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廣東 >廣州 > 荔灣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Liwan District
  荔灣區總面積62.40平方千米。總人口70.54萬人(2005年)。
    區人民政府駐中山七路,郵編:510145。代碼:440103。區號:020。拼音:Liwan Qu。
    荔灣區轄22個街道:沙面街道、嶺南街道、華林街道、多寶街道、昌華街道、逢源街道、竜津街道、金花街道、彩虹街道、南源街道、西村街道、站前街道、橋中街道、白鶴洞街道、衝口街道、花地街道、石圍塘街道、茶滘街道、東漖街道、海竜街道、東沙街道、中南街道。
基本概況
  荔灣,舊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緑,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明朝時,這裏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時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著名的外貿商埠---十三行的所在地。荔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歷史積澱了獨具特色和風格的地域文化,集古代近代和現代文明於一身,既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産物,也是嶺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荔灣區位於廣州繁華市區西部,地處珠江東、北岸,交通樞紐縱橫交錯;北接火車站、白雲機場;南有人民橋、珠江隧道貫通珠江兩岸;西邊有珠江大橋飛架東西,連同南海、佛山;西南有京廣鐵路廣州貨運南站及廣州港新風作業碼頭;更有107國道,廣佛高速連接廣深高速公路,直通香港;廣州地鐵Ⅰ號綫及內環高架路縱貫全區,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使荔灣區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為商傢必爭之地。
  荔灣區自古以來即是廣州市最有名的商業繁華區之一。如今的荔灣更擁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業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個重要的商業地帶。
  荔灣區是廣州市的一個重要行政區,位於美麗的珠江河畔。轄區面積62.54平方公裏,常住人口71萬。
  悠久的歷史淵源,燦爛的嶺南文化,醇厚的人文風情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賦予了荔灣令人神往的獨特神韻。
  處於新世紀的荔灣,也將因此獨特神韻而得勢。新一屆荔灣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提出了“商貿升級、旅遊帶動,科教興區,環境優化”的發展戰略,並製訂出建設商貿文化旅遊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 將荔灣建成宜商、宜居、宜遊的嶺南天堂。
區域環境
  ----交通條件:
  荔灣區水陸路交通便利,北接廣州火車站、白雲機場;南連洲頭嘴碼頭和橫貫珠江兩岸的交通捷徑珠江隧道;西連廣佛、廣清、廣花等公路交通出口;區轄內有南北鐵路運輸總站——廣州南站,有可通世界各地口岸的新風港;在建中的廣州市地下鐵路分別從東西、南北走嚮橫跨全區
  投資環境----服務設施: 
  荔灣區是廣州市商業、飲食服務業、娛樂業、金融業最為集中的繁華市區之一,區內服務設施齊全,服務網絡完善,如歷史悠久、商店林立的上下九路、第十甫路及著名的白天鵝賓館、廣州酒傢、南方大廈、清平農貿市場、華林玉器墟等均就坐落其中。
旅遊景點
