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650109 |
|
米東區成立於2007年8月1日,副廳級建製,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和烏昌黨委實施烏昌經濟一體化的“試驗田”和“啓動區”,是確定規劃的首府烏魯木齊城市副中心、全疆最大的製造業基地核心區、全疆重要的化工工業城、全疆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烏魯木齊市緑色食品基地和重要的人居生態新區。
區人民政府住所地:烏魯木齊市府前路,郵政編碼:831400,電話區號:0991 。
米東新區現有總面積3407平方公裏,轄5鎮2鄉,6個街道辦事處,81個行政村,42個居民委員會。區屬常住戶籍人口29.8萬人,有漢、回、哈薩剋等32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1.03%。轄區內有正縣級、副縣級工業園區各一個,有烏石化公司、烏石化總廠、神華新疆能源公司等中央、區、州、兵團駐區單位26個。 |
|
實施烏昌經濟一體化給米東新區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米東區黨委和政府牢牢抓住這個機遇,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把米東區建成新疆首府的副中心、新疆現代製造業基地核心區、烏魯木齊國際商貿中心現代物流區這個發展定位,團结和帶領全區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奮力拼搏,開創了全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五年來,取得的較好的成績。
(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2007年米東區地區生産總值完成98.24億元,年均遞增18.19%;人均地區生産總值由2002年的1564.9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4440美元,年均遞增18.72%。其中一二三産增加值分別完成6.01億元、66.71億元和25.52億元,年均分別遞增7.95%、19.8%和19.87%,一二三産的比重達到6.1︰67.9︰26。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五年纍计完成157.13億元。五年共實施國傢出資項目94項,總投資15.98億元,落實國傢補助資金9.2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2002年的1.59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5.92億元,年均遞增30%。
(二)農業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果。2007年全區農業總産值預計達到8.55億元,年均遞增6.83%。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面落實糧食直補政策,糧食總播面積23.16萬畝,其中優質水稻種植面積8.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6.1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400萬平方米。畜牧業長足發展。動物防疫體係建設進一步完善,牲畜出欄預計達到154.24萬頭(衹),年均遞增14.57%。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認證無公害、緑色、有機農産品基地11萬畝、産品17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成效顯著。五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萬人。農業産業化進程加快。國傢、自治區級農業産業化企業發展到5傢,農業合作組織和涉農協會發展到8個;訂單種植面積達到11.33萬畝;“米全”牌大米遠銷中亞和東南亞。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本級財政投入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4829萬元,編製完成20個示範村的建設規劃,鐵廠溝集鎮小區、人民莊子村等新農村示範點開工建設;新建和維修13個村辦公場所;更新機井81眼,新修防滲渠38.5公裏,實施農業高效節水面積5000畝,實施中低産田改造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1項;加大農村防病改水工作力度,解决了43個村5.26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投入1.2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13公裏,通村油路率達到98.8%,比2002年提高23.8個百分點。穩步實施農村戶用沼氣項目,建成沼氣池859座,建池戶每年戶均節省開支450元。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和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農牧區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和諧氛圍日益濃厚。
(三)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工業經濟實現新突破。2007年全區工業總産值預計達到315億元,年均遞增23.6%。米東區化工工業園、高新技術産業園先後被批準為自治區級工業園。化工工業園建設纍计投資4億多元,完成園區總體規劃編製,組織實施一、二期30平方公裏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成“六縱七橫”50公裏道路,給排水、供電、通訊、天然氣等設施基本達到企業入駐條件;高新技術産業園規劃總面積189平方公裏,一期24公裏道路開工建設。優勢産業和重點企業帶動戰略成效明顯。化工、建材、機械製造、煤炭、農副産品加工、造紙包裝等産業不斷發展壯大,2007年預計完成産值284億元,占工業總産值的90%。年産值上千萬元的工業企業由2002年的64傢增加到113傢,其中,上億元的企業由2002年的12傢增加到22傢。強化企業融資服務工作,企業融資方式實現多元化,中泰化學股份公司股票順利挂牌上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成效,五年引進項目623個,到位資金91.12億元。烏石化三聚氰胺、華泰重化工一期、廣匯雷沃拖拉機、廣匯福田專用車等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産,烏石化大芳烴、大化肥、華泰重化工二期、華凌現代肉類加工等項目進展順利。
(四)第三産業蓬勃發展,城鄉經濟煥發新活力。新建改建華隆美特商業街、烏石化農貿市場和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園等一批市場建設項目,規範和完善了鄉鎮集貿市場;實施完成太平渠火車站項目;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傢佳樂連鎖店80傢。農傢樂鄉村旅遊點發展到224傢,創自治區鄉村旅遊百強示範點3個,新疆鄉村旅遊發源地峽門子被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農傢樂民俗旅遊基地初步形成。2007年,旅遊經營收入預計達到2.76億元。清真餐飲業品牌效應不斷擴大,11種菜品和小吃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華名小吃”,50種菜品和小吃被自治區行業協會命名為“新疆名小吃”。五年完成房地産開發面積120萬平方米,改善了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和城市人居環境。金融、信息、會計、法律服務、電子商務、咨詢等現代服務業有了新發展。 |
|
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面貌呈現新氣象。加大規劃修編力度,編製完成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及部分專項規劃。大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實施了以一環路為軸綫的城區北擴工程,新建改建米東大道、文化路、金河西路、石化廠前路等城區道路61.8公裏;硬化永豐巷、明苑巷、紅光山巷等巷道18.4公裏;新建給排水管網40公裏;新建集中供熱管網35公裏,新增供熱面積167萬平方米;新增天然氣用戶2.3萬戶,普及率達到88%。完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啓動了垃圾處理項目。加大城市生態景觀建設力度。實施了文化路街景、城市中心緑地、紅光山緑化等工程,城市緑地率明顯提高。加大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開展了環境衛生、非法占道經營、亂貼亂畫等專項整治活動。五年整治河道22公裏,改造舊城區131.2萬平方米。
