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245000 代碼:341002 區號:0559
拼音:Tún Xī Qū 英譯:Tunxi District
屯溪區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政府駐地。總面積249平方千米。總人口17萬人(2007年末)。全區轄4個街道、5個鎮:昱東街道、昱中街道、昱西街道、老街街道,屯光鎮、陽湖鎮、黎陽鎮、新潭鎮、奕棋鎮。區政府駐昱東街道。
地處黃山南麓、新安江河𠔌盆地之中。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3℃,年降水量1670毫米。膨潤土儲量1億多噸。
皖贛鐵路、京臺高速、杭徽高速、205國道、103省道過境,黃山機場在轄區內。花山謎窟-漸江為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屯溪老街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和氏三宅和程大位故居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珠算史料館,黃山市博物館,戴震紀念館。 |
|
屯溪區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白際——天目山、黃山之間的休屯盆地,扼橫江、率水與新安江匯合處。東北、東南分別與徽州區、歙縣毗鄰,其餘均與休寧縣接壤。全區土地總面積249平方公裏,總人口15.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9萬人,全區轄屯光、黎陽、陽湖、奕棋、新潭五個鎮和昱東、昱中、昱西、老街四個街道辦事處。
屯溪名源於水名,“屯”字據《廣雅》解釋為“聚也”,諸溪聚合,謂之屯溪。屯溪歷史悠久,《禹貢》劃中國為九州,屯溪一地,屬揚州之南境。秦漢時,皆為歙之西地,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設犁陽縣(後改為黎陽),屬新都郡,陳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黎陽縣,並入海寧縣(今休寧),此後一直為休寧縣屬地。1949年5月設屯溪市人民政府,屬徽州專區,後幾經變更,屯溪或升為省轄市,或降為地轄市、休寧縣轄鎮。1987年11月地級黃山市成立,屯溪區為市轄區,現為黃山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屯溪,位於皖、浙、贛三省結合部,地處“兩江交匯,三省通衢”的優越位置,自古就是皖南山區物資集散中心,並以産銷緑茶、徽墨等聞名於世。屯溪文化薈萃,古跡衆多,是明代珠算大師程大位的故裏,又是清代樸學家戴震的桑梓,屯溪篁墩是程朱理學奠基人程頤、程顥和集大成者朱熹的祖居地,被喻為“程朱闕裏”。南宋遺風猶存,明清建築特色鮮明的屯溪老街,被譽為“活動的清明上河圖”,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黃山時親自命名的“花山謎窟(圖)”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觀,此外,還有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程氏三宅”、竜山寺、仙人洞、戴震公園、鬲山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屯溪地處中亞熱帶北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3℃,全年無霜期237天,年降水量1670毫米。
2006年,財政收入總規模突破2億元大關,達到2.24億元,增長22.7%。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分別增長41.9%和14.3%,全年旅遊接待量達到222.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8.06億元。近年來,新安大橋、廣宇大橋,江南新城、九竜新區的建設,拉開了城市發展框架,增強了城市發展後勁,徽杭、合銅黃高速公路的修建,滬杭後花園的打造,更為屯溪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
|
屯溪歷史悠久,城郊曾出土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紀)的古墓葬文物,春秋時(公元前5世紀)先後屬吳國、楚國,漢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在屯溪設犁陽縣,南北朝陳文帝天嘉三年(公元562年)撤犁陽縣入海寧縣(即今休寧縣),屯溪即為休寧縣首鎮。歷史上屯溪以其水運暢通的優勢而成為皖南山區物資集散地和經濟中心,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時,屯溪已是我國著名茶市之一。民國時期,省釐稅局、????公堂、商會等商業機構均設在 屯溪。統戰期間,大批商賈和難民涌入屯溪,人口驟增,一度經濟繁榮,被稱為“小上海”。 1949年4月29日屯溪解放,建製為省轄市,以後兩度撤市為鎮。 1976年恢復屯溪市,1987年11月成立省轄黃山市,屯溪改為市轄區。
