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210711 |
|
太和區是遼寧省錦州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 地處遼寧西南部,南瀕渤海,北托鬆嶺山脈,它似一條絢麗的彩帶環繞着錦州市周圍,是環錦州市正在開發建設的新城區。錦州市人民政府就坐落在轄區之內。全區面積459.21平方千米,人口25.66萬。郵政編碼121011。區人民政府駐解放西路226號。 |
|
地形地貌
太和區地處遼寧西南部,南瀕渤海,北托鬆嶺山脈。太和區地形地貌明顯受地質構造控製,山地丘陵、盆地均呈北東嚮,條狀帶分佈。而中部地勢平坦,四周低山丘陵,屬內蒙古高原至遼河平原過渡地帶的鬆嶺山前丘陵與平原鑲嵌地貌組合單元。太和區最高山峰為區境西北的平頂山,海拔374.1米。
氣候特點
太和區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即春季多風,夏季多雨,秋季涼爽,鼕季寒冷。氣溫、溫度平均氣溫為9℃,7月份氣溫最高,1月份最低。
太和區多年平均0℃以上積溫為3971℃,5℃以上積溫為3860℃。因受氣象、地形、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一般在年、季、旬內變化很大,平均降水量573.9毫米,年降水相對變率為19.9%-20.2%,四季變率偏大,鼕季最大達到57.23%-63.3%,春秋季節比較接近,因為降水量時程分佈不均,幹旱、洪澇時常發生。
水文狀況
太和區境內主要河流:小凌河、女兒河、百股河,均為小凌河水係,三河匯流市區東南劉屯,入遼東灣。
小凌河發源於遼寧省建昌縣東北境的樓子山東麓,全綫206公裏。在錦州境內的流段從缸窯口開始,最終匯入渤海。
女兒河源出今河北省朝陽縣邊境土默特界,名鳥馨河,一曰鄂欽河,東流入遼寧省錦西縣境為女兒河,又東繞呂翁山至錦縣南,合小凌河,河旁有女兒河鎮,在錦西縣東,京奉鐵路經之。
百股河,據傳,遠古時期,這條河是由百股溪流而匯成,故得其名。其河水質清澈,魚蝦頗豐,常有水鳥野鴨棲息水面,留卵於水草之中。
自然資源
太和區資源豐富。全區土地總面積43.7萬畝,耕地面積為14.3萬畝,園地面積為5.6萬畝,林地面積為3.3萬畝。水資源總量14117萬立方米。礦産資源以黑耀岩、珍珠岩、硅石礦為主,三條河之沿岸灘地大、小粒砂、河卵石等有豐富儲量。 |
|
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後至1961年分屬錦縣、錦州市。
1962年10月,成立錦州郊區人民委員會。
1983年1月,更名為太和區至今。
2001年前:太和街道、興隆街道、湯和子街道、凌西街道、凌南街道、薛傢街道、女兒河鄉、大薛鄉、鐘屯鄉、營盤鄉、新民鄉。
2002年1月31日撤銷大薛鄉、薛傢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大薛街道辦事處;撤銷杏山鎮(原屬凌海市),改設杏山街道辦事處;撤銷天橋鎮(原錦州市直屬鎮),將其所轄區域劃入太和區,並改設天橋、王傢2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3月,鄉鎮調整:大薛鄉、薛傢街道合併為大薛街道;撤銷市直屬 [ 開發區 ] 天橋鎮,改設天橋、王傢兩個街道;凌海市杏山鎮劃至太和區,撤銷杏山鎮,改設杏山街道。 |
|
太和區下轄9個街道、4個鄉,32個社區居委會、98個村委會。
興隆街道辦事處駐興電街88號,人口1.33萬人,面積18.17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興電、小興、臧西;4個村委會:臧西、興隆店、小興莊、大石堡。
太和街道辦事處駐陵西大街45-49號,人口0.94萬人,面積0.46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太和、和樂、太安、東太平、西太平。
凌西街道辦事處駐平和裏24號,人口2.90萬人,面積7.9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居委會:南山、宣義、化工、平和、西寧、勝利。
大薛街道辦事處駐大薛,人口2.08萬人,面積53.75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鋼花、岩石、五三;12個村委會:大薛、流水堡、葛王碑、石雞、李相屯、大屯、二屯、三屯、水泉、十五裏、英屯、校衛。
凌南街道辦事處駐中央南街20號,人口2.23萬人,面積46.43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橋南、德新、吉祥、商大、果園;1個村委會:吉祥。
湯河街道辦事處駐合金西裏81-2號,人口2.94萬人,面積4.14平方千米,轄5個社區居委會:鐵合金、女紡、女紙、重型、小街。
杏山街道辦事處駐杏山,人口1.61萬人,面積59.0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杏山、梁屯、興隆、下甸子、七裏河子、四傢子、龐屯、上甸子、安子山、空心臺、陸屯、周窪子、三道壕、古井子。
天橋街道辦事處駐天東,人口1.49萬人,面積42.36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西海口、天東、下朱傢口;9個村委會:下朱傢口、西海口、天西、天東、白馬石、尹屯、中山堡、四方臺、黑魚汀。
王傢街道辦事處駐臨港,人口1.86萬人,面積30.0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臨海、臨港;9個村委會:上朱傢口、梁屯、崔莊子、孫傢灣、漁民、農民、白臺子、前三角山、後三角山。
