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濠江區位於廣東省東部。總面積134.88平方千米。總人口27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達濠街道府前路,郵編:515071。代碼:440512。區號:0754。拼音:Haojiang Qu。 |
|
汕頭市濠江區經國務院批準,於2003年3月建立,由原達濠區和河浦區合併組成,位於汕頭市南部,總面積134.88平方公裏,其中面積為80平方公裏的達濠島屬汕頭經濟特區範圍。西與潮陽區接壤,北隔礐石海與竜湖區、金平區相望,東南瀕臨南海,濠江蜿蜒貫穿全境,海岸綫總長達92.8公裏,沿岸深水港灣和淺水海灘20多處。轄達濠、礐石、馬滘、廣澳、三河、玉新、濱海7個街道辦事處,共60個居委會和3個漁業聯社,總人口27.25萬,區人民政府駐達濠街道府前路。
濠江區人文歷史悠久,唐宋時代便有文字記述,明清時代已成為粵東沿海對外經貿要地,是潮汕文明古鎮和著名僑鄉。現有9萬餘名旅外鄉親,在世界各地事業有建樹者甚多,僅在香港就有5名太平紳士。
濠江區為低丘陵地貌,最高峰香爐山海拔196米,為汕頭港遠航船衹最後消失點、最先見陸點。全區地勢平坦開闊,農田、????田、灘塗養殖池阡陌縱橫。歷來是廣東省重要漁港,其中達濠港、廣澳港分別為省二級和三級群衆漁港,加上豐富的海灘塗資源,成為重要的海産品生産基地。著名的土特産品有達濠魚丸、赤沙蚶和珠浦酥糖、達濠米潤等。
濠江區依山傍海,山為屏障,水為依托,風光旖旎,是汕頭市聞名的旅遊度假勝地。風光名勝方面,有龜山、蛇嶼守濠江“水口”的自然景觀,有礐石、北山灣、竜虎灘等省級風景名勝區或旅遊度假區,其中礐石風景區和竜虎灘旅遊度假區為全市僅有的兩處國傢4A級風景區,青雲岩風景區有“海國風光第一山”之譽,東湖灣、北山灣、南山灣、廣澳灣、河渡灣等多處天然海濱沙灘,是遊人問濤閱月的好去處,還有中國沿海濕地面積最大的澳頭紅樹林生態區等;文化古跡方面,有建於明清時代的“青雲禪寺”和“達濠古城”,均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疊石山石刻群,為潮汕地區著名的摩崖石刻。有"寶峰岩寺"以及炮臺、汛營、宋代楊文廣和明代鄭成功駐兵等多處遺址;旅遊配套設施方面,中信度假村酒店是目前全市唯一的涉外星級園林酒店,高爾夫球場為全市僅有,還有南天大酒店、麗日度假酒店等上檔次的接待場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發展旅遊業的前景廣阔。
濠江區境內路橋交通形成網絡,汕頭海灣大橋、礐石大橋、濠江大橋等5座大橋跨海過江,深汕高速公路東段在此起點,324國道穿境而過,南濱路、磊廣公路、河浦大道、澳東公路以及河中路等主幹道縱橫交錯,全區實現村村通水泥公路。港區建設初具規模,現有5000噸級以上專用碼頭8個。尤其是廣澳灣臨近國際航海道,海床穩定,水深池闊,腹地充足,是市區唯一可營建10萬噸級以上深水碼頭的天然良港,已建成萬噸級至3萬噸級泊位5個。還有汕頭保稅區、華能電廠、廣澳海關、國際通訊衛星地面站、多普勒氣象站、汕頭遊泳跳水館等一批全市重點項目在境內建成運作,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濠江區民資民力、僑資僑力優勢明顯,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外嚮型經濟特點突出。民生集團有限公司是全省首傢“五自”企業,合群首飾有限公司是全省首傢特區外的外商投資企業。現有民營工商企業近2000傢,其中工業企業近400傢。目前經濟以工業、建築業、“三高”農漁業為支柱。工業形成以塑料、服裝、工藝、印刷、機械、製藥、食品、建材、精細化工等為主導的産業格局,涌現出民生集團、華南矢崎、納米陶瓷、衛倫生物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企業。總投資5億元,首期用地1200畝的大型工業項目“汕頭無葉汽輪機”正式簽約落戶;面積2926畝的南山灣工業園洽談的美國OZT橡膠顆粒項目,近日簽訂投資協議,工業經濟發展呈現良好局面。建築業資質、實力、規模優勢得到發揮,現有廣東聯泰集團和達濠建築總公司等2傢一級總承包類施工企業,另有二級和三級總承包類施工企業各4傢,這些企業多次獲國傢、省、市建築行業奬譽。農漁業涌現一批特優新的“三高”種養項目,主要有紅星金筍、珠浦名貴中藥材、紅光楊桃、青梅種植;麗文蛤、高位池對蝦養殖;正田種鴨、聯鑫鴿業等。同時,旅遊景區景點逐步配套建設,前來旅遊的人數逐年上升。三大産業比例逐步趨於合理,2002年,全區共完成GDP23.9億元;工農業總産值58.4億元,其中工業總産值52.45億元,農業總産值5.97億元;外貿出口總值7591萬美元;財政總收入18246萬元,其中地方本級財政收入7522萬元。
