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318020 代碼:331003 區號:0576
拼音:Huáng Yán Qū,Huangyan Qu
黃岩區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總面積988平方千米,總人口57.09萬人(2005年)。
黃岩區轄8個街道、5個鎮、6個鄉: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澄江街道、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橋街道;寧溪鎮、北洋鎮、頭陀鎮、院橋鎮、沙埠鎮;富山鄉、上鄭鄉、嶼頭鄉、上垟鄉、茅畲鄉、平田鄉。區人民政府駐縣前街22號。
1989年9月27日,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黃岩縣,設立黃岩市(縣級)。1994年8月22日,國務院批準同意臺州撤地設市。設椒江、黃岩、路橋三區。黃岩區轄原黃岩市的城關、寧溪、頭陀、北洋、焦坑、江口、新前、院橋8個鎮和上鄭、富山、嶼頭、上垟、平田、茅畲、高橋、沙埠8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縣前街。 |
|
“中國蜜橘之鄉”──黃岩,位於浙江黃金海岸綫中部,東界椒江區、路橋區,南與溫嶺市、樂清市接壤,西鄰仙居縣、永嘉縣,北連臨海市,距省會杭州207公裏。全區總面積988平方公裏,人口57萬餘人。唐上元二年(675年)始設永寧縣,天授元年(690年)改名黃岩至今,建製幾經更迭,1989年撤縣設市,1994年撤市設區,今為臺州市主城區之一。
轄區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山,中、東部平原係“溫黃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區河網縱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大型水利工程長潭水庫既是溫黃平原灌溉水源,也是黃(岩)椒(江)路(橋)、溫嶺等區、市的飲用水源。
全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無霜期25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676毫米。
黃岩農業素有“黃岩熟,臺州足”的譽稱。農業以種植水稻、柑橘為主,特産黃岩蜜橘馳名中外,為世界柑橘始祖之一,具有2300餘年的悠久歷史,在唐代便被列為貢品,現有180多個品種品係,有“中國蜜橘之鄉”美譽。黃岩還盛産東魁楊梅、枇杷和荸薺等名特優水果,其中東魁楊梅大如乒乓球,堪稱珍果,被國傢林業部授予“中國東魁楊梅之鄉”,同時,也是“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區)”。
黃岩工業經濟繁榮興旺。改革開放以來,以市場為取嚮的改革起步較早,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重要發源地之一,為全國第一個頒發了保護和規範股份製企業政府文件──《關於合股企業的若幹政策意見》的縣。現已逐步形成了塑料製品、模具、醫藥化工、機械電器、摩托車及汽摩配件、工藝品和食品罐頭等七大支柱産業。是國內聞名遐邇的“中國模具之鄉”,素有“精細化工王國”、“中國工藝品之都”、“中國塑料日用品之都”等美稱,曾連續兩屆躋身“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是“中國明星縣(市)”、“浙江省小康縣(區)”。
黃岩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區框架日益拉大,金頂大廈、匯豐大廈、交通大廈、電力大樓等一批城市標志性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城區亮化、美化、緑化、淨化不斷得以完善,特別是永寧公園的建成投入使用,成為臺州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綫。百合小區、大環傢園、藍色多瑙河、委羽山新區等一批住宅小區的建成,使城鄉居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黃岩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郵電通信基礎設施完善,水電供應充足;金融興旺,民資豐厚;市場繁榮,商貿活躍,建有華東地區最大的汽車摩托車交易中心。星級旅遊飯店、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十五”期間,黃岩“科教興區”戰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文化事業穩步發展,群衆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醫療衛生事業有了新的發展,新聞事業進一步鞏固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製建設進一步加強。
