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河南 >鄭州 > 惠濟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惠濟區是2004年5月由邙山區更名而成立的,位於鄭州北部、黃河南岸,是鄭州市內六個行政區之一。“惠濟”二字寓意區域有“聚八方之恩澤,平等互惠;攬四海之賢才,和衷共濟”的含義。區域總面積232.8平方公裏,人口20.1萬,下轄二個鎮、六個辦事處。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按照“建設生態經濟強區”的定位,實施“生態強區、工業富區、旅遊興區、農業穩區”的發展戰略,致力於把惠濟區建設成為“生態環境最佳區、旅遊休閑風情區、發展環境最優區”。
  惠濟區地處鄭州北大門,是鄭州市與黃河以南的洛陽、開封和黃河以北的新鄉、焦作等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聯繫的北部門戶和咽喉要地。亞洲最長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310國道、107國道、鄭花公路等穿境而過;開元路、天河路、江山路、清華園路等區內幹道,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是河南省加快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建設的重要區域和戰略前沿。
  惠濟區政府下轄兩個鎮和六個街道辦事處,對所管轄區的行政和社會事務進行管理。
  六個街道辦事處:老鴉陳街道辦事處、長興路街道辦事處、迎賓路街道辦事處、新城街道辦事處、劉寨街道辦事處、大河路街道辦事處。
  二個鎮:花園口鎮、古滎鎮。
  行政區劃代碼: 410108
惠濟概述
  區情簡介
  惠濟區位於黃河南岸,是鄭州市內五個行政區之一。作為鄭州市規劃的市區北部組團(惠濟區)的主體,其東臨鄭東新區,西臨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下轄兩鎮、六個辦事處和河南惠濟經濟開發區、鄭州農業高新技術試驗區和大河工業園三個開發區。總面積232.8平方公裏,總人口20.1萬,其中城鎮人口9.7萬。
  一、惠濟區生態環境絶佳
  惠濟區擁有距省會城市最近的自然山體——邙山,濱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山、水、城、林交相輝映,全區600萬株樹木、6.4萬畝有林面積,構成了“人在林中走、車在緑中行”的天然大森林、大氧吧和省會的“緑肺”,已成為鄭州居民休閑、度假、居住的首選之地。巨大的生態價值、一流的人居環境,使惠濟區成為了河南省“平原緑化高級達標先進區”和國傢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單位。
  二、惠濟區旅遊資源豐富
  惠濟區居於鄭汴洛黃金旅遊綫路的中心,旅遊資源豐富,國傢4A級景區--黃河風景名勝區和花園口景區、富景生態遊樂世界、大河莊園等景點星羅棋布;歷史文化璀璨,中華第一城――西山古城和古漢冶鐵遺址、紀信廟、花園口扒堵口、惠濟長橋遺跡等古文化遺存首尾相連;黃河迎賓館、思念果嶺山水、豐樂農莊、四季同達生態園代表了省內會議服務與接待的最高水平,“黃河風情、生態休閑、古漢文化”三位一體的近郊遊産業發展迅猛。背靠鄭州300餘萬市民人群,依托豐富的邙嶺和黃河灘地資源,惠濟區以鄉村遊為特色的環城遊憩帶發展方興未艾,極具開發價值和成長潛力。
  三、惠濟區區位優勢明顯
  亞洲最長的黃河公路大橋橫跨黃河南北,將兩岸聯成一體。京珠高速、連霍高速、京廣鐵路、107國道等陸路交通主動脈穿境而過。以花園北路、文化北路、清華園路、天河路、江山路、古須路為南北方向,以大河路、緑源路、迎賓路、開元路、英才街、新柳路為東西方向,構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區域供排水、電力、通訊管網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區內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連霍高速鄭州中部下道口,緊鄰全國最大的客運站“鄭州車站”,從惠濟境內到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僅20分鐘路程,通達優勢無與倫比。
