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邮编:241002 代码:340203 区号:0553
拼音:Yì Jiāng Qū 英译:Yijiang District
弋江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芜湖市中部,是全市教育、文化、体育中心。辖区四面环水,东起荆山河,西至长江,南临漳河,北依青弋江,总面积15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9万人(2007年末),常住人口30万人。全区辖3个街道、3个镇:弋江桥街道、中山南路街道、利民路街道、马塘镇、鲁港镇、火龙岗镇,以及南瑞社区中心。区政府驻利民路街道利民路418号。
弋江区是国家级的生态示范区,是芜湖市规划建设中的新城区。3条城市环线、2条国道过境,芜铜铁路、芜宣杭铁路、芜湖至上海城市快速轻轨穿境而过,城市快速轻轨车站、高速公路网芜湖南出入口紧临高新区,高新区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均仅1小时车程。芜湖港有码头泊位70多座,其中朱家桥外贸码头对外籍轮开放。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财政收入12.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位于弋江区中部,成立于2001年8月,总规划面积23平方千米,2009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为高教园区,东南部为职教园区,有安徽师范大学、芜湖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芜湖信息职业学院、安徽商贸职业学院、皖南医学院等 院校。 |
|
弋江区位于芜湖市南部,东起荆山河,西至长江,南临漳河,北依青弋江。区域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区内常住人口20.1万。区辖弋江桥、中山南路、利民路、弋江、澛港5个街道办事处和南瑞3个社区及火龙岗镇,共21个居民委员会和31个村民委员会。弋江区地处芜湖市城市发展中心区域,交通便捷,水路四通八达,芜马、芜大高速公路及皖赣、宁铜铁路线穿境而过,境内设有铁路编组站,特别是沿江高速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交通优势。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有白马山等大小山麓十余座,塘、湖、河、江等水系丰富。弋江区文化发祥较早,曾有“甲与江左,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夜不休”的美誉。境内盆塘塔影、白马洞天系芜湖老八景,现在的白马寺、三圣寺依山面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十五”期间,通过强有力的投资拉动,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弋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为极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城区。
预计,2006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企业从65家增至8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不含新兴铸管)10.01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财政收入3.55亿元,增长30%。
“十一五”期间,弋江区将大力实施城市化、工业强区、项目拉动三大战略,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把弋江区建设成为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工业强区;科教体系完善、文化氛围浓郁,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新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区。
“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十一五”末,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示范效应进一步显现。资源利用效益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左右。 |
|
马塘区历史悠久。青弋江南侧的荆山一带,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故有“先有荆山街,后有芜湖城”之说。千百年来,这方土地历经无数次的兴衰战乱。相传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周瑜在此操练水兵。境内鲁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陈武帝永定三年(557),徐嗣徵引北齐人从鲁港青墩洲渡江,占据芜湖,武帝(陈霸先)派大将周文育率兵攻击,徐嗣徵兵败。唐昭宗大顺三年(891),杨行密征讨孙儒至宣州,粮秣航运不济,杨令部将台蒙修筑五堰于鲁港,拦水通航,不日粮至,孙儒大败。南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正月,民族英雄文天祥督师鲁港,修复和利用旧堰御敌取得胜利。同年南宋奸相贾似道被迫出师芜湖,在鲁港败于元军。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3月,太平军占芜,将鲁港作为分军筑垒的要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鲁港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弋江区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东晋永和二年(346),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历代,芜湖继建造吉祥寺、广济寺、能仁寺后,又在境内先后建造了普济寺、开元寺(禹王宫)、兴国寺、荆山寺、汝南寺、大庵寺和大王庙、龙王庙、潮音庵、永福庵、存心庵等殿堂楼阁,形成了居民稠密,烟火旺盛,多寺庙庵祠的特色。