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縣 : 成都公交站 : 青縣 : 渦陽縣 : 黑山縣 : 大窪縣 : 蒼山縣 : 三原縣 : 彭州市 : 雙流縣 : 甘𠔌縣 : 亭湖區 [顯示全部] > 新興鎮
顯示地圖
目錄
河北省青縣新興鎮
  新興鎮位於青縣縣城西南20公裏處。東臨104國道,東有京福高速公路,西有京九鐵路通過,南有朔黃鐵路,橫穿全鎮的滄廊高速正在修建中。民族路南北相連,交通方便,通訊快捷。總面積8.7平方公裏,轄38個自然村,總人口3.6萬,其中回族同胞1.4萬。
  近年來,新興鎮的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農業發展中,形成了“小棗、蔬菜、畜禽”三大主導産業格局;工業上形成了“針織毛衫業、五金電器業、食品飲料業、清真肉類加工和農林收儲”五大主導行業。
  發展思路,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重點抓好“三大産業”即:小棗、蔬菜、畜禽和五大行業即:針織毛衫業、五金電器業、食品飲料業、清真肉類加工和農林收儲。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四川省雙流縣新興鎮
  四川雙流縣新興鎮(原名新店子),地處成都市的東郊,距離成都市中心10公裏,與錦江區的三聖鄉、竜泉驛區的大面鎮、柏合鎮和本縣華陽鎮、中和鎮、白沙鎮、萬安鎮等相鄰。境內交通發達,24米寬的“新三路”快速通道全面貫通,成都外環路、人南延伸綫、華竜路環繞我鎮,“新中路”中和段在今年內完成改造。鎮內水、電、氣、路、通訊設施齊備,寬帶上網任你漫遊於網上世界。
  新興鎮轄7個行政村,兩個集鎮,全鎮總人口3萬餘人。幅員面積38.08平方公裏,是成都近郊農副産品生産銷售主要集散地之一。這裏是成都市的蔬菜基地,鎮內共有三個農副産品零售批發市場。集化工、機械、輕工、商貿為一體的五平方公裏的新興綜合工業集中發展區設施配套齊全。
  2004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産總值15,603萬元,比上年增長19.5%;全口徑財政收入145萬元,增長43.6%;農民人均純收入4,169元,比上年增收441元,增長11.8%。引進項目28個,到位資金6,599萬元,其中工業項目26個,到位資金6,324萬元,工業增加值1,000多萬元,全鎮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進程明顯加快,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2005年計劃建設1,000畝“城市菜地”項目,繼續擴大側耳根生産規模,做大做強“側耳根”、“豌豆尖”品牌。為實現“領跑東山,富民升位”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東接成都的快速通道(新興—三聖)已經全面貫通。成都市外環路、成仁路、竜華路和成竜路都環繞該鎮,鎮內各村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面八達的交通網絡。水、電、氣、路、通訊(含小靈通)、光纜等基礎設施齊備。寬帶上網任你漫遊於網上世界。
江蘇省????城市省亭湖區新興鎮
  新興鎮位於????城市北郊,與市區直接相連,是市區的衛星集鎮之一。全鎮總人口近6萬人,社會總面積55.6平方公裏。全鎮下轄1個辦事處,13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新興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串場河、通榆河縱貫南北,204國道、????靖寧高速公路、新長鐵路縱橫交錯。鐵路客運北站、貨運站、通榆河港池及國傢直屬糧庫、生産資料公司倉庫,石油公司油庫、國傢棉花儲備庫、220千伏變電所等單位坐落在該鎮境內。
  新興鎮經濟發展步伐逐年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4年,實現GDP4.23億元,財政收入16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70元。工業經濟實現銷售收入3.12億元,利稅1720萬元,入庫稅收超百萬元的企業6傢,2005年可實現財政收入2000萬元.
  新興現有企業100多傢,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傢,形成機械、化工、機電、電子、服裝、建材等六大支柱産業,涉及100多個部門類別。該鎮的江蘇高精公司、華派化工公司、清華紫光吉利達環保機械公司、????城瑞智生物、悅泰電子公司等一批竜頭骨幹企業,産品直銷國內外市場,發展態勢良好。三産服務業是新興將來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新興的物流中心、交通中心、物資供應中心、服務中心的主力位置,境內現有大小物資企業50多傢,並擁有鐵路貨場、通榆河港池等重要物資中轉站,帶動着全鎮三産服務行業快速發展。農業是新興的基礎産業,農副産品資源豐富,已形成了傢禽傢畜、大棚蔬果、花卉培植、特種水産、觀賞魚等10多個特經作物生産基地,其中“老江北”營養蛋、“李清葉”肉鴨、“七鳳”草雞、“江桂”蔬菜、“合順”醬醋係列産品早已享譽大江南北,基本形成了特色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遼寧省大窪縣新興鎮
  鎮政府駐坨子裏,人口2.1萬人,面積66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坨子裏、躺崗子、腰崗子、兩棵樹、王傢、紅草溝、育新、於崗子、園林。
四川省彭州市新興鎮
  新興鎮(又名海窩子)位於彭州市西北部竜門山,地處湔江河畔,距彭州市20公裏,東經103°47′45″—103°53′50″,北緯度31°04′45″—31°09′50″之間,東鄰葛仙鎮,西接磁峰鎮,南接丹景山鎮,北靠通濟鎮,境內南北長9.4公裏,東西寬9.7公裏,海拔高程752.6米至1281.8米;山丘壩俱全,幅員面積31.5平方公裏;轄13個行政村、2個社區,駐鎮單位10餘個,人口156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30人,礦産資源豐富,主要以煤、耐火材料、石料為主。
