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10002 代碼:430103 區號:0731
拼音:Tiān Xīn Qū,Tianxin Qu
天心區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下遊。總面積74平方千米。總人口40萬人(2003年)。
天心區轄9個街道、1個鎮:書院路街道、坡子街街道、學院街街道、城南路街道、裕南街街道、金盆嶺街道、開鋪街道、青園街道、桂花坪街道、大托鎮。區人民政府駐樟樹園9號。 |
|
天心區轄9街1鎮,66個社區居委會,12個村委會,面積102平方公裏(含水面30平方公裏),人口39萬。
天心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省政府的南遷和長沙大道的通車,使天心區在長株潭的核心區位和長沙市的戰略區位優勢更趨明顯;交通優勢——長沙大道氣勢如虹,架起長、株、潭三市通衢大道,京廣鐵路和107國道穿城而過,湘江倚區北上匯入洞庭,一、二、三環綫環環相繞,距黃花國際機場僅20公裏,同時擁有汽車南站、寶慶碼頭等大型車站碼頭,形成了南北東西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三産優勢——天心區是長沙市的商業大區,三産業占GDP比重 達64.3%。長沙市的名老字號大部分集中於此,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和坡子街民俗名食街的建成營業,更確立了天心區在長沙市的商業中心地位;文化優勢——天心區聚集了天心古閣、白沙古井、第一師範、賈誼故居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産,湖湘文化底藴厚重,區域內擁有新世紀體育文化中心、田漢劇院等新型文體設施,擁有13傢科研院所和22所大中專院校,文化氣息濃厚;生態優勢——天心區具備山水相映、濱江望嶽的自然環境和植被完好、緑化率高的生態特色,天心生態新城已成為長沙生態城市建設的重中之重,成為代表21世紀長沙形象的標志性新城區。近年來,天心區經濟發展保持了高速增長的良好勢頭。2002年,天心區實現GDP增長16.6%,財政收入增長45.2%、規模工業總産值增長31.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25.2億元、利用內資17.9億元、到位外資3335萬美元,全年有五年主要經濟指標排名全市第一。綜合目標管理考核連續兩年位居全市首位。今年1-6月份,繼續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名列全市前茅。
天心區始終堅持把城市建設作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突破口,近兩年全區纍计投入城市建設資金60多億元,修建、改造瞭解放西路、城南中路、黃興南路、白沙路、蔡鍔南路、湘江大道、長沙大道、書院南路等城市主次幹道20多條,先後建成了省市重點工程項目38個,區治大院、湖南天心環保工業園、省府新院、省青少年活動中心、湖南電力科技城等一大批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目前省市區三級在區內的在建項目105個,年內計劃投資額達92.88億元,建設規模267萬平方米;南部生態新城已啓動建設項目近40個,投資總規模達100億元左右,使天心區成為全市投資開發的一片熱土。
天心區亮點雲集,擁有多個“三湘第一”,三湘第一商業街——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三湘第一休閑街——解放西路酒吧街、三湘第一美食街——坡子街民俗名食街、三湘第一體育中心——新世紀體育文化中心、三湘第一商業中心——五一廣場商業中心、三湘第一物流園——湖南鋼材大市場物流園、三湘第一府——省政府機關新院、三湘第一大道——長沙大道等諸多的“三湘第一”,成為代表天心形象的特色和亮點。
天心區的社會事業更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天心區被評為全省計劃生育工作模範區,全國首批、全省首傢科技工作先進城區,全省素質教育先進城區,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區,八角亭社區成為全省首傢“最充分就業社區”,天劍社區安置幫教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青山祠社區“法律進社區”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全國唯一的民間戲劇節—映山紅民間藝術節已經花開五度。今天的天心區朝氣蓬勃,蒸蒸日上,充滿活力,商機無限。 |
|
天心區位於長沙城區南部,地形呈波狀起伏,地勢南北低、中部高,由東嚮西略斜,西部地勢平坦,中部為丘陵地帶。由於長期風雨侵蝕,形成紅土崗地,地質呈酸性。南門外的金盆嶺,地勢險要,歷為長沙戰略要地。
