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崇陽縣 : 定海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廣東 >茂名 >茂南區 > 金塘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金塘鎮
  基本概況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金塘鎮,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的中心鎮,總面積113平方公裏,轄2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6.9萬人,其中鎮區人口2.5萬人。耕地面積5.2萬畝,山地面積8.9萬畝,是茂南區農業大鎮。地理環境優越。毗鄰茂名石化廠區和高州市金山開發區。該鎮距市中心14公裏,距茂名火車站僅6公裏。
  該鎮地下資源豐富,主要有高嶺土、油頁岩、花崗岩等,其中高嶺土探明儲量2億多噸,質量和儲量都排在全區前列,是茂名石化油頁岩煉油開採基地和茂名市高嶺土開採加工基地。水資源豐富,屬淦江中上遊,白沙河貫穿鎮中部,有高州水庫西幹渠和東幹渠,8個流量的“小東江引水工程”流經該鎮中部,境內有7座中小型水庫。林業發達,北部有連片3萬畝果帶,西部是3萬畝自然豐産林,東部有北排土場1萬畝自然林,中部有國傢立項的3萬畝文林農業示範垌,形成具有粵西特色自然生態環境和現代化農業生産示範基地。
  經濟狀況
  該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以發展石油化工、高嶺土深加工、農副産品加工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特色工業。2006年,新引進企業5傢,投資總額980萬元,其中石油化工3傢,皮革2傢,最大一傢瀝青製品廠投資180萬元。石油化工企業發展達18傢,年生産能力達5萬多噸,高嶺土深加工企業11傢,年生産能力達8萬多噸,皮手套生産企業33傢,年生産能力200萬打。
  該鎮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特色種植業,緊緊抓住甜玉米、羅非魚等特色品種推動種、養殖業發展。2006年,該鎮甜玉米種植面積已達到1.5萬畝,每年為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扶持發展反季節通菜、芥菜、花生等經濟作物和養豬、養雞、養魚、養鴿等養殖業,蔬菜種植達面積18000畝,花生種植面積21000畝,生豬飼養量70000頭,三鳥飼養量150萬衹,水産總産量5700噸,農業總産值3.24億元,增長5.8%。
  【特色工業加速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以發展石油化工、高嶺土深加工、農副産品加工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特色工業。2006年,新引進企業5傢,投資總額980萬元,其中石油化工3傢,皮革2傢,最大一傢瀝青製品廠投資180萬元。石油化工企業發展達18傢,年生産能力達5萬多噸,高嶺土深加工企業11傢,年生産能力達8萬多噸,皮手套生産企業33傢,年生産能力200萬打。2006年,實現企業總産值7.9億元,增長12%。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特色種植業,緊緊抓住甜玉米、羅非魚等特色品種推動種、養殖業發展。2006年,該鎮甜玉米種植面積已達到1.5萬畝,每年為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扶持發展反季節通菜、芥菜、花生等經濟作物和養豬、養雞、養魚、養鴿等養殖業,蔬菜種植達面積18000畝,花生種植面積21000畝,生豬飼養量70000頭,三鳥飼養量150萬衹,水産總産量5700噸,農業總産值3.24億元,增長5.8%。
  交通網絡
  該鎮交通四通八達。省道S291(高七公路)從鎮域中部穿過,東面有省道S280(高水公路),西面有207國道。鎮公路建設持續發展,投入541資金萬元,完成了金塘至南方路段、南塘至白土宜良山道路、洪山至天安道路、牙丈村道、上垌豐田尾村道、豐田務水山村道以及白土村尾、面前園村道硬底化建設,共建成硬底化公路23.5公裏,纍计硬底化公路達113.5公裏。
  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公路建設持續發展,投入541資金萬元,完成了金塘至南方路段、南塘至白土宜良山道路、洪山至天安道路、牙丈村道、上垌豐田尾村道、豐田務水山村道以及白土村尾、面前園村道硬底化建設,共建成硬底化公路23.5公裏,纍计硬底化公路達113.5公裏。水利設施進一步加強,改造了低山、白土、州村、民主、塘橋等村委農田水利設施,完成了文林水庫、牙丈水庫等除險加固工程一批,改善了2萬多畝農田的灌溉耕作條件。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嚴格按照規劃審批項目建設用地與農民建房用地,加強對鎮村規劃、建設及管理,大力整治鎮村環境衛生,加強環境保護,實現了企業達標排放,創造良好的生産、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環境。
