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楚州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总面积1439平方千米。总人口123万人(2001年)。
楚州区辖21个镇、6个乡:淮城镇、平桥镇、上河镇、马甸镇、朱桥镇、溪河镇、施河镇、车桥镇、泾口镇、流均镇、博里镇、仇桥镇、复兴镇、苏嘴镇、钦工镇、顺河镇、季桥镇、席桥镇、林集镇、南闸镇、范集镇、建淮乡、茭陵乡、宋集乡、城东乡、南马厂乡、三堡乡;白马湖农场。区人民政府驻淮城镇,邮编:223200。代码:320803。区号:0517。拼音:Chuzhou Qu。 |
|
楚州区地处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楚州区即原县级淮安市。2001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原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淮安市撤市建区为楚州区,属辖现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118.2万。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楚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境内发掘的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公元前117年开始建县,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在2100多年建县史上,长期是郡、州、路、府的治所,物产丰富,漕运发达,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为古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等一大批名人志士,特别是一代伟人周恩来,1898年诞生在楚州,为中华民族近代发展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淮安市楚州区位于江苏中部,介于东经118°59′—119°37′、北纬33°6′—33°45′之间,东邻盐城市阜宁、建湖两县,西与洪泽县和淮安市清河、清浦两区接壤,南接扬州市宝应县,北与淮安市涟水县交界。全区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43公里。
全区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1℃,年均无霜期220天,全年太阳辐射量115.45千卡/平方厘米。
楚州区地处淮河下游,江淮和黄淮两大平原交界处,地势平坦,由西向东南坡降,大小沟渠纵横成网,全市有运河道13条,大沟226条,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在境内总长147公里。
楚州北距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市130公里,西南距江苏省会南京市180公里。江苏新沂至浙江长兴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至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高速公路,淮江公路等国家重点交通干线均穿境而过。到上海、北京、南京行车分别仅需3.5小时、8小时和2小时,辅之以京杭大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水上运输,楚州素来扼东西南北、水陆交通之要冲,自古乃兵家重地、商贸重埠,其交通枢纽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楚州(原淮安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远古至今,名人辈出,这块沃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的楚州儿女:文学家有汉赋的创始人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唐代诗人吉中孚、赵嘏,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明代著名传记小说集《剪灯夜话》作者瞿佑,《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武将有“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明朝抗倭明将沈坤,清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历算家卫朴,“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画家边寿民,专治瘟病的医学家吴鞠通等,1898年3月5日,一代伟人周恩来诞生在楚州区驸马巷,并在此度过了12个春秋。 全区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地市级5处,县级39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故居地处繁华闹市区驸马巷内,举世景仰的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城北桃花垠风景区,楚州是江苏省著名的旅游城市。
楚州还是全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系的发源地,鳝鱼宴席、文楼汤包、平桥豆腐、钦工肉圆、天妃宫蒲菜、鼓楼茶馓等名菜名点在国内处享有盛誉。 |
|
一 议婚