  四、惠濟區産業特色突出
  按照着力營造“一區(最佳人居環境區)、兩中心(會議中心、休閑中心)”,大力發展“三個産業(現代農業、生態型工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戰略,惠濟區堅持走“生態強區、工業富區、旅遊興區、農業穩區”的發展之路,以“三全”公司為主導,食品、醫藥、印刷、飼料等支柱工業發展迅猛,以“毛莊蔬菜批發市場”為竜頭,汽車貿易、水産品、調味品、紡織品等現代物流、商品批發業交易旺盛,以省體育中心、大學城北區為支撐,大型文化體育場所初具規模,在農副産品加工、都市工業、商務樓宇開發建設、高新農業、生態建設、休閑旅遊、特色餐飲、商貿物流、教育服務、文化創意及産業開發等領域,惠濟區具有廣阔的發展空間。
  五、惠濟區發展潛力巨大
  惠濟區作為河南省“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點”和“土地綜合利用試驗區”,有新規劃48.8平方公裏新城區,有20個村莊被列為城中村改造項目,其中6個村被市政府批準首批實施改造;河南惠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鄭州市域範圍內唯一的省級開發區,其環境最寬鬆、成本最低廉,政策更優惠、服務更高效,將建成食品、機械製造、能源新技術三大主導産業集聚發展的新型工業區和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氣溫降水
  惠濟區屬北溫半幹旱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春旱多風,冷暖無常;夏炎多雨,水熱同期;秋涼晴爽,日照充足,鼕寒乾燥,風多雪少。一年之內四季分明。氣溫年際變幅較大,總的比較溫和。年平均氣溫14.2℃,年度變化幅度在13℃—16℃之間。
  多年平均降雨量649.9毫米。降雨量年際變率較大,年內分佈不均。最大年降雨量1041.3毫米,最小年降雨量384.8毫米。降雨量隨地勢高低由南嚮北遞減。
旅遊環境
  惠濟區位於鄭州北部,她西枕邙山,北臨黃河,東至鄭州市第二黃河大橋,全區總面積232.8平方公裏,人口20.1萬,是鄭州市六大行政區之一,下轄兩鎮、六辦。“惠濟”二字寓意為“聚八方之恩澤,平等互惠;攬四海之賢才,和衷共濟”。
  今天的惠濟區,可以用二十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區域位置優、生態環境美、人文資源厚、發展潛力大”!
  區域位置優。惠濟區地處鄭州北大門,位於黃河中下遊分界點,亞洲最長的黃河公路大橋南北貫通,京廣鐵路、連霍高速、310國道、107國道、花園路和文化路穿境而過,區內主幹道天河路、開元路、大河路、江山路、緑園路、清華園路已形成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高等級城市道路骨架,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遍布鄉村,依托區位優勢,河南惠濟經濟開發區、鄭州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和大河路工業園正在重點建設當中,其中,河南惠濟經濟開發區是河南省確定的鄭州、洛陽地區的食品工業聚集區,位於開發區內的食品工業園是列入省、市“十一五”規劃的重大項目,為該區跨越式發展構建了産業支撐平臺。
  生態環境美。生態環境可以概況為:“一山一河一灘一堤”。 “一山”,即邙山在鄭州的六區中,唯有惠濟區擁有一座伏牛山餘脈——邙山。它也許不夠險峻,但溝壑縱橫,起伏有緻,緩坡處處,山道彎彎。“一河”,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目前,該區已建成16平方公裏“一山美景,兩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邙嶺大型水土保持生態園、沿黃河長27公裏寬1000米的生態防護林帶,形成了鄭州北部的緑色屏障,構築了緑色長堤。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惠濟區被譽為鄭州市的“緑肺”和鄭州人的“健康銀行”,被列為“國傢一類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成為鄭州市民休閑、度假、居住的首選地。