  新興鎮地處湔江河𠔌小盆地中心,為古蜀王國開國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蜀蠶叢後遠古時代黃河上遊羌族的一個支派,後來,一部份人從高原地區嚮南,遷徙,自岷山進入岷江居這一支就是蜀族祖先。蜀王柏氏建國於“瞿上”,即今“海窩子”。
海南省屯昌縣新興鎮
  新興鎮地處屯昌縣北部,海榆中綫貫穿南北,號稱屯昌的“北大門”,距離縣城19公裏,土地總面積123平方公裏,下轄12個村委、1個居委會、自然村120個,經濟社184個,總人口25421人,耕地面積3.84萬畝,其中水旱田20943畝,坡園地26815畝;林地6.6萬畝,其中橡膠30000畝,檳榔4304畝,糖蔗9800畝,鼕季瓜菜12931畝,常年瓜菜2500畝,漿紙林10000畝,淡水養殖4284畝。是該縣農業對外經濟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全省百鎮建設項目之一,還是屯昌縣“一城四鎮”的重點鎮。
  1、水庫有6個,較大的水庫是加樂潭和香車水庫,蓄水量分別為1170萬立平米和140萬立平米,水渠總長約154公裏,支渠94公裏,灌溉面積約7500畝。現有大小田衝約300個,其中500畝以上的有5個,200畝以上的有35個,最大的田衝是新北的北京衝和南歧的田肚衝分別是1000畝。
  2、已建成的文明生態村14個,分別是南尊、馬祿、西排坪、南豐、新園村、吳宅園、曾嶺仔村、新興園坡村、土剋一村、下屯科甲嶺村;吳嶺仔村、春花山村、雙頂村、幹昌坡村;已成立了南豐、新園、吳宅園、曾嶺仔、山柚園、南尊、馬祿等7個養豬專業合作社。
山東省蒼山縣新興鎮
  新興鎮位於"山東南菜園"--蒼山縣城最西部,西與“煤城”棗莊接壤,南與“酒都”蘭陵毗鄰。全鎮轄44個行政村,3.8萬人,總面積81.49平方公裏。
  該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西通棗莊,距京滬鐵路35公裏;南依郯(城)夏(莊)公路,距“黃金水道”大運河、交通樞紐城市徐州各35公裏、80公裏;北接206國道,近靠會寶嶺水庫;嚮東距京滬高速公路30公裏。境內有“十”字型縣鄉公路經鎮駐地與外界相通,周圍輻射區域廣,交通運輸極為便利。
  鎮內民風純樸,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遠有竜山文化遺址、西漢太祖神廟遺址,“王莽趕劉秀”、“金頭換人頭”的故事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近有抗日支前模範村------下湖村、糖稀湖-----魯南大捷主戰場舊址等。1947年1月,陳毅、粟裕在鎮境內的馬莊、下湖、太子堂一帶糖稀湖區,消滅了國民黨整編二十六師和第一快速縱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魯南大捷一詩:“快速縱隊走如飛,印緬歸來自鼓吹。魯南泥濘行不得,坦剋都成廢鐵堆。快速縱隊今已矣,二十六師汝何為?徐州薛嶽掩面哭,南京蔣賊應淚垂。”
  該鎮地處秦嶺緯嚮構造帶,呈褶皺與斷裂狀。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石英石、鐵礦石、鎂石等。其中鎮北部、西部裸露的寒武係五山組優質石英砂岩礦達18處之多,纍计面積6.6平方公裏,總儲量達6.1億噸以上,列山東之冠。經抽樣加權測驗,其化學成分為:SiO2:最高99.78%,平均98.88%。該鎮所産石英砂岩是國內外最佳玻璃硅質原料之一。得到國內外專傢的肯定。經山東總隊詳細勘探的尖頂山北中段,求獲B+C+D級儲量4445萬t。大型礦床集中,礦量如此之大,在國內外實屬罕見。
  近年來,新興鎮黨委政府按照“工業抓民營,農業抓調整,社會治安求穩定,整體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全鎮工農業生産蓬勃發展。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7.36億元,其中農業總産值1.76億元,工業總産值5.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15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128元。初步形成石英石加工、鐵礦石加工、食用菌生産等為主導産業的民營經濟發展格局。招商引資工作成績驕人:自去年以來,全鎮共引進外資項目7個,吸引鎮外資金2.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萬元,其中投資1100萬元的山東新興硅砂公司、投資800萬元的新世紀硅砂有限公司、山東萊蕪集團投資700萬元的萊蕪鐵礦選粉廠、山東棗莊外貿集團投資700萬元連營鐵礦選粉廠,均已投産運營。農業生産以蔬菜種植和畜牧養殖為主,現已形成蔬菜、林果、食用菌、特種養殖等四大支柱産業。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建設面積達到了3平方公裏,新建上宅下店式商品樓1.5萬平方米。供電、供水、通訊、有綫電視等基礎設施齊備。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社會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全鎮呈現出社會穩定、政治安定、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面。
  新興鎮行政村劃分
  東一村 東二村 盧樓村 馬樓村 張屋村 西新興 於樓村 太子堂 新勝村 雲鋪村 曹莊村 閣老埠 東關莊 木山村 前大堯 後大堯 前關莊 後關莊 北辛莊 王樓村 高王莊 西劉莊 艾莊村 馮嶺村 小寨子 黃山屯 古林村 蔣莊村 嶽樓村 嶽橋村 下湖村 竜莊村 雙山屯 馬莊村 東鳳莊 西鳳莊 山裏王 朱屯村 板閘湖 伏東村 伏西村 徐山口 東大寨 西大寨
  基礎設施
  新興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小城鎮建設的投資力度,目前,該鎮的城鎮面積達到了3.3平方公裏,新建商品樓萬平方米,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齊備。
  明星企業
