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一)地理位置 :江口镇位于颍上县的西北部,西与颍东区杨楼、新乌江乡相邻,北与利辛板集、胡集乡接壤,东与该县陈桥、古城乡镇相连,南与该县建颍乡隔颍河相望。
(二)地理特征: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地表高程26米,高差只有1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904.6毫米,平均无霜期221天。境内河沟纵横,南靠颍河,北邻苏沟,济河横贯其中,乌江河至北向南注入颍河,与大、中、小沟构成水利网络。
(三)人口: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76873。以汉族为主,有极少数 回、苗、傣、布衣、朝鲜等少数民族。有少数群众信仰基督教及佛教,约2000名基督教信仰者在批准的四个堂点内“守礼拜 ”,极少数佛教信陡在批准开设的观音寺内初一、十五活动。
(四)耕地;全镇耕地面积74835亩,土壤分为三种类型,南部沿颍河一带系沙和沙淤混合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济河以北地区为黑土岗地,约占40%,中部是淤地占40%。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五)行政区划:镇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村建有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了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情况各自建立若干个村民小组。
(六)历史沿革:据历史记载,江口岸夏商时代属豫州地,称慎 邑(既北古城遗址),北宋时期称江陂镇,明初为颍阳乡,清未称县北乡五部,民国时期属江口区,解放后一直是区(大公社)所在地,在1991年撤区并乡时,由原江口区所辖七个乡 镇中的乌江、马圩、江口三个小乡镇并成现在的江口镇,办公地点设在原江口区所在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60448男31318女29130家庭户户数16207家庭户总人口(总)60433家庭户男31309家庭户女291240-14岁(总)196400-14岁男108710-14岁女876915-64岁(总)3585415-64岁男1805915-64岁女1779565岁及以上(总)495465岁及以上男238865岁及以上女25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9603 |
广东省清新县江口镇 Guangdong Qingxin jiankouzhen |
广东省清新县江口镇
江口镇(Jiāngkǒu Zhèn)清远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东邻佛冈县。镇因驻地名。南宋淳熙七年(1180),南海县商人白氏于此建村,因在潖江河和大燕河汇合处,后成圩集,取名潖江口圩,简称江口圩。1957年设江口乡。1960年成立江口公社,1986年建镇。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地级),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撤销清远市清郊区,设立清新县。江口镇属清新县管辖。2004年5月,由原江口、高田、升平三镇撤并为飞来峡镇。镇政府驻地设在升平村。飞来峡镇全镇总面积40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山林面积35.5万亩,下辖25个村(居)委会、3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万人。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7.973亿元,农村人均收入3772元。 |
|
一、江口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 :江口镇位于颍上县的西北部,西与颍东区杨楼、新乌江乡相邻,北与利辛板集、胡集乡接壤,东与本县陈桥、古城乡镇相连,南与本县建颍乡隔颍河相望。
(二)地理特征: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地表高程26米,高差只有1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1C°,年平均降水904.6毫米,平均无霜期221天。境内河沟纵横,南靠颍河,北邻苏沟,济河横贯其中,乌江河至北向南注入颍河,与大、中、小沟构成水利网络。
(三)人口:2003年末全镇总人口76043,其中,男39522,女36512,性别比100:108.2,非农人口5435,占总人口的7.1%。以汉族为主,有极少数 回、苗、傣、布衣、朝鲜等少数民族。有少数群众信仰基督教及佛教,约2000名基督教信仰者在批准的四个堂点内“守礼拜 ”,极少数佛教信陡在批准开设的观音寺内初一、十五活动。
(四)耕地;全镇耕地面积74835亩,土壤分为三种类型,南部沿颍河一带系沙和沙淤混合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济河以北地区为黑土岗地,约占40%,中部是淤地占40%。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五)行政区划:镇辖31个行政村一个商业居委会,村建有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了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情况各自建立若干个村民小组。
(六)历史沿革:据历史记载,江口岸夏商时代属豫州地,称慎 邑(既北古城遗址),北宋时期称江陂镇,明初为颍阳乡,清未称县北乡五部,民国时期属江口区,解放后一直是区(大公社)所在地,在
1991年撤区并乡时,由原江口区所辖七个乡 镇中的乌江、马圩、江口三个小乡镇并成现在的江口镇,办公地点设在原江口区所在地。