  2008年,投入100多萬元,改造了人民路緑化帶、街燈,疏通大排河和下水道,增加了一批環衛設施,修建省道S291圩鎮路段550米水泥硬底化,450米瀝青路面,建設200多米圩鎮小區硬底化街道,豬乸橋改造工程即將完成。投資550萬元,其中社會捐資150多萬元,鋪設了尚垌、姚村、錫塘—宋村、民主、州村等村委及自然村路段水泥硬底化道路20公裏,錫塘—姚村路段正在建設,全鎮基本實現鎮村通水泥硬底化道路。全鎮有10個村委會35條自然村修建水泥硬底化道路,占全鎮自然村的15%。
  科教文衛
  文明活動深入開展,城鄉文化活躍。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8萬多元,為白土小學一患白血病學生捐資2萬多元,建校、修路、公益活動捐款達200多萬元。全鎮72人次參加無償獻血,獻血量14400毫升。鎮文化站進一步完善,先後建設村級籃球場3個。開展送電影、送戲麯、送對聯下鄉,舉辦書法展、籃球比賽等文體活動。
  教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2008年投入近300萬元改造學校危房11座,改造面積9811平方米;表彰了一批教學優秀的教師,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高考、中考、小學畢業測試都有較大進步;鎮醫院和鄉村衛生站在上級的支持下,醫療水平逐步提高,醫療保健網絡進一步健全,甲亢專科辦出特色,狂犬病等疫病發生大幅下降。
  人口與計生工作規範管理。強化鎮村幹部包戶責任製和計生專幹責任製,廣泛開展優質服務,全面落實人口與計生政策,突出重點和難點,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
  社會事業
  2008年,該鎮認真貫徹執行上級的政策,切實解决群衆生産生活中的問題:一是組織培訓農民6450人次,新輸出勞動力1360人;二是落實貧睏人口基本生活保障措施,減免特睏家庭子女1158人學雜費40萬元,發放民政救助148.6萬元(含低保、五保),此外,爭取上級資金18萬元,支持受災14戶全倒戶重建傢園;三是切實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覆蓋率100%,先後發放住院補助金額210萬元,門診補助金額15萬元,大病救助補助金額11萬元;四是完善文林自來水引水工程,初步解决了文林村670戶2800村民的飲水難問題。此外通過水務部門立項建設金塘水廠,以解决全鎮4萬多人的飲水難;五是努力推進慈善事業,表彰了為公益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陳偉德、朱澤森、陳志華等99人,還成立了慈善會,利用社會各界的力量,開展“安老、扶幼、助學、濟睏”活動。
  發展規劃
  為實現2009年的發展目標,我們要着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提高農業産業化水平。
  在穩定提高“一村一品”、“一垌一品”水平的基礎上,采取“科研+公司+市場+專業合作組織”的方式,提高農業産業化水平。合理規劃全鎮的發展佈局和作物佈局,年內集中抓好譚屋天源緑無公害生産基地和埡陂水庫種養基地的建設,帶動譚屋、南埜兩個村委,扶持五至十戶種養大戶發展,從而推動全鎮,爭取二至三年內培育自己品牌的産品。此外,發展觀光飲食休閑農業和農産品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
  2009年,要根據國傢擴大內需的産業政策,爭取一些農業項目列入國傢、省、市、區的投資。引導投資者和專業合作組織進行標準化生産、規範化管理,推廣沼氣應用,發展循環生態種養。加強對農民種養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培訓,拓寬增收渠道。
  (二)以做大做強為着眼點,力促工業上規模、上水平。
  做好服務工作,貫徹各級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幫助企業爭取扶持資金,促使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此外,以市規劃建設河西工業走廊為契機,爭取上級的支持,調整土地利用規劃,解决企業用地難問題,以承接珠三角的産業轉移。與此同時,優化服務、優化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引進規模企業3—5傢。
  在發展中,註重生態環境保護,註重資源開發與節約,註重安全生産,促使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以城鄉一體化為契機,推進圩鎮和新農村同步發展。
  利用中心鎮的政策,堅持規劃與管理並重,堅持開發與完善並舉。爭取調整鎮區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節約利用建設用地;推進書房仔小區的改造;力促年內完成鎮區供電綫路改造;整治鎮區排污渠道,搞好生活污水的初級處理;爭取資金完善鎮區街道硬底化和增加文化體育設施;強化管理,改善圩鎮環境和秩序,提高中心鎮品位。
  新農村建設以村道硬底化、改水改厠、沼氣推廣應用、衛生整治為重點,以新塘村、沙洲坡村為示範,因地製宜,逐步推進。今年要突出抓好中心村的建設和管理、村道硬底化,以及金塘新水廠建設。
  在推進城鄉一體進程中,要切實加強規劃和土地管理,促進規範建設和節約用地。