天心區整個地勢南北低平,中部屬丘陵地帶,略高。全區處於湘中丘陵嚮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分佈相對集中,山、丘、崗、平組合大體為2:3:3:2,適宜於農、林、漁和城建、交通用地的綜合佈局。
全區成土母質以板頁岩風化物為主(占48.8%),其次為第四紀紅土,砂礫岩則集中分佈於園藝場、畜牧農場等丘陵地帶,土質肥沃的水稻土集中於大托鄉,特別是京廣綫以西湖區湘江沉積扇上,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 |
|
天心區因天心閣而得名。
據南區志記載:秦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個郡,南區位於長沙郡的臨湘縣。漢長沙王吳芮,建長沙國,立都臨湘。此後三國六朝仍舊。隋文帝楊堅開皇九年,改臨湘縣為長沙縣,宋哲宗元符年(1098)從長沙縣析出五個鄉及湘潭縣兩個鄉,置善化縣,駐地雞公坡(今縣正街)。
清初善化縣分為四鄉、五坊廂。南區處在上、下廂。乾隆年間城內設坊,轄十四個鋪。南區為十三、十四鋪。光緒時期,鋪改都,南區為一、八都。辛亥革命勝利後,裁善化縣合入長沙縣,隸屬長沙府,南區為長沙縣的城南鎮。
1934年,長沙城內設4個區,城南區(即後來的天心區)為第二區,6月成立第二區公所,駐地朗公廟(今朗公街)。轄4個坊、15個保。1938年,長沙市廢除區、坊、保、甲4級,改為鎮、保、甲三級建置,城南區改為黃道鎮、禮賢鎮、天心鎮。是年11月“文夕“大火後,長沙市政府裁撤,原範圍歸屬長沙縣管轄,城區分城南、城北兩鎮。 1942年初,恢復長沙市政府後,城區劃為城東、城西、城南(鎮址鏊山廟)、城北、城中(鎮址火藥局)5鎮。1944年1月,鎮、鄉改區,長沙市劃為東、南、北、會春、文藝、金盆、嶽麓8區。是年6月日軍侵占長沙。翌年2月,置日偽城南鎮。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城南恢復區建置,轄8個保,1947年2月擴充為14個保,453個甲,後調整為292個甲。此建置直至長沙解放。
1949年8月5日,長沙和平解放,市人民政府派軍代表接管城南區警察分局及下設四、五、六分駐所。8月26日成立城南區公安分局。27日市接管國民政府城南區公所,9月撤銷舊區公所,成立城南區人民區公所,所址下黎傢坡。
1950年6月,全區廢除原3個公安分駐所、14個保、292個甲,按地域成立城南路、天心閣、西湖路、社雲街、靈官渡、楚湘街、織機街7個居民委員會。
1950年9月,金盆區南大十字路(後更名為南大路)和裕南街兩個居民委員會劃歸南區。1951年5月,南區織機街居民委員會劃屬東區,西湖路居民委員會劃屬西區。
1952年,7個居民委員會均改為街道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事處,次年改稱街道辦事處。1954年,區域調整。全區設南道路、新興路、裕南街、天心閣、楚湘街、城南路、靈官渡、7個街道辦事處。1955年5月,城南區人民政府改稱南區人民委員會。1960年4月,區人民委員會撤銷,成立長沙市妙高峰人民公社,駐地席草田7號,下轄8個分社(其中一個農業分社)。
1961年9月26日,恢復需南區人民委員會。1968年9月,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人民季員會。1980年10月28日,撤銷革命委員會,成立 人民政府。
1996年7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長沙市南區更名為長沙市天心區,它除保留原來南區的大部份城區外,還並入了原西區的兩個辦事處(坡子街、學院街)、原郊區的大托鄉、園藝場、畜牧農場等區域。
2000年,天心區轄7個街道、1個鄉。總人口396827人,其中: 書院路街道 36229 坡子街街道 21022 學院街街道 21275 城南路街道 41352 裕南街街道 67413 金盆嶺街道 79875 新開鋪街道 88027 大托鄉 4163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2004年,天心區轄9個街道、1個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天心區轄9個街道、1個鎮。 |
|
“正月裏,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又是一年元宵到,長沙天心區坡子街民俗花燈廟會添異彩。
過元宵去坡子街鬧花燈、看廟會,一直是老長沙津津樂道的事情,作為長沙市內為數不多的火神廟——火宮殿,是元宵節長沙市民許願求福的好去處。
自春節前開始,坡子街沿綫從湘江大道到黃興路步行商業街就挂滿了數以千計的花燈。這些花燈與街上透着湖湘地方特色的騎樓、飛檐、翹角、欄桿、臺基等廊榭亭臺,讓人深切感受到純樸的湘風湘情和濃濃的年味。
栩栩如生的面人,晶瑩剔透的轉轉糖,技藝精湛的吹糖師傅嫻熟地挑出一團加熱的糖,輾轉手中,捏成長條,邊吹邊捏,雞冠、雞身、雞尾,一隻惟妙惟肖的生肖雞就這樣一氣“呵”成。作為民俗名食集中的商業街,這裏匯集了數以百計的風味小吃。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到火宮殿祈福是不少老長沙人的必需課。始建於乾隆十二年的火宮殿就坐落在坡子街上。每年春節,火宮殿內人聲鼎沸,喜笑顔開的老老少少爭相涌進殿內許願求福。