達濠華僑中學 濠江區教育事業方面,共有中小學校71所,其中中學13所,小學58所,基本實現校捨樓房化,辦學條件明顯改善,達濠華僑中學、民生學校為市“一級學校”。教育體製改革不斷深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去年全區參加高考上省綫考生達到141名。衛生事業方面,達濠華僑醫院為“二級乙等醫院”,河浦人民醫院大樓也已投入使用,基層衛生保健網絡建設逐步健全,社區醫療保健服務得到落實。文體事業方面,書法、美術、攝影、音樂、燈謎、棋類、球類等項目活躍,群衆基礎較好,底藴較深。社會事業方面,計生、殯改工作有所進步,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險工作落實,去年社保基金徵繳收入總額1575萬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三級聯防網絡比較健全,全區社會治安狀況良好。 |
|
07版Googl Earth 上看濠江區濠江地形
濠江地質地貌以丘陵為主,山不高峭,多怪石,海拔多為60—100米。北部是石山地,海拔196米的區內最高峰香爐山位於其中,自西北嚮東南延伸至埭頭、東湖。西北部的疊石山,由衆多巨石堆疊而成,形成蠃旋狀的天然石洞。東南部為廣澳山地,東西走嚮,兩端延至河渡、廣澳入海。中部從貓山嶺至河渡營盤山,東部從北洋大坑至葛洲,南部馬鳳南片區均是大片平地,平坦土地面積約70平方公裏。
河浦半島西部為連綿的丘陵,中部為居民區,東部多為稻田,大部分為圍海造田。河浦半島與達濠島相隔一條“濠江”(實為海峽)。達濠島邊緣間有小塊平原,多為沿海臺階和寬𠔌的衝積土而成,馬鳳南屬沿海的衝積小平原。濠江區丘陵屬燕山期酸性花崗岩,多為粗粒花崗岩和斑狀花崗岩。
濠江山脈
濠江最高峰——香爐山在礐石風景名勝區的北面。香爐山巔兩塊巨石相疊,高數丈,色如古銅,上粗下細,狀如香爐鼎立,晨曦初曉,煙霧繚繞,因而有“香爐曉煙”之美稱。據說從汕頭港出海遠航,香爐山巔為視綫的最後消失點,反之,遠航歸來時刻是視綫的最先見陸點,潮汕遊子喻之為“乳山”,它是達濠漁民航海的重要標志之一。
香爐山海撥196米,山呈笠狀,上部多石,南北面坡陡,登香爐山有兩條路綫,一條是從西面的紅光水庫旁小道穿過一片羊桃果林後上山,這是最便捷的攀登香爐山路綫;另一條則是從香爐山南麓的珠浦村百公嶺上山,此路綫需繞行較長路程才能到達香爐山下。晴日裏登上香爐山巔遠眺,汕頭南、北區一覽無遺,北區高樓林立、鱗次櫛比,汕頭海灣平靜如鏡,而南區達濠則是碧水青山、濠江如練,風景秀麗。
濠江水文
濠江是一條沒有具體發源地的海灣潮水通道,屬榕江水係的下遊支流。南海漲潮,分別從河渡口和磊口流入,退潮時分兩口退出長度16公裏,西北接連牛田洋,東南部在達濠河渡山口註入南海,水位隨潮汐變化,無淡水可用。
濠江氣候
濠江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年太陽總輻射量為124060卡/cm ,年日照總時數為2100小時,年均溫21.5℃,七月均溫27.9℃,一月均溫14.8℃。春暖早,鼕寒遲(比汕頭市北區早或遲15天左右)。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為東北季風,六月至八月為西南季風,五月及九月為東北與西南風過渡季節。年均出現五級以上強風39次,平均風力比市區大一級,為多風易旱地區。年均降雨量1536毫米,集中在4-9月汛期,占全年總降雨量的80%。
濠江自然資源
濠江區礦産資源較少,以供建築之用的花崗岩為主,還有玻璃砂、白堊土、耐火土。
境內土壤多為赤紅壤和濱海砂土質,耕作層較薄,保水保肥能力較差,10813畝耕地生産水稻、甘薯、花生、青蒜、馬鈴薯、金筍、生地、沙參、川芎、苦草、西瓜、木仔、柑桔、西洋菜等農作物。
境內濠江,屬榕江水係的下遊支流。南海漲潮,分別從河渡口和磊口流入,退潮時分兩口退出。江內潮水鹹度高達33度,適宜製????和發展海水養殖。雖然雨量充沛,但淡水資源較為缺乏。全區海岸綫長達76公裏,沿岸港灣20多處,已經興建了中、深水泊位碼頭,可以發展倉儲、轉口貿易及海洋運輸等港口經濟。濠江外的廣澳灣,臨近國際航海綫,水深池闊,腹地充足,是市區唯一可營建10萬噸級以上深水碼頭的天然良港。海區有廣阔的漁場,盛産各種優質魚類和貝殼類。近海和海灘塗適宜海水養殖,濱海盛産海????。
濠江特色奇觀
礐石風景名勝區的海角石林是由一群石柱、石筍挺拔海面,形似海上林而得名。它奇形怪狀,有的如群獸顧盼,有的象頑童蹬技,有的似妻盼郎歸,每當潮滿海角,浪擊石林,其景色真是壯麗非凡。 |
|
濠江建區17年來,區委、區政府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貫徹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方針,發揮民資民力、僑資僑力優勢,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特別是近幾年來,確立了實業強區和科技興區的發展戰略,落實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結構調整,提高質量效益,傳統的“耕三漁七”經濟格局徹底改變,第二産業拚搏發展,第三産業煥發活力,第一産業煥發活力,經濟建設不斷上新臺階,全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濠江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農漁産品富饒,是廣東省重要的群衆漁港。農漁業不斷嚮“三高”方向邁進,依靠科技進步發展外海作業,利用沿海灘塗發展養殖業。全區農業“三高”比率達到85%,成為汕頭市“菜藍子”工程重要基地之一。
