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新疆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昌吉市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昌吉市是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北部,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地處東經86°24′-87°37′,北緯43°06′ -45°20′。東鄰烏魯木齊市、米泉市、五傢渠市,西連呼圖壁縣,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相接,北和塔城地區和布剋賽爾縣、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接壤。全市南北長約26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總面積7981.13平方千米,總人口383588人(2003年)。有3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24%。
    郵編:831100 代碼:652301 區號:0994 拼音:Changji Shi
    地勢南高北低,地貌類型可分為南部山地、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境內有大小冰川158條,發源於天格爾冰峰區的三屯河、頭屯河兩條河流自南嚮北貫穿全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鼕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春秋季節不明顯,氣候乾燥,蒸發量大,降水少。
區域概況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東鄰哈密地區,西接石河子市,南與吐魯番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連,北與塔城、阿勒泰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是古代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
  昌吉歷史悠久,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昌吉州境內木壘河一帶已有原始人類狩獵。公元3世紀初至6世紀中葉,境內先後為高車、突厥、西突厥鐵勒部等部族遊牧駐地。公元800年,回鶻在高昌建立回鶻汗國,北庭為陪都,自此這裏便成了回族聚居區之一。公元十三世紀初,元朝在今吉木薩爾縣別失八裏設行尚書省,統天山南北畏兀兒之地,成為新疆及鄰近地區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首府即今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
  昌吉州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核心區域,抱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建有烏拉斯臺國傢一類季節性口岸和亞中商城國傢二類通商口岸;州府昌吉市距烏魯木齊國際機從東西北三面環場18公裏,第二座亞歐大陸橋、312國道、216國道、吐烏大高等級公路、烏奎高速公路和亞歐光纜都從州內通過,是東聯內地、西接中亞、歐洲市場的黃金通道。
  昌吉地勢南高北低,由東南嚮西北傾斜,南部是富庶的天山山地,中部為廣袤的衝積平原,北部為浩瀚的沙漠盆地,此區域為橫亙南部的天山的北坡,習慣稱之為"天山北坡"。境內有冰川1319條,面積1033平方公裏。昌吉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適宜並盛産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糖料、油料、西甜瓜和各類水果。礦産資源富集。主要有煤炭、石油、石灰岩、芒硝、石墨、碧玉等50多種,都具備很高的開採價值。
  昌吉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有著名的國傢級旅遊風景區--高山湖泊天池、有始建於漢代的西域歷史名城北庭都護府遺址、有距今3000年歷史的呼圖壁康傢石門子原始生殖崇拜岩畫、有亞洲最大的恐竜化石發掘地、東方最大的古森林化石群及鳴沙山、原始鬍楊林等人文和自然奇觀。
  昌吉市是古絲綢北道上的重鎮,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全市總面積7964平方公裏,市區面積25平方公裏,自治州總人口154.33萬人。民族構成有漢、回、哈薩剋、維吾爾、東鄉、蒙古、壯、烏孜別剋、錫伯、塔塔爾族等36個民族。其中回族占11.52%,漢族占74.73%,其他民族占13.76%。昌吉市總人口38.36萬人。其中民族人口8.1萬人,主要為回族、哈薩剋族、維吾爾族等民族。市轄6鎮4鄉6個街道辦事處,48個社區居委會,182個村民委員會。
  市中心飛馬財富夜景昌吉市是自治區西部大開發扶優扶強、首批推出的重點城市,被國傢計委等部門聯合認定為最佳投資環境城市、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最佳交通通訊條件城市、高額投資回報率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昌吉市的經濟建設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