其中唐宋时期兴建的普济寺,为芜湖四大名寺之一,是旧时的一处幽景圣境。北宋名士苏东坡、黄庭坚,明代御史吴琛,清代文学家吴敬梓都曾到此观瞻,留传不少佳话。明代诗人俞日都游历普济寺,有诗云:“古刹大河流,人烟万象稠。到此凭野兴,以至浔冥搜。楼槛飞江蕊,廊 背绿畴。夷犹日亭午,钟磬一声幽。” 建于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的荆山书院,位于小荆山奎星阁前,为东南学者士人讲习之地,废于清文宗咸丰年间。清乾隆三十年(1765),两江总督李世杰在区境蔡庙巷内创建中江书院,直至咸丰三年(1853)毁于战火;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于书院旧址建鸠江书院,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复名为中江书院,后几经迁址、几经更名,最终成为百年名校芜湖一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境内原二多桥61号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藏书家阿英(钱杏邨)故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桐城文人李光炯在青弋江南岸大巷口创建“安徽女子公学”,开启本区新学之河。1925年由当时教育界进步人士筹建的私立新民中学设在鲁港,后为纪念“五卅”运动,更名“五卅”中学。建国后,鲁港走出了有“江南一枝竹”之称的国画家黄叶村,创建市中医院的杏林名家徐少鳌、李少白。
明朝后,弋江地域沿江一线商贸渐趋发达,屡有管理机构设置。明宪宗成化七年(1421),明廷工部在泗关街设立“抽分厂”关卡,管理江上来往木竹商排等的征税。明毅宗崇祯元年(1628),明廷户部在泗关街设立钞关,征收商船正税,商贾税法自此较完善。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长江巡阅大臣彭玉麟奏准增设长江水师,建立提标右营驻弋江;民国元年(1912),全营改编为水上警察。清朝道一级的行政机关道署设在弋江。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芜湖池太广分巡道迁至区境将军港原芜湖榷署(今兴隆街、库子街与大安路之间)。雍正十一年(1733),设安徽宁池太广分巡道兼理芜湖关务,简称芜湖关道,辖皖南各县。民国三年(1914)关道分治,芜湖监督署仍在原址,道尹公署迁至码头口前清长江水师芜湖游击署。泗关街和南(关)街则是那时水陆货运征税关卡的署地。芜湖素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弋江则是米市的发祥地。由于地处青弋江汇入长江一带的南岸,沿岸人烟稠密,集市贸易相当繁荣,米商、木商及行商聚集。旧志形容米市兴盛时“堆则如山,销则如江”;“甲于江左,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夜不休”。自南关至浮桥(今弋江桥址)为米行云集区,谓之“南市”。“河南肆廛视市县为不及”是对旧时本地繁荣的称誉。境内鲁港元代设馆驿,明代发展为芜湖首镇,清代道光年间米市一度超过芜湖城,“大大的鲁港镇,小小的芜湖城”因此流传。
弋江地域隶属历来随芜湖地域隶属改变而变。据载,明太祖朱元璋在马背上南征北战取得政权后,喜好养马,至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前后,官方在芜湖城南养马数以千计,“弋江”由此得名。清末民初,沿青弋江(河南)一片行政区域设有江口、尚塘、来远三铺,后合为江口、尚来两镇。日伪时期,河南称为芜湖的“四区”。1949年4月芜湖解放后,设河南区人民政府。1950年4月,市区建制撤销。1952年7月,恢复市区建制,在原第四区行政区划内,建立河南区人民政府。1955年12月,河南区建制再度撤销。1960年城市实行人民公社化,在原河南区建制的基础上,建立弋江人民公社,这是“弋江”地名的真正命名。1964年12月,取消芜湖弋江人民公社名称。1968年8月,成立弋江区革命委员会。在1980年6月召开的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撤销弋江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弋江区人民政府,下辖江口、朝阳、弋江3个街道办事处。1984年12月郊区渔业公社,1990年3月郊区弋江乡和赭山乡的铁桥村、爱国村,1991年6月芜湖县鲁港乡先后划归弋江区管辖。至此,区域面积增加了20多倍,人口翻一番,奠定了现在的区域规模。进入新世纪,作为市政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弋江区亦称“城南新区”。1998年1月,区政府驻地由码头口3号迁至利民西路418号。 |
|
建国后,弋江人民欢欣鼓舞,以高昂的政治热情积极建设祖国和家园,有过百废初兴的不凡业绩,亦有极左路线导致的经济徘徊甚至倒退局面。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经历了发动群众、建立巩固新生政权阶段(1949.5-1952.7);经历了民主政权建设,开展区街“生产自救型”劳动合作组工作阶段(1952.8-1960.4);经历了人民公社以粮食、钢铁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工业生产阶段(1960.5-1966.5);经历了“文革”各方面工作受到冲击阶段(1966.6-1976.10)。粉碎“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弋江区步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1986年全区财政收入81万元,1996年为1270万元,十年增长15倍。到1998年,全区社会总产值10.23亿元,财政收入210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98年后,特别是新世纪的头几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将弋江区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型的城南新区。在全区干群的努力下,在该市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区域经济迅猛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是本区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2003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0.16亿元(不含市重点工程、高教园区、市属企业及水利工程等),跃居全市三县四区之首。