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江蘇 >南通 > 港閘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Gangzha District
  郵編:226001 代碼:320611 區號:0513
  拼音:Gǎng Zhá Qū,Gangzha Qu
  
    港閘區位於江蘇省東部。總面積134平方千米。總人口18.23萬人(2006年底)。全區轄6個街道:永興街道、唐閘鎮街道、天生港鎮街道、秦竈街道、陳橋街道、幸福街道。
基本概況
  港閘區位於江蘇省東部。總面積134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人(2004年)。港閘區轄6個街道:永興街道、唐閘鎮街道、天生港鎮街道、秦竈街道、陳橋街道、幸福街道。郵編:226002。代碼:320611。區號:0513。拼音:GangzhaQu港閘區位於蘇中地區的東部沿海,長江入海口北岸,南枕長江,與滬、錫、蘇、常隔江相望,東北瀕臨廣袤的蘇北平原,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南通市城區中心區域的一翼,有“揚子江窗口”之稱。港閘區是南通市區以工業為主、現代服務業為輔、城市居住相配套的重要組團。區內為長江衝積平原,河流縱橫,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景色宜人。總面積134.23平方公裏,耕地面積8.63萬畝,糧食作物面積 9.77萬畝;擁有9公裏長江岸綫,天生港港區是南通港的上遊重要組成港區。現轄唐閘鎮街道、天生港鎮街道、秦竈街道、幸福街道、陳橋街道五個街道、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港閘經濟開發區,共47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總人口萬人。
自然地理
  港閘區為長江衝積平原,河流縱橫,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景色宜人。擁有着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的交通條件,現已形成以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為主骨架,水、陸、空三位一體,內聯外延,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設有寧通、通啓、沿海高速公路入口處三個,北距南京264公裏,東距上海128公裏;通揚、通呂、九圩港運河等主幹水係由此匯入長江,通江達海;已投入運營的新長鐵路在我區設站而過,北與素有“歐亞大陸橋”之稱的隴海鐵路大動脈緊密相連;開通國內主要大中城市航綫的民航南通機場傍區而設;區內主幹道、村鎮公路錯落有緻,腹地全面拉開。2008年,蘇通長江大橋建成,港閘區在時空上實現與上海及國際全方位接軌、融合,與外界的溝通聯繫將更加便捷。港閘區將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中心——上海都市圈內獨具吸引力的現代工業區。
歷史沿革
  港閘區的前身是原南通市郊區,1991年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將原南通縣的陳橋鄉、幸福鄉和秦竈鄉,原城區管轄的唐閘鎮、天生港鎮劃郊區管理,將郊區所轄的任港鄉、鐘秀鄉、八廠鄉、狼山鄉劃歸城區管轄,經國務院批準,將郊區更名為港閘區。1993年設立港閘經濟開發區,1996年秦竈鄉撤鄉建鎮,2001年蘆涇鄉並入閘西鄉,港閘區轄四鄉(幸福鄉、陳橋鄉、閘西鄉、閘東鄉)三鎮(唐閘鎮、天生港鎮、秦竈鎮)一個街道辦事處(永興街道辦事處)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港閘經濟開發區)。2005年和2009年港閘區再次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全區現轄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港閘經濟開發區(和永興街道合署辦公),五個街道(天生港鎮街道、唐閘鎮街道、秦竈街道、幸福街道、陳橋街道)。
  1991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南通市郊區更名為港閘區。 
  2000年,港閘區轄3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24448人,其中: 秦竈鎮 25513 唐閘鎮 25759 天生港鎮 7719 閘東鄉 24233 永興鄉 28837 蘆涇鄉 27648 閘西鄉 27665 陳橋鄉 29454 幸福鄉 27620 
  2003年行政區劃一覽:轄1個街道、3個鎮、4個鄉。(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唐閘鎮 轄:社區居委會(大南、新工房、新華、西洋橋、閘北、疏航橋、公園、大橋、閘港橋)。
  天生港鎮 轄:社區居委會(三八、通燧、澤生、果園、江海)。