  新興鎮依托石英砂鐵礦石等子源優勢打出"資源招商""誠信招商"品牌,通過優化軟硬環境。目前,全初步形成了石英砂加工、鐵礦石加工,水泥預製等主導産業的民營經濟發展新格局。自去年以來,全鎮共引進外資項目7個,吸引鎮外資金2.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億元。
  2003年,總投資800萬元的新興硅砂公司技改項目現已投産運營。2003年12月棗莊外貿集團投資700萬元建成的金德鐵礦選粉廠。2003年2月,萊蕪集團投資800萬元興建的富茂鐵礦選粉廠。
安徽省渦陽縣新興鎮
  新興鎮位於渦陽縣城北20公裏處,東臨丹城、馬店集鎮,西至耿皇、牌坊鎮,南瀕竜山、張老家乡,北界河南李寨、馬橋鎮。
  新興鎮政府坐落在新興集,新興集又稱“奶靈廟”,後演化為“竜奶廟”,“竜廟”。據《渦陽縣志》載:公元前511年,楚靈王昏庸被廢,衹身逃此,遇舊臣申亥,申亥為報楚王不殺其父之恩,竭誠相待,又令二女侍寢,然靈王當夜自縊,申亥處死二女陪喪靈王,民憐二女,建“奶靈廟”。解放戰爭時期為雪渦縣,轄雪楓區駐地,解放後在此設雪楓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命名為雪楓公社,1963年改為新興區,1969年撤區建立新興人民公社,1979年劃社建區,成立新興區,1992年二月撤區並鄉成立新興鎮
  自然環境
  區位面積:全鎮總面積為9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8.9487萬畝。
  區劃沿革:新興鎮原為新興區,轄新興、大李、大曹、重興、吳橋五個鄉,1992年2月撤區並鄉後,重興並到丹城鎮,吳橋並到張老家乡。轄一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168個村民組,108個自然莊。有新興、大曹、王集、石塚、寶塚五個集貿市場。
  人口狀況:新興鎮2000年人口普查,總人口為51814人,其中男27143人,占總人口數的52.38%,女性24671人,占總人口數的47.62%,2004年總人口55379人,其中男29331人,農業人口53610人。
  地形與交通:新興鎮處淮北大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土質98%的黑土係,位置優越,渦新河似一條緑色飄帶,直通渦水,五道溝、嶺孜溝,曹武溝、三八溝、青竜溝縱橫交錯,支流延伸各個村莊。交通便利,省道渦永公路穿街而過,是直達寧波、武漢、鄭州的交通樞紐,縣道團结路、曹武路橫跨東西,村村道路硬化。
  礦産資源:據勘探,境內藴藏大量的煤,劉店礦地下煤遍及新興鎮六個村,其他有待開採。
甘肅省甘𠔌縣新興鎮
  新興鎮位於甘𠔌縣城以北,距縣城2.5公裏,鎮域面積129.4平方公裏,東西長27.7公裏。鎮域內交通便利,商貿活躍,經濟文化相對比較發達,素有甘𠔌“旱碼頭”之稱。全鎮共轄1個社區,46個行政村,266個村民小組,23570戶10963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201人。總耕地面積81618畝,其中川水地28363畝,山旱地53255畝,人均耕地0.82畝。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團结帶領廣大幹部群衆,按照縣委提出的 “強農、重工、活商、興教”發展戰略和“川區種蔬菜、淺山抓果椒、高山種洋芋、傢傢搞養殖、戶戶有勞務”的 工作思路,緊緊圍繞“把基礎做實、把産業做大、把環境做優”的工作重點和“因地製宜、分類指導、以川帶山、山川互動、重點突破、整體推動”的工作方法,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奮力拼搏,充分結合鎮情,努力加快城鎮化和産業化進程,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2006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達到12016萬元,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5154萬元,第二産業增加值3774萬元,第三産業增加值3088萬元,2007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73元。如今,新興鎮已成為甘𠔌縣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重要窗口。
  一、農業支柱産業初步形成,生産、生活環境顯著改善。隨着新興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園區和花卉生産示範區的建立,獨具特色的農業産業格局逐步形成。北部幹旱山區以黨參、板藍根等中藥材和糧食作物種植為主;川道區以花卉種植、大蔥、蒜苗、辣椒等名優蔬菜和林果業為主;種植面積達23000多畝;姚莊村姚天基精心培育的月季花在1999昆明世博會上獲1金6銀7銅共14枚奬牌,其種植基地被國傢林業部確定為“全國月季花示範基地”;謝傢村謝錫文從美國引進的開心果種植成功,填補了我國的空白,現已推廣種植800多畝;規模養殖戶達1050戶,畜禽飼養量達到15萬頭(衹),成了全縣肉、蛋和鮮奶的供應基地;全鎮大力發展勞務輸出業,每年組織、培訓、輸轉農村剩餘勞動力1.2萬人次。目前,全鎮逐步形成了蔬菜種植、畜禽養殖和勞務輸出三大支柱産業,開心果、花卉等特色産業初具規模。全鎮纍计完成退耕還林22762.1畝,荒山造林11150畝;鄉村道路建設實現了“村村通”,生産、生活環境顯著改善;新興綜合市場、朱圉農貿市場、雒傢蔬菜市場、渭陽農貿市場等為農産品流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加強小城鎮建設,促進二、三産業再上新臺階。新興鎮是省上確定的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鎮黨委、鎮政府堅持“發展抓項目”,爭取資金4300萬元,擴建了甘𠔌貨場、火車站候車室,新建了東西兩座立交橋。投資1500萬元,拓寬改造了道北路和新城北路,新建了冀城大道和北甘公路。投資1700萬元,對新興路和火車站站前廣場,實施了拆遷改造建設,為招商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以企業、商貿、運輸、服務為主體的二、三産業迅速發展,境內磚瓦廠、采石廠、木材加工廠、農副産品加工廠和餐飲、文娛、住宿等個體私營企業不斷增加,截止2007年底達到880余家,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約1.2萬餘人。蔡傢寺景點經過整修,年接納遊客1500餘人(次)。
