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吉林 >遼源 > 竜山區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220402
竜山區概況
  竜山區位於吉林省中南部,東遼河畔,是遼源市的中心城區,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總面積257.44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2004年)。
  全區轄8個街道、1個鎮、1個鄉:南康街道、北壽街道、東吉街道、西寧街道、站前街道、新興街道、福鎮街道、嚮陽街道、壽山鎮、工農鄉。共有27個社區、31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街道鄉鎮簡介)
  南康街道(Nankang Jiedao) 
  管轄區域:東至人民大街;西至半截河、齊寧路小學西側,與西寧街道為鄰;南至東遼河北堤;北至北環路,與西安區太安街劃界。面積約4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轄4個社區:竜安社區、竜康社區、竜泰社區、竜府社區。
  北壽街道(Beishou Jiedao) 
  管轄區域:東至礦渣山水源地;南至多壽路小學;西至半截河;北至礦電大街,與西安區太安街接壤。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4個社區:北平社區、北安社區、北順社區、北門社區。共有290個居民組。
  東吉街道(Dongji Jiedao) 
  管轄區域:東至東腰嶺與新興街接壤;西至人民大街與南康街以道相連;南至東遼河北堤與福鎮、嚮陽兩街隔河相望;北至多壽路與北壽街為鄰。面積約4.5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4個社區:吉明社區、吉春社區、吉嶺社區、吉寧社區。
  西寧街道(Xining Jiedao) 
  管轄區域:東至半截河,西以站前街道辦事處為鄰;南至東遼河北堤;北至北環路,與西安區太安街劃界。面積約4平方千米。人口19321人。辦事處駐西寧大路92號。轄3個社區:福源社區、誼陽社區、齊寧社區。
  站前街道(Zhanqian Jiedao) 
  管轄區域:東至遼源火車站;西至遼源氣象站;南至四梅鐵路;北至沙子山、石子山、郝傢窗口,與西安區太信街、勝利村接壤。面積6平方千米。人口22000人。辦事處駐西寧大路中段(國傢糧食儲備庫大門東側)。轄3個社區:站通社區、站興社區、站寧社區。
  新興街道(Xinxing Jiedao) 
  管轄區域:東至山灣鄉的七一橋,西至東腰嶺天橋與東吉街道辦事處為鄰;南至東遼河與福鎮街道辦事處接壤,北與北壽街道辦事處、山灣鄉國慶村接壤。面積4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3個社區:飛洋社區、學府社區、翠湖社區。
  福鎮街道(Fuzhen Jiedao) 
  管轄區域:東至零千米與工農鄉接壤;西至犁樹河;南至渭津河;北至四渾公路。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3個社區:福奧社區、福安社區、福旺社區。
  嚮陽街道 
  管轄區域:東至梨樹;西至商校,與興國村為鄰;南至集錫公路;北至東遼河。面積約6平方千米。人口31262人。轄3個社區:正陽社區、興陽社區、福陽社區。
  壽山鎮 
  2003年,將東遼縣壽山鎮劃歸竜山區管轄,壽山鎮並入山灣鄉(山灣鄉更名為壽山鎮)。
  原 山灣鄉 位於遼源市區東北部,北緯42°23′-42°59′、東經125°09′-125°50′。東與東遼縣壽山鎮接壤,北與東遼縣石河鄉毗鄰,西與西安區燈塔鄉相接,南與竜山區工農鄉相連。面積106.25平方千米。人口1899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32人。鄉政府駐七一村橋東屯(即:高力木小街)。轄7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七一村(7個組)、東升(村6個組)、忠誠村(6個組)、國慶村(8個組)、山灣村(5個組)、福山村(7個組)、朝陽村(4個組)。
  工農鄉(Gongnong Xiang) 