  秦竈鎮 轄:村委會(秦竈、橋北、橋東、八裏廟、西安橋、袁橋、費橋、秦北)。
  閘東鄉 轄:村委會(閘東、橫河、花墻、長岸、尖溝頭、高店、新園)。
  永興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曙光);村委會(永興、節制閘、曙光、東港、蘆涇港、窯墩壩)。
  閘西鄉 轄:村委會(五星、福利、國慶、八一、新閘、竜潭、愛國、白竜廟)。
  陳橋鄉 轄:村委會(陳橋、陳橋北、樹北、育愛、集成、河口、五裏樹、長路、葆華)。
  幸福鄉 轄:村委會(幸福、管園、文俊、秦西、施店、祖望、花橋、轉水、蔣壩)。
  港閘開發區
  2004年底行政區劃一覽: 
  秦竈鎮 面積19.63平方千米,人口32122人。 閘東鄉 面積14.89平方千米,人口19069人。
  閘西鄉 面積23.99平方千米,人口28060人。 陳橋鄉 面積29.09平方千米,人口27851人。
  幸福鄉 面積20.48平方千米,人口23469人。
  2005年8月,南通市政府《關於調整港閘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通政發46號),根據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54號):一、同意撤銷天生港鎮和閘西鄉,以原兩鄉鎮所轄區域設立天生港鎮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高墩圩橋西原閘西鄉政府。辦事處管理5個居民委員會和8個村民委員會。二、同意撤銷唐閘鎮和閘東鄉,以原兩鄉鎮所轄區域設立唐閘鎮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唐閘鎮。辦事處管理9個居民委員會和7個村民委員會。三、同意撤銷秦竈鎮,以原轄區域設立秦竈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秦竈鎮。辦事處管理8個村民委員會。區劃調整後,港閘區轄4個街道、2個鄉。
  2009年1月,南通市政府《關於調整港閘區部分行政區劃的請示》(通政請〔2008〕99號),根據省政府《關於調整南通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3號):
  一、同意撤銷港閘區幸福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幸福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幸福居委會,管理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
  二、同意撤銷港閘區陳橋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陳橋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河口自然集鎮,管理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
地方文化
  通劇
   通劇是南通地方戲麯劇種。原為僮子戲,它源於上僮子。所謂“僮子”即民間職業巫師,發源於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覡與當地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漸形成了有鮮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覡的另一個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鄉間從事迷信活動上僮子的過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說唱神鬼詞句及七字調、古兒書唱本加工後,化妝登臺,串演戲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鑼鼓伴奏的演唱、粗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詞,為農民群衆喜聞樂見。僮子的做“勸”(勸世文)演戲,儘管純樸得過於簡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卻千真萬確是典型的民間戲劇,並擁有數十萬計的觀衆,長演長盛,歷久不衰,象南通這樣地處沿海地區,經濟和文化發達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樸的風貌,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建國後,僮子摒棄其祭神驅鬼的迷信內容,利用其說唱形式,演現代劇,推陳出新,逐步改造成為通劇,在編導、表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來,南通僮子不僅被列為專門課題重點研究,而且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註重和興趣。
  南通侗子會