  三、堅持勤政為民,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基層黨建、精神文明和法製建設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農村醫療和計劃生育水平不斷提高,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鎮域內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2所,教職工1177人,在校學生25069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98.9%;有中心衛生院1所、分院2所,村衛生所182所,醫療衛生人員247人。轄區內通電通公路,電話入戶率66.2%,電視入戶率88.1%,人民群衆的 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鎮黨委鎮政府堅持為群衆辦實事、辦好事,2007年建成水利提灌12處;新建優質果園4500畝;建成通村水泥路9條29.6公裏,沙礫路6條8.8公裏;完成渭水峪至頡傢6村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新開農路42.8公裏,建成配套48.7公裏,同時新啓動了永安、盤石等4村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完成了天定交通公路徵地和渭河堤防建設徵地工作;新發展塑料大棚2000畝4000座;建成了西王傢、盧傢崖灣等5村的安全供水項目。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四、註重規劃,新農村建設進展良好。鎮上積極製定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基本思路、建設方法和建設步驟,確定雒傢村、盧傢崖灣村、劉傢村3村委示範村,移傢村、史傢坪等6村委推進村,邀請蘭大設計院對雒傢、盧傢崖灣兩村進行了高標準的村鎮建設規劃,全鎮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完成了一大批道路、渠道、提灌等項目建設,農業生産基本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農業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為農業穩定增産、農民穩定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積極組織實施,發揮了極大的示範帶動作用。
陝西省三原縣新興鎮
  新興鎮位於三原縣北部塬區,距縣城20公裏、北與耀縣接壤、南與魯橋相連、東與馬額、陵前鎮隔濁峪河相望、西與嵯峨鄉以清峪河為界。三照路、洪馬路、張陵路穿境而過,全鎮轄16個行政村、125個村民小組6975戶、3萬多人,有耕地68000畝鎮黨委下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29個,黨員821人,其中農村黨員648人。産業以蘋果、大蔥和養殖為主,現已基本形成“南菜北果,全鎮畜”的産業格局。
   一、基礎設施建設良好
  新興鎮交通便利、電力、水利、通訊事業發展迅速;鎮村幹路全部砂石化,實現村村通電話,通訊聯絡方便快捷,全鎮基礎設施建設良好,目前建有3.5千伏的變電站一座,水站20座、機井92眼,修“U”型渠99公裏,鋪設暗管95公裏,修築通村水泥路23公裏,鎮村砂石路29條34.2公裏,擴建商貿街道3處,興建集貿市場2座、畜牧市場2個。
   二、産業結構已趨於合理
  新興鎮除糧食、薯、豆類之外,還有蘋果、肉牛、大蔥、仔豬、籠養雞等産業。近年來黨委、政府立足鎮情、狠抓産業結構調整,目前已形成南部以大蔥、北部以蘋果、全鎮以畜牧為主的産業格局,糧經比例達到4∶6。
  蘋果生産是該鎮的一大支柱産業、全鎮有蘋果面積18000畝、其中盛果園1萬多畝、幼果園8千畝,品種主要以紅富士為主,並有玉華早富、秦陽、嘎啦等中早熟品種品種;近年來由於當地政府狠抓優果工程、“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等四項關鍵技術的實施,使該鎮的果品質量與聲譽進一步的提高,省級評定認證的大型示範園3個(馬蓮灘村、新型村、岩堯村)産品銷往全國各地、而且遠銷新加坡、俄羅斯、越南、泰國等地。
  大蔥生産也是該鎮另一支柱産業,該鎮南部的五愛、焦寅、豐王、張坳等村已是遠近聞名的大蔥生産專業村,品種以章丘大蔥、硬葉寒蔥、中華巨蔥為主,共有面積1萬畝。
  蓬勃發展的養殖業是新興鎮又一大優勢,該鎮具有傳統的肉牛和仔豬繁育習慣,同時按照“一村一品”抓養殖專業村,目前秦川牛存欄7800頭、生豬存欄11247頭、羊存欄8744衹、籠養雞33萬衹、並建成“莎能”奶山羊繁育基地1個、蛋雞孵化廠1個,該鎮圍繞三大養殖業(豬、牛、雞)、依托新興、柏社兩大集貿市場建成了規模化、規範化的三大市場(新興柏社市場、牲畜市場、屠宰市場),建成四個養殖廠(魏傢壕村繁育肥牛場、潘傢村特種養殖廠、曹惠村現代化養雞廠、張傢坳獺兔廠)。
  科教文化事業發展迅速,農業科技普及推廣迅速、大棚菜、香菇生産、油菜製種等新産業,蘋果套袋、配方施肥、大該型等新技術不斷應用;全鎮尊師重教、有初級中學3所,中心小學3所,完全小學14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Xinxing Zhen
  概況 新興鎮(Xinxing Zhen)位於縣城南,距縣城16千米。鎮政府駐辛集村。面積88.0平方千米,人口3.69萬人(2002年)。轄38個行政村。