1997年,屯溪區面積249平方千米,人口13.7萬,轄3個街道、3個鎮、2個鄉:昱東街道、昱西街道、昱中街道、屯光鎮、黎陽鎮、陽湖鎮、新潭鄉、奕棋鄉。區政府駐新安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155233人,其中:昱東街道21512人,昱中街道37440人,昱西街道8745人,老街街道10423人,屯光鎮17163人,陽湖鎮21658人,黎陽鎮19302人,新潭鄉9139人,奕棋鄉9851人。
2004年底,屯溪區轄4個街道、5個鎮:昱東街道、昱中街道、昱西街道、老街街道,屯光鎮、黎陽鎮、陽湖鎮、新潭鎮、奕棋鎮。 |
|
根據區委四屆三次全會精神和“十一五”規劃的安排,該區未來五年經濟社會預期發展目標是:力爭到2011年,全區生産總值達到3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6.5%。五年纍计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5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461萬美元,引進內資94億元。三次産業結構優化為5.8︰43.8︰50.4;工業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提高到40%;民營經濟占區域經濟總量的8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98元;五年纍计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5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5%以內;初步構建城鄉社會保障體係。江南新城基本建成,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8平方公裏。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村生活條件普遍改善。分步解决1.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科教文衛事業快速發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加強;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5.5‰以內;“平安屯溪”建設成效顯著,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
|
屯溪是漢族聚居、少數民族散雜居的地區,1997年少數民族普查,全區有回、土傢、滿、彝、壯、黎、侗、藏、畲、苗、朝鮮、布依、蒙古等1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口375人,其中回族325人,占少數民族總人數的86.8%。
屯溪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四大宗教,均為國際性的宗教。
1979年屯溪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科(1998年改為黃山市屯溪區宗教事務局)成立後,貫徹執行我國宗教政策,落實宗教房産,先後批準開放屯溪竜山寺、屯溪基督教堂、屯溪天主教堂、屯溪伊斯蘭教四大宗教活動場所,保障正常宗教活動;按照“保護合法、製止非法、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管理宗旨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在宗教界積極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近年來,屯溪宗教界弘揚“榮神蓋人、慈悲濟世、積德行善、服務社會”的優良傳統,在抗災救災、幫扶濟睏、捐資助學,在抗災救災、幫扶濟睏、捐資助學、希望工程等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中成績顯著。 |
|
程靈洗(514-568)
程靈洗,字元滌,海寧黃墩(今屯溪篁墩)人。梁侯景之亂,靈洗集黟、歙鄉勇保衛地方,抗拒景軍,梁元帝授其譙州刺史,領新安太守。歸陳後,武帝嘉其義,授蘭陵太守,封遂安縣侯。後以功授都督南豫州刺史、左騎將軍。天嘉四年(563年),靈洗率部擊敗周迪兵寇,遷中護軍,都督郢州刺史。廢帝即位,封靈洗為雲麾將軍,後又以平叛有功封重安縣公、安西將軍。靈洗治軍嚴明,與部衆同甘苦,頗受將士擁戴。性好播植,精於耕耘,常親臨田間勞動。