   從前,南通郊鄉每年秋熟登場之後,總要舉行“侗子會”,又叫“圩塘會”,由圩塘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選定在月中望日,邀請侗子演戲,藉助“天燈”,尋求歡愉。
  “侗子會”開始,高竪黃竜旗,由主持者點香開壇,請來侗子圍場做雜技表演:“攻火圈”、“鑽火刀”、“劃虎跳”……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圩塘中若有此技藝者,也可獻藝湊趣。下午由主持者率領,舉行一種叫“收災”的活動來慶祝豐收。夜晚以皓月當燈,還挂荷花宮燈助明,由侗子演戲。戲目大多取材民間口頭說唱,或七字唱本,以製惡揚善的勸世劇居多。
  據說,清嘉慶年間,通州一侗子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和一副響亮的嗓子,抓住患者心理說唱“包公賑糧”,“治愈”了縣官老母的憂鬱癥。老母拉着兒子一起聽唱本,兒子如夢初醒,減免了百姓賦稅。從此,侗子身價隨之而高。侗子會也隨之出現,圩塘與葦塘之間還進行會演。建國後,“侗子會”風俗不復存在,侗子也轉為通劇藝人。
風土人情
  立夏那天,南通時興孩子胸前挂蛋。相傳瘟神嗜睡,直至立夏之日方醒,散瘟布疫,孩童胸前挂蛋者最甚。女媧聞訊,與瘟神辯理,瘟神無奈承認,立夏之日,凡孩童前挂蛋者一律不得傷害。傳說雖無從稽考,但這天孩子母親總要選擇個頭大的鵝蛋、緑殼的鴨蛋、紅通通的雞蛋,煮熟挂於孩子胸前,同時還留下兩句謠諺稱:“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立夏之日多食禽蛋,“美食傢”們還特地做上一碗甜菜蛋湯。
  立夏中午還用籮筐挂秤“稱人”,給孩童稱體重,有時稍稍在籮筐裏放塊石頭,增加些重量。稱時,秤砣衹可嚮外挂,“不作興”往裏移,報數字逢九就報“十”,圖個吉利。
  若立夏之日,天氣晴朗,會遊泳的孩童還得下河洗澡,這一年遊水腿肚不會抽筋。這天,家庭主婦還曝曬被褥、衣服等物。
行政區劃
  江蘇省南通港閘共分有陳橋街道,幸福街道,唐轄鎮街道,秦竈街道,天生港鎮街道以及港閘經濟開發區六個區域。
  陳橋街道位於南通市區北大門,是南通知名的“鈑金之鄉”、“造船之鄉”、“建築之鄉”,素有“民營經濟搖籃”的美譽。全鄉總面積29.1平方公裏,下轄9個行政村,總人口2萬8千餘人。
  幸福街道位於南通市主城區北郊,東至秦劉河,與通州市興仁鎮相連,西至通揚運河,與百年老鎮唐閘鎮接壤,北鄰通州劉橋鎮、港閘區陳橋街道。境內通劉公路縱貫南北,通啓高速橫穿東西,新長鐵路和通寧大道斜越而過,南通火車客運站座落在該街道秦西村。它既是一個革命老區,涌現出宋祖望、單鶴濤等一大批革命英烈,又是一個人文底藴十分豐厚的地方,孕育出末代舉人薛穆清先生等一批文人墨客。幸福街道原隸屬通州市劉橋區,1991年區劃調整,和秦竈鎮、陳橋鄉一起劃入港閘區。該街道現轄9個行政村,218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8.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8萬畝,總人口2.5萬人。
  唐閘鎮街道是在2005年8月8日,港閘區委、區政府為了強化城市綜合功能,根據《南通市政府關於調整港閘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精神,撤銷原閘東鄉、唐閘鎮建製,以其原管轄區域設立的新街道。該街道東起秦竈河,與秦竈街道相鄰,南臨通呂運河,與南通市崇川區鐘秀街道隔河相望,西與天生港鎮街道和港閘開發區接壤,北與陳橋街道、幸福街道相鄰。轄區總面積17.66平方公裏,常住人口5萬餘人,轄7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會。秦竈街道地處南通市北郊,通呂運河北岸,港閘區的東部,素有南通“北大門”之稱。該街道南與崇川區鐘秀街道接壤,東和北與通州市興仁鎮毗鄰,西與港閘區唐閘街道、幸福街道隔河相依。通呂運河、南通外環北路、長岸路、怡園路、永興大道橫穿東西,英雄竪河、江通公路、南通市中軸綫工農北路延伸段、通京大道、國強路、石橋路縱穿南北,水陸交通便捷。
  秦竈街道原屬南通縣管轄,1981年為秦竈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秦竈鄉,1991年南通市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劃歸南通市港閘區管轄。1995年撤鄉設鎮,2004年撤鎮改設街道。全街道總面積18.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3252畝,總人口22069人,農業人口18663人。
  天生港鎮街道地處南通市區西大門,南臨長江,北依通揚運河,西靠九圩港,東傍港閘經濟開發區,二0四國道穿境而過,集交通要道與黃金水道於一身,是南通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天生港鎮片區所在地,街道總面積25.89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34萬畝,總人口近5萬人,農業人口1.84萬人,轄8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