(七)文化:江口镇是个文明古镇,文化底蕴丰富,源源流长,人民素好文娱,每逢良宵佳节、庙会社日,多有歌舞表演,形式多样,如舞龙、划旱船、推彩车、踩高跷、跑驴、花鼓灯等。群众喜好梆剧,推剧等。流行大鼓、评书、清音、坠子等。杂技表演是特色民间艺术,80年代有近20个民间杂技表演队常年在全国各地演出,顶杆、咬花等节目有相当水平,不愧为杂技之乡称号。1982年建成面积792平方米,911个座位的影剧院,至1985年影剧演出560场,观众达11万人,多次接待河南、山东等地著名剧团在此演出,教育了群众,丰富了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尽管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电影戏剧市场疲软,但江口镇党委政府仍将位于闹市区的影剧院保留下来,现作召开大型会议之用,有时接待外地歌舞剧团前来演出。江口镇文化站始建于1952年,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与江口广播电视站合并成江口镇乡镇社会事务服务站。
(八)教育:全镇中学3所,小学24所,在校中学生3200人,小学生11000人,在职教师404人。1997年至2000年,镇委镇政府提出不建办公楼建造教学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400多万元,为马圩、王楼中学,江口中心小学新建三座教学楼。2000年随着国家危改项目工程的进行,镇党委政府又积极主动争取项目11个,面积6786平方米,资金300多万元。2001年祖籍江口,现任合肥兴华投资集团总裁的胡炯先生,不忘记家乡,捐资20万元,为西元小学新建一座兴华教学楼。2004年祖籍江口镇林圩村,现在 芜湖 长信科技有限公司任职的陈奇先生,积极向本公司建议,投资20万元,也为林圩小学新建一座教学楼。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在职培训、自学函授等形式,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中,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108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999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
(九)卫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卫生防役网络建全,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水平遂步提高。江口中心卫生院1992年新建四层门诊大楼,内设中西医、化验、检查等科室18个,被授为一等甲级医院。著名中医主任医生绳新墨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五号治疗肝病的方剂,根据病情,灵活运用,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1、农业发展潜力大。江口镇耕地平坦,土壤多样,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水利条件优越,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小麦、大豆、芝麻、花生等农产品品质优良。
2、交通便捷。近两年来,镇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2003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千方百计筹集配 套 资金,共投入3000多万元,改建阜阳至颍上北二级公路(境内10公里),新建江口至江北13.5公里三级公路,连接江口、徐桥、江北店三个集镇,东至颍上城,西到阜阳市,北达利辛县十分方便。阜淮铁路经江口集北首横穿而过,快慢客车均在此停靠,便利外出务工人群出行。2004年引进浙江客商,投资120万元兴建江口镇水厂,2004年颍河颍上船闸动工兴建,又为江口镇开僻了黄金水道。
3、文化底蕴丰富。江口镇是个文明古镇,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位于汤圩村乌江河边的古慎城遗址,源于春秋时代,是原颍上城所在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镇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1997年被阜阳市委市政府首批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2002年又顺得通过市委市政府的复验。
4、宣传通讯条件较好。1991年撤区并乡后,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新建了调频广播和电视差转台,31个行政村相继建成二级广播站,1995年集镇开通了有线电视,可收视到20套清晰的电视节目。1994年开通了程控电话,目前用户已达5000 户,移动和联通公司在集镇上分别建了微波塔,手机已经普及,宽带网延伸至江口。
三、乡镇特色
(一)农业为主导产业。江口镇过去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小麦、大豆、芝麻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近年加大了农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红芋及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王桥、聂湖、小河等村的大蒜、林圩、孙庄、刘庄等村的 辣椒,王李等村的烟叶,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品质,都远近闻名。1995年后,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了高标准林网建设,四旁植树和成片造林大幅度增加。目前全镇拥有速生杨树180万株,木材积累量20万立方米。畜牧养殖业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全镇黄牛饲养量16219头,生猪饲养量58576头,山羊饲养量85566只,家禽饲养量967440只,樊南、闫徐村养鸡超6万只,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二)商贸流通活跃。江口镇是古老集镇,历史上是颍上县五大集镇之一,徐桥集、江北店近年来发展较快,三个集镇南北一线排列,集市繁荣,交易活跃。江口集镇服装市场全市有名,农贸市场吸引着外地客商,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蒜苔收获季节,大批蒜苔销往天津、东北地区。1988-1991年,江口免毛市场全国闻名,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免毛到此交易,年成交量近千吨,交易额上亿元,销往广东、浙江外贸出口。
