邑城估計不大。武王雖想定都洛邑但並未遷都(西周都鎬京,今西安市),到了成王之後纔遷都洛邑。 武王滅商後的第二年便在鎬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輔佐代政。成王執政的那年,“使召公復營洛邑”,周公先後來到洛邑,經過實測,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從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陽這座城池的建設。從此,西周有兩座都城。西方的鎬京稱為宗周,東方的洛邑稱為成周。成周又分為王城與下都。下都後來又稱成周。周時洛陽的名稱衆多,又常變換。洛陽邑建成後,“成王定鼎於郟(辱卩)”。郟(辱卩)即周王城。成王執政五年即遷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銘文中記載:“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諸王均來成周居位、施政。這在周器銘文中有所記載。其中記載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厲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發現銘文記載。其他諸王經常居洛處理國事。洛、鎬二都均沒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鎬。周公死後,他的兒子君陳又承襲周公的職位,繼續鎮守在這裏。洛陽作為西周的東都城,從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歷時295年。歷經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 王10帝王。西周時期,實行的是一國兩都製,但是法定的國都是鎬京,洛陽衹作為陪都存在。
四、東周都洛陽
周宣王卒、周幽王立。關中發生大的地震,災難嚴重。《詩小雅·十月之交》雲:“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塚崩,高岸為𠔌,深𠔌為陵。”加之內政腐敗,社會黑暗,宮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殺,西都鎬京被搶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廢西都全遷東都,史稱東周。東周衹有洛陽一個都城。 東周時期,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鼕居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桓王、莊王、釐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周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11帝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
五、東漢都洛陽
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稱帝,是為漢光武皇帝,同年攻下洛陽,定洛陽為都城。史稱東漢或後漢。光武劉秀又經過十多年的徵戰,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東漢時期的洛陽,為天下名都,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其城址在現今白馬寺東側即漢魏故城遺址。東漢從公元25年劉秀始創,至公元220年獻帝滅,經歷了196 年。東漢有洛陽、許昌、長安三個都城。其中以洛陽為都的有165年,以許昌為都的有26年,以長安為都的有5年。在洛陽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殤帝、安帝、少帝(劉懿)、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劉辨)、獻帝14帝。
七、曹魏都洛陽
漢獻帝初平元年之後,天下分崩離析,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東漢王朝名存實亡。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逐漸形成。曹操在軍閥混戰和鎮壓起義軍時,勢力逐漸壯大,最後掌握了東漢的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陽,其子曹丕繼位。不久,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改漢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曹魏從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為止,以洛陽為都46年之久。歷經魏文帝、魏明帝、齊王、高貴鄉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晉都洛陽
曹魏後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嚮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漢的把戲,迫使曹奐讓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歷經晉武帝、惠帝、懷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遺址處。
九、北魏遷都洛陽
西晉統一三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度的穩定,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物質財富有所增加。但統治者極端腐敗,晉武帝千年帝都有姬妾萬餘人,花天酒地。賈皇后姿意淫樂,竟在大街上搶拉男子入宮為男寵。外戚王愷與大貴族石崇比富,令人吃驚。如此等等,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洛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宮污吏,恢復經濟,發展生産。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壞的洛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北魏都洛陽41年,歷經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莊帝、長廣王、節閔帝、安定王、孝武帝8個帝王。
十、隋朝建東都
公元604年,楊廣在長安即位,是為隋煬帝。楊廣即位當年的年末,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認為邙山之南,伊闕之北,瀍水之西,澗河之東是絶好的軍事要地,他决定在此營建東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書楊素為營建東都太監,納言楊達為副監、宇文愷為將作大匠,每月徵工匠“役丁二百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東都建成。正在江南巡遊的隋煬帝聽說之後,即速從江都出發,四月到達東都洛陽。接着六宮百官也遷居洛陽。洛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傢,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軒。公元618年,隋將宇文化及在楊州屐兵變,打入宮中,殺死隋煬帝。越王楊侗在洛陽稱帝,王世充為太尉,獨攬朝政。義寧二年 (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廢楊侗為潞國公,自立為帝,國號鄭。後被唐所滅。隋朝都洛15 年,2帝。
十一、唐末移都洛陽
公元618年,李淵建唐,定都長安,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陽城,號稱洛陽宮。他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傢大事,以洛陽為東都。安史之亂後,唐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帝(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唐朝時期,洛陽作為唐朝的陪都。哀宗在此都兩年後唐亡。
十二、武周都洛陽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以美貌聞名,14歲入宮,立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封為皇后。李治患高血壓病,武後參政决事。群臣並稱帝後為“二聖”。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降李旦為皇嗣,自立為帝,尊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將東都改為神都。神竜元年(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在病中被迫讓位給唐中宗李顯,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執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15年。
十三、 後梁遷都洛陽
天祐四年(907),唐哀帝禪位於朱溫,改元為開平。朱溫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
十四、後唐遷都洛陽:後梁竜德三年(923),後唐滅後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後唐"。
十五、後晉都洛:後唐末年,晉王石敬瑭起兵晉陽,天福元年(936)閏十一月攻入洛陽,滅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册其為大晉皇帝,國號晉,建都洛陽。
【十三朝古都】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時間 .
夏 斟鄩 偃師二裏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臯、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朝 東都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神都 隋唐故城 武則天 公元690年-905年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莊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說法,但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最確切的說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武周兩個朝代的都城,這是目前學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事實。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礎之上加上北宋、民國兩個朝代。
【三十一個朝代】