  全市GDP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先後榮獲國傢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環境整治優秀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等10項國傢級榮譽。
  東方廣場地理位置
  昌吉市位於天山北麓,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準噶爾盆地南緣,地處東經86°24′- 87°37′,北緯43°06′- 45°20′。東距首府烏魯木齊市35公裏,距烏魯木齊國際機場18 公裏,312國道、第二座亞歐大陸橋和烏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通嚮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是自治區西部大開發扶優扶強,在天山北坡經濟帶中首批推出的重點城市。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延安北路,郵政編碼:831100,電話區號:0994
行政區劃
  昌吉市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的衛星城。總面積8215平方公裏,其中:山區 占40.7%,平原占32.5%,沙漠占26.8%,南北長260公裏,東西寬30公裏。東鄰烏魯木齊市、米泉市,西毗呼圖壁縣,南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相接,北和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剋賽爾縣、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接壤。居住着漢族、回族、哈薩剋和維吾爾族等32個民族。下轄4鄉6鎮, 6個辦事處。境內有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六師師部及所轄101團、103團、軍戶農場、共青團農場和中央、自治區、自治州駐市單位150多個。
  昌吉市轄6街道、6鎮、3鄉、1民族鄉:延安北路街道、北京南路街道、緑洲路街道、中山路街道、寧邊路街道、建國路街道、硫磺溝鎮、三工鎮、榆樹溝鎮、六工鎮、二六工鎮、大西渠鎮、佃壩鄉、濱湖鄉、廟爾溝鄉、阿什裏哈薩剋族鄉。境內有:園藝場、共青團農場、軍戶農場、下巴湖農場、老農河農區、林木種苗場、良種場、水利廳水土改良實驗場、商業廳農場、農六師師部、農六師一〇一團、農六師一〇三團。市人民政府駐延安北路。
氣候特徵
  昌吉市地屬半幹旱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183-200mm,區域年平均氣溫6.6℃,年日照時數2833小時,有效積溫3400-3584℃,年均蒸發量1787 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9.77倍,平均終霜日為4月22日,平均無霜期166-180天,境內有大小冰川158條,水儲總量19.88億立方米。氣候受山地垂直分佈影響,適應小麥、玉米、甜菜、油葵、西甜瓜、豆類、蔬菜等各類農作物生長。
聖火傳遞
  2008年6月19日15時55分,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在天山北麓明珠——昌吉市正式開始傳遞。昌吉站是奧運火炬接力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第四站,也是最後一站。世界射擊錦標賽冠軍、新疆首位世界冠軍李文傑成為昌吉站的第一名火炬手。李文傑於1994年7月在第46屆世界射擊錦標賽中獲得冠軍,這也是新疆運動員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同年被被評為“全國射擊十佳運動員”,被授予“自治區勞動模範”稱號。
  傳遞聖火的昌吉2008年6月19日16時50分,最後一棒火炬手、昌吉州民族歌舞劇團副團長馬柯湘點燃設在昌吉市亞洲中心廣場的聖火盆,奧運火炬接力在天山北麓明珠——昌吉市的傳遞圓滿結束。昌吉站是奧運火炬接力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第四站,也是最後一站。至此,奧運火炬接力圓滿結束了在新疆為期三天的傳遞。20日,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團隊將飛赴西藏拉奧運聖火在昌吉傳遞薩。奧運火炬接力21日將在拉薩上演。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昌吉風光昌吉市地貌類型大體分為南部山地、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整個地勢呈南高北低階梯之勢,南北高差4000多米。境內最高峰天格爾峰,海拔4562米。有可耕地120萬畝,可利用草場819萬畝,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適應各種農作物種植,全市每年播種面積60萬畝,北部還有30多萬畝良田有待開發;境內有三屯河、頭屯河兩大水庫,總庫容4000多萬方,地下水儲量2.15億立方米,水量供給充沛。礦産資源有煤、石灰石、天然氣、硫磺等,其中煤炭資源最為豐富,質優量大,地質藴藏量50億噸,天然氣探明面積60平方公裏。
  [土地資源]
  有可耕地120萬畝,土壤有機質含量3.32-5.51%之間,土層厚1米左右,良田60萬畝,是種植小麥、玉米、油料、瓜類、棉花和園藝型等農作物的良田沃土,也是進行農業綜合高産開發的首選之地。全市有林地面積 46.12萬畝,其中山區林地面積21.9萬畝;天然草場1203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819.23萬畝。
  [水資源]
