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310051 代碼:330108 區號:0571
拼音:Bīn Jiāng Qū,Binjiang Qu
濱江區位於錢塘江南岸。總面積73.33平方千米。2005年底,總人口13.1萬人。
濱江區轄3個街道:浦沿街道、西興街道、長河街道。區政府駐江南大道100號。
1996年12月設立濱江區。 |
|
杭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於1990年3月,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傢級高新區,目前是浙江省唯一的國傢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濱江區1996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調整高新區和濱江區管理體製,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職,既按開發區模式運作,又行使地方黨委、政府職能。管理體製調整後,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總規劃面積85.64平方公裏,其中江(錢塘江)北區塊11.4平方公裏,毗鄰衆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企業的孵化器。江南區塊73平方公裏,沿錢塘江而建,與西湖隔江相望,是杭州未來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全區人口19萬。
高新區(濱江)具有五方面特點:一是體製創新。杭州高新區作為國傢級高新開發區,享有國傢特殊的優惠政策。濱江區作為行政區,具備一級政府的各項職能和市委、市政府賦予的“辦事不過江,收入歸濱江”的特殊政策。兩區管理體製調整後,高新區(濱江)按照“小機構、大服務”和“精簡、統一、效能”原則設置黨政機構,將原兩區疊加的37個機構精簡到25個,原兩區的優惠政策得到疊加。二是區位優越。沿江依橋,交通便捷,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僅15公裏路程,滬杭甬高速公路擦境而過。杭州城市區劃調整後,高新區(濱江)位於杭州城市新版圖中心,尤其是隨着市行政中心的東移和“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的實施,高新區(濱江)成為杭州市實現錢塘江兩岸共同繁榮的戰略要地。三是人才雲集。濱江區與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它們為濱江區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高素質人才。2005年引進各類人才1.5萬人,其中高級人才1046人,本科以上人才9845人,分別比上年增長48%。濱江區已經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一方熱土,既涌現出如士蘭微電子、恆生電子、信雅達等一批國內科技人員創辦的上市企業,也涌現了以全國最大的留學人員創辦企業——UT斯達康為代表的一批留學人員創辦的高科技企業。四是産業集聚。濱江區已成為浙江省最有影響的科技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區域,軟件産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産業化基地、留學人員創業園、動畫産業基地、電子信息産業基地等先後成為國傢級的産業基地。目前杭州高新區(濱江)擁有近五千傢企業,其中來自美、英、日、韓等32個國傢的外商投資企業445傢,外商總投資27億美元。五是環境優化。近幾年來,按照“構築天堂硅𠔌、建設科技新城”的總體要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 “平安濱江”、“清潔濱江”等工作,全區生態、居住、政務、人文、治安等環境不斷改善,為全面打造“天堂硅𠔌”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ISO14000國傢示範區創建工作通過國傢環保總局和科技部的聯合檢查驗收,濱江區成為第六個獲此“國際緑卡”的國傢級高新區。
2005年全區實現生産總值150.6億元,比上年增長18.6%;技工貿總收入912億元,比上年增長29%;財政總收入37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全區新批外商投資企業82傢,合同利用外資5.3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6.5%;實際利用外資2.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1%;協議引進內資53.1億元;實際引進內資30.6億元;出口總額2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6%。 |
|
濱江區位於杭州市南,錢塘江下遊,距杭州市中心約7公裏。境內地勢平坦,除回竜山、冠山、紫紅嶺等少量低山丘陵外,均為錢 塘江泥沙淤積而成的沙土平原。地質屬錢塘江衝積平原,地勢平坦,地面自然標高為5.2-6.2米(黃海高程),地表以下5-14米範圍內為粉砂、粉細砂,地耐力為100-120KPA,可作為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天然地基及淺部樁基持力層。大地構造簡單,地殼穩定性好,無危害性大的地震等地質災害發生。
境內有新浦河、西永久河、東永久河、小礫山白馬湖輸水河、十甲河等5條主灌河道總29.31公裏。
濱江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6.27℃,平均相對濕度68%,年平均降雨1452.5mm,年平均日照1899.9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235.3mm,年無霜期248天,常年主導風嚮為東南風。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無凍害等災害性氣候。 |
|
西興鎮古稱固陵,六朝至唐,因其位於會稽郡西端,遂易名西陵,後梁乾化二年(912)八月,以“陵”非古語,更名為西興,沿用至今。1996年5月8日,西興鎮由蕭山市劃入杭州市西湖區。同年12月12日,與長河、浦沿兩鎮組成濱江區。
1996年12月濱江區設立。
2001年轄3個鎮,6個社區、29個行政村。
2002年轄3個鎮,6個社區、29個行政村:西興鎮 長河鎮 浦沿鎮。
2003年11月18日 浙政函 191號批復,同意杭州市濱江區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杭州市濱江區西興鎮、長河鎮、浦沿鎮建製,其行政區域改由濱江區政府直轄。在此範圍內調整設立若幹街道辦事處等事宜,由杭州市按照有關規定辦理。2003年12月3日杭政函170號批復:設立濱江區西興街道、長河街道、浦沿街道辦事處,駐地、所轄區域、四至界綫與原建製鎮相同。
2003年底轄3個街道,7個社區、28個行政村。 |
|
濱江區已成為浙江省最有影響的科技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區域,軟件産業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産業化基地、留學人員創業園、動畫産業基地、電子信息産業基地(通信産業園)等先後成為國傢級的産業基地。目前杭州高新區(濱江)擁有近五千傢企業,其中來自美、英、日、韓等32個國傢的外商投資企業445傢,外商纍计總投資27億美元。
十五期間,濱江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全區生産總值從61億元增加到150.6億元,增長1.5倍,年均增長19.8%(全國年均增長8.8%,浙江省12.8%,杭州市13.6%);技工貿總收入從228億元增加到912億元,增長3倍,年均增長32%;財政總收入從8.4億元增長到37億元,增長3.4倍,年均增長34.5%(浙江省年均增長14.7%,杭州市29.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從3.5億元增長到18億元,增長4.1倍,年均增長38.8%(浙江省年均增長13.6%,杭州市29.3%);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從14.1億元增長到89.5億元,增長5.4倍,年均增長44.7%(全國年均增長20.3%,浙江省26.3%,杭州市22.9%);三産結構比重由3.8:81.2:15.0調整為1.3:68.7:30.0。 |
|
濱江區位於錢塘江南岸。總面積72.02平方千米。
Binjiang Qu
330108
310051
西興街道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濱江區轄3個街道:浦沿街道、西興街道、長河街道。
西興街道
面積15.16平方千米,人口2.81萬人。代碼330108001。辦事處駐官河路4號,郵編310051。轄3個社區、7個行政村。
長河街道
面積30.42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代碼330108002。辦事處駐長河路18號,郵編310051。轄4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浦沿街道
面積26.44平方千米,人口6.35萬人。代碼330108003。辦事處駐新浦路102號,郵編310051。轄5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n.: Binjiang District
|
|
濱江 |
|
浙江 | 杭州 | 國傢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 天堂硅𠔌 | 杭州高新區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
|
|
濱江區政府 | 杭州濱江區江鮮 | 濱江區????務管理局 | 杭州濱江區人才開發中心 | 杭州市濱江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