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71300 代碼:410329 區號:0379
拼音:Yī Chuān Xiàn 英譯:Yichuan County
伊川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洛陽市南部。總面積1243平方千米。總人口79萬人(2006年末)。全縣轄4個鎮、10個鄉:城關鎮、嗚臯鎮、水寨鎮、彭婆鎮、鴉嶺鄉、高山鄉、平等鄉、酒後鄉、葛寨鄉、白元鄉、白沙鄉、半坡鄉、江左鄉、呂店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距洛陽市區28千米。
東西部多為丘陵,南部屬熊耳山,北部屬嵩山,中部為伊河平原。年均溫14.5℃,年均降水量641.9毫米。礦藏有煤、鋁、石英、磷、石油、麥飯石、重晶石及地熱溫泉等。國傢糧食生産基地縣,省優質煙葉基地縣。焦枝鐵路和鄭(州)盧(氏)、洛(陽)盧(氏)、洛(陽)界(首)公路過境。古跡有二程(程頤、程灝)墓、范仲淹墓、邵雍墓和土門遺址、白元遺址。 |
|
伊川位於河南省西部,是理想的成就事業的熱土。她容天下之物,受天下之善,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發展。
伊川縣北依洛陽,南接嵩縣,東臨登封,西望宜陽,東北與偃師接壤,東南與汝州市毗鄰,轄4鎮11鄉372個行政村,全縣總面積1243平方公裏,總人口73萬。近年來,伊川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項目興縣,工業強縣”戰略,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排名2008年居全省第19位,比1997年上升了76個位次。幾年來,該縣先後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縣、國傢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先進縣、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全省紅旗渠精神杯、省級雙擁模範縣、全省老齡工作先進縣、省級園林縣城等榮譽稱號,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對外開放重點縣和擴權縣。。
伊川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古稱伊國、伊闕,虞舜時稱伊川,隋時置伊川縣。後歷經變革,至1932年,合併平等、自由兩縣為伊川縣。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釀酒於“上皇古泉”(今葛寨鄉黃兌村),開中華酒業之先河;秦時,孔子九世孫孔鮒在酒後講學,創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伊川譜寫了清麗壯美的詩篇;宋時,著名理學家程頤在鳴臯設院授徒,伊川因之成為理學名區。著名軍事傢、政治傢、文學家范仲淹魂歸伊川,安臥在萬安山下;著名哲學家邵雍選紫荊山麓為塋,長眠於“安樂佳城”。伊川古文化遺存豐厚,有古文化遺址72處,古墓葬20處。其中二程墓、範中淹、邵雍墓、土門仰韶文化等6處文化遺址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伊川縣杜康酒業文化濃厚,所産杜康酒以“清冽透明,柔潤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長”享譽國內外。
伊川資源富足,目前已探明的礦産達37種之多,主要有煤、鋁礬土、磷礦石、花崗石、鐵礦石、石油等。其中煤儲量18億噸,鋁礬土儲量2億噸。另外,還有豐富的優質礦泉水資源。豐富的礦産資源為今天的工業迅猛發展提供了有條件。目前,已形成了能源、發電、建材、釀酒、機械、醫藥、果品加工等産業體係;總裝機容量4*12.5萬千瓦的伊川二廠、年産20多萬噸電解鋁的伊川竜泉鋁業、年産60萬噸原煤的寶雨山煤礦、民營企業的佼佼者洛陽市天源集團等為伊川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伊川縣交通便利,電訊快捷,商貿、文娛和醫療保健設施齊全。焦枝鐵路、洛界高速公路、少洛高速公路、洛欒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幹綫縱橫交織;程控電話、移動電話和數據通訊網絡功能完備;商場、賓館、公園、舞廳、影劇院、體育館、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等服務設施完善;幼兒園、中小學校、職業中專教學條件優越;新建伊川高中教學條件及硬件設施全省一流。 |