  屬中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年降水量183.1毫米,年日照時數2833小時,平均無霜期167天。境內有大小冰川158條,面積60平方公裏,水儲總量19.88億立方米,為昌吉市的天然固體水庫。全市地下水儲量2.15億立方米,地下水動儲量1.2-1.5億立方米,年均實際開採利用0.35-0.5億立方米。發源於天山北麓高山冰川的三屯河、頭屯河兩條河流自南嚮北貫穿全市,年徑流量5.46億立方米。並建有三屯河水庫和頭屯河水庫,庫容分別為3500萬立方米和750萬立方米。
  [農業資源]
  昌吉市氣候屬亞歐大陸幹旱氣候,平均氣溫7.2度,年平均無霜期170天。由於獨特的光熱水土條件,該市農産品資源品質較好。番茄原料紅色素占8-10毫剋/百剋,葡萄品質優良,含糖量達18度以上,棉花品質衣分占36-38%,小麥粗蛋白(粗纖維)含量為14%,是最適宜種植番茄、葡萄、小麥的地區之一;生産的各類農作物種子籽粒飽滿,發芽勢強,“西域牌”種子為全國種子行業名牌産品;西甜瓜品質優良,連續兩次獲國傢農業部頒發的“金瓜奬”;番茄醬、啤酒花出口美國、日本、荷蘭、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傢和地區。
  [野生資源]
  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種類衆多,數量豐富。野生動物有雪豹、棕熊、羚羊、馬鹿、黃牛等上百種珍禽異獸,其中國傢一類保護動物有12種,二類保護動物有42種。木本植物有雲杉、落葉鬆、山楊、樺樹、忍鼕、白臘、紅柳、梭梭等多種林木;草本植物有苔草、珠芽蓼、鵝冠草、羽衣草、雀麥、羊芽、駱駝刺等;同時還生長着 雪蓮、貝母、阿魏、麻黃、枸杞、蒼耳等一百多種名貴藥材。
  [礦産資源]
  境內礦産資源豐富,主要品種有煤、鐵、石灰石、天然氣、白礬、硫磺、砂金、菱鐵礦等。其中煤炭資源最 為豐富,質優量大,地質藴藏量50億噸,年開採量150萬噸。石灰石約2480萬噸;天然氣探明面積60平方公裏。芒硝在北部沙漠地表隨處可見,具有很大開採潛力。
  [旅遊資源]
  境內南部山區的廣阔草原,茂密鬆林,連綿群山,奇峰怪石,加之濃郁的哈薩剋民族風情,這裏是休閑避署,旅遊野餐、觀光攬勝的理想之地。著明的景點有:硫磺溝、索爾巴斯陶、金澇壩、努爾加大草原、民族風情園、北沙窩旅遊度假村等。平原地區有人工建造的青格達湖旅遊區,市區內有北公園、南公園、亞中廣場等。境內還有唐朝時期修建的昌吉古城,清朝乾隆時期修建的寧邊古城及修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 年)的清真寺,清同治元年(1862 年)興建的陝西寺,清光緒八年(1882年)興建的蘭州寺以及開闢百年之久的二六工拱北等古跡及大批出土文物。
地名來歷
  “昌吉”地名的稱呼始於元代。據《新疆圖志》載:“侍行紀雲:《元地志附錄》有仰吉八裏……按:仰吉與昌吉音近……蒙語……” 以此可知,“昌吉”是由蒙古語“仰吉”轉化而來的。
  另外,自元代以來,除“仰吉八裏”的地名稱呼外,史籍中還有 “昌八刺”(音讀喇)、“彰八裏”、“摻八裏”、“昌八裏”等地名稱呼。據我國學者考證,這些稱呼其實都是一音多轉,或曰一音多譯,它們其實都指的是—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就在現昌吉市境內。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昌吉”是由“仰吉”轉化而來的。
  關於此,從清代另一位官員蕭雄的詩句中亦可得到印證。蕭雄在清光緒年間寫的《昌吉》詩中有“沿革想從昌八喇”句,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關於“仰吉八裏”的含義,據有關史載及專傢考證,“仰吉”蒙語意為“場圃”,亦即遊牧和種植的園地;而“八裏”蒙語意為“城”。這樣將兩者的意思合起來,“仰吉八裏”的意思便是“遊牧與種植的園地之城”。根據昌吉這一帶建縣前曾長期為準噶爾蒙古人的遊牧地,而昌吉縣城東南面又有古城,所以我們認為這一說法是可信 的。
  由上可知,古代的昌吉是"遊牧與種植的園地",而近代與當代的昌吉也以畜牧與種植園藝業發達著稱這一種偶然的巧合嗎?它們之間是否有一種歷史的脈絡相承的關係呢?
  當然,在"仰吉"這個詞真正轉化成漢語的"昌吉"這個詞時,人們是否又給它加進了新含意,比如"昌盛吉祥",這完全也是可能與合理的。
城市修建
  昌吉城的開始修建是在昌吉建縣之前12年的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於第二年(1762年)竣工,當時為昌吉巡檢所在地。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昌吉縣建立,此城始為縣治所在地。
  1761年農歷十月,由都司永海和革職總兵吳士勝等受命率兵 開始修建昌吉城,工期確定為一年,至次年(1762年)農歷八月,工程提前兩月完工。竣工後的昌吉城周長35分,城高1丈5尺; 有4座城門,每座城門均有名:東門叫“文同”,西門叫“武定”,南門 叫“諧邇”,北門叫“燮(音謝)遐”。
  昌吉城建成的消息上報到中央朝廷,同年農歷九月,乾隆皇帝 親自為其定名為“寧邊”,於是昌吉城便有了名稱,是為“寧邊城”。 一個邊遠的小城,由皇帝親自為其定名,足見當時朝廷對國傢邊務的重視。而“寧邊”的意思也是顯而易見的,即希望邊地安寧。
  在昌吉城的修築過程中,還發生過兩件趣事,即築城的人從5 尺深的土中掘出女綉花鞋1衹,長3寸許,做工精美,尚未全朽,另外,還掘出有盛滿了面的陶罐,其中的面粉還可食用。
  清代學者紀昀後采寫詩2首,分別記詠其事。
  前一首詩是:
  築城掘土土深深,邪許相呼萬柞音。
  怪事一聲齊註目,半鈎新月薛花侵。
  後一首是:
  深深玉質幾時藏,出土猶聞餅餌香。
  弱水西流寧到此,荒灘那得禹餘糧。
  紀昀不但饒有興味地賦詩記載這兩件事,而且根據穿綉花鞋與食面粉判斷:昌吉之地很早以前就有漢族人居住。我們認為紀昀 的這個判斷是不無道理的。
  關於昌吉城的修建,還有1人需要說明,即我們前面已經提到 的負責修建者之一的吳士勝。據史料載,吳土勝是一位建築師,曾在當時的新疆各地負責修建城池和官署、房屋多處。他原為總兵 職,先因事降職,後又因負責建築有功而受到嘉奬和升遷。
