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鄉地理位置
區位概況
該鄉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北部,與安嶽縣,資中縣交界,東鄰新店鄉,南鄰雙纔鎮,西鄰保衛鎮,北鄰周禮鎮,距東興城區28公裏,省道內安公路橫穿境內。
行政區劃
該鄉15個行政村,1個社區,12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399戶,總人口21240人,其中農業人口20458人,20個黨支部,617名黨員。
歷史沿革
清為雙河場,1913年改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雙橋公社,1984年置雙橋鄉。 |
|
2009年1月,市委潘書記實地察看該鄉蘑菇基地,種植情況,和種植戶唐洪考察蘑菇基地學親切交談,詳細瞭解蘑菇種植面積、産值及銷售等情況,當得知基地種植面積達200多畝,當地農民出租土地收取租金,還可以就地打工掙錢後,潘書記非常滿意,鼓勵養殖戶擴大種植規模、打造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的農戶走上致富之路。同時,要求該鄉加大對養殖戶的扶持力度,搞好種植基地的規劃和基地道路、水渠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拓寬産品銷售渠道,把種植業做大做強。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2272男11530女10742家庭戶戶數6387家庭戶總人口(總)22249家庭戶男11508家庭戶女107410-14歲(總)49140-14歲男26060-14歲女230815-64歲(總)1570715-64歲男810315-64歲女760465歲及以上(總)165165歲及以上男82165歲及以上女830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148
基礎建設
全鄉轄區內有雙橋電機廠、雙橋磚廠等企業;養雞場13個,優質水果1000畝,個體工商戶500餘戶;信用社1個,糧管所1個,自來水廠1個,郵政代辦所1個,衛生院1所,中小學3所,農貿市場2個,供電營業所1個,中小型水庫1個。
支柱産業
全鄉幅員面積52.4平方公裏,現有耕地17467畝,其中田9998畝,土7469畝。鄉內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海椒、大蒜、水果等;養殖主要有豬、牛、羊、魚和小傢禽。主要特色産品主要有臺灣椪柑,沙溪嶽柚等優質水果,紅苕粉及粉條,桂面,海椒,紫皮大蒜等。 |
|
區位概況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雙橋鎮地處縣城西17公裏處,是清代“四川三才子”彭端淑、彭肇珠、彭遵泗的故鄉。幅員89.57平方公裏,轄14個村,102個經濟社,有8618戶,32777人,耕地35420畝,人均耕地1.2畝。平坦的水泥路和清澈的安溪河穿鎮而過,層巒疊嶂,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雨量充足 ,氣候溫和,盛産水稻、玉米、大豆、小麥、油菜、水果、茶葉、桑葉。地下藴藏着極為豐富的芒硝礦(Na2SO4),有臍橙、桃子、奶牛、蠶桑為主的農業産業支柱;有以場鎮為中心的文化商飲綜合經濟區。1998年實現小康鎮,是全市20強工業鄉鎮之一。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4號)批復丹棱縣撤銷中隆鄉,將原中隆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雙橋鎮。雙橋鎮人民政府駐雙橋場。
礦産資源
該鎮芒硝礦産資源極為豐富,東起桂香村,西至隆興村,沿“丹張公路”一帶,長約5.5公裏,寬約4公裏的地下藴藏着品位較高的芒硝礦(Na2SO4)300億噸,離地面淺,易於開發。芒硝産品的用途廣,市場需求大,經濟價值高,目前已應用到化工、印染、造紙、醫藥等行業,且國際市場缺口大。目前,該鎮已有四大礦山,四大芒硝化工廠,年産芒硝50萬噸,硫化鹼3萬噸。在開發芒硝資源的同時,可建鹼廠、洗滌劑廠,洗衣粉廠。 |
|
內江市東興區轄鄉。區屬玉米製種基地。清為雙河場,1913年改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雙橋公社,1984年置雙橋鄉。位於區境北部,距市區25公裏。面積49.4平方公裏,人口2.2萬。內(江)安(嶽)、白(鶴)雙(河)、高(梁)雙(河)公路過境。轄張廟、傅傢、東山、元覺、佘嘴、黃桷、馬竜、牌坊、鳳竜、楊傢衝、鳳天、雙鼓、金子橋、李傢橋、回竜15個村委會和雙河居委會。農業主産水稻、玉米,兼産紅薯。盛産柑橘,産品遠銷俄羅斯。古剎鳳天寺存有唐將軍薛萬徹駐節處的“將軍山”石刻題碑。 |
|
- : Shuangqiao township
- n.: Shuangqiao Xiang
|
|
雙橋 |
|
利辛縣雙橋鄉防保站 | 永城市雙橋鄉博愛診所 | 永城市雙橋鄉王爐營診所 | |
|
|
東山村 | 回竜村 | 牌坊村 | 楊傢衝村 | 李傢橋村 | 張廟村 | 付傢村 | 馬竜村 | 清源社區 | 元覺村 | 佘嘴村 | 黃桷村 | 鳳竜村 | 鳳天村 | 雙鼓村 | 金子橋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