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基本概况
大塘镇位于韶关市的东部,介于东经113°37′与北纬24°40′之间,东接曲江区枫湾、小坑、始兴县隘子等镇,西接浈江区新韶镇,与韶关市教育功能区相连,距市区中心11公里,南靠我区马坝、沙溪等镇,毗邻韶钢集团,距城区所在地马坝14公里,北临仁化县大桥镇,素有曲江重镇、韶关市“东大门”之称,距韶赣高速公路出口仅6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行政区划
现有行政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管辖15个村委会18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有35个党支部,总人口3.2万人,其中党员1139人。
交通状况
国道106线从北到南贯穿全镇,韶赣高速公路也经过该镇,是省道315线、韶塘国家一级公路、塘马公路、塘枫公路的交汇处,具有较强的聚集优势、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市政建设
结合该镇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该镇市政规划建设和管理现已提高了一个新档次。已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的农村集贸市场,成为粤北地区乡镇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管理完善,经济繁荣的集贸市场,日成交量达25万元。
城区全面实现楼房化,城镇绿化、美化、卫生环境执行情况良好。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自然村,安装量达1600多门,并继续以26%的速度增长。建成了日产水1万吨的水管站,35千伏的大塘变电站。
文化站、卫星电视接收站、卫生院等站所管理水平得到不断加强和提高,为该镇商品贸易,招商引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提供了优越条件。
社会事业
科技、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工作有大进步。多年来,该镇重视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认识,充分发挥科技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有效增加了工农业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文教工作走进全县先进先列,全镇12间小学实现教学楼房化,“四室一场”配套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大塘中学是乡镇中学中教学质量一流、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绿化美化,设施齐备的一类中学,2000年,中学升高率达95.5%,学校改薄工程正在实施,文化站于1998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初级卫生保健设施,增设了大批医疗设备,医疗管理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实施国际三结合项目,已顺利通过国际专项验收,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县的要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为该镇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经济状况
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6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4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
大塘镇是曲江区的一个农业大镇,煤炭资源丰富。2005年,全省煤矿实行政策性关闭,这对该镇经济造成极大影响。随着煤炭行业退出市场,镇党委一方面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努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结合大塘镇106国道从北向南贯穿的交通优势和中心镇建设的政策优势,引导煤矿老板做好产业转移,主要投向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等产业,同时及时引导农民调整作物布局调整,将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为35:65,并在招商农业、订单农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如引进深圳会达农副食品有限公司,在塘口村建立了一个占地2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积极进行招商引资,该镇的驻镇企业包括有:金锂矿业、三和贸易、信达矿业、温氏集团、智成食品、会达农场、北江建筑、松泽化工等。相继成立了东岗岭无公害蔬菜产销合作社和竹园火山粉葛合作社,以科技指导该镇种植业的发展。东岗岭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已成为我区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
基地拳头产品番茄、青瓜于2008年已获国家“无公害番茄”与“无公害青瓜”认证,“东岗岭无公害蔬菜产销合作社”并被评为“广东省农村经济合作社示范点”。
“火山粉葛专业合作社”已于 2008年11月成立,其品牌“火山无渣粉葛”并获国家“无公害蔬菜”与“原产地”认证。
另外该镇汤溪村委温矿泉资源丰富,将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在3000多亩盆地山坡进行种植油茶,以此为基础推动全镇万亩油茶基地建设和温矿泉旅游景观的发展。
农业经济
多年来,该镇坚持走科技兴农的路子,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三高”农业,根据市场需求,突出重点,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良种法。2000年,全镇共调整农业作物布局面积1240公顷,占水田面积的75%,主要有优质谷、优质花生、潮菜、莲藕、荞头等优质特色产品。全部村委都有1-2个连片百亩以上优质作物示范点,有专业村13个,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的基地化生产。
养殖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全镇现有鱼塘放养面积8010亩,其中名优水产养殖占55%,山地养鸡、塘基养猪、养鸭、优质肉牛生产等具有较大的规模。到目前,全镇年产值达3万元以上的种养专业户有588户,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有8户,在197年全县评出的10大种养大户中,该镇就占有7个席位,是曲江县辐射功能最强,带动作用最大的乡镇之一。同时,该镇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了人才工作站(省人事厅试点推广站)、农技站、鱼技站、果树站、庄稼医院以及水产养殖、优质蔬菜种植等协会,他们的作用为该镇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后盾。几年来先后引进推广了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63种,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开发新领域。2000年,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2亿元。
7.广西桂林市荔浦县大塘镇
大塘镇位于荔浦县西北部,距县城11公里,全镇面积104平方公里,属丘陵及半山区地域,东与荔城镇相连,南靠青山镇,西与茶城、蒲芦两乡交界,北与花箦、双江两镇毗邻。
全镇辖12个村委会,分别为花岗、大塘、苏结、绥福、大莫、盘村、庆华、古屯、兰洞、西隆、高岸、富德、共100个自然屯。总户数4467户,总人口22870人,其中壮族占9.9%人,瑶族占0.2%。耕地面积27176亩,其中水田18098亩,占66.6%,,旱地9068亩,占33.4%。森林覆盖面积68663亩。现有架枧、牛栏山、交椅、里胆等小Ⅱ水库4座,总蓄水量786万立方米,渠道长约63公里,基本解决了全镇农业用水问题.