  江蘇省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位於南通市區的西北翼,是199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開發區,也是全省沿江重點開發的十五大園區之一,規劃面積9.9平方公裏。開發區管委會與永興街道辦事處合署,下轄6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
經濟概況
  港閘區突出加快發展主題,積極實施“工業立區、城建興區、開放活區、富民強區”四大戰略,經濟發展呈現持續高位運行的強勁態勢。多年來,港閘區財政收入以每年40%以上的增幅增長,工業經濟主體指標增幅在南通市名列前茅。農業結構更加優化。初步形成了以無公害蔬菜、乳製品生産、花卉苗木、特種養殖為特色的城郊型農業産業化格局,上半年實現農業增加值0.8億元,同比增長5.1%。工業基礎更加雄厚。
  2004年,港閘區工業産值躍上了百億新平臺,實現工業産值110億元。全區初步形成了紡織、機械、電子、輕工、化工、食品、船舶、建材等八大主導産業。上半年實現工業産值97.78億元,同比增長33.9%;實現工業增加值20.74億元,同比增長17.6%。其中310傢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産值75.72億元,億元以上企業實現産值39.51億元。
  商貿服務業前景看好。憑藉主要交通節點的道口優勢,逐步形成了以高檔傢居、新型建材、汽貿汽配銷售為主的專業市場帶和特色市場群。上半年實現服務業營銷收入34.2億元,同比增長15%;實現服務業增加值6.93億元,同比增長17%。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上半年,新辦三資企業31傢,協議註册外資20890萬美元,完成註册外資到賬5095萬美元;完成自營出口38744.6萬美元,實現勞務合同額351.99萬美元,營業額1731.99萬美元。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8.47億元,同比增長16.3%;實現財政收入7.25億元,占年初計劃的47.0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7.66億元,同比增長19.9%,其中完成工業投入14.21億元,同比增長30.5%。
財政收入
  2007年全區實現財政收入258889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03481萬元。全年結算總財力70361萬元,當年支出 69055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5737萬元;基金預算支出23318萬元。年終滾存結餘14560萬元,其中:一般預算結餘10762萬元;基金預算結餘3798萬元。
  2007年末全區財政供給人數4332人,其中:在職人員2649人;離休人員50人;退休人員1633人。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財政收入逐年遞增。2003年全區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036萬元(屬地口徑),2004年為41113萬元,2005年為59720萬元,2006年76443萬元,2007年103481萬元。在財政收入和可用財力不斷增加的同時,全區先後推行了一係列財政改革措施,1998年在全區實行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綫管理,1999年推行政府採購,2000年成立會計管理與結算中心,2001年實行農村稅費改革,2001年對全區教師工資實行區財政統發,2003年在區本級行政事業單位中實行部門預算,2006年對部分預算單位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並推廣使用公務卡,2007年國庫集中支付全面推開。
城市建設
  2007年該區緊緊圍繞“打造北翼新城,建設南通強區”的目標,按照完善功能、改善形象、塑造特色、增創亮點的總體要求,大力推進以功能和景觀塑造為核心的港閘新城建設。
  進一步完善“五橫九縱”路網框架,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加快我區主次幹道及配套設施建設。順利實施城北大道、馬躺路橋南接綫等市級道路以及石橋路北延、火車站前二號路秦竈段等區級道路建設。全面完成11項污水截流工程,基本完成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前期工作。投入6000多萬元,順利完成南通鐵路“一綫三中心”建設過程中的徵地拆遷、取土坑落實和施工保障任務。
