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区 : 中国 >江苏 >宿迁 > 宿城区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Sucheng District
  邮编:223800 代码:321302 区号:0527
  拼音:Sù Chéng Qū,Sucheng Qu
  
    宿城区位于江苏省北部,总面积836.57平方千米。总人口81.26万人(2004年)。
  
    宿城区辖4个街道、10个镇、4个乡:幸福街道、项里街道、河滨街道、古城街道、双庄镇、耿车镇、埠子镇、龙河镇、洋北镇、仓集镇、洋河镇、中杨镇、郑楼镇、陈集镇、三棵树乡、罗圩乡、南蔡乡、屠园乡。其中,三棵树乡由宿迁经济开发区管理。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
基本概况
  宿城区既古老又年轻,为地级宿迁市唯一辖区。辖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0个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言其古老,是因宿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周朝时期建钟吾国,项王故里、马陵公园、极乐庵、苏北大战纪念馆和大量的革命史料等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说其年轻,是因其1996年9月才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至今仅12年多时间。
  宿城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徐州观音国际机场、陇海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等众多干线交织构成了立体化交通网络。
  宿城区自然资源丰富。本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活,适宜各种果树栽培、水产养殖、苗木花卉生长和畜禽养殖。万亩林果带绵延古黄河数十里。优质石英沙、高品位瓷土矿储量可观,开采价值极高。
  宿城区国民经济基础较好。建区以来,按照“工业强区、三产兴城、农业富民、社会文明”的发展战略,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以花卉、林果、蔬菜发展为重点,城郊型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全区经粮比例达6:4。
  工业经济形成棉毛纺织、玻璃灯具、建筑建材、彩塑包装、医药化工、食品酿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现有各类市场30个,营业面积62.5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科教、文化、卫生、通讯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先后被评为省“精神文明先进区”、“党建工作先进区”、“文化工作先进区”、“双拥模范城区”、“卫生城市”。
自然地理
  宿城区地处江苏省北部,是苏、鲁、豫、皖四省之通衢,属于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和“长三角”腹地区。
  嶂山森林公园位于宿迁市北郊7公里处,西邻骆马湖,总面积1万余亩,林地约6000亩,有侧柏、刺槐、黑松、麻栎等70多个树种。此处属层峦翠迭的丘陵岗地,最高处,海拔73.4米(为市区之最)。境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
  洪泽湖、骆马湖水域总面积达350余万亩,淡水资源十分丰富,骆马湖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骆马湖
  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湖泊之一,地跨新沂、宿迁两县结合部,湖区北起堰头村圩堤,南至扬河滩(宿迁市)闸口,直线长27公里余:西连中运河,东临马陵山南蘼--嶂山岭,平均宽13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8-21米,当蓄水位23.0米时(古黄河基地),平均水深3.32米,最深等深线东南部水深5.5米,库容量为7.5亿平方米。
  宿城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年均日照2315小时,太阳总辐射量约为 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11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初,活动积温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为310.5天。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际间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2002年,气温偏高,降水、日照偏少,春季连续阴雨,长时间低温寡照;夏、秋持续干旱少雨。
  气 温
  2002年,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气温除1月、5月比常年偏低外,其他月份均比常年偏高,其中2月份比常年高4.4℃,1月和5月分别高3 .3℃和3.6℃。极端最高气温38.3℃,出现在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9.5℃,出现在12月26日。
  降 水
  2002年,年降水总量631mm,比常年少277.5mm。春季阴雨连绵,3月和5月降水比常年偏多。夏、秋两季降水明显偏少,6月至12月降水比常年偏少,其中7月和8月降水分别比常年少111.7mm和91.1mm。日最大降水量85.8mm,出现在7月23日。
  日 照
  2002年,年日照总时数2173.0小时,比常年少35.5小时,1月、5月日照分别比常年少55.3小时和90.3小时,5月上旬连续阴雨,日照时数仅有19.6小时,比常年少52.3小时。
风土人情
  在宿迁,民间把三、六、九视为“吉日”,无论是举行婚礼、葬礼、探亲访友、新房开工,选定二、四、七的很少。
  明朝时,宿迁乡间有对老夫妇,膝下无子,仅有一个女儿,取名李花。李花成年后,如花似玉,非常美丽。由于李花小时受父母溺爱,养成一身娇气。尽管长得漂亮,却无人敢为她提亲。不知是谁,将她的美貌在县官面前提起了。于是,县官便用重金娶她为妻。
  李花进了官府,顿觉身价百倍,得意忘形,连生身的父母也不放在眼下。过门三日,爹娘来接,被她拒之门外。从此,和娘家断了来往。起初,李花在官府吃香喝甜,心情舒畅,自不在话下。天长日久,食多嫌饱,肉多嫌肥,常常觉得不顺心;加上吃了玩,玩了吃,手不提篮,肩不挑担,筋骨得不到活络,血脉也不能畅达,以致茶饭不思,昼夜难眠,日渐消瘦了。
  县官见夫人有病,心急如焚,慌忙派人四处求医。哪知,李花吃药怕苦,扎针怕疼,宿迁城乡有名的医生都对她束手无策。不得已,县官只好派人出外请“本草专家”李时珍来诊治。
  李时珍听差役陈述,心中有数,略加思索,便抽出处方笺,一挥而就。差役接过一看,写的是--“速做新履,送于双亲,病减半;亲手给老人穿上,病则愈;每年三六九探望父母,此病永不再患。”
  差役看毕,不解其意。
  李时珍见状,便说:“夫人心血麻痹,失情伤感已有数年。静心做鞋,消除烦躁,再回家看望父母,帮双亲做点事,活动血脉,尽儿女之情,病即转危为安。”言罢,笑了笑,又唱了一首《三六九闺女回门歌》,并嘱咐差役转告李花。歌词道--
  三月三,回娘家植树屋后边;
  六月六,小幼树遇旱水灌透;
  九月九,莫忘了施肥如浇油。
  再说县官得到妙方,喜出望外,一面说服夫人做新鞋,一面着手备树苗。三月三日,即陪夫人探亲。李花带上新鞋,见到爹娘,心酸落泪,痛哭一场。哭声发自肺腑,泪水出自心田,出了一身大汗,病情果真好转。
  那县官脱下官服,摘下乌纱帽,形如百姓打扮,和李花一道帮老人在宅前屋后植树种花;李花在六月、九月前来浇水、追肥。树木花草茂盛,女儿女婿与老人的感情骤增。后来,李花的病再也不犯了。
  李花那年做鞋送鞋正是闰三月,大家称这鞋为“闰月鞋”。直到现在,宿迁民间还有出门的闰女给父母做“闰月鞋”的风俗和“三六九”省亲帮老人植树种花草的好习惯。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把“三六九”视为“除恶去疾、吉祥如意”的好日子了。
经济概况
