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新圩鎮位於廈門市翔安區北部,北接南安市,東鄰大帽山農場,西鄰同安區五顯鎮,南與同安區洪塘鎮和本區馬巷鎮、內厝鎮接壤,總面積77.03平方公裏(不包括大帽山農場),其中山地面積49平方公裏,屬半山區。鎮區距翔安區駐地新店鎮15公裏,與廈門島直綫距離25公裏。
新圩鎮政府駐地設在新圩村,下轄古宅、後亭、後埔、金柄、鳳路、村尾、烏山、新圩、馬塘、雲頭、面前埔、上宅、詩坂、東寮、桂林、莊安等16個村委會和竜新居委會。全鎮共有67個自然村,175個村民小組,10841戶,39285人。(不包括大帽山農場)
新圩鎮經濟比較發達。全鎮2004年工農業總産值達17.96億元,其中工業企業産值達17億元,農業産值9600萬元。工業企業主要以食品飲料、塑料建材、輕工電子産業,現已建成的企業有銀鷺集團、武峰塑料、利勝電光源、吉源製罐、聯合化學等48傢企業,目前正着手規劃占地8平方公裏的以食品輕工為主的銀鷺高科技園區及占地20平方公裏的翔安北部生態休閑旅遊區。農業以生産蔬菜、花生、稻穀為主,果業以産竜眼、荔枝、芭樂、菠蘿、釋迦等。“古宅大蒜”以其色香味辣而飲譽海內外,遠銷東南亞、加拿大等國傢和地區,“古宅大蒜”現有註册專利商標,其發展前景廣阔,還有香譽廈門地區的作坊加工“新圩豆幹”也有註册專利商標,可供客商投資開發。
新圩鎮投資環境良好。轄區內道路、通訊、供水、供電、排水、排污及文化體育設施等基礎配套設施日趨完善。道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硬質水泥路;境內群山疊翠,森林覆蓋率達51%,擁有容量為300萬立方米的古宅水庫及容量為500萬立方米的曾溪水庫,日處理8000噸的新圩自來水廠,3.5萬伏變電站一座;程控電話容量充足,已裝有1萬門程控電話;文體設施完善,已建成農村硬質水泥籃球場20座及多個農村文化活動中心,成功舉辦“廈門市全民健身周”活動。
新圩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鎮區社會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鎮政府大院是目前廈門市農村鄉鎮唯一的花園式單位,現正在開展創建全國優美鄉鎮活動。 |
|
新圩鎮 新圩鎮位於翔安區北部,北接南安市,東鄰大帽山農場,西鄰同安區五顯鎮,南與同安區洪塘鎮和本區馬巷鎮、內厝鎮接壤,總面積77.0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積49平方千米,屬半山區。人口39285人。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共有67個自然村,175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新圩村,鎮區距翔安區駐地新店鎮15千米,與廈門島直綫距離25千米。同(安)下(潭尾)公路過境。 [郵編]361111 [代碼]350213103:~001新圩社區(原為:~001竜新社區 ~201新圩村) ~202古宅村 ~203後埔村 ~204金柄村 ~205鳳路村 ~206村尾村 ~207烏山村 ~208雲頭村 ~209面前埔村 ~210上宅村 ~211詩坂村 ~002東寮社區 ~213桂林村 ~214莊垵村 ~215後亭村 ~216馬塘村 (舊代碼還有~501新圩良種場 ~502白雲飛林場 ~503曾溪水庫)
[沿革]1958年建新圩鄉,1959年並入布塘公社,1961年析置新圩公社,1984年復改鄉,1988年改鎮。1997年,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3.9萬,轄新圩、古宅、後埔、金柄、鳳路、村尾、烏山、雲頭、面前埔、上宅、詩坂、東寮、桂林、莊、後亭、馬塘16個村委會和竜新居委會。2004年,面積80.5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9314人,轄竜新居委會,新圩、古宅、後埔、金柄、鳳路、村尾、烏山、雲頭、面前埔、上宅、詩坂、東寮、桂林、莊垵、後亭、馬塘16個行政村。 |
|
一、地理位置:
新圩鎮位於廈門市翔安區北部,北接南安市,東鄰大帽山農場,西鄰同安區五顯鎮,南與同安區洪塘鎮和本區馬巷鎮、內厝鎮接壤,總面積77.03平方公裏,(不包括大帽山農場),其中山地面積49平方公裏,屬半山區。鎮區距翔安區駐地新店鎮15公裏。與廈門島直綫距離25公裏。
二、社會經濟:
新圩鎮政府駐地設在新圩村,下轄古宅、後亭、後埔、金柄、鳳路、村尾、烏山、新圩、馬塘、雲頭、面前埔、上宅、詩坂、東寮、桂林、莊垵等16個村委會和竜新居委會。全鎮共有67個自然村,175個村民小組,10841戶,39285人。(不包括大帽山農場)。
新圩鎮經濟比較發達。全鎮2003年工農業總産值達15億元,其中工業企業産值達14.1億元,農業産值9000萬元。工業企業主要以食品飲料、塑料建材、輕工電子産業,現已建成的企業有銀鷺集團、武峰塑料、利勝電光源、吉源製罐、聯合化學等48傢企業,目前正着手規劃占地8平方公裏的以食品輕工為主的銀鷺高科技園區及占地20平方公裏的翔安北部生態休閑旅遊區。農業以生産稻穀、花生、蔬菜為主,果業以産竜眼、荔枝、巴樂、菠蘿釋迦等,“古宅大蒜”以其色香味辣而飲譽海內外。
三、基礎設施與自然資源
新圩鎮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轄區內道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同新馬路與新圩至古宅、新圩至大帽山公路在新圩鎮區呈“十”字形交匯;境內群山疊翠,森林覆蓋率達51%,擁有容量為400萬立方米的古宅水庫及容量為500萬立方米的曾溪水庫,日處理8000噸的新圩自來水廠,3.5萬伏變電站一座,1萬門程控電話。
四、文化與教育
新圩鎮現有新圩中學和詩坂中學2所初中學校,62個班,在校初中生3074名,有小學16所(教育資源整合後為14所)118個班,小學生3091名,鎮還建有一所文化技術培訓學校,主要從事業餘文化教育。鎮區建有文化中心,內設圖書室,藏書2萬餘册,還設有健身房、棋藝室,乒乓球室和籃球場等設施,為開展群衆性文化體育活動服務。
五、人文與古跡
人物:
黃文炤,新圩鎮金柄村人,(1556—1651年)明代著名理學家,著有《九日山志》、《仁詮》、《倆孝經》、《約言問答》、《太極圖解》、《琴莊》等理學著作,現僅存《九日山志》於世,黃文炤在世時重視植樹,植有兩棵樟樹現尚存。
古跡:
1、六角井:在詩坂村(曾溪水庫內)據縣志記載,1279年,宋幼主帝昺南逃至此,開掘一口石砌六角井,專供皇傢飲用,現水井尚存。
2、馬池:在鳳路村禦宅自然村,為宋幼主開掘的一口供御馬洗身的浴池,現尚存。
3、十八彎:在古宅村後山,古代所闢考舉通道,自山底沿山而上,共十八彎,每彎原栽有一棵古樹,現僅存兩棵(一為古楓,一為古杉),彎頂有鄭成功手跡石刻,為區級保護文物。
4、道臺壩遺址:在新圩村與詩坂村之間,據傳是明代一詩姓將軍所建的水利設施,離任時為當地一員外購得所有權後,用於灌溉農田,現道臺壩遺址尚存200餘米。
5、磚塔:在莊垵村姑井自然村,距今約500餘年,純磚結構,有兩座,一高一矮,呈東南西北嚮,兩塔間隔600餘米。
鎮黨委、政府本着“親商、重商”的理念,大力發展經濟,全方位服務於各方客商,真誠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 |
|
- : Xinwei Town
|
|
新圩 新圩鎮社區, 新圩鎮居委會 |
|
新圩鎮居委會 | 興寧市新圩鎮宏興工藝廠 | 高明市新圩鎮敬老院 | 惠陽市新圩鎮浩發針織廠 | 興寧市新圩鎮工藝製造公司 | 興寧市新圩鎮步東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福利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萬通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觀豐工藝廠 | 德慶縣新圩鎮福利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興新工藝廠 | 德慶縣新圩鎮編織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鴻運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東興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騰興工藝廠 | 興寧市新圩鎮鴻興禮品工藝廠 | |
|
|
馬塘村 | 上宅村 | 雲頭村 | 烏山村 | 村尾村 | 古宅村 | 莊安村 | 後亭村 | 莊垵村 | 桂林村 | 詩坂村 | 面前埔村 | 鳳路村 | 金柄村 | 後埔村 | 東寮社區 | 新圩社區 | 東寮村 | 竜新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