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648021 代碼:510811 區號:0839
拼音:Yuán Bà Qū 英譯:Yuanba District
元壩區位於四川省北部廣元市中南部,北緯31°54′-32°23′,東徑105°32′-106°05′。東鄰旺蒼縣,西接劍閣縣,南與蒼溪縣相連,北與市中區搭界。總面積1435平方千米。總人口24萬人(2006年)。全區轄9個鎮、19個鄉:元壩鎮、衛子鎮、傢鎮、磨灘鎮、柏林溝鎮、太公鎮、虎跳鎮、紅岩鎮、昭化鎮、晉賢鄉、文村鄉、清水鄉、張家乡、香溪鄉、青牛鄉、陳江鄉、丁家乡、黃竜鄉、石井鋪鄉、白果鄉、梅樹鄉、明覺鄉、射箭鄉、朝陽鄉、大朝鄉、沙壩鄉、柳橋鄉、子云鄉;揀銀岩社區街道。共有20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417個村民小組、5個居民小組。區政府駐元壩鎮,距廣元市區18 千米。
屬低山地帶,年均溫16.1℃,年降水量856毫米。嘉陵江縱貫西部,有子云、工農、馬蹄灘等中型水庫。廣旺鐵路,京昆高速公路,212國道、202省道過境。有建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的柳橋石刻牌坊,1933年紅四方面軍在牌坊上刻有標語35條,現存28條,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昭化歷史文化古城、蜀漢大將軍錄尚書事費椪墓等名勝古跡。境西部的雲臺山、牛頭山屬劍門蜀道風景點。 |
|
元壩區位於四川省北部廣元市南郊,東鄰旺蒼縣,西接劍閣縣,南與蒼溪縣相連,北與利州區搭界。幅員面積1440平方公裏,轄9鎮19鄉1個社區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4.2萬。
交通發達,通訊便捷。成(都)普(濟)鐵路、廣巴公路橫穿東西,國道212綫、嘉陵江縱貫南北,區內108公裏環綫公路連通28個鄉鎮,距廣元飛機場28公裏。萬門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開通,長途通訊進入全國聯網,實現了國內國際直撥。
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境內古跡衆多,風景秀麗,是蜀道旅遊綫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景點有秦漢時期的巴蜀第一縣址——昭化,古城的秦陶漢磚、費禕 陵墓、鮑三娘陵墓以及葭萌險關等三國古跡;有融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雲臺風光、柏林驛道;有建於東漢至今保存完備的“廣善寺”;有巍巍紅軍山、紅軍紀念牌、紅軍練兵遺址、紅軍烈士陵園、紅軍石刻碑林;有省內僅存,飽含藝術韻味的柳橋紅軍石牌坊;有南宋名寺蜀北第一叢林“平樂寺”等。
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礦藏豐富,分佈集中,已探明的主要礦産資源有金、鐵、銅、煤、石灰石等10多種,其中金、煤、石灰石等礦藏貯量可觀,已被陸續開發利用。氣候適宜,生物繁茂,藴育着豐富的物産資源。種植業、養殖業和中藥材等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盛産稻穀、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和烤煙、棉花、油菜籽、花生等經濟作物;林果業盛産獼猴桃、雪梨、柑橘、蘋果、板慄、核桃、木耳等。傢畜傢禽種類繁多,飼養大量豬、牛、羊、雞、鴨、鵝,並形成一定規模。植被資源豐富,動植中藥材資源1000多種,其中20多種銷往省內外。
勵精圖治,一展雄姿。 區委、區政府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實施科教興區、外嚮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勢推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生態安居和城市經營進程,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均得到長足發展。2002年,全區國內生産總值6.33億元,農業總産值5.84億元,工業總産值1.1億元,社會固定資産投入2.51億元,財政總收入2192萬元。