程維宗 (1332一1413)
程維宗,休寧縣率東(今屬屯溪)人。l9歲赴鄉試,不捷而歸,發憤投師苦讀,但俱未能得中。遂無復榮念,轉而從事商賈,貨利以一當十者常有之,由是傢業大興。重新建造舊居,壯觀宏敞,數倍於前,其廳門無館閣、池亭,但倉廩、府庫日用之常則無不備具。除在屯溪有大量田産外,又於歙縣等處增置田産四千餘畝,有佃僕三百七十余家,置有莊園5所,取名“宅積莊”、“高遠莊”、“知報莊”、“嘉禮莊”、“尚義莊”。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屯溪八傢棧造店房4所,共屋47間,用於屯居商賈之貨,即為屯溪老街之雛形。其時交納稅糧冠於一縣。平生之志,喜於作為,為寺廟捐資,在草市故居之址建閣奉祖。在店鋪之前建造路亭供人憩息,暑月設茶。又在其臨溪高遠莊不藉重費體堰開渠二裏,可引流灌田1300餘畝,一方之人皆受其利,世人稱其碣曰“程碣”。
程敏政 (1445年——1500)
程敏政,字剋勤,明休寧篁墩(今屯溪)人,時人稱為程篁墩。程敏政自幼聰明好學,酷愛讀書,從小就有“神童”之號。明成化二年 (公元1466年)殿式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官至禮部右侍郎。程敏政博覽群書,熟悉歷朝典籍,多次參加明英宗、憲宗兩朝實錄編寫、校正。任侍講學士時,能聯繫實際講解經史大義,陳述利弊,直言不諱,盡職盡責,受到朝廷器重,皇帝稱其為先生。支書上稱他“學問該博,為一時冠”。程敏政在文學上與李東陽齊名,傳世之作有《宋遺民錄》、《篁墩文集》、《明文衡》等。程敏政熱愛鄉土,關心地方修志,他編寫的《新安文獻志》,對研究徽州歷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程大位(1533一一1606)
程大位,字汝思,號賓渠,明休寧率口渠東(今屯溪前園村)人。明末數學家。明末皖南地區,由於商業相當發達,數學受到商人的充分重視,作為小商入出身的程大位,未入仕途,處出經商,“逐遊吳楚,博訪聞人達士”,留心算學,遇有“通數學者,輒造訪問難,孳孳不倦”。由於他聰明好學,不藉重金,購求遺書,學而不倦,還經常深入實際,搜集問題,丈量測算,獲得豐富的數學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程大位四十歲後棄商歸裏,“覃思於率 水之上”,經二十年的苦心鑽研,埋頭著述,於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寫成《算法統宗》十七捲。明朝末年,日本人毛利重能把它譯成日文,傳入日本,開日本“和算”之先河。十八世紀前後傳入東南亞和歐洲。《算法統宗》後又經其本人刪繁就簡,藉其要領,寫成《算法纂要》四捲(公元1598年),更臻完善,係統簡明。程大位集十六、十七世紀珠算之大成,確立了珠盤算式,並完善了珠算口訣,標志着我國珠算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程大位對珠算的發展、普及起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後人稱他為“珠算大師”。
範淶 (約1560一1610)
範淶,字原易、號唏陽,屯溪奕棋鎮林塘人。在任江西南城知縣期間,勸農興學,善政畢舉。當時益王府中有入在大街上白日行兇,致人斃命而匿,範淶勒令交出兇手,以正法典。後升為南昌知府,一如既往,力行惠政,力將地方有知之士薦與皇帝,授予官職。萬歷二十二年,範淶就任浙江按察司副使,提典刑獄。他到西湖瞻仰抗金民族英雄嶽飛墓地,見前都指揮李隆所鑄的賣國求榮,迫害忠良的秦檜、王氏和萬俟禹三個銅像,被瞻仰嶽墓的遊人憤情擊碎。範淶深贊人民之舉,决定用堅硬的生鐵重鑄這些跪橡。範淶還認為張俊首先附和秦檢,請求解除嶽飛兵權,後來又與秦栓為伍,製造偽證,陷害嶽飛,他雖有早年功績,但難以抵償後來誤國大罪。因此,他决定加鑄張俊的跪像。四個跪像鑄成後,杭州百姓對範淶之舉無不贊道。萬歷三十年,範沫升任浙江布政使,重返杭州,又見王氏和張俊鐵像被擊碎。範淶自取薪俸,再次將鐵像跪像補齊。
戴震(1723年——1777)
戴震,字東原,一字慎修,安徽休寧隆阜(今屯溪)人,清代思想傢、音韻訓詁學家。戴震少時讀書好深湛之思,每一字必求其義,塾師授以說文,三年盡得其節目。十六歲即研究註疏。二十二歲寫成《策算》一捲,次年又寫成《六書論》三捲。戴震學問淵博,識斷精審,學說成就突出。在古籍研究方面,從《永樂大典》中整理出《九章算術》、 《海島算經》、 《孫子算經》等古算書,總結了我國古代數學成就。重校《水經註》解决了經文和註文混淆不清的疑難。在音韻方面,著有《聲韻表》、《聲類表》,創立了古音九類二十五部之說及陰陽入對轉的理論。文字訓詁,名物考釋方面,也多有創獲。戴震著述廣博,傳世的有《算策》、《考工記圖註》、《爾雅文字考》、《儀禮考正》、《尚書今文古文考》、《經考》及《經考附錄》、《聲韻考》、《聲類表》、《古歷考》、 《屈原賦註》、《詩經補註》、《大學補註》、《中庸補註》、《方言疏證》、《續方官手稿》、《勾股割圈記》、《毛鄭詩考正》、《原象》、《原善》、《孟子字義疏證》及其初稿《緒言》、二稿《孟子 私淑錄》、《文集》等二十多種。此外,還有編纂校訂之書幾十種。其中有的己被翻譯介紹到國外。
