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行政區劃 Xiangfang Qu District |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準(國函73號):同意撤銷哈爾濱市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以原動力區和香坊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香坊區的行政區域。香坊區人民政府駐香坊大街。
面積339.5平方千米,人口72.41萬。郵編150036。代碼:230110。轄20個街道、2個鎮、2個鄉。
香坊區(~2005年)
概況
香坊區面積208.5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2004年)。
區人民政府駐公濱路461號,郵編:150036。代碼:230106。區號:0451。拼音:Xiangfang Qu。
行政區劃
香坊區轄8個街道、2個鎮、1個鄉:香坊大街街道、安埠街道、通天街道、新香坊街道、鐵東街道、新成街道、紅旗街道、六順街道、成高子鎮、幸福鎮、嚮陽鄉。
歷史沿革
香坊,因清代嘉慶年間(1796一1820年)出現“綫香作坊”而得名。同時,因有田姓人開燒鍋,亦稱“田傢燒鍋”。清末,位居今香坊區東部的聚源燒鍋,在埠頭區(今道裏區)設有分號,因香坊地勢高於道裏,故稱香坊為“上號”,道裏為“下號”。還因修築中東鐵路,最初測定於香坊預修火車總站,定名哈爾濱站。後來火車總站移至秦傢崗(今哈爾濱站),人們又稱香坊一帶為“老哈爾濱”。
香坊地區,清末,屬阿城縣管轄。1898年修築中東鐵路,田傢燒鍋被收買作為鐵路工程局駐地,西香坊被劃為鐵路附屬地。中華民國成立後,1921年後,中東鐵路沿綫收歸東省特別區哈爾濱市政管理局管轄。東北淪陷後,1933年7月1日,劃歸哈爾濱特別市管轄。1938年7月1日,偽哈爾濱市公署公佈市區條例,廢止保甲製,實施區製,設立香坊區。下設升永街、六順街、油坊街、通天街4個城市分區和平房、朝陽、大嘎哈、柳樹林4個農村分區。1945年 “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香坊區隸屬哈爾濱市管轄。1950年2月,哈爾濱市政府决定,將香坊區改為郊區,全區轄王傢店、莫力街、朝陽、平房、新香坊、平新等25個行政村。1952年將雙城縣平安、平順兩個行政村劃歸香坊區管轄。1953年1月,進行區劃調整,實行市區與郊區分設,將農村部分劃歸新設置的平房區(郊區)管轄,將原香坊區城區改為城市區。1959年和1960年,將阿城縣石槽公社全部和新鄉、捨利公社的10個生産大隊劃入香坊區。1963年 3月,將郊區農村公社劃歸濱江區。1972年8月,將原濱江區的嚮陽、幸福、和平3個公社劃歸香坊區管轄。1984年政社分開,將公社改為鄉的建製。 1985年5月,將和平鄉和成高子街道辦事處合併改為成高子鎮。
1992年,香坊區哈爾濱市所屬的市轄區。位於市境東南部,東與阿城市接壤,南與動力區毗連,西與南崗區為鄰,北與太平區分界。全區總面積208.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 18.5平方千米。全區共轄香坊大街、安埠、通天、新香坊、鐵東、新成、紅旗大街、六順等8個街道辦事處和1鎮、2鄉。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29.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萬人;滿、朝鮮、回、蒙古等20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3%。區政府駐地公濱路。 (以上摘自《黑竜江省志·地名錄》)
2000年,香坊區轄8個街道、1個鎮、2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6738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六順街道 50288 香坊大街街道 33169 紅旗大街街道 54742 安埠街道 17831 通天街道 32751 新成街道 31502 鐵東街道 41263 新香坊街道 20297 城高子鎮 29232 幸福鄉 42174 嚮陽鄉 14133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準(國函73號):同意撤銷哈爾濱市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以原動力區和香坊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香坊區的行政區域。香坊區人民政府駐香坊大街。 |
|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位於市境東南部,香坊區東與阿城區接壤,北連南崗區,西接平房區。全區總面積208.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8.5平方千米。人口33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4萬人;滿、朝鮮、回、蒙古等20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3%。區政府駐地公濱路461號。郵政編碼150036。新的。
香坊區尚志公園 |
|
香坊區是哈爾濱市的發祥地之一,曾為金國內地的“皇室禁苑”。香坊因清代嘉慶年間(1796一1820年)出現“綫香作坊”而得名。同時,因有田姓人開燒鍋,亦稱“田傢燒鍋”。清末,位居今香坊區東部的聚源燒鍋,在埠頭區(今道裏區)設有分號,因香坊地勢高於道裏,故稱香坊為“上號”,道裏為“下號”。還因修築中東鐵路,最初測定於香坊預修火車總站,定名哈爾濱站。後來火車總站移至秦傢崗(今哈爾濱站),人們又稱香坊一帶為“老哈爾濱”。 |