老郎廟是戲麯藝人祀奉祖師爺的廟宇,長沙老郎廟位於天心區坡子街火宮殿西側的三王街,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毀於1938年“文夕”大火。老郎神像白麵無須,着王者衣冠。長沙戲班供奉的老郎神為唐明皇。傳說唐明皇曾大興梨園教坊,親自授藝、演戲,故伶人奉其為祖師。
老郎廟會一年要舉行多次,並且形式多樣。一是老郎神誕日舉行隆重、熱鬧的祭祀活動。各劇種的老郎神誕日有所不同,如湘劇以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老郎神誕,京劇則以三月十八日為老郎誕日。屆時都要給祖師爺做壽,老郎神泥像的大神龕在大殿正中,神龕前供着壽桃糕團。插蠟燭的拱形架子叫“蠟橋”,香燭點起來,香煙繚繞,燈燭輝煌。
二是節日祭神,尤以元宵節的祭祀最為隆重,祭品也最為豐盛。正月十三上燈,戲班舉行燈節祭祖師。每逢農歷初二、十六也要祭祀,稱為“燒牙日”。
三是重要演出、外地戲班來長演出和伶人參加社會慶典活動時都得到老郎廟祭祖。梅蘭芳於1937年3月來長演出,就曾往老郎廟祭拜老郎神,並捐贈香資40銀元。梅蘭芳在小瀛洲長沙大戲院連演10天,場場爆滿,長沙城一度出現“萬人空巷看梅郎”的局面。1940年該戲院遷至坡子街。
老郎廟會亦是戲班的行會組織,推選首事、值年人員掌管,章程制度甚嚴。廟內有紅黑兩簿。紅簿即會員名册,黑簿為已故會員名册。老郎廟每年七月,都要給已故會員燒包,以示悼念。
老郎會設在坡子街有其歷史淵源,因為長沙主要地方劇種湘劇就發源在坡子街一帶。長沙湘劇有着悠久的歷史,明代由江西弋陽傳入,與長沙等地的民間音樂結合後逐漸形成。明代大學士李東陽《燕長沙府席上作》中“夕陽影墮仍浮水,南麯聲低屢變腔”之句指的就是弋陽腔。老郎廟早年保留有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福秀班牌。乾隆(1736-1795)末年辦的九麟科班為湖南最早的戲麯科班,也位於坡子街一帶。
到清末民初,長沙湘劇演出進入鼎盛時期,著名戲班大都集中在坡子街一帶。其時長沙最大的湘劇院為葉德輝創立於坡子街東口的同春園,演職員達300餘人,按技藝高低分天、地、玄、黃4個演出單位,按角色不同的身份演出,角色齊全,行箱富麗,可謂薈萃湘劇精英於一堂,蔚為大觀。其戲臺懸聯雲:“同此一樂;春色十分。“又云:”同聲歌絳樹;春色望青蔥。”
後來,同春園解體分支,由同春園前臺帳房黃𠔌春集資另建湘春園。湘春園後來居上,成為長沙湘劇業的巨擘。其址位於火宮殿西北測的高井街,建於1914年。黃𠔌春於同春班中邀名角柳介吾、張福東等數十人,另組福春班在湘春園長期演出,生意日漸興隆。直至1935年,因黃年老力衰,纔由九如班黃元纔接手經營,20餘年一直興旺。當時先後在湘春園演出的名角,生行有柳介吾、蔣雨先、陳漢章、歐元霞;小生有吳南雲、吳紹芝;花臉有秦慶雲、徐初雲;旦行有張福東、高飛雲、王玉蘭、周福坤;醜行有鬍普林、傅富春等,生旦淨醜,爭奇鬥豔,可稱湘劇的全盛時期。 |
|
2005年,天心區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富強天心,和諧天心”的奮鬥目標,全面實施“提質繁北、拓城興南”發展戰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爭創一流,全面推進全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呈現出安定和諧、文明進步的嶄新局面。
一、綜合
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增強,經濟運行質量提高。2005全年實現區域生産總值(GDP)140629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4年同期增長17.3%,高於全省5.7個百分點,高於全市2.4個百分點市。在GDP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0883萬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496878萬元,同比增長26.7%,增幅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898529萬元,同比增長13%。在GDP增長中,第一、二、三次産業分別拉動0.04、8.55、8.74個百分點,對GDP貢獻率分別為0.2%、49.4%和50.4%。一、二、三産業比例結構調整為0.9:32.2:66.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31383元。“十五”期間平均增長速度為15.4%。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公共財政效能進一步突出。全區圍繞“財源建設年”主題,按照“着眼於發展,藏富於基層”的思路,積極培植財源,加強收入徵管,強化財政監管,優化支出結構,突出財政管理。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7814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3%,其中,上劃中央兩稅收入14778萬元,同比增長36.7%,一般預算收入63369萬元,同比增長53.86%。