新民鄉鄉政府駐解放西路229號,人口4.17萬人,面積63.36平方千米,轄18個村委會:孫傢灣、新民、八傢子、北鋪、大圍子、團山子、溫傢屯、十裏臺、前山河營、北壕、宋傢溝、蘇傢溝、唐莊子、楊興、劉傢窩鋪、郭傢窩鋪、桃園。
女兒河鄉鄉政府駐金廠堡,人口2.03萬人,面積64.91平方千米,轄16個村委會:金廠堡、女兒河、王鬍臺、王鬍溝、陳傢溝、華山、姜家屯、北湯河子、腰湯河子、前湯河子、河西、西白廟子、前白廟子、後白廟子、大窪屯、小馬廠。
鐘屯鄉鄉政府駐錦朝街頭16號,人口1.17萬人,面積47.79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東王屯、勝利、何屯、帽山、二朗洞、侯屯、四方臺、沙河堡、羅臺子。
營盤鄉鄉政府駐鬆坡路4段41號,人口0.91萬人,面積20.94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營盤、馬傢窪子、範屯、大許、大齊、董傢溝。 |
|
太和區以工業園區建設為載體,築巢引鳳,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工業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已形成以冶金、化工、機電、紡織、塑料製品、裘革皮製品、羽絨製品、汽車輪胎及零部件、農副産品深加工、食品加工、飼料加工工業為主,門類齊全,技術水平較高,規模型、外嚮型的工業體係。
太和區農業堅持高産、高效、優質的“兩高一優”發展方針,已形成以蔬菜、水果、畜牧三大産業為支柱的農業化新格局。
太和區第三産業突出特色,抓住重點,發展高、新、外規模效益,已先後建成種子、農貿、農機、裝飾等 15 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商品市場,中介服務、信息咨詢等新興行業正在崛起,産業領域不斷擴大,市場體係不斷完善。 |
|
國傢級公路102國道(京哈公路)與轄區相鄰,錦阜、錦赤、疏港公路、錦湯路等10數條公路縱橫交錯,把該區同海港、機場及周邊地區緊緊聯繫在一起。錦朝高速公路從區境內通過。國道102綫的連接綫,是錦州通往內蒙古東部地區的重要通道。疏港公路起於錦州疏港一級公路北起錦州高新區南山轉盤,終點止於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渤海大街,全長25.514公裏。 |
|
觀音洞
觀音洞景區包括東西幡竜山、雞冠山、觀音洞山、平頂山、紅石山、二郎洞山等,方圓7.26平方公裏。觀音洞山位於風景區中心,觀音洞位於一聳起的山峰之中,懸崖覆如棚狀,下有東西兩洞。兩洞之間建有觀音閣,閣前挺立着蒼勁的古鬆,每逢雪後,銀裝素裹,素稱“石堂鬆雪”,列為明代“錦州十二景”和清代“錦州八景”之首。
景區西路有杏花村、飛來泉、桃花洞、黑鬆林、烽火臺等景觀.後山林木茂密,是夏季避暑勝地。觀間洞風景近期將規劃建成楓林旭日、鏡湖迎賓、紅石臥竜、蒼山觀海、泓池澄暉、石堂鬆雪、烽臺夕照、度假村、野生動物放養等九個區,計36處景觀。
二郎洞風景區
二郎洞風景區位於錦州西北約9公裏處,它南連錦州著名的觀音洞風景區,北接帽山,是一個山巒秀麗、植物繁茂、風景宜人的好地方。二郎洞風景區有二郎洞神像、金牛河人工湖、“飛來泉”等衆多植物園構成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筆架山
筆架山位於城南35公裏的天橋街道遼東灣中,是近海中的一個連陸小島。小島南北長1.5公裏,東西寬0.8公裏,總面積約1平方公裏,海拔78米。島上三峰,形如筆架,又因其東部海中也有一形如筆架的小筆架山與之遙相對應,故稱為大筆架山。從北岸到大筆架山,跨海1.8公裏,其間有一條潮汐衝擊而成的連接海島與陸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稱“天橋”。
這座天橋,隨着潮汐的漲落而時隱時現,堪稱佳景奇觀。每當落潮時,海水便慢慢地嚮兩邊退去,通道便象一條蜿蜒的蛟竜浮現海中;潮水落盡,“天橋”便完全顯露出來,直通大筆架山。遊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島上山。每當漲潮,海水又從兩邊嚮“天橋”夾擊而來,“天橋”在海浪中漸漸變窄,直至完全隱去。
大筆架山上有呂祖亭、五母宮、三清閣等古建築。最主要建築是三清閣,高26米,6層石樓由純一色的石墻、石廊、石門、石窗、石龕和石梯組成,就連飛檐挑角、門神壁畫,也全都是用石頭刻成。殿宇、閣樓的位置、佈局和裝飾,設計巧,組合精,在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相連接,堪稱樓閣建築之上乘。尤其是門的石雕,刀工細膩,紋質逼真,開合自如。整個建築既有傳統的藝術風格,又吸收了西方古建築之特點。閣中現存大小漢白玉石佛43尊,供奉道傢、儒傢、佛傢,為三教合一的寺廟。 |
|
大和, 太和, 太龢, 太和縣 |
|
|
|
錦州市太和區醫院 | 錦州市太和區華冠電氣廠 | 錦州市太和區衛生防疫站 | 錦州市太和區中醫院 | 錦州市太和區公費醫院 | 錦州市太和區春苗童裝廠 | 錦州市太和區北湯針織廠 | 錦州市太和區化纖配件廠 | 錦州市太和區化纖紡織配件廠 | 錦州市太和區職高實習服裝廠 | |
|
|
新民鄉 | 大薛街道 | 王傢街道 | 湯河街道 | 大薛鄉 | 女兒河鄉 | 營盤鄉 | 興隆街道 | 天橋街道 | 太和街道 | 凌西街道 | 凌南街道 | 杏山街道 | 鐘屯鄉 | 薛傢街道 | 湯河子街道 | 錦州市果樹農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