|
香坊地區,清末,屬阿城縣管轄。
1898年修築中東鐵路,在香坊設置火車站,稱哈爾濱驛。田傢燒鍋被收買作為鐵路工程局駐地,西香坊被劃為鐵路附屬地。
中華民國成立後,1921年後,中東鐵路沿綫收歸東省特別區哈爾濱市政管理局管轄。
東北淪陷後,1933年7月1日,劃歸哈爾濱特別市管轄。
1938年7月1日,偽哈爾濱市公署公佈市區條例,廢止保甲製,實施區製,設立香坊區。下設升永街、六順街、油坊街、通天街4個城市分區和平房、朝陽、大嘎哈、柳樹林4個農村分區。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香坊區隸屬哈爾濱市管轄。
1946年哈爾濱解放後,按新的行政區劃組建了香坊區。 1950年2月,哈爾濱市政府决定,將香坊區改為郊區,全區轄王傢店、莫力街、朝陽、平房、新香坊、平新等25個行政村。
1952年將雙城縣平安、平順兩個行政村劃歸香坊區管轄。
1953年1月,進行區劃調整,實行市區與郊區分設,將農村部分劃歸新設置的平房區(郊區)管轄,將原香坊區城區改為城市區。
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將機電公社劃出成立動力區。
1959年和1960年,將阿城縣石槽公社全部和新鄉、捨利公社的10個生産大隊劃入香坊區。
1963年3月,將郊區農村公社劃歸濱江區。
1972年8月,將原濱江區的嚮陽、幸福、和平3個公社劃歸香坊區管轄。
1984年政社分開,將公社改為鄉的建製。
1985年5月,將和平鄉和成高子街道辦事處合併改為成高子鎮。
2006年8月,經國務院批復,撤銷香坊區和動力區,成立新的香坊區。 |
|
哈爾濱烈士陵園
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黑竜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哈爾濱市動力區體育街1號。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係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48年11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將軍靈柩葬於此地。陵園由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靈堂、烈士墓等建築組成。由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寫了“哈爾濱烈士陵園”園名。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哈利路亞教堂章、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鬆江軍區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盧鼕生、戰鬥英雄王鳳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還有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在朱瑞將軍墓的後側,建有烈士事跡陳列館和烈士靈堂,陳列面積300 平方米。陳列館展出了朱瑞將軍和其他著名烈士生平事跡的珍貴歷史圖片、文字資料和實物。烈士陵園內莊嚴肅穆,青鬆翠緑。靈堂裏安放着141位烈士的骨灰盒,陳列着黑竜江省22814位烈士的英名錄和著名烈士的英勇事跡文字說明。
哈利路亞教堂
位於哈市香坊區油坊街中部,占地5000平方米,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基督教活動場所。該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氣勢宏偉。教堂前原有一處500平方米的小廣場,擴建後將成為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開放式廣場,並新增500平方米緑地。 |
|
全區下轄8個街道、1個鎮、2個鄉:香坊大街街道、六順街道、紅旗大街街道、安埠街道、通天街道、新成街道、鐵東街道、新香坊街道;成高子鎮;幸福鄉、嚮陽鄉。 |
|
經濟總量:到2006年末,新的香坊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1.1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6.5%,實現總産值180.6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16.4%;實現稅金總額10.8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區級財政收入實現4.46億元,同比增長10%。
産業格局:2006年,香坊區三次産業構成為3.4︰52︰44.6。
經濟格局:從全區財政收入上看,香坊區經濟來源主要由街道、鄉鎮和區直工商業組成。2006年,街道辦事處完成區級財政收入2億元,占全區財政收入的45%,鄉鎮完成區級財政收入0.6億元,占13.4%,