该镇以种植水稻为主,因水土原因,水稻米质优良 ,故享有“北乡米”之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引导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果、食用菌等农业项目。如盘村、大莫、绥福的香瓜、食用菌,西隆、兰洞的夏橙,大莫的沙田柚,花岗、高岸的油茶、板粟、月柿,富德的椪柑、瘦肉型猪,大塘的马蹄等。2008年该镇农业总产值6890万元。
该镇坚持以“农业富镇、工业强镇”为指导思想,不断地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上项目的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发展起来的万丰药业、大成衣架厂等企业成为大塘工业发展的强劲,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14149万元。 | | 大塘镇位于韶关市的东部,距市区11公里,距曲江城区14公里。现行政区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8.4万亩,耕地面积4.3万亩。辖15个村民委员会189个村小组,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1年12月合并原火山镇)。2005年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2万人,国道106线从南到北贯穿全镇。镇属平原丘陵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等,地下贮存有天然温泉。名胜古迹有宋代的仙人塔,水村街,梅花桥和唐代的和溪庙。200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4.6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4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
十五期间,该镇通过打造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突出农业招商,成功引进了深圳市会达副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华南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和韶关松泽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强劲的公司到我镇投资置业。其中,镇轻钙厂通过企业承包转制,投资4300万元重新技改大塘轻钙厂,新上了一条纳米碳酸钙生产线;温氏集团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兴办年出栏10万头左右商品肉猪的养猪生产服务基地。2005年,共与外商签订合作合同或意向书7份,合同外资额达1.09亿元,现到位资金7180多万元。到2005年底,改变了大塘以往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单一工业经济结构形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全镇企业发展到469个,从业人员4796人,完成企业营业收入4.06亿元,工业产值1.99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16亿元。
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十五期间,通过引进科技,扩大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新举措,全镇农业向效益型和现代化发展,建起了占地500亩共125个大棚蔬菜的东岗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主要种植西葫芦、西红柿、豆角、黄瓜等反季节蔬菜;发展了塘口村占地1600亩的连片蔬菜生产基地;创新发展了温氏公司“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扩大发展了火山粉葛,侧田潮菜,其田梅花叶菜,红新连藕等一村一品特色村。2005年,农业作物布局粮经比例调整为35:65,初步形成了3.2万亩优质蔬菜、1.36万亩花生、9600亩鱼塘的农业生产规模。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十五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通过规划引导,建设农民商住房5栋,入住户达200多户,2005年镇建成区面积为3.23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1.6平方公里.改建106国道21.6公里,省道S251线9公里,县道X315线7.5公里,完成历山、新桥等乡村公路建设36公里,全镇交通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侧田等8个村委大楼的建设,使全镇15个村委办公环境实现楼房化。投资150多万元,新建了计生服务大楼和敬老院。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数据网络建设不断更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网络信号覆盖全镇,粤北农业信息网站率先在大塘设点,先后列入省级中心镇、省级山区信息化试点镇。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村级“改薄撤并”工作,加大投资力度,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改建扩大了中小学校的校园面积,兴建了2栋综合实验楼,3栋学生宿舍楼,配备了电脑室和语音室,育人环境和教学设施得到优化。2005年,农村沼气推广应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覆盖率为59.9%,受益人数达596人,救助金额达38.7万元。殡葬改革顺利推进,火化率达100%。成立了大塘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农村劳务输出提供优质服务。计生工作突出抓好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两项工作,2005年,计划生育率90.06%,自然增长率7.06‰,各项指标均达区的要求,连续3年被市区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说 | | - : Datang Town
| | 大塘 | | 大塘镇中心小学 | 三水市大塘镇宾馆 | 三水市大塘镇新新服装社 | 三水市大塘镇兴中皮革有限公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