依史書記載和依建都時間,洛陽先後有帝嚳、夏、商、西周、東周、戰國韓、秦末河南王、西漢、更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李魏、鄭、唐、武周、燕、後梁、後唐、後晉、中華民國等二十三個政權,同時加上新莽、後趙、東魏、北周、後漢、後周、北宋、金等八個陪都政權,因此共有三十一個政權。所以,無論從建都的朝代,或者是從政權的數量,洛陽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註釋:
1.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西漢或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資治通鑒》記載:“帝置酒洛陽南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將,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經過一場辯論,劉邦纔决定將都城西遷至長安。
2. 洛陽曾經是中華民國的陪都,“一·二八”淞滬之戰和八年抗戰中,曾兩次遷都,前一次遷洛陽為“行都”,第二次遷重慶為“陪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
|
以下歷史名人,或生於洛陽,或葬於洛陽,或長期生活於洛陽,或創功立業於洛陽。
史前:
伏羲:人文始祖,洛陽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出現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上古帝嚳:帝嚳(高辛氏)都亳邑(今偃師縣城關鎮高莊村)七十餘載,教化萬民,天下歸心。
帝嚳次子摯,曾繼帝嚳為帝,仍都亳,在位僅9年被廢。
在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帝嚳及其諸子均為歷史上不同凡響的人物,政治活動中心又多都居於河洛之間。
夏朝:
後羿:傳說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師,在洛陽造酒。
夏桀:夏朝暴君。
商朝:
商湯:滅夏後稱為武湯,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伊尹:商初名臣。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紂時,聚八百諸侯於孟津,周武王剋商後,遷九鼎於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傢、思想傢。營建成周洛邑,在洛陽製禮作樂,教化人倫。
伯夷叔齊:勸阻武王伐紂,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史稱周王朝為東周。
老子:道傢的創始人。所著《道德經》,亦稱《老子五千文》,簡稱《老子》,是道傢學說的主要代表作。是東周時期的國傢圖書館館長
孔子:魯國人,曾到洛陽嚮老子問禮。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說的重要活動傢。傳有頭懸梁錐刺股發憤讀書之故事。致力於縱橫之術,先後遊說六國,勸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縱之勢。蘇秦為縱約長,佩六國相印。
還有被歷代商賈尊為鼻祖的白圭,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傢,外交傢和謀略傢,張儀。
秦朝:
呂不韋:秦國相國,史記中稱他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傢,主編《呂氏春秋》為秦的統一事業做出了貢獻。
西漢:
劉邦:劉邦稱帝,定都洛陽三個月,置酒洛陽南宮,與群臣論所以取天下之道。
西漢名臣,賈誼、桑弘羊。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開國明君,建都洛陽。
班超:出使西域,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傢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班固:投筆從戎修《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內容豐富的斷代史。
蔡倫:造紙術的改進者,對世界文化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張衡: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在洛陽發明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
還有東漢名將,馬援、竇憲等,東漢文學家,許慎、蔡邕等。
三國:
魏武帝曹操:死後被追封為魏太祖。曹操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而且是出色的文學家。
曹植:三國時期魏國的傑出詩人。曹操三子,《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
曹丕:魏文帝,曹操長子。
司馬懿: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為魏國重臣。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專權。後其孫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懿為宣帝。卒於洛陽。
關羽:蜀漢名將,忠義的化身,封建社會被尊為武聖,與孔子齊名,首級葬於洛陽。
此外的三國名人還有袁紹、董卓、呂布、司馬師、劉禪、鄧艾、鐘會、鐘繇、稽康、阮籍、馬鈞等。
西晉南北朝:
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建都洛陽。
左思:致使洛陽為之紙貴。
陳壽,楚著作郎,終御史治書,在洛陽撰《三國志》。
祖逖:聞雞起舞,志嚮宏遠。
劉琨:西晉詩人,軍事傢。
還有西晉名將杜預,註《九章算術》的著名數學家劉徽,另外還有裴秀、石崇、緑珠、潘嶽、桓溫等。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一位傑出的皇帝,實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現了歷史上的北魏盛期。
還有檀道濟、高歡、蘭陵王高長恭等。
隋朝:
隋煬帝:隋代第二位皇帝,營建東都洛陽,開掘運河,修築長城,開闢馳道,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隋朝名將韓擒虎、賀若弼等。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唐朝的著名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難有比者,定東都洛陽一戰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稱帝後三次來到洛陽,共兩年時間。
長孫無忌:字機輔,洛陽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學,有籌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齊國公。
玄奘:通稱為唐僧,古今以來,翻譯經典最多的,捨唐僧之外其誰焉。
武則天:自立為則天皇帝,國號為周,在洛陽稱帝,史稱“武周”。
狄仁傑:唐代名臣,不畏權貴,正直無私。民間有廣為流傳的狄仁傑破案(狄公案》一書。在西方可謂傢喻戶曉。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
唐玄宗李隆基:生於洛陽,開創了“開元盛世”,開元年間曾都洛近十年。
王維:唐詩人、畫傢。
李白:曾三次到過洛陽,做了多首傳世名作,並與杜甫在洛陽相會。
杜甫:盛唐大詩人,長期生活於洛陽,並以洛陽為家乡。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傢。被尊為畫聖。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
張旭: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絶”。長期生活於洛陽。
顔真卿:創立書法上另一種的新風格,後宋代四大傢的書法,皆受顔真卿筆法的影響,因此顔真卿算的上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一個承先啓後的人物。葬於洛陽。
郭子儀:唐代著名的軍事傢。
白居易: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影響極為廣泛。晚年隱居於洛陽。葬於洛陽。
劉禹錫:中唐詩人。劉禹錫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傢和政治傢,也是這一時期獨有成就的詩人。
李賀: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人稱“詩鬼”,因避傢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他的詩作想象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韓愈:唐宋八大傢之首,曾長期在洛陽任職。字夢得,山東無極(今屬河北)人,後遷洛陽 。
李商隱:長期生活於洛陽。
杜牧:曾在洛陽任御史。
李白、高適、杜甫在梁園墻壁作詩,前宰相宗楚客孫女千金買壁成為佳話。
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
程顥,理學家、教育傢。
程頤,理學家、教育傢。
現代:
周鶴洋,圍棋選手
閻連科,當代作傢
李延亮,男歌手。
李準,當代作傢。
【對日本的影響】
日本的京都別名洛陽。由於古都洛陽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大名帶兵入首都京都稱為“上洛”。上洛是諸如武田信玄等戰國大名追求的目標。 |
|
近年來,洛陽市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傢園林城市為竜頭,相繼實施了以“建設7路5橋1園、整治3個景點、搞好高樓林立的洛陽3項公益設施”為主要內容的“75133”工程,以緑、亮、淨、美、暢為主要內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區建設治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為主要內容的“創建文明景區、文明城市”工程,大規模改造了城市進出口道路和市區路網,興建了東西長達14公裏、緑地147萬平方米、水面148萬平方米的洛河風景遊覽區,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處理、管道煤氣、集中供熱等公共設施,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形象品位明顯提升。“十五”時期,全市按照“以洛河為軸綫、南北對應發展”的城市佈局,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掀起了以新區開發和現有城區改造為重點的新一輪城市建設高潮。老市區各項建設順利推進。以“兩創”為重點,現有城區改造先後投資174億元,實施了6批共194個項目。王城大道縱貫市區南北,城市出入口交通便捷通暢;周山森林公園、竜門山森林公園、小浪底森林公園、上清宮森林公園等四大森林公園作為“天然氧吧”為人們回歸大自然提供了好去處;16公裏長的洛浦公園宛如一條五彩飄逸的絲帶在河洛大地上飄揚;經過治理的洛河、伊河、澗河、中州渠變得水清、路暢、岸緑、燈明。洛陽城市建成面積已達105平方公裏,市區道路總長近300公裏。註重生態環境建設,庭院緑化、道路緑化、廣場景點緑化等緑化工程成效顯著,建成了牡丹廣場、洛浦公園。青年宮廣場、中亞廣場等一批公共緑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建成區緑化覆蓋率達37%,人均公共緑地7平方米,已通過國傢園林城市驗收。城市綜合管理不斷加強市容市貌整潔暢亮。目前,洛陽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實現洛河南北對應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礎設施,現代洛陽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保護,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實現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融合統一。