  成立於1971年。位於遼源市郊區南側,屬城鄉結合部位。面積78.2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轄12個行政村,68個社。
歷史沿革
  1983年12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遼源市竜山區
  2000年,竜山區轄8個街道、2個鄉:東吉街道、西寧街道、南康街道、北壽街道、站前街道、嚮陽街道、福鎮街道、新興街道、山灣鄉、工農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83045人,其中:南康街道 45252人、北壽街道 28791人、東吉街道 32541人、西寧街道 20326人、站前街道 21437人、新興街道 22264人、福鎮街道 25902人、嚮陽街道 33745人、工農鄉 33331人、山灣鄉 19456人。
  2003年底,竜山區轄:東吉街道、西寧街道、南康街道、北壽街道、站前街道、嚮陽街道、福鎮街道、新興街道、工農鄉、山灣鄉。
  2003年以來,遼源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將東遼縣壽山鎮劃歸竜山區管轄,壽山鎮並入山灣鄉(山灣鄉更名為壽山鎮)。調整後,竜山區面積146.44平方千米增加到257.44平方千米,人口由270581人增加到287717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竜山俗稱八嶺山,因由八道嶺組成而得名。它位於荊州城西北,東起楊場新灣村,西至新場村鄧傢祠堂,北至裁縫鄉安碑樹,南至馬跑泉,面積約40平方公裏。此山名叫山,實際上是丘陵,為荊山餘脈,最高海拔103.3米(荊州城為30米左右)。
  由於這裏地勢高,被歷代視為風水寶地,被王侯及達官顯貴選為陵寢,故有許多古代墓葬。據清乾隆版《江陵縣志》載,楚莊王、楚康王以及明代11位藩王的墓葬,均在山裏。現經地面調查,這裏有封土堆 372座,其中大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土坑墓。
  這座小山既稱八嶺山,為何又叫竜山呢?傳說關羽鎮守荊州之時,探得曹操從襄陽發兵,欲取南郡荊州城。關羽立即點兵,分兩路出發,迎擊曹軍。關羽自己帶領一路人馬,出荊州城,由西嚮北進軍。 這一天,關羽帶領人馬來到城西約15公裏的地方,忽然天氣突變,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繼而暴雨傾盆,平地起水三尺,隊伍行進睏難。關羽急令三軍停止前進,嚮高處轉移。關羽騎着赤兔寶馬,在水中指揮隊伍。突然,他覺得眼前一亮,衹風紅光閃處出現一位鶴發童顔的老者。關羽施禮問道:“請問老丈,我大軍剛到此地,就被睏住,難道有何妖魔作怪?”
  老者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將軍不要驚慌,此地並非妖魔作怪。是老夫的犬子在造潭,他們要歸依大海。” 關羽一聽,連忙說:“老丈,聽您這麽講,我軍將被水隔,走不出去了。”接着,他嘆口氣說:“想我關某英雄一世,今被大水所睏,不能領兵前去禦敵,荊州危矣!”
  老者見關羽着急的樣子,誠懇地說:“將軍,老夫就是這欲歸海的老竜,見您忠義可嘉,願捨去歸期,再修煉八百年。不過,需藉將軍身上之物一用。”
  關羽說:“衹要能剋服水阻,保往荊州萬無一失,關某願獻身上任何東西。”老竜說:“衹需藉將軍的兩根鬍須。”
  關羽一聽,心想自己平時對鬍子看得很重,現要送人,真有點捨不得。但是,為剋服水阻,衹好忍痛割愛。想到這裏,拔出佩劍,割下兩根鬍子,交與老竜。 老竜接過鬍子,化着一道紅光,眨眼不見。這時天開雲散,水中出現一條長形的山丘。關羽指揮隊伍,順着此丘北行,在長坂擺下戰場,打敗曹軍,直追到襄陽城下。
  關羽班師回來,特意到這條長形山丘上,嚮老竜報捷,為老竜修竜王廟一座,並給這山取名叫“竜山”。
近義詞
竜山, 竜山村
包含詞
遼源市竜山區康復醫院遼源市竜山區婦幼保健站遼源市竜山區財政局幹校
遼源市竜山區聚仙樓飯店遼源市竜山區清真樓飯店遼源市竜山區興隆大酒店
遼源市竜山區人民醫院遼源市竜山區痔瘻醫院遼源市竜山區中醫院
遼源市竜山區商業局勝利飯店遼源市竜山區中西醫結合肛腸醫院遼源市竜山區針織服裝加工廠
分類詳情
張開站前街道張開新興街道張開嚮陽街道張開壽山鎮張開山灣鄉
張開南康街道張開北壽街道張開東吉街道張開西寧街道張開福鎮街道
張開工農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