|
近年來,伊川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爭進中原經濟強縣”為目標,發揮資源優勢,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進程,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縣域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良好態勢。
伊川縣農業基礎條件穩固,呈現糧、煙、畜、經齊頭髮展的局面。伊川縣委、縣政府因地製宜,以肉牛養殖、溫棚蔬菜種植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初步實現了“生産專業化、佈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前提下,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産業化經營,形成了10萬畝脫毒紅薯高産示範基地、5萬畝煙葉生産基地和旱地𠔌子、食用菌、大棗、蘋果、溫棚蔬菜等高效農業基地。目前,全縣已建成城關鎮郭寨、水寨鎮韋村、宋村、銀張,彭婆鎮南寨、西高屯,白元夏寶、常裕堡等溫棚蔬菜基地。畜牧業穩步發展,新建了豫西黃牛交易中心和20個肉牛養殖小區、30個規模養殖場。農業産業化經營穩步推進,建成竜頭企業60個,其中市級2個,發展農村戶用沼氣近5萬座;溫棚蔬菜總數達到8000餘座;纍计收購煙葉32.11萬擔,實現煙葉特産稅2600萬元。林業生産長足發展,纍计造林22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3.5%。大力實施西幹渠配套、農業綜合開發、小流域治理等農田水利建設,全縣纍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積9.4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4.3萬畝,完成水保治理面積89.7平方公裏。糧食産量穩定增長,被確定為國傢優質專用糧産業基地縣。
工業經濟突飛猛進,全縣初步形成了煤電鋁一體化産業格局。全國500強工業企業伊川電力集團先後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係認證、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係認證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認證和ISO/IEC17025國際標準實驗室認證,取得了六項科技成果和三項技術專利,獲得全國五一勞動奬狀、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質量誠信示範企業、全國外商投資雙優企業、國傢二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國傢電力雙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民營企業洛陽市天源集團也先後被上級黨委、政府授予 “洛陽市生産總值、財政收入‘兩個翻一番’特別貢獻企業 ”、“洛陽市優秀民營企業”、“洛陽市最具活力企業”、“洛陽市安全生産先進企業”、“洛陽市稅收先進企業”、“河南省優秀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
。