新區開發取得階段性成果。截止2005年底,新區已纍计完成投資180億元。市政道路纍计開工48條、75公裏,竣工35條、47公裏,並配套建設了水、電、熱、氣、通訊等設施。新區園林緑化面積達210萬平方米。房建工程纍计開工605棟487萬平方米,竣工323棟234萬平方米。 市四大班子遷入新區辦公,體育館、遊泳館建成投用,洛竜區行政中心、勤政苑小區、高層次人才小區等項目建成投用。
目前,洛陽新區已經成為洛陽的新興住宅區,各大中高檔樓盤駐紮洛陽新區,目前有雅香金陵等高檔賓館;新區體育館;射擊館;遊泳館;籃球館;自行車館等,在洛陽市政府門前還坐落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這些場所已經成為洛陽人民休閑的新去處,夏天遊泳,河邊乘涼已經成為一道風景,人們悠哉的休閑娛樂,場景十分愜意。 |
|
洛陽物産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阔。已探明有鉬、鋁、金、銀、鎢、煤、鐵、鋅、水晶、鉛等甲類礦産資源26種,這些礦藏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採利用。其中鉬礦儲量居全國首位,為世界三大鉬礦之一,主要集中分佈在欒川縣。洛陽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屬、2308種及198個變種、6個變型。洛陽市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全市有陸棲脊椎動物342種,其中有珍稀動物190餘種,天然藥物480餘種。水資源也很豐富,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廛河、澗河等河流和陸渾、故縣兩座大型水庫。洛陽的洛寧還有豐富的金礦和銀礦資源,金礦有上宮金礦,虎溝金礦等。另外據稱洛寧的鉛礦儲量也是全國三甲。 |
|
2008年全年完成生産總值1919.6億元,增長14.4%,位居全省第2位,中部第4位,中西部第7位,全國第43位,增速全國第6位,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67.5億元,增長5.8%;第二産業增加值1172.6億元,增長15.7%;第三産業增加值579.5億元,增長13.9%。人均GDP達30080元(約合4400美元),增長13.8%。全額財政收入249億元,一般預算收入116.6億元大關,增長16.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105.5億元,增長31.3%,其中工業投資921.3億元,完成539億元,增長2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7.1億元,增長23.3%,增幅創2000年以來新高;外貿出口突破10億美元,增長30.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699.3億元,實現利稅287.7億元、利潤181.3億元,增幅居全省第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雙雙保持兩位數增長,實際增速分別達到10%和17.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分別為7%和10.2%。 |
|
洛陽農業結構調整堅持因地製宜,突出特色,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優質專用糧食、林果、中藥材、煙葉、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産業格局初步形成。畜牧業發展步伐加快,奶業生産取得突破性進展。洛陽境內生物資源十分豐富,農業經濟作物種類繁多。有珍貴的領椿木、鐵杉、連香、銀杏、山白芍等樹種;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樹、油桐等;有經濟植物核桃、山楂、板慄、蘋果、柿子等。還是重要的藥材産地,種類多達1480餘種。洛陽是河南小麥重要産區,偃師的小麥栽培技術馳名全國,畝産高達千斤以上。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煙葉、油料等。土特産品遠近聞名,主要有偃師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黃河鯉魚,新安的柿子和櫻桃,洛寧緑竹和獼猴桃等等。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譽海內,分別被國傢確定為山羊和大尾牛生産基地縣。 |
工業科技 Industrial Technology |
大中型骨幹工業企業集中,是洛陽的一大特色。現有5000多傢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産業和東方紅拖拉機、洛陽浮法玻璃、大陽摩托、HJD04程控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名牌産品。國傢級科研院所14傢,國傢級企業技術中心10個,國傢工程實驗室1個。“十五”末全市工業銷售收入可達1000億元左右。洛陽科技實力雄厚,拖研所、軸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個部屬科研所每年都推出衆多的高科技成果。現有“兩院”院士5名,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0%。九五”期間全市科技成果1280項,其中國傢級43項,“省部級483項,技術交易額年均3億元以上。有國傢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傢新材料高技術産業基地各1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企業美國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傢國內外著名企業已入駐創業。全市被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46個,高新技術産品295種。 |
文化教育 Culture and Education |
【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
洛陽理工學院
洛陽師範學院
洛陽市衛生學校
河南中醫學院針灸推拿職業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 【高中名校】
洛陽一高
洛陽八中
偃師市高級中學
孟津縣第一高級中學
洛陽理工學院附中(原洛陽軸一中)
東方高中(原拖一高)
汝陽縣第一高級中學
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
洛寧縣第一高級中學
欒川縣第一高級中學
伊川高中 等
【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重點推出史前、夏商、兩周、漢魏、隋唐等大型精品展。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洛陽古墓博物館):全國最大此類博物館,有“園林博物館”之美譽。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全國唯一此類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匾額博物館:全國唯一此類博物館。
千唐志齋博物館:全國唯一此類博物館。
偃師商城博物館
關林
洛陽周公廟博物館(原洛陽都城博物館)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
洛陽新區博物館:2009世界集郵展覽主會場 |
|
“天下名園重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名園代出,別饒幽趣,國色天香,豔冠群芳。西周至北宋,洛陽園囿,數天生麗質白牡丹以百計,或鳳閣竜樓,上連霄漢;或剔透玲瓏,奼紫嫣紅。歷代文人騷客,潑墨古剎,揮毫岩壁,為古城增添詩情畫意。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花蕾碩大,色澤豔麗,國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華民族泱泱大國之風範。“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相傳,唐武則天寒鼕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貶之洛陽。豈知遷洛後竟吐蕊怒放。武後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幹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華發,且花更大,色更豔。長安牡丹燒完了衹剩下洛陽。洛陽牡丹遂馳名天下做花魁,洛陽人培育牡丹、觀賞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所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982年,洛陽市人大常委會正式將牡丹定為市花。洛陽牡丹品種繁多,花色甚豐,有紅、白、粉、黃、紫、藍、緑、黑、及復色等9大色係,從1983年起,洛陽人以花為媒,成功舉辦了25屆洛陽牡丹花會。 |
|
【洛陽八景】
□ 竜門山色 竜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後始稱“竜門”。這裏兩山夾峙,形若門闕,伊水流經其中,宛如一條長竜穿門而過。白居易曾說“洛陽西郊山水之勝,竜門首焉”,因而“竜門山色”很早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 2000年竜門石窟榮列世界遺産名錄。
□ 馬寺鐘聲 馬寺鐘聲是洛陽八大景中的另一景。白馬寺到了北魏、唐、宋時代,因為佛教極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衆千餘名,僧人們每天早晚按時上殿誦經。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時,殿內擊磬撞鐘誦佛,鐘聲悠揚飄蕩,遠聞數裏,聽之使人心曠神怡。到了明代,寺內有口大鐵鐘,重約5000餘斤,鐘聲特別洪亮。據傳這口鐘與洛陽東大街鐘樓上的一口鐘音律一致,可以共鳴。人們往往在聽到白馬寺鐘聲的同時,緊接着洛陽城鐘樓上的鐘也響了,民間流傳着“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佳話。因此,白馬寺鐘聲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 金𠔌春晴—金𠔌園,是西晉石崇的別墅,遺址在今洛陽老城東北七裏處的金𠔌洞內。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他因與貴族大地主王愷爭富,修築了金𠔌別墅,即稱“金𠔌園”。園隨地勢高低築臺鑿池。園內清溪縈回,水聲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勢,築園建館,挖湖開塘,周圍幾十裏內,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𠔌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石崇用絹綢子針、銅鐵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島換回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貴重物品,把園內的屋宇裝飾得金碧輝煌,宛如宮殿。金𠔌園的景色一直被人們傳誦。每當陽春三月,風和日暖的時候,桃花灼灼、柳絲裊裊,樓閣亭樹交輝掩映,蝴蝶蹁躚飛舞於花間;小鳥啁啾,對語枝頭。所以人們把“金𠔌春晴”譽為洛陽八大景之一。