  區內有具有嶺南特色的騎樓街、廣州市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上下九商業步行街;有嶺南建築之精華,集木雕、石雕、磚雕、灰塑、陶塑、銅鐵鑄等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傢文物保護單位陳氏書院;有充滿歐洲風情的國傢文物保護單位沙面建築群,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還有亞洲最大的、被譽為“中國阿姆斯特丹”的廣州花卉博覽園、獨具風情的白鵝潭風情酒吧街等等。
  荔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悠久的歷史積澱了獨具特色和風格的地域文化,集古代近代和現代文明於一身,既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産物,也是嶺南文化的典型代表。
  近年來,荔灣區大力整治珠江沿岸白鵝潭風情酒吧街周邊,還計劃引資建設“珠江魅力項目”,其中高達150米的摩天觀光輪“巨眼”將成為嫵媚的珠江夜色中的一顆耀眼的明星,其高度超過“倫敦眼”,成為世界第一摩天輪。
  悠久的歷史淵源,燦爛的嶺南文化,醇厚的人文風情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賦予了荔灣令人神往的獨特神韻。傳統與時尚、中西方文化、嶺南鄉土氣息與國際大都市氣度將在廣州最古老區域交相輝映。
行政區劃
  荔灣區轄22個街道:沙面街道、嶺南街道、華林街道、多寶街道、昌華街道、逢源街道、竜津街道、金花街道、彩虹街道、南源街道、西村街道、站前街道、橋中街道、白鶴洞街道、衝口街道、花地街道、石圍塘街道、茶滘街道、東漖街道、海竜街道、東沙街道、中南街道。
歷史沿革
  荔灣,舊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緑,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35號):撤銷廣州市芳村區,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荔灣區人民政府駐中山七路。對新組建的越秀區和荔灣區的部分邊界綫進行了調整。調整前,荔灣區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52萬(2003年)。
  2000年,荔灣區轄12個街道。總人口474830人,各街道人口: 金花街道 49803 嶺南街道 34699 南源街道 55749 彩虹街道 44911 多寶街道 37035 竜津街道 39517 西村街道 39129 站前街道 33771 沙面街道 4456 逢源街道 54029 昌華街道 33327 華林街道 4840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荔灣區轄13個街道(沙面 華林 多寶 昌華 逢源 竜津 金花 彩虹 南源 西村 站前 嶺南 橋中)。
  2004年,荔灣區轄13個街道:
  沙面街道:轄 翠洲、鵝潭2個社區。
  嶺南街道:轄 揚仁東、揚仁西、故衣街、十三行、冼基、沙基、清華、清平、和平、聯慶10個社區。
  華林街道:轄 光復、德星、荔廣、寺前、鴻昌、彩園、興賢、曾巷、連登、下九、懷遠、福安、河傍、湛露14個社區。
  多寶街道:轄 恆寶、蓮塘、泰華、吉祥坊、叢桂、黃沙、寶源、新風、至寶、恩寧、誼園、天佑12個社區。
  昌華街道:轄 荔湖、如意坊、逢慶、昌華苑、涌邊、西關大屋、泮塘7個社區。
  逢源街道:轄 惠城、泰興、源勝、華貴、何傢祠、耀華、厚福、馬基涌、隆城、富力東、富力西、公壽裏、梁傢祠、逢源北14個社區。
  竜津街道:轄 人民中、六甫、三元坊、竜津東、長壽、華福、洞神坊、洪壽、錦竜、都堂、竜翔11個社區。
  金花街道:轄 三甫、桃源、錦綉、和安、蟠虯、吉祥、隆慶、竜源、世紀、陳傢祠、小梅、林苑12個社區。
  彩虹街道:轄 荔溪、幸福、環彩、冼傢莊、荔景、中興、西園、周門、黨恩、寶石、園中園11個社區。
  南源街道:轄 西場、和平南、南岸、風雨亭、源溪、環翠園、和平新村、電業、青年、西焦、澳口、塘前新、荔港南灣13個社區。