历史上淮安提亲说媒,讲究门户相当。俗谓"板门对板门,笆门对笆门。"双方家长的身份、家产和社会地位要对等或相近。"养女攀高亲",男家应高于女家。议婚时,男家要探询女孩的品貌、性情和有无残疾,女家也打听男方的兄弟多寡、父母姑嫂是否贤良等。特别重视对方的骨根(有无狐臭)。一般知情人大都讳言某家"骨根不正",生怕拆散别人婚姻而有损"德行"。双方认为合适时,由媒人先把女孩的生辰八字(即年庚)传给男孩家,俗称"送火纸贴"或"发贴子"。由男家将男女双方的年庚交算命先生合婚。出生年月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故称"八字"。又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谓之相生相克。再看生肖属相是否相配,如属猪的配属鼠的,属马的配属蛇的,牛配鼠,虎配猪,羊配兔,马配狗等都为相宜。俗称:"红蛇白猴满堂红,青兔黄狗家财贯北斗。"男家求亲,最忌属虎属羊的姑娘。"虎进门,必伤人","龙虎相斗,必定短寿","两只羊,活不长。"还认为"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旧时男女生辰八字,唯合是从,唯克是禁。年龄以男大于女两三岁为宜,但不可大6岁,俗称"犯六冲。"女方也可大男方两三岁,俗称"女大两,没处拣;女大三,搂金山",故有谎报年龄或贿赂算命先生求得合婚吉利。
40年代后,经过土地改革,划分阶级成分,"宿命论"受到冲击,生辰八字相生相克市场渐小,男婚女嫁算命合婚的人渐少。可是,又产生新的门第观念。在提亲说媒时,必先考虑对方家庭成分,多愿与工、贫下中农和干部子女通婚。"五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子女只能相互婚配。自50年代初粮食统购统销后,城镇定量户口家庭不愿娶农村姑娘,只有少数贫穷市民才从农村选择配偶。70年代末期开始,"五类分子"或摘掉帽子,或纠正平反,有了平等的公民政治权利,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男女婚姻以相爱为主,少数婚姻偏重金钱地位,也有极少数的买卖婚姻和以亲换亲形式。80年代,一些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农村姑娘嫁到淮安偏远乡村,多为人贩子非法贩骗而来。
二 相亲
在男家叫"相媳妇",在女家叫"看女婿"。由媒人陪同双方家长在约定场所相看。新中国建立前,相亲时,如不能见到女孩本人,就看她兄弟的长相,俗说:"买衣服看袖子,娶媳妇看舅子。"相亲场所也有约在男家的,届时女方家长进门三相,留意男家的成员及经济状况,称"看门户"。若男孩或女孩身有残疾或缺陷,其家长则串通媒人,另以品貌较好者冒充,鱼目混珠,骗过对方,俗叫"篡媒"。现在相亲,由介绍人将双方情况通报,若双方家长及青年人认为"可谈",即相约男女双方直接见面和交谈,叫"对看"。对看多在城镇饭店,由男方定一两桌饭菜,双方各来一批人。如果看中了,饭后即由男方陪女孩至百货商店买衣料等物送姑娘,然后再进行个别接触,相互增进了解,直至在双方家中走动与家长见面。
三 订婚
又称"定亲"、"下聘礼"或"过茶礼"。说媒的多是妇人,过去有职业性的媒婆。婚姻说成之后,男女家另择媒人,谓之"大冰",俗称"保山"。如果合婚得吉,两相满意,由女家择定良日,男家备齐礼品,将已写好的"乾造"和"庚柬"上联放拜匣内,上绕红绿两根绣花线,谓之"鸳鸯扣"。由保山率领,送至女家。"庚柬"红纸做成,正面"喜",另一面写"乾造"、"坤造"。"庚柬"在下聘礼时由女方填好"坤造"及"庚柬"下联,由保山带回。现将对联举例如下:
"易曰乾坤定矣,诗云琴瑟友之。"
"鸳鸯扣,扣鸳鸯,鸳鸯扣定;鸾凤书,书鸾凤,鸾凤书成。"
"朱陈一村而结好,秦晋两国以联姻。"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坐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就好人。"
"乾为天,坤为地,天长地久;福如海,寿如山,海誓山盟。"
"人交好友求三益,士有贤妻备五伦。"
订婚礼品主要有:金银手饰,绸缎衣料,绢花和绒花,干果和茶食,对雁和茶叶。礼物酌情办理,量力而行,如首饰,富有人家可送四谖四实,谖即包金包银,实即实金实银,普通人家送银首饰,贫家下户酌送聘金。钱数必定含"6",如66、166等。对雁和茶叶遵照古礼是必备的。雁是"信鸟",取其按时南北而不失节;以茶为礼,取其不可移植。活雁不易得到,便用玻璃制成对雁,或用松枝扎成仙鹤,以鹤代雁,取"松鹤遐龄"的吉庆。还可用鹅、鸭代鹰。茶叶要用四只锡罐盛满,上罩以红纸剪成的喜。所送干果,应是红枣、花生、桂圆和栗子,取"早生贵子"之意。当日男女双方置办定亲酒。女家收受聘礼后,必须还礼。如将一部分食品退回,或赠送男方鞋帽,取头齐脚齐之意。女家以礼品祭告祖先,将茶叶和绒(娟)花分送亲眷。从此"乾坤已定",理无反悔。
建国后,按照婚姻法规定,订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已不是婚嫁的必要程序。但在谈对象时,经双方认可,仍习惯于男女合影。经济条件较好者,男方赠送女方手表、戒指、衣料等礼物,作为定情的信物和纪念。经济条件差的,男方给女方购买部分衣料等物,双方重要人物相约在饭店一起吃饭,饭资由男方负担。同时女方父母给男青年买鞋帽之类,其价值远少于男方所给,只是象征性的。
四 通喜信
幼年定亲,成年后如男家有意迎娶,在半年前便择定成婚吉日,请保山通知女家,俗称"通喜信"或"看日子"。通喜信后不久就要"过大礼"。男家把应给女家的聘礼,如衣饰、聘金、酒肉食品及筵席(折成金额)如数由保山送到女家,并带去大红贴,上写"择定某年某月某日吉时迎娶,伏希金诺"。女家收到礼品后,即用红纸写"允吉登嘉"回复男家,表示同意。"只有女家争礼钱,没有男家争赔奁。"男家富有,聘礼丰厚,女家不用争。而普通人家对此多有争议,全凭保山从中斡旋,俗谓"媒人跑断腿,抹遍嘴。"聘礼的轻重,视家境贫富而定。但男家送女方一套"五子衣"必不可少。结婚时,新娘即穿五子衣至夫家,内外一新,不带娘家半丝半缕。通喜信时,媒婆向女方索取裙袄衣裤式样及尺寸,并开具清单,供男家备制。一般人家往往选择农历腊月下旬娶亲。相传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上天言事,家中无神看管,嫁娶皆宜。俗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过年。"建国后,结婚日期多选取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和元旦。
五 晾嫁
婚期择定,待嫁姑娘即忙于婚前的准备,有些细致的女红,如嫁衣、绣鞋等,多由姑娘自己做,有些衣服则请"全福人"(夫妇儿女双全)缝制。临近佳期,姑娘的舅母、姨娘、姑母和婶娘等将分别带她去吃"晾嫁饭",并赠送胭脂、宫粉及衣物等,谓之"添箱"。
六 送嫁妆