□ 邙山晚眺 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郟山。它像一條長竜蜿蜒橫臥洛陽之北,東西橫旦數百裏,海拔約250米,如同洛陽的天然屏障。俗話說“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氣勢雄偉、土質深厚的北邙當作死後長眠的好地方。孟津新莊村附近古塚林立,這就是東漢諸陵和王公大臣們的墓葬區。每當春天清明時節和秋高氣爽的重九(農歷九月九),成群結隊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遠望。特別是城北的翠雲峰,唐宋時代古木森列,蒼翠如雲,是人們登高遊玩的勝地。每當夕陽西下,暮色茫茫,萬盞華燈初上,萬戶炊煙裊裊,站在峰頂觀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偉的宮闕,寬廣的園囿,富麗堂皇的樓閣,十分壯觀。這就是洛陽八大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的寫照。
□ 天津曉月 天津橋,在洛陽橋東100米處,古時用鐵索連起無數大船而形成的一座浮橋。建於隋煬帝大鄴元年(公元605年),後來,被隋末農民起義軍燒掉。到唐代,纔改建為石橋。其時,隋唐城周圍五十餘裏,人口百餘萬。洛河自西嚮東穿城而過,天津橋橫跨其上,北與皇城的南門、端門相應,南與長達“七裏一百三十步”“街寬百步”的定鼎門大街相接,為都城南北之通衢。每當凌晨時分,曉月還挂在天空,天津橋上的行旅就熙熙攘攘車馬如流了,無怪乎唐代詩人劉希夷寫道“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緑波裏”,真是寫景如畫。“天津曉月”歷來被稱為洛陽八大景之一,因此唐宋詩人有不少歌詠天津曉月的詩篇。可惜自宋以後,歷經五百餘年的戰火,天津橋被破壞了。
□ 洛浦秋風 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餘年,經過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風景之勝。那時的洛河,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長橋臥波,一年四季風景如畫。特別是“金風消夏”、“半月橫秋”的時節,更是充滿詩情畫意。數千年來,洛濱景色不知使多少文人墨客留連忘返。早在三國時,曹子建說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就藉題發揮寫了一篇《洛神賦》。號稱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都曾徘徊洛濱,不忍離去。唐高宗時,上官儀循着河堤,緩轡詠詩,洛濱景色之佳,可以想見。
□ 平泉朝遊 在洛陽城南30裏,竜門西邊的山腳下,有個梁傢屯村。這裏山巒環抱,林木掩映,泉水泛涌,清溪縈回,這就是唐武帝時宰相李德裕的別墅椘郊易之所在 。
□ 銅駝暮雨 “銅駝暮雨”是洛陽八大景的最後一景。城東關外的中通巷,隋、唐、宋時叫“銅駝陌”,它位於隋唐城的城東北隅,當時國際貿易市場叫“豐都市”一帶。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樓瓦屋,紅緑相間;每當陽春時節,桃花點點,蝴蝶翩翩,鶯鳴煙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別有洞天,不亞於晉時石崇在城郊所建的金𠔌園。隋唐時代這裏人煙稠密,每當暮色茫茫,傢傢炊煙裊裊上升,猶如蒙蒙煙雨,紛紛揚揚,這就是人們贊不絶口的“銅駝暮雨”的由來。
【自然風光】
洛陽位於豫西山區,東臨嵩嶽,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復雜多變,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溫泉、原始森林等風景名勝。北25公裏有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及舉世矚目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70平方裏浩淼水面與崇山峻嶺融為一體,構成一幅北方千島湖的壯觀畫面。東80公理有中嶽嵩山及少林寺名勝, 青山疊翠,峰巒聳峙,寺廟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裏範圍內,分佈有國傢森林公園白雲山、竜峪灣、花果山和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伏牛山,有欒川老君山、洛寧神靈寨、嵩縣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個省級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還有“北國第一溶洞”雞冠洞、“北國水鄉重度溝和陸渾水庫旅遊度假區等景點。這些勝景密佈且景景相連的自然景觀,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𠔌狹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壯,融雄峻、奇險、秀麗於一爐,集豪野剛陽、明秀陰柔為一體,兼具南北自然風光之神韻。隨着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特別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區旅遊快速通道的建設,這些久違人間的於生麗景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天子駕六 2002年10月,洛陽市建設城市中心廣場時,在1.6萬平方米的範圍內考古發現了驚世的東周時期車馬坑遺跡,先後共發掘出18座車馬坑,其中一座長42米、寬7.2米。因從裏面清理出一處6匹馬駕一車的遺跡,印證了古文獻中有關夏、商、周時期“天子駕六”之說,舉世矚目。
□花果山 位於河南省宜陽縣西南部,是西遊神話小說的創作原型,花果山在古代的書中,與江西廬山、湖北武當山、河南少室山等並稱72福地。
□關林 關林是埋葬三國時期蜀將關羽首級的地方,也是一處宮殿式建築群。此處古柏成林,隆塚豐碑,氣派巍巍。關羽被過去歷代王朝尊為“武聖”,是民間信仰者“忠、勇、仁、義”之楷模。
□白雲山國傢森林公園 位於洛陽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森林區,1992年被林業部批準為國傢級森林公園,1998年升格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白雲山2006年曾被《中國國傢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地方”之一,地處八百裏伏牛山腹地,景區內層巒疊嶂,險峰林立。海拔2216米的中原第一峰玉皇頂,是中原地區日出雲海的最佳觀賞點。
□雞冠洞 位於欒川城西雞冠山內,屬喀斯特地貌,最早發現於清乾隆年間,是中原一大奇觀,號稱“北國第一洞”。
□風穴寺 位於汝州東北群山環抱之山𠔌中。建築風格奇特,無中軸綫,隨山就勢,步步升高。始建於五代後漢,金代重建,明、清重修,造型古樸雄偉。
□洛陽竜潭大峽𠔌 位於洛陽市新安縣北部。於2006年8月18日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傢的驗收,被庫穆博士評價為“世界上最美的峽𠔌”;9月18日被正式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11月入選“洛陽市新八大景”。
□漢光武帝陵 古謂原陵,俗稱漢陵,為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公元57年)的陵園,位於洛陽市北20公裏處的孟津白鶴鄉,是東漢第一代皇帝光武帝劉秀的陵墓,分陵園、光武祠兩部分,總占地6.6萬平方米始建於公元50年,由神道、陵園和祠院組成。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隋唐城遺址植物園 園區總面積2835畝,是國內首傢遺址公園。園內分三水園區、精品園區、園林生産區和綜合服務區。精心設計建設木蘭瓊花園、萬柳園等28個專類園,初選植物種類1500多種,總緑地面積近13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8萬平方米。
□西苑公園 位於澗西區南昌路,建在隋代皇傢苑林"西苑"的舊址上,占地200畝。園內按植物種類分類種植,相互交錯,還有牡丹、月季、竹類等專類庭園及牡丹島、櫻花洲等。時逢春夏,樹花並茂, 相映成趣。園內大型仿古建築植物展覽館總面積3900平方米,按不同種類分9個展室。目前全園共有各類植物1500多個品種。植物園湖光山色,樓臺水榭、假山疊石、小橋流水,麯徑通幽,風景秀麗。
□牡丹公園 位於澗西區牡丹路,以專植牡丹而得名,占地95畝。園內現有牡丹200多個品種,近7000餘株。尤以姚黃、魏紫、豆緑等品種最為名貴。此外園內還植有近百種芍藥、月季等其它花木。 公園內樓臺水榭,風光旖旎,牡丹山上花木蔥蘢,人工湖內碧波鱗鱗,遊人在此泛舟蕩槳,興趣盎然,無不盛贊洛陽牡丹甲天下,劉禹錫有詩云:“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生動準確地描述了這一景象。
□千唐志齋 位於距洛陽市區約45公裏的新安縣鐵門鎮,是我國唐代墓志最集中的收藏地。藏有歷代書畫大傢鄭板橋、董其昌、米芾、王鐸及近人吳昌碩、於右任、康有為等所作書畫石刻,皆為罕見藝術珍品。
□白園 坐落於洛陽市城南13公裏處的竜門東山,是為了紀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修建的。園內建築古樸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麯徑通幽。是遊覽的好去處。
【最佳旅遊季節與節日】
秋季以及4月是遊玩洛陽的最佳時間。
洛陽四季分明,鼕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幹旱大風多,夏季炎熱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長。年均氣溫14.86℃。
遊洛陽的最佳季節無疑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氣爽,登山賞菊。
4月氣候溫暖,可以欣賞無數牡丹爭芳鬥豔的奇麗景象。特別是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的“牡丹花會”時,更是人頭攢動,滿城皆花。
4月底-5月中,有“櫻桃節”。洛陽獨樹櫻桃,個大肉厚、味純甘美,漢、魏、晉、唐、宋,一直是朝廷貢品和宗廟祭祀的佳果。到“十裏櫻桃溝”去,品美果,賞美景,至則忘返。
一年一度、盛況空前的“中國洛陽關林國際朝聖大典”。
一年一度的“河洛文化旅遊節”。
【名寺古剎】
體驗古都悠久歷史,瞻拜博大宗教文化,來洛陽旅遊的寺院道觀主要有:
寺院