伊川縣非公有製經濟百花齊放。堅持“放手、放開、放活”原則,引導民營經濟嚮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民營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形成了以金剛砂行業為主,水泥、釀酒、塑料、製藥等多種産業並舉的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伊川人民在工作中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選擇,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力軍,按照“四個一批”(做大做強一批,能人領辦一批,招商引資一批,企業改製一批)的發展思路,通過領導帶頭招商,全力引資,同時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新上項目貸款財政專項基金,極大地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伊川縣城鎮化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加快城鎮建設、加強城鎮經營與管理作為發展經濟、推進城鎮化進程的着力點,在不斷加大縣鄉財政投入的同時,積極嚮上爭取資金支持,鼓勵民間投資,籌資十幾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城鄉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先後完成了杜康大道、豫港大道、伊竜大道、八一路、商都路等11條城市主幹道建設,新建了伊河大橋,完成了程園廣場、濱河公園、西山植物園、縣城東、南、北出入口廣場及伊濱水面工程等公用設施建設,建設了楓丹白露、錦泰花園、未來花園等一批高檔住宅小區,開工建設了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熱源建設等一批市政工程,縣城框架不斷拉大,品位不斷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先後榮獲省級園林縣城和省級衛生縣城稱號。纍计投入2.5億元進行小城鎮建設,新增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新修和改造街道35條26公裏,建設緑地3.6萬平方米,改造完善了一批鄉鎮集貿市場,小城鎮功能不斷完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平臺。
為方便伊川人民的購物生活,2009年開通了網上購物平臺---伊川網超,伊川網超是聚客商城的旗下網站,提供商傢免費開店,免費為顧客送貨上門的服務,大大方便了伊川人的生活。 |
|
伊川,古為京畿之地,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稱伊國、伊闕,虞舜時稱伊川,隋時置伊川縣。後歷經變革,至1932年,合併平等、自由兩縣為伊川縣。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釀酒於“上皇古泉”(今葛寨鄉黃兌村),開中華酒業之先河;秦時,孔子九世孫孔鮒在酒後講學,創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伊川譜寫了清麗壯美的詩篇;宋時,著名理學家程頤在鳴臯設院授徒,伊川因之成為理學名區。著名軍事傢、政治傢、文學家范仲淹魂歸伊川,安臥在萬安山下;著名哲學家邵雍選紫荊山麓為塋,長眠於“安樂佳城”。伊川古文化遺存豐厚,有古文化遺址72處,古墓葬20處。
伊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尤其是近現代更是人才輩出。清末民初的“中州大俠” 王天縱,聞名遐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著名音樂傢時樂蒙、著名記者紀希晨,獨領風騷;“文化大革命”中,劉冰因與“江青反黨集團”殊死鬥爭而成為風雲人物;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張雅歌、李老鄉、王和聲、李進學、李壽萬、司馬武當、都曉、李炳焱、郭勇、趙榮傑在藝術界聲名鵲起,傑作頻出,為古老的伊川增添了繽紛的色彩。 |
|