與時俱進,再鑄輝煌。24萬元壩人民决心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導下,乘改革東風,踏開放大潮,與時俱進,奮力開拓,把元壩建設成為功能齊備、風景優美、設施完善的廣元“後花園”。 |
|
元壩區地形地貌以中低山為主,地質構造體係屬米倉山,竜門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交匯地帶,大部份地區位於米倉山走廊以南,為典型的侵蝕臺階狀中低山形。地勢北高南低,延緩下降,江河溪溝縱橫,山體切割強烈,地表起伏不平,其地貌復雜多樣,有河流衝擊平壩、後陵、臺地、低山、中山等。海拔在400米—1200米之間。
境內大部分地區屬白堊係下統城墻岩群地質岩層,是繼侏羅係沉積之後又一套河湖相約色碎屑構造、礫岩、砂岩、泥岩呈互層産出,厚在1300米左右,岩性變化較大。劍門關組(K、J)為內陸紅色碎屑岩構造,岩性主要為巨層狀礫岩,含礫砂最厚,達220米以上。由此嚮東逐漸變薄,相變情況與蓮花口組礫岩相似。境內不尚有侏羅係地層出露,係典型的內陸河湖相碎屑岩沉積,呈角度不整合超覆於下寒武統至三迭係地層之上,下統為暗灰色含煤建造,組成岩性為厚層狀石英礫岩,岩相變化顯著,以金子山一帶(元壩區西北部)最後,繼而嚮境內東部逐漸變薄。山地氣候有利於農、林、牧、副、漁業的全面發展。
元壩區地處低山嚮丘陵過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且由東嚮西傾斜。境內有雲臺山和牛頭山。
雲臺山位於廣元市元壩區大朝鄉境內,距劍門關15公裏,距昭化古城20公裏,相傳是魏將鄧艾被冤殺後的人頭所化而成,故又稱“人頭山”。人們常見的是雨住天晴,雲霧掠身而過的彩霞,出現在山的頂峰,故又名“雲臺山”。登山遠眺,晨觀日出,暮看雲海,覺有羽化登仙,存自於超然世界的快感。為此,雲臺山素有小峨嵋之稱。《大清一統志》載:人頭山在昭化縣西四十五裏,山嶺突出,宛如人頭。後唐長興初伐蜀,王宏贄從白衛嶺人頭山後,出劍門南,即此也。
雲臺山巨石矗矗,連捲如雲,海拔1254米,是周圍諸峰之首,懸崖陡壁,群山環抱,怪石嶙峋,麯徑險峻,古木蔥鬱,株形奇特,勁草叢生,鳥獸棲息。“一綫天”異常險峻,又名“纔君洞”,傳說太上老君在此煉丹。“觀音殿”建築構思新穎,將山石內的泉水自觀音像手中玉瓶內引出,斷續而有規律地流出,長年纍月不斷流,凡是登山至此者,都要喝上幾口,洗洗臉手,傳說此水可消病去災,兼具美容之特效。
牛頭山形似一座巨大的牛頭,故而得名。天雄關在其間,所以又稱“牛首雄關”。此關四周群峰昂首,與劍門群峰遙相呼應。關上原建關羽廟一座,有大雄殿、牛王殿、姜維殿、娘娘殿等,因歷經戰亂,廟已被毀。至今衹有天雄關石門尚存,14塊石碑和一些石柱、石鼓經受了戰亂和風霜的考驗,依然挺立在山巔之一,似欲證明天雄關的歷史古遠而悠久。
平壩區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礦藏豐富,分佈集中,已探明的主要礦産資源有金、鐵、銅、煤、石灰石等10多種,其中金、煤、石灰石等礦藏貯量可觀,已被陸續開發利用。氣候適宜,生物繁茂,藴育着豐富的物産資源。種植業、養殖業和中藥材等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盛産稻穀、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和烤煙、棉花、油菜籽、花生等經濟作物;林果業盛産獼猴桃、雪梨、柑橘、蘋果、板慄、核桃、木耳等。傢畜傢禽種類繁多,飼養大量豬、牛、羊、雞、鴨、鵝,並形成一定規模。植被資源豐富,動植中藥材資源1000多種,其中20多種銷往省內外。 |
|
西周時,巴、蜀、苴先民在今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建立邦國"昔阝"。春秋戰國時,為蜀王領地。開明氏蜀王第五世尚“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候”。以葭萌為都邑。秦惠文王更元年九年(公元前316年),因苴、蜀相攻擊,秦遂趁機伐蜀並苴。在苴候所在地建置葭萌縣,屬秦。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葭萌縣為漢壽縣。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漢壽縣置晉壽縣。東晉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改晉壽縣置益昌縣。西魏廢帝元欽三年(公元544年),廢益昌縣為京兆縣。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改京兆縣為益昌縣。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改益昌縣為益光縣。北宋太祖初復改益光縣為益昌縣。開寶五年再改益昌縣為昭化縣。