1.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 2. 大福先寺 3. 廣化寺 4. 靈山寺 5. 觀音寺 6. 石窟寺 7.皇覺寺 8. 看經寺 9. 香山寺 10. 風穴寺 11. 竜馬負圖寺 12. 花山廟 13. 古唐寺 14. 藏梅寺 15. 奉先寺 16. 潛溪寺
道觀
1. 關帝廟 2. 上清宮 3. 白雲觀 4. 中嶽廟 5. 呂祖庵 6.神靈寨 7. 高竜中嶽廟 8.下清宮 |
|
【洛陽當選“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
【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洛陽傳遞活動】
【2008北京殘奧會火炬洛陽傳遞活動】
【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 |
|
繽紛洛陽新區夜
洛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其中【中國、中州、中土、中原、華夏】等稱謂均來自於洛陽。“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中國古代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製,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王朝。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此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四方入貢,道裏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勳卓異、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洛陽牡丹甲天下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嚮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裏的南北水運網;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絶。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傢之根。
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周公“製禮作樂”,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班固在這裏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裏完成了歷史巨著《資治通鑒》,程頤、程顥開創宋代理學,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𠔌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造紙,馬鈞發明翻車.....以洛陽為釋源祖庭---白馬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
|
Luoyang (Beiwei)洛陽(北魏)Loyang of Northern Wei 中國北魏都城。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建成於太和十九年(495),是在東漢、曹魏及西晉都城原址上重建的。 洛陽北倚邙山,南臨洛水,城三重相套,第2重之內城即沿東漢魏晉之舊,南北殘長約4000米,東西約2500米。內城西北角高地上嚮北突出一座名金鏞城的小城,始築於曹魏時。內城中部偏北為宮城,面積約為內城的1/10,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從平城遷都洛陽後在東漢及曹魏的北宮故址上建造的景明二年(501)在內城四周增建郭城,據記載東西長約十裏、南北長約七裏。 北魏洛陽在建造前,曾派蔣少遊考察過南朝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所以與建康佈局相似,它們又都繼承了曹操被封魏王時營建的鄴城。由宮城正門往南抵達內城南垣的正門宣陽門的銅駝街是全城縱軸,街兩側為衙署和太廟、太社,宮城內的主要殿堂都在此縱軸嚮北的延伸綫上,宮城北有禁苑。在宮前與縱軸大街丁字相交,東西連通兩座城門的大街是全城橫軸。在郭城縱橫大街組成的格網中設置各周1200步的裏坊323座,四周築夯土坊墻。郭城東、西、南部分設三市。據記載洛陽全城有佛寺1300多座,寺中多有高塔,豐富了城市景觀,其最大者為永寧寺,在銅駝街西。洛陽的佈局為隋唐長安提供了直接的藉鑒。 東魏時洛陽被改為郡,西魏大統四年(538)在戰亂中被毀。 蕭默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洛陽是1984年10月國務院首批的13座較大市之一(分別為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青島、無錫、淮南、洛陽、重慶);
洛陽轄7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分別是:澗西區、西工區、老城區、瀍河區、洛竜區、吉利區、洛南新區、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 |
|
一、夏都斟鄩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位帝王。 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州,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啓之子)都斟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尋卩)。”《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後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鄩,執政,拒太康於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後被其親信寒浞殺死。 斟鄩在何處?目前說法不一。《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鄩在伊洛區內。《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 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裏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裏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裏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絶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平方公裏。內有大型宮殿遺址。考古學家認定,二裏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於此。《帝王世紀》記載:太康在位29年。《通鑒外紀》記載: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斟鄩94年。
二、商都西毫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製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遊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湯最後的定居地是河南東部的商丘、史稱南亳。 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尋卩)之後,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毫。 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歷史上的一個疑點。“河南偃師為西毫,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毫在洛陽偃師屍鄉。 1983年,中國社科院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莊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於西亳的歷史疑案,這是國內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內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係王宮所在地。城內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馬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古商城,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絶對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毫,仲丁元年辛醜即王位,自毫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云“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毫徙河北。”從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稟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商朝兩次都西亳,共 19帝,四百餘年。 商朝自盤庚始實行雙都製,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陽與安陽成了商殷時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東都洛陽
