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高橋鎮 Hubei Xian'an Gaoqiao |
【高橋鎮】 位於大幕山北麓,鎮內村級公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二級公路東臨大幕黃沙,西接107國道,架起了內聯千傢萬戶,外接五湖四海的橋梁。高橋全鎮國土面積96平方公裏,轄高橋、澄水洞、白水、黃鐵、高橋、王旭、劉英、洪港、白岩泉、劉楨、石溪10個村,169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1萬畝;山林總面積8.1萬畝,森林覆蓋率42%,楠竹3萬畝;林場2萬畝;水面面積2.2萬畝,大型水庫3座,1萬方以上塘堰47座,精養魚場6個。
2004年,工農業生産總值9030萬元,其中工業6498萬元,農業2532萬元,實現財政收入45萬元,農村人平純收入2478元。全鎮糧食作物總量13643噸,油料1424噸。近年來,高橋鎮共投入資金260萬元,實現了高橋街道的硬化、緑化、亮化;15萬伏輸變電站和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已經完工;建起了5座聯通、移動手機通訊基站;程控電話裝機容量達2000門;四通八達的有綫電視傳輸網給高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為高橋經濟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平臺。
作為農業大鎮,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板塊式開發,集約化經營,規模式種養的發展思路,實行産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培育了一批基地,扶持了一批專業戶,培訓了一批經濟能人,構建了一批産業,興起了一股農業産業化的生産熱潮。2004年,高橋鎮先後建起了以劉英香菇基地、禮興養殖廠、堰頭緑化苗木基地、白水畈蘿蔔基地為代表的竜頭産業,涌現出了一大批種養專業大戶。在鎮黨委、鎮政府富民政策的鼓勵下,在專業戶的帶動下,目前全鎮有500餘人加入到辦基地和生産專業産品的隊伍中來,成為高橋鎮農業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註重農業特色化、産業化發展格局的同時,該鎮還註重深化産品的加工,實施農業産品品牌發展戰略。2004年初,政府出資,鎮農業技術服務公司負責開發高橋鎮幹蘿蔔、幹蘑菇、幹豆角等山鮮菜特産,成功註册了高橋“碧水青山”幹鮮菜的商標品牌,使高橋鄉土産品在國內市場從此擁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高橋白水畈的蘿蔔、劉英香菇、肉兔品牌運作計劃已付諸實施,高橋鎮的農業正嚮産業化、集約化道路穩步邁進。
在工業發展上,黨委、政府始終遵循區委、區政府“化風險、打基礎、求發展”的九字方針,依托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和改革搭建的良好平臺,緊緊咬住招商引資發展工業不放鬆,牢固樹立“興工強鎮,引資富民”招商觀念,大打“鄉情”牌,巧念“回歸”經,從而使該鎮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工業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04年,該鎮共引進項目7個,協議總投資4900萬元,到位資金1120萬元。該鎮立足資源優勢,揚長避短,打好資源招商牌。引進了武漢江夏區老闆投資300萬元,成立高坪礦産開發公司,開發石灰石、白雲石,區供銷社下崗職工自籌資金280萬元,成立興隆采礦廠,開發石灰石,使高橋成為武鋼集團最大的煉鋼輔助材料基地。高塘村風化石資源豐富,利用這一優勢,引進重慶市老闆,投資興辦新型強力頁岩磚廠,做到物盡其用。2004年,光礦石開發一塊,全鎮年産值突破3000萬元,利稅30萬元。立足資産優勢,盤活存量資産,引水活源。不但註重開發新項目,也註重盤活原有的閑置資産。高橋紙廠,因經營管理不善,三年多已沒有生産,該鎮從福建引來老闆投資80萬元,改造設備和工藝流程,及時轉産,使老廠重新煥發生機。鎮機械廠破産後,廠房閑置多年,他們聯繫當地美籍華僑劉平炎支助家乡創業,投資1200萬美元創辦雙佳竹木(鹹寧)有限公司,從事生産出口仿古傢具,為高橋工業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立足生態優勢,大力抓好旅遊綜合開發項目。鎮黨委、鎮政府以著名的軍事工程“131”旅遊開發為契機,規劃開發一條由“131”——竜泉寺——黃永勝故居環狀旅遊帶,藉以推動全鎮經濟的發展。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9697男10669女9028家庭戶戶數5258家庭戶總人口(總)19095家庭戶男10304家庭戶女87910-14歲(總)55300-14歲男31960-14歲女233415-64歲(總)1291615-64歲男688415-64歲女603265歲及以上(總)125165歲及以上男58965歲及以上女662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9115 |
|
鎮政府駐高橋,人口22164人,面積92.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高橋、澄水洞、白水、黃鐵、高橋、王旭、劉英、洪港、白岩泉、劉楨、石溪。 |
|
高橋鎮位於鹹安區東南部。下轄20個行政村,177個村民小組和一個居委會,版圖面積93.6平方公裏,人口2.3萬,耕地面積2.6萬畝。
地理條件十分優越,早從漢代開始,便是鹹安、通山、鄂城三(縣)市邊民據河兩岸結集經商之地,也是三縣邊民農産品主要集散市場,素有“市集鄂、鹹、通,一橋架兩縣”之稱。
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鹹安四大名泉之一的白岩泉,泉水鼕暖夏涼,澄水洞地下工程座落於阮傢山上的百年古剎丁山寺,被稱為鹹寧名勝一絶的高橋河上凝碧的牛鼻潭水,凌空飛架穿潭而過,氣勢恢宏的陽武幹渠人工渡槽等。
農業生産具有高橋特色,白水的羅卜,劉英的辣椒,王旭的芹菜,高塘的西瓜,孫帥的仔豬,堰頭的山雞頗負盛名。
近幾年來,高橋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在沿河的白水、劉英、王旭等村建成了5000畝的蔬菜基地,在高塘、王旭、劉英等村建成了5000畝的西瓜基地,在堰頭、宋銀等村建成了200畝的特種山雞養殖基地,在孫帥、劉英等村建成了5000頭仔豬生産基地,形成了高橋農業的四大支柱産業。招商引資的硬環境建設明顯改觀,街道建設得到了亮化、緑化和美化。電話、移動電 |
|
- : Gaoqiao Town
- n.: Gaoqiao Zhen
|
|
高橋 |
|
|
|
高橋鎮站 | 外高橋鎮 | 高橋鎮金橋 | 浦東新區高橋鎮小學 | 桐城市高橋鎮中心學校 | 浦東新區高橋鎮永發大酒店 | 浦東新區外高橋鎮成人學校 | 桐梓縣高橋鎮教輔站 | 浙江省桐鄉市高橋鎮絲織廠 | 丹徒縣高橋鎮東方羊毛衫廠 | 富陽市高橋鎮預防保健所 | 張楊北路清溪路高橋鎮 | 寧波市鄞州區高橋鎮望春小學 | 上海浦東新區外高橋鎮欣高毛紡織有限公司 | 遵義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橋鎮衛生院 | |
|
|
板橋村 | 高橋村 | 石溪村 | 高塘村 | 青山村 | 天橋村 | 高橋居委會 | 澄水洞村 | 白水村 | 黃鐵村 | 王旭村 | 劉英村 | 洪港村 | 白岩泉村 | 劉楨村 | 堰頭村 | 夏林村 | 白泉村 | 團田村 | 大屋萬村 | 宋銀村 | 孫帥村 | 王宗儒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