吉期前一天,女家请全福人"装箱",并将所有陪奁分装在抬盒里,两人一抬,由保山领送至男家。中等之家,约为二三十抬。富户则自数十抬至上百抬,皆为家具、箱柜、衣服、被褥、首饰、金银铜锡器皿等;豪富者则有陪嫁田地房产的。小户人家仅数台至十余台,再次仅备女子常用之物,放于一只木箱中,雇人送去,不上抬。虽说"没有男家争陪妆",然而嫁妆越多越风光,一是顾全女家的体面,二可替女儿在婆家争庞,财主可借此炫耀富有。为此,中等人家不惜变卖田产,贫困者则求亲告贷为女儿置办嫁妆。在城区,送嫁妆要绕道多子巷和麒麟巷,以求多子多福。嫁妆送到后,男家请全福人整理好被褥,媒婆布置新房,当晚高点红烛,请亲友吃"暖房酒"。并将迎娶新娘的花轿置于堂屋中间,点起彩灯,谓之"暖轿"。当夜,由一名童男与新郎在新房里同眠,俗称"压床"。50-60年代,婚嫁中对聘礼衣料的要求,流行的说法是:"大成蓝(布),不必谈;毛哔叽,笑咪咪;灯芯绒,不嫌穷。"嫁妆仅有一箱一柜或两箱一柜,外加随身衣服和梳妆妆具。70年代后期,城市男女应婚青年多共建小家庭,新房陈设的标准是:三转一响外加36条腿。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简称"三转","一响"即收音机,室内家具总共要有36条腿。80年代出现"高价姑娘",新婚洞房趋向现代化、电气化和系列化,席梦思床、组合家具、收录机、照相机、彩电、冰箱、灯具、电风扇和空调;还有四季时装,各式流行鞋,羽绒被,羊毛毯、梳妆妆具和化妆品等。
七 婚礼
迎 娶 男婚女嫁,在男方叫"娶亲",在女方称"出门"。吉日上午,视到女家路程远近,男家择时请保山带领花轿和仪仗执事前往女家迎娶。明清时,淮城多官宦人家,在执事中有"高脚牌",将其三代功名写在上面,派人扛着。牌子有两种:一种写出身,如"状元及第"、"钦赐进士出身"、"某某科举人"等;一种写官爵,如"礼部尚书"、"光禄寺卿"、"某某县正堂"等。仪仗队由二人并列传锣开道;其次是顶马,"肃静"、"回避"牌,高脚牌,红灯笼,吹鼓手,并旗锣伞扇和金瓜铖斧等。迎娶人数成双,在花轿前护后拥,向女家进发。花轿有八人抬的大红彩轿,轿围用红彩缎制成,绣有龙凤呈祥图案;轿顶上装有九朵莲花,正中竖有麒麟送子的模型。陪娘、使女也各坐一顶小轿。中等人家用是四人抬的花轿,另有吹手、打伞、提红灯笼的。贫寒人家就坐两人抬的青衣小轿。迎娶的花轿应用新娘的五子衣压轿。起轿前,由全福人点燃红纸绕花轿三周,谓之"熏轿";并用一面铜镜和一本《万年历》向轿内晃照几下,谓可祛邪。花轿到达女家门前,女家鸣鞭迎接,要"开门封子",主家款待迎娶人众。午后,女家请全福人为新娘沐浴换装,梳头化妆,俗称"上妆"。新娘自几天前便逐日减食,吉期当天仅吃两只鸡蛋和桂圆,俗叫"饿嫁"。新娘凤冠霞帔,绣袄罗裙,头盖红纱,时辰一到,由父兄驮着她上轿,也可由新娘套穿父兄的鞋子上轿。如在大门口上轿,即用布袋铺地,新娘由伴娘和使女搀扶,走在布袋上,足不沾地,以防邪魔,并取传宗接代之意。新娘上轿前,要在轿门上挂一面镜子、一只筛子、一本《万年历》和一棵万年青。万年青象征长寿,其他意在避邪。俗说:"媒婆跟着盒担走,说出理来把钱。"花轿进门到出门,有二十种喜钱封子。新娘上轿时,其母要坐在房中"心肝、肉呀"地哭喊,若不哭则谓新娘生子为哑巴。起轿后,新娘的兄弟、叔伯或舅父等,应有两人或四人送轿一程,俗称"扶轿杠"。送到半里路时,媒婆则请送轿夫留步。
拜 堂 花轿到边达男家门时,即燃放花爆,待到下轿时辰,新娘由伴娘服侍下轿,这时须用筛子罩在新娘头上,俗称可挡凶煞;轿前放一马鞍,让新娘从鞍上跨过,预祝平安;新娘由伴娘、使女搀扶,走在毡或布袋上直到堂屋的供案前。其间,新娘要跨过火盆,窝折等家赏用品。新娘每跨一物,喜娘即随口唱道:"新娘跨马鞍,一肚养十三","新娘跨火盆,大人养小人","新娘跨折子,年年坐月子"等。进堂屋后新郎居左,新娘居右,行拜天地礼,俗称"拜堂"。习俗"妇姑不相见",新娘自正门入,公婆须回避。婆婆怀抱升筒,坐地侧室,祈求早日抱孙。拜堂毕,两男童手执铜制团圆镜让新人共照,谓之"坐富贵"。然后行"合卺"礼,新婚夫妇互饮"交杯酒"。
闹 房 当晚,大宴宾客,宴毕闹新房。方式有二,一是成年人戏谑新人,或者闹新郎的父辈、兄长等人,也有闹及伴娘的。俗说:"闹发闹发,起闹起发。"二是由一群男童进新房唱喜唱,有独唱,也有合唱,歌词如:"红烛亮堂堂,我来看新娘。一看新娘手,手似花香藕,藕上结莲花,状元出你家;二看新娘脚,脚似家菱角,菱角尖又尖,新娘美如仙;三看新娘腰,腰里有荷包,新娘如不亲自送,我们就要伸手掏。"唱毕,由伴娘将喜糖和云片糕分给各人,儿童便一哄而散。或请民间歌手在新房里清唱淮调和小曲,并有乐器伴奏。闹房中,也有一些粗俗不堪的言词,更加一些恶作剧的行为,一般无人阻止。闹房将近三更时分,由男全福人将一把红筷子,戳通窗上红纸,撒到新房里,喜娘唱道:"戳的快,养的快,发财发福万万代。"
八 回门
新婚第二天早晨,伴娘送来一碗莲子汤,新郎与新娘同吃,取"连生贵子"的吉祥。吃毕,女全福人给新娘梳妆绞脸,俗称"开脸"。化妆后,伴娘引新娘去给公婆及诸长辈问安。一切都由伴娘代问代答,新娘一言不发,俗谓"闷声大发财"。然后,新郎新娘分坐两乘绿呢大轿,仍用迎亲的仪仗执事,同去女家,俗称:"回门"。是日,女家大宴亲友,设盛筵款待新姑爷,两位伴郎相陪,新娘的父亲或伯父亲自为新贵人"道菜",新郎侧立答礼,沿俗并不动筷。下午,一对新人叩拜女方尊长亲属后,乘轿回到男家。晚上,全家吃团圆饭,婆婆为新娘上菜,新人亦不动筷。回门之时,男家女眷将新娘陪嫁的衣箱打开,箱内必定以裤盖面,取开箱风库(裤)的吉庆;并翻乱箱中衣物,俗称"倒发"。现在由于人们思想开放,新娘在新婚前与双方家庭成员早已走得熟悉亲热,便省掉了不少礼节。
九 双请和会亲
新婚第三天,新娘下厨做饭,即"三日入厨"。新娘下厨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在锅里用油煎,伴娘在旁说吉利话:"豆腐煎得黄,来年生个状元郎;豆腐煎得跳,新人就坐八抬轿。"下厨后,女家派轿或车来接姑娘"归宁",并请姑爷同往。当日,姑娘在娘家,姑爷在岳家,可以不受拘束,说笑玩乐,尽兴而归,谓这"双请双带"。婚后新娘首次过生日,男家备请帖,邀请女方的舅父、姨父、叔伯及姨表兄弟等。客人光临,主人敬三道茶:清茶、甜茶和圆子茶。然后参加酒宴,并与男方亲戚相识,以便今后往来,谓之"交生日"和"会亲"。由女家比较有名望的人三五不等到男家,男方多有相应的人作陪,双方说一些关于多关顾孩子的客套话。会亲时还有比试文才的习俗。双方会亲者中,邀请本方文人学士,至时互相吟诗作对,输者为丢人。现在双请和会亲依然进行,但比试文才的习俗已经消除。
十 其他婚俗
招婿又称"入赘"、"招养老女婿、"倒踏门"。有人膝下有女无男,并有家产,女儿不出嫁,招男子入女家为婿。入赘的男子改从女姓,享有女家财产继承权,赡养双亲,为其传宗接代。但常受女家族人的歧视和欺侮。传至第三代,即可恢复男方原姓。现在入赘男青年渐多,大多数不改名换姓,享受岳家子女同样的权利。