周族原是我國西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與夏、商兩族同稱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兩朝時期,周是它們的屬國。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武王時,周的勢力已很強大,决心滅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衆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武王滅商後想在洛陽建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剋商,遷九鼎於洛邑。”武王滅商後先來到洛陽,决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馬寺東南。《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在營城之間,武王曾去嵩山祭天。這武王剋商後並沒有馬上回鎬。而是居洛陽察看地形,營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遷九鼎等。同時也在周公營建洛邑之前,洛陽的名字已稱洛邑,這個洛邑城估計不大。武王雖想定都洛邑但並未遷都(西周都鎬京,今西安市),到了成王之後纔遷都洛邑。 武王滅商後的第二年便在鎬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輔佐代政。成王執政的那年,“使召公復營洛邑”,周公先後來到洛邑,經過實測,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從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陽這座城池的建設。從此,西周有兩座都城。西方的鎬京稱為宗周,東方的洛邑稱為成周。成周又分為王城與下都。下都後來又稱成周。周時洛陽的名稱衆多,又常變換。洛陽邑建成後,“成王定鼎於郟(辱卩)”。郟(辱卩)即周王城。成王執政五年即遷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銘文中記載:“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諸王均來成周居位、施政。這在周器銘文中有所記載。其中記載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厲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發現銘文記載。其他諸王經常居洛處理國事。洛、鎬二都均沒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鎬。周公死後,他的兒子君陳又承襲周公的職位,繼續鎮守在這裏。洛陽作為西周的東都城,從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歷時295年。歷經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 王10帝王。西周時期,實行的是一國兩都製,但是法定的國都是鎬京,洛陽衹作為陪都存在。
四、東周都洛陽
周宣王卒、周幽王立。關中發生大的地震,災難嚴重。《詩小雅·十月之交》雲:“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塚崩,高岸為𠔌,深𠔌為陵。”加之內政腐敗,社會黑暗,宮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殺,西都鎬京被搶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决定廢西都全遷東都,史稱東周。東周衹有洛陽一個都城。 東周時期,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鼕居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桓王、莊王、釐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周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11帝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
五、東漢都洛陽
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稱帝,是為漢光武皇帝,同年攻下洛陽,定洛陽為都城。史稱東漢或後漢。光武劉秀又經過十多年的徵戰,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東漢時期的洛陽,為天下名都,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其城址在現今白馬寺東側即漢魏故城遺址。東漢從公元25年劉秀始創,至公元220年獻帝滅,經歷了196 年。東漢有洛陽、許昌、長安三個都城。其中以洛陽為都的有165年,以許昌為都的有26年,以長安為都的有5年。在洛陽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殤帝、安帝、少帝(劉懿)、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劉辨)、獻帝14帝。
七、曹魏都洛陽
漢獻帝初平元年之後,天下分崩離析,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東漢王朝名存實亡。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逐漸形成。曹操在軍閥混戰和鎮壓起義軍時,勢力逐漸壯大,最後掌握了東漢的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陽,其子曹丕繼位。不久,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改漢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曹魏從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為止,以洛陽為都46年之久。歷經魏文帝、魏明帝、齊王、高貴鄉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晉都洛陽
曹魏後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嚮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接着重演曹丕代漢的把戲,迫使曹奐讓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歷經晉武帝、惠帝、懷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遺址處。
九、北魏遷都洛陽
西晉統一三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度的穩定,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物質財富有所增加。但統治者極端腐敗,晉武帝有姬妾萬餘人,花天酒地。賈皇后姿意淫樂,竟在大街上搶拉男子入宮為男寵。外戚王愷與大貴族石崇比富,令人吃驚。如此等等,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洛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占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宮污吏,恢復經濟,發展生産。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壞的洛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北魏都洛陽41年,歷經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莊帝、長廣王、節閔帝、安定王、孝武帝8個帝王。
十、隋朝建東都
公元604年,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楊廣即位當年的年末,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認為邙山之南,伊闕之北,瀍水之西,澗河之東是絶好的軍事要地,他决定在此營建東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書楊素為營建東都總監,納言楊達為副監、宇文愷為將作大匠,每月徵工匠“役丁二百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東都建成。正在江南巡遊的隋煬帝聽說之後,即速從江都出發,四月到達東都洛陽。接着六宮百官也遷居洛陽。洛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傢,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軒。
十一、唐末移都洛陽
公元618年,李淵建唐,定都長安,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陽城,號稱洛陽宮。他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傢大事,以洛陽為東都。安史之亂後,唐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帝(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唐朝時期,洛陽作為唐朝的陪都。哀宗在此都兩年後唐亡。
十二、武周都洛陽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以美貌聞名,14歲入宮,立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封為皇后。李治患高血壓病,武後參政决事。群臣並稱帝後為“二聖”。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降李旦為皇嗣,自立為帝,尊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將東都改為神都。神竜元年(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在病中被迫讓位給唐中宗李顯,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執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15年。
十三、 後梁遷都洛陽
天祐四年(907),唐哀帝禪位於朱溫,改元為開平。朱溫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
十四、後唐遷都洛陽
後梁竜德三年(923),後唐滅後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後唐"。
十五、後晉都洛
後唐末年,晉王石敬瑭起兵晉陽,天福元年(936)閏十一月攻入洛陽,滅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册其為大晉皇帝,國號晉,建都洛陽。
【十三朝古都】
朝代 名稱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時間 .
夏 斟鄩 偃師二裏頭 太康、仲康、孔甲、帝臯、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師屍鄉溝 商湯、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兩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東周 洛邑 王城(澗河兩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東漢 雒陽 漢魏故城 光武帝至獻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陽 漢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晉 洛陽 漢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陽 漢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朝 東都 隋唐故城 煬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神都 隋唐故城 武則天 公元690年-905年
後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後唐 東都 隋唐故城 莊宗、明宗、閔帝、末帝 923年—936年
後晉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約2年)。