黃岩天然毓秀,風光旖旎,物華天寶。境內有靈石寺塔、沙埠青瓷窯址、孔廟、五洞橋、委羽山大有宮、翠屏山摩崖石刻等衆多名勝古跡,區內多奇山異水,其中九峰山和嵩岩山旅遊風景區載入《中國名勝詞典》。黃岩人傑地靈,史有“十八進士共一傢之盛”,産生了南宋詩人戴復古,明尚書曾銑、文史學家陶宗儀等俊傑賢人。今日星空尤其璀璨,有“兩彈一星功勳奬章”獲得者陳芳允院士,革命傢、藝術傢陳叔亮,電子物理學家吳全德,高分子化學專傢黃志鏜等諸多仁人學者。
黃岩社會穩定,經濟日趨發展。2005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21.84億元,增長13.0%,財政總收入17.22億元,增長1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9億元,增長17.5%。
黃岩致力於走嚮世界,與世界各大洲開展貿易往來,2005年實現自營進出口總額7.44億美元,增長55.1%。目前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傢和地區的客商在黃岩投資創業。 |
|
航空
中國首傢縣級民航站──黃岩機場(位於今臺州市路橋區,現為臺州機場,TAIZHOU)已開通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深圳等10多條航綫。
鐵路
甬臺溫鐵路現已完工,2009年10月1日正式通車,臺州中心客站位於黃岩區北城街道王林村,緊接淨土嶴村,距黃岩中心區5公裏,距離椒江中心城區15公裏,距路橋中心城區15公裏。鐵路臺州中心客站已被鐵道部評定為客運一等站,臺州站承擔着為臺州全市及寧波南片、溫州北片少數縣(市)的服務功能。
公路
甬臺溫高速公路、104國道縱貫城區,82省道橫穿城區,與黃長綫、拱沿綫、十院綫等道路連接,形成了佈局合理、交通便捷的路網係統。
港口
江口的蘆村港與距城區17公裏的椒江海門港,有客貨輪直達全國各大港口和日本、香港等國傢與地區。 |
|
黃岩,位於浙江黃金海岸綫中部,東界椒江區、路橋區,南與溫嶺市、樂清市接壤,西鄰仙居縣、永嘉縣,北連臨海市,距省會杭州207公裏。全區總面積988平方公裏。
轄區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山,中、東部平原係“溫黃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地區河網縱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黃岩區境內主要山脈有括蒼山支脈和北雁山餘脈,自西嚮東延伸。
黃岩區平原河網縱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主要河流有永寧江、南官河、江北渠道和黃岩溪等,其中永寧江最大,幹流全長77千米。
全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無霜期25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676毫米。
黃岩農業素有“黃岩熟,臺州足”的譽稱。農業以種植水稻、柑橘為主,特産黃岩蜜橘馳名中外,為世界柑橘始祖之一,具有2300餘年的悠久歷史,在唐代便被列為貢品,現有180多個品種品係,有“中國蜜橘之鄉”美譽。黃岩還盛産東魁楊梅、枇杷和荸薺等名特優水果,其中東魁楊梅大如乒乓球,堪稱珍果,被國傢林業部授予“中國東魁楊梅之鄉”,同時,也是“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區)”。
黃岩天然毓秀,風光旖旎,物華天寶。境內有靈石寺塔、沙埠青瓷窯址、孔廟、五洞橋、委羽山大有宮、翠屏山摩崖石刻等衆多名勝古跡,區內多奇山異水,其中九峰山和嵩岩山旅遊風景區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黃岩有鉛鋅礦和金、銀、錳、黃鐵礦等礦藏,花崗石資源量大質優。土壤含有多種稀有元素,適宜柑橘生長。 |
|
黃岩縣名由來,查考北宋《太平寰宇記》、南宋《嘉定赤城志》與歷代《黃岩縣志》,均援引南朝《臨海記》所載:東漢末,中國道教名人“西城真人”王遠(字方平)隱居之山頂(即今縣西50公裏聖堂鄉萌菜垟村後)有黃石,故命名黃岩山(仙石山)與黃岩縣。三面壁立“仙石”仍在。
黃岩故地,夏、商、西周為東甌地。
春秋戰國為東甌王國,先屬越,後屬楚。
秦時屬閩中郡東甌王國。
漢初為閩越地,孝惠三年(前192),重立東海(東甌)王國,大唐嶺南麓西周徐偃王城故址,為王國都城之一。
建元三年(前138),閩越兵圍東甌,漢武移民虛地。建元六年(前135),為東越王封地。
元鼎六年(前111)秋,東越王餘善反,次年漢武帝滅東越,令民內徙,東甌國除。後遺民漸出。
始元二年(前85),置會稽郡回浦縣。
建武六年(30),撤回浦縣,並入鄞縣,屬鄞縣回浦鄉。
章和元年(87),原回浦縣境置章安縣。
永和三年(138),析章安東甌鄉置永寧縣,黃岩屬之。
三國吳太元二年(252),析章安、永寧置臨海縣,黃岩從屬。
太平二年(257),分會稽東部置臨海郡。直至兩晉,南朝,黃岩均屬之。
隋開皇九年(589),廢臨海郡,屬處州。大業初改屬永嘉郡。
唐上元二年(675),析臨海縣南置永寧縣。
唐天授元年(690),改名黃岩縣,屬江南道臺州。
天寶元年(742)臺州改臨海郡,乾元元年(758),復為臺州,屬浙江東道。
大歷十四年(779),廢浙江東道,改屬浙江西道。
貞元三年(787)復屬浙江東道。
光啓三年(887)臺州改德化軍。五代十國屬吳越國臺州。北宋屬兩浙路臺州,南宋屬兩浙東路臺州。
元代屬江浙行省浙東道臺州總管府。
元貞元年(1295),以戶登5萬,升為州,下不領縣。
明洪武二年(1369)復為縣,屬浙江布政使司臺州府,後屬寧紹臺道臺州府。
清代,屬浙江省寧紹臺道臺州府。
民國元年(1912)1月,撤道廢府,縣直屬省。