  (四)以“安老、扶幼、助學、濟睏”為宗旨,推動慈善事業的發展。
  慈善事業是保穩定、促和諧的重要工作,是傳播互幫互助、積德行善的重要途徑,是社會保障體係的補充。現在,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慈善事業的熱情很高,我們要充分依靠社會各界的力量,大力推進慈善事業。一方面,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對慈善事業的資助;另一方面,有重點地開展救濟和助學活動,有重點地發展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要嚴格按慈善會的章程和財務管理規定操作,確保資金用到實處,確保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7424男29762女27662家庭戶戶數13806家庭戶總人口(總)56780家庭戶男29295家庭戶女274850-14歲(總)199560-14歲男108470-14歲女910915-64歲(總)3230815-64歲男1651415-64歲女1579465歲及以上(總)516065歲及以上男240165歲及以上女2759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1981
  下轄村
  
  金塘村塘橋村上垌村南蛇村南塘村低山村桂山村州村村民主村白土村五聯村智深塘村文林村洪山村天安村譚屋村牙象村豐田村橋東村南方村錫塘村姚村村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
  【概況】金塘鎮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的中心鎮,總面積113平方公裏,轄22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6.9萬人,其中鎮區人口2.5萬人。耕地面積5.2萬畝,山地面積8.9萬畝,是茂南區農業大鎮。地理環境優越。該鎮距市中心14公裏,毗鄰茂名石化廠區和高州市金山開發區,鎮內交通四通八達。省道S291(高七公路)從鎮域中部穿過,東面有省道S280(高水公路),西面有207國道,茂名百裏環市果帶路貫穿圩鎮,圩鎮距茂名火車站僅6公裏。地下資源豐富,主要有高嶺土、油頁岩、花崗岩等,其中高嶺土探明儲量2億多噸,質量和儲量都排在全區前列,是茂名石化油頁岩煉油開採基地和茂名市高嶺土開採加工基地。水資源豐富,屬淦江中上遊,白沙河貫穿鎮中部,有高州水庫西幹渠和東幹渠,8個流量的“小東江引水工程”流經該鎮中部,境內有7座中小型水庫。林業發達,北部有連片3萬畝果帶,西部是3萬畝自然豐産林,東部有北排土場1萬畝自然林,中部有國傢立項的3萬畝文林農業示範垌,形成具有粵西特色自然生態環境和現代化農業生産示範基地。
  【特色工業加速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以發展石油化工、高嶺土深加工、農副産品加工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特色工業。2006年,新引進企業5傢,投資總額980萬元,其中石油化工3傢,皮革2傢,最大一傢瀝青製品廠投資180萬元。石油化工企業發展達18傢,年生産能力達5萬多噸,高嶺土深加工企業11傢,年生産能力達8萬多噸,皮手套生産企業33傢,年生産能力200萬打。2006年,實現企業總産值7.9億元,增長12%。
  【農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特色種植業,緊緊抓住甜玉米、羅非魚等特色品種推動種、養殖業發展。2006年,該鎮甜玉米種植面積已達到1.5萬畝,每年為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扶持發展反季節通菜、芥菜、花生等經濟作物和養豬、養雞、養魚、養鴿等養殖業,蔬菜種植達面積18000畝,花生種植面積21000畝,生豬飼養量70000頭,三鳥飼養量150萬衹,水産總産量5700噸,農業總産值3.24億元,增長5.8%。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公路建設持續發展,投入541資金萬元,完成了金塘至南方路段、南塘至白土宜良山道路、洪山至天安道路、牙丈村道、上垌豐田尾村道、豐田務水山村道以及白土村尾、面前園村道硬底化建設,共建成硬底化公路23.5公裏,纍计硬底化公路達113.5公裏。水利設施進一步加強,改造了低山、白土、州村、民主、塘橋等村委農田水利設施,完成了文林水庫、牙丈水庫等除險加固工程一批,改善了2萬多畝農田的灌溉耕作條件。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嚴格按照規劃審批項目建設用地與農民建房用地,加強對鎮村規劃、建設及管理,大力整治鎮村環境衛生,加強環境保護,實現了企業達標排放,創造良好的生産、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環境。
英文解釋
  1. :  Jintang Town
近義詞
金塘
分類詳情
桂山村金塘村豐田村譚屋村錫塘村
文林村南方村白土村洪山村五聯村
橋東村民主村塘橋村南塘村智深塘村
州村村牙象村南蛇村上垌村低山村
天安村姚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