    代碼 130922102:~201 前流津村 ~202 後流津村 ~203 楊辛莊村 ~204 陳莊子村 ~205 馬辛莊村 ~206 狐狸墓村 ~207 辛集村 ~208 紀辛莊村 ~209 陳碼頭村 ~210 張碼頭村 ~211 周傢莊村 ~212 史莊子村 ~213 小牛辛村 ~214 小流津村 ~215 吳碼頭村 ~216 李碼頭村 ~217 邢碼頭村 ~218 小街子村 ~219 朱辛莊村 ~220 陶官營村 ~221 大泗河村 ~222 小泗河村 ~223 大孝子墓村 ~224 戴莊子村 ~225 綫莊村 ~226 馬莊村 ~227 棗園村 ~228 小孝子墓村 ~229 莊科村 ~230 麯王莊村 ~231 西程村 ~232 蔣程村 ~233 王程村 ~234 東程村 ~235 鄧程村 ~236 陳辛莊村 ~237 大麯頭村 ~238 小麯頭村
    沿革 金置範橋鎮,明改辛集鎮。1953年設新興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新興鎮。1996年孝子墓鄉並入。1997年,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辛集、楊辛莊、前流津、後流津、小牛辛、小流津、陳莊子、馬辛莊、狐狸墓、張碼頭、史莊子、周傢莊、紀辛莊、陳碼頭、吳碼頭、邢碼頭、李碼頭、陳辛莊、大泗河、小泗河、小街子、陶官營、朱辛莊、大孝子墓、大麯頭、麯王莊、小麯頭、戴莊子、小孝子墓、棗園、莊科、西程村、綫莊、馬莊、王程、蔣程、鄧程、東程38個行政村。
  鎮政府駐辛集村。面積88.0平方千米,人口3.69萬。轄38個行政村:辛集、棗園、西程、王程、蔣程、鄧程、東程、莊科、綫莊、馬莊、小孝子墓、大孝子墓、史莊子、戴莊子、小泗河、大泗河、楊辛莊、紀辛莊、朱辛莊、馬辛莊、陳辛莊、張碼頭、陳碼頭、吳碼頭、邢碼頭、李碼頭、周傢莊、小街子、前流津、後流津、陶官營、小麯頭、大麯頭、小牛辛、狐狸墓、麯王莊。
No. 12
  鎮政府駐新興,人口1.48萬人,面積165.8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新興;16個村委會:芍藥、北金傢、石廟子、東方店、康屯、馬傢崗子、齊傢、茨榆、陶傢、宋傢窩鋪、臥牛、蔡鬍、葉沙、前尖、後尖、高傢窩鋪。
安徽省阜陽市渦陽縣
  渦陽縣轄鎮。革命老區之一。新中國成立初期設雪楓鄉,1958年建雪楓公社,1983年改新興鄉,1992年由原新興、大曹、大李3鄉合併設新興鎮。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府22公裏。北與河南省永城縣接壤。面積92.5平方公裏,人口4.9萬。渦(陽)永(城)公路過境,渦新河、嶺孜溝、青竜溝流經鎮境。轄新興、劉集、前劉、餘梁、張大、張興樓、王寨、崔張、陶粱、北孫樓、東曹、荊莊、鬆林、張淺、石塚、左樓、大潘、曹廟、付莊、寶塚、大曹、朱鬱、寺後劉、大李、武集、藕坑李、南張、侯集、趙莊29個村委會。以農業和養殖業為主,農産小麥、紅芋、玉米、煙葉,盛産紅棗、石榴、蘋果等。新興鎮有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有彭雪楓德政碑、靈奶廟烈士紀念碑。
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
  新興鎮位於遼河三角洲的繞陽河畔,地處黑山縣城東南35公裏。三縣交鄰,四水環抱。南接臺安縣.北與新民相鄰,東與遼中隔河相望。全鎮16個行政村,44個自然屯,農戶3840戶,總人口16980人,版圖面積24萬畝,南北狹長70華裏,可耕地面積10萬畝。境內小小綫公路橫貫東西,鬍臺公路縱連南北,構成了十字交叉型交通樞紐。該鎮地勢低窪,海拔高度13米,平均降水量570毫米,農業主導産業為水稻、花生, 林業、養殖,是全縣著名水稻大鎮及畜牧第一鎮。新興鎮原名康屯人民公社,後因公社住所南遷新址取名新興鄉,1995年撤鄉變鎮。多年來,新興鎮歷屆黨委、政府班子為加速新興發展做了大量艱苦求實的工作,使昔日有名的“窮八村”變成了今日的魚米之鄉,富裕之鎮。如今新興鎮新一屆黨委和政府正以與時俱進的姿態謀求新發展.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抒寫着全面建設小康壯會的新篇章。
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
  新興鎮地處大窪縣西北部,東鄰市區、南毗雙臺子河口自然保護區、西北兩側被雙臺子河環繞。轄區總面積65.2平方千米,其中:稻田4.9萬畝、葦田2500畝、養殖水面500畝、保護地菌菜種植面積3000畝、果樹面積1000餘畝。現有總人口2.1萬人,勞動力9690人,其中:從事農業的6795人、工業的665人、建築業的139人、商業的1161人、服務業的93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45人,中級以上技術職務的33人,其中:工程師8人、農藝師9人、其它15人。內設9個行政村,34個村民組,22個自然屯;9個鎮直事業單位,縣垂直管理單位8個。
  2007年,大力實施“三個建設年”,精心構築“四型新興”。全鎮以建設新農村、構建新文化、培養新農民、加強基礎設施和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共建新農村”為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攜手共建、共同發展體係。作為全國100個部省共建示範農場之一,這成為全鎮人民引以為豪的榮譽,也成為全鎮人民建設新農村的源源動力。如今的新興鎮正呈現工農商學並舉,幹群一心共進、文體娛樂齊榮的和諧局面。
  新興鎮人民政府成立時間:1995年12月10日
河北省滄州市青縣
  新興鎮位於青縣縣城西南20公裏處。東臨104國道,東有京福高速公路,南有京九鐵路通過,民族路南北相連,交通方便,通訊快捷。總面積8.7平方公裏,轄38個自然村,總人口3.6萬,其中回族同胞1.4萬。新興鎮現有耕地9.1萬畝,年産糧食2.6萬噸。大牲畜存欄0.87萬頭,其中牛0.77萬頭;羊存欄4.38萬頭;傢畜存欄80.58萬衹,其中雞存欄78.88萬衹.棗樹面積3.1萬畝(包括棗糧間作),年産小棗1.2萬噸。蔬菜面積1.09萬畝,其中設施菜1300畝。近幾年,我鎮經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農業發展中,形成了“小棗、蔬菜、畜禽”三大主導産業格局;工業上形成了“針織毛衫業、五金電器業、食品飲料業、服裝加工業”四大主導行業。
