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任城區轄3個街道、9個鎮:三賈街道、許莊街道、柳行街道、李營鎮、廿裏鋪鎮、長溝鎮、安居鎮、唐口鎮、接莊鎮、南張鎮、石橋鎮、喻屯鎮。此外,洸河街道是濟寧市批準設立。其中,柳行街道、洸河街道實際由濟寧高新區管理。 |
|
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整體格局半城半鄉,總面積416平方公裏,44萬人。
電話區號:0537,行政區劃代碼:370811。
任城區歷史悠久,據傳是古代東夷族部落的住地,為我國最早風姓古國之一。遠在三皇五帝時,係唐虞氏故國,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
任城區位於魯西南平原,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處於濟兗鄒麯嘉組團结構大城市的腹地,是城市擴張發展的基地和商傢投資的興業的樂土。任城區交通十分便利,日菏高速公路、新石鐵路橫貫東西,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近在咫尺,327、105國道在境內十字交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給任城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 |
|
●江北小蘇州
●苗木之鄉
●葡萄之鄉
●甜菊糖之鄉 |
|
任城區地處魯中南泰沂蒙山麓傾斜平原與魯西南黃泛平原交接窪地的中心地帶,屬山東地臺尼山穹隆與魯西沉降帶之結合部。區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河流縱橫,湖泊遍布,聞名遐邇的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從隋唐至今都是貫通南北的黃金水道。任城是北方淡水資源富集區,北湖、京杭大運河、古運河、光府河、洙趙新河為天然水源,水面13.7萬畝,占總面積的10%。 |
|
近年來任城區以發展特色農業、市場農業為方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圍繞培植優質糧、蔬菜、甜葉菊、花卉苗木、畜牧、水産等主導産業,大力調整種養結構。全區蔬菜總面積達到10.2萬畝,苗木總面積發展到5.6萬畝。李營鎮被命名為國傢級"特色種苗基地",位居全國十大苗木之鄉第6;南張鎮是全國最大的甜葉菊種植加工出口基地,被命名為"中國甜葉菊之鄉"。
作為山東省畜牧強區,全區現有大型畜牧規模養殖場7處,新建喻屯萬頭肉牛、南張萬頭豬、長溝百萬衹雞、石橋千頭奶牛養殖基地。其中,任城區原種豬場為國傢良種畜禽重點單位,省級重點種豬場。水産養殖面積和水産品産量增長迅速,集養殖、垂釣、餐飲、旅遊為一體的休閑漁業長足發展。中高度板年産量60萬立方米,是全國最大的中高密度板生産基地。經此為依托,大力推進"林板一體化"進程,帶動農民發展速生豐産林。
標準化生産快速起步,建設了多處市級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永特"牌蔬菜、"喜進門"牌甜菊糖、"一生緣"牌大豆純淨油等5種農副産品通過了國傢緑色食品認證。全區農副産品加工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村企一體、農工商一體的華仙集團是全省重點扶持的50傢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之一。
全區有國傢級企業集團2傢,省級企業集團6傢,市級企業集團15傢,形成了醫藥化工、紙製品、食品加工、建築建材、機械電子等支柱産業,2000多個花色品種。衆多企業創出國傢級名牌産品4個,省級名牌産品12個。濟寧碳素工業總公司的預焙陽極、華仙集團的甜菊甙産量和市場份額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全區有12傢企業先後通過ISO9000質量認證和ISO14001環保認證。
把"項目興業"作為工業強區的關鍵措施,以項目帶投入,以大投入促大發展。今年以來,全區實施投資過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40項,總投資23.37億元。骨幹企業技改力度進一步加大。碳素公司預培陽極三期技改項目將於10月份竣工投産,總生産能力將達15萬噸,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濟興醫化公司投入1800萬元新上的億支新型獸藥項目已通過國傢驗收。
加強了與煤礦企業的聯合與協作,新上了一批共建工業和配套加工項目。與棗莊合資投入2.8億元的王樓煤礦,與兗礦集團合資投入10.79億元的濟三電廠,均已開工建設。 |
|
1993年12月14日,濟寧市郊區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
1994年1月28日,撤銷許莊鄉、南張鄉、柳行鄉,設立許莊鎮、南張鎮和柳行鎮。
1995年7月24日,撤銷石橋鄉,設立石橋鎮。
2000年,任城區轄10個鎮、2個鄉。
2000年12月1日,撤銷東邵鄉、喻屯鄉,合併設立喻屯鎮,鎮人民政府駐原喻屯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許莊鎮,以原許莊鎮的行政區域設立許莊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許莊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柳行鎮,以原柳行鎮的行政區域設立柳行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柳行鎮人民政府駐地(魯政函民字64號)。
2002年12月31日,任城區轄3個街道、9個鎮:許莊街道、三賈街道、柳行街道、李營鎮、廿裏鋪鎮、長溝鎮、南張鎮、安居鎮、唐口鎮、喻屯鎮、石橋鎮、接莊鎮。