  人文資源厚。惠濟區文化底藴深厚,歷史悠遠燦爛,是漢文化和黃河文化的發源地。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五千年前曾發生過炎黃二帝結盟的大事,被史傢稱作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譽為“華夏第一城”的西山黃帝城,已被專傢確認是黃帝建造的五城之一;今天的古滎鎮包括了古滎陽的大部分區域,是楚漢爭霸的主戰場,劉邦、項羽曾在這裏上演了一幕幕如火如荼的歷史大戲;古滎陽城墻雖歷兩千多年風雨,仍有一部分挺立在惠濟大地;而漢代冶鐵遺址則因是全世界最早、規模最大的冶煉工場而轟動世界。以上三處古跡都被列為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且都集中在古滎這麽一個千年古鎮,實在是全國罕見,北京來的考古專傢大發感慨:“一鎮三寶,一步三嘆”了。其它如供奉我國城隍神鼻祖紀信的紀公廟、商代國都隞都所在地雙橋遺址,岔河遺址等遺物遺跡和花園口將軍壩、扒口堵口紀念碑、小頂山毛澤東視察黃河紀念地等現代人文景觀,都閃耀着中華文明的靈光。民間文化也相當豐富,黃河澄泥硯、惠濟烙畫、惠濟剪紙被評為全省“知名民俗文化産品”,其中,黃河澄泥硯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重點保護項目。
  古風撲面令人遐想,而生態遊則展示了惠濟區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如今,已初具規模的黃河風景名勝區、四季溫泉度假區、豐樂農莊、花園口旅遊區、富景生態世界、金地人傢等自然文化景觀,吸引了八方遊客。深溝高壘與花園洋房,古城遺韻與現代氣息,人工砌成的平湖麯岸與野性十足的草場濕地,共同構成了惠濟旅遊的整體格局,以住農傢院、吃農傢飯、幹農傢活、賞農傢景、品農傢味為主要內容的“農傢樂”休閑遊為惠濟區的旅遊業又平添了一筆靚麗的色彩,使惠濟區逐步變成了鄭州市的中央休閑區。這就是:“古漢文化看惠濟”、“黃河風情遊惠濟”、“休閑度假到惠濟”、“餐飲居住在惠濟”。在惠濟,您可泛舟躍馬,飽覽黃河勝景;可登高憑險,賞盡邙山秀色;可小憩農傢,體驗田園風情;可漫步河灘,體味長河落日。
  發展潛力大。區委區政府圍繞“生態經濟強區”建設目標,按照“一區兩中心三個産業”的發展思路,強力實施“三大戰略”:“一區”就是最佳人居環境區,即:依托我區依山傍水的生態環境優勢,打造最佳人居環境區。“兩中心”就是會議中心和休閑中心,即:依托風景優美、設施一流的黃河迎賓館、思念瀛洲度假酒店、豐樂園大酒店、四季同達生態園等會議和住宿設施,打造會議中心;依托省體育中心、黃河大觀四季溫泉度假區、四季同達生態園、豐樂農莊、黃河富景生態世界、大河莊園等一批文化體育休閑項目,打造休閑中心。“三個産業”就是發展現代農業、生態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三大戰略就是堅持“以工帶農”戰略,發展高效農業、觀光農業,形成東部養牛、西部種花、中部種無公害蔬菜、北部建觀光農業,全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産業發展格局;堅持“工業強區”戰略,引進科技含量高、安排就業多、對財政貢獻大、對環境安全影響小的企業,大力發展生態型工業;堅持“三産富區”戰略,重點發展物流、近郊旅遊等新興産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目前,這個發展戰略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惠濟區已成為鄭州市重要的農副産品基地和“魚米之鄉”,毛莊“緑園”蔬菜、“正紅”牌黃河鯉魚、花園口大米等物産享譽全國;以“三全”、“豐園”、“海潤”、“清華園”為主導的食品、醫藥、印刷、房産、包裝、飼料等支柱産業迅速發展;擁有中原最大的汽車貿易、傢具、建材、蔬菜、水産品、調味品、紡織品、眼鏡等批發市場,現已初步形成了連霍高速上下道口與北環路之間的副食品專業物流中心;以萬客隆國際傢具城、北建材市場、汽車貿易中心、國際車城為主的鄭州東北部物流園區;農産品物流園區等三大物流園區。一個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新城區正崛起於黃河南岸,一個社會和諧、風景秀麗如畫的生態經濟強區正呈現在世人面前。
