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基本概況
水東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東部,東經114°—115°56′,北緯25°50′—25°56′。地處貢江下遊和贛江上遊東岸,東與贛縣的梅林鎮桃源村、梅林村、章貢村交界,東北與贛縣的儲潭鄉幸福村、田心村、儲潭村交界,西南與本章貢區水西鎮及城區和沙河鎮隔江相望。基本廓呈半月形。鎮政府設在沿坳村崗上村35號。
水東鎮位於贛州市東郊,地處貢江下遊和贛江上遊東岸,與市區一橋之隔,基本輪廓呈半月形。總面積24.86平方公裏,轄7個村,4個居民委員會,全鎮人口3.3萬,其中農業人口12236人。水東鎮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完備。323國道和贛儲公路貫穿全鎮,京九鐵路穿鎮而過,距贛州鐵路貨運站2公裏,距鐵路客運站3公裏。水東鎮歷史悠久,風光秀美,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贛州古城曾兩度建在水東,文物古跡遍布全鎮,馳名中外的省、市級文保單位有七裏宋代古瓷窯址、風景如畫的市級森林公園、贛南道教玉虛觀、蔣經國先生舊居、虎崗兒童新村、馬祖廟、仙娘古廟、萬壽宮等。
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産值5.22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産值4.6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當年入庫633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520元,出口創匯2250萬美元。出現了諸如虔東實業(集團)、時間控股、三利飼料等一大批有實力、有活力、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而時間公園建設更是未來優化美化城區區位優勢的集中體現。
名勝古跡
水東山川秀麗,歷史悠久。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蘇軾題詩描繪的虔州八景,水東就有兩景,即馬祖岩和塵外亭。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景觀發生了變化,知縣張照乘便在宋代八景的基礎上重新評定了贛州八,水東占了兩景,即天竺睛嵐和馬崖禪影。1997年贛州市政府組織專傢重新評定宋城八景,水東仍占而兩景,即馬崖禪影和榕風窯韻。明代右丞相、贛州知府汪廣洋在贛州為官時曾寫下贊美水東風景秀麗的詩篇《贛城水東》:“煙江水花淨,風潭雲樹齊。倒藤懸宿鳥,絶壁挂晴霓。岑嶺步忘返,空冥思欲迷。塵纓如可浣,予亦賦幽棲”。
水東名勝古跡遍布全鎮,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為了保護好境內的文保單位,市文化局和當時的水東鄉政府1992年聯合下文成立水東鄉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黃聖茂,有業餘文保員12人。
七鯉鎮古瓷窯遺址
座落在七裏、沿垇兩村境內,323國道南側,貢水北岸,因窯址集中於七裏鎮而得名。始燒於唐代,宋代最為興盛,是宋代江南四大窯場之一,宋代外銷瓷産地之一 ,元代開始衰落。現遺址總面積達2平方公裏。出土瓷器主要為民間日用品,有青釉、影青釉、白釉、褐黑釉瓷,器形多碗盞、杯、碟、壺、鉢、罐、枕、瓶等,並有獅、蟾蜍等形象精美的高檔瓷,器表有刻花、劃花和模印的連、菊、鳥、雲、山、水、乳丁刻等紋飾。七鯉窯的青白釉瓷器可與同時代景德鎮的同類産品相媲美,各類瓷器曾出口到歐洲、日本、韓國等地。七鯉窯的裝燒工藝在唐末五代時采用墊柱支釘疊燒,宋代以後,則采用墊餅匣鉢裝燒,窯型以竜窯為主。1986年曾在張傢嶺清理出兩座並列的宋代竜窯,各長30多米。該遺址195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馬祖岩
位於馬祖岩村第10村民小組,沿垇村第11村民小組境內,離市區3公裏,岩巔為佛日峰,海拔264米。據清同治《贛縣去》記載:“馬祖岩在城東六裏許,昔馬祖曾欲棲於此,故名”。
馬祖,唐代著名僧人,本姓馬,名道一,或稱馬祖道一。唐代宗大歷年間(766~779年)住南昌附近的鐘陵開元寺傳法,被稱為“洪州宗”,貢水東岸的馬祖岩即以馬祖為名,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馬祖岩古木參天,離鬧市而入山林,似脫“紅塵”而入“仙境”,居雲端而觀人間。宋代,馬祖岩已是贛州著名的遊覽勝地,當時,山上建有塵外、雲端、駒岩、一憩、吸江5亭供遊人休息和觀賞。蘇軾、李樸、廖剛、文天祥等人均登岩觀賞,並留下詩篇。
明代萬歷(1573~1619)初,僧人悟學與其徒本慧在佛日峰建馬祖岩真如寺,當時香火旺盛。清後期,香火逐漸冷落,民國時期僅存寺一座。建國後,香火清淡。1966年,馬祖岩附近的幾個生産隊將寺拆毀。寺廟前峭壁上有一洞穴,穴內原有宋代以來的題刻6品,現仍保存元、明、清題刻4品。1988年12月,贛州市人民政府將馬祖岩題刻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渤公祠
李渤公祠是李老山村的李氏先民為紀念其祖先李渤而興建的宗祠,位於李老山村的西北角,始建於唐代,迄今已1100多年。