  寧邊城的維修,見於史載的有兩次:一次是在1791年(清乾隆 五十六年),是由原任昌吉副將的徐鼎士個人出資捐款進行的;另 一次是在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由縣駐防撫標左營遊擊朱正口流失,景象頽敗。1876年(清光 緒二年),左宗棠兵擊敗阿古柏侵略者收復昌吉後,經過招集,縣城人口有所增加,面貌有所改觀,經濟也有所恢復。但全縣人口己比前減少,1880年(清光緒六年)統計,全縣共有新舊墾戶1300 戶。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昌吉縣在縣城內重修縣學宮。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農歷十二月,昌吉縣在縣城內重修縣衙署,於次年4月完工。
  和負責承修,使“城垣規模如舊”。
  作為昌吉縣城的寧邊城,曾經有過興盛的時期。紀陶曾經賦詩 寫過昌吉市場賣魚的熱鬧景象,《昌吉縣鄉土志》的作者也曾寫過昌吉縣城手工特産及貿易等情況。據史料載,昌吉縣城繁榮時,全縣人口達2768戶,9810人。
  城市修建但昌吉縣城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亦經歷戰火,受到過毀損,“城垣雄堞坍塌不堪”,以至人 世事蒼茫,風雲變遷。1949年後,昌吉縣人口增多,城區擴展,寧邊城城墻基及護城河溝上平地蓋房,大部被毀。現僅有南城墻東部老糧倉一段仍然留存,已被有關部門保護。
歷史沿革
  昌吉市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境內有山地、平原和沙漠,又有頭屯河、三屯河兩條河流流過,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獲益 於天山雪水滋育,這裏緑洲連綿,土地肥沃,是宜牧宜耕的好地方,自古以來就有人類活動和居住。
  在建縣(1773年)以前的悠悠歲月裏,昌吉之地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屢易其屬。現根據有關史料,擇要簡介如下:
  公元前140—87年(漢武帝在位時),天山北路相繼建立了6 個小國傢(史稱山北6國),昌吉之地的北部屬6國中的劫國,其餘屬6國中的單桓國。
  公元前59年(漢宣帝神爵三年),匈奴日逐王先賢撣歸漢,西域都護府設立。鄯善使者鄭吉被封為安遠侯,並護北道即車師後王庭及山北6國。昌吉之地初次屆漢都護府管轄。當時,昌吉地處的 劫國有兵115人,戶99,人口500;單桓國有兵4人,戶117,人口 194。
  公元76年(漢章帝建初元年),北匈奴歸漢,經過離亂的昌吉之地二次屬漢。
  公元125年(漢安帝延光四年),班勇擊敗來犯的匈奴及車師軍,漢與西域聯繫復通,昌吉之地第三次屆漢都護府管轄。
  公元220年(魏晉時),單桓等6國並入車師後部,其王受魏國封,昌吉之地屬魏。
  公元608年(隋煬帝大業四年),西突躍鐵勒諸部共推契歌楞為莫賀可汗,昌吉之地屬莫賀。
  公元640年(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唐平定高昌麯氏王朝,以車師後王庭為庭州,轄4縣。昌吉之地在4縣內。
  公元702年(唐武後長安二年),改庭州為北庭都護府,轄地內設張堡城守捉。《昌吉縣鄉土志》作者認為昌吉縣城東的古城,即為張堡城守捉所在地遺址。
  公元924年(後唐莊宗同光三年),遼太祖攻戰浮屠城(後庭地),昌吉之地在其轄內,南宋時屬別失八裏。
  公元1278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元朝庭“授尕魯知金符,掌彰八裏(昌吉)軍站事”。這是見於史載的第一位有人名的昌吉官員。
  公元1409年(明成祖永樂七年),馬哈木被朗庭封為順寧王。 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馬哈木一部逐漸兼併其他各部,自立為汗。昌吉之地屬其轄內的和碩特部。至明末又為準噶爾臺吉遊牧地。
  公元1731年(清雍正九年),噶爾丹策零擁兵東犯,留臺吉等守西路。昌吉之地在其控製下。
  公元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農歷一月,清政府軍機大臣議奏 開發烏魯木齊(包括昌吉)一帶。三月,清政府發兵徵討準噶爾叛亂。六月,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叛亂。昌吉之地逐漸安定。
  公元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清政府開始在木壘至烏魯木齊、昌吉一帶屯田。農歷八月,上渝準努三奏請,命黃廷桂照數撥兵 3000,駐昌吉等地。農歷十月,烏魯木齊、昌吉一帶有屯田兵丁1萬 數千入。為使屯田兵丁安心,清政府發令準予他們攜帶傢口,並發 給路費。
  公元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農歷三月,清政府準安泰等奏:自烏魯木齊至羅剋倫(昌吉西郊)之間,擇水土饒裕之地設立4個村莊,每莊屯兵800餘名,委派遊擊、都司(均官名)各1員,進行管理。農歷五月,軍機大臣議奏同意楊應琚所請;於昌吉、羅剋倫兩 處各設巡檢(官名)2員,管理糧餉等事務。所設官員歸哈密兵備道管轄。
  同年,昌吉、羅剋倫等處有屯兵3500人。
  公元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農歷十月,由都司永海和革職總兵吳士勝等率兵督建昌吉城(即寧邊城),次年農歷八月竣工。
  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農歷十一月,旌額理等奏請將 羅剋倫巡檢移駐特納格爾,歸烏魯木齊同知轄;將昌吉巡檢移駐呼 圖壁,歸昌吉通判轄。軍機大臣研究同意,並令改鑄印記。
  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農歷七月,清政府吏部議準陝甘總督勒爾理奏:將迪化(烏魯木齊)州知州改為直隸州知州;將寧邊(昌吉)州同改為知縣,作為州屬。昌吉縣建立。當時縣上官員除 知縣外,還有訓導、典史各1員;駐防有左營兵,官員有遊擊1、守備1、幹總2、把總4,有馬兵474名、步兵475名。