  西村街道:轄 西灣、大崗元、長樂、西灣東、廣雅、環市西苑、增埗、協和8個社區。
  站前街道:轄 站西、剋山、西站、陳崗、流花、僑苑6個社區。
  橋中街道:轄 東海、坦尾、河沙、恆海、頤和、長安6個社區。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荔灣區轄22個街道(沙面、華林、多寶、昌華、逢源、竜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嶺南、橋中、衝口、花地、茶滘、白鶴洞、石圍塘、東漖、東沙、海竜、中南)。
街道簡介
  (2004年之前的資料)
  華林街道 位於荔灣區的西南部,東起人民路,西至寶華路,南到和平路,北連長壽路。面積0.72平方千米,居民2萬多戶,人口近6萬,轄14個社區。辦事處駐十八甫北曹基直街81號。
  逢源街道 位於廣州市荔灣老城區的中部,東起康王路,西至竜津西路,南接長壽西路,北達中山八路。面積0.78平方千米,人口近7萬。辦事處駐華貴路華貴橫街25號。
  竜津街道 辦事處駐光復中路299-301號。
  彩虹街道 位於荔灣區中部。面積1.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萬人。辦事處駐中山八路周門街80號。
  多寶街道 辦事處駐恩寧路多寶坊23號。
  嶺南街道 辦事處駐十八甫南路冼基東24號。
  西村街道 位於荔灣的西北部,東與流花商業區相連,南聯西關腹地,西倚珠江與南海市相望,北鄰白雲區石井鎮。面積3.27平方千米,占荔灣總面積的27.71%;人口8.4萬人。辦事處駐協和路1號。
  南源街道 位於荔灣區的西北部。面積1.85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辦事處駐南岸路馬塘坊23號。
  金花街道 位於荔灣區中部,東、北鄰接越秀區,西與彩虹街相接,南與竜津街、逢源街相接。面積1.168平方千米,人口6萬多人。轄12個社區。辦事處駐西華路金花直街蟠虯街100號。
  昌華街道 位於荔灣區的西部。東起竜津西路、恩寧路,西臨珠江邊,南接蓬萊路,北達中山八路。辦事處駐竜津西逢源南63號。
  沙面街道 辦事處駐沙面大街8號。
  原:芳村區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35號):撤銷廣州市芳村區,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芳村區位於廣州市西南端。北、東面臨珠江(南航道),與白雲區石井鎮、荔灣區、海珠區隔江相望;南靠珠江(佛山水道),與番禺區大石鎮、南海市平洲鎮相鄰;西與南海區????步鎮、黃岐鎮接壤。總面積46.2平方千米。總人口19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0360。代碼:440107。區號:020。拼音:Fangcun Qu。
  2000年,芳村區轄5個街道、1個鎮。總人口323758人,各街道、鎮人口: 花地街道 39343 白鶴洞街道 41425 衝口街道 42512 石圍塘街道 63105 茶窖街道 37034 東教鎮 10033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12月29日起,撤銷東漖鎮,設置東漖、海竜、中南、東沙4個街道。年底,芳村區轄9個街道(白鶴洞、衝口、茶滘、花地、石圍塘、東漖、海竜、中南、東沙),90個居委會、1個傢屬委員會(廣船西部宿舍管理區)、17個村委會:
  石圍塘街道:設15個居委會(山村、杉欄、山溪、火車站、南塘、秀水、塞壩口、萬盛、橋東、滘口、芳雅園、芳信、怡福、如意、芳華苑)和2個村委會(山村、五眼橋)。
  花地街道:設15個居委會(明心、陸居路、上市、鎮東、新竜沙、外約、中市、民治、全福裏、大策、小策、二沙地、怡芳苑、百合園、花海)和1個村委會(花地)。百合園、花海2個居委會是2001年4月5日成立。
  茶滘街道:設16個居委會(茶滘、悅成路、茶滘新村、紅棉苑、芬芳、合興苑、穗芳、秋蘭、金蘭、花苑新村、鴻圖苑、大田、春蘭、汾水、永安、葵蓬)和2個村委會(茶滘、葵蓬)。汾水、永安2個居委會是2001年2月9日成立。