1913年屬川北道,1914年屬嘉陵道。1933年7月23日,紅四方面軍在元壩鎮建立川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嘉陵縣蘇维埃政府。1935年4月10日,紅四方面軍在昭化縣境內的白田壩建置赤化縣蘇维埃政權。
1949年12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昭化城。
1950年1月,昭化縣人民政府在今昭化鎮成立,隸屬劍閣專署。
1951年增設涼葛區,全縣年底為6區,45鄉。
1952年4月,從虎跳區劃出黃竜、麻石、山溪、白果4鄉,增設紅岩區。從三堆區劃出劉傢、天隍、白水、沫浴4鄉,增設白水區。
1953年隸屬錦陽專屬。
1956年撤銷1區、1鎮,共10鄉,
1958年將上寺鄉並入白家乡,撤銷下寺區公所,恢復寶輪區公所。
1959年3月22日撤昭化縣並入廣元縣。1985年2月8日廣元建市,原廣元縣更名為廣元市中區,元壩隸屬廣元市中區。
1986年撤昭化、虎跳、王傢、衛子四個小區建立衛子區公所。
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衛子區公所建元壩區。且將市中區的元壩、竹園填、馬麓、金子山、七佛、建峰、白傢、碾子、上寺8鄉並入,區人民政府駐地元壩鎮,屬廣元市。
1991年將竹園鎮和金子山、馬麓、七佛、建峰、白傢、碾子6個鄉劃歸青川縣,將上寺鄉劃歸劍閣縣。
1991年將竹園鎮和金子山、馬麓、七佛、建峰、白傢、碾子6個鄉劃歸青川縣,將上寺鄉劃歸劍閣縣。
1997年,元壩區面積1430.7平方千米,人口23.8萬,轄9鎮17鄉:元壩鎮、虎跳鎮、衛子鎮、昭化鎮、王傢鎮、太公鎮、紅岩鎮、柏林溝鎮、磨灘鎮、射箭鄉、明覺鄉、白果鄉、石井鋪鄉、黃竜鄉、清水鄉、張家乡、晉賢鄉、文村鄉、陳江鄉、香溪鄉、丁家乡、青牛鄉、沙壩鄉、大朝鄉、朝陽鄉、梅樹鄉。區政府駐元壩鎮。
2000年,元壩區轄9個鎮、19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34541人,其中: 元壩鎮 22072 衛子鎮 8330 王傢鎮 13161 磨灘鎮 11905 柏林溝鎮 7937 太公鎮 9160 虎跳鎮 8490 紅岩鎮 6096 昭化鎮 17447 晉賢鄉 7752 文村鄉 7093 清水鄉 11281 張家乡 9282 香溪鄉 4415 青牛鄉 6743 陳江鄉 5133 丁家乡 4726 黃竜鄉 6697 石井鋪鄉 11029 白果鄉 7237 梅樹鄉 6807 明覺鄉 7869 射箭鄉 6929 朝陽鄉 6336 大朝鄉 3618 沙壩鄉 4643 柳橋鄉 7439 子云鄉 4914
2004年轄9個鎮(元壩、昭化、衛子、虎跳、王傢、太公、紅岩、柏林溝、磨灘)、19個鄉(射箭、明覺、白果、柳橋、沙壩、文村、陳江、青牛、黃竜、清水、梅樹、香溪、張傢、丁傢、晉賢、大朝、朝陽、紫雲、石井鋪)。
2009年1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號)同意廣元市利州區與元壩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即將利州區榮山鎮權壩村的7、8、9三個村民小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元壩區元壩鎮管轄。同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號)同意廣元市元壩區紫雲鄉人民政府駐地從嘉川村遷至金花村。 |
|
賞荷花景,觀荷花藝,品荷花宴,交荷花易。7月28日,元壩區舉行了“元壩區柳橋荷花會”。該區農民依托柳橋村和分水村的“藕魚果”工程,興建“農傢樂”,開發生態觀光農業,於去年8月8日舉辦了“元壩區首屆柳橋荷花會”,當天兩村的農傢接待遊客2萬餘人,消費金額超過10萬元,還達成藕交易2萬余公斤,荷花也賣到2元一朵,許多農戶僅賣荷花收入就有1000多元。今年7月28日,“元壩區第二屆柳橋荷花會”又在這裏舉行。一望無際的荷田裏,荷花盛開,清純襲人,吸引區內外3萬餘人來此賞荷花景、觀荷花藝、品荷花宴、交荷花易。