李渤(773~831),字瀎之,河南洛陽人,唐貞元年間(785~804),在廬山白鹿洞隱居,號白鹿先生。長慶年間(821~824)來贛州任刺史。在任期間,為贛州百姓免除賦米2萬石,廢冗役1600人,移稅錢200萬,深受贛州老百姓的愛戴。後任信州、江州刺史等。李渤為人孤操剛直,精通詩文書畫。李渤次子李默隨父親來到贛州,非常喜愛贛州的山水風光,因傢虔州水木洞(今李老山村)為虔人,從此在贛州定居,迄今已49代、1100多年。贛江之濱的水木“山水奇勝,大姓李氏,世居其先,以仁者之道,表示其鄉,鄉人尊敬之,尊稱其山為老山”,說明李氏在此處定居久遠,影響巨大。李渤公祠自唐代建立後,歷代不斷維修,香火不斷,現該建築物墻上仍保存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的銘文磚。1995年鼕,李老山村的李姓村民又自籌資金對李渤公祠進行維修。
李渤公祠坐西北,朝東南,土木結構,是典型的贛南客傢建築風格,唯有中間的正廳部分高出數10公分,祠堂進深9.25米,寬11.20米。門前右邊一株,左邊兩株古樟將祠堂覆蓋。三株古樟的樹齡均在500年以上,祠堂四周緑樹成蔭。李渤公祠1997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狀元橋
位於沿垇村竹山自然村,為贛縣桃源通住貢江小溪河上的一座條石單孔拱橋,原名白塔橋。北宋真宗年間(998~1022)邑人郭世傳、郭紹宗建。南宋淳祐元年(1241),進士王庸立橋碑。南宋鹹淳十年(1274),邑人池夢鯉中恩科狀元,為慶祝池夢鯉中狀元而將此橋改名為狀元橋。明正德十三年(1518),郭仁重修並立碑亭。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因洪水蕩擊,橋被衝壞。乾隆三十六年(1771),貢生袁傢祺倡建,袁傢德作白塔橋記。乾隆四十二年(1777),袁傢保在橋頭建茶亭。嘉慶十七年(1812),知縣邱安校又組織邑人重修。狀元橋長22.6米,寬4.9米,用紅石砌成。1997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1221男16310女14911家庭戶戶數8096家庭戶總人口(總)28918家庭戶男14627家庭戶女142910-14歲(總)58340-14歲男30800-14歲女275415-64歲(總)2330515-64歲男1233515-64歲女1097065歲及以上(總)208265歲及以上男89565歲及以上女118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2490
下轄村
七裏村紅星村沿坳村水東村馬祖岩村虎崗村蓮蓬村李老山村 |
|
水東鎮 水東鎮位於章貢區東部,地處貢江下遊和贛江上遊東岸。地形以丘陵、河𠔌、平原為主。面積24.7k㎡,人口29622人。轄水東、七裏、下沙窩、菜園壩等4個居委會,水東、虎崗、馬祖岩、紅星、正興、沿垇、七裏等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崗上,距市區2.3千米。京九鐵路、323國道過境。七裏鎮古窯遺址現存唐、宋、元歷代磊型窯址堆積16處。 [沿革]以境內地片水東得名。解放前夕為贛縣水東鄉及七鯉鄉一部分。1950年5月劃屬贛州市,設置水東鄉、七鯉鄉,屬郊區。1951年10月屬第六區,12月屬郊區。1952年4月撤銷區建置後,分設水東、虎崗、沿垇、七鯉4鄉;1953年8月屬第三區;1956年1月改為水東辦事處,仍轄水東、虎崗、沿垇、七鯉四鄉;同年6月,撤辦事處,隸屬農林水利局;1957年5月4鄉並為水東、七鯉2鄉,屬郊區;1958年10月屬章貢鄉;同年11月成立躍進公社,與章貢鄉政社合一。1959年10月改名水東公社(又名水東鄉,1966年撤消鄉名稱)。
1968年11月,水東、水西、白雲、南橋公社設立郊區公社。1972年11月撤郊區公社,恢復水東公社。1984年4月改為水東鄉。1993年改水東鎮。1997年,面積24.8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李老山、蓮蓬、虎崗、水東、馬祖岩、紅星、沿塅、七裏8個行政村及水東、菜園壩、七裏、下沙窩、贛州第二木材廠、贛州電機廠、贛南農藥廠、贛南造船廠、江西齒輪箱總廠、贛州貯木場、贛南化工廠、贛州鋁廠12個居委會,鎮政府駐崗上。
[郵編]341001 [2008年代碼]360702101:~001水東居委會 ~002下沙窩居委會 ~003菜園壩居委會 ~004七裏居委會 ~200沿垇村 ~201七裏村 ~202水東村 ~203馬祖岩村 ~204紅星村 ~205正興村村 ~206虎崗村 |
|
水東鎮位於贛州市章貢區東部,東經114°-115°56´,北偉25°50´-25°56´。地外貢江下遊和贛江上遊東岸,東與贛縣的梅林鎮桃源村、梅林村、章貢村交界,東北與贛縣的儲潭鄉幸福村、田心村、儲潭村交界,西南與本章貢區水西鎮及城區和沙河鎮隔江相望。基本廓呈半月形。鎮政府設在沿坳村崗上村35號。
水東鎮位於贛州市東郊,地處貢江下遊和贛江上遊東岸,與市區一橋之隔,基本輪廓呈半月形。總面積24.86平方公裏,轄7個村,4個居民委員會,全鎮人口3.3萬,其中農業人口12236人。水東鎮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完備。323國道和贛儲公路貫穿全鎮,京九鐵路穿鎮而過,距贛州鐵路貨運站2公裏,距鐵路客運站3公裏。水東鎮歷史悠久,風光秀美,湖光山色交相輝映,贛州古城曾兩度建在水東,文物古跡遍布全鎮,馳名中外的省、市級文保單位有七裏宋代古瓷窯址、風景如畫的市級森林公園、贛南道教玉虛觀、蔣經國先生舊居、虎崗兒童新村、馬祖廟、仙娘古廟、萬壽宮等。
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産值5.22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産值4.6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當年入庫633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3520元,出口創匯2250萬美元。出現了諸如虔東實業(集團)、時間控股、三利飼料等一大批有實力、有活力、上規模上檔次的企業,而時間公園建設更是未來優化美化城區區位優勢的集中體現。 |
|
- : Shuidong Town
|
