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廣西 >北海市 > 海城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Haicheng District
  郵編:536000 代碼:450502 區號:0779
  拼音:Hǎi Chéng Qū,Haicheng Qu
  海城區總面積140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2004年)。
  海城區轄7個街道、1個鎮:中街街道、東街街道、西街街道、海角街道、地角街道、高德街道、驛馬街道、潿州鎮。區人民政府駐北部灣大道。
區域概況
  海城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總面積為140平方公裏,2004年人口為26萬。海城區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北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市政府駐地,城區總面積140平方公裏,人口25萬,轄1鎮和7個街道辦事處。
  海城區區位優勢明顯。海城區背靠大西南、面嚮東南亞,南與海南隔海相望,西瀕越南,處於中國東部與西部的結合帶和大西南、海南及東南亞的中樞位置,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地區和中國西部唯一沿海開放城市北海的中心城區,是中國西南及華南、華中部分省區最便捷的出海口,在西南經濟區域及亞太經濟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基礎設施
  高速公路、機場、海港、鐵路構成了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北海港是國傢一級口岸,是中國大陸距離東南亞、西亞、歐洲最近的港口之一,與世界上98個國傢和地區的218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國內貨運航綫通達沿海各港口和香港。欽北鐵路與全國鐵路並網運營,直通北海港深水碼頭,與南昆鐵路接軌,構成了連通西南內陸腹地的出海大通道。陸路有高速公路通南寧、柳州、桂林;北海至重慶高等級公路全綫貫通;北海連接廣州的高速公路廣西境內路段已經開通。北海機場為廣西三大機場之一,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飛機,現已開通至北京、廣州、上海、深圳、重慶、成都、昆明、長沙、武漢、鄭州、海口、汕頭、香港等20多條航綫。
海洋資源
  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四大著名漁場之一,海域面積12萬平方公裏,有經濟魚類500多種,年可捕撈量30~33萬噸;區內有外沙內港和潿洲南灣兩個優良天然港灣;海岸綫長55公裏,有可養殖的淺海灘塗面積10萬畝,是珍珠、對蝦、鮑魚、扇貝等優質海産品的天然養殖場。豐富的海産品及海洋藥用生物資源,為海産品深加工及食品、生物製藥提供了廣阔的發展前景。
旅遊資源
  毗鄰國傢王牌景點——北海銀灘旅遊度假區。轄區內與大陸隔海相望的潿洲、 斜陽兩島被譽為“大小蓬萊”,其中潿洲島是我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1995年被列為省級旅遊度假區,2004年被評為國傢級地質公園,目前正在申報世界級地質公園;島上植被茂密,景色秀麗,民風淳樸,以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與火山熔岩景觀以及絢麗多彩的珊瑚群著稱,極具觀賞價值。與潿洲島相距9海裏的斜陽島,四周峭壁危聳,深穴羅布,島上緑樹成蔭,芳草遍野,給人親近自然、返樸歸真的感受。兩個島集島、海、山、林、洞、崖、灘、石景觀於一體,是海上垂釣、浴海拾貝、地貌觀賞、潛水探奇、修心養性的好去處,是北海旅遊開發的熱點。
自然資源
  瀕臨的北部灣是我國六大油氣盆地之一,含油盆地面積3.2萬平方公裏,已發現油田5個,潿洲島附近海域是主要藴藏區,已探明石油儲量2265萬噸,天然氣儲量350億立方米。礦産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石英砂礦、鈦鐵礦、陶土礦、石膏礦等。淡水資源富有,周邊有大小河流93條,淡水資源總量118億立方米,年可利用量43億立方米。土地資源充足,70%屬平原臺地,平坦開闊,地質承荷力強,地耐力達18-25噸/平方米,適宜成片開發房地産和建設大型工業項目。
經濟社會
  北海海城區富麗華大酒店海城區人居環境優越。擁有清新宜人的生態環境、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和濃郁獨特的晝傢風俗。海水、海灘、海島、海鮮、海珍、海底珊瑚、海洋生物、海上森林、海上航綫、海洋文化十大海洋旅遊資源在這裏富集。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高達2500至5000個,比內陸城市高出100倍,年度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標準的天數有300多天,有“中國最大城市氧吧”之美譽。
  海城區産業基礎雄厚。近年來,海城區大力發展工業、商貿旅遊業、海洋産業等三大支柱産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生物製藥、食品、電子、機械為主的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係,以休閑、觀光、購物於一體的商貿旅遊體係,以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産品深加工的 海洋産業體係,産業格局已實現由單一嚮多元化的跨越,初步形成“一園、一帶、一區、一個中心”的經濟板塊和發展格局,一個全方位大開放的新興海城,正綻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海城區招商優勢獨特。海城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地區和中國西部唯一的沿海開放城市北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東部的環境西部的政策優勢。其所在的城市先後被國傢賦予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貿易區、經濟協作開發區等諸多特殊優惠政策。隨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三角經濟圈以及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海城所在的城市北海正處於“9+2”(泛珠三角)與“10+1”( 中國—東盟)的中心,被國傢定位為西部開發重點和優先發展區域,被廣西定為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沿海經濟區對外開放的竜頭,正成為中外客商矚目的新一輪投資熱點。