  2005年,预计全区实现GDP49.5亿元,同比增长14.6%,是2000年的4.64倍;人均GDP达745美元。2005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33.1%,是2000年的6倍,其中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37.5%;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区划调整前为5.9:48.9:45.2,区划调整后为23.3:43.6:33.1,2005年预计为21.1:46.3:32.6。2005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同比增长13%;是2000年的1.6倍;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3790元,同比增长7.7%,是2000年的1.2倍。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69亿元,年均递增36.6%,预计200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是2000年的7.2倍。
  2005年,预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8.53亿元,是2000年的5.1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75亿元,是2000年的3.8倍。“十五”期间,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纺织服装,食品酿造,机械电子,木材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工业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5年,预计全区自营出口总额3700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19.4倍,年均递增81%,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比2000年增长3.9倍,年均递增31%。
行政区划
  宿城区辖6个街道、10个镇、4个乡:幸福街道、项里街道、河滨街道、古城街道、双庄镇、耿车镇、埠子镇、龙河镇、洋北镇、仓集镇、洋河镇、中杨镇、郑楼镇、陈集镇、三棵树乡、罗圩乡、南蔡乡、屠园乡;黄河街道、古楚街道。
历史沿革
  1987年,撤销宿迁县,设立宿迁市(县级)。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宿宿迁市设立宿豫县和宿城区宿城区辖原县级宿迁市的宿城镇和井头、支口、双庄、果园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宿城镇黄运路。
  2000年,宿城区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465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幸福街道 71027 项里街道 43912 河滨街道 20327 古城街道 29372 双庄镇 44371 井头乡 23889 开发区虚拟街道 11753 
  2003年宿城区行政区划一览(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幸福街道(居委会:凤凰、新盛、马陵、矿山、幸福、东大、城东)
  项里街道(居委会:果园、十番、南关、永阳、黄河、项里、关口、付庄)
  河滨街道(居委会:石篓、药材、半窑、河滨)
  古城街道(居委会:楚苑、新苑、府前)
  双庄镇(居委会:白堡、董坝、陆刘、靳塘、牌坊、双庄、探楚、支口、康堡)
  虚拟镇(居委会:城中、魏井、道口、朱圩、梨园、前庵)
  井头乡(居委会:高滩、陆庄、王沟、新窑、闸东、井头)
  200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28号通知),将宿城区的井头乡划归宿豫区管辖;将原宿豫县的耿车镇、埠子镇、洋北镇、龙河镇、罗圩乡、南蔡乡、三棵树乡和泗阳县的洋河镇、郑楼镇、中扬镇、仓集镇、屠园乡以及泗洪县的陈集镇划归宿城区管辖。调整后,宿城区辖双庄、耿车、埠子、洋北、龙河、洋河、郑楼、中扬、仓集、陈集10个镇和幸福、项里、河滨、古城4个街道及罗圩、南蔡、三棵树、屠园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调整后,宿城区下辖10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836.57平方千米,辖区总人口81.26万人。
  2004年底宿城区行政区划一览:辖4个街道、10个镇、4个乡。
  双庄镇 面积40.55平方千米,人口33843人。 耿车镇 面积35.01平方千米,人口32370人。
  埠子镇 面积52.42平方千米,人口52653人。 龙河镇 面积58.00平方千米,人口49945人。
  洋北镇 面积59.56平方千米,人口37515人。 仓集镇 面积55.91平方千米,人口47930人。
  洋河镇 面积35.94平方千米,人口52176人。 中扬镇 面积93.15平方千米,人口49955人。
  郑楼镇 面积60.86平方千米,人口46636人。 陈集镇 面积78.57平方千米,人口53296人。
  三棵树乡 面积36.23平方千米,人口32243人。 罗圩乡 面积49.03平方千米,人口42575人。
  南蔡乡 面积51.75平方千米,人口41005人。 屠园乡 面积62.98平方千米,人口34582人。
经济发展概况
  2008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第一方阵,苏北区级领先”的目标,高点定位,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乘势而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强力推进大项目,强势发动大创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 综 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强。预计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97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增加值32.67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33亿元,增长16.2%。人均GDP达到11408元,同比增长22.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去年的17.3:49.5:33.2调整为15.9:49.2:34.9。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4.1%,比去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全区全年实现引资额14.1亿元,其中亿元竣工项目2个,亿元开工项目5个,10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个。园区经济迅猛发展,开发区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达到45%以上,税收、外资利用、科技创新等7项指标位居全市省级开发区前列,吴中宿城工业园建设快速推进,顺利获得省级南北共建工业园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亟需进一步壮大,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支柱产业拉动作用不购强,大项目支撑还未充分显现。
  二、农 业
  各项惠农政策深入贯彻,农业经济继续发展。2008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2.2亿元,同比增长17.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54万亩,比去年增加4.36万亩,增长5.24%。粮食总产量35.68万吨,比上年增加3.34万吨,增长10.33%;棉花总产量270吨,与去年持平。油料总产量0.28万吨,比上年减少0.13万吨,下降31.7%。