2002年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2003年全区完成财政收入1.6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是1996年的12倍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0元。2002年全区共有27个金融储蓄网点,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35亿元,人均储蓄存款5909元。在耕地面积逐年锐减的情况下,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8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50%以上,家庭营业收入占30%,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1.3%。
工业经济加速增长。解放前,全区只有私营美隆面粉厂自产自销。建国初期,市属芜湖钢铁厂、芜湖木材厂、芜湖市造漆厂、芜湖卷烟厂陆续在区境兴建;区属工业以手工业加工为主,规模很小,产品技术含量很低。70年代中后期,区办工业得到发展,区属8家企业上升为大集体公有制单位。80年代初,新华服装制帽厂、长江蓬布厂、江口衡器伞厂等街办企业相继投产。1992年实施“三年大变样”的计划方案,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区属集体企业全面推行全员风险承包和效益目标管理,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46亿元。1995年,接受芜湖市第一批划转工业企业17家,2000年又接受第二批划转工业企业18家。针对划转企业的现状,抓住旧城改造的机遇,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厂一策、整体推进”的措施,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资产,让民众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角。到2003年底,完成企业改制36家,企业改制工作至此基本结束。
1995年,全区工业企业开始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当年新增个体经营户和民营企业195家,新增注册资金1711万元,民营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开始逐年加大。新世纪后,随着高新区及镇街工业园等载体的建成壮大,区域环境的不断改善,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氛围的日益浓厚,招商引资诚信度的建立,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慕名落户。瑞江汽车、科华型材、华林滤材、众森实业、金丝鸟服饰等民企实力较强,成为骨干。2003年底,民营企业379家,从业人数增至2.2万人,其中1.6万人属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当年民营经济总量和财政贡献率均占工业经济的90%以上。民营企业的竟相涌现,2003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已达20.35亿元,其中11.05亿元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全区工业企业及8人以上工业个体户251家,规模企业37家,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的企业7家、超亿元的企业2家。初步形成以高新区为龙头、镇街工业园为两翼,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制药业、服装加工业兼容发展的格局。
近郊农业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所辖弋江、鲁港两镇,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的良好条件。90年代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技术,先后实施了“种子工程”、“畜牧业进位工程”、“渔业致富工程”和“林业二次创业”。1998年,粮食单产由1990年的每亩3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含专业队天然捕捞)分别达到1524吨和645吨,是1990年的1.8倍和3.4倍。原有马头山林场,50年代受到国务院表彰;199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18%,2003年城区绿化覆盖率37.7%,人均公用绿地11.97平方米。城南屠宰交易市场规模较大,日屠宰生猪350头。90年代前期,鲁港乡农民兴起挖田精养河蟹、甲鱼热;1994年芦花塘生产中华绒螯蟹近1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经济开始萎缩,农村二、三产业逐渐兴盛。
堤防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城乡防洪功能显著提高。弋江区城乡堤防全长20.75公里,属于城南圩(原麻凤圩)组成部分。旧社会洪灾频繁,人民流离失所,解放后亦有1949年和1954年的两度溃破。1998年和1999年连续大汛,经广大军民严防死守才得以化险。2000年1月,该市抓住国家国债投资的契机,开始实施城南圩达标工程,在弋江区的配合下,建造了两段全长5896米的土堤加钢筋混凝土挡浪墙,建造了三段全长1119米的钢筋混凝土防洪墙,改造了4座涵闸斗门。这项被市民称为“德政工程”的防洪墙,在2002年全线基本达标后,发挥了巨大的屏障作用。
