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级行政区划 : 中国 >黑龙江 >黑河 >爱辉区 > 爱辉镇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爱辉镇位于黑河市爱辉区东南部,黑龙江中上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在东经126度5分, 北纬49 度30分。镇内地势平坦,土壤为草炭型黑土和沙砾土,土壤肥力较高,植被为松阔混交人工林,辖区总面积211 平方公里 ,镇下辖22个行政村 ,总人口11,800人,农业人口8,156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6万亩,草原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4万亩,水面面积1万亩,是爱辉区农业、旅游业、畜牧业综合发展的大镇。
  爱辉,历史上曾称“艾浒”、“艾虎”、“爱呼”、“艾浑”、“瑷珲”等。“瑷珲”一词的含义,一说,因旧瑷珲城附近有瑷珲河,故而得名,达斡尔语,意为“可畏”;另说,满语,“母貂”之意,因明末清初这一带以产貂闻名,《爱辉县志》称“似较为可信”。1956年为更改生辟字地名,将“瑷珲”改为“爱辉”。爱辉建城,始于清初。为了抗击沙俄武装入侵黑龙江流域,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决定,设置黑龙江将军,屯垦戍边,“建城永戍”。翌年春夏之交,在被沙俄武装入侵而变成废墟的古瑷珲旧址上重新筑城(今俄罗斯境内维谢雪村),历时两个半月告成。因其右濒黑龙江,又是黑龙江将军驻地,故称“黑龙江城”。后人为区别江右(西)新“瑷珲”,又称之为“旧瑷珲”。鉴于瑷珲旧城僻处江东,与内地交通和公文往来诸多不便,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决定,将黑龙江将军衙门迁至下游12里的江西,在被沙俄焚毁的我国达斡尔族屯寨托尔加城的废墟上,重新修筑城寨,仍为“瑷珲城”,即新瑷珲城,亦称“黑龙江城”。新瑷珲城的内外建筑情况,据《盛京通志》记载:“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门四。西南北三面植木为廊,南一门,西北各二门,东面临江,周围十里”。黑龙江将军和黑龙江副都统同驻一城。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墨尔根城,留设副都统驻守。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俄乱”,沙俄侵略军攻入瑷珲城,被俄军纵火烧毁。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俄军撤出后,重新修筑瑷珲城。1909年(清宣统元年),撤销黑龙江(瑷珲)副都统,设置瑷珲兵备道和瑷珲直隶厅,瑷珲城为道署和厅署驻地。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瑷珲兵备道迁往黑河镇,改为黑河道。1913年3月,将瑷珲直隶厅改为瑷珲县,遂成为县城,1925年改为第一区。东北沦陷后,1933年9月,伪县公署移驻黑河镇。1936年设瑷珲保,1944年1月改为瑷珲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瑷珲区,1951年改为第三区。1956年4月,撤区划乡,设置瑷珲乡和三道沟乡。1958年9月,将爱辉、三道沟两乡合并,改称爱辉人民公社。1983年6月,撤销爱辉县,并人黑河市,改隶黑河市管辖。同年7月,将爱辉公社改为爱辉镇
  爱辉镇是清代黑龙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是中俄不平等的《爱辉条约》签约地,爱辉历史陈列馆是我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爱辉镇是全国100个综合试点乡镇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请国家大遗址保护单位。镇内上下水管网、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完备,信息、通讯设施齐全,全镇有中学一所,小学19所,规范化学校合格率达100%,医疗卫生网络逐步加强, 医疗技术和医护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服务体系。陆路、水路交通便利,西临黑大公路,202国道支线直通镇内主要商业街,水路上游通呼玛县, 下游到佳木斯市。镇域经济以旅游业、农业、乡镇企业为主,是一处极具投资开发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231102102 爱辉镇
  231102102201 爱辉村
  231102102202 外四道沟村
  231102102203 腰屯村
  231102102204 西三道沟村
  231102102205 二道泉村
  231102102206 松树沟村
  231102102207 头道沟村
  231102102208 高岗屯村
  231102102209 拉腰子村
  231102102210 外三道沟村
  231102102212 外二道沟村
  231102102213 欢洞村
  231102102214 城关村
  231102102216 西三家子村
  231102102217 北三家子村
  231102102219 窦集屯村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
  爱辉镇位于黑河市爱辉区东南部,黑龙江中上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在东经126度5分, 北纬49度30分。镇内地势平坦,土壤为草炭型黑土和沙砾土,土壤肥力较高,植被为松阔混交人工林,辖区总面积211 平方公里,镇下辖22个行政村,总人口11,800人,农业人口8,156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6万亩,草原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4万亩,水面面积1万亩,是爱辉区农业、旅游业、畜牧业综合发展的大镇。
  爱辉镇是清代黑龙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是中俄不平等的《爱辉条约》签约地,爱辉历史陈列馆是我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爱辉镇是全国100个综合试点乡镇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请国家大遗址保护单位。镇内上下水管网、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完备,信息、通讯设施齐全,全镇有中学一所,小学19所,规范化学校合格率达100%,医疗卫生网络逐步加强,医疗技术和医护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服务体系。陆路、水路交通便利,西临黑大公路,202国道支线直通镇内主要商业街,水路上游通呼玛县,下游到佳木斯市。镇域经济以旅游业、农业、乡镇企业为主,是一处极具投资开发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英文解释
  1. :  Aihui Town
近义词
爱辉
分类详情
头道沟村城关村松树沟村腰屯村
西三道沟村拉腰子村爱辉村外四道沟村
二道泉村高岗屯村外三道沟村外二道沟村
欢洞村西三加子村北三加子村窦集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