  發展思路,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重點抓好“三大産業”即:小棗、蔬菜、畜禽和四大行業即:針織毛衫業、五金電器業、食品飲料業、服裝加工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行業企業情況:2000年1---9月份發展快的行業是針織毛衫業,不足一年半的時間已有原來的5傢發展到現在的21傢,發展較快的企業是錦竜針織品有限公司,今年以來,更新設備投資70萬元,擴大了生産規模和加工能力。錦竜針織品有限公司1---9月份實現産值1400萬元,收入1400萬元,利潤48萬元,創匯5萬美元,同比增長16.7%、16.7%、2.1%、15%。新興毛衫廠投資50萬元改造了廠房增添加工能力有了提高。全鎮縫織機由一年前的330臺增加到現在的680臺,年加工能力由原來的150萬件增加到350萬件。軋鋼鑄造業。註重更新改造擴大生産規模,馬有纔的青縣興達鑄造廠投資30萬元新增金加工車間,王曰玉的鑄華鑄造廠,在原來一個鑄造用爐的基礎上新增3個,共投資60萬元,加工能力得到了提高。董培竜的宏利鑄造廠投資55萬元擴大生産規模。上述企業隨着技改的完成,效益會在今後顯現。代洪民的聚竜飲料廠是我鎮食品飲料行業的竜頭,今年以來,該企業增加了一個新的生産車間,上鍋爐增設備,經濟效益有了新的提高,五金電器業發展平穩,效益較好的是回中華的滄州小型變壓器廠,該企業註重引進人才,發揮廣告效應,以優良的質量贏得用戶眼,目前産品暢銷我市、衡水、天津等地,徐中新的後流津機箱廠,由於效益好,正準備上數控車床,擴大生産規模。
  招商引資合作項目:
  1、錦齋棗製品廠,建立年産2萬噸牛肉精細加工項目。青縣錦齋棗製品廠現有閑置廠房、冷庫、車間等12000平方米,該廠的青真牛羊肉加工生産綫項目已經滄州市經貿委批復立項,正尋求合作夥伴,望廣大客商聯合開發。電話:0317-439160
  2、青縣錦竜針織品公司,該廠現有職工300人,織機400臺,後整車間一個,年加工毛衣200萬件,年産值2000萬元。現在閑置廠房5600平方米,為擴大生産規模,形成區域優勢,尋求對外招商。
No. 17
  位於蒼山縣城最西部,面積81.49平方公裏,轄44個行政村,3.8萬人。
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
  新興鎮位於"山東南菜園"--蒼山縣城最西部,西與"煤城"棗莊接壤,南與"酒都"蘭陵毗鄰。全鎮轄44個行政村,3.8萬人,總面積81.49平方公裏。
    新興鎮是"山東最大硅砂生産基地"。 2002年 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山東硅砂生産重鎮"。
  新興鎮是馳名中外的魯南大捷主戰場。1947年1月,陳毅、粟裕在鎮境內的馬莊、下湖、太子堂一帶糖稀湖區,消滅了國民黨整編二十六和第一快速縱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魯南大捷一詩:"快速縱隊走如飛,印緬歸來自鼓吹。魯南泥濘行不得,坦剋都成廢鐵堆。快速縱隊今已矣,二十六師汝何為?徐州薛嶽掩面哭,南京蔣賊應淚垂。"
  新興鎮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石英石、鐵礦石、鎂石等。1998年8月26日國傢建材局所屬中國建材中心山東總隊調查及詳細勘探,鎮北部、西部裸露的寒武係五山組優質石英砂岩,達18處之多,纍计面積6.6平方公裏,總儲量達1.8億噸以上,列山東之冠。經鑽口抽樣加權測驗,其化學成分為:SiO2:最高99.78%,平均98.88%。變化係數為0.35%。礦體呈灰白色、淺肉紅色至淺紫色。平均厚度20米左右,最厚達40米。礦石粒度均勻,硅質膠結。新興鎮礦砂資源具有量大,質優。粒度適中,礦石易碎易選,礦體極易開採等特點。該鎮所産石英砂岩是國內外最佳玻璃硅質原料之一。得到國內外專傢的肯定。經山東總隊詳細勘探的尖頂山北中段,求獲B+C+D級儲量4445萬t。大型礦床集中,礦量如此之大,在國內外實屬罕見。
  近年來,新興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立足"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加快發展"這一發展主題,按照"工業抓民營,農業抓調整,社會治安求穩定,整體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全鎮工農業生産勢頭強勁。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7.36億元,其中農業總産值1.76億元,工業總産值5.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15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128元。初步形成石英石加工、鐵礦石加工、食用菌生産等為主導産業的民營經濟發展格局。依托石英石、鐵礦石等資源優勢,打出"資源招商"、"誠信招商"品牌,全鎮招商引資工作成績驕人:自去年以來,全鎮共引進外資項目7個,吸引鎮外資金2.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億元。其中投資1200萬元的山東新興硅砂公司、投資800萬元的新世紀硅砂有限公司、山東萊蕪集團投資700萬元的萊蕪鐵礦選粉廠、山東棗莊外貿集團投資700萬元金德鐵礦選粉廠等引資企業,均已投産運營。農業生産以蔬菜種植和畜牧養殖為主,現已形成蔬菜、林果、食用菌、特種養殖等四大支柱産業。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建設面積達到了3平方公裏,新建上宅下店式商品樓1.5萬平方米。供電、供水、通訊、有綫電視等基礎設施齊備。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社會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全鎮呈現出社會穩定、政治安定、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面。
  新興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興鎮人民勤勞樸實、熱情好客。這裏招賢納士,廣招天下朋友,這裏有很好的硬環境,軟環境更為優越,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象明亮的燈塔,讓你在浩瀚無邊的商海裏看到希望!