經濟發展特點:充分利用國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省委、省政府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優惠政策,發揮香坊區“三大”集中的比較優勢,積極扶持發展機電配套、包裝印刷、生物製藥、新型建材、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等支柱行業,鼓勵企業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工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006年,全區實現工業産值80.3億元,實現利潤10.5億元,工業産品已達100餘類,1000多種。形成了以鬆雷商廈、巴黎廣場、樂鬆廣場為主體的動力商圈,以通鄉商場、安埠商廈、楓橋商場、中韓商貿娛樂廣場為主體的安埠商圈;櫥櫃市場、花卉市場、輪胎市場、廢舊金屬市場、農藥、糧油等批發市場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競爭能力。商圈和市場的建設,繁榮和拉動了地區經濟,全年實現第三産業增加值27億元,占全區地區生産總值的44.5%。充分發揮大學、大所、科技人才等相對集中的優勢,以科技園區建設為竜頭,以各類園區為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了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全年共新辦科技企業153戶,全區民營科技企業達到920戶,産學研一體化建設初見成效。進一步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引進了太空椒、臺灣聖女柿子以及葡萄、草莓等新品種,並推廣了黑籽南瓜嫁接黃瓜技術,新建農業種植基地8個。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建成畜牧養殖基地10個。 |
|
基礎優勢更加突出。規劃了31平方公裏的香坊工業新區和12平方公裏的動力工業園區,並納入哈大齊工業走廊。形成了動力、安埠商圈,建設了化工、花卉、醫藥和農産品等專營批發市場。創建科技創業中心、生産力促進中心12傢,在孵企業263戶。
資源優勢更加明顯。區域內擁有哈電集團、軸承集團、哈量等大型企業,裝備製造業在全國處於同行業最高水平。轄區內有東北農大、703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教育和科研基礎力量雄厚。
三是區位優勢更加顯要。新的香坊區東與阿城區接壤,北連南崗區,西接平房區,已成為我市的中心城區。區內的和興路、三大動力路、和平路、哈平路、電塔街、公濱路、南直路、紅旗大街等14條主要街路四通八達,二環快速幹道貫穿全區,370餘條各類街路形成了快速、便捷的道路網絡。區內擁有香坊、王兆屯、東門等6個客、貨運火車站點,濱綏鐵路幹綫在區內通過,京哈、哈阿、哈五出城口的3條高速公路在該區呈放射狀嚮外延伸,形成了較為合理的交通路網結構。
四是環境質量優良。全國最大的城市森林植物園、東北林大實驗林場、市三個苗圃坐落該區,發揮着城市緑肺的作用,空氣質量位於全市前列。建設改造了遠大生態園、尚志公園等景觀工程。全區緑地總面積2352公頃,公共緑地面積255公頃,緑化率26.54%,人均公共緑地面積3.59平方米。一年一度的香坊彩燈大世界、黑竜江省菊花展等文化活動形成了獨特的人文優勢,成為該市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 |
|
黑竜江省森林植物園
黑竜江省森林植物園始建於1958年。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1992年被國傢林業部批準為哈爾濱國傢森林公園。植物園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哈平路,占地面積136公頃。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東北寒溫帶植物園,是集植物科研、科普、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也是我國唯一一處坐落在城市市區的國傢級森林公園,園內建有風格各異的樹木標本園、鬱金香園、藥用植物園等13處植物專類園。園內栽有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及部分國外引進植物1200餘種。被譽為大、小興安嶺、長白山脈植被的櫥窗和縮影。園內建有 12000平方米園中湖景區,具有歐式建築風格的青雲塔,高入雲端;氣勢磅礴的噴泉瀑布,驚險刺激的徒手攀岩,1000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設置大型動感音樂噴泉,以及九竜壁,萬壽山,觀景亭等風格各異、古樸典雅的景觀小品。吸引八方遊人流連忘返。 |
|
- n.: Xiangfang District
|
|
香坊, 動力區 |
|
|
|
哈爾濱香坊區 | 香坊區中醫院 | 香坊區動物檢疫站 | 哈爾濱市香坊區産院 | 中共哈爾濱市香坊區委黨校 | 哈爾濱市香坊區洋洋飯店 | 香坊區國營迎春大酒店 | 哈市香坊區博宇大酒店 | 哈爾濱市香坊區衛生防疫站 | 香坊區口腔病防治所 | 哈香坊區紅十字婦産醫院 | 黑竜江香坊區口腔病防治院 | 哈爾濱市香坊區中醫院 | 哈爾濱市香坊區衛生婦女産院 | 哈爾濱市香坊區結核防治所中醫內科門診 | 中國共産黨哈爾濱市香坊區委員會黨校 | 哈爾濱市香坊區國營香慶飯店 | 哈爾濱市香坊區商業委員會職工學校 | 哈爾濱市香坊區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 哈爾濱市香坊區紅十字婦産醫院 | 哈爾濱市香坊區和平人民醫院 | |
|
|
紅旗街道 | 嚮陽鄉 | 朝陽鎮 | 幸福鄉 | 幸福鎮 | 鐵東街道 | 健康路街道 | 紅旗大街街道 | 和平路街道 | 黎明街道 | 香坊大街街道 | 六順街道 | 安埠街道 | 通天街道 | 新成街道 | 新香坊街道 | 成高子鎮 | 建築街道 | 哈平路街道 | 安樂街道 | 大慶路街道 | 進鄉街道 | 通鄉街道 | 民生路街道 | 文政街道 | 香坊實驗農場 | 王兆街道 | 香坊大街辦事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