童养媳 中下等之家有子嗣,收养外姓穷人女孩为媳,至其达到婚龄与自家儿子成婚,俗称"圆房"。被收养的女孩,叫"童养媳"。童养媳负担繁重家务,常遭受体罚和摧残。建国初《婚姻法》规定,禁止童养媳,童养媳绝迹。
寡妇改嫁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不许寡妇改嫁,遂有"守活寡"和"望门寡"等陋习。"五四"运动以后,妇人丧夫守寡者渐少,而夫家趁其改嫁索取礼金。穷小子欲与某寡妇结婚,因备不出媒礼,乃进行抢婚。男方择一吉日,约好友数人,明火执仗,驰至女家,将寡妇抢回家成婚。现在寡妇再嫁受到法律的保护。
十一 婚俗演变
本世纪20年代,淮城少数望族娶亲,用慈幼院的军乐队替吹鼓手。30年代,一些开明富户用马车或汽车代替花轿,将迎娶和回门合并在一天举行。也有男、女家租用旅社联合举办婚礼的。新郎西装革履,头戴礼帽,新娘着披纱礼服,戴茶色眼镜,行鞠躬礼。邀请地方知名人士为证婚人,双方家长为主婚人,保山为介绍人,分别在结婚典礼上致词祝贺。拍结婚照,设筵席招待宾客。此种婚礼,当时仅在军政界和文教界流行。一般民众在40年代仍沿袭旧式婚礼,只是新娘改穿女式便装。在民主根据地,干部结婚须遵照"二八、五、团"的规定,即男人年满28岁,参加革命5年以上,系团级干部,女人亦须经组织审查,才被批准结婚。抗日战争期间,条件艰苦,不举行婚礼,仅开个茶话会。根据地的群众受到革命风尚的影响,新郎新娘只是身穿新衣,放鞭炮行礼,贴张红喜。新娘到婆家,路远的骑驴,路近的步行。在城镇,一般人家婚嫁不用轿,而以人力车代之。50年代,轿子淘汰。结婚前一天,用一辆平车将嫁妆送到男家;婚日上午,男家派自行车迎娶新娘。年轻能干的姑娘充当伴娘,骑自行车背新娘到男家,举行婚礼。当日回门,女家设宴;当日会亲、男家请客。80年代以来,城乡多使用汽车或手扶拖拉机娶亲。婚礼仪式以举办结婚酒宴为主,也有旅行结婚。一对情侣事先商定旅行路线,在办好结婚登记和婚假手续后,即启程旅行。回来时简单宴请亲友。还有举办集体婚礼,由工会、共青团组织主办。主办单位负责人任证婚人。举行简单的仪式,证婚人致贺词,家长代表讲话,新婚夫妇代表讲话。主办单位向新婚夫妇赠送纪念品,最后是文娱活动。淮安各乡镇多举办集体结婚,受到婚龄青年的欢迎。现在淮安青年普遍晚婚,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才申请结婚。农村晚婚的比城镇少,并出现少数"无证夫妻",即未经领取结婚证而同居。其中包括:早婚者、近亲婚配者、换婚者、患有禁止结婚疾病者和强娶强嫁者。
老年婚姻是社会上议论较多的婚姻话题。丧偶离婚的老人,在重新择偶、组织家庭时,多数得不到子女的谅解和支持。男方子女担心晚娘要分去父亲的遗产,女方子女认为母亲再嫁有失"体面"。近年来,在法律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老年婚姻的障碍开始减少。 |
|
200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列统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0.6亿元、利税3亿元,其中,利润97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6.4%和21%;新增销售过亿元企业2家、新增列统企业20家;完成技改投入11.3亿元,增长20.6%。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建成0.4万公顷无公害蔬菜、30万头优质瘦肉型生猪、2万公顷优质稻米、3333.33公顷标准化稻田养殖、5666.67公顷意杨成片林和370万只蛋(肉)鸡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列为创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区);劳务输出总量22.6万人,人均劳务收入1276元。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6%,服务业从业人员15.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6.7%,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4%。财税金融运行良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7.2亿元和1.8亿元。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合同引资28.9亿元,实际到位10.31亿元,分别增长1.5倍和2.1倍,引进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71项。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700万美元,增长5.7%;外经营业额1920万美元,增长23.9%;实际利用外资450万美元,增长49%。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投资8亿元实施了56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共撤销降格中小学206所,新建校舍6.3万平方米,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高中入学率分别达100%、97%和75%。农村初保先进县(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有5个乡镇通过上级初保先进乡镇验收。新架设有线电视光缆100多公里,区乡联网率89%。新增有线电视行政村26个,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6130户。 |
|
楚州区位于苏北平原中部,东与阜宁、建湖两县相连,西与洪泽县、清浦区相接,北与涟水县、清河区相邻,南与宝应、金湖两县相通。
Chuzhou Qu
0517
320803
223200
区人民政府驻淮城镇
2004年底辖21个镇、6个乡。
淮城镇 面积42.00平方千米,人口182659人。
平桥镇 面积46.00平方千米,人口 40577人。
上河镇 面积33.75平方千米,人口 32223人。
朱桥镇 面积51.58平方千米,人口 46936人。
溪河镇 面积43.08平方千米,人口 32869人。
施河镇 面积57.75平方千米,人口 45216人。
