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210403 |
|
東洲區位於遼寧省撫順市區東南部,面積228平方公裏,轄2個鄉、9個街道辦事處,人口35.4萬,有漢、滿、回、朝鮮、錫伯等20個民族。區內已經形成石油化工、煤炭電力、機械建材、輕工紡織等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係。大伙房水庫東南隅的界藩城和薩爾滸城是歷史上的重要軍事要塞,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在此打敗明軍,著名的元帥林是愛國名將張學良之父張作霖墓地,記載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行的“平頂山殉難同胞遺骨館”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東洲區轄11個街道、2個鄉:東洲街道、張甸街道、搭連街道、竜鳳街道、新屯街道、萬新街道、老虎臺街道、平山街道、南花園街道、劉山街道、章黨街道(原先為撫順縣管轄)、千金鄉、碾盤鄉。
東洲區藴含着豐富的化工、電力、煤炭、油母頁岩、土地資源,工業基礎設施比較完備,技術力量優勢十分明顯。幾年來,東洲區以盤活閑置存量資産和合理開發利用現有資源為突破口,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特色”的原則,加速工業支柱産業發展,形成了精細化工、炭黑、紡織三大工業産業鏈。以80萬噸乙烯技術改造項目為契機,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産業結構調整,延長産業鏈條,強力打造資源深加工城區。同時,高標準建設優質果品、食用菌、畜禽、花卉苗木、蔬菜、曬黃煙六大農業基地,推進農業産業化發展。充分利用水庫現有資源,