  項目前期拆遷有序開展。完成市級拆遷項目28項,完成區級拆遷項目26項,拆遷工作的順利推進,為市級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和地塊開發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居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全年新開工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面積4.4萬平方米,年底纍计新竣工18.7萬平方米,可安置1665戶。全年已竣工低價位商品房面積41.7萬平方米,其中唐閘公園一村危房改造7.98萬平方米,可安置3538戶。50畝保障性商品房目前已經全部開工建設,預計2008年底竣工並可安置約570戶。
  全區新建城市緑色通道6公裏,新增城市緑地面積30公頃。為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我區人居生態環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剋服用地瓶頸,加大了土地的收儲和出讓力度,地塊收儲成效明顯。全年收儲經營性用地8塊,面積1103.86畝。2007年已出讓經營性地塊14塊,總面積1532.56畝,回籠資金24.36億元。通過加快地塊收儲、出讓和開發,全區初步形成了以華都商業廣場、美麗華、高迪晶城等為代表的城市建設新亮點。
科教文體
  教育
   全區區屬學校共有22所,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包括5所中學和16所小學,1所九年一貫製學校。在校老師1058人,在校學生13705人,另有幼兒園22所,其中小學附設幼兒園(班)9所,街道集體辦幼兒園5所,民辦幼兒園8所,在園兒童3911人;成人中心校6所。全區所有街道均達省教育現代化先進街道。轄區內另有南通中專,南通商貿高等職業學校,市二中,1所民辦學校紫琅學院。我區加大教育佈局調整力度,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獲省“雙高”普九先進區、規範教育收費示範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
  文化
   全區現有唐閘(區屬)、天生港(街屬)兩個文化館,1個嫁接在區委學校的公共圖書館;6個街道文化站;12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47個行政村文化活動室。有群衆文化學會,音樂、美術、書法協會各1個。文化市場經營單位共有231傢,其中印刷企業40傢,打字復印點50傢,書刊零售出租點64傢,遊戲、遊藝經營單位32傢,音像製品經營單位61傢,流動電影放影隊3傢。
  體育
   全區現有信鴿協會、風箏協會、體育舞蹈協會、老年體育協會、少兒武術協會、乒乓球協會、少兒國際舞培訓俱樂部等7個社會團體;有省培養足球後備人才重點學校1所,區少兒女子足球隊3支;有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4個;有市陸海空模型運動特色學校對所;服務群衆健身的體育健身工程1個,體育健身路徑17個,健身點街道覆蓋率100%,社區覆蓋率74%。轄區還有個人投資的紫光風箏藝術館和寶如風箏俱樂部。
交通概況
  公路
  港閘區公路運輸便利,由穿區而過的204國道嚮西可連接寧通、京滬高速公路、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完工後抵達上海市中心衹需一個小時。
  空運
  距上海虹橋機場90公裏,距南通興東機場10公裏。南通興東機場已開通北京、廣州、廈門、深圳、大連等國內航綫,並可開展國際貨運包機業務。
  水運
  南通港是中國十大海港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內河運輸第二大港口,是上海港口左翼組合港。目前南通港已與全世界70個國傢和地區的199個港口通航。港區共有萬噸以上泊位29個,其中液體化工、燃料、液化氣、固體化工等專用泊位17個。目前南通港最大可停靠5萬噸級貨輪,可通行15萬噸級貨輪。港閘區沿江岸綫已建有3000-7000噸級泊位11座,並將建成一座5-8萬噸的泊位。此外,港閘區內河運輸也非常便捷,運輸網絡以通揚運河、通呂運河、通如運河和通啓運河為骨架組成,可通行300—500噸的貨輪。該係統與京杭大運河相連後融入全國內河運輸網絡。
  鐵路
  新長鐵路南通站就坐落於港閘區內。目前南通火車站的貨運能力為403萬噸/年,終期可形成1500萬噸/年,近期(五年內)火車通行能力為36臺次/天,遠期為76臺次/天。
港閘特産
  文蛤
   文蛤號稱天下第一鮮,又名花蛤,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真瓣鰓目、簾蛤科、文蛤屬。其貝殼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形,殼質堅厚,兩殼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註入的內灣及河口附近的細沙質海灘。
  勾針衣
   勾針衣是南通的傳統手工産品之一,有“東方珍品”之譽,南通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勾針衣,源於古時沿海婦女的漁網勾結。後來勾結技藝發展到勾結童襪、發罩、煙袋套一類簡易日用品。
  大小黃魚