车桥镇 面积64.00平方千米,人口 63758人。
泾口镇 面积56.80平方千米,人口 45586人。
流均镇 面积88.60平方千米,人口 63373人。
苏嘴镇 面积59.87平方千米,人口 40662人。
钦工镇 面积50.40平方千米,人口 38249人。
顺河镇 面积77.56平方千米,人口 42343人。
林集镇 面积36.60平方千米,人口 22095人。
博里镇 面积71.91平方千米,人口 46833人。
马甸镇 面积34.00平方千米,人口 31096人。
席桥镇 面积30.00平方千米,人口 32926人。
复兴镇 面积64.54平方千米,人口 38224人。
季桥镇 面积51.40平方千米,人口 35196人。
仇桥镇 面积74.47平方千米,人口 43402人。
南闸镇 面积34.57平方千米,人口 32387人。
建淮乡 面积34.79平方千米,人口 36681人。
茭陵乡 面积35.46平方千米,人口 33011人。
宋集乡 面积57.23平方千米,人口 34470人。
城东乡 面积37.24平方千米,人口 45245人。
南马厂乡 面积11.37平方千米,人口 12542人。
三堡乡 面积37.08平方千米,人口 32528人。
范集镇 面积91.92平方千米,人口 30403人。 |
|
春秋战国时期,楚州先后属吴、越、楚等诸侯国。秦统一后建淮阴县,楚州部分地区属淮阴县。楚汉之际,属项羽西楚。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封韩信为楚王,楚州属楚王国。同年,贬韩信为淮阴侯,封刘缠为射阳侯,楚州分属二侯国。十一年,淮阴侯国降为县。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射阳侯国为县。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射阳县属临淮郡。王莽称制,改射阳为临淮亭,淮阴为嘉信。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刘荆为山阳公(治白马湖北),山阳之名始见。东汉末年,广陵郡移治射阳。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广陵、临淮2郡改为临淮、广陵、山阳等5郡,山阳郡治所在山阳县。时射阳与山阳并存,分属临淮、山阳2郡。萧齐时,阳平郡寄治山阳。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山阳官渎(邗沟)以西300户置寿张县,割直渎(盱眙禹王河)、破釜塘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县之名始见。两县属原先寄治山阳的东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置楚州,治淮阴。十二年,移楚州治山阳县,州旋废。隋大业(605~617年)初,去淮阴县入山阳县,不久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东楚州,治山阳县。八年,裁西楚州,东楚州改称楚州,仍治山阳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楚、泗、承州。涟水军镇抚使、淮东安抚制置使、京东河北镇抚大使等均驻节楚州山阳城。绍定元年(1228年),李全火烧楚州城,遂废楚州,升山阳县为淮安军,隶宝应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淮东安抚司于山阳。次年,改为淮东总管府,时县境设有山阳、淮安、淮阴、新城4县。二十年,改总管府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3县入山阳县。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阳。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淮安府山阳、盐城2县地置阜宁县。民国元年(1912年),淮安府裁撤。3年,山阳县改称淮安县。抗日战争时期,楚州分属两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运西地区属民国29年8月成立的淮宝县抗日民主政府,运东地区属民国29年10月成立的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35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县划出,为苏皖等五行政区直辖市;9月,淮城市又并入淮安县。民国37年12月,淮城等二次解放,与清江市合组成立两淮市。次年3月,裁两淮市,淮城区仍属淮安县。1950年3月,淮宝县裁撤,其部分辖地归淮安。时淮安属盐城专区。1954年8月,淮安县由盐城专区划入淮阴专区。1983年3月,成立省辖淮阴市,淮安县属淮阴市。1988年2月,撤销淮安县,建立淮安市(为县级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淮安撤市建区,更名为楚州区。
境域演变
宋初,山阳县东南境至射阳湖,与宝应、盐城分湖为界;西南至石鳖山;县西界与淮阴县犬牙交错。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淮安、淮阴、新城3县入山阳,山阳县地域兼及数县。至明初,山阳县作为附郭县,北滨淮河,西及高家堰,东南跨射阳湖,东北至马逻、庙湾镇、羊寨子,与元代相仿。清初,县域与明代无异。雍正十年(1732年),以庙湾镇为阜宁县治,并割马逻、羊寨子等乡镇,于是县东北境入阜宁县。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于小清口的清河县城坏,以山阳县的清江浦为清河县治。同时,将清江浦周围原属山阳县的10余乡(包括王家营等地)分割给清河县。此后,山阳县境没有什么改变。此间,山阳县县治“西至清河圆通庵界二十七里,又西至清河县治三里。西南至盱眙周桥界西二十里,又西南至盱眙县治六十里。南至宝应黄浦闸界六十里,又南至宝应县治二十里。东南至盐城金吾庄界八十里,又东南至阜宁县治九十里。北至安东县治六十里。西北至清河县朱家沟界三十里。全境东西广百有七里,南北袤百八十里。”民国年间,淮安县境与晚清山阳县境大体相同。新中国建立后,四境略有变化,如原属淮安县的曹甸划归宝应县,原属涟水县的吴码、龚营、宋集等地划归淮安县,原属淮安县的高良涧划归淮阴县等等。淮宝县裁撤后,运西之地大部复归淮安。1963年,仁和、黄集、岔河划归洪泽县。