2008年9月重新調整確定濟寧市中區和任城區的區劃界綫是,原則上以洸河路為界,東起琵琶山路,沿洸河路西行至環城西路,沿金城街道與古槐街道邊界及金城街道與濟陽街道邊界至太白樓西路西行至梁濟運河。此綫以南劃歸市中區,此綫以北劃歸任城區。 任城區的管轄範圍是,保留原石橋、接莊、南張、長溝、二十裏鋪、李營6個鎮,將金城街道太白樓西路以北部分劃歸任城區管轄,保留金城街道建製。將仙營街道洸河路以北5個社區(南戴莊、謝營、秦莊、仙營、東紅廟)劃歸任城區管轄,仍保留仙營街道建製。調整後的任城區轄2個街道和6個鎮,總面積416平方公裏,44萬人。現由高新區管理的柳行、洸河街道及由北湖旅遊度假區管理的許莊街道在行政版圖上歸任城區。 |
|
在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回林村,活躍着一支民間藝術劇目“二人鬥”,一人扮演,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她成了民間藝術花園裏一支獨特奇葩。
“二人鬥”原名兩鬼摔骨碌,傳說在明末崇貞年間,天下大旱,連續幾個月不見一滴雨,地裏的禾苗都曬死了,莊稼顆粒無收,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加上當時政府無能,吏治腐敗,政治黑暗,逼迫的群衆背井離鄉,到處乞討,糜兒賣女,民不聊生。面對熾熱的高空,人們渴望早日下雨,長溝鎮回林村的群衆也和全國各地的群衆一樣,心急如焚。村裏有幾個年長的老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祈求蒼天降雨,經過討論,大傢一致把心中崇拜的靈聖“竜”作為祈雨的吉祥物,决心舉辦一次“竜燈會”,拜求竜王降雨。於是,全村老少一齊動手,集思廣益,經過一個多月的忙活,紮製了一條長約20米多長的巨竜,活竜活現,栩栩如生,竜身上都按距離佈置了臘燭,臘燭點燃舞動起來,在夜色的蒼穹中婉如一條真竜在飛騰。同時,為了烘托人們虔誠的祈求氣氛,人們還別出心裁,製作了兩個打鬥的小鬼,兩個小鬼打鬥情景意在表示“下雨”與否的爭鬥。經過虔誠的祈禱後,人們選擇良辰吉日舞竜求雨,也許是村民的真誠感動了上天,“竜燈會”剛進行了一個多時辰,衹見東南角慢慢升起了一層層烏雲,不大一會兒,便是烏雲密佈,電閃雷鳴,豆大的水滴落了下來,繼而是傾盆大雨,人們歡呼起來,雀躍着,紛紛雙膝下跪,嚮天空叩頭,感謝“竜王爺”,一場甘霖潤澤了人們幹涸許久的心田。從此,人們每年都在天旱季節舉辦一次“竜燈會”,為了避開農忙季節,人們就把“竜燈會”設在了每年的年末歲首的正月裏舉行,久而久之,約定成俗,便形成了當地的民俗。
每年春節過後,回林村的群衆自發舉辦一次“竜燈會”,祈求“竜王爺”保佑人們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當年舉辦“竜燈會”時,衹有舞竜和二人鬥,後來,逐浙增加了舞獅、花車、花船、大頭娃娃、踩高翹等劇目。在衆多劇目中,二人鬥獨領風騷,倍受群衆喜愛,表演者是一個年輕人,把道具套在身上,這是個力氣活,很消耗體力,一般都是身強體壯的小夥子表演,道具是兩個容貌奇特、面目怪異的“小鬼”,摟抱在一起打鬥、摔跤的造型,他們或怒目圓睜,或怒發衝冠,或咬牙恨齒,皆表現為“鬥氣”之表情。能否把二人鬥演活,關鍵在於表演者高超的演技,“橫看成嶺側成峰”,表演者的騰、挪、跌、宕、側翻、後轉、仰俯、橫臥等動作,從不同角度展現出兩個小鬼打鬥的姿勢形態,逼真感人,栩栩如生。隨着時間的推移,有的劇目萎縮了,而二人鬥則倍受群衆喜愛。現在的民間藝術“二人鬥”傳人李昭然從10多歲就跟老人學習此門技術,如今,象他這樣樂意研究“二人鬥”的人已經不多了,他的師兄師弟們或投身商海,或改做其他的了,惟有他依然情有獨衷。為了使這項民間藝術一代一代傳下去,他積極培養後人,從村裏挑選、培養了20多個熱愛這項民間藝術的年輕人,利用農閑季節傳授指導他們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李師傅不斷推陳出新,使藝術精益求精。在第一屆孔子藝術文化節開幕式上,任城區選派的長溝“二人鬥”藝術隊在李師傅的指導下,一舉成名,充分展示了長溝民間藝術形象,從此,長溝“二人鬥”成了民間藝術花園裏一朵奇葩。 |
|
- n.: Rencheng District
|
|
任城 |
|
電視臺 | 濟寧市 | ????業 | ????務局 | 唐口鎮 | 梁北村介紹 | |
|
|
任城區????務局 | 濟寧市任城區 | 任城區接莊中學 | 任城區燒傷醫院 | 濟寧任城區中醫院 | 任城區接莊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第二高級中學 | 任城區唐口鎮中心中學 | 濟寧市任城區廠橋防保站 | 任城區安居鎮衛生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籲屯防保站 | 任城區東邵鄉防保站 | 任城區喻屯鄉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柳行防疫站 | 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婦幼保健站 | 濟寧市任城區結核病防治所 | 濟寧市任城區中醫院 | 濟寧市任城區燒傷醫院 | 濟寧市任城區婦幼保健院 | 濟寧市任城區衛生防疫站 | 任城區廿裏鋪衛生防保站 | 任城區李營鎮衛生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第一人民醫院 | 任城區棉麻公司針織廠 | 濟寧市任城區棉麻公司 | 濟寧市任城區唐口衛生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鄉鎮企業局工藝品公司 | 濟寧市任城區喻屯衛生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接莊衛生防保站 | 濟寧市任城區李營衛生防疫站 | 濟寧市任城區廿裏鋪衛生防保站 | |
|
|
接莊鎮 | 喻屯鎮 | 南張鎮 | 長溝鎮 | 安居鎮 | 石橋鎮 | 李營鎮 | 唐口鎮 | 許莊街道 | 廿裏鋪鎮 | 三賈辦事處 | 柳行街道 | 三賈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