相傳神農時,伊川縣地域即有一國之稱,唐堯時稱伊侯國,虞舜時稱伊川。伊川縣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關、鴉嶺、常川、高山、平等、鳴臯、酒後、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鄉鎮),夏代稱豫州伊闕地,周襄王時名伊川,戰國時稱伊闕,後改新城。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縣,屬三川郡,後三川郡改為河南郡。晉,河南郡改河南尹,領陸渾、新城二縣。東魏改新城縣為伊川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置伊州,又廢洛陽郡,析置伊川縣。大業初,伊川縣並入洛陽縣。宋初,置伊陽、伊闕兩縣,屬河南府。熙寧時,廢伊闕縣為鎮,並入伊陽縣。紹興九年(1139年),改伊陽縣為順州,後改順州為嵩州。明朝,伊川縣南部屬嵩縣,清沿明製。伊川縣地域的東部(今江左、呂店、半坡、白沙等鄉),夏時名輪國,春秋時曰輪氏,屬鄭國。戰國時復為輪國,屬韓地。東漢章帝時設輪氏縣。北魏,改輪氏縣為潁陽縣,後析潁陽縣西部置堙陽縣。後堙陽縣改武林縣,又改輪氏縣,大業初並入嵩陽縣。
唐睿宗時,分登封、伊闕、河南三縣各一部建武林縣。開元年間,改武林縣為潁陽縣。元興定元年(1218年)潁陽縣西部(今江左、白沙等鄉)歸洛陽縣,直至民國初。民國16年(1927年),析洛陽、登封、伊陽(今汝陽)、臨汝(今汝州市)等縣各一部,置自由縣;析洛陽、嵩縣、伊陽、宜陽等縣各一部,置平等縣。民國21年(1932年),平等、自由兩縣合併,成立伊川縣。伊川縣成立後,原臨汝縣劃給自由縣部分,仍歸臨汝縣。原伊陽縣劃給自由縣部分,仍歸伊陽縣。為便於對竜門山的管理,又將魏灣劃歸洛陽縣。1945年2月,劃伊河以西,竜門山以南,嵩縣田湖以北的伊川地區及宜陽縣的石、南留、白楊等地,成立伊西縣。抗日戰爭勝利後撤銷。1947年8月,析伊川縣伊河西部與宜陽縣之穆册、趙堡、城關、程屋、白楊諸鄉成立宜南縣;又劃伊陽縣之陶營、蔡店、蟒莊一帶歸伊川縣。
1949年2月,撤銷宜南縣,原屬伊川縣之鴉嶺、平等、鳴臯諸區復歸伊川,蔡店、蟒莊一帶仍屬伊陽。伊川、伊陽兩縣各恢復原轄區,均屬洛陽專區。1960年3月,嵩縣的田湖、閻莊、黃莊、寺莊、城關5個人民公社及橋頭牧場劃歸伊川縣。1961年9月,原嵩縣的5個公社及橋頭牧場復歸嵩縣。1986年2月,洛陽地區撤銷後,伊川縣歸洛陽市管轄。
1997年,伊川縣面積1243平方千米,人口69萬。轄4個鎮、11個鄉:城關鎮、水寨鎮、鳴臯鎮、彭婆鎮、鴉嶺鄉、常川鄉、高山鄉、平等鄉、酒後鄉、葛寨鄉、白元鄉、白沙鄉、半坡鄉、江左鄉、呂店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708387人,其中:城關鎮102288人、鳴臯鎮58291人、水寨鎮28774人、彭婆鎮63781人、鴉嶺鄉35653人、常川鄉25804人、高山鄉43040人、平等鄉44001人、酒後鄉34560人、葛寨鄉35152人、白元鄉49878人、白沙鄉 67407人、半坡鄉17152人、江左鄉46455人、呂店鄉56151人。
2005年,伊川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常川鄉,其行政區域劃歸鴉嶺鄉管轄,鴉嶺鄉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伊川縣轄4個鎮、10個鄉:城關鎮、嗚臯鎮、水寨鎮、彭婆鎮;鴉嶺鄉、高山鄉、平等鄉、酒後鄉、葛寨鄉、白元鄉、白沙鄉、半坡鄉、江左鄉、呂店鄉。
2008年5月21日,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關於伊川縣郭寨東草店西草店3建製村劃歸洛竜區管轄的通知》(洛政64號):根據《河南省民政廳關於伊川縣郭寨東草店西草店3建製村劃歸洛陽市洛竜區管轄的批復》(豫民行批 5號),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將伊川縣城關鎮郭寨村,彭婆鎮東草店村、西草店村劃歸洛竜區竜門鎮管轄。 |
|
伊川礦産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礦産達37種之多,主要有煤、鋁礬土、磷礦石、花崗石、鐵礦石、石油等。其中煤儲量18億噸,鋁礬土儲量2億噸。另外,還有豐富的優質礦泉水資源。
煤分佈於半坡、白沙、高山、常川、呂店等鄉,總儲量18653萬噸左右,采出3083萬噸,現保有15570萬噸。半坡、白沙、呂店的井田屬登封煤田,高山、常川的井田屬宜洛煤田。石油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二隊於1991年至1992年在伊川盆地(即伊川縣城西)進行鑽探施工中,在750米至1100米發現含油層段。因未進行具體勘探,儲油層情況欠詳。鋁礬土主要分佈於伊川、登封、汝州三縣市交界處的白窯至魯溝一帶,地質儲量約750萬噸。磷礦石位於葛寨鄉石梯至酒後鄉翟溝一綫。估計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 鐵礦石地質儲量約90萬噸。