  由上可知,昌吉這塊土地自1800餘年前歸入漢朝疆域後,雖歷經磨難,數易其屬,但仍在祖國的版圖內,直到清朝的乾隆盛世 在這裏築城、建縣,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劃,她的歷史又翻開新的一 頁。
  一位清代官員陳庭學曾吟詩寫建縣20年後的昌吉:
  徵路仍空闊,天光接野蕪。
  墩疑高塔峙,樹識遠村孤。
  遷戶稠邊縣,行駱利坦途。
  關河限中外,風土未全殊。
  從詩中可知,戰爭的烽火早已遠離昌吉而去,眼前出現的是一片雖仍顯寥落但卻是屯墾開發與各民族共處的和平寧靜的新景象。
  光緒十三年(1887年)屬迪化府。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縣轄呼圖壁巡檢改設為呼圖壁縣丞。民國七年(1918年)呼圖壁縣分設,兩縣均屬迪化道管轄。1950年屬迪化專區。1955年後屬昌吉回族自治州,1983年12月撤銷昌吉縣,成立昌吉市
  2000年,昌吉市轄4個街道、4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387169人,其中:老城街道 18260人、延安北路街道 56968人、延安南路街道 75919人、城郊街道 40138人、五傢渠鎮 32665人、硫磺溝鎮 5848人、三工鎮 17846人、榆樹溝鎮 11391人、二六工鄉 10842人、大西渠鄉 13988人、佃壩鄉 6778人、濱湖鄉 8866人、六工鄉 11824人、阿什裏哈薩剋民族鄉 7203人、廟爾溝鄉 3541人、園藝場虛擬鄉 10041人、兵團101團虛擬鄉 18006人、兵團103團虛擬鄉 16809人、兵團共青團農場虛擬鄉 8492人、兵團軍戶農場虛擬鄉 11744人。
  2003年,昌吉市人民政府《關於老城街道辦事處延安南路街道辦事處更名的通知》(昌市政發143號):根據自治州人民政府《關於昌吉市老城街道辦事處延安南路街道辦事處更名問題的批復的函》(昌州政函112號)文件精神,决定將“昌吉市老城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昌吉市寧邊路街道辦事處”,將“昌吉市延安南路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辦事處”。
工業發展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總産值(現價)64.5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産值(現價)53.78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産值的83.4%。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現價)15.21億元,同比增長28.3%,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增加值(現價)12.2億元,同比增長20%。
  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完成情況如下:
  産品名稱 2005年 同比+、-%
  液體乳(噸) 36064 22.4
  小麥粉(萬噸) 16.57 28.4
  機製糖(噸) 15904 7.6
  食用植物油(噸) 94131 245.2
  罐頭(噸) 26414 -43.7
  飲料酒(噸) 6011 -7.2
  傢具(件) 299271 -23.8
  塑料製品(噸) 24762 -1.2
  水泥(萬噸) 99.0 -1.4
  變壓器(萬千伏安) 1250 14.1
  電力電纜(公裏) 6703 -32.2
  配混合飼料(噸) 301868 5.2
農業發展
  2007年,全市農作物總播面積達66.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4.2萬畝,經濟作物51.5萬畝,飼草作物面積8015畝(不包括青貯玉米)。糧食作物中,小麥8.08萬畝,玉米6.02萬畝,水稻1700畝。在經濟作物中,棉花27.83萬畝,加工番茄9.03萬畝,蔬菜2.67萬畝,甜菜2.37萬畝,西甜瓜3.22萬畝,果類4.81萬畝,油料4030畝,其它經濟作物2.2萬畝。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1010畝,其中溫室面積3000畝,大、中、小棚8010畝。完成人工造林1.8萬畝,其中經濟林0.8萬畝,其他造林1萬畝。目前該市已建立農作物製種基地4萬畝,在外縣市建立農作物繁育田15萬畝,年繁育種子5660萬公斤。有68傢註册資金100萬以上的種子生産經營企業,其中500萬以上企業28傢,種子經銷門點175傢。
  目前,全市園藝作物種植面積23.65萬畝,經濟林面積6.64萬畝,其中葡萄種植面積為5.78萬畝,鮮食葡萄2.68萬畝,總産2.1萬噸,主栽品種為美國紅提和巨峰,畝産量為1.3—1.5噸,畝均收入2800—3200元;釀酒葡萄3.1萬畝,總産2.9萬噸,主栽品種以赤霞珠、貴人香、梅露撤和康拜爾為主,畝産量平均1.2噸左右,畝收入在2000—2400元左右;桃、李、杏、枸杞共0.5萬畝。
  截至目前,全市各類節水灌溉面積達16萬畝(包括小農場),其中棉花和加工番茄加壓滴灌面積達12萬畝,西甜瓜加壓滴灌面積700畝,今年各鄉鎮農牧民自籌資金新增滴灌面積達到3.3萬畝。棉花實施加壓滴灌後畝均增産皮棉50公斤,節水50%;加工番茄實施加壓滴灌後畝均商品産量增加1噸左右,節水50%;西甜瓜實施加壓滴灌後畝均增産1.5噸左右,節水50%。
畜牧業發展
  2005年,昌吉市畜牧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畜牧業産值占大農業産值的比重為40.2%。年末牲畜存欄數、出欄數和飼養總量再創較高水平。全年肉産量、奶産量、禽蛋産量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主要牲畜出欄、存欄頭數及畜産品産量:
  計量單位 2005年 同比+、-%
   肉類總産量 噸 38005 7.0
  其中:豬 肉 噸 8823 5.6
  牛 肉 噸 9721 7.5
  羊 肉 噸 12748 11.9
  奶類總産量 噸 78014 -4.9
  禽蛋總産量 噸 6009 10.9
  綿羊毛總産量 噸 995 -
  牲畜總飼養量 萬 頭 145.8 6.4
  年內牲畜出欄頭數 萬 頭 89.8 10.2
  年末牲畜存欄頭數 萬 頭 56.0 0.9
  其中:豬 萬 頭 7.8 25.9
  牛 萬 頭 6.6 -
  羊 萬 頭 40.2 -2.8
第三産業發展
  近幾年來,全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采取一係列放開、搞活措施,促進了第三産業的穩步健康發展,第三産業結構規模不斷壯大,比重持續提高,內部結構顯著改善,就業崗位幅度增加,在拉動經濟增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經濟實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止2004年6月底,第三産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為38.64%,占國稅、地稅比重分別為40.1%、69.2%;非公有製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為40%,占國稅、地稅比重分別為40.1%、67.1%。
  商貿流通方面:通過深化商業流通體製改革,充分發揮商業多元化經濟作用,確立以312國道十公裏商貿長廊為軸綫,以亞中商城、中心市場、屯河商場為商圈,以連鎖超市、物流配送、特許經營、電子商務、新興業態為骨幹,以社區便利店服務為補充,努力提升改造傳統商業,推進現代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全市經營戶商業網點發展到7000多傢,餐飲經營戶1253傢,人均占有營業面積4平方米,人均社會消費品總額2710元,商業從業人數4.35萬人。傳統商業網點分佈廣泛,業態齊全,新興産業發展迅速。已建成各類商品交易市場(農貿市場)21個,目前每人擁有市場面積為2.27平方米,市場密度為每平方公裏0.95個,2003年實現交易額17.8億元;從分佈看,亞中商城占全市商業網點的42.3%,延安北路21.5%,延安南路13.3%,寧邊路6.5%,北京南北路、建國東西路、烏伊東西路、長寧路分別占21.5%、13.3%、6.5%、8%、3.1%、4.2%和1.1%;從經營業態看,經營日用百貨、煙酒的占33.4%,床上用品和服裝占17.9%,餐飲21.6%,水暖配件、裝飾材料和傢用電器占12.5%,醫療保健2.1%,糧油蛋禽占2.9%,其它占9.6%。截止目前,實現批發零售貿易額5.23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現商業增加值1.44億元(不含兵團)。
  旅遊業方面:大力發展“農傢樂”民俗旅遊,積極整合南部山區和北部沙漠,實施品牌戰略,規範行業管理,強化促銷宣傳,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04年上半年接待遊客36.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13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和30%。
  房地産方面:全市房地産開發企業發展到38傢,物業管理企業23傢,中介機構8傢。近年來,該市城鎮住宅建設呈現了快速發展的態勢,1998年-2003年,全市全年城鎮住宅開發量為184.78萬平方米,截止今年6月存量房銷售率達74%,有效需求同供應呈健康發展態勢。
  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方面:全市私營企業發展到984傢,從業人員1.05萬人,註册資金1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10%、10%;個體商戶發展到9267戶,從業人員1.4萬戶,註册資金1.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2%、1.7%;非公有製經濟企業集團總數發展到22傢。
投資環境
  昌吉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時期確定的烏昌經濟一體化中心城市,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市,全市總面積8215平方公裏,城市建成區面積30平方公裏,總人口41萬,其中農業人口10萬人。市轄6鎮4鄉6個辦事處,49個社區居委會,88個村民委員會。2006年,昌吉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不斷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地緣優勢,積極調動一切有助於發展的有利因素,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全市實現生産總值89.16億元,財政收入3.8億元,經濟綜合實力躍居中國西部876個經濟百強縣市第23位,分別榮獲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傢衛生城市和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國傢級榮譽稱號。
  在新疆而言,昌吉市具有六大優勢:
  一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烏昌經濟一體化戰略的實施,使烏昌地區成為新疆重點發展核心區域,目前,烏昌地區地域生産總值占全疆的35%,財政收入占全疆45%。因而無論是從政治方面考慮,還是從經濟發展方面考慮,烏昌地區具有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絶對優勢。從地理位置而言,昌吉市東距烏魯木齊市市中心30公裏,距烏魯木齊國際機場18 公裏,市區距離昌吉火車站7公裏,312國道、北疆鐵路和烏奎高速公路穿城而過,是通嚮南北疆各地的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十分突出。
  二是工業化發展水平較高。始終堅持“工業立市、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全市現有各類工業企業846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0傢,企業集團32傢,農副産品加工、機電製造、石油化工、新型建材、礦産資源深加工、高新技術六大支柱産業已基本形成。城市經濟占到國民經濟總量的90%,工業經濟總量占到城市經濟的80%,規模以上企業産值占到全市工業總産值的85%。昌吉市兩傢上市公司特變電工集團和屯河集團是新疆上市公司最具實力的代表,特別是特變電工集團近年來先後成功兼併“瀋變”、“德變”、“衡變”等國有大型企業,一舉成為國際變壓器行業産能第三的大型現代化企業。
  三是城市化發展水平較高。把城市建設作為招商引資和城市經濟發展的平臺,按照政府調控、規劃引導、社會參與的經營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設,全市建成區面積已達30平方公裏,城市化率達到53%。城市道路硬化率達95%,緑化覆蓋率達39.2%,日供水能力10萬噸,日處理污水能力15萬噸,供水率及污水處理率100%,集中供熱普及率達95%。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和綜合指數保持在國傢二級水平,是自治區“園林城市”、“文明城市”。
  四是農業産業化發展水平較高。昌吉市是新疆唯一一個農業産業化示範市和畜牧業産業化示範市,全市主要農産品基地化、産業化發展初具規模。全市各類農村經濟組織已達42傢,輻射帶動當地農民3萬餘人,擁有國傢和自治區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20傢,已初步形成糧食、棉花、番茄、瓜菜等十大産業鏈,訂單農業比重達到85%,昌吉國傢農業科技園區已經成為中國西部農業發展的示範窗口。着眼於解决農業産業化的深層次問題,率先在全疆采取農民以土地租賃、入股等方式組建了葡萄、棉花等6個農業産業化公司,全市農業産業化正在嚮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方向邁進。
  五是科技水平較高的優勢。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大力實施“科技興市”戰略,2004年榮獲“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榮譽稱號。目前,全市有國傢級企業研發中心2個,自治區級研發中心 11個。2006年該市又新增“笑廚牌”食醋和“麥趣爾”月餅2個中國名牌産品,全市現有“中國名牌産品”6個,“自治區名牌産品”19個,全疆3個“中國馳名商標”昌吉市擁有1個。近兩年特變電工集團已有16項産品獲國傢級認證,10項新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新産品産值率高達44%,企業用於研發資金占到了銷售收入的4.7%。
  六是投資環境優越。全力打造和維護“誠信政府、文明公民、和諧社會”的良好投資形象,在全疆率先成立了“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實行集中辦公,對重點項目實行挂牌保護制度,2006年繼續堅持招商引資“一票否决製”奬懲機製,投資環境優化的效果逐漸顯現,近年來,世界500強美國嘉吉公司、益海糧油、中糧集團為該市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強勁的拉動作用,中國500強娃哈哈集團以及上好佳、匯源果汁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該市,極大提高了昌吉市的知名度。昌吉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作為自治區級開發區,目前已纍计投入6億元,基礎設施基本達到“七通一平”條件,已完全具備承載大項目、大投資的能力。2006年全市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8.8億元,外貿進出口3.4億美元。已充分具備承載大項目、大投資的能力。
  長期以來,昌吉市全市41萬各族人民群衆在黨的政策的引領下,在中央、區、州黨委、人民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團结拼搏,艱苦奮鬥,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各族群衆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了社會安定團结,共建美好傢園的良好局面。
  2001.11.21 與綿陽市結為友好城市
區域概況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東鄰哈密地區,西接石河子市,南與吐魯番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連,北與塔城、阿勒泰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是古代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諸國的必經之路。