  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区新栽树木170.42万株,其中新建成片林0.57万亩,新建及完善农田林网11.9万亩,四旁植树99.0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1.04 %。年末生猪饲养量22.6万头,家禽饲养量529.3万羽,羊饲养量2.43万只。肉类总产量1.58万吨,禽蛋总产量1.03万吨,水产品产量2.95万吨,蚕茧产量为0.2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保持稳定。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19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40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078台,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514台,收获机械1074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吨)3.54万吨,比上年增长6.3%。农村用电量1614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61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工业增加值13.13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利税3.28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4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户,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15户。老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工程顺利推进,箭鹿集团、天辰纺织、飞虎毛毯、经维玻纤等4户企业全面完成搬迁。工业技改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75个,实现技改投入26亿元。年内通过科技、财政、国税、地税四部门联合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精科、腾宇),新创“三名”商标8个,“三级名牌”7个。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7种列入统计的工业产品产量中,增长的有13种,下降的有14种。其中:蓄电池增长880.5%,铝材增长710.5%,绒线增长221.9%,塑料制品增长138.2%;日用玻璃下降55.4%,机制纸及纸板下降43.3%电力电缆下降42.8%。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区现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企业57家,完成建筑施工面积11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16.8%;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3亿元,同比增长7.3%。工程结算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10.1%;工程结算利润12843万元,同比增长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4.63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其中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6.08亿元,同比增长49.3%,其中城镇完成投资49.34亿元,同比增长56.6%;农村完成投资6.74亿元,同比增长11.4%。完成工业投资40.03亿元,同比增长78.8%;完成房地产投资9.43亿元,同比增长16.2%
  一批规模超亿元的工业投资项目落户宿城。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五得利集团宿迁面粉有限公司、江苏金鹰弹簧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丰艺工业有限公司等工业项目投资均完成序时进度。新区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威海路东延段、黄海路南延段、成子湖路西段等工程顺利完工;康庭茗苑、银河花园、嘉豪阳光、月亮城商业中心等商住项目一期相继建成。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卫生路、中山路、粮校南路、城北东路及矿山路桥等五路建设相继完成。开发区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南区、西区路、河、管网工程总投入达2.7亿元。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2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批零贸易业35.15亿元,同比增长23.2%,住宿餐饮业12.36亿元,同比增长26.8%。
  一批较大型商场、超市建成开业,润良商业有限公司(大润发)、宿迁市一百百货有限公司均于08年年底开业,全区限上商贸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限上企业总数达到37个。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5%,涨幅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105.5%,涨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540万美元,同比增长46.0%。其中,出口总额7846万美元,同比增长43.1%;进口总额694万美元,同比增长88.1%。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个,协议利用外资582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635万美元。全年外经营业额365万美元,新外派人员180个。
  六、财 政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8.58亿元,比上年增长40.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9亿元,同比增长39.8%;基金收入1.7亿元,增长35.1%;中央级收入9.29亿元,增长42.7%。
  分部门、分地区财政收入情况较好。国税部门完成税收8.86亿元,同比增长42.9%;地税部门完成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29.3%;财政部门组织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72.7%。分地区来看,区直(含洋河集团)完成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37.8%;街道完成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66.7%;乡镇完成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58.1%。