3年6月置道,屬會稽道。
16年廢道,縣直屬省。
21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次年改第四行政督察區。
25年,改稱第七行政督察區。
37年4月,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同年7月,改稱第六行政督察區。
38年4月,黃樂縣人民政府成立。6月,撤黃樂縣,成立黃岩縣人民政府,屬臺州專署
1954年6月,撤臺州專署,屬溫州專署。
1957年7月,復置臺州專署,黃岩歸屬。
1958年12月,再撤臺州專署,又屬溫州專署。
1962年5月,再置臺州專署,黃岩歸屬。
1978年10月,專署改稱臺州地區行政公署。
1989年11月,撤黃岩縣設黃岩市。
1992年,撤7個區公所,55個鄉鎮,並為26個鄉鎮。1994年12月,黃岩撤市設區(縣級)。 |
|
【住宅】舊時磚木結構平房或雙層樓房,多畚鬥樓式。"口"字形謂全透,"日"字形謂兩透,"目"字形謂三透。每透又分3間、5間"一"字形和7間"凹"字形。1986年,郵電部發行普23《民居》郵票,其中第14枚《浙江民居》是城關天長街住宅,面街背河,臨街設店面,內部兼作起居室,後部臨水作廚房。《中國古代建築史》介紹黃土嶺山區住宅,利用地形靈活運用高低落差臺狀地基,在其上建屋。(《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第545頁)
【筵席】普通待客用8碗菜餚,第1碗用海參謂參菜,用魚膠謂膠菜,用香菇謂香耳菜;再有魚、肉、蟶、蝦(蟹)、筍和蒔藥共8碗。宴席"六大六小全席",由6大碗、6小炒、12碟、2點心組成。大型宴席"八大八小全席",由8大碗、8中盆、16碟、4點心組成。(《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第547頁)
【食餅筒】又稱麥餅筒。用麥粉放貼鍋,烙成大而圓薄餅,放肉片、緑豆芽、蛋皮、筍、豆腐幹、米面等餡料,捲成筒狀而食。(《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第548頁)
【古代民風】宋代"承平號無事,裏無貴客,百姓厭漁獵,不識官府"。南宋亡,"縉紳先生竄匿山𠔌,或服衰其身,或慟哭荒郊斷壟間,如表考妣。其民皆結壘自戰相守,力盡則闔門就死而不辭"。明初"建文遜國",黃岩人"委身殉國,視死如歸。道德文章,赫然重於天下,士皆激昂奮勵,以禮義廉恥為先,以行儉名節為貴"。明中葉"民靜而安,俗樸而儉。忠節孝義史不絶書,天下稱文獻之邦者,莫之先焉","富貴之歸故鄉者,至城市必捨車而徒,見父老以齒為序"。清代"富厚之傢布衣蔬食不事鮮美,農工商賈各勤其業;鮮遊惰好閑之民,無強悍善鬥之俗","黃岩其民秀而敏,人人殊異;皆以文藝相應,有鄒魯之風。"(明《萬歷縣志》1風俗,清《光緒縣志》31風土)
【中秋節】黃岩八月十六日是中秋節。為紀念元末黃岩籍方國珍起義,占據浙東3府,保境安民20多年。十六日是方母周氏誕辰。(《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第552頁) 【吸鴉片】清道光二年(1822),鄉村遍種罌粟,民間盛行吸煙。浙江巡撫劉韻珂上書:"黃岩一縣,城鄉吸煙,高高日出,闃無其人,月白燈紅,乃成鬼市。"1935年,縣長湯日新公佈黃岩三害:土匪、花會和煙毒。1940年,審判煙毒案144件,槍决20人。(《黃岩縣志》大事記,第12、18頁)
【花會】清末民國成千上萬人參與的大型賭博活動。由賭棍、無業遊民和山鄉富戶組成"花會筒",賭技高者任"筒官",出資合股開設。選擇縣境山角為場所"挂花會",上有34名花會人物小旗。筒官根據參賭者捺錢在各花會人物款額,决定其中1人,將小旗高挂大樹,謂"花會開筒",捺錢參賭據此决定輸贏。(《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第556頁)
【黃岩斜】市民有盲目起哄習慣,輿論行動嚮一面傾斜。集市貿易尤為突出,要麽無人問津,要麽一哄而上搶購一空。(《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555頁)
【佛教】東漢至三國,江浙建寺36所,其中黃岩6所,為今兩省之首。宋代寺院91所居臺州第二,其中禪寺33所。北宋賜額50所,名列臺州第一。1985年後,陸續批準開放,現有批準活動場所48所,較大有隱居寺、廣化寺、東林寺、崇福寺、淨土寺、方山寺、清修寺等。歷代高僧有唐代師彥,南宋法照和妙倫,元代秋江和無慍,明代清瀎和居頂,清代所澄和敏曦,民國諦閑和摩塵。(《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第563頁)
【道教】始於周代劉奉林修道委羽山,漢代司馬季主遺有赤鯉岩釣魚臺。南朝始建大有宮,宋徽宗賜內宮鏞鐘等。元代趙與慶傳入全真竜門派。1933年,大有宮舉行全真竜門登錄儀式,來自全國11省高道40多人、省內百餘人參加盛典。1940年編《宗譜》載,自元代至民國,大有宮有3230位宗師、律師和嗣師。民國時,大有宮道人分佈臺州、溫州264所宮觀,占兩地總數97%。黃岩現有開放場所42所。(《黃岩縣志》第十八篇社會,第564頁)
【應萬德反教】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東南鄉天主教徒仗勢專橫。蓬街武生應萬德組織"香會",提出"除滅洋教"口號,集中千餘人,拆毀十餘處教堂。並與清兵對抗,攻打縣衙失敗後,被捕遇害。 |