地方財政收入總額達71748萬元,淨增2.39億元,增長50.11%。區級財政總收入占GDP比重達5.56%,堅持以民為本,安排救助資金550萬,確保城鄉低保、特睏家庭就學補助和醫療補助、讓更多的群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社會治安成績顯著。區、街鎮、社區、駐區單位四級綜治基層防範網絡和上下聯動的創建“平安天心”工作格局,全年先後開展維穩排查117起,有效防範了突發事件的發生,全年全區榮獲全國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計生優育服務城區、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就業再就業先進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全國教育督導先進城區榮譽稱號。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成就是:一年來,全區突出發展第一要務,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突出“財源建設年”主題,強化一係列促進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實現區域經濟又快又好發展,GDP突破100億元大關,規模工業和投資拉動經濟效應明顯,地區生産總值增幅、地方財政收入(老口徑)增幅、高新技術總産值增幅、農民人均勞務經濟收入增幅、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幅和實際引進市外境內資金總額等六項資金總額等六項指標居全市第一。存在的主要問題工業發展的空間不足,産業聯動效應不明顯,城鎮居民增收缺乏長效機製。
2008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256004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5%。在GDP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3546萬元,增長1.3%;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1027576萬元,增長14.2%;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1518922萬元,增長16.4%。在GDP增長中,第一、二、三次産業分別拉動0、5.3、10.2個百分點,三次産業對GDP貢獻率分別為0.05%、34.46%和65.49%。一、二、三次産業結構比為0.53:40.14:59.33。按2008年常住人口45.165萬人計算,人均生産總值56682元,比去年增長17.1%。
二、農業
農業産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民收入高速增長。突出服務城市、富裕農民目標,調整産品、産業結構,全年完成農林牧漁總産值17637萬元,同比增長5.0 %,其中:農業産值7610萬元、林業産值111萬元、牧業産值7771萬元、漁業産值2090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55萬元。2005年末實有耕地面積12150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1700畝,其中,𠔌物播種面積13500畝、油料作物及大豆播種面積18400畝,建成蔬菜面積5000畝、標準菜地200畝,西瓜基地600畝,毛豆基地700畝。投入建設資金420萬元,獲得農業部9000畝無公害農産基地認定和辣椒、蔬菜、毛豆、黃瓜四大産品的無公害農産品認證。加快勞動力嚮二、三産業的轉移,農民富餘勞動力轉移2579人,培育扶持上好佳食品、長沙福潤、新兵農業科技、南泥灣食品加工廠等農産品加工企業,全年實現收入500萬以上的農産品加工企業産值增長20%以上。農産品結構不斷優化,花卉苗木、水果、無公害蔬菜等一批高效農産品較上年有了大幅增長;水果1700噸,同比增長27.7%;年末肉豬産量7644噸,同比增長26.5 %;水産品産量2800噸,增長12%。大托鎮桂井鮮切花基地發展態勢良好。建成了繞城綫、京廣綫和湘江風光帶三個林帶建設段造林13.8公裏,纍计1120畝。
三、工業和建築業
規模工業發展迅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663198萬元,同比增長34.7%,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96096萬元,同比增長29.1%。完成利潤13658萬元,同比增長66.8%,企業虧損控製在2800萬元以內,同比減虧8%以上。大力實施精品工程,引導企業走質量興企、品牌興業之路,培植“市質量信得過企業”11傢,市“小巨人企業”3傢,市名牌企業4傢,在全部規模工業中,民營企業達到50傢,活力不斷增強。