民生保障體係逐步完善,人民生活質量有了新提高。全面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了以勞動力市場為中心的就業服務體係,完成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2.8萬人次,實現就業再就業1.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3.8%以內。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為載體,培訓農村勞動力2.1萬人次。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保險工作穩步推進,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面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年纍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377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認真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纍计發放優撫金389.2萬元,對259名城鎮退役士兵發放自謀職業補助金473.2萬元。改善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建成抗震安居房1.4萬戶,改造殘疾人危房328戶,新建和維修農村睏難戶住房350戶,建成解危解睏房55套。全面實施城鄉扶貧幫睏工程,實行機關、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睏難群衆的生産、生活問題得到妥善解决。2007年農牧區人均收入預計達到6128元,年均遞增8.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1660元,年均遞增13.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9億元,較2002年增長56%。城鎮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人均住房面積由2002年的33.55平方米,增加到35.11平方米。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07 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12.5億元,年均遞增17.21%。
文化和社會建設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取得新進展。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社會文明程度和全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群衆性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多彩。開通城鄉數字電視,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9%。建成自治區級研發中心5個,實施科技項目230項,每年科技三項經費投入均達到當年財政支出的1%以上,成功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並通過復驗,被國傢科技部列為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試點縣(市)。“兩基”成果不斷鞏固提高,完善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製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落實“兩免一補”資金644.7萬元,農牧區學生全部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學校數量由2002年的96所調整到50所;企業學校移交工作穩步進行,五年接收企業學校10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五年教育基本建設投入1.6億元;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幼兒教育協調發展,城鄉均衡教育逐步得到落實。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和三級預防保健網絡進一步完善,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穩步推進,參合率年均達91.74%;“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得到有效防控。加大愛國衛生工作力度,城鄉衛生狀況明顯改善。人口與計劃生育“雙創”工作紮實推進,發放農牧區計劃生育奬勵扶助金1257.88萬元,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9.8%以上。生態建設進一步加強。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共對51傢企業挂牌督辦,整改關停23傢,拆並小鍋爐213臺。米東化工工業園被自治區確定為發展循環經濟試點園區,30傢循環經濟示範企業節能示範工作穩步推進。五年完成四荒地造林、三北防護林、封山育林9.52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89%。加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製和實施力度,確保了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社區服務網絡逐步健全,新建改建社區辦公場所25個。加強民主法製建設。順利完成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村(居)民自治取得新進展。加強政府機關作風建設,深入開展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出臺了服務承諾製等七項機關效能建設制度,開展“萬人評議”活動,設立政務服務中心,實行“一廳式”辦公;開通了米東廣播“行風熱綫”欄目,及時解决群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四五”普法圓滿完成,“五五”普法進展順利,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明顯。強化安全生産監管,製定突發公共事件綜合應急預案,提高應急救援處置能力。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重點開展了非法囤煤及濫采濫挖專項治理行動,積極打造安全、誠信的市場環境。高度重視人民群衆來信來訪,信訪秩序逐步規範。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開展零散朝覲專項治理。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的高壓嚴打態勢,創建市、區兩級治安模範單位173個,平安鄉鎮、街道8個,平安社區、村79個,全區社會治安狀況穩定可控。 |
|
2007年6月30日,《國務院關於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調整昌吉回族自治州與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65號):同意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以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為米東區的行政區域。米東區人民政府駐府前中路。
2007年,《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昌吉回族自治州與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劃的通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調整昌吉回族自治州與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劃的批復》精神,將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並入烏魯木齊市,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行政區劃調整以後,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域面積由10900.77平方千米增加到14216.3平方千米,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區域面積由76975.94平方千米減至73660.41平方千米。米東區行政區域為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與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五傢渠市行政區域界綫走嚮仍按原米泉市行政區域界綫保持不變,雙方跨行政區域使用的土地、草場仍按原使用習慣保持不變。
2007年8月1日,米東區正式挂牌成立。 |
|
- n.: Midong District
|
|
米東 |
|
|
|
鐵廠溝鎮 | 古牧地鎮 | 三道壩鎮 | 長山子鎮 | 羊毛工鎮 | 廠溝鎮 | 柏楊河哈薩剋民族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