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示地图 |
|
|
120103012 东海街道
120103012001 金江里社区
120103012002 富江里社区
120103012003 龙江里社区
120103012004 漓江里社区
120103012005 珠江里社区
120103012006 云江里社区
120103012007 兰江里社区
120103012008 嫩江里社区
120103012009 川江里社区
120103012010 平江里社区
120103012011 安江里社区
120103012012 华江里第一社区
120103012013 华江里第二社区
120103012014 松江里社区
120103012015 九江里社区
120103012016 粤江里社区
120103012017 桂江里第一社区
120103012018 桂江里第二社区
120103012019 三水南里第三社区
120103012020 三水南里第二社区
120103012021 三水南里第一社区
120103012022 同江里社区
120103012023 汉江里社区 |
|
东海街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位于泉州中心市区东郊,依山面海,素有" 两江" (晋江、洛阳江)夹" 两山" (大坪山、桃花山)之誉,辖区面积26.8 平方公里,下辖12 个社区,总人口8 万人,是" 大泉州" 发展规划八大组团之一,规划建设为外商投资开发区、高级商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
随着泉州东进步伐的加快,东海街道区位优势日益凸现。穿境而过的国道324 线、福泉厦高速公路及津淮东街、泉秀东街等城市主干道,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街道中心距泉州晋江机场12 公里 ,离泉州火车站5 公里 ,离中心汽车站1 公里 ;拥有国家一类口岸--- 后渚港,建成5000 吨级集装箱码头、专用码头,已开通香港客运航线和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国际航运线;随着后渚大桥、晋江大桥、沿海大通道和大坪山隧道的建成通车,交通网络更趋完善;辖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真武庙、观音禅寺、文兴王爷宫、美山天妃宫、海印寺等宗教文化资源,浔埔女、蚵壳厝、南音、歌仔戏、拍胸舞等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森林公园、植物公园等山水生态自然景观,旅游业较具发展潜力。
街道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已成片开发东海滨城工业园区3000 亩,引进企业300 多家,培育重点企业60 家,培植纳税超50 万元企业40 家,外向型经济已占经济总量的60% ,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以轻纺鞋服、陶瓷树脂、电子机械为支柱产业 的工业企业发展格局。2006 年, 全年街道实现三产总产值63 亿元,比增26.4% ,其中农业产值1.6 亿元;实现企业总产值61.35 亿元,比增26.42% ,其中工业产值54 亿元,比增13.5%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1 亿元,第三产值7.4 亿元;实现工商总税18837 万元,比增16.7% ;其中区本级税收10438 万元,比增20% ,居财总收入达1540 万元;全年建安税完成991 万元,完成年计划(1100 万元)90.09% 。全年共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494 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03% ,外商实际到资1700.8 万美元(按企业实际到资),完成年计划100% ,外商实际到资(按验资报告)1500.15 万美元,完成年计划100% ,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区前列。近年先后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福建省"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 活动先进单位,福建省百强乡镇,泉州市农村工作先进单位、" 六个好" 基层党委等等,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已有泉州师院、黎明大学等大中专院校,泉州市行政接待中心迎宾馆,东海滨城、宝珊花园、千亿山庄、金帝花园和海景花园城等高级居住小区相继落户东海,推进了街道城市化建设步伐。作为城市东部新城区的发展重心,东海街道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市政府东迁为契机,着力丰富中心城区内涵, 紧紧围绕“推进三个优先发展”、打造“四个服务中心”的总体要求 ,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
|
- : Donghai Subdistrict
|
|
| 东海 |
|
|
|
| 学生 | 东梅社区 | 云山社区 | 云谷社区 | 北星社区 | | 后厝社区 | 后埔社区 | 大坪社区 | 宝山社区 | 法石社区 | | 浔埔社区 | 金崎社区 | 滨城管理站 | 后亭社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