  全年实现财政支出11.84亿元,增长23.4%。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02亿元,增长20.9%;基金支出1.82亿元,同比增长38.8%。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成果显著。全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9492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4619人。全年获批各类高新技术产品22个,高新技术企业9个;QT10-15型砌块成型智能化生产线、硼硅钢化防爆玻璃罩生产线等6个项目获国家星火计划,配电网有机复合绝缘干式电流互感器获国家级火炬计划,LRGBJ1-220W2型电流互感器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获批省级科技项目4个,苏北科技发展计划4个,市科技项目6个;获批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11个,获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其中省级1个;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5个;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40项。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拥有各类学校64所,幼儿园58所。学校中,普通中学22所,职业中学6所,小学29所。拥有在校生总人数118878人;幼儿园在园人数17425人,幼儿教职工2935人。 宿迁中学新校区全面投入使用,高中部实现整体搬迁,在校生规模达到6400人;区试验学校成功组建,职教中心一期3.8万米校舍提前完工。2008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2%;高中毕业升学率52.2%。
  八、文化、卫生与环保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年新建500平方米以上文化站9个,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全区13个乡镇均已建成面积达标、功能设施初步齐全的多功能文化场所。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稳步推进,新增农村用户12160户。艺术生产喜获丰收,26项文化作品在市以上评比中获奖。群众生活得以丰富,全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余次。“三送工程”深入开展,全年累计送戏下乡52场次,送电影下乡2100场,送书下乡1万余册。年末全区拥有电影放映单位11个,公共歌舞厅21个,广播电视台(站)14个,艺术学会7个。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区,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初步形成,全年新(改)建乡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8家,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开展,参保率达98.1%。年末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375个,其中医院(含卫生院)23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40人,卫生机构床位数669张。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8759万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8100万元。全区环境质量稳步提高,2008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77.1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达109.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7%,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10676.6万元。年末全区拥有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处理率25.4%。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79.23万人,其中男性40.74万人,女性38.48万人,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5.87(女性为100)。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增强。人口计生数字化建设和“双走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进小区、生殖健康保健进家庭)工程走在全市前列。2008年,全区人口计划生育率达到95.36%,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12‰,人口死亡率为3.95‰,自然增长率为4.1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9元,同比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5391元,同比增长13.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305元,同比增长25.7%;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3571元,同比增长9.7%。列入统计的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393元,同比增长31.01%。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就业人数 19965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7651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3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加强就业培训,全年免费再就业培训10640人;创业培训140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19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9780人。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01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579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321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188426人。
  民政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拥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2810个,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床位数2870张。社会福利事业收养人数2366人。拥有福利企业单位16个,福利企业残疾人从业人员868人。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金、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新增各项支出2756万元。投资1800万元的市儿童福利院和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顺利建成。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对象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79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641人,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
英文解释
  1. n.:  Sucheng District
近义词
宿城
相关词
盐务盐业宿豫区教育高中
包含词
宿城区职教中心宿城区人民医院宿迁市复员军人疗养院
分类详情
张开古城街道张开洋河镇张开幸福街道张开龙河镇张开郑楼镇
张开陈集镇张开三棵树乡张开埠子镇张开洋北镇张开罗圩乡
张开项里街道张开双庄镇张开耿车镇张开南蔡乡张开屠园乡
张开井头乡张开中扬镇张开河滨街道张开虚拟镇张开仓集镇
中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