1998年以移民建镇为契机,启动了鲁港新区、弋江新镇的规划建设。2001-2003年,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任务,现代化、高科技、生态型为目标的城南新区建设中,市区两级重点工程累计征用农村集体土地面积 平方米,共迁移农户 户,鲁港镇有4村1居的土地基本被征用,动迁了62个村(居)民小组。到2003年末,鲁港新区已投资4亿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入住8000人,成为安置拆迁户的主体;弋江新镇建成住宅楼29幢,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入住685户。由70年代的泥墙草屋,80年代的砖瓦平房,90年代的二层楼房,到住进花园式的公寓,在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身份变了,生活水准提高了,生活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许多有文化、爱学习、有经济头脑、肯吃苦耐劳的中青年农民转向二三产业,逐渐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新区面貌崭露风采。由于历史原因,市政建设一直落后,改造旧城是历届区政府的宏愿。弋江区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是在2001年市政建设重心南移之后,这次该市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称为城南旧城改造。城南旧城改造范围3.24平方公里,东至袁泽桥,南至利民路南侧300米,西至长江,北至青弋江,居住6万人。划分为西部高层住宅区、中部商贸街(城)、东部住宅房加以改造。2001年6月底,首先拆迁的是位于西北角面积达300亩的1、2号地块。短短月余,3000户居民、20万平方米的建筑基本搬离拆除。同年8月30日,通过拍卖,浙江新湖集团以30350万元竞得地块的使用权。羊毛埂、日新化工厂、锦华被单厂、木材厂东厂区及周边地块的动迁工作随后相继启动。截止2003年底,城南旧城改造共计拆迁9363户房屋、动迁3.8万人,通过动迁完成企业改制、重组、扩建73家。拆迁后的旧城区得到有效开发。到2003年末,长江长现代城、高新水木年华等高层住宅区部分封顶,森海都市花园、月河新城基本建成,新时代商业街轮廓显现。又一座新城崭露雏形,与隔江相望的市中心商业大厦相互映衬,蔚为壮观。
在动迁中制定了周密的安置方案,南瑞新城是旧城改造的最大配套安置区。南瑞新城规划占地1500亩,规划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2001年9月正式破土动工,2002年8月,一期168幢、68万平方米的住宅房建成陆续交付使用。南瑞新城是我省最大的住宅小区之一,首期分为沐春园、荷夏园、锦秋园、金坤园四个园区,住宅房7000余套,总投资8.4亿元,其中绿化投资1500万元。城中有占地60亩的南瑞湖,各园区均大面积设置绿化带,配以园林小品,乔木及碎石小径,绿化率42%。花园般的新城让住户心旷神怡,以民为本的安置政策,让老城区的困难群体住上崭新的楼房,浓浓的新型居住氛围,处处透着政府的温情。
房地产业迅速升温,第三产业开始发展壮大。根据芜湖市以城南旧城改造为契机、把弋江区建成适宜人居的家园为目标的总体规划,2001年以起商住楼建设势头旺盛,销售火暴。2003年区内有在建房地产项目11个,房屋施工总面积68.5万平方米,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38万平方米。城南的大开发、大建设,带来了商业的初步繁荣。2003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商业零售服务企业1000余家,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38亿元,市级限额以上商业企业5家,商贸批发零售企业142家,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贸易企业10家。从城南新区的规划布局上看,弋江区已初步构成中南建材城、新时代商业街、亿万多超市一线及高教园区一点的三产发展形态,迎来了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的起步阶段。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区域南端峨山路以南,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经市政府2001年2月6日现场办公会确定设立的。区内规划有光电子工业园、综合加工园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园等。高新区是区财政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自2001年建区至2003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5亿元,完成了区内总长9.5公里的路网建设、配套管网建设和绿化等;完成总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建设;完成星火工业园40套产房建设;整治水系6.1公里,建成箱涵9座。高新区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到2003年底,已有68家工业企业进驻高新区,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9亿元。高新区已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评审,为弋江区未来的经济拓展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2001-2003年,是市重点工程落户弋江区最多的三年。先后建成纬二路、纬三路、经六路、经七路,高新区范围建成纬九路、纬十路、经三路及中山南路延伸段、花津南路延伸段,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路灯和煤气、水、电管线等基础设施逐一到位。2001年新建了桂花桥泵站,缓解了区内排水压力。芜湖奥林匹克公园,造型飘逸、雄伟壮观,是本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2002年10月一期建筑完工后,成功举办了省十运会。每天晨昏,有上千居民来此健身。高教园区的崛起,奠定了弋江区作为市高教中心的地位。高教园区位于高新区的北部,规划面积7269亩。2003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成使用,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教育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夏瀛艺术语言学校7所院校陆续进驻。 |