  衝口街道:設12個居委會(鶴鬆、沙涌、墩頭、招村、杏花、兄弟園、下市、接竜裏、坑口、江興、華麗園、西坑)和1個村委會(坑口)。
  白鶴洞街道:設16個居委會(鶴建裏、山頂、鶴洞、東塱、金光、金達、金通、金輝、福盛、觀鶴一、觀鶴二、觀鶴三、鶴翔一、鶴翔二、鶴平一、鶴平二)、1個傢屬委員會(廣船西部宿舍管理區)和1個村委會(鶴洞)。觀鶴一、觀鶴二、觀鶴三、鶴翔一、鶴翔二、鶴平一、鶴平二7個居委會是2001年3月30日成立。
  東漖街道:設10個居委會(東漖、西塱、康乃馨、鬆竹坊、東鵬、白鶴沙、花園第一、花園第二、花園第三、花園第四)和2(?3?)個村委會(東漖、西塱、大花園)。康乃馨、東鵬、花園第一、花園第二、花園第三、花園第四6個居委會是2001年6月11日成立。
  海竜街道:設2個居委會(海竜、大和)和3個村委會(增滘、海北、竜溪村)。
  中南街道:設1個居委會(海南)和2個村委會(海南、海中)。
  東沙街道:設3個居委會(環翠、紫翠、紫荊)和3個村委會(東塱、沙洛、南漖)。
  2002年,芳村區轄9個街道(衝口 花地 茶滘 白鶴洞 石圍塘 東漖 東沙 海竜 中南)
  2004年,芳村區轄9個街道。
  白鶴洞街道:轄 鶴洞、鶴建裏、觀鶴一、觀鶴二、山頂、金光、金達、鶴平、鶴翔9個社區;廣船傢委會。
  衝口街道:轄 鶴鬆、沙涌、華麗苑、杏花、聯合圍、兄弟園、聚竜、羅涌、坑口、匯興10個社區。
  花地街道:轄 明心路、陸居路、民治、新隆沙、怡芳苑、小策、大策、中市8個社區。
  石圍塘街道:轄 山村、山溪、杉欄、如意、南塘、秀水、塞壩口、萬盛、橋東、滘口、芳雅苑、逸彩、嶺南13個社區。
  茶滘街道:轄 茶滘新村、合興苑、汾水、花苑、永安、芬芳、金蘭、葵蓬、紅棉、茶滘、樂怡居11個社區。
  東漖街道:轄 芳村花園、芳園、康乃馨、東鵬、東漖、西塱6個社區。
  海竜街道:轄 增滘、海北、竜溪3個社區。
  東沙街道:轄 金宇、東塱、南漖、沙洛4個社區。
  中南街道:轄 海中、海南2個社區。
領導班子
  周亞偉
  荔灣區區長 主持區政府全面工作;分管監察、審計、城市更新改造工作辦公室工作。
  王慎初
  荔灣區常務副區長 協助區長日常工作;分管區政府辦公室、政務管理辦公室、體製改革、武裝、民兵、人民防空、環境保護、市容環衛、城市管理、城管綜合執法、愛衛、法製、出租屋管理、保密工作;聯繫人大工作。
  郭興榮
  荔灣區副區長 分管民政、老齡、民族、宗教、臺灣事務、僑務、外事、司法、公安、交通防火安全、氣象、農業和農村、街道、經濟聯社工作;聯繫政協、法院、檢察院、統戰、僑聯、殘聯工作。
  陳玉亮
  荔灣區副區長 分管國土和房管、建設和市政、城市規劃、水利、三防、園林緑化工作;聯繫共青團工作。
  藍小環
  荔灣區副區長 分管工業、商業、外經貿、交通、酒類專賣、個體私營經濟、經濟協作、供銷社、步行街管理、科技、知識産權、信息化、安全生産工作;聯繫工商、質監、煙草專賣、工會、工商聯、科協、貿促會、供電、供水、郵政、電信工作。
  江 東
  荔灣區副區長(民進) 分管教育、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旅遊、體育工作;聯繫文聯工作。
  劉瑜梅(女)
  荔灣區副區長 分管發展和改革、物價、人事、編製、財政、國有資産監督管理、統計、檔案工作;協助區長分管監察、審計工作;協助常務副區長分管體製改革工作;聯繫稅務、金融工作。
  鄒 璇(女)
  荔灣區副區長 分管勞動和社會保障、公費醫療、醫療衛生、人口與計劃生育、地方志工作;聯繫婦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
  熊宏輝
  區政府黨組成員 負責信訪、應急管理工作;協助副區長郭興榮負責公安、交通防火安全、街道、經濟聯社工作。
荔灣區歷史文化
  荔灣區地處廣州市城區的中心地帶,是廣州的商業重地。荔灣區自古以來商貿雲集,商業氣氛異常濃厚,人民南、西堤、上下九、十三行等是傳統的商業旺區,黃沙形成了大型海産批發市場,南岸路一帶是廣州最大的建材市場。行政區劃大調整後,新荔灣更是擁有上下九商業步行街,中山七八路、康王路和花地大道現代商業商務帶,以及廣州花博園、嶺南花卉市場兩個大型花卉市場。全國六成觀葉植物由芳村運出,全年交易額達到21.5億元,出口創匯450萬美元;廣州花博園內花卉的行情價格影響或者左右了全市、全省乃至國內許多地區的花卉銷售;廣州花卉交易中心是亞洲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