No. 19
  新興鎮 新興鎮位於屯昌縣最北部,距縣城19千米。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224國道穿境。
  [代碼]469026101:~001新興社區 ~200下屯村 ~201藴沃村 ~202新雄村 ~203土錫村 ~204南歧村 ~205博文村 ~206潔坡村 ~207興詩村 ~208沙田村 ~209百傢村 ~210下園村 ~211新北村
  [沿革]1961年析東風公社建新興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置新興鎮。1997年,面積114.8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親興、新北、藴澳、南圮、潔坡、下屯、百傢、興詩、卜文、沙田、新雄、下田、土錫13個村委會和新興1個居委會。
海南省三亞市屯昌縣
  屯昌縣轄鎮。1961年析東風公社建新興公社,1983年設區,1987年置新興鎮。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19公裏。面積114.8平方公裏,人口2.3萬。224國道穿境。轄親興、新北、藴澳、南圮、潔坡、下屯、百傢、興詩、卜文、沙田、新雄、下田、土錫13個村委會和新興1個居委會。鎮辦企業有造紙廠、農械廠、榨油廠等。農業主産水稻。兼種花生、甘蔗、橡膠、番薯。是著名佛學家王傢齊(王毅修)的故鄉。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
  新興鎮地處成都市的東郊,距離成都市中心10公裏,與錦江區的三聖鄉、竜泉驛區的大面鎮、柏合鎮和本縣白沙鎮、萬安鎮等相鄰。境內交通發達,24米寬的“新三路”快速通道全面貫通,成都外環路、人南延伸綫、華竜路環繞我鎮,“新中路”中和段在今年內完成改造。鎮內水、電、氣、路、通訊設施齊備,寬帶上網任你漫遊於網上世界。
  新興鎮轄7個行政村,兩個集鎮,全鎮總人口3萬餘人。幅員面積38.08平方公裏,是成都近郊農副産品生産銷售主要集散地之一。這裏是成都市的蔬菜基地,鎮內共有三個農副産品零售批發市場。集化工、機械、輕工、商貿為一體的五平方公裏的新興綜合工業集中發展區設施配套齊全。
  2004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産總值15603萬元,比上年增長19.5%;全口徑財政收入145萬元,增長43.6%;農民人均純收入4169元,比上年增收441元,增長11.8%。引進項目28個,到位資金6599萬元,其中工業項目26個,到位資金6324萬元,工業增加值1000多萬元,全鎮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進程明顯加快,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2005年計劃建設1000畝“城市菜地”項目,繼續擴大側耳根生産規模,做大做強“側耳根”、“豌豆尖”品牌。為實現“領跑東山,富民升位”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新興鎮(又名海窩子)位於彭州市西北部竜門山,地處湔江河畔,距彭州市20公裏,東經103o47 45 ~103o53 50 ,北緯度31o04 45 ~31o09 50 之間,東鄰葛仙山鎮,西接磁峰鎮,南接丹景山鎮,北靠通濟鎮,境內南北長9.4公裏,東西寬9.7公裏,海拔高程752.6米至1281.8米;山丘壩俱全,幅員面積31.5平方公裏;轄13個行政村、2個社區,駐鎮單位10餘個,人口1,562人『雷康註:?』,其中非農業人口2,130人,礦産資源豐富,主要以煤、耐火材料、石料為主;有煤礦企業19個,矸磚廠7個,加油站3個,汽車修理廠13個,農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土豆等為主,經濟林以黃柏、黃花犁、核桃、板粟、櫻桃為主,境內有淡水魚500餘畝,西部最大的鱘魚人工繁殖基地,此項獲2004年農業部豐收奬,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奬,彭州市竜頭企業。新興鎮地處湔江河𠔌小盆地中心,為古蜀王國開國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蜀蠶叢後遠古時代黃河上遊羌族的一個支派,後來,一部份人從高原地區嚮南遷徒,自岷山進入岷江居這一支就是蜀族祖先。蜀王柏氏建國於“瞿上”,即今“海窩子”。瞿上古國歷史悠久;竜懷寺、金城寺、花廟坪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唐四傑”之一,唐代大詩人王勃曾留碑文於竜懷寺,清代蜀中才子李調元遊古竜懷寺時盛贊王勃:碧山丹岑煙樹攢,竜懷山本似竜蟠。蜀中寺碣多石跡,衹數初唐王子安。陽平觀位於新興鎮光輝村,始建於東漢未年,屬中國道教二十四治之首,1994年,由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元天倡導恢復的陽平觀已初見規模,特別是近年來由香港飛雁洞主持劉鬆飛出資5000多萬元,新建的八卦亭,氣勢磅礴、金碧輝煌,被王勃譽為“蓬萊仙居、香城寶地”,同時被譽為“東方耶路撒冷”。
No. 23
  610422109000 新興鎮
  610422109200 新興村
  610422109201 岩堯村
  610422109203 柏社村
  610422109207 南社村
  610422109211 秦傢村
  610422109215 和平村
  610422109218 曹惠村
  610422109221 張坳村
  610422109224 五愛村
  610422109228 裏寨村
  610422109230 豐王村
  610422109234 塔凹村
  610422109235 五四村
  610422109236 牛安村
  610422109237 紅旗村
  610422109238 焦寅村
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
  新興鎮位於三原北部,距縣城20公裏,三新公路、新照公路、洪馬公路、張陵公路貫通東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全鎮34個行政村,125個村民小組,6977戶人口28778人,耕地面積68232.6畝。200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4123.8萬元,人均1433元,人均家庭自有資産4000元以上,20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在800元左右。該鎮為渭北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