1983年9月,运西的黄码、盐河2乡划归清浦区。至此,运西地区仅有南闸、三堡、范集、林集4乡属淮安。
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时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淮安市楚州区,以原县级淮安市的行政区域为楚州区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淮城镇。
?年,淮安市辖12个镇、17个乡:淮城镇、流均镇、板闸镇、朱桥镇、平桥镇、溪河镇、钦工镇、苏嘴镇、林集镇、车桥镇、上河镇、席桥镇、顺河乡、三堡乡、宋集乡、施河乡、泾口乡、茭陵乡、仇桥乡、范集乡、博里乡、城东乡、建淮乡、南闸乡、复兴乡、南马厂乡、季桥乡、马甸乡、徐杨乡。
2000年,淮安市辖15个镇、1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200679人,其中: 淮城镇 165030 平桥镇 39713 上河镇 28662 朱桥镇 44846 溪河镇 31879 施河镇 41423 车桥镇 64267 泾口镇 46457 流均镇 63671 苏嘴镇 40961 钦工镇 34585 顺河镇 41829 林集镇 21719 席桥镇 30912 博里镇 44912 建淮乡 35427 马甸乡 30084 仇桥乡 40150 复兴乡 36544 茭陵乡 30866 宋集乡 37436 季桥乡 35467 城东乡 43297 南马厂乡 20210 徐杨乡 38283 三堡乡 32706 南闸乡 32679 范集乡 30280 白马湖农场虚拟镇 16384
2002年6月徐扬乡划归淮安经济开发区。
2003年,楚州区南马厂乡小堆村、高张村以及马厂村的一、二、三、四村民小组划归清河区徐杨乡管辖;楚州区席桥镇熊胡村、福康村划归清河区徐杨乡管辖。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辖21个镇、6个乡。(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淮城镇 面积42.00平方千米,人口182659人。 平桥镇 面积46.00平方千米,人口 40577人。
上河镇 面积33.75平方千米,人口 32223人。 朱桥镇 面积51.58平方千米,人口 46936人。
溪河镇 面积43.08平方千米,人口 32869人。 施河镇 面积57.75平方千米,人口 45216人。
车桥镇 面积64.00平方千米,人口 63758人。 泾口镇 面积56.80平方千米,人口 45586人。
流均镇 面积88.60平方千米,人口 63373人。 苏嘴镇 面积59.87平方千米,人口 40662人。
钦工镇 面积50.40平方千米,人口 38249人。 顺河镇 面积77.56平方千米,人口 42343人。
林集镇 面积36.60平方千米,人口 22095人。 博里镇 面积71.91平方千米,人口 46833人。
马甸镇 面积34.00平方千米,人口 31096人。 席桥镇 面积30.00平方千米,人口 32926人。
复兴镇 面积64.54平方千米,人口 38224人。 季桥镇 面积51.40平方千米,人口 35196人。
仇桥镇 面积74.47平方千米,人口 43402人。 南闸镇 面积34.57平方千米,人口 32387人。
建淮乡 面积34.79平方千米,人口 36681人。 茭陵乡 面积35.46平方千米,人口 33011人。
宋集乡 面积57.23平方千米,人口 34470人。 城东乡 面积37.24平方千米,人口 45245人。
南马厂乡 面积11.37平方千米,人口 12542人。 三堡乡 面积37.08平方千米,人口 32528人。
范集镇 面积91.92平方千米,人口 30403人。
2008年,将楚州区席桥镇的李席居委会和东邱村委会划入南马厂乡,并将调整后的南马厂乡划归清河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楚州区行政区域面积 1517.6平方千米,人口119.3万人,辖21个镇、5个乡;其中,席桥镇行政区域面积45.9平方千米,人口2.15万人,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 |
|
一 区域构造
市境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苏北坳陷的北缘。构造线主要方向以NE向及NEE向为主,并被较亲的NW向平移断层所切割。褶皱和断裂较发育。市境次一级的构造主要是建湖隆起和涟阜凹陷,为一隆一凹的构造形态。
二 褶 皱
根据石油勘探资料,按中、新生代的构造轮廓,并袭用石油大队所定名称,市境褶皱主要有:
涟(水)——阜(宁)凹陷 位于涟水、淮安、阜宁一带。走向NE45~500。凹陷内伴随有北东向断裂,将凹陷切割成次一级的宽缓褶皱。市境内自北而南有:
涟 南 凹 陷 地质构造位置在涟水——大东凸起之南。市境地理位置包括宋集、钦工、茭陵、南马厂等乡镇。主要发育地层有盐城群、三垛组、戴南组、阜宁组、泰州组,新生界沉积厚度约1100米。该凹陷走向NE500,西端在徐扬一带逐渐封闭,东端延伸至阜宁县境。此凹陷被一系列向北倾斜的走向断层切割呈断阶状。南部断层落差大,北部落差小,使之形成不对称的地堑断凹。
苏 家 嘴 凸 起 位于涟南凹陷与阜宁凹陷之间,走向NE450,市境地理位置包括苏嘴、复兴、顺河、仇桥、季桥、朱桥、淮城等乡镇。西端向南开阔,东段向北东方面延伸至滨海隆起,中部较低,并保存有泰州和阜宁组部分地层。新生界沉积厚度为500~1000米。受断层切割呈北陡南缓的断块凸起。
阜 宁 凹 陷 起身NE450。其西端位于建湖隆起与苏家嘴凸起之间,东部与盐城凹陷相连,市境地理位置包括博里、车桥、溪河等乡镇。主要发育地层有盐城群、三垛组、阜宁群、泰州组等。新生界沉积厚度约1000~1500米。
建 湖 隆 起 位于洪泽至建湖一线,市境地理位置包括范集、林集、南闸、平桥、流均等乡镇。该构造带总体呈东西向展布,由于受新华夏系及淮阳山字型东翼反射弧干扰,致使其西段转向南西,该隆起在市境主要为震旦系及下部古生界组成的复式褶皱。中生代隆起,对晚白垩世及第三纪的沉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北界为第三纪沉积边界。
三 断 裂
市境主要断裂构造有:
小金元——羊寨断裂 位于本市小金元——涟水县薛桃园——阜宁县羊寨,全长约38公里。断面产状:走向50~600,倾向140~1500,倾角约600。它是涟水——大东凸起与涟南凹陷的分界断裂,对涟南凹陷的下第三系沉积起控制作用。上盘(北西盘)除浦口组外,尚见有三垛组复;下盘(南东盘)三垛组广泛分布,断裂向南东消失于阜宁群中。
