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黃竜鎮位於十堰城區西大門,西鄰鄖縣,南接竹山,距市中心26千米,襄渝鐵路、316國道穿境而過,漢水流域最大支流——堵河,宛若一條緑色飄帶橫亙境內,作為南水北調中綫水源區之一的黃竜灘水庫坐落於此。黃竜鎮是一座擁有着近三百年豐厚歷史底韻的古鎮,素有“小漢口”之美譽。全鎮國土面積133平方千米,下轄黃竜、大壩、斤坪、李傢灣、黃竜灘、東灣、獅子溝、朱莊、堰石、舒傢、鮑灣、青石、回竜、大溝12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3萬人,現有耕地330.67公頃。2003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8303萬元,農業收入2629萬元,招商引資1126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430元,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面達100%。
黃竜鎮正在組織實施中心鎮發展規劃,立足自身優勢,以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移民遷鎮為重點,大力推進城鎮現代化進程;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招商引資規模為重點.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以加快農業七大産業基地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力爭未來五年實現“四個翻番”,即鎮區人物流、民營企業、財政稅收、工農業總産值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一倍,盡快將黃竜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民富鎮強、獨具特色的十堰市城區西部中心城鎮。 |
|
鎮政府駐西寧路,人口13400人,面積12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黃竜、大壩、斤坪、李傢灣、黃竜灘、東灣、獅子溝、朱莊、堰石、舒傢、鮑灣、青石回竜、大溝。 |
|
黃竜鎮位於十堰城區西大門,西鄰鄖縣,南接竹山,距市中心26千米,襄渝鐵路、316國道穿境而過,漢水流域最大支流——堵河,宛若一條緑色飄帶橫亙境內,作為南水北調中綫水源區之一的黃竜灘水庫座落於此。黃竜鎮是一座擁有着近三百年豐厚歷史底韻的古鎮,素有“小漢口”之美譽。全鎮國土面積133平方千米,下轄12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3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3萬人,現有耕地330.67公頃。2003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産值8303萬元,農業收入2629萬元,招商引資1126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430元。
近年來,黃竜鎮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搶抓南水北調和黃竜灘水力電站二期擴建工程兩大機遇,以市場需求為導嚮,以富民強鎮為目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改革活鎮、農業穩鎮、招商興鎮、科教強鎮、依法治鎮”的發展思路,實施全方位開放,大跨度、立體型開發,堅持三個文明建設一起抓,重點抓好農業産業化和招商引資,實現了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現已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82.73公頃,其中設施化栽培70公頃;蔬菜年産量1025萬公斤,年上市量680萬公斤。多種經營初具特色,畜牧業生産有了較大發展,土雞養殖、山羊飼養、三元雜交豬飼養逐漸形成規模。漁業養殖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第三産業快速發展,商業、飲食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迅速壯大。2003年三産業産值達到4511.66萬元,其比重占到全鎮國民生産總值的18%,黃竜堵河漂流和庫區旅遊業收入超過80萬元,接納市內外遊客3萬人。集鎮規模初步形成,區域社會環境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水、電、路”等方面建設取得成效。農網、城網改造用上了放心電、低價電;國債改水工程後飲用上了潔淨水、衛生水;農村交通狀況得到改善,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村級公路通車總里程60.5千米;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面達100%。
目前,黃竜鎮正在組織實施中心鎮發展規劃,立足自身優勢,以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移民遷鎮為重點,大力推進城鎮現代化進程;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招商引資規模為重點.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以加快農業七大産業基地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力爭未來五年實現“四個翻番”,即鎮區人物流、民營企業、財政稅收、工農業總産值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一倍,盡快將黃竜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民富鎮強、獨具特色的十堰市城區西部中心城鎮。 |
|
- : Huanglong Town
|
|
黃竜 |
|
|
|
|
|
大溝村 | 獅子溝村 | 大壩社區 | 回竜村 | 朱莊村 | 李傢灣村 | 舒傢村 | 青石村 | 東灣村 | 黃竜社區 | 鮑灣村 | 斤坪村 | 黃竜灘村 | 堰石村 | 青石回竜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