鬍天註(1742-1808)
鬍天註,原名鬍正,字柱臣,號在豐,績溪縣上莊人。鬍開文墨業創始者,與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合稱清代四大墨傢。鬍天註出身商賈之傢,少年從業於休寧城汪啓茂墨店,娶汪啓茂之女為妻。乾隆四十七年,承繼汪啓茂墨店,改名為“鬍開文墨店”,在其苦心經營下,墨質不斷提高,聲名日盛,銷路日廣,又在屯溪設立分店。所製零錠墨品種繁多,製作的“集錦墨”長期被作為貢品進入宮中。墨鎸“蒼佩室”者為鬍傢老法製造,最受人歡迎。其子鬍餘德所製之“地球墨”1915年曾獲巴拿馬博覽會金奬。鬍天註賈而好儒,捐資得從九品,賜奉直大夫。 |
|
屯溪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既有豐富的自然風貌,又有燦爛的人文景觀,篁墩是宋代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和朱熹組籍故裏,被稱為“程朱闕裏”;屯溪老街古貌猶存,花山、華山風景幽美,還有小竜山古寺、稽靈山鬆濤、鬲山清泉以及百鳥亭、仙人洞、關陽橋樓等名勝古跡。屯溪也是新安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享譽中外的徽商、徽菜、徽劇、徽派建築、徽派盆景、新安醫學、新安畫派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戴震紀念館、程大位故居及紀念館、程氏三宅、老大橋等,屯溪老街為國傢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區內還有戴震紀念館、程大位珠算博物館、程氏三宅古民居展館和屯溪老街博物館、中共皖南特委舊址展館等。民間藝術有紮紙焰火、仗鼓、吊獅、地戲、擡閣、轉鞦韆、高蹺、竜舟、舞獅、舞竜等。屯溪北靠黃山、太平湖,西鄰齊雲山,東臨千島湖,國道205綫、省道319綫公路穿城而過,又是皖贛鐵路的大站之一,有直達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南京、廈門、福州、南昌、蕪湖、無錫、蘇州等大中城市的火車。擴建後的黃山機場是國傢一類航空口岸,可以全天候起降B一737、MD一82等大中型客機,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香港、廈門、武漢、福州、海口、桂林、天津、西安、昆明、成都、宜昌、汕頭等20多條航綫。正在建設的徽杭商速公路將使屯溪與杭州的距離縮短到2個多小時,即將開工的合銅黃高速公路也以此為終點。境內現有星級酒店10余家,酒店、賓旅館總接待床位6萬多張。
屯溪為黃山市中心城區,是市政建設的重點,市區面積14.1平方公裏,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園林緑化和住宅建設配套,前園路、黃山路、濱江路、華山路、戴震路、股份大道、新安路為主要幹綫,已形成了宇隆商貿城、黃山新街、老街、荷花池等商業中心區,城市依山傍水,四座大橋連接兩岸,世紀廣場一片已形成新的文化、體育中心,西郊建成休閑度假中心,新安江南岸新城區開始建設。1986年7月24日原屯溪市人大常委會决議,將樟樹確定為市樹,山茶花確定為市花,樟樹是屯溪的鄉土樹種,屯溪栽植山茶始於明朝,相沿不衰。
屯溪區曾先後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衛生城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雙擁模範城市”和“省衛生城市”稱號。 |
|
屯溪區轄4個街道、5個鎮:昱東街道、昱中街道、昱西街道、老街街道,屯光鎮、陽湖鎮、黎陽鎮、新潭鎮、奕棋鎮。 |
|
- n.: Tunxi District
|
|
屯溪 |
|
|
|
屯溪區隆阜中學 | 屯溪區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 | 黃山市屯溪區婦幼保健站 | 黃山市屯溪區衛生防疫站 | 黃山市屯溪區眼科醫院 | 屯溪區人民醫院中醫門診部 | 黃山市屯溪區人民醫院 | 屯溪區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實施辦法 | 黃山市屯溪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
|
|
屯光鎮 | 陽湖鎮 | 黎陽鎮 | 新潭鎮 | 奕棋鎮 | 昱東街道 | 昱中街道 | 昱西街道 | 老街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