  該鎮為典型的農業鎮,為三原縣重要的蘋果生産基地、秦川牛大鎮、仔豬繁育基地和玉米、油菜製種基地,曾為三原縣烤煙生産大鄉。主産小麥、油菜、蘋果、秦川牛、仔豬、大蔥等。新興鎮集市貿易比較發達,為北部原區鄉鎮和周邊耀州區小丘、淳化方裏等地區農副産品集散地,商品交易活躍。
  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真抓實幹,求真務實,為群衆謀利益,他們以糧果蔬棚一齊上,畜牧養殖大發展,工商貿易齊頭進,緊抓鄉鎮企業不放鬆,為發展思路,同時緊扣興建基礎設施,增強發展後勁,使新興鎮經濟發展蒸蒸日上。
No. 25
  620523102000 新興鎮
  620523102001 姚莊社區
  620523102250 椿樹坪村
  620523102251 韓傢墩村
  620523102252 苟傢莊村
  620523102253 馬傢磨村
  620523102254 移傢莊村
  620523102255 崔傢村
  620523102256 魏傢村
  620523102257 王傢村
  620523102258 崖灣村
  620523102259 雒傢村
  620523102260 五傢村
  620523102261 頭傢村
  620523102262 七傢村
  620523102263 令傢村
  620523102264 姚傢村
  620523102265 謝傢村
  620523102266 永安村
  620523102267 磐石村
  620523102268 皂角樹村
  620523102269 史傢坪村
  620523102270 柏林溝村
  620523102271 柏林峪村
  620523102272 牛坪村
  620523102273 衡坪村
  620523102274 候傢溝村
  620523102275 羅傢坪村
  620523102276 姚傢溝村
  620523102277 陽屲村
  620523102278 蘆傢山村
  620523102279 孫傢坪村
  620523102280 半屲村
  620523102281 康傢灘村
  620523102282 渭水峪村
  620523102283 蔡傢寺村
  620523102284 小王傢村
  620523102285 三閤村
  620523102286 坡下王村
  620523102287 十甲村
  620523102288 頡傢村
  620523102289 劉傢村
  620523102290 大坪村
  620523102291 十字道村
  620523102292 大王傢村
  620523102293 豹子坪村
  620523102294 槐溝村
  620523102295 楊傢莊村
甘肅省天水市甘𠔌縣
  【新興鎮
  自然環境:新興鎮地處渭河以北,
  年末常用耕地面積5441.2萬畝,鄉鎮
  行政區域面積12987萬畝.平均海拔
  1260米.年平均降雨量367.8毫米,年
  平均氣溫n.7℃,全年無霜期228天.
  行政區劃:轄居民委員會l個,村
  民委員會46個。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26598戶,
  鄉鎮總人口102594人,鄉鎮從業人員
  55102人。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46個,通郵的
  村46個,通電話的村46個,通公路的
  村17個,通自來水的村21個,通有綫
  電視的村16個。
  經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
  32910萬元,糧食播種面積4776.67萬
  畝,糧食總産量15724噸,財政總收人
  174萬元,財政支出174萬元,農民人均
  純收人1693.39元。
  文教衛生:學校總數60所,在校學
  生總數16483人,教師總數717人;醫
  院、衛生院1所,醫生數132人,病床
  46張.
  名優特産:紅衊、草每、蒜苗、地膜
  辣椒、月季花。
  電話:0938一5621426 5621425
會計百科
    四川雙流縣新興鎮地處成都東郊,距離市區中心僅10公裏。與錦江區的三聖鄉、琉璃鄉鄉鄰僅一河之隔,24米寬新興東接成都的快速通道(新興—三聖)已經全面貫通。成都市外環路、成仁路、竜華路和成竜路都環繞我鎮,鎮內各村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面八達的交通網絡。水、電、氣、路、通訊(含小靈通)、光纜等基礎設施齊備。寬帶上網任你漫遊於網上世界。
    全鎮轄15個行政村,兩個集鎮,全鎮人口3萬餘人。幅員38.08平方公裏。是成都市近郊農副産品生産銷售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全鎮建成了一個一萬多畝的優質天府批把生産基地;內有三個農副産品批發零售市場,形成了全鎮農副産品的産、供、銷一條竜。從而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農民年人均收入達3386元。全鎮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結構調整和産業化建設明顯加快。特色種養殖業初具規模、緑色高效農業生産格局已經形成、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加。
英文解釋
  1. :  Xinxing Town
  2. n.:  Xinxing Zhen
近義詞
新興
包含詞
黑山縣新興鎮預防保健站青縣新興鎮新興皮革廠
甘𠔌縣新興鎮雒傢村富康大蔥蒜苗專業合作社甘𠔌縣新興鎮農業綜合服務部
分類詳情
周傢莊村馬莊村棗園村史莊子村代莊子村
西程村莊科村棗元村馬辛莊村楊辛莊村
周莊子村鄧程村大泗河村小泗河村大孝子墓村
戴莊子村小孝子墓村麯王莊村蔣程村王程村
東程村西呈村大麯頭村小麯頭村東呈村
鄧呈村王呈村蔣呈村狐狸墓村朱辛莊村
辛集村陳莊子村陳辛莊村陶官營村綫莊村
前流津村後流津村小街子村紀辛莊村陳碼頭村
張碼頭村小牛辛村小流津村吳碼頭村李碼頭村
邢碼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