濠江區大力鼓勵和扶持興辦工業企業。區、街道和居委會先後規劃工業用地3平方公裏,建成廠房20多萬平方米,還獲準創辦南區工業區和汕頭高新區達濠科技園,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全區興辦三資企業140多傢,纍计利用外資超過1億美元,企業投入技改資金超過4億元。全區400多傢工業企業,多種經濟成份並存,民營企業唱主角,生産經營逐步由勞動密集型、粗放型嚮技術密集型、集約型轉變。擁有生物醫藥製品、化學藥品、機電産品、電子産品、包裝製品、稀土催化劑、建築防滲漏劑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有廣阔前景的産品。目前,全區經省、市確認的民營科技企業24傢。塑膠、服裝、工藝、食品、醫藥、機械、建材、印刷、化工等行業初具規模,工業在全區經濟建設中發揮了支柱作用。
濠江區有“建築之鄉”美譽。目前,全區形成一級企業為竜頭、二級企業為骨幹的建安生産格局,施工隊伍分佈全國各地承建高層樓宇、高速公路、橋梁、市政項目,以高效能的管理、高質量的塑施工,屢創部優、省優樣板工程,保持良好的聲譽和競爭優勢。建築企業現正把握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已在蘭州、成都、昆明等地註册成立分公司,捷足先登西部市場。
濠江區旅遊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境內有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袖珍古城“達濠城”,有省級風景名勝“礐石風景區”和“北山灣開發區”,有全市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名剎“青雲岩風景區”,有風光旖旎的海灣景觀,年接待旅客20萬人以上。旅遊配套服務設施逐步配套,現擁有三星級涉外酒店2傢。
濠江區商貿業有歷史淵源,對外貿易一嚮活躍,營銷網絡連結海內外。區、街道、居委會三級完善市場網絡,建成物資市場、專用碼頭和倉庫等一批設施,與保稅區、深水港、海關等連成體係,在溝通信息,建設與港、澳、臺及世界各地營銷通道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行政區劃
濠江區行政區劃圖 濠江區轄7個街道(達濠、馬滘、礐石、廣澳、濱海、河浦、玉新)。 |
|
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1號):撤銷汕頭市河浦區、達濠區,設立汕頭市濠江區。以原達濠區(不含礐石街道的潯洄居委會)和河浦區的行政區域為濠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府前路(原達濠區人民政府駐地)。
2000年,河浦區轄3個街道。總人口79023人,各街道人口: 濱海街道 26765 三河街道 33570 玉新街道 1868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0年,達濠區轄5個街道。總人口184746人,各街道人口: 達濠街道 70911 馬窖街道 26875 角石街道 21991 廣澳街道 31596 珠園街道 33373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河浦區轄3個街道(濱海、三河、玉新),20個居委會;達濠區轄5個街道(達濠、馬滘、礐石、廣澳、珠園),42個居委會。
2003年,濠江區轄7個街道,共有60個居委會。總戶數111080戶、總人口315926人:達濠街道 65877戶、81587人;廣澳街道 9524戶、31819人;馬滘街道 6377戶、28278人;礐石街道 12635戶、48072人;三河街道 6682戶、35750人;玉新街道 3934戶、20441人;濱海街道 6051戶、30039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濠江區轄7個街道(達濠、馬滘、礐石、廣澳、濱海、河浦、玉新)。 |
|
- n.: Haojiang District
|
|
| 濠江 |
|
|
|
濱海街道 | 達濠街道 | 馬滘街道 | 礐石街道 | | 廣澳街道 | 河浦街道 | 玉新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