這次荷花會突出了五大特色。一是舉行了“荷花盛會迎嘉賓”的大型文藝演出。整場演出時間近兩個小時,來自省、市、毗鄰縣區及本地近300人演職人員聯手為大傢奉獻了一臺精彩的演出;二是“連綿荷花300畝”。目前,柳橋六社、分水村集中成片的荷花300餘畝荷花初綻,徐徐清風送來陣陣清香,令漫步荷叢之中的遊人流連往返;三是“民俗民風樂民衆”。來自該區虎跳鎮三宮村的嗩吶舞獅表演、昭化平武村的彩船花燈表演令觀衆拍手叫絶,川北民歌對唱更是吸引了衆多觀衆;四是“回味無窮荷花宴”。在柳橋廣旺路沿綫的40多傢“農傢樂”擺設了荷花宴,讓遊人大飽口福,使荷藕的價值倍增,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一般農傢收入2500多元,農傢最多收入5000多元;五是“以會招商活經濟”。在荷花會這天,區內外的客商紛紛來元壩洽談業務。據有關統計表明,當日遊人消費達50餘萬元,簽訂銷藕協議250噸。
9月21日(農歷八月初八),元壩區將舉辦首屆桂花節,為實現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目的,屆時將開展係列大型文體活動。重頭戲是1700人參與表演的大型廣場文化《桂香元壩》,包括《桂香迎賓》、《桂花作證》、《歷史幽香》、《奔嚮花海》四章,節目已在省文化館舞蹈編排專傢的指導下,進入了緊張的排練階段。此外,還將舉辦“丹桂之夜”文藝晚會、“廣場文化活動”、“桂香月圓”書畫攝影作品展、“桂花杯”徵文大奬賽、民間民俗文藝展等大型文體活動。其中廣場文化活動最為豐富,包括“老年文藝”、“民間文藝”、“大衆舞”及“大傢唱”,將在城區濱河路通宵表演。屆時,全市教育係統男子、女子教工籃球賽也將在該區展開角逐。 |
|
2005年1至6月,全區實現生産總值(GDP)3927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6764萬元,比上年增長5.1%;第二産業增加值8137萬元,比上年增長28.0%;第三産業增加值14376萬元,比上年增長10.3%。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9827萬元,比上年增長35.0%,實現增加值4110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77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1%;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45萬元,完成預算1260萬元的43.3%;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加65元,增長14.3%。 |
|
元壩區位於四川省北部廣元市南郊,東鄰旺蒼縣,西接劍閣縣,南與蒼溪縣相連,北與市中區搭界。
Yuanba Qu
510811
648021
縣人民政府駐元壩鎮
元壩區轄9個鎮(元壩、昭化、衛子、虎跳、王傢、太公、紅岩、柏林溝、磨灘)、19個鄉(射箭、明覺、白果、柳橋、沙壩、文村、陳江、青牛、黃竜、清水、梅樹、香溪、張傢、丁傢、晉賢、大朝、朝陽、紫雲、石井鋪)。 |
|
昭化,古稱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早在兩千多前就是苴國都邑,自秦設郡縣以來,一直是郡縣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為廣元市昭化鎮,位於廣元城之西南30公裏的嘉陵江與白竜江匯合處。《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張飛挑燈夜戰馬超;老將黃忠、嚴顔勇退曹兵;姜維兵敗牛頭山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裏。
昭化古城,一面臨江,三面環山,嘉陵江在城東與白竜江匯合,直通古渝州(今重慶)、金牛道穿城而過,自古也有水陸碼頭之稱。劍門雄關屹立於城之西北,桔柏古渡扼守着城之東南。昔日的昭化,舟船川流不息、車馬絡繹不絶。她既是交通要塞,又是軍事重地。三國時,劉備占據葭萌後,看中了這裏的重要戰略地位。此城兩江匯合,繞城東去,金牛古道穿越而過,劍門雄關,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北枕秦嶺,西憑劍閣,南通閬巴,真是全蜀咽喉。雖是彈丸之地,而有金湯之固。他以此為根據地,嚮西進攻劉璋,奪益州,再嚮東擊敗張魯,取得了漢中,建立了蜀國。蜀漢左將軍馬超當年在這裏降歸劉備,大將軍蔣琬曾督軍於此。魏將鐘會、鄧艾攻蜀時,被蜀將張翼、關索等長期阻於嘉陵江之東,兩軍在這裏進行過多次爭奪戰,關索的夫人鮑三娘就戰死在昭化附近的土箕壩。
古城昭化,文物古跡頗多,尤以三國遺跡最多,西門有蜀漢大將軍費方之墓;城北有蜀將關索之妻鮑三娘之墓;城西5公裏的牛頭山上“襟劍閣而帶葭萌,踞嘉陵而枕清水,誠天設之險”的“天雄關”,而今關門猶存,雄姿不減當年,山頂上的“姜維拜水井”至今尚存。山的右側還存清代碑林一處,雖經數載風雨,石碑卻依然屹立於山巔。這些文物古跡,吸引着無數考古者和“三國研究會”的學者及遊人。
