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區域概況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橫街鎮地處臺州市路橋區的中部腹地,東臨蓬街鎮,南界下梁鎮,西連新橋鎮,北依路橋機場。鎮域面積15平方公裏,耕地1.27萬畝,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000年底常住人口29745人,外來人口2萬餘人。轄橫街居1個居委會和湖頭、洋宅西、百洋、沙山、墻下陶、上林、陳傢、馬院、後尚傢、山後潘、下云、洋嶼山、上雲、前洋潘、坦田、泉井、洋嶼、楊橋、四甲、份水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地新興路。
橫街是抗日名將陳安寶的故裏,又是路橋區的新興工業強鎮,享譽“印刷之鄉”。鎮政府駐橫街居民區。
經濟狀況
2005年其在浙江百強鎮中的排名列第49位,在全國千強鎮中列第211位。全鎮全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1.9億元,財政總收入81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51元。
資源環境
橫街山光水色,人傑地靈,環境優美。鎮域為浙東沿海衝積平原,俗稱溫黃平原,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鎮東北洋嶼山傳說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抗租反霸、聚兵起義入海之處。鎮南有一座面積為2平方公裏的橫街山,又叫鳳凰山,滿山蒼翠,林木蔥蘢,是當地居民休閑遊玩的好地方。鳳凰山有多處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唐代古剎慈德寺,歷經千年興廢,今仍傍依美麗的下陶水庫,青山緑水,古寺鐘聲,情景怡人。山南天賜湖,曾是歷史上的港灣,船舶殘桅遺留至今,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北麓的海神廟,傳說是當年建在海灘上的小廟,經受潮漲潮落,山門石柱留下的層層疊疊的浪跡,仍歷歷在目。鳳凰山頂,建有抗日名將陳安寶烈士陵園,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上將親筆書寫的墓碑格外引人註目,被列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代抗日名將的功績永駐家乡人民心中。
基礎設施
橫街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區道路金路、白金路、山金路呈“H”型貫串全鎮,內接村公路、外通國道、省道,沿白金路西去5公裏達國道104綫,沿路金路西行1公裏便是民航站,北去海門港14公裏,陸、海、空交通十分方便。全鎮通訊事業快速發展,村村設立程控交換網,安裝程控電話6003部,每百傢農戶擁有電話81.36部,個人持有無綫電話2500部,兩者合計每百人擁有電話32.26部,加強了與外地的溝通和信息交流。 |
|
鎮政府駐橫街居民區,面積14.9平方千米,人口2.74萬。郵編:318056。轄1個居民區、20個行政村:橫街;上雲、下云、前洋潘、後尚傢、沙山、百洋、湖頭、洋宅西、馬院、山後潘、上林、陳傢、墻下陶、洋嶼、坦田、泉井、洋嶼山、四甲、楊橋、份水。 |
|
橫街鎮位於路橋區東半部腹地,東臨蓬街鎮,南界下梁鎮,西連新橋鎮,北依路橋機場。全鎮面積15平方公裏,耕地1.27萬畝,人口2.64萬人,轄橫街居1個居委會和湖頭、洋宅西、百洋、沙山、墻下陶、上林、陳傢、馬院、後尚傢、山後潘、下云、洋嶼山、上雲、前洋潘、坦田、泉井、洋嶼、楊橋、四甲、份水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地新興路。
橫街山光水色,人傑地靈,環境優美。鎮域為浙東沿海衝積平原,俗稱溫黃平原,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鎮東北洋嶼山傳說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抗租反霸、聚兵起義入海之處。鎮南有一座面積為2平方公裏的橫街山,又叫鳳凰山,滿山蒼翠,林木蔥蘢,是當地居民休閑遊玩的好地方。鳳凰山有多處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唐代古剎慈德寺,歷經千年興廢,今仍傍依美麗的下陶水庫,青山緑水,古寺鐘聲,情景怡人。山南天賜湖,曾是歷史上的港灣,船舶殘桅遺留至今,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山東北麓的海神廟,傳說是當年建在海灘上的小廟,經受潮漲潮落,山門石柱留下的層層疊疊的浪跡,至今仍歷歷在目。鳳凰山頂,建有抗日名將陳安寶烈士陵園,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上將親筆書寫的墓碑格外引人註目,被列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代抗日名將的功績永駐家乡人民心中。
橫街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區道路金路、白金路、山金路呈“H”型貫串全鎮,內接村公路、外通國道、省道,沿白金路西去5公裏達國道104綫,沿路金路西行1公裏便是民航站,北去海門港14公裏,陸、海、空交通十分方便。全鎮通訊事業快速發展,村村設立程控交換網,安裝程控電話6003部,每百傢農戶擁有電話81.36部,個人持有無綫電話2500部,兩者合計每百人擁有電話32.26部,加強了與外地的溝通和信息交流。 |
|
- : Hengjie Town
|
|
橫街 |
|
鄞州區橫街鎮中心小學 | 鄞縣橫街鎮申甬服裝輔料廠 | 路橋區橫街鎮防保所 | 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中心小學 | |
|
|
橫街社區 | 陳傢村 | 上雲村 | 下云村 | 前洋潘村 | 後尚傢村 | 沙山村 | 百洋村 | 湖頭村 | 洋宅西村 | 馬院村 | 山後潘村 | 上林村 | 墻下陶村 | 洋嶼村 | 坦田村 | 泉井村 | 洋嶼山村 | 四甲村 | 楊橋村 | 份水村 | 山後泮村 | 前洋泮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