平桥——流均断裂 自市境平桥向NEE方向延伸,径流均延入阜宁县境内,长约75公里,为建湖隆起的北界断裂。断面倾向 北西,倾角约600。
丁嘴——泾河断裂 自宿迁市丁嘴经本市白马湖农场至泾河,北西走向,为一平移断层,错断平桥——流均断裂具左旋性质。
水 文 地 质
一 含水岩组划分
市境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新生代松散沉积岩类孔隙水。可划分为三个含水岩组。
第一含水岩组——浅层水,属潜水和浅层承压水。含水层时代相当于第四纪全新世——晚更新世。
第二含水岩组——中层水,属中层承压水。含水层时代相当于早、中更新世。
第三含水岩组——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藏深度一般大于150米。含水地层相当于中——上新统盐城群上段。
二 水文地质分区
浅 层 水 含水层岩性总的来说,是以细砂、粉砂为主,其次是亚砂土及含有粉砂薄层或钙质结核亚粘土。潜水层与下部浅层承压水之间无好的隔水层,在许多地区通过“天窗”直接发生水力联系。市境北部和中部,即范集——平桥——施河一线以北地区,含水层有3~4层细砂,局部地区可达6层;砂层厚度一般在20~25米,个别厚达39.5米;含砂比率高达40~50%,局部地区可达63.7%。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000~1500吨/日(井径0.4米,降深10米的标准井型,下同),个别达2000吨/日以上。
市境南部地区,即范集——平桥——施河一线以南含水层为泥质粉砂,夹亚粘土。砂层很不发育,一般只有5米左右,地层含砂比率约10~15%。单井涌水量仅100~200吨/日。浅层水水位埋藏深度,西北部深,西南部浅。废黄河自然堤区水位埋藏深度一般在5~6米,往南到流均镇附近,水位埋藏深度一般都小于2米。浅层水的化学类型多属HC03-C a·Na型和HC03-Ca·Mg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硬度小于20德国度,为可食用的淡水,并适于农田灌溉和工业使用。
中 层 水 市境东北部苏嘴一带,含水层岩性为含砾细砂及泥质中砂,砂层厚度30~40米;含砂比率40~50%。单井涌水量小于1000吨/日,一般为400~500吨/日,属中等富水区。市境西南部的淮城、范集、林集、三堡、南闸、平桥一带,含水层岩性为泥质中细砂及粉细砂,砂层厚度一般约20米,个别地区达30米;含砂比率约30~40%。单井涌水量在400~500吨/日,亦属中等富水区。市境中部的宋集、钦工、南马厂、顺河、朱桥、仇桥、博里、车桥、溪河、流均、泾河一带,含水层岩性以含砾的粗砂及中粗砂为主,砂层层数多,厚度大,一般为40~50米;含砂比率为45~50%,个别达70%,属河床相沉积。单井涌水量都大于2000吨/日,是本市主要富水地段。
中层水含水层属顶板埋藏深度自西向东逐渐变深,西部淮城一带小于50米,东部苏嘴一带达100米。中层水的化学类型为HC03-Na·Na型,水质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水温180C;矿化度0.40~0.84克/升,硬度一般为11.5德国度,不含有害元素,未被污染,水质符合国家颁发的饮用水标准,是一良好的供水水源。作为工业用水PH为7.0~8.4,属硬碱性水;锅圬总量在500毫克/升左右,属锅圬多的水。在用于锅圬水时,应进行适当的处理。作为农业灌溉,锅吸附比为1.13~3.38,钠(碱)危害很低,是较好的灌溉水源。
深 层 水 含水层为上第三系盐群上段河湖相中细砂孔隙承压含水岩组。市境钦工——三堡——朱桥——车桥——泾口一线以西和以南,含水层岩性以泥质细砂为主,夹有薄层的泥质中砂,厚度约10米,砂层厚度占含水岩组总厚的5~10%。单井涌水量300吨/日左右,属中等富水区。该线以东和以北含水层含砾粗中砂为主,夹有粗砂、中砂及粉细砂;厚度40~50米,含砂比率30~40%,为一古河床沉积,透水性好。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吨/日,属水量丰富区。深层水的水位埋藏深度一般在1~2米;局部地区如流均一带,承压水位高出地表为局部自流区。含水层顶板埋藏深度约120~150米。深层水的水化学类型及水质均同于中层地下水。
工 程 地 质
根据地貌形态、岩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市境可分为4个工程地质区,各区又有一定的工程地质层组成。
一 堤内滩地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
分布于市境北部边界废黄河自然堤区,其他貌形态呈长条状高地,地面高程7~9米,潜水位埋藏深度5米左右。地表沉积物主要为黄泛冲积粉细砂,层厚2~5米,结构松散,较紧密遇水崩介,易形成流砂。天然含水量26.7~32%,孔隙比0.78~0.86,比重2.69~2.72,饱和度93.1~100%,贯入击数3~10击,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14吨/平方米。
二 冲洪积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
地表沉积物为黄河泛滥堆积物,分布于废黄河自然堤南侧,包括板闸、城东、淮城、徐杨、南马厂、钦工、宋集、茭陵、苏嘴、复兴、顺河、仇桥、朱桥、车桥、博里等乡镇。主要工程地质层有亚砂土、亚粘土层。
亚 砂 土 层 层厚2~5米,灰黄色,松散饱水,贯入击数6~9击,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0~14吨/平方米。
亚 粘 土 层 灰黄色、松软、潮湿、可塑,层厚2~4米,含水率23.2%,湿容重1.98克/立方厘米,干容重1.51克/立方厘米,比重2.68,天然孔隙比0.68,饱和度0.96,凝聚力0.16公斤/平方厘米,内摩擦角220,贯入击数17~24击,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6~24吨/平方米。
三 冲湖积水网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