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說法,但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最確切的說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武周兩個朝代的都城,這是目前學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事實。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礎之上加上北宋、民國兩個朝代。
【三十一個朝代】
依史書記載和依建都時間,洛陽先後有帝嚳、夏、商、西周、東周、戰國韓、秦末河南王、西漢、更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李魏、鄭、唐、武周、燕、後梁、後唐、後晉、中華民國等二十三個政權,同時加上新莽、後趙、東魏、北周、後漢、後周、北宋、金等八個陪都政權,因此共有三十一個政權。所以,無論從建都的朝代,或者是從政權的數量,洛陽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註釋:
1.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劉邦在定陶稱帝,史稱西漢或前漢。劉邦稱帝的當月,從定陶來到洛陽。《資治通鑒》記載:“帝置酒洛陽南宮。”評功論賞,文臣武將,皆大歡喜,遂定都洛陽。五月間,齊人婁敬路過洛陽,勸說劉邦遷都長安。經過一場辯論,劉邦纔决定將都城西遷至長安。
2. 洛陽曾經是中華民國的陪都,“一·二八”淞滬之戰和八年抗戰中,曾兩次遷都,前一次遷洛陽為“行都”,第二次遷重慶為“陪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
|
以下歷史名人,或生於洛陽,或葬於洛陽,或長期生活於洛陽,或創功立業於洛陽。
史前
伏羲:人文始祖,洛陽是河洛文化中“河圖”的出現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上古帝嚳:帝嚳(高辛氏)都亳邑(今偃師縣城關鎮高莊村)七十餘載,教化萬民,天下歸心。
帝嚳次子摯,曾繼帝嚳為帝,仍都亳,在位僅9年被廢。
在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帝嚳及其諸子均為歷史上不同凡響的人物,政治活動中心又多都居於河洛之間。
夏朝
後羿:傳說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師,在洛陽造酒。
夏桀:夏朝暴君。
商朝
商湯:滅夏後稱為武湯,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伊尹:商初名臣。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紂時,聚八百諸侯於孟津,周武王剋商後,遷九鼎於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傢、思想傢。營建成周洛邑,在洛陽製禮作樂,教化人倫。
伯夷叔齊:勸阻武王伐紂,不食周粟,餓死於首陽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史稱周王朝為東周。
老子:道傢的創始人。所著《道德經》,亦稱《老子五千文》,簡稱《老子》,是道傢學說的主要代表作。是東周時期的國傢圖書館館長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說的重要活動傢。傳有頭懸梁錐刺股發憤讀書之故事。致力於縱橫之術,先後遊說六國,勸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縱之勢。蘇秦為縱約長,佩六國相印。
還有被歷代商賈尊為鼻祖的白圭,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傢,外交傢和謀略傢,張儀。
秦朝
呂不韋:秦國相國,史記中稱他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傢,主編《呂氏春秋》為秦的統一事業做出了貢獻。現偃師市首陽山鎮大塚頭村 偃師一高 存有呂不韋塚,大塚上有槐林,塚旁建有春秋園。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東漢開國明君,建都洛陽。
班超:出使西域,對鞏固我國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傢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東漢恢復對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班固:投筆從戎修《漢書》,《漢書》是我國第一部體例完備、內容豐富的斷代史。
蔡倫:造紙術的改進者,對世界文化發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張衡: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在洛陽發明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
還有東漢名將,馬援、竇憲等,東漢文學家,許慎、蔡邕等。
三國
魏武帝曹操:死後被追封為魏太祖。曹操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而且是出色的文學家。
曹植:三國時期魏國的傑出詩人。曹操三子,《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
曹丕:魏文帝,曹操長子。
司馬懿: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為魏國重臣。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專權。後其孫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懿為宣帝。卒於洛陽。
關羽:蜀漢名將,忠義的化身,封建社會被尊為武聖,與孔子齊名,首級葬於洛陽。
此外的三國名人還有袁紹、董卓、呂布、司馬師、劉禪、鄧艾、鐘會、鐘繇、稽康、阮籍、馬鈞等。
西晉南北朝
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建都洛陽。
左思:致使洛陽為之紙貴。
陳壽,楚著作郎,終御史治書,在洛陽撰《三國志》。
祖逖:聞雞起舞,志嚮宏遠。
劉琨:西晉詩人,軍事傢。
還有西晉名將杜預,註《九章算術》的著名數學家劉徽,另外還有裴秀、石崇、緑珠、潘嶽、桓溫等。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一位傑出的皇帝,實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現了歷史上的北魏盛期。
還有檀道濟、高歡、蘭陵王高長恭等。
隋朝
隋煬帝:隋代第二位皇帝,開創科舉,營建東都洛陽,開發西域,開掘運河,修築長城,開闢馳道。
隋朝名將韓擒虎、賀若弼等。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定東都洛陽一戰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稱帝後三次來到洛陽,共兩年時間。
長孫無忌:字機輔,洛陽人,文德皇后之兄。好學,有籌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齊國公。
玄奘:通稱為唐僧,古今以來,翻譯經典最多的,捨唐僧之外其誰焉。
武則天:自立為則天皇帝,國號為周,在洛陽稱帝,史稱“武周”。
狄仁傑:唐代名臣,不畏權貴,正直無私。民間有廣為流傳的狄仁傑破案(狄公案》一書。在西方可謂傢喻戶曉。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
唐玄宗李隆基:生於洛陽,開創了“開元盛世”,開元年間曾都洛近十年。
王維:唐詩人、畫傢。
杜甫:盛唐大詩人,長期生活於洛陽,並以洛陽為家乡。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
吳道子:中國唐代畫傢。被尊為畫聖。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
張旭:唐文宗曾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絶”。長期生活於洛陽。
顔真卿:創立書法上另一種的新風格,後宋代四大傢的書法,皆受顔真卿筆法的影響,因此顔真卿算的上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一個承先啓後的人物。葬於洛陽。
郭子儀:唐代著名的軍事傢。
白居易: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影響極為廣泛。晚年隱居於洛陽。葬於洛陽。
劉禹錫:中唐詩人。劉禹錫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傢和政治傢,也是這一時期獨有成就的詩人。
李賀: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人稱“詩鬼”,因避傢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他的詩作想象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韓愈:唐宋八大傢之首,曾長期在洛陽任職。字夢得,山東無極(今屬河北)人,後遷洛陽 。
李商隱:長期生活於洛陽。
杜牧:曾在洛陽任御史。
李白、高適、杜甫在梁園墻壁作詩,前宰相宗楚客孫女千金買壁成為佳話。
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北宋開國皇帝。
程顥,理學家、教育傢。
程頤,理學家、教育傢。
現代
周鶴洋,圍棋選手
閻連科,當代作傢
李延亮,男歌手。
陳明,女歌手
李準,當代作傢。 |
對日本的影響 The impact on Japan |
日本的京都別名洛陽。由於古都洛陽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大名帶兵入首都京都稱為“上洛”。上洛是諸如武田信玄等戰國大名追求的目標。 |
|
2009年,洛陽完成生産總值20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位居全省第2位,中部第4位,中西部第7位,增速全國第6位,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73.8億元,增長4.3%;第二産業增加值1240億元,增長13.5%;第三産業增加值661.2億元,增長14.1%。分季度看,經濟增長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長8.6%,二季度增長10.7%,三季度增長14.1%,四季度增長17.5%。
2009年,全市糧食總産量達到235.14萬噸,同比增長1.9%,連續7年總産量超過20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夏糧産量110.08萬噸,同比增長1.5%;秋糧125.06萬噸,同比增長2.3%。
工業:實現增加值830億元
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30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公有製企業完成增加值401.6億元,同比增長15.9%,非公有製企業完成增加值428.4億元,同比增長15.9%。工業産銷銜接狀況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銷率達到96.7%。