環保工業園進一步提質增效。2005年,加快工業園招商、開發、建設,引進了長慶機電科教、懷其集團等5傢企業入園,天鵝工業泵、三遠鋼結構、新興電器等6傢園區規模工業實現工業總産值93465萬元,利稅總額7776萬元。
工業技術開發力度加大,企業效益不斷提升。2005年完成全部工業總産值774830萬元,比上年增長32.1 %,其中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個體戶完成工業總産值111632萬元,同比增長12.4%。2005年,共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8.2億元,同比增長24%。全區工業企業完成高新技術總産值8190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産品産值54697萬元,同比增長31.96%。同時,企業效益也呈現出跨越式增長,規模工業綜合效益指數182.09,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
建築業生産經營穩定增長。2005 年,全區資質建築業企業為61傢,全區建築企業完成總産值 692346萬元,因投資的強力拉動,建築業實現增加值94360萬元 ,房屋施工面積302.1萬平方米,竣工商住房140.3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60.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2%。
四、固定資産投資
固定資産投資持續、快速增長。2005年,全區固定資産投資項目591個,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315524萬元,同比增長45.55%,其中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292307萬元,同比增長45.80%。
按投資管理渠道劃分,2005年完成基本建設項目489個,總投資607391萬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重為46.17%;房地産投資689666萬元,所占比重為53.83%;更新改造投資82000萬元,所占比重為6.2%。2005年,全區30餘項重點工程強勢推進,僅市政項目就完成投資總額達到10億元,電力路、青園前路、迎新路、韶高路、長沙大道第四段、友誼東路建設竣工,南湖路拓改順利完成。
五、貿易和物價
商業服務業發展迅速。2005年全區消費品市場強勢增長,經營規模有效擴張。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1880萬元,同比增長17.1%。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665361萬元,同比增長20.6%;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79894萬元,同比增長5.8%。五一廣場商圈、黃興南路步行街、新世紀體育文化中心、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等消費旺點生機煥發,新芙蓉(國際)傢具廣場、坡子街民俗名食商業街順利開業,生態新城的餐飲、休閑和服務業明顯升溫,該區作為全市中心商業區的態勢更為明顯。一力物流園市場欣欣嚮榮,會展業發展迅速,轄區內舉辦會展23餘次。
居民消費價格運行平穩,生産投資價格穩中有升。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去年同期的101.9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去年同期的100.4 %、娛樂教育和服務業價格指數為去年同期的103.5%。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建築業安裝工程價格指數分別為去年同期106%、104.3%、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升9.4%。
六、外貿
招商引資工作成績斐然。2005年,全區共新批外資企業16個,全區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15721萬美元,同比增長90.17%;引進內資項目102個,實際利用區外境內資金652889萬元,同比增長45.03%;三資企業銷售收入21.50億元, 同比增長26.1%;完成進出口總額25234萬美元,其中出口額6956萬美元,進口額18278萬美元;全年對外勞務輸出421人。 |
|
2004年轄9個街道、1個鎮。以下區劃名錄根據湖南省村及村以上行政區劃代碼(2004年底)整理:
書院路街道:轄 青山祠、沙河、碧湘、創遠、楚湘、西湖6個社區居委會。
坡子街街道:轄 八角亭、西牌樓、太平街、黃興南路、坡子街、小西門6個社區居委會。
學院街街道:轄 登仁橋、文廟坪、半湘街、樊西巷4個社區居委會。