   黃魚,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魚類,是“鰣、甲(長江鱘)、鯧、黃”四大名貴魚類之一。大、小黃魚頭部都有一對晶瑩潔白的耳石,是黃魚屬中血緣接近的兩種魚,但在外形、肉質、習性、産地等方面都有區別。
No. 14
  相關報道
  魅力港閘:笑迎八方賓朋浩浩長江,在這裏入海,積沙成陸,孕育出一片富饒平原。匯納百川,縱橫十一省,風采卓然,恰如引吭高歌的巨竜。如果說上海是竜的“右眼”,南通就是“左眼”。右眼璀璨奪目,照亮了世界;左眼同樣神采奕奕,商機無可限量……南通港閘區,位於巨竜的左眼黃金部位,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已成為中外客商眼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
  南通是長三角最適宜人居的城市,濱江臨海、山水交融、風景優美,2006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奬”。港閘區民風淳樸、社會安定,連年被評為“省綜合治理先進區”。港閘區具有親商、安商、扶商的優良傳統,熱情的港閘人將始終奉行“為投資者服務,讓投資者盈利”的服務理念,為投資者營造一流的生活投資環境。
  在2007’南通市港閘區(深圳)産業推介會隆重舉行之際,港閘區熱忱歡迎中外客商前往投資創業,共謀發展,實現雙贏。
  投資新機遇:區位優勢與資源稟賦
   港閘區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南通市的主城區之一,與上海隔江相望。近年來,港閘人充分發揮“靠江靠港靠上海”的區位和主城區的功能優勢,致力打造經濟發達、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南通市區北翼新城。2006年,港閘區以134平方公裏的土地創造出了GDP超100億元、財政收入超20億元、工業産值超300億元的驕人業績,處於全省領先水平。美國陶氏化學、日本三菱重機、日本可樂麗株式會社、新加坡吉寶造船、新加坡萬德國際等世界知名企業集團紛紛在港閘投資布點;上海寶鋼集團、香港中集、臺灣中環集團先後在港閘投資建立了生産基地。進入新世紀,港閘區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由於大江架橋、大河開發、大站通車、大路通達,港閘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由此得到歷史性的躍升。
  ——暢通便捷的樞紐之區。南通市位於中國東部黃金海岸和黃金水道的T型交匯處,東瀕黃海,與日本和韓國隔海相望;南臨長江,與上海一江之隔,屬世界第六大經濟圈上海經濟圈副中心。6月18日,隨着蘇通大橋合竜,滬崇啓三條連接上海的過江大通道陸續建成通車,南通將以四大過江通道優勢全方位接軌上海,並將與上海、蘇州同城共建,真正成為長三角核心圈中的“金三角”。港閘區作為南通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了南通城市諸多功能要素。這裏有“一江三河”的水運便利,更有“一站三口”的陸路交通優勢,這裏同樣具備空運的綜合條件,距離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約120公裏,距上海虹橋機場約90公裏。港閘區依托江海河聯運、水陸空互通,正逐步成為中國東部沿海承接南北、溝通東西的樞紐之區。
  ——得天獨厚的要素資源。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權威報告,在長三角城市競爭力比較中,南通資源優勢度指數得分第一。港閘區作為南通市區規劃定位中的産業重區,在港口、淡水、岸綫、電力、人力等方面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港閘區擁有10多公裏的長江岸綫和20多公裏的運河岸綫,淡水資源豐富,港口、電力資源得天獨厚。沿江建有10多座綜合性公用碼頭,可供停靠萬噸級的貨輪;港閘區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現有華能、天生港兩傢大型電廠,總裝機容量近300萬千瓦。近年來長三角用電高峰期,該區企業從未拉閘限電。港閘區還是有名的“建築之鄉”、“鈑焊之鄉”,擁有一大批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産業工人。
  拓展新空間:製造業集聚和服務業繁榮
   港閘區目前正處於工業化轉型期和城市化提升期,隨着港閘區作為長三角樞紐區地位的確立,以及區內資源潛力的充分釋放,未來港閘産業發展將呈現兩大顯著特點:先進製造業的集聚和現代服務業的繁榮。
  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以及資源優勢,港閘區已具備了較為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産業配套能力,並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區域特色和最適宜投資與發展的産業:
  依托江河優勢的臨港産業。“十一五”期間,港閘區重點發展以船舶配套業為重點的臨港産業。為搶抓世界船舶等重大裝備製造業加速嚮長三角轉移的機遇,該區在沿九圩港運河規劃建設17.6平方公裏的南通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並與中船集團、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德國國際信息技術合作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及中介組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現已集聚了以吉寶造船、亞華造船等30多傢中外船舶修造企業,鈑金加工、舾裝設備製造等多項船舶配套核心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依托傳統産業優勢的輕紡工業。輕紡工業是港閘的民生産業,區內擁有以大生集團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紡織服裝企業,具有加工品種多、市場份額大、勞動生産率高、産業鏈配套全等諸多特點。為推進産業集聚,培育産業集群,該區在港閘開發區內規劃了1000多畝土地開發建設大生工業園,現已有一批企業陸續進園。本次招商的輕紡工業涉及紡織纖維、化學合成纖維、特種功能性纖維及高檔面料項目。
  依托人力資源優勢的高新技術産業。港閘區聚集了一大批機械、電子産業的竜頭企業及核心技術,形成了以南通中集、縱橫國際為重點的機械裝備製造業板塊和以永興多媒體、萬德電子等為竜頭的光電産業集群。目前,該區投資重點包括機械電子産業,尤其是集成電路、新型元器件、光通信産品、精密機械等項目。同時生物醫藥産業也迅猛發展。港閘區具有發展生物醫藥的良好基礎和自然條件,擁有一批傳統中藥資源和中成藥産品以及精華製藥、賽奧生化等一批知名企業,港閘區歡迎廣大客商投資發展中成藥新品、研製生物技術藥品,或開發海洋生物製藥和保健藥品,積極發展醫藥新劑型,實施傳統名優中藥品種二次開發等。
  富有潛力的現代服務業。火車站的開通與擴容必將帶動周邊地區商貿業的繁榮。當前,港閘正集中精力加快火車站周邊開發,並邀請國內知名機構開展了規劃研究,將站前區規劃為現代物流區、中心商務區、高檔商貿區、生態住宅區、配套休閑區五大板塊。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將站前區打造成與長三角北翼樞紐中心區位相適應的現代商貿區和電子商務中心。
  發展新平臺:配套設施日益完善
   近年來,該區積極搶抓工業化、國際化和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有利契機,投入巨資加快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按照“因地製宜、功能互補,集中發展、集約開發”的思路加快園區開發建設,逐步形成了以省級開發區為竜頭、特色園區相配套的“兩區三園”發展平臺,總規劃面積達60平方公裏。“兩區”,一個是成立於1993年的江蘇省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這是全區對外開放的主陣地和重大項目的集聚地;另一個是近年來規劃建設的特色工業集中區——南通船舶配套工業集中區,也是全國十大船舶工業集中區之一。“三園”指的是依托區位優勢而重點開發的都市産業園、依托人力資源優勢全力建設的電子信息産業園,以及依托産業優勢精心打造的機電一體化産業園。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全部實現“七通一平”。
  為營造親商、安商、扶商的良好投資環境,港閘為納稅人誠信服務,對投資者“不說不”;他們設立擔保中心,用行動為區內企業解决融資難題;港閘造船廠、南通大地電器有限公司……紛紛受益。工商、稅務提供“一站式”的高效服務,為企業節約寶貴的時間。港閘優越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世界頂級創業中心——英國牛津高科技創業中心來港閘創辦牛津(南通)創業中心。該中心是集孵化、成長和産業化於一體的科學園。港閘區政府正在全力爭創江蘇省最佳辦事環境,打造投資者放心經營的投資區,把這裏變成江蘇省服務效率最高,商務成本最低,創業環境最優,社會文明度最高的一座“北翼新城”。(2007年06月22日 深圳商報)
英文解釋
  1. n.:  Gangzha District
近義詞
港閘
相關詞
南通溫州街道竜灣區義務教育通知學籍管理南通市港閘區教育局督導室關於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工作的通知
包含詞
南通市港閘區南通市港閘區船閘飯店
南通市港閘區金陵飯店南通市港閘區衛生防疫宣傳
南通市港閘區衛生防疫站南通市港閘區教育局、督導室關於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工作的通知
南通市港閘區教育局督導室關於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南通市港閘區康利工藝木塑廠
南通市港閘區賽肯工藝美術社
分類詳情
張開幸福鄉張開永興街道張開幸福街道張開天生港街道
張開秦竈鎮張開陳橋鄉天生港鎮街道港閘開發區
唐閘鎮街道秦竈街道陳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