此外,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纍计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8.3億元,同比增長12.5%;實現利稅277.3億元,同比增長24.6%;實現利潤137.6億元,同比增長18.1%。收入、利稅、利潤同比均實現了正增長。
投資:城鎮固定資産投資逾1280億元
2009年,全市城鎮固定資産投資1280.5億元,同比增長31.4%,增速比上年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完成投資57.6億元,同比增長60.3%;第二産業完成投資808.5億元,同比增長34.6%,其中工業完成投資798.3億元,同比增長35%;第三産業完成投資414.4億元,同比增長22.8%。
房地産投資回升明顯。去年,全市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137.9億元,同比增長25%,扭轉了前七個月的負增長態勢。商品房銷售活躍。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0.1%、48.3%,增速比上半年分別加快了45.2個百分點和58.6個百分點。
消費: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87.3億元
200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87.3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汽車類同比增長70.8%,增速比2008年加快52.7個百分點,醫藥類同比增長51.7%,傢具類同比增長38.3%,通訊器材類同比增長23.3%。 |
工業科技 Industrial Technology |
大中型骨幹工業企業集中,是洛陽的一大特色。現有5000多傢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擁有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輕紡、食品等6大支柱産業和東方紅拖拉機、洛陽浮法玻璃、大陽摩托、HJD04程控交換機、白馬棉紗、牡丹銅材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名牌産品。國傢級科研院所14傢,國傢級企業技術中心10個,國傢工程實驗室1個。“十五”末全市工業銷售收入可達1000億元左右。洛陽科技實力雄厚,拖研所、軸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個部屬科研所每年都推出衆多的高科技成果。現有“兩院”院士5名,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0%。九五”期間全市科技成果1280項,其中國傢級43項,“省部級483項,技術交易額年均3億元以上。有國傢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傢新材料高技術産業基地各1個,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企業美國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傢國內外著名企業已入駐創業。全市被省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46個,高新技術産品295種。
洛陽同時也是航空航天領域企業的集中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多傢下屬企業駐地洛陽。其中比較著名的是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中航光電等,前者製造的空對空導彈直接决定我國戰機作戰格鬥性能,後者在載人航天、飛機研發等方面頗有造詣。 |
文化教育 Culture and Education |
【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
洛陽理工學院
洛陽師範學院
洛陽市衛生學校
河南中醫學院針灸推拿職業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林業職業學院
【高中名校】
洛陽一高
洛陽八中
偃師市高級中學
孟津縣第一高級中學
洛陽理工學院附中(原洛陽軸一中)
東方高中(原拖一高)
汝陽縣第一高級中學
宜陽縣第一高級中學
洛寧縣第一高級中學
欒川縣第一高級中學
伊川高中
嵩縣第一高級中學
洛陽市第二十六中學
洛陽市第二十二中學
新安縣第一高級中學
洛陽新安二高
【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重點推出史前、夏商、兩周、漢魏、隋唐等大型精品展。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洛陽古墓博物館):全國最大此類博物館,有“園林博物館”之美譽。
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全國唯一此類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
中國歷史上沿用最長的都門(定鼎門) 洛陽匾額博物館:全國唯一此類博物館。
千唐志齋博物館:全國唯一此類博物館。
偃師商城博物館
關林
洛陽周公廟博物館(原洛陽都城博物館)
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
洛陽新區博物館:2009世界集郵展覽主會場
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全國唯一此類博物館 |
|
洛陽
Luoyang
Luoyang
洛陽(Luoyang)中國著名古都,豫西
軍事重鎮。因位於洛河北岸而得名。東跪鄭
州158千米。轄澗西、西工、老城、渡河、
吉利、郊區6區和孟津、新安、伊川、宜陽、
洛寧、妝陽、篙縣、奕川8縣。面積14巧4
平方千米,人口506.3萬,其中市區面積544
平方千米,人口124‘27萬(1993)。
洛陽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祥地之
一。自東周起,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
文帝以後)、隋(場帝)、唐(武後)、後梁、
後唐,先後9個朝代建都於此,素有“九朝
古都”之稱。西周初,周公旦營建洛邑,為
陪都,名東都。戰國時稱稚陽。三國魏稱洛
陽。秦置三川郡。西漢置河南郡。宋為西
京。金興定元年(1217)為中京,設金昌府。
元、明、清為河南府治。1948年設市。1954
年升省轄市。
地處伊洛盆地,南有伏牛山、篙山屏
障,北瀕黃河。地勢西、北、南部高,山勢
多呈東北一西南走嚮,海拔500~1 800米,
山峰陡峻,植被較少,最高峰玉皇頂海拔
2 212米。東部地勢低平,形成以洛陽盆地
為中心的伊洛澗平原。市區坐落於亡卜山南
麓,北、西、南三面被低山環抱。洛河、澗
河、渡河縱橫交織。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
年平均氣溫14.6℃,1月平均氣溫為一0.2℃,
7月平均氣溫為27.6℃。年平均降水量650
毫米。鐵路有連雲港一蘭州、焦作一枝城
兩條幹綫在此交會。公路通鄭州、許昌、
南陽、淹關等地。民航通鄭州、北京、上
海、廣州、西安等地。工業有機械、冶金、
鋼鐵、電力、化工、石油、建材、煤炭、紡
織等
洛陽歷為兵傢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發
生大戰20餘起。主要有周赦王二十一年(公
元前294)的伊一閣之戰,秦軍殲滅韓、魏聯
軍。唐武德三年(620)至四年,秦王李世
民率軍在洛陽、虎牢(今河南榮陽祀水鎮
西)各個擊破王世充、竇建軍,為唐王朝統
一奠定了基礎。1944年4月中旬,侵華日軍
發動豫西戰役。國民黨軍一部憑藉鄺山孔!
洛陽市區堅守15天,給日軍很大打擊。
1948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洛陽戰
役,全殲國民黨守軍2萬餘人,首剋洛陽,
並於4月5口粉碎國民黨軍反撲再剋洛陽。
(尹東)
|
|
Luoyang (Beiwei)
洛陽(北魏)
Loyang of Northern Wei
中國北魏都城。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建成於太和十九年(495),是在東漢、曹魏及西晉都城原址上重建的。
洛陽北倚邙山,南臨洛水,城三重相套,第2重之內城即沿東漢魏晉之舊,南北殘長約4000米,東西約2500米。內城西北角高地上嚮北突出一座名金鏞城的小城,始築於曹魏時。內城中部偏北為宮城,面積約為內城的1/10,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從平城遷都洛陽後在東漢及曹魏的北宮故址上建造的。景明二年(501)在內城四周增建郭城,據記載東西長約十裏、南北長約七裏。
北魏洛陽在建造前,曾派蔣少遊考察過南朝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所以與建康佈局相似,它們又都繼承了曹操被封魏王時營建的鄴城。由宮城正門往南抵達內城南垣的正門宣陽門的銅駝街是全城縱軸,街兩側為衙署和太廟、太社,宮城內的主要殿堂都在此縱軸嚮北的延伸綫上,宮城北有禁苑。在宮前與縱軸大街丁字相交,東西連通兩座城門的大街是全城橫軸。在郭城縱橫大街組成的格網中設置各周1200步的裏坊323座,四周築夯土坊墻。郭城東、西、南部分設三市。據記載洛陽全城有佛寺1300多座,寺中多有高塔,豐富了城市景觀,其最大者為永寧寺,在銅駝街西。洛陽的佈局為隋唐長安提供了直接的藉鑒。
東魏時洛陽被改為郡,西魏大統四年(538)在戰亂中被毀。
(蕭默)
|
|
- n.: Luoyang
|
|
洛陽市 洛陽村 洛陽鎮 洛陽鄉 洛陽社區, 洛陽居委會 |
|
教育 | 學校 | 大學 | 植物 | 文化 | 國花 | 牡丹 | 旅遊 | 人文景觀 | 世界文化遺産 | 國傢級風景名勝區 | 竜門石窟 | 雕塑 | 佛像 | 地理 | 長安 | 景點 | 重點高中 | 豫西 | 河南 | 山脈 | 伏牛山旅遊 | 百科大全 | 報紙 | 新聞 | 媒體 | 藝術 | 考古 | 文物 | 更多結果... |
|
|
|
|
洛寧縣 | 孟津縣 | 汝陽縣 | 新安縣 | 伊川縣 | 宜陽縣 | 偃師市 | 欒川縣 | 澗西區 | 老城區 | 洛竜區 | 嵩縣 | 洛陽市區 | 西工區 | 瀍河回族區 | 吉利區 | 洛陽市市轄區 | 伊洛工業園區 | 洛陽理工學院 | 東校區 | 瀍河區 | 陽光男科醫院 | 洛陽陽光男科醫院 | 大官辦 | 洛陽工業高專 | 西校區 | 機械樓 | 經管樓 | 基礎實驗樓 | |
竜門石窟 | 白石崖 | 白園 | 香山寺 | 靈山寺 | 奉先寺 | 竜門二十品 | 古墓博物館 | 八關都邑 | 白雲觀 | 藏梅寺 | 程顥程頤墓 | 都城博物館 | 杜甫墓 | 杜康仙莊 | 范仲淹墓 | 高竜中嶽廟 | 風穴寺 | 古唐寺 | 福昌閣 | 觀音寺 | 漢光武陵 | 漢魏故城 | 皇覺寺 | 靈臺遺址 | 呂祖庵 | 邙山晚眺 | 山陝會館 | 升仙太子碑 | 石窟寺 | 水泉石窟 | 天津曉月 | 王鐸故裏 | 西沃石窟 | 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 西晉辟雍碑 | 玄奘故裏 | 賓陽洞 | 大萬伍佛洞 | 古陽洞 | 看經寺 | 蓮花洞 | 潛溪寺 | 萬佛洞 | 玄奘紀念館 | 漢光武帝陵 | 孟津黃河濕地 | 伏牛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 恭陵 | 洛陽博物館 | 邙山陵墓群 | 萬山湖風景區 | 孟津黃河灘自然保護區 | 擬山園貼 | 顔真卿墓 | 鼎室山風景區 | 竜池曼國傢自然保護區 | 偃師商城博物館 | 通天峽 | 二程墓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