  荔灣區以商業貿易著稱。在原荔灣區和芳村區合併後,新荔灣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200億元,商品銷售總額達1000億元以上。目前荔灣區現有各類市場214個,其中鞋業、花卉、茶葉等批發市場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以站西路為例,在不到0.5平方公裏的範圍裏,聚集十幾傢有規模上檔次的大型鞋城,經營面積約27萬平方米,年交易總額超過10億元,形成了鞋業“金三角”。
  1. 十三行
  廣州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聞名中外的千年貿易之都;而十三行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和見證地。十三行大致的位置為東至仁濟路、西至杉木欄路,北至十三行路,南至珠江之間的區域。
  從1757年至1852年,十三行獨攬我國對外貿易85年。當時的清政府既然要開放廣州對外貿易,但又要防止外國商人直接與中國商人做生意,於是建立和實施一種“以官製商,以商製夷”的措施,即指定一些商人作為中介同外國商人進行貿易,這些中介商人所開設的對外貿易的組織稱為“洋貨行”,俗稱十三行。這樣,偌大的中國對外貿易就集中在廣州,由十三行行商居間貿易。
  2. 荔灣廣場
  荔灣廣場,位於廣州市最繁華的黃金地段----下九路。是一座占地四萬多平方米、擁有六層共十四萬平方米的商場、兩千多間商鋪及八幢共一千六百多套豪華住宅,建築面積共三十一萬平方米,集居住、飲食、購物、娛樂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商住群樓。
  從1995年開始有商傢在此經營水晶半寶石産品,2001年開始形成專業半寶石水晶市場,目前發展成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半寶石係列商品專業批發市場。主要是以水晶半寶石為主,70%的商傢來自海豐可塘,其餘有來自江蘇東海等地的。主要以廠傢直銷批發為主,其次是個體經營者,有商傢表示正嚮成品批發市場轉型。種類齊全、産品豐富,有萬餘産品在此展示,年銷售額達40—50億元。
  3. 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商業街全長800米,有騎樓式建築238間,建於20世紀初,是經國傢商業部批準的廣州市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滿各中、高級百貨公司,附近還有西來初地、華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歷史悠久的傳統專業街,全國最大的農貿雜市一條街清平路更是享譽國內外。
  上下九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開通後,經過10年的發展,日均人流量已達20萬人次,周六日的人流量可達三四十萬人次,每年黃金周日人流量高峰期可達60萬人次。據瞭解,上下九步行街實際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三條街巷,全長1218米,共有各類商業店鋪300多間數千商戶。
荔灣區人口
  2005年末,荔灣區常住戶籍人口70.57萬人,比上年下降0.14%,另有幾十萬的流動人口。出生率6.93‰,人口自然增長率-0.83‰,計劃生育率98.64%。全社會從業人員17.94萬人,比上年下降9.6%;全區登記在册失業人員4.33萬人,其中“4050”下崗失業人員1.26萬人。2005年末,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人數達10.8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9.75萬人,參加社會基本醫療保險5.71萬人。
荔灣區優勢