區位交通
伊川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縣城北距古都洛陽29公裏,東距省會鄭州148公裏,焦枝(焦作-枝城)鐵路貫穿全境,洛界(洛陽—安徽界首)、洛盧(洛陽—盧氏)、鄭盧(鄭州—盧氏)三條省級幹綫公路,洛界高速公路、洛欒旅遊快速通道及在建的洛陽西南環高速公路、鄭少洛高速公路、洛陽五縣環高速公路以及縱橫交錯的縣鄉公路交匯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據統計全縣目前通車總里程達160余公裏。 |
|
伊川縣轄4個鎮、10個鄉:城關鎮、鳴臯鎮、水寨鎮、彭婆鎮、鴉嶺鄉、高山鄉、平等鄉、酒後鄉、葛寨鄉、白元鄉、白沙鄉、半坡鄉、江左鄉、呂店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代碼:410329100
2008年,轄29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西場村、瑤灣村、野狐嶺村、瓦東村、瓦西村、瓦北村、南府店村、北府店村、古城寨村、西倉村、石瑤村、周村、董村、羅村、彭莊村、任溝村、周嶺村、張莊村、李圪當村、許溝村、邑澗村、瑤底村、閔店村、小莊村、大莊村、槐樹街村、郭寨村、馬營村、梁村溝村、~400_第一居委會、~401_第二居委會、~402_第三居委會、~403_第四居委會、~404_第五居委會、~405_第六居委會。
鳴臯鎮 代碼:410329101
2008年,轄39個村委會:鳴臯村、中溪村、元東村、小元東村、坡根村、新寨村、曾灣村、渡口村、幹河村、蔣元村、邢莊村、周園村、雷溝村、韓凹村、郭村、孟村、謝村、賈村、中章屯村、下章屯村、馬良寨村、孫村、張村、武莊村、徐陽村、沿村、楊村、董王坡村、西平村、萬溝村、楊圪當村、東寨村、西寨村、舊寨村、王莊村、海山村、季溝村、大桑坡村、小桑坡村。
水寨鎮 代碼:410329102
2008年,轄11個村委會:水寨村、南申村、韋村、宋村、銀張村、姬磨村、左寨村、樂志溝村、瑤張村、上天院村、司馬溝村。
彭婆鎮 代碼:410329103
2008年,轄36個村委會:彭婆村、西高屯村、呂門村、王嶺村、申圪瘩村、楊營村、靳莊村、陳溝村、槐莊村、郭窪村、東高屯村、北寨村、李寨村、南寨村、東草店村、劉溝村、西草店村、趙溝村、東牛莊村、智溝村、許營村、昌營村、南衙村、楊門村、張溝村、萬坡村、苗溝村、西牛莊村、柏樹溝村、侯溝村、楊溝村、張門村、朱村、曹溝村、磨窪村、申坡村。
鴉嶺鄉 代碼:410329200
2008年,轄41個村委會:鴉嶺村、西溝村、柿樹窪村、許溝村、康溝村、槐樹窪村、南姚溝村、北瑤溝村、高溝村、韓窪村、董傢溝村、賈寨村、於營村、劉溝村、代瑤村、梁劉村、黑羊村、西瑤村、曹瑤村、尚傢溝村、王莊村、樓子頭村、曹坡村、尹溝村、常川村、範店村、虎窪村、亓嶺村、範溝村、杜溝村、康莊村、張坡村、盧村、鄭瑤村、業溝村、石橋村、尹橋村、下溝村、康坪村、老虎瑤村、溫莊村。
高山鄉 代碼:410329202
2008年,轄23個村委會:侯村、常海山村、草場村、湖南村、晁溝村、坡頭寨村、北張村、西賈村、穆店村、洞子溝村、增花營村、劉莊村、高山村、黃村、金滹沱村、高東村、坡頭村、𠔌元村、鄭村、魏莊村、方溝村、王中窪村、閆窪村。
平等鄉 代碼:410329203
2008年,轄16個村委會:平等村、東村、西村、古城村、楊寨村、薑溝村、王莊村、張奇莊村、竜王屯村、上元村、宋店村、馬回營村、馬回村、四合頭村、辛營村、馬莊村。
酒後鄉 代碼:410329204
2008年,轄27個村委會:酒後村、梁圪當村、高窪村、辛莊村、路廟村、南莊村、有方村、官莊村、渠旺村、老莊村、三王村、寺上村、寨上村、大王廟村、柴莊村、白窯村、南王村、翟溝村、呂寨村、羅莊村、南村、莊科村、田元村、上李村、下李村、黑竜溝村、寺溝村。
葛寨鄉 代碼:410329205
2008年,轄19個村委會:,葛寨村、楊樓村、雙頭寨村、窯頭村、煙澗村、黃楝樹村、吉章村、黃莊村、梁溝村、黃兌村、張棉村、趙村、沙園村、黃嶺村、陡溝村、小王莊村、南坪村、前富山村、後富山村。
白元鄉 代碼:410329206
