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位於湖南西北部,地處長江中遊洞庭湖水係沅江下遊和澧水中下遊以及武陵山脈、雪峰山脈東北端。
常德市東據西洞庭湖,與益陽市的南縣、沅江市湖汊交錯;西倚湘西山地,與蜿蜒在張傢界市桑植縣、永定區及懷化市沅陵縣的武陵山脈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漢平原,與湖北鄂西土傢族自治州鶴峰縣、宜昌市五峰縣的山地以及荊州市鬆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的平原相連;南抵資水流域,烏雲山脈是常德市與益陽市資陽區、桃江縣、安化縣之間的分水嶺。常德市最北端在石門縣壺瓶山鎮桐木山村(北緯30o07′53″),最南端在桃源縣西安鎮薛傢衝村(北緯28o24′31″),最西端在國營東山峰,最東端在漢壽縣百祿橋鄉煙包山園藝場(東經112o17′52″)。市境東西極寬179.35公裏,南北極長190.80公裏。
常德市是湖南省省轄市,湘西北交通、能源、流通、文化中心,先後被國傢有關部門授予“國傢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傢園林城市”、“全國交通管理優秀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現正在深入開展全國交通管理模範城、國傢環保模範城、中國最佳人居環境奬、國際花園城市等項創建活動。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常德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常德市將建成人口80萬至100萬、城區面積100平方公裏的大型城市。
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迄今2200多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
1988年元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製。4月18日,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復,通知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從此揭開常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常德是一個散雜多民族的地區。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全市有33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3萬多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8%,在全省14個州市中居第四位。除漢族以外,還有蒙古、回、藏、維吾爾族、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傢、哈尼、傣、佤、黎、畲、高山、水、景頗、土、仫佬、錫伯、普米、俄羅斯、鄂倫春、毛難、仡佬等32個民族。居住比較集中而又保持本民族習俗、民族心理和倫理道德觀念的有土傢族、回族和維吾爾族。土傢族是常德地區的土著民族,集居在澧水中上遊的石門縣,大約兩千年前,其先民就在原始叢林中從事山伐種植,繁衍生息,迄今其族在區境內總人口為35萬餘人,回族和維吾爾族主要集居在沅水下遊的桃源、武陵、鼎城、漢壽四區、縣和澧水下遊的澧縣、津市、安鄉,其祖先主要由軍旅奉調而進入常德。明洪武五年(1372),維吾爾族將領哈八士、回族將領馬德成奉令各率其本民族籍官兵進入常德戍守,嗣後乃落籍常德及其附近各縣。此後,歷代又復有人遷來,通過長期繁衍,迄今回族有4萬多人,維吾爾族有6,000多人。維吾爾族集中聚居區,在全國除了新疆,就是桃源縣楓樹維回鄉,素有“維吾爾族第二故鄉”之稱。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景頗族、土族、仫佬族、錫伯族、普米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毛難族、仡佬族等,多係新中國建立後遷入的少數民族,分佈在各區、縣(市)。他們都是樸實、勤勞、勇敢的民族,既繼承本民族古老的傳統習慣,也創造出現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常德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常德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個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係國際性的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