  昌吉歷史悠久,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昌吉州境內木壘河一帶已有原始人類狩獵。公元3世紀初至6世紀中葉,境內先後為高車、突厥、西突厥鐵勒部等部族遊牧駐地。公元800年,回鶻在高昌建立回鶻汗國,北庭為陪都,自此這裏便成了回族聚居區之一。公元十三世紀初,元朝在今吉木薩爾縣別失八裏設行尚書省,統天山南北畏兀兒之地,成為新疆及鄰近地區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首府即今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
  昌吉州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核心區域,抱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建有烏拉斯臺國傢一類季節性口岸和亞中商城國傢二類通商口岸;州府昌吉市距烏魯木齊國際機從東西北三面環場18公裏,第二座亞歐大陸橋、312國道、216國道、吐烏大高等級公路、烏奎高速公路和亞歐光纜都從州內通過,是東聯內地、西接中亞、歐洲市場的黃金通道。
  昌吉地勢南高北低,由東南嚮西北傾斜,南部是富庶的天山山地,中部為廣袤的衝積平原,北部為浩瀚的沙漠盆地,此區域為橫亙南部的天山的北坡,習慣稱之為"天山北坡"。境內有冰川1319條,面積1033平方公裏。昌吉光照強、晝夜溫差大,適宜並盛産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糖料、油料、西甜瓜和各類水果。礦産資源富集。主要有煤炭、石油、石灰岩、芒硝、石墨、碧玉等50多種,都具備很高的開採價值。
  昌吉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有著名的國傢級旅遊風景區--高山湖泊天池、有始建於漢代的西域歷史名城北庭都護府遺址、有距今3000年歷史的呼圖壁康傢石門子原始生殖崇拜岩畫、有亞洲最大的恐竜化石發掘地、東方最大的古森林化石群及鳴沙山、原始鬍楊林等人文和自然奇觀。
  昌吉市是古絲綢北道上的重鎮,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全市總面積7964平方公裏,市區面積25平方公裏,自治州總人口154.33萬人。民族構成有漢、回、哈薩剋、維吾爾、東鄉、蒙古、壯、烏孜別剋、錫伯、塔塔爾族等36個民族。其中回族占11.52%,漢族占74.73%,其他民族占13.76%。昌吉市總人口38.36萬人。其中民族人口8.1萬人,主要為回族、哈薩剋族、維吾爾族等民族。市轄6鎮4鄉6個街道辦事處,48個社區居委會,182個村民委員會。
  市中心飛馬財富夜景昌吉市是自治區西部大開發扶優扶強、首批推出的重點城市,被國傢計委等部門聯合認定為最佳投資環境城市、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最佳交通通訊條件城市、高額投資回報率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昌吉市的經濟建設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
  全市GDP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先後榮獲國傢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環境整治優秀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等10項國傢級榮譽。
  東方廣場地理位置
  昌吉市位於天山北麓,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準噶爾盆地南緣,地處東經86°24′- 87°37′,北緯43°06′- 45°20′。東距首府烏魯木齊市35公裏,距烏魯木齊國際機場18 公裏,312國道、第二座亞歐大陸橋和烏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通嚮北疆各地的交通要道。是自治區西部大開發扶優扶強,在天山北坡經濟帶中首批推出的重點城市。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延安北路,郵政編碼:831100,電話區號:0994,代碼:652301,拼音:Changji Shi。
  地勢南高北低,地貌類型可分為南部山地、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境內有大小冰川158條,發源於天格爾冰峰區的三屯河、頭屯河兩條河流自南嚮北貫穿全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鼕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春秋季節不明顯,氣候乾燥,蒸發量大,降水少。
  ,
英文解釋
  1. n.:  Changji City
近義詞
昌吉
相關詞
新疆園區
包含詞
昌吉市區昌吉市四中昌吉市教育
昌吉市一中昌吉市北公園昌吉市人民公園
昌吉市民族飯店昌吉市人民醫院昌吉市一中學生會
昌吉市衛生防疫站昌吉市神農中醫院昌吉市玉雕工藝廠
昌吉市婦幼保健站昌吉市仁康堂中醫院昌吉市民康軟傷醫院
昌吉市厲氏口腔醫院新疆昌吉市棉麻公司昌吉市雪峰羊毛衫廠
新疆昌吉市雪峰羊毛衫廠昌吉市濱湖鄉羊毛衫廠昌吉市順領汽車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北京南路街道張開共青團農場張開老農河農區
張開林木種苗場張開中山路街道張開良種場
張開城郊街道張開老城街道張開商業廳農場
張開寧邊路街道張開延安北路街道張開建國路街道
張開水利廳水土改良實驗場張開五傢渠鎮張開二六工鄉
張開大西渠鄉張開阿什裏哈薩剋民族鄉張開農六師一0一團
張開農六師一0三團張開軍戶農場張開阿什裏哈薩剋族鄉
張開大西渠鎮張開下巴湖農場張開榆樹溝鎮
張開三工鎮張開廟爾溝鄉張開濱湖鄉
張開硫磺溝鎮張開二六工鎮張開緑洲路街道
張開六工鎮張開佃壩鄉延安南路街道
北沙窩荒漠辦昌吉國傢農業科技園區兵團共青團農場
兵團軍戶農場園藝場農六師一〇三團
農六師一〇一團農六師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