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河南 >平頂山 > 衛東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Weidong District
  郵編:467021 代碼:410403 區號:0375
  拼音:Wèi Dōng Qū 英譯:Weidong District
  
    衛東區為平頂山市轄區,位於河南省中部,平頂山市區中部。總面積103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06年末)。
  
    全區轄10個街道、1個鄉:東安路街道、優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建設路街道、東環路街道、東工人鎮街道、光華路街道、鴻鷹街道、黃臺街道、北環路街道、東高皇鄉。區政府駐東安路街道。
  
    漯(河)寶(豐)鐵路穿境。工業以採煤、煉焦、輕紡為主。平頂山高新技術開發區在轄區東部。有平頂山市煉焦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煤炭集團公司一礦、八礦、十礦、十二礦等單位。
基本概況
  衛東區位於平頂山市區東半部,始建於1969年,是一個以能源工業為主體的新興工業城市區。轄區面積126平方公裏,城區面積30平方公裏,轄10個街道和1個鄉,人口總人口27.44萬人。
  衛東區地處豫南淺山丘陵地,礦産資源十分豐富,尤以原煤的儲藏量較大而盡顯優勢。此外,還有石英砂岩、磚瓦粘土及優質礦泉水等。
  衛東區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北距省會鄭州135公裏,東北距許昌65公裏,東距漯河100公裏,南距南陽135公裏,西北距洛陽167公裏。漯(河)--寶(豐)鐵路和107國道及鄭(州)--南(陽)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與市區道路和縣鄉公路交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衛東區作為城市區,堅持以城區建設為中心,註重鄉鎮建設,經過多年來基本建設和改造,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基礎建設發展較快,現代化城區初具規模。轄區大中型企業星羅棋布,商業服務網點佈局合理且設施功能齊全。市區供水、供電、供暖、供氣充足,城區內基本達到煙塵和噪音控製標準。文化娛樂、教育體育、醫療衛生等市政設施齊全。市區樓房林立,道路硬化和環境美化不斷擴展。公交、出租車輛穿梭大街小巷,形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網絡。農村近郊實現統一規劃和管理,東高皇鄉有18個村達到小康標準,基本實現了小康區目標。
  2001年,衛東區積極從實際出發,勇於探索,敢於創新,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按照"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這一指導思想,以改革經濟管理體製和行政管理體製為保障,以政府主導作用為先導,以改革城市基層管理體製為突破口,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市場在配置社會經濟資源中的基礎作用,優化社區建設的發展環境;通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推進政社分離,降低行政整合成本;通過立起一個市場專事營利、政府專事公共管理、社區專事非政府非營利事務的社會治理機構,走自治導嚮的社區建設可持續發展新路子,衛東區堅持以地域性為特徵,以認同感為紐帶,以有利於社區自治,有利於社區管理、有利於社區功能發揮為原則,將88個居委會整合成35個社區。采取"選一批、下一批、派一批、留一批"的辦法,優化社區工作隊伍。進一步完善區、街管理體製,建立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社會管理模式。建成了使用面積1200平方米的社會服務大廳,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一條竜服務"。全區25個職能部門的203項服務項目全部進入大廳。在2001年底籌建了新世紀社區公共服務網站。衛東區積極優化社區服務,加強社會治安,發展社區文化,興辦社區醫療,全面推進社區建設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
經濟發展
  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主綫,以建設小康社會統攬工作全局,繼續實施對外開放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努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係,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製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主要預期發展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120400萬元,增長14.8%。第一産業增加值6690萬元,增長4%;第二産業增加值50900萬元,增長15%;第三産業增加值62810萬元,增長15.8%。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2500萬元,增長4.3%;工業總産值12710萬元,增長15.5%;工業增加值43300萬元,增長15.5%,其中:限額以上工業總産值59850萬元,增長15.5%;增加值19300萬元,增長15.5%;建築竣工值38990萬元,增長10%;建築業增加值7600萬元,增長12.4%;第三産業經營總值17340萬元,增長15.8%。地方財政收入預算952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2%。全社會(不含市屬項目)固定資産投資40000萬元,增長2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5‰以內,農民人均純收入3390元,增長6%,職工年均工資10670元,增長6%。
行政區劃
  衛東區轄10個街道、1個鄉:東安路街道、優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建設路街道、東環路街道、東工人鎮街道、光華路街道、鴻鷹街道、黃臺街道、北環路街道、東高皇鄉。
  東安路街道 代碼:410403001 
  2006年,轄5個社區: 東苑社區、地礦社區、鴻翔社區、安培社區、葡萄園社區。
  優越路街道 代碼:410403002 
  2006年,轄5個社區:優越社區、園丁社區、繁榮社區、地質社區、華西社區。
  五一路街道 代碼:410403003 
  2006年,轄5個社區:河西社區、康復街社區、繁榮街社區、鐵路新村社區、五一路社區。
  建設路街道 代碼:410403004 
  2006年,轄6個社區:黃楝樹社區、天使社區、神馬社區、新優社區、湛華社區、諸葛廟社區。
  東環路街道 代碼:410403005 
  2006年,轄5個社區、2個村委會:月臺河社區、東聯北社區、田選社區、五條路社區、環東社區、魏寨村、吳寨村。
  東工人鎮街道 代碼:410403006 
  2006年,轄3個社區、2個村委會:東聯社區、東湖社區、化工社區、呂莊村、趙莊村。
  光華路街道 代碼:410403007 
  2006年,轄1個社區、2個村委會:光華社區、程莊村、辛北村。
  鴻鷹街道 代碼:410403008 
  2006年,轄4個社區:大營社區、鴻鷹社區、東聯南社區、天宏社區。
  皇臺街道 代碼:410403009 
  2006年,轄2個社區、2個村委會:神馬尼竜社區、平東站社區、申樓村村、皇臺徐村。
  北環路街道 代碼:410403010 
  2006年,轄1個社區、3個村委會:鐵北社區、下牛村、竹園村、上張村。
  東高皇鄉 代碼:410403200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高皇村、觀上村、土寨溝村、小店村、任莊村、蒲城村、門樓張村、任寨村、上徐村、嶽傢村、辛南村、焦莊村、葉莊村、王斌莊村。
歷史沿革
  1969年設置衛東區。1970年撤銷並入中心區,1977年復置衛東區
  1997年,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7街道1鄉:東安路街道、光華路街道、建設路街道、優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東工人鎮街道、東環路街道、東高皇鄉。
  2000年,衛東區轄7個街道、1個鄉:東安路街道、光華路街道、建設路街道、優越路街道、五一路街道、東工人鎮街道、東環路街道、東高皇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74444人,其中: 建設路街道 34898 優越路街道 28441 五一路街道 41927 東安路街道 37114 東環路街道 31975 東工人鎮街道 18801 光華路街道 14403 東高皇鄉 66885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衛東區轄10個街道、1個鄉:五一路街道、建設路街道、優越路街道、東安路街道、東工人鎮街道、東環路街道、光華路街道、鴻鷹街道、皇臺街道、北環路街道;東高皇鄉。
英文解釋
  1. n.:  Weidong District
近義詞
衛東
包含詞
平頂山市衛東區五一路小學平頂山市衛東區人民醫院平頂山市衛東區衛生防疫站
平頂山市衛東區盛昌機械加工廠
分類詳情
張開五一路街道張開東環路街道張開北環路街道張開建設路街道
張開東高皇鄉張開東安路街道張開優越路街道張開東工人鎮街道
張開光華路街道張開鴻鷹街道張開皇臺街道鴻鷹辦事處
黃臺辦事處黃臺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