|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1978年以后,特别是1993年以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军警民共建、政企和厂校共建及争当文明市民、文明村民活动。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1999年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区”的称号。加大群众法律知识普及力度,依法治区进程加快。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1998年获省级“综治模范区”称号。社区建设初见成效。2003年,弋江区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在大力推进科技、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的同时,开展了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中江社居委和沐春园社居委通过市级绿色社区验收。健全了以律师和检察官进社区的法律服务体系。南瑞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弋江桥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了4个老年星光计划项目。
关注困难群体,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区拥有养老院3个,在院老人106人。2003年,全区享受城市低保4555人,月保障金21.6万元;享受农村低保688人,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730元提高到1200元。2002年1月,出台对失去土地农民的八项优惠政策。2003年起,在全省率先免除农民所有的农业税正附税,国家政策规定的粮食补贴仍足额发放给农民。积极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2003年,利用区劳动市场,为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做好职介工作,帮助解决工作岗位6200个;全年有2100人次受到职业技能培训。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区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1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497人。拥有高新技术产品5个,专利技术产品12个。2003年,利民路街道办事处、弋江镇被评为该市首批科普示范街道(镇)。基础教育源远流长。现有中学5所(含代管1所),小学11所,幼儿园19所。新中国成立前,区境兴办私立学校20余所;1994年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推进教育现代化基础工程,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教育设备配备率达100%。2000年后,加大实施名师名校战略,共有20余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市教坛新星,市级骨干教师。南瑞小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利民路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色、鲁港中学体育特色等,以“名校”加“特色”的办学理念赢得社会认同。现有文化经营场所200多家,从事印刷、复印、打字、书刊报亭、图书出租、娱乐业等。群众性的文娱演出活动活跃,88年以来,先后有短剧《春风吹进无声荒原》、舞蹈《时针分针秒针》、小品《下岗之前》、歌曲《青弋江小唱》等在省级比赛或文艺汇演、交流研讨中获奖。2002年和2003年,分别率先在全市三县四区与市电视台合办专栏节目,与芜湖日报合办城南新区月刊。区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眼科可诊治多种常见疑难眼疾,其中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区境内村级以上的医疗院所68个,每万人拥有医生12人。1997年,区医院眼科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临床医学特色专业”。同年,全区城乡基本实现初级卫生保健。 |
|
弋江区辖4个街道、3个镇:弋江桥街道、中山南路街道、利民路街道、南瑞街道、马塘镇、鲁港镇、火龙岗镇。
1952年设河南区,1980年改马塘区。
2005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77号)调整芜湖市部分行政区划:马塘区更名为弋江区。将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归弋江区管辖。弋江区人民政府驻利民路。2006年2月9日,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马塘区更名为弋江区,将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归弋江区管辖。3月10日,弋江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原马塘区面积为46平方千米,人口11.79万,调整后改称弋江区,由于将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入,面积增加到154平方千米,人口也增加到18.75万。辖4个街道、3个镇:弋江桥街道、中山南路街道、利民路街道、南瑞街道、马塘镇、鲁港镇、火龙岗镇。(另一数据:调整后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20.1万人)
2006年7月,弋江区撤销南瑞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承担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职能,移交给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原来承担的社会性、群众性工作,移交给社区。南瑞街道原来下设5个社区,办事处撤销后,区委、区政府将其调整为沐春园、荷夏园、锦坤园3个社区。 |
|
- n.: Yijiang District
|
|
弋江 |
|
|
|
|
|
火龙岗镇 | 马塘镇 | 澛港街道 | 弋江桥街道 | 中山南路街道 | 南瑞社区中心 | 鲁港镇 | 利民路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