  1. 完善的生活配套
  荔灣區各種酒樓食肆林立,商鋪的商品琳琅滿目。隱藏於居民區內的肉菜市場可以滿足市民的各種生活需要。而中心區的醫療和教育配套更是完善,全區共有衛生醫療機構上百個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有三間,二級甲等醫院也有三間以上;全區有省一級中小學22所,市一級中小學15 所,省、市一級學校占全區中小學31.6%。
  2. 濃厚的人文氣息
  要感受廣州的本土文化,沒有比生活在老城區荔灣更合適的地方。這裏有沿街叫賣的傳統小吃、有屹立百年的西關大屋、有充滿市井風味的生活氣息、更有喝完早茶的老街坊在相互打着招呼……陳傢祠、十三行、沙面等極具紀念和觀賞價值的景點也讓人們感受着廣州歷史的點點滴滴。獨特的人文景觀除了令不少老廣州引以為豪外,更使得許多外地人流連忘返、以此為傢。
  3. 密集的交通網絡
  老城區房屋密集,地面交通僅依賴於中山路、東風路、花地大道等少數幾條主幹綫,但作為補充,地鐵的出現使得荔灣區的交通問題迎刃而解。地鐵一號綫設置的站點幾乎覆蓋了荔灣區的所有商業旺地,並且大大縮短了芳村與老城區之間的距離。在對外交通方面,荔灣區內分佈着廣州市的許多大型客運站,這裏既有通往省內的各路班車,也有開往全國各地的客車。
  4. 發達的商業活動
  荔灣區的商業不僅自古聞名,在如今更是廣州市政府對此區規劃的重點之一。各種各樣的商業活動令到四面八方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聚居於此,拉動了房地産交易特別是租賃的活躍。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區內的專業市場,它在帶動商業地産的同時,也為二手住宅的投資市場帶來高素質的客源,是回報率強有力的保障。
  5. 獨特的一河兩岸
  新荔灣是廣州市唯一跨越珠江、擁有“一河兩岸”的城區,珠江岸綫總長達25公裏。新荔灣以發展現代化商貿文化旅遊區為目標,江邊地區將以建設公共空間、發展旅遊、商貿功能為主,利用旅遊帶動商貿經濟,利用商貿帶動房地産市場的發展。150米高的“珠江巨眼”一旦建成,帶動的不僅僅是芳村地區的旅遊經濟,整個大荔灣都會因“一河兩岸”的獨特景觀而受益匪淺。
  6. 較低的二手樓價
  在所有老城區當中,荔灣區芳村地區的二手樓價可以說是非常有優勢的。據中原地産的統計顯示,天河區、越秀區及海珠區這三個老城區在2006年11月份的二手成交均價分別約為:6947元/平方米、6846元/平方米和6090元/平方米。而芳村區同期的成交均價僅為4200元/平方米左右,這對於經濟能力有限但留戀老城區的市民來說無疑充滿着吸引力。
荔灣區經濟
  國民經濟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初步核算,2006年全地區實現生産總值383.63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2.5%,經濟增長速度比上年提高0.8個百份點,超出年初製定的預期目標2.5個百分點,在市屬老城區(荔灣、越秀、海珠)中排首位。
  産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按照優先發展第三産業,優化發展第二産業,優質發展第一産業的産業發展思路,不斷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全年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3.65億元,增長6.8%;第二産業增加值112.91億元,增長5.6%;第三産業增加值267.07億元,增長16.1%;三次産業的比例為1.0:29.4:69.6。三次産業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0.6%、14.6%和84.8%,第三産業帶動作用突出。
英文解釋
  1. n.:  Liwan District
近義詞
荔灣, 芳村區
相關詞
廣州詩人地理村莊教育中學廣東省中山八路
路名廣東機構文聯芳村芳村大道西花卉批發市場學校
簡歷領導廣州市蘿崗區中考醉觀公園會計從業資格證老街
更多結果...
