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興隆鎮隸屬牡丹江市東安區管轄。位於市境南部,牡丹江南岸,北臨市區。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公裏。
興隆鎮,原名“乜河”,古稱“尼葉赫”,滿語,為“水鴨子”之意。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清末,“乜河街面繁盛,商店、客棧、作坊遍布,往來客商,絡繹不絶”,隸屬寧古塔副都統管轄。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俄軍火燒“乜河街”。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寧安縣乜河鄉管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隸屬寧安縣乜河鎮保,1936年改稱興隆鎮。1937年劃歸牡丹江市,1939年設置興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仍為興隆區。1949年12月,劃歸海林縣,為第十區,後改為興隆區。1956年3月,將興隆區重又劃歸牡丹江市,設置興隆鄉。1958年4月,將興隆、勝利兩個鄉合併為興隆鄉。同年8月,將興隆、東村兩個鄉合併,改稱上遊人民公社,1959年末將原東村鄉劃出後,改稱興隆公社。1960年8月,並入市區東安人民公社,改為興隆分社。1962年1月,恢復興隆公社。1969年4月,改稱東方紅公社,1970年9月恢復興隆公社。1984年4月,改為興隆鄉。1985年5月,撤鄉設鎮,改為興隆鎮。
興隆鎮轄區南部是崗坡地,土質較貧瘠;北部沿江為狹窄平原,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65.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8萬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薯類和秋白菜。鎮辦工業有機械廠、鋼窗廠、水泥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産值達2.2億餘元。全鎮共轄大灣、下乜河、興隆、躍進、勝利、大團、尖山子、江南、新興、興盛、中乜河、小團、乜河等13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90人;朝鮮、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6.5%。鎮政府駐地興隆村。
231002100 興隆鎮
231002100001 第一社區
231002100002 第二社區
231002100003 第三社區
231002100004 牡丹峰社區
231002100201 大灣村
231002100202 下乜河村
231002100203 江南村
231002100204 中乜河村
231002100205 乜河村
231002100206 興隆村
231002100207 勝利村
231002100208 大團村
231002100209 小團村
231002100210 躍進村
231002100211 東村
231002100212 東勝村
231002100213 西村
231002100214 迎門山村
231002100215 河西村
231002100216 橋頭村
231002100217 嶺東村 |
|
基本情況興隆鎮隸屬於牡丹江市東安區,位於牡丹江南岸,與牡丹江市城區僅一江之隔,是牡市正在開發的江南新區所在地。鎮域面積327.4平方公裏,全鎮轄17個行政村,(其中有2個朝鮮民族村、27個自然屯)和1個街道辦事處。主要居住有漢族、朝鮮族、滿族、回族和蒙古族,總人口38500人,其中農業人口26000人。現有耕地4040公頃,林地2.2萬公頃。牡丹峰國傢森林資源自然保護區座落在區內,森林覆蓋率57%。建有7500畝的國傢級節水灌溉工程示範小區,水利灌溉控製面積12000畝。興隆鎮交通便利。201國道、牡市南環路從鎮內穿過,牡丹江民航機場位於轄區之中,這裏是由牡市通往鏡泊湖、牡丹峰風景旅遊區的必經之處。經濟與社會發展興隆鎮綜合經濟實力較強。2002年實現社會總産值9.47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産值8.55億元,農、林、牧漁業收入實現92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3086元,全口徑實現財政收入1232萬元。興隆鎮經濟以鄉鎮企業為主導,鄉鎮企業起步早,發展迅猛,是1987年全省首批命名的億元鄉鎮。全鎮現有鄉鎮企業884傢,其中規模企業4傢。形成了黑竜江省大灣集團、中外合資雙興化工有限公司、永昌紙製品廠、天資食品有限公司的骨幹企業。初步建立起了機電、電子、食品、化工、醫藥、鑄造、儀表,建材等8個主要行業。興隆鎮工業小區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十強工業小區”,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部合作示範區”。興隆鎮農業生産初步形成了菜、豬、奶牛、雞等四條産業化鏈條。蔬菜種植面積7000畝,棚、室面積1800畝,年出口蔬菜1.1萬噸。建成1600頭奶牛養殖場及乳製品加工廠,年生産、加工鮮奶5000噸,帶動種植青貯玉米6000畝;建成的萬頭養豬場,是省定點的重點種豬繁育基地,年出欄瘦肉型育肥豬5萬頭,全鎮年出欄生豬10萬頭;建成300萬衹肉雞分割加工生産綫,産品遠銷俄羅斯、馬其頓,帶動全鎮年養殖肉雞60萬衹,興隆鎮每年為市場提供蔬菜副食品5萬噸,是牡丹江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供應基地。 |
|
興隆鎮隸屬牡丹江市東安區管轄。位於市境南部,牡丹江南岸,北臨市區。鎮政府駐地距市區5公裏。
興隆鎮,原名“乜河”,古稱“尼葉赫”,滿語,為“水鴨子”之意。已有500餘年的歷史。清末,“乜河街面繁盛,商店、客棧、作坊遍布,往來客商,絡繹不絶”,隸屬寧古塔副都統管轄。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俄軍火燒“乜河街”。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寧安縣乜河鄉管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隸屬寧安縣乜河鎮保,1936年改稱興隆鎮。1937年劃歸牡丹江市,1939年設置興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仍為興隆區。1949年12月,劃歸海林縣,為第十區,後改為興隆區。1956年3月,將興隆區重又劃歸牡丹江市,設置興隆鄉。1958年4月,將興隆、勝利兩個鄉合併為興隆鄉。同年8月,將興隆、東村兩個鄉合併,改稱上遊人民公社,1959年末將原東村鄉劃出後,改稱興隆公社。1960年8月,並入市區東安人民公社,改為興隆分社。1962年1月,恢復興隆公社。1969年4月,改稱東方紅公社,1970年9月恢復興隆公社。1984年4月,改為興隆鄉。1985年5月,撤鄉設鎮,改為興隆鎮。
興隆鎮轄區南部是崗坡地,土質較貧瘠;北部沿江為狹窄平原,土壤肥沃。全鎮總面積65.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8萬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薯類和秋白菜。鎮辦工業有機械廠、鋼窗廠、水泥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産值達2.2億餘元。全鎮共轄大灣、下乜河、興隆、躍進、勝利、大團、尖山子、江南、新興、興盛、中乜河、小團、乜河等13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90人;朝鮮、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6.5%。鎮政府駐地興隆村。 |
|
- : Xinglong Town
- n.: Xinglong Zhen
|
|
興隆 |
|
興隆鎮紀念碑 | 興隆鎮第二中學 | 西吉縣興隆鎮亞麻廠 | 雙流縣興隆鎮中醫醫院 | 九臺市興隆鎮畜牧站 | 廣漢市興隆鎮衛生院 | |
|
|
興隆村 | 躍進村 | 河西村 | 大灣村 | 大團村 | 第一社區 | 第二社區 | 第三社區 | 第四社區 | 江南村 | 橋頭村 | 嶺東村 | 東勝村 | 乜河村 | 小團村 | 下乜河村 | 中乜河村 | 西村村 | 迎門山村 | 東村村 | 牡丹峰社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