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製的重要機構,院裏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明·高啓《書博雞者事》
翰林是我國古代官名。它的由來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充任翰林學士,專掌內命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佈討伐令等。由於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實權,當時號稱“內相”。首席翰林學士稱承旨。北宋時,翰林學士開始設為專職。明代,翰林學士作為翰林院的最高長官,主管文翰,並備皇帝咨詢,實權已相當於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設置翰林院,主管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註,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屬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為翰林。 |
|
- n.: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
|
翰林鎮 翰林村 |
|
明史 | 宋朝 | 西晉 | 三國 | 百科辭典 | 河北 | 人物 | 明代 | 書法傢 | 歷史人物 | 中國歷史 | 清朝進士 | 窩窩賦 | 魏路口 | 魏翰林 | 山東 | 清朝 | 江西 | 文化史 | 收藏與投資 | 唐代史料 | 學術 | 高僧 | 佛教人物 | 文言文 | 宋太宗 | 文言文翻譯 | 歷史名人 | 清代官員 | 唐朝 | 軒轅劍 | 雲和山的彼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