包含詞
市荔灣區荔灣區醫院
荔灣區中山荔灣區博物館
荔灣區圖書館荔灣區骨傷科醫院
廣州市荔灣區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
荔灣區芳村實驗小學廣州市荔灣區人民醫院
廣州市荔灣區婦幼保健院荔灣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廣州市荔灣區富興服裝商行廣州市荔灣區僑泰服裝廠
廣州市荔灣區中聯服裝店廣州市荔灣區威世皮革廠
廣州市荔灣區寶森皮革社廣州市荔灣區恆達皮革廠
廣州市荔灣區志雄服裝商場廣州市荔灣區昌華服裝廠
廣州市荔灣區嶺南飯店廣州市荔灣區長壽飯店
廣州市荔灣區益泰飯店廣州市荔灣區富臨門飯店
廣州市荔灣區新洪發飯店廣州市荔灣區祥興針織社
廣州市荔灣區恆昌針織廠廣州市荔灣區廣興針織廠
廣州市荔灣區萬利針織廠廣州市荔灣區西城針織廠
廣州市荔灣區三元針織社廣州市荔灣區順景針織廠
廣州市荔灣區針織廠廣州市荔灣區遠景針織廠
廣州市荔灣區新風針織廠廣州市荔灣區寶源服裝廠
廣州市荔灣區金鶴工藝品廠廣州市荔灣區吉祥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永成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智聯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興達工藝品廠廣州市荔灣區伊琪童服廠
廣州市荔灣區和興羊毛衫廠廣州市荔灣區興蒔服裝商行
廣州市荔灣區高仁服裝廠廣州市荔灣區粵華服裝商場
廣州市荔灣區教育服裝廠廣州市荔灣區永新服裝廠
廣州市荔灣區麗新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怡東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駿馬工藝品廠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院
廣州市荔灣區腦血管病醫院廣州市荔灣區口腔醫院
廣州市荔灣區康寧醫院廣州市荔灣區骨傷科醫院
廣州市荔灣區中心醫院荔灣區多寶街除害消毒站
廣州市荔灣區第二人民醫院廣州市荔灣區杜仕禮品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永浩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好迪化妝品廠
廣州市荔灣區展科塑料行廣州市荔灣區真真飲食店
廣州市荔灣區荔寶美食店荔灣區竜溪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辦法
廣州市荔灣區青少年勞動技術學校廣州市荔灣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醫院整形美容中心廣州市荔灣區恆達壓褶服裝廠
廣州市荔灣區東聯玉器工藝社廣州市荔灣區奔馳路鞋業製造廠
廣州市荔灣區利利鞋業皮具廠廣州市荔灣區足下鞋業製造有限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楚名服裝貿易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萬隆服裝鞋業設計中心
廣州市荔灣區玉寶玉器工藝社廣州市荔灣區天竜美術工藝服務部
廣州市荔灣區雅緻禮品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生利日用工藝社
廣州市荔灣區大華玉器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藝源木業裝飾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興盛服裝配料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大成布匹服裝配料商行
廣州市荔灣區金鳳服裝印花廠廣州市荔灣區亞細亞高級服裝皮具商場
廣州市荔灣區名誠服裝設計製作部廣州市荔灣區華利達服裝商行
廣州市荔灣區泰傑服裝製品有限公司廣州市荔灣區鴻基拉鏈服裝塑料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振興針織服裝廠廣州市荔灣區莊達針織服裝廠
廣州市荔灣區美達針織加工廠廣州市荔灣區傑宜針織製衣廠
廣州市荔灣區藝新針織服裝廠廣州市荔灣區裕泰針織品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新發針織服裝印花廠廣州市荔灣區華新服裝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嚮陽皮革製品廠廣州市荔灣區寶源服裝配料工藝廠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福興服裝五金裝飾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中環服裝工藝社
廣州市荔灣區協力服裝百貨貿易部廣州市荔灣區利貞皮革製品設計製作部
廣州市荔灣區威格皮革實業公司廣州市荔灣區永祿皮革紡織品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永明皮革製品廠廣州市荔灣區瑞華皮革製品廠
廣州市荔灣區建華房地産咨詢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嶺南街除四害管理站
廣州市荔灣區多寶街除四害消毒站廣州市荔灣區第四預防保健所
荔灣區衛生防疫除害消毒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第三預防保健所
廣州市荔灣區第一預防保健所廣州市荔灣區黃沙街除害消毒站
