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江蘇 >蘇州 > 虎丘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Overview
  郵編:215004 代碼:320505 區號:0512
  拼音:Hǔ Qiū Qū,Huqiu Qu
  
    虎丘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側,東臨京杭大運河,南鄰吳中區,北接相城區,西至太湖。總面積25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1.0萬人(2006年底)。
    虎丘區轄4個街道、3個鎮:橫塘街道、獅山街道、楓橋街道、鎮湖街道、滸墅關鎮、通安鎮、東渚鎮。蘇州高新區管委會、虎丘區人民政府駐運河路。
基本概況 Basic Overview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位於蘇州古城西側,東臨京杭大運河,南鄰吳中區,北接相城區,西至太湖。總面積258平方千米,總人口47.2萬。下轄楓橋、獅山、橫塘、鎮湖4個街道及滸墅關、通安、東渚3個鎮,下設通安、東渚、滸墅關3個分區和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高新區管委會、虎丘區人民虎丘政府駐地在運河路。
  蘇州高新區是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務院“保護古城風貌,加快新區建設”的批復精神於1990年11月開發建設的,1992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1997年被確定為首批嚮APEC成員開放的亞太科技工業園,1999年被國傢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內首傢“ISO14000國傢示範區”,2000年被外經貿部、科技部批準為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基地,2001年被批準建設國內首傢國傢級環保高新技術産業園,2003年3月被國務院批準成立出口加工區,2003年12月被國傢環保總局批準建設首批國傢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虎丘區始建於1951年,當時稱郊區,由吳縣劃出城東、城西兩區組成,2000年9月8日被批準改名為虎丘區,下轄橫塘、虎丘、滸墅關3個鎮和白洋灣街道、滸墅關經濟開發區。2002年9月,蘇州市委、市政府對新區、虎丘區、相城區、吳中區等進行了區劃調整,將虎丘區虎丘鎮和白洋灣街道以及橫塘鎮的部分村劃出,由相城區和吳中區劃入通安鎮和東渚鎮、鎮湖街道,建立蘇州高新區、虎丘區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90公裏、浦東國際機場130公裏,距上海港100公裏、張傢港港口90公裏、太倉港70公裏、常熟港60公裏。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京滬鐵路、京杭大運河和繞城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建設中的世紀大道橫貫東西。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東接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蘇州古城,西瀕三萬六千傾煙波浩淼的太湖,南與蔥翠綿延數十裏的江南丘陵連為一體,石湖風景區、洞庭東西山風景區、天靈風景區和楓橋寒山寺、虎丘風景區環繞四周。區域內吳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豐厚,有“江楓古韻”、“寒山鐘聲”等歷史文化遺産和“金山石匠”、“鎮湖刺綉”等傳統工藝。
  根據規劃,到2010年,蘇州高新區將建設成為城市園林化、開發園區化、産業生態化、環境自然化的現代化新城區。區內目前有獨立設置的公辦小學11所、民辦學校4所。擁有衆多高檔飯店和日本料理一條街。有高爾夫球場、蘇州樂園、何山生態公園、上方山森林公園、玉山公園等。中法友好醫院、蘇州第七人民醫院、蘇州聖愛醫院及衆多醫療診所。蘇州傢樂福、百潤發等多傢大型超市和淮海路商業街;在建蘇州最大的購物商城“國際商城”。
經濟概況 Economy