分布在市境西南白马湖北侧的范集、南闸、林集一带,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约2米。地表沉积物为灰褐色亚粘土,厚7.5米左右,结构较为紧密,有机质含量较高,潮湿可塑,饱水时容易压紧。含水率25.7%,湿容重1.95克/立方厘米,干容重1.64克/立方厘米,比重2.72,天然孔隙比0.78,凝聚力0.32公斤/平方厘米,内摩擦角130,贯入击数8击,地质容许承载力约10吨/平方米。
四 泻湖平原松软岩类工程地质区
分布于市境东南部流均、泾口一带。主要工程地质层有淤泥质粘土和亚粘土层。
淤泥质亚粘土 层厚2~9米,灰褐灰黑色,具高压缩性,天然含水量45~68.1%,孔隙比1.27~1.94,凝聚力0.10~0.12公斤/平方厘米,贯入击数1~3击,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8吨/平方米。
亚 粘 土 层 物理力学性质与冲洪积平原亚粘土层相同。
矿 藏
市境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厚,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尚未发现有价值的金属矿藏。但已探明地下岩矿储量巨大,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淮安盐矿位于东经119000′~119021′,北纬33020′~33040′范围内,以淮城镇为中心,西部旁及淮阴县、市区部分地区,面积为247平方公里。该矿系1956年江苏省石油勘探指挥部和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第三地质队在钻探中发现。1978~1985年间,探明储量为2500亿吨,含矿地层为中生代白垩系浦口组(K2p),顶板埋藏深度800~900米,边缘矿层顶板埋藏600~700米,含盐系地层厚达1400~1800米,盐层累计厚度平均为347.41米,矿层含盐率一般为50~60%,盐层品位中等。1500米深度以上含盐系厚度为967米;盐矿床累计厚度377米,储量为1018.05亿吨。这是一特大型盐矿床,将为淮安发展以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对发展淮安经济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地 貌 特 征
淮安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高程一般在4~7米,平均约6米(以废黄河入海口为零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最高点位于徐杨乡小埧废黄河滩,真高9.7米;最低点位于流均镇湖荡地区,真高仅1米。境内河渠纵横,水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苏北灌溉总渠横穿东西。地质钻探资料表明,淮安境内是典型的冲积平原,近一千万年来地壳以沉降为主。古代淮安离黄海很近。淮河和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夺淮入海后的黄河流经淮安,带来大量泥沙沉积,使地面不断淤高。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年黄河北徙后,形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宏大的黄泛冲积平原。淮安灌溉总渠南部分地区,就属于这个平原的一部分。而渠南大部分地区,则为江淮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和淮河搬运来泥沙沉积而成。
河 流
里 运 河
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种。总长度为1794公里,南起杭州,北至北京。自淮阴杨庄以上为中运河,杨庄以下为里运河,在淮安境内的长度为35.8公里,它由邗沟演变而成。1959年开拓运河村,因该河段通过淮阴、淮安两市区,开挖出土不方便,就在里运河以西另挖新河,称为大运苏北灌溉总渠河。大运河南起苏北灌溉总渠,北至淮阴杨庄,淮安境内长13.7公里。目前,里运河担负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引用淮水灌溉;也是南北航运和南水北调的干线,最大流量约200立方米/秒。
苏北灌溉总渠
是1951年冬~1952年春开挖的一条人工河道。西起洪泽湖边的高良涧,东至扁担港,流入黄海,全长168公里,淮安市境内长约53.5公里。它西起范集乡张玉河口,东至苏嘴乡杂姓庄,是淮安排淮河洪水入海,引江水、淮水灌溉,排除沿线积水和东西通航的主要河道。
废 黄 河
位于淮安北部,是淮安与淮阴、涟水两县的分界河流。废黄河是历史上黄河南徙侵淮期间(1194~1855年)留下的故道。该河在市境内的长度约47.65公里。夏季水位约7米,冬季水位约5米。夏季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上游来水的多少;冬季因闸埧关闭,没有径流下流。现在废黄河是渠北片的一条重要排灌河道,在这条河流上建有茭陵抽水站等水利工程。
淮安市境内除上述3条流域性河流外,内部原有骨干河流25条。新中国建立后,开挖新干河15条,部分老干河被灌溉总渠分割,部分在整治中连并,现共有骨干河流43条。 |
|
- n.: Chuzhou District
|
|
楚州 |
|
|
|
楚州区盐务管理局 | 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防保所 | 淮安市楚州区卫生防疫站 | 淮安市楚州区教育局 | 淮安市楚州区仇桥镇防保所 | 淮安市楚州区眼病防治中心 | 淮安市楚州区招生办公室 | 淮安市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 淮安市楚州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 淮安市楚州区林集中心卫生院防保所 | 淮安市楚州区范集乡卫生院防保所 | |
|
|
淮城镇 | 城东乡 | 泾口乡 | 复兴镇 | 溪河镇 | 平桥镇 | 顺河镇 | 季桥镇 | 林集镇 | 朱桥镇 | 上河镇 | 马甸镇 | 施河镇 | 车桥镇 | 泾口镇 | 流均镇 | 博里镇 | 仇桥镇 | 苏嘴镇 | 钦工镇 | 席桥镇 | 南闸镇 | 范集镇 | 建淮乡 | 茭陵乡 | 宋集乡 | 南马厂乡 | 三堡乡 | 范集乡 | 白马湖农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