廣州市荔灣區昌華街除害消毒站廣州市荔灣區長虹珠寶玉器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永恆玉器珠寶首飾公司廣州市荔灣區粵華害蟲防治清潔服務部
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分院廣州市荔灣區廣州市荔灣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廣州市荔灣區駿興商業咨詢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忠誠咨詢服務部
廣州市荔灣區順通房地産咨詢服務公司廣州市荔灣區加華建築設計咨詢部
廣州市荔灣區信利房地産咨詢公司廣州市荔灣區江南房地産咨詢中心
廣州市荔灣區靈芝氣功保健咨詢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光揚科技咨詢服務部
廣州市荔灣區強盛咨詢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國僑房地産咨詢服務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信和房地産咨詢公司廣州市荔灣區彩虹錦盒裝潢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江南工藝禮品實業發展公司廣州市荔灣區華昌工藝陶瓷店
廣州市荔灣區榮雅齋工藝品店廣州市荔灣區新新塑料金屬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金冠木業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穗新實業工藝廠第二門市部
廣州市荔灣區利達玉器工藝社廣州市荔灣區映華工藝木綫廠第二門市部
廣州市荔灣區恆昌工藝製品廠廣州市荔灣區廣藝雕刻工藝部
廣州市荔灣區國邦工藝製品廠廣州市荔灣區天朗首飾珠寶廠
廣州市荔灣區映華工藝術綫廠廣州市荔灣區潤華旅遊工藝品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華開工藝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姬斯汀美容用品服務中心
廣州市荔灣區泓豐文具禮品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廣匯禮品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金羚禮品有限公司廣州市荔灣區文苑文具玩具精品批發商場
廣州市荔灣區新昌工藝製品廠廣州市荔灣區裕興玉器工藝社
廣州市荔灣區瑞華玉器工藝社廣州市荔灣區藝豐工藝製品廠
廣州市荔灣區雄偉五金皮件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元野裝飾雕塑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超偉工藝服務部廣州市荔灣區金海首飾工藝廠
廣州市荔灣區新天地美術工藝廠廣州市荔灣區福利達包裝工藝器材商行
廣州市荔灣區銀竜工藝禮品貿易中心廣州市荔灣區建成工藝美術服務部
廣州市荔灣區宏發紡織品有限公司廣州市荔灣區五羊城紡織裝飾配套工程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廣榮生紡織品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粵秀紡織品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金海毛紡織品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海洋針紡織品實業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恆業紡織品公司廣州市荔灣區穗港紡織品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偉昌紡織品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廣州市荔灣區順安針紡織品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穗紡紡織品工貿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大昌紡織品購銷部廣州市荔灣區永成紡織品商行
廣州市荔灣區宏發紡織品商行廣州市荔灣區清平飯店上九分店
廣州市荔灣區中成針織製衣廠廣州市荔灣區威格針織品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淘發針織服裝廠廣州市荔灣區燕華紡織裝飾商場
廣州市荔灣區華瓊紡織品經營部廣州市荔灣區招利紡織品經營部
廣州市荔灣區鴻海紡織裝飾商行廣州市荔灣區穗聯紡織品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清平飯店何榮記分店廣州市荔灣區清平飯店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市荔灣區金濤漁村海鮮飯店廣州市荔灣區聯恆達代辦貨運手續服務部
分類詳情
張開金花街道張開白鶴洞街道張開石圍塘街道張開茶滘街道
張開東漖街道張開站前街道張開嶺南街道張開彩虹街道
張開沙面街道張開華林街道張開多寶街道張開昌華街道
張開逢源街道張開竜津街道張開南源街道張開西村街道
張開橋中街道張開衝口街道張開花地街道張開海竜街道
張開東沙街道張開中南街道芳村中山七八路
中山六路上下九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