  惠濟區是古老的,歷史賦予了惠濟深厚的,同時,她也是年輕的,也正因為她的年輕,纔藴含了巨大的潛力和勃勃的生機。從地圖上看,惠濟區就像一隻震翅高飛的雄鷹,邙嶺和黃河灘兩大扇面區正是雄鷹的兩翼,而中部嚮市區延伸的區域為雄鷹的主體。兩翼部分主要承擔生態防護功能,引導惠濟區的發展方向,並為其成為國傢級“生態示範區”護航;主體部分集中了大部分的居住區、農業區和全部工業區,惠濟區政府也位於此,是惠濟區經濟騰飛的原動力,不僅拉動整個惠濟區經濟的發展,也是其成為鄭州市後花園的有利保證。
行政區劃
  惠濟區轄6個街道、2個鎮:新城街道、劉寨街道、老鴉陳街道、長興路街道、迎賓路街道、大河路街道、古滎鎮、花園口鎮。區人民政府駐開元路8號。
  新城街道 代碼:410108001 
  2006年,轄9個村委會:毛莊村、固城村、宋莊村、胖莊村、賈河村、弓寨村、東趙村、常莊村、李西河村;黃河灘區。
  劉寨街道 代碼:410108002 
  2006年,轄4個社區、4個村委會:裕華社區、同樂社區、糧運社區、興隆社區、張寨村、劉寨村、興隆鋪村、小杜莊村。
  老鴉陳街道 代碼:410108003 
  2006年,轄6個村委會:下坡楊村、杜莊村、雙橋村、蘇屯村、薛崗村、師傢河村。
  長興路街道 代碼:410108004 
  2006年,轄3個村委會:王寨村、老鴉陳村、南陽寨村。
  迎賓路街道 代碼:410108005 
  2006年,轄7個村委會:西黃劉村、馬莊村、金窪村、弓莊村、楊莊村、青寨村、木馬村。
  大河路街道 代碼:410108006 
  2006年,轄7個村委會:保合寨村、牛莊村、鐵爐寨村、惠濟橋村、新莊村、崗李村、前劉村。
  花園口鎮 代碼:410108100 
  2006年,轄8個村委會:石橋村、花園口村、申莊村、大廟村、京水村、南月堤村、祥雲寺村、八堡村。
  古滎鎮 代碼:410108101 
  2006年,轄10個村委會:古滎村、程莊村、馬村村、紀公廟村、張定邦村、曹村坡村、南王村村、孫莊村、黃河橋村、嶺軍峪村。
歷史沿革
  古惠濟鎮舊屬滎澤縣,1931年屬廣武縣,1953年劃歸鄭州市郊區。1987年3月鄭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郊區、金海區,設立邙山區。2003年12 月25日,經民政部批準(民函270號):將鄭州市的邙山區更名為惠濟區。“惠濟”二字寓意區域有“聚八方之恩澤,平等互惠;攬四海之賢才,和衷共濟”的含義。2004年5月1日,邙山區正式更名為惠濟區。2005年7月27日,民政部批準(民函182號)將鄭州市惠濟區政府駐地由金水區南陽路遷至惠濟區開元路。
  1997年,邙山區面積206.4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1街道2鎮2鄉:劉寨街道、古滎鎮、老鴉陳鎮、花園口鄉、毛莊鄉。
  2000年,邙山區轄1個街道、4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49852人,其中:劉寨街道 13463人、老鴉陳鎮 37840人、花園口鎮 26845人、古滎鎮 47018人、毛莊鎮 24686人。
  2003年12月25日,經民政部批準(民函270號):將鄭州市的邙山區更名為惠濟區。“惠濟”二字寓意區域有“聚八方之恩澤,平等互惠;攬四海之賢才,和衷共濟”的含義。
  2003年,邙山區撤銷老鴉陳鎮,調整花園口鎮等3鎮和劉寨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設立4個街道辦事處(豫民行批2號 2003年2月12日)(鄭政辦文16號 2003年2月27日):
  一、撤銷老鴉陳鎮,將其行政區域劃入邙山區城區;調整花園口、毛莊、古滎3鎮行政區域,將花園口鎮的金窪、弓莊、西黃劉、馬莊4個村委會,毛莊鎮的楊莊、木馬、青寨、東趙4個村委會和古滎鎮的師傢河村委會劃入邙山區城區;將古滎鎮的新莊、前劉、崗李3個村委會劃歸毛莊鎮管轄。
  二、行政區劃調整後設立老鴉陳、長興路、迎賓路、新城4個街道辦事處,同時擴大劉寨街道的管轄區域。