  目前在海城投資的有港澳臺和歐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近20個國傢和地區,一批臨港特色強勢産業集群項目紛紛落戶海城,項目涉及商貿旅遊、生物製藥、建築建材、海洋産業、電子高新技術等領域,衆多項目都已獲得豐碩的回報。今後一段時期,海城將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基礎項目,着力建成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臨海工業和遠洋運輸配套工業;發展水産品深加工廠、石油化工、食品工業等資源型工業,尤其對一些行業影響大、規模化程度高、産業拉動力強、技術先進、出口外嚮型的特殊企業,海城區政府承諾本着“特事特辦、一事一議”的原則,可單獨提供更加靈活的政府支持,創造出更加突出的比較優勢,特別是在稅收、用地等方面給予投資者更多的實惠。
行政區劃
  海城區轄7個街道、1個鎮:中街街道、東街街道、西街街道、海角街道、地角街道、高德街道、驛馬街道、潿州鎮。
  驛馬街道 面積:18平方千米 人口:42813人(2002年底)
  地處城郊結合部,東與高德街道辦事處交界,西臨北部灣萬噸碼頭,南與銀海區銀灘鎮接壤,北與市區相連。轄西邊垌、驛馬、西塘3個村委會以及銀灣、怡海、白屋、湖海路4個居委會,23個自然村,64個村民小組。街道辦事處駐西邊垌村。
  1998年4月經自治區批準設立驛馬鎮。2005年7月經自治區批準撤銷驛馬鎮設立驛馬街道辦事處。西邊垌、驛馬、西塘3個村委會由銀海區銀灘鎮劃入,怡海新村居委會由西街辦事處劃入。白屋居委會轄區由西塘村委會劃出,湖海路居委會轄區由西邊垌村委會劃出,銀灣社區於2004年設立。
  高德街道 面積:60平方千米 人口:3.15萬人,其中常住人2.8萬人
  位於北海市區東北面,北接合浦煙樓村,西臨廉州灣,東與銀海區高德鎮以欽北鐵路分界,南與驛馬街道辦事處相鄰。轄高德一居會、上海北社區、上海中社區、廟山居委會、沙腳居委會、嶺底居委會6個居委會和赤西、垌尾、軍屯、高農、高菜、馬欄8個村委會,50個自然村,113個村(居)民小組。
  轄區歷來屬高德新鄉、高德公社以及高德鎮的一部分。辦事處駐地高德,舊統稱“楊傢山”,因為清初時合浦屬三村鄉楊傢山所轄,所以楊傢山非高德專名。據傳,明朝時合浦沿海古墩如有“高德墩”,故名高德。清乾隆以後,與北海並稱為市;道光以後,高德屬合浦縣的靖海團。建國前轄14保,建國初為北海市第二區,1958年屬北海市效區人民公社。1962年獨立建社,名高德公社。1984年改稱高德鄉。1987年改稱高德鎮。1995年4月與高德鎮分傢,成立城北鎮籌建領導小組,1996年7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正式成立靖海鎮。2005年改為高德辦事處。
歷史沿革
  1990年7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桂政函20號):北海市郊區的地角鎮和西塘鄉的徐屋、譚屋、張屋、大乪、體育裏、塘仔、石子嶺、三合口、瀋四、油行、火燒床、屋仔、發寶、紅坎、沙井頭、丁屋、勞屋、上村、陳屋、莫屋、後塘、李屋等22自然村,以及高德鎮的勒棚村劃歸海城區管轄;同時,將地角鎮改為街道辦事處,作為海城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1994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37號):擴大海城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的潿洲鎮(含斜陽島)、高德鎮的馬欄、軍屯、開江、垌尾、翁山、赤西、高農8個村公所和第一、第二、沙腳、嶺底、廟山5個居委會及平陽村公所的蠃殼村、竜溝蘆村,西塘鎮的西塘、西邊垌、驛馬3個村公所劃歸海城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北部灣大道。將大墩海、南(氵萬)、新村3個居委會劃歸銀海區管轄。
  2000年,海城區轄5個街道、3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7341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中街街道 46402 東街街道 40798 西街街道 44995 海角街道 39914 地角街道 15434 靖海鎮 28900 潿洲鎮 11978 驛馬鎮 44992 
  2003年海城區行政區劃一覽 轄5個街道、3個鎮:中街街道、東街街道、西街街道、海角街道、地角街道、靖海鎮、潿州鎮、驛馬鎮。
  中街街道:轄 珠海中、南珠路、環衛路、文明路、中山東、新安街、公園路、體育裏、文明裏、中山外、新中路、塘仔裏、珠海東13個社區。
  東街街道:轄 徐屋西、茶亭路、南珠東、銅鼓裏、北部灣東路、黃海路、政法路7個社區。
  西街街道:轄 北部灣西路、平安街2個居委會;貴州南路、雲南南路、廣場西裏、貴州西、怡海新村、廣場東裏6個社區;海運公司、漁業公司2個傢屬居委會。
  海角街道:轄 民建街、外沙居、中山西、建文路、新興路、海角大道、獨樹根東、獨樹根西、前進路9個社區;港務、建築工程公司、漁輪廠3個傢屬居委會。
  地角街道:轄 上寮、中寮、下寮、新街、新營5個社區。
  靖海鎮:轄 嶺底、廟山、沙腳、高德第一、高德第二5個社區;翁山、高農、高菜、開江、馬欄、軍屯、垌尾、赤西8個村委會。
  潿洲鎮:轄 東灣、南灣2個社區;百代寮、盛塘、公山、荔枝山、後背塘、城仔、西角、竹蔗寮、斜陽9個村委會。
  驛馬鎮:轄 沙坡、群和、共和3個社區;西塘、驛馬、西邊垌3個村委會。
  2005年7月4日,區政府下發《關於撤銷靖海鎮改設為高德街道辦事處和撤銷驛馬鎮改設為驛馬街道辦事處的通知》(北城政發7號)。
英文解釋
  1. n.:  Haicheng District
近義詞
海城市, 海城
分類詳情
張開東街街道張開西街街道張開驛馬鎮張開中街街道張開高德街道
張開靖海鎮張開潿洲鎮張開地角街道張開海角街道張開驛馬街道
張開潿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