  蘇州高新區經過十五年的開發建設,走出了一條“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自主創新道路,正在成為由“蘇州製造”嚮“蘇州創造”躍升的強大引掣。目前,全區已形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機械、汽車零部件、環保技術等高新技術産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68傢、高新技術産品318項,軟件企業100多傢,授權專利2000多件。全區共有留學人員500多人、博士600多人,碩士3000多人。“十五”以來,每年實施科技項目100多項,科技發展資金年年增加,2005年科技三項經費占財政可支配支出的4%以上,2006年將達到5%以上,全區科技經費投入總額超過了50億元人民幣。
  近年間,蘇州高新區傾力打造了一大批一流的科技創新載體並形成了體係。蘇州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纍计孵化企業1000多傢,畢業企業600多傢;留學人員創業園集聚進園企業近300傢,産品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保持同步;新藥創製中心集聚了生物醫藥研發企業69傢,有20個項目獲國傢創新基金資助,成為國傢級新藥研發平臺;首傢國傢級環保高新技術産業園,建立了水體修復、有機毒物轉化中試平臺,成為集科研、環保産品展示和展銷、技術交易和信息交流於一體的智能型環保科技中心。
  與此同時,高新區先後引進、建立了一批中介技術服務機構,建設了風投公司、科投公司、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以及産權交易所等融資平臺,不斷完善科技服務鏈,推動中小企業産業化。中國蘇州軟件學院實訓基地,賽寶華東實驗室,賽迪安博軟件評測、培訓、監理中心,江蘇省軟件測試服務中心蘇州分中心,新藥創製中心的"中藥現代工藝工程中試"等10大公共實驗平臺,完善了在技術支撐、技術服務、人才培訓、項目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同時衆多企業在風投介入後,均得到快速發展。
  通過不斷完善和發展創新體係建設,區內涌現出了一大批代表國傢乃至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自主創新企業群。蘇州東菱振動試驗儀器有限公司打破了西方國傢的技術封鎖,相繼自主開發出從5噸到16噸、18噸等一係列大型振動試驗臺,其多項技術指標趕上或超過國際同類産品先進水平,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有能力生産該係列産品的國傢,並為“神五”、“神六”成功飛天作出了貢獻;蘇州星恆電源有限公司建成了國內第一條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産綫,生産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成為同級産品中全球最早通過美國UL認證的産品;蘇州華飛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在對248納米光刻膠項目攻關中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使中國躋身這一領域世界前列;蘇州恆久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年産100萬支數碼有機光導鼓(簡稱OPC)的高度自動化生産流水綫及相關技術裝備,成為目前具有此項能力的世界五傢企業之一,去年公司又投入研製年産400萬支OPC的生産流水綫,現在已完成設備安裝。蘇州捷美電子有限公司5年來開發出生命科學領域內六大係列上百個擁有全部知識産權的産品,企業效益每年以50%至100%的速度增長;蘇州科達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三網合一”技術,達到國際同類産品先進水平,去年7月25日,公司在新加坡SESDAQ正式挂牌,成為蘇州高新區孵化器畢業企業中第一個實現海外上市的企業。
  為了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蘇州高新區結合二次創業,重點建設部省共建蘇州科技城、蘇南工業技術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將成為蘇州市自主創新的強大引擎和正在崛起的自主創新高地。
  蘇州科技城是全國第一個大型研發創新專區,已被列入蘇州市建設“國際新興科技城市十大工程”,是專門為研發機構、創新企業、研發人員“量身定做”的區域創新載體。從興建之始,蘇州科技城就以自主創新為己任,將發展的目標鎖定為打造全省一流創新高地,盡快建設成為長三角區域性技術創新中心。致力於打造"三大高地":高新技術及産品的研發創新高地、聚集各類研發創新精英的人才高地、自主知識産權成果轉化與高新技術産業的輻射高地。
