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13000 代碼:430902 區號:0737
拼音:Zī Yáng Qū,Ziyang Qu
資陽區位於湖南省北部。總面積572平方千米。總人口40萬人(2003年)。
全區轄2個街道、5個鎮、1個鄉:大碼頭街道、汽車路街道、長春鎮、新橋河鎮、迎風橋鎮、沙頭鎮、茈湖口鎮、張傢塞鄉。區人民政府駐大碼頭街道。 |
|
“洞庭餘韻匯資水,雪峰山秀藴明珠”。美麗的資陽地處湘中偏北、鑲資水尾閭,北瀕洞庭湖,全區總面積735平方公裏,總人口42萬,東南距省會長沙70公裏,到黃花國際機場僅1小時車程,南接桃花江美人窩風景區,西連張傢界國傢森林公園。境內張常高速公路貫穿而過,319國道,204和308省道交匯於此,石長鐵路、洛湛鐵路落站益陽,湖南四大水係之一的資水流經全境,水路空交通十分發達,素有“吳蜀門戶”之稱,是湘中北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更是東南沿海城市及經濟特區嚮西部梯度轉移的要塞。 資陽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自秦置縣,是益陽市的母親城,關雲長 “單刀赴會”的典故即發生於此。兩千多年古老文化的積澱,如滔滔江水源源不斷地滋潤着這片美麗的土地,清清的古風湘韻流淌在一條條麯徑通幽的古巷、映照在那一堵堵飽經歲月洗禮的風火墻上,使這片沃土閃爍着古老文明和湖湘文化所特有的亮麗光澤。
從清代古巷、三臺塔、諸葛井到白鹿寺、會竜山,從唐代宰相裴休到清代名士陶澍、鬍林翼以及近代的周立波、周揚、周𠔌城益陽第一條步行街、葉紫等文化名人,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着資陽,使得古城良好的自然稟賦與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藴交相輝映,成為湖湘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洞庭以南,天地之氣,聖賢學脈,在此一綫”之說。
資陽是國傢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國傢洞庭湖濕地生態保護區,也是湖南省兩個省級環境質量優良縣區之一。鼕季晴朗乾燥,夏季涼爽濕潤。境內山湖交錯,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地貌錯落有緻,景色雋秀,舒適宜人的自然環境將資陽滋潤得滿眼都是江南水鄉的靈秀與清澈。
資陽是一座發展中的現代新城。資陽人遵循“留山水風光,建現代新城”的城市建設理念,使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整潔寬敞的街道、人流穿梭如織的商貿區、蓬勃發展的工業園、現代化的體育場館、怡人幽雅的沿江風光帶,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資陽夜色更顯迷人,從橋北廣場到資江一橋,從步行街、古道街到鵝羊池、馬良路,到處燈火輝映、花木扶疏、古道街畫棟鎏金,處處顯示了資陽的朝氣與活力。
資陽是一座老工業城市,現有100多傢國有、集體企業,機械電子、輕紡、農産品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已成為資陽四大支柱工業,有一大批技術熟練的産業工人和關聯度高的原材料資源。城區擁有5萬多名熟練技工,勞動力成本低。由於盛産苎麻、棉花、水稻、茶葉、湘蓮、“三薯”等,資陽一直是全國苎麻、棉花紡織原材料基地和中南農副産品加工原材料基地之一。全區水電煤氣供應充足,價格低廉。土地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大,可塑性強。
本着“産業立區,工業強區”的發展思路,資陽區委、區政府堅持以産業帶動區域經濟,將工業發展作為全區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着力發展園區工業;將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生命綫來抓,把環境建設列為一號工程,建立並完善了一係列相互配套的項目落實和産業扶持機製;成立了投資項目全程代理中心,建立了 “一個項目、一名區級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跟蹤服務機製,為投資資陽的有識之士提供了無限商機。 |
|
資陽的前身為原縣級益陽市,自秦置縣。據《周禮》記載:天下分九州,益陽地域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益陽屬楚地(戰國時為楚黔古城資陽中地)。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秦滅楚,益陽轉屬秦國,為長沙郡屬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統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始屬益陽縣,以在益水之陽而得名。
在過去的2000多年間,益陽歷經各朝各代均為縣治。
1949年8月3日益陽和平解放,成立益陽行政專員公署,資江北岸的竜麟鎮改稱益陽縣城關區。
1950年3月城關區升為縣級,改名“益陽城關區”,直署益陽專署領導。
同年9月23日,城關區升格為益陽市。
1952年11月,益陽專署撤銷,益陽市劃屬常德專署領導。
1953年4月,益陽市升為省直轄市,由省政府授權常德專署領導。
1958年7月,益陽市改屬益陽縣領導(縣級不變)。
1961年7月,復屬常德專署領導。
1962年,益陽專署恢復,益陽市又為益陽專署領導。
1984年4月22日,益陽縣的長春、迎風橋、過鹿坪、李昌港、香鋪侖、楊林坳、新橋河7個鄉和新橋河鎮劃歸益陽市管轄,納入益陽市行政區域。
1994年,撤銷縣級益陽市,成立資陽區。行政區劃以資江為界,將原益陽縣民主垸的4個鄉、鎮(場)劃歸資陽區管轄,納入資陽區行政區域。
1996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省級重點工業開發區——益陽市長春工業園。原長春鎮管轄的馬良、白馬山、五裏堆、接城提、楊樹、竜塘6個村劃歸長春工業園管轄。
2005年12月,資陽區被定為湖南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區),由原來的11個鄉、鎮、場合併為6個鄉鎮,楊林坳鄉、新橋河鎮、李昌港鄉合併為新橋河鎮,長春鎮、過鹿坪鎮、香鋪侖鄉合併為長春鎮,茈湖口鎮、劉傢湖農場合併為茈湖口鎮,沙頭鎮、迎風橋鎮、張傢塞鄉保持不變。由原來的4個街道,合併為2個街道,大水坪街道、大碼頭街道合併為大碼頭街道,城內街道、汽車路街道合併為汽車路街道。
“歲紀二千,溯縣置秦皇,開疆拓土,州分夏禹,緯地經天,長沙郡屬,湖南省一轄,漢繼唐承”概括了古城悠長而麯折的歷史由來。 |
|
資陽區轄5鎮、1鄉、2個街道辦事處,1個工業園,總面積735平方公裏,總人口42.2萬。
5個鎮:長春鎮、新橋河鎮、迎風橋鎮、沙頭鎮、茈湖口鎮
1個鄉:張傢塞鄉
2個街道辦事處:大碼頭街道辦事處、汽車路街道辦事處
1個工業園:長春工業園 |
|
- n.: Ziyang District
|
|
資陽, 資陽市 |
|
|
|
資陽區婦幼保健院 | 資陽區衛生防疫站 | 益陽市資陽區婦幼保健院 | 益陽市資陽區衛生防疫站 | 益陽市資陽區紅十字會醫院益陽市資陽骨內科醫院 | 益陽市資陽區離退休幹部醫療保健所 | |
|
|
新橋河鎮 | 迎風橋鎮 | 茈湖口鎮 | 楊林坳鄉 | 沙頭鎮 | 長春鎮 | 城內街道 | 大碼頭街道 | 汽車路街道 | 張傢塞鄉 | 大水坪街道 | 過鹿坪鎮 | 李昌港鄉 | 香鋪侖鄉 | 黃傢湖漁場 | 劉傢湖農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