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基本概況
大塘鎮位於韶關市的東部,介於東經113°37′與北緯24°40′之間,東接麯江區楓灣、小坑、始興縣隘子等鎮,西接湞江區新韶鎮,與韶關市教育功能區相連,距市區中心11公裏,南靠我區馬壩、沙溪等鎮,毗鄰韶鋼集團,距城區所在地馬壩14公裏,北臨仁化縣大橋鎮,素有麯江重鎮、韶關市“東大門”之稱,距韶贛高速公路出口僅6公裏,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行政區劃
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75平方公裏,管轄15個村委會189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有35個黨支部,總人口3.2萬人,其中黨員1139人。
交通狀況
國道106綫從北到南貫穿全鎮,韶贛高速公路也經過該鎮,是省道315綫、韶塘國傢一級公路、塘馬公路、塘楓公路的交匯處,具有較強的聚集優勢、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
市政建設
結合該鎮國傢星火技術密集區的總體規劃和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該鎮市政規劃建設和管理現已提高了一個新檔次。已建成占地1.5萬平方米的農村集貿市場,成為粵北地區鄉鎮規模最大,設施齊全、管理完善,經濟繁榮的集貿市場,日成交量達25萬元。
城區全面實現樓房化,城鎮緑化、美化、衛生環境執行情況良好。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自然村,安裝量達1600多門,並繼續以26%的速度增長。建成了日産水1萬噸的水管站,35千伏的大塘變電站。
文化站、衛星電視接收站、衛生院等站所管理水平得到不斷加強和提高,為該鎮商品貿易,招商引資、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提供了優越條件。
社會事業
科技、文教、衛生、計劃生育工作有大進步。多年來,該鎮重視提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的認識,充分發揮科技在工農業生産實踐中的作用,有效增加了工農業經濟效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5%,文教工作走進全縣先進先列,全鎮12間小學實現教學樓房化,“四室一場”配套化,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大塘中學是鄉鎮中學中教學質量一流、規模較大,佈局合理,緑化美化,設施齊備的一類中學,2000年,中學升高率達95.5%,學校改薄工程正在實施,文化站於1998年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
衛生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初級衛生保健設施,增設了大批醫療設備,醫療管理實現規範化和科學化,計劃生育工作通過實施國際三結合項目,已順利通過國際專項驗收,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製,各項指標均達到省、市、縣的要求。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為該鎮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環境。
經濟狀況
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4.63億元,工農業總産值3.47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587元。
大塘鎮是麯江區的一個農業大鎮,煤炭資源豐富。2005年,全省煤礦實行政策性關閉,這對該鎮經濟造成極大影響。隨着煤炭行業退出市場,鎮黨委一方面堅决貫徹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努力做好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結合大塘鎮106國道從北嚮南貫穿的交通優勢和中心鎮建設的政策優勢,引導煤礦老闆做好産業轉移,主要投嚮城鎮建設,房地産開發等産業,同時及時引導農民調整作物佈局調整,將糧食與經濟作物的比例調整為35:65,並在招商農業、訂單農業方面取得新突破。
如引進深圳會達農副食品有限公司,在塘口村建立了一個占地2000畝的蔬菜生産基地,積極進行招商引資,該鎮的駐鎮企業包括有:金鋰礦業、三和貿易、信達礦業、溫氏集團、智成食品、會達農場、北江建築、鬆澤化工等。相繼成立了東崗嶺無公害蔬菜産銷合作社和竹園火山粉葛合作社,以科技指導該鎮種植業的發展。東崗嶺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已成為我區現代科技農業示範園。
基地拳頭産品番茄、青瓜於2008年已獲國傢“無公害番茄”與“無公害青瓜”認證,“東崗嶺無公害蔬菜産銷合作社”並被評為“廣東省農村經濟合作社示範點”。
“火山粉葛專業合作社”已於 2008年11月成立,其品牌“火山無渣粉葛”並獲國傢“無公害蔬菜”與“原産地”認證。
另外該鎮湯溪村委溫礦泉資源豐富,將大力進行旅遊資源開發,在3000多畝盆地山坡進行種植油茶,以此為基礎推動全鎮萬畝油茶基地建設和溫礦泉旅遊景觀的發展。
農業經濟
多年來,該鎮堅持走科技興農的路子,努力提高科技在農業生産中的含量,在保證糧食生産穩定的前提下,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發展“三高”農業,根據市場需求,突出重點,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廣良種法。2000年,全鎮共調整農業作物佈局面積1240公頃,占水田面積的75%,主要有優質𠔌、優質花生、潮菜、蓮藕、蕎頭等優質特色産品。全部村委都有1-2個連片百畝以上優質作物示範點,有專業村13個,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的基地化生産。
養殖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全鎮現有魚塘放養面積8010畝,其中名優水産養殖占55%,山地養雞、塘基養豬、養鴨、優質肉牛生産等具有較大的規模。到目前,全鎮年産值達3萬元以上的種養專業戶有588戶,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有8戶,在197年全縣評出的10大種養大戶中,該鎮就占有7個席位,是麯江縣輻射功能最強,帶動作用最大的鄉鎮之一。同時,該鎮不斷健全農業科技服務網絡,不斷完善了人才工作站(省人事廳試點推廣站)、農技站、魚技站、果樹站、莊稼醫院以及水産養殖、優質蔬菜種植等協會,他們的作用為該鎮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後盾。幾年來先後引進推廣了優質、高産、高效新品種63種,為農民增收致富拓開發新領域。2000年,該鎮實現農業總産值1.32億元。
7.廣西桂林市荔浦縣大塘鎮
大塘鎮位於荔浦縣西北部,距縣城11公裏,全鎮面積104平方公裏,屬丘陵及半山區地域,東與荔城鎮相連,南靠青山鎮,西與茶城、蒲蘆兩鄉交界,北與花簀、雙江兩鎮毗鄰。
全鎮轄12個村委會,分別為花崗、大塘、蘇結、綏福、大莫、盤村、慶華、古屯、蘭洞、西隆、高岸、富德、共100個自然屯。總戶數4467戶,總人口22870人,其中壯族占9.9%人,瑤族占0.2%。耕地面積27176畝,其中水田18098畝,占66.6%,,旱地9068畝,占33.4%。森林覆蓋面積68663畝。現有架梘、牛欄山、交椅、裏膽等小Ⅱ水庫4座,總蓄水量786萬立方米,渠道長約63公裏,基本解决了全鎮農業用水問題.