昭化古城東門外,嘉陵江和白竜江匯合處的“桔柏古渡”是古今文人吟詠之地。古時這裏是“白天萬人拱手,夜晚千盞明燈。”新舊《唐書》所載唐明皇幸蜀“遇有雙魚負舟過津,議者以為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在此匯合的白竜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匯合,還各自保持自己的本色,清蝕分明,似兩竜交合,形成一大奇觀。歷代詩人杜甫、楊慎、張問陶等對此都有題詠。至今這一奇觀猶如當年,清晰可辨。
歷史上對三國蜀漢的興亡概括為“興於葭萌,滅於劍門”。把昭化古城奉為發祥之地,因而引起了不少人對她的嚮往。
在元壩柳橋鎮,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築群,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叢林—元壩平樂寺。
平樂寺位於廣元巴中路旁的元壩平樂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相傳該寺始建於宋代紹興(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餘年,現有臨濟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師墓碑及始建平樂寺碑記均有記載。舊時殿宇輝煌、香火鼎盛、道場幹淨、佛法興旺。該寺在文化大革命遭到毀壞。改革開放後,人民政府為了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滿足廣大人民群衆,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民群衆的宗教生活需要。1993年,經所在地縣人民人民政府申請,廣元市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在其舊址開始重建工作。
為了有力開展這項重建工作,選擇一位有相當能力的,即既持戒精嚴、修學並重,又懂得古建築設計與修建兩者具備得法師便成首要工作。在人民政府得到申請下,由上級佛協推薦,幾經考證,最後正式决定:禮聘徹利法師前來,具體領導這項工作,並主持和統領該寺一切佛事活動。
徹利法師真是法脈竜象,堪為末法時代振興佛法,擔荷如來傢業之大法器者。徹利法師幼時曾隨當代著名大德及武術傢海燈法師學習佛法及武功,後出傢在陝西終南山拜與海燈法師齊名的淨天法師為師,成為淨天法師的高足,之後為了進一步完善自己,又依附中國著名高僧惟賢法師(現為重慶慈雲寺方丈,重慶佛教協會會長),潛心佛法,終有所造詣。幾年以來,法師身體力行,不怕睏難,剋服重重障礙,率領全寺40餘名弟子,為弘揚廣大我佛教化,利樂一切有情恆發無上廣大心願,遍行一切難行苦行,終於在片瓦不存的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了一座莊嚴的佛教道場。
該寺現有天王殿、觀音殿、幽冥十殿、鐘鼓樓、講經堂、茶娛院、玉佛殿、放生池等。天王殿、觀音殿裏,諸佛菩薩各有姿態,莊嚴威儀;幽冥十殿,一片地獄景象,肅穆攝衆;鐘鼓二樓,巍峨對峙,晨鐘暮鼓,警醒衆人;講經堂裏,法音不絶,聲振寰宇;茶娛院內,善男信女,穿梭如織;玉佛殿內,更有緬甸華僑佛界所贈整體玉佛,彌足珍貴,價值連城,寺外竜山環抱,緑蔭掩映;放生池內,荷月映池,魚翔淺底。
元壩平樂寺會期為每年的3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每到此時,善男信女雲集於此,燒香拜佛,好一派興旺發達景象。 |
|
- n.: Yuanba District
|
|
元壩 |
|
元壩區朝陽鄉小學 | 廣元市元壩區衛生防疫站 | 廣元市元壩區中醫院 | 廣元市元壩區人民醫院 | 廣元市元壩區婦幼保健院 | 廣元市元壩區委黨校 | |
|
|
子云鄉 | 磨灘鎮 | 太公鎮 | 梅樹鄉 | 朝陽鄉 | 王傢鎮 | 元壩鎮 | 黃竜鄉 | 柏林溝鎮 | 紅岩鎮 | 昭化鎮 | 丁家乡 | 張家乡 | 清水鄉 | 沙壩鄉 | 白果鄉 | 虎跳鎮 | 衛子鎮 | 大朝鄉 | 晉賢鄉 | 香溪鄉 | 青牛鄉 | 陳江鄉 | 文村鄉 | 柳橋鄉 | 明覺鄉 | 射箭鄉 | 揀銀岩社區街道 | 紫雲鄉 | 石井鋪鄉 | 揀銀岩街道 | 傢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