  啓動僅半年多時間,蘇州科技城已初具輪廓,已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2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214研究所、信息産業部電子第5研究所、網訊軟件、中科院清潔能源中心等30多傢研發機構和項目入駐。最近,科技城內的大型綜合社區服務中心--1.2萬平方米的“生活新空間”正式投入使用,一傢500平方米的聯華超市已經開業,而且在不久的將來,無論是上銀行、跑電信、下館子、喝咖啡、孵茶樓、打球或是健身等等,都能在生活新空間裏完成。
  中國蘇南工業技術研究院是蘇州高新區在總結與高校、院所合作經驗的基礎上,藉鑒境外先進的運作模式,探索建立的“旗艦型”科技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它既不同於國內傳統的研究院所模式,也有別於各地蓬勃興建的孵化器運作,而是在對境外研發模式消化吸收基礎上進行“本土化”創新的産物。目前,中科院、清華大學已有意將一批國傢級研發基地和項目落戶蘇南工研院。此外,首期建設的軟件、醫藥、環保、汽車零部件4個專業開發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地興建擴建之中。
自然地理 Geography
  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吳淞標高4.88m—5.38m,土質粘性,地耐力強,地質穩定。
  地 質:
  特 點:小山地多,地質硬、地耐力強;
  地耐力:約18-24噸/平方米;
  土 質:以粘土為主;
  地震設防:歷史上屬無災害性地震區域。
  天平山
  天平山距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約5公裏。南連靈岩山,北接支硎山,東鄰金山,海拔221米,是蘇州西南諸山中最為高峻的一座山峰。因其山巔平整故名天平山。山上白雲繚繞,又名白雲山。
  全山上下分為上白雲、中白雲、下白雲;自山麓至白雲茶室為下白雲,從一綫天經飛來石到中白雲亭為中白雲,中白雲亭嚮上過二綫天、大石屋直至山頂為上白雲。北宋時期范仲淹將其高祖葬於山麓,宋仁宗把天平山賜給范仲淹為傢山,又稱範墳山。
  靈岩山
  靈岩山是全國名山之一,地處太湖之濱,位於蘇州城西南15公裏處,海拔220米。因山上有許多狀似靈芝的岩石,故稱靈岩山。
  黃海海拔為4.88m—5.38m;近50年平均水位(海拔)2.76m;百年一遇的洪水位(海拔)4.41m;地表水位平均值:3.6m—3.0m。
  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春秋短,鼕夏長,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溫度17.7℃;年平均相對濕度80%;年平均降水量1099.6mm。
  風嚮:常年最多風嚮為東南風(夏季),其次為西北風(鼕季)。
風土人情 Customs
  楓橋人愛花,楓橋的舊宅,大多帶有庭園,庭園裏總要種花植草。即使沒有庭園的人傢,也定要在天井裏砌個花壇,種幾枝春蘭,植數叢秋菊。楓橋的婦女更喜歡用花來點綴她們的美貌。她們將自己烏黑油亮的頭髮輓成發髻,梳成雙鬟,然後在鬢邊鬟旁帶上一束鮮花,叫做“鬢邊香”,又叫“戴花”。
  戴花的種類很多,如春天的薔薇、玫瑰,夏天的梔子、茉莉,秋天的木樨、菊花,鼕天的山茶、臘梅。“鬢邊香比粉香深,白似銀裝黃似金”,楓橋姑娘本就溫柔美麗,發際的幾朵鮮花就更使她們顯得楚楚動人了。鮮花成了楓橋婦女曉妝必備的消費品。適應這種消費的需要,還出現了專以賣花為業的花娘。
  “賣花來,賣花來!梔子花......白蘭花!”每天清晨,軟儂吳語的叫賣聲飄蕩在蘇州的大街小巷,花娘們身穿花布衫,手輓盛滿鮮花的竹提籃,過橋串巷,把大自然的美麗送進千傢萬戶。除了美化環境,點綴梳妝,用以觀賞、美容以外,有些鮮花還常作食用。如桂花、玫瑰等,就可製成桂花醬、玫瑰醬,過年過節在芋艿裏放一點桂花醬,就成了美味可口、香氣撲鼻的桂花糖芋艿;製腐乳時放一點玫瑰醬,就成了風味獨特的玫瑰腐乳。
  以桂花、玫瑰、菊花等浸製桂花酒、玫瑰酒、菊花酒......香醇爽口使人沉醉。以茶葉和香花拌和窨製而成的花茶,是茶中精品,為品茗者所喜愛。還有些花,可以入藥治病,祛疾健身。楓橋種花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宋代已經開始。它是蘇州花木生産基地中的一個。過去農民就有種花出售的習俗。民間傳說農歷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又稱作“花朝”。
  這一天,人們都會虔誠地給庭院中的花枝剪貼上七色彩繒,或紮上紅緑綢帶,插上小紅旗,嚮百花表示慶賀,這就叫做“賞紅”。據說花神生日而不去賞紅,花樹便會氣死。清代有《吳0》詩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綉,尚勞點綴賀花神。”記載的正是人們給花樹賞紅、賀花神生日的故事。楓橋的花農們將花樹看作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真是不敢怠慢。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虎丘區轄4個街道、3個鎮:橫塘街道、獅山街道、楓橋街道、鎮湖街道、滸墅關鎮、通安鎮、東渚鎮。