|
水東 |
|
水東鎮交通路 | 水東鎮蕪屯路 | 水東鎮團结路 | 水東鎮紙箱廠 | 水東鎮武山崗 | 水東鎮棗香路 | 水東鎮棗鄉路 | 水東鎮市場路 | 水東鎮竜水路 | 水東鎮興東路 | 水東鎮汽車站 | 水東鎮民主路 | 水東鎮祁梅林場 | 水東鎮交通南路 | 水東鎮民主路號 | 水東鎮交通路號 | 水東鎮農貿市場 | 水東鎮交通北路 | 水東鎮東站小區 | 水東鎮車站小區 | 水東鎮蕪屯路號 | 宣州區水東鎮象山 | 宣州區水東鎮林場 | 水東鎮石山礦砂廠 | 水東鎮汽車站東側 | 水東鎮武山叉路口 | 宣州區水東鎮竜泉社區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部隊內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市場路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紙箱廠 | 宣城市水東鎮供銷社院內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蕪屯路 | 水東鎮有旺活性炭廠 | 宣州區水東鎮大石山 | 宣州區水東鎮陳村大隊 | 宣州區水東鎮汽車站 | 宣州區水東鎮汽車站南側 | 宣州區水東鎮阿明蛋糕房 | 宣城市水東鎮竜水路 | 宣州區水東鎮稽亭村白馬山 | 宣城市水東鎮交通路號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工業園 | 宣城市水東鎮蕪屯路號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交通路 | 宣州區水東鎮交通北路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午山岡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武山崗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竜水路 | 宣州區水東鎮交通路號 | 宣州區水東鎮車站小區 | 宣州區水東鎮交通路 | 宣州區水東鎮交通村獅子包 | 宣州區水東鎮交通南路 | 電白縣水東鎮漆器工藝廠 | 宣州區水東鎮興東路 | 宣州區水東鎮團结路號 | 宣州區水東鎮團结路 | 宣州區水東鎮棗鄉路號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安捷通訊器材維修經營部 | 宣城市水東鎮盛達玻璃製品廠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車站小區 | 宣城市水東鎮傢坤農資經營部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街道公安路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東勝村汪塘寺村民組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東勝竹木産品綜合購銷經營部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第二農貿市場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交通路號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華實傢俱廠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交通路北側 | 宣州區水東鎮礦産資源管理站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有福五金電器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有旺活性炭廠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棗鄉交通路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政達電腦部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農貿市場號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祁梅林場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農貿市場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南陽村武山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天天超市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新世紀食品廠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蕪屯路南側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蕪屯路號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石山礦砂廠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騰雲路號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市場路號 | |
|
|
水東村 | 水東社區 | 七裏社區 | 七裏村 | 蓮蓬村 | 下沙窩社區 | 菜園壩社區 | 沿垇村 | 馬祖岩村 | 正興村村 | 虎崗村 | 沿坳村 | 李老山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