該鎮以種植水稻為主,因水土原因,水稻米質優良 ,故享有“北鄉米”之稱。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發展農村經濟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切入點,以市場為導嚮,以科技為依托,引導群衆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水果、食用菌等農業項目。如盤村、大莫、綏福的香瓜、食用菌,西隆、蘭洞的夏橙,大莫的沙田柚,花崗、高岸的油茶、板粟、月柿,富德的椪柑、瘦肉型豬,大塘的馬蹄等。2008年該鎮農業總産值6890萬元。
該鎮堅持以“農業富鎮、工業強鎮”為指導思想,不斷地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出臺了一係列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優惠政策,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寬鬆的投資環境和優質的服務,發展起來的萬豐藥業、大成衣架廠等企業成為大塘工業發展的強勁,2008年工業總産值達14149萬元。 | | 大塘鎮位於韶關市的東部,距市區11公裏,距麯江城區14公裏。現行政區域面積175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18.4萬畝,耕地面積4.3萬畝。轄15個村民委員會189個村小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01年12月合併原火山鎮)。2005年總人口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2萬人,國道106綫從南到北貫穿全鎮。鎮屬平原丘陵地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礦産資源有煤、石灰石等,地下貯存有天然溫泉。名勝古跡有宋代的仙人塔,水村街,梅花橋和唐代的和溪廟。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4.63億元,工農業總産值3.47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587元。
招商引資成績喜人:
十五期間,該鎮通過打造招商引資的軟硬環境,突出農業招商,成功引進了深圳市會達副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廣東華南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和韶關鬆澤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實力強勁的公司到我鎮投資置業。其中,鎮輕鈣廠通過企業承包轉製,投資4300萬元重新技改大塘輕鈣廠,新上了一條納米碳酸鈣生産綫;溫氏集團公司計劃投資1.5億元興辦年出欄10萬頭左右商品肉豬的養豬生産服務基地。2005年,共與外商簽訂合作合同或意嚮書7份,合同外資額達1.09億元,現到位資金7180多萬元。到2005年底,改變了大塘以往以資源開發為主的單一工業經濟結構形式,走出了一條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子。全鎮企業發展到469個,從業人員4796人,完成企業營業收入4.06億元,工業産值1.99億元,第三産業産值1.16億元。
農業産業化實現新突破:
十五期間,通過引進科技,擴大農業招商引資、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等新舉措,全鎮農業嚮效益型和現代化發展,建起了占地500畝共125個大棚蔬菜的東崗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園區主要種植西葫蘆、西紅柿、豆角、黃瓜等反季節蔬菜;發展了塘口村占地1600畝的連片蔬菜生産基地;創新發展了溫氏公司“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擴大發展了火山粉葛,側田潮菜,其田梅花葉菜,紅新連藕等一村一品特色村。2005年,農業作物佈局糧經比例調整為35:65,初步形成了3.2萬畝優質蔬菜、1.36萬畝花生、9600畝魚塘的農業生産規模。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十五期間,城市建成區面積進一步擴大,通過規劃引導,建設農民商住房5棟,入住戶達200多戶,2005年鎮建成區面積為3.23平方公裏,比2000年增加1.6平方公裏.改建106國道21.6公裏,省道S251綫9公裏,縣道X315綫7.5公裏,完成歷山、新橋等鄉村公路建設36公裏,全鎮交通網絡建設得到加強。完成側田等8個村委大樓的建設,使全鎮15個村委辦公環境實現樓房化。投資150多萬元,新建了計生服務大樓和敬老院。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數據網絡建設不斷更新,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等網絡信號覆蓋全鎮,粵北農業信息網站率先在大塘設點,先後列入省級中心鎮、省級山區信息化試點鎮。
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順利完成村級“改薄撤並”工作,加大投資力度,纍计投入1000多萬元,改建擴大了中小學校的校園面積,興建了2棟綜合實驗樓,3棟學生宿舍樓,配備了電腦室和語音室,育人環境和教學設施得到優化。2005年,農村沼氣推廣應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覆蓋率為59.9%,受益人數達596人,救助金額達38.7萬元。殯葬改革順利推進,火化率達100%。成立了大塘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為農村勞務輸出提供優質服務。計生工作突出抓好宣傳教育和優質服務兩項工作,2005年,計劃生育率90.06%,自然增長率7.06‰,各項指標均達區的要求,連續3年被市區評為計生工作先進單位。
說 | | - : Datang Town
| | 大塘 | | 大塘鎮中心小學 | 三水市大塘鎮賓館 | 三水市大塘鎮新新服裝社 | 三水市大塘鎮興中皮革有限公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