2008年,轄20個村委會:白元村、雙頭村、常峪保村、省元頭村、謝莊村、班莊村、夾河村、辛莊村、水牛溝村、良寨村、夏保村、土門村、王莊村、富留店村、王其店村、楊寨店村、魏寨店村、潔泊村、潔泊寨村、吳起嶺村。
白沙鄉 代碼:410329207
2008年,轄26個村委會:白沙村、孟村、銀李村、省莊村、焦王村、下天院村、範村、常嶺村、朱嶺村、孫嶺村、吳堂村、下磨村、郝灣村、孝村、高嶺村、程子溝村、陳村、竇村、葉村、程莊村、柳莊村、爐坪村、石嶺村、楊嶺村、邢嶺村、閆嶺村、𠔌嶺村、張村、張寨村、楊村、小王村、新寨村。
半坡鄉 代碼:410329208
2008年,轄12個村委會:半坡村、孫村、段莊村、李村、候溝村、劉瑤村、魯溝村、老君堂村、大郭溝村、小郭溝村、何莊村、白瑤村。
江左鄉 代碼:410329209
2008年,轄35個村委會:江左村、劉村、喬村、東王莊村、翟村、石張莊村、苑莊村、白土窯村、孟傢窯村、晉莊村、東周村、溫寨村、李屯村、張凹村、五裏頭村、耿村、程村、遵王村、劉樓村、蘇村、相寨村、楊窯村、魏村、上三村、塔溝村、王窯村、東官莊村、楊溝村、張窯村、武寨村、白村、吳溝村、東李寨村、賈村、段村。
呂店鄉 代碼:410329210
2008年,轄38個村委會:呂店村、姚溝村、溫溝村、姚堂村、蘇溝村、南分水嶺村、北村、霍溝村、周溝村、符村、於集村、王化溝村、後莊村、後窯村、溝張村、丁流村、趙莊村、竹園村、上莊村、西河村、王村、四院村、宋寨村、孫窯村、拉馬店村、孫溝村、馮溝村、邵溝村、老莊村、張溝村、下範村、九窪村、翟溝村、袁莊村、海神廟村、邢坡村、魏窯村、梁溝村。 |
|
伊川縣盛産杜康酒。杜康酒是馳名世界的的歷史名酒。據歷史記載,杜康酒始於始於夏朝第五任國少康之時,已歷5000餘載。歷史上,杜康酒曾有“進貢仙酒”之稱,杜康被尊為“釀酒鼻祖”。伊川是當年杜康釀酒之地,酒文化源遠流長。目前,杜康酒除暢銷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外,還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泰國等50餘個國傢和地區。伊川也由此而被譽為“酒城”。 |
|
全縣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得網絡發展更迅速化,上網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家庭都買了電腦。這時候也涌現出一部分本地的大型網絡社區及網站,比如百度伊川吧、伊川公衆信息網、閆永豹工作室等等,都是給伊川人民提供一些網絡方便,提供了一個網上傢園!相信不久的將來,伊川也會像其他發展城市一樣,慢慢嚮網絡化發展,提高整體的人文素質。同時一些工、商、農業信息和招商信息等等都分別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相信伊川的明天會更好!
伊川論壇也於2008年11月17日建成並設入使用
飲食文化
伊川縣處於河南中部,飲食一般以豫菜為主,兼顧山西、陝西等地特色小吃。如洛陽名吃牛肉湯泡饃、陝西名吃擀面皮,鬍辣湯、白吉饃,在伊川均有銷售。
伊川吧---閆永豹工作室 |
|
- n.: Yichuan County
|
|
伊川 |
|
行政區劃 | 地理 | 洛陽市 | 河南省 | 地名 | 鄉鎮 | ????業公司 | ????業管理局 | 行政區域 | 光伏産業 | 閆永豹工作室 | 世紀新源多晶硅項目 | 石佛寺 | 伊川閆永豹 | 石佛石窟 | 伊川 | 高山鎮 | 閆窪村 | 洛陽市天源集團有限公司 | 優秀民營企業 | 更多結果... |
|
|
伊川縣中醫院 | 伊川縣棉紡廠 | 伊川縣石佛石窟 | 伊川縣文正中學 | 伊川縣人民醫院 | 伊川縣口腔醫院 | 伊川縣中醫醫院 | 伊川縣????業管理局 | 伊川縣衛生防疫站 | 伊川縣紡織品公司 | 伊川縣第一高級中學 | 伊川縣第二高級中學 | 伊川縣荊山森林公園 | 伊川縣閆永豹工作室 | 伊川縣供銷社興華樓賓館 | 河南省伊川縣棉麻公司 | 河南省伊川縣紡織品公司 | 洛陽市伊川縣皮革廠 | 河南省伊川縣衛生防疫站 | 伊川縣牡丹口腔醫院 | 伊川縣公費醫療醫院 | |
|
|
酒後鄉 | 水寨鎮 | 城關鎮 | 葛寨鄉 | 白沙鄉 | 彭婆鎮 | 鴉嶺鄉 | 高山鄉 | 平等鄉 | 半坡鄉 | 呂店鄉 | 鳴臯鎮 | 白元鄉 | 江左鄉 | 常川鄉 | 嗚臯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