  (1)老鴉陳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東至毛莊鎮邊界,西至調整後的古滎鎮邊界,南至開洛高速公路、中原區邊界,北至調整後的古滎、毛莊兩鎮邊界。轄行政區劃調整前的老鴉陳鎮的薛崗、下坡楊、蘇屯、杜莊、雙橋和師傢河6個村委會。面積16.75平方千米,人口18735人。
  (2)長興路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東至金水區邊界,西至京廣鐵路,南至北環路,北至開洛高速公路。轄行政區劃調整前的老鴉陳鎮的老鴉陳村、王寨、南陽寨3個村委會。總面積11.95平方千米;總人口18598人。
  (3)迎賓路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東至107國道、西至行政區劃調整前毛莊鎮東邊界,南至金水區邊界,北至馬莊村委會南邊界。轄行政區劃調整前花園口鎮的弓莊、金窪、西黃劉3個村委會。總面積7.5平方千米,總人口7049人。
  (4)新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為:東至行政區劃調整前毛莊鎮東邊界,西至東風渠,南至金水區邊界,北至花園口鎮的李西河、常莊兩村委會的南邊界。轄行政區劃調整前毛莊鎮的楊莊、木馬、青寨、東趙和花園口鎮的馬莊5個村委會。總面積9.6平方千米,總人口11940人。
  (5)擴大劉寨街道辦事處的管轄區域。將行政區劃調整前老鴉陳鎮的興隆鋪、劉寨、張寨、小杜莊4個村委會劃歸劉寨街道辦事處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劉寨街道辦事處的總面積由原來的1.54平方千米增至3.04平方千米,總人口由原來的6271人增至19731人。
  2004年,惠濟區轄5個街道(老鴉陳、長興路、迎賓路、新城、劉寨)、3個鎮(花園口、毛莊、古滎)。
  2004年5月1日,邙山區正式更名為惠濟區。古惠濟鎮舊屬滎澤縣,1931年屬廣武縣,1953年劃歸鄭州市郊區。
  2005年7月27日,民政部批準(民函182號)將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政府駐地由金水區南陽路遷至惠濟區開元路。
  2005年惠濟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毛莊鎮,設立大河路街道辦事處。截至2005年12月31日,惠濟區轄6個街道、2個鎮:劉寨街道、老鴉陳街道、迎賓路街道、長興路街道、新城街道、大河路街道(新增);古滎鎮、花園口鎮。
  交通
  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惠濟區位於黃河中下遊分界點,地勢平坦,是進出中原的咽喉,交通優勢十分明顯,京廣鐵路大橋、亞洲最長的黃河公路大橋南北貫通,310高速公路、107國道、江山路(豫68)、大河路、鄭花公路、鄭州北環道穿境而過。是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幹綫和107、310高速公路的交匯點,陸路交通呈“雙十字”型。區內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亞洲最長的黃河公路大橋,是全國交通的樞紐。距鄭州國際航空港僅20分鐘車程。隨着鄭州市“東移北擴”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連接黃河遊覽區、黃河大觀的黃金旅遊大道省豫68將擴寬為雙嚮八車道。8條市內公交綫路匯入市區大公交網絡。區內主幹道天河路和開元路縱橫交錯,天河路從江山路直達黃河大堤,開元路連接107國道和江山路,全區已形成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四橫四縱高等級城市道路骨架,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遍布鄉村。
英文解釋
  1. n.:  Huiji District
近義詞
惠濟
相關詞
鄭州
包含詞
惠濟區政府惠濟區人民法院新城路惠濟區政府
分類詳情
張開新城街道張開花園口鎮張開迎賓路街道張開劉寨街道
張開老鴉陳街道張開長興路街道張開大河路街道張開古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