歷史沿革 History
  1951年,由吳縣劃出城東、城西兩區組成蘇州市郊區。
  2000年1月5日,國務院批准將蘇州市郊區更名為虎丘區。9月8日正式挂牌。轄橫塘、虎丘、滸墅關3個鎮和白洋灣街道、滸墅關經濟開發區。
  蘇州高新區是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務院“保護古城風貌,加快新區建設”的批復精神於1990年11月開發建設的,1992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2000年,虎丘區轄1個街道、3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26242人,其中各街道、鎮人口(人): 白洋灣街道 10457 橫塘鎮 65084 虎丘鎮 65342 滸墅關鎮 52379 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虛擬鎮 32980 
  2002年9月,蘇州市進行區劃調整,將虎丘區虎丘鎮和白洋灣街道以及橫塘鎮的部分村劃出,由相城區和吳中區劃入通安鎮和東渚鎮、鎮湖街道。
  2003年,虎丘區轄楓橋、獅山、橫塘、鎮湖4個街道及滸墅關、通安、東渚3個鎮,下設通安、東渚、滸墅關3個分區和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總人口47.2萬,其中常住人口28.5萬人,暫住人口18.2萬人,外籍人口0.5萬人。
  【2003年行政區劃一覽】 轄1個街道、5個鎮。(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獅山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新升、馨泰、獅山、何山);村委會(星火、永和、曙光、獅山、黃山、落星、石城、明星、新升、興隆、何山、典橋、徐何、金莊)。
  橫塘鎮 轄:居委會(橫塘);村委會(新豐、石湖、梅灣、青春、漁場)。
  滸墅關鎮 轄:居委會(竜華、和祥、嚴廣、北津新村、北津、上青、南津、中津、滸香);村委會(保衛、保豐、牌樓、下山、吳公、橫錦、蓮香、楊安、永安、九圖、青燈、真山、香橋)。
  楓橋鎮 轄:居委會(楓津、西津橋);村委會(津橋、支津、毛傢、木橋、支英、開山、合利、東浜、馬浜、新元、銅墩、廣東、嚮街、三聯、三元、丁新、旺米、馬澗、聯港、俞宅、朝紅、新村、建林、楓漁)。
  東渚鎮 轄:居委會(東渚、西渚、寺橋街);村委會(玉屏、絞裏、環竜、茅山、五橋、陽山、寶山、南山、南河、青山、竜山、東新、協新、下許、淹馬、黃區、長巷、姚市、中村、新蘇、姚江、大寺、新莊、市橋、新橋、秀o、山旺、西村、馬山、石帆、西京、三湖、上山)。
  通安鎮 轄:居委會(通安鎮);村委會(樹山、新錢、青峰、珠莊、前橫涇、北窯、中橋、平王、嚴山、彭山、俞巷裏、西涇灣、金墅、航船浜、街西、莊前、箭瀆、東涇、華山、北河、同心、顔傢、新合、通安、漁業)。
  高新區滸墅關分區 轄:村委會(大新、共和、運河、興賢、四明、大同、觀山、陽東、石林、新民、長亭)。
  蘇州高新出口加工區
  高新區通安分區
  高新區東渚分區
  【2003年區劃調整】 撤銷橫塘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橫塘街道辦事處;撤銷楓橋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楓橋街道辦事處。
  2004年底行政區劃一覽:
  (街道)
  通安鎮 面積40.00平方千米,人口41356人。
  東渚鎮 面積37.72平方千米,人口31441人。
  滸墅關鎮 面積40.00平方千米,人口47148人。
  鎮湖鎮 面積20.20平方千米,人口21963人。
  部分街(鎮)簡介
  楓橋街道:轄西津橋、楓津兩個居委會,支英、支津、馬浜、東浜、津橋、毛傢、木橋、合理、開山、馬澗、新村、建林、朝紅、聯港、丁新、銅墩、新元、廣東、三聯、三元、嚮街、旺米、俞宅、楓漁等24個行政村。
英文解釋
  1. n.:  Huqiu District
近義詞
虎丘
包含詞
蘇州市虎丘區衛生防疫站
分類詳情
張開東渚鎮張開高新區滸墅關分區張開通安鎮
張開楓橋鎮張開獅山街道張開橫塘鎮
張開滸墅關鎮張開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蘇州高新出口加工區
高新區通安分區高新區東渚分區橫塘街道
楓橋街道鎮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