|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黃岩的綜合實力已顯著增強,但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的日新月異,必須與時俱進。今後黃岩將繼續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省、市有關會議精神,以人為本,開拓創新,加快發展,將黃岩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山水園林城市。到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5%,人均3000美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到2007年基本形成山水園林城市框架;到201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傢水平,人均國內生産總值6000美元。其中,到2007年的階段性目標為:
經濟更加發展。經濟總量居臺州市前列,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93.3億元,年均增長15%,其中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3.5%、15.7%、16%;財政預算內總收入22.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年均增長1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自營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分別增長16%、20%、18%;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15%,其中生産性投資年均增長18%。先進製造業基地、重要物流基地、名特優農副産品基地、生態休閑旅遊基地等四大基地基本形成,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主城區功能基本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完善,區域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榮。依法治區基本方略進一步得到落實,政治文明建設不斷推進,人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得到保障。
科技興區戰略進一步推進,科技綜合實力和科技進步水平得到提高,年均引進大專以上各類人才1550人以上,每萬人擁有大專以上人數超過300人;素質教育全面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學前三年教育,高中入學率達到90%以上,初步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文化大區"建設繼續加強,文化設施逐步完善。
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生態環境改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製在6‰以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東西部協調發展,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9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26元,年均分別增長12%、8%,社會保障體係比較健全。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浙江省東南部
Huangyan Qu
331003
318020
縣前街22號
2002年轄8個街道、5個鎮、6個鄉:江口街道 東城街道 南城街道 西城街道 北城街道 澄江街道 新前街道 高橋街道 寧溪鎮 北洋鎮 頭陀鎮 院橋鎮 沙埠鎮 富山鄉 上鄭鄉 嶼頭鄉 上垟鄉 茅畲鄉 平田鄉 |
|
- n.: Huangyan District
|
|
黃岩, 黃岩村 |
|
????業公司 | ????業 | 國企 | ????務管理局 | 義務教育 | 細則 | 學籍管理 | 博物館 | 社會 | |
|
|
黃岩區????務管理局 | 臺州市黃岩區第一人民醫院 | 臺州市黃岩區科技咨詢中心 | 臺州市黃岩區衛生監督所 | 臺州市黃岩區中醫院 | 黃岩區浙江萬仕得工藝品廠 | 黃岩區浙江聯臺羊毛衫廠 | 臺州市黃岩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 黃岩區浙江特藝禮品集團有限公司 | 黃岩區浙江施展工貿集團有限公司院橋工藝品 | 黃岩區臺州市新鑄工藝禮品廠 | 黃岩區浙江友福工藝品有限公司 | 黃岩區浙江黃聖工藝禮品總廠 | 黃岩區臺州市雲峰針織時裝廠 | 臺州市黃岩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
|
|
東城街道 | 沙埠鎮 | 嶼頭鄉 | 頭陀鎮 | 北洋鎮 | 上垟鄉 | 南城街道 | 北城街道 | 澄江街道 | 富山鄉 | 西城街道 | 高橋街道 | 江口街道 | 新前街道 | 寧溪鎮 | 院橋鎮 | 上鄭鄉 | 平田鄉 | 茅畲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