(三)煤炭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勘测江口镇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新兴的刘庄煤矿首批开采区包含了东部的6个村,西部和北部地下丰富资源有待开采。 |
|
(一)地理位置:江口镇位于颍上县的西北部,西与颍东区杨楼、新乌江乡相邻,北与利辛板集、胡集乡接壤,东与本县陈桥、古城乡镇相连,南与本县建颍乡隔颍河相望。
(二)地理特征: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地表高程26米,高差只有1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1C°,年平均降水904.6毫米,平均无霜期221天。境内河沟纵横,南靠颍河,北邻苏沟,济河横贯其中,乌江河至北向南注入颍河,与大、中、小沟构成水利网络。
(三)人口: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76873。以汉族为主,有极少数回、苗、傣、布衣、朝鲜等少数民族。有少数群众信仰基督教及佛教,约2000名基督教信仰者在批准的四个堂点内“守礼拜”,极少数佛教信陡在批准开设的观音寺内初一、十五活动。
(四)耕地;全镇耕地面积74835亩,土壤分为三种类型,南部沿颍河一带系沙和沙淤混合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济河以北地区为黑土岗地,约占40%,中部是淤地占40%。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五)行政区划:镇辖16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村建有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了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情况各自建立若干个村民小组。
(六)历史沿革:据历史记载,江口岸夏商时代属豫州地,称慎邑(既北古城遗址),北宋时期称江陂镇,明初为颍阳乡,清未称县北乡五部,民国时期属江口区,解放后一直是区(大公社)所在地,在1991年撤区并乡时,由原江口区所辖七个乡镇中的乌江、马圩、江口三个小乡镇并成现在的江口镇,办公地点设在原江口区所在地。
(七)文化:江口镇是个文明古镇,文化底蕴丰富,源源流长,人民素好文娱,每逢良宵佳节、庙会社日,多有歌舞表演,形式多样,如舞龙、划旱船、推彩车、踩高跷、跑驴、花鼓灯等。群众喜好梆剧,推剧等。流行大鼓、评书、清音、坠子等。杂技表演是特色民间艺术,80年代有近20个民间杂技表演队常年在全国各地演出,顶杆、咬花等节目有相当水平,不愧为杂技之乡称号。1982年建成面积792平方米,911个座位的影剧院,至1985年影剧演出560场,观众达11万人,多次接待河南、山东等地著名剧团在此演出,教育了群众,丰富了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尽管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电影戏剧市场疲软,但江口镇党委政府仍将位于闹市区的影剧院保留下来,现作召开大型会议之用,有时接待外地歌舞剧团前来演出。江口镇文化站始建于1952年,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时,与江口广播电视站合并成江口镇乡镇社会事务服务站。
(八)教育:全镇中学3所,小学24所,在校中学生3200人,小学生11000人,在职教师404人。1997年至2000年,镇委镇政府提出不建办公楼建造教学楼,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400多万元,为马圩、王楼中学,江口中心小学新建三座教学楼。2000年随着国家危改项目工程的进行,镇党委政府又积极主动争取项目11个,面积6786平方米,资金300多万元。2001年祖籍江口,现任合肥兴华投资集团总裁的胡炯先生,不忘记家乡,捐资20万元,为西元小学新建一座兴华教学楼。2004年祖籍江口镇林圩村,现在芜湖长信科技有限公司任职的陈奇先生,积极向本公司建议,投资20万元,也为林圩小学新建一座教学楼。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在职培训、自学函授等形式,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中,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108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999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
(九)卫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卫生防役网络建全,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水平遂步提高。江口中心卫生院1992年新建四层门诊大楼,内设中西医、化验、检查等科室18个,被授为一等甲级医院。著名中医主任医生绳新墨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五号治疗肝病的方剂,根据病情,灵活运用,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
|
- : Jiangkou Town
|
|
江口 |
|
三江口镇 | 莲江口镇 | 潖江口镇 | 泥江口镇 | 新江口镇 | 连江口镇 | 南江口镇 | 双江口镇 | 西三江口镇 | 封开县江口镇实验小学 | 涵江区三江口镇高丰服装厂 | 奉化市江口镇外应纺织厂 | 桂平市江口镇综合贸易公司为民饭店 | 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鳌山村柏兴工艺厂 | 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凯荣石雕工艺厂 | |
|
|
王桥村 | 中心村 | 江西村 | 孙庄村 | 农科村 | 新江村 | 郭庄村 | 西元村 | 小河村 | 夏圩村 | 周圩村 | 江北村 | 樊南村 | 闫徐村 | 李台村 | 林圩村 | 张老村 | 聂湖村 | 王李村 | 门西村 | 汤圩村 | 两洋村 | 马圩村 | 邓杨村 | 陈鲁村 | 陈赵村 | 郭罗村 | 余韩村 | 牛圩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