城南路街道:轄 義茶亭、城南中路、工農橋、白沙井、體育中心、天心閣、晏傢塘、大古道巷、白沙路、燕子嶺、社壇街、裏仁坡12個社區居委會。
裕南街街道:轄 仰天湖、東瓜山三村、長坡、古堆山、東瓜山二村、杏花園、南站、石子衝、裕南街、寶塔山、解放四村、東瓜山一村、火把山、嚮東南14個社區居委會。
金盆嶺街道:轄 夏傢衝、獅子山、天劍、黃土嶺、塗新、新豐、芙蓉南路、赤嶺路、白沙花園、南大橋、廣廈11個社區居委會。
新開鋪街道:轄 豹子嶺、新開鋪、橋頭、爛泥衝、梅嶺、狀元坡、新天7個社區居委會;新開、新天、石人3個村委會。
青園街道:轄 友誼、青園、井灣子3個社區居委會。
桂花坪街道:轄 新園、桂莊、槐樹塘3個社區居委會。
大托鎮:轄 暮雲、牛角塘、黑石鋪3個社區居委會;披塘、黑石、九鋒、先鋒、新路、新港、大托、興隆、黃合、桂井10個村委會。
長沙市天心區是美女帥哥雲集的地方……其中有 南門口步行街、解放西路、天心閣、杜甫江閣均有長沙獨自的特色! |
|
- n.: Tianxin District
|
|
天心 |
|
|
|
天心區街道 | 天心區政府 | 天心區一中 | 天心區街道一 | 天心區赤嶺路學校 | 天心區一休幼兒園 | 天心區碧湘街小學 | 天心區新開鋪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曙光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興隆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建業中學 | 長沙市天心區文廟坪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仰天湖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先鋒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新天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黑石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新港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新路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披塘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黃鶴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青草地幼兒園 | 長沙市天心區桂花坪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幼幼學校 | 長沙市天心區黃興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井崗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小古道巷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紅衛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金峰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披塘中學 | 長沙市天心區桂井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沙湖橋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衛生防疫站 | 天心區金盆嶺塗新衛生站 | 長沙市天心區第一醫院 | 長沙市天心區婦幼保健所 | 長沙市天心區人民醫院 | 長沙市天心區仰天湖教育集團青園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辦事指南 | 長沙市天心區陽光第六幼兒園 | 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第一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書院路第三小學 | 長沙市天心區教育局第二幼兒園 | 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銅鋪街小學 | 天心區中西結合醫院天心區新開鋪衛生院 | 長沙市天心區朱基業中草醫診所 | 長沙市天心區鄧小嵐中西醫結合診所 | 長沙市天心區梁永延中西醫結合內科診所 | 長沙市天心區招生自考成教辦 | 長沙市天心區成才高教自考進修學校 | 長沙市天心區振興工藝服裝廠 | |
|
|
青園街道 | 學院路街道 | 城南路街道 | 大托鎮 | 金盆嶺街道 | 坡子街街道 | 新開鋪街道 | 裕南街街道 | 桂花坪街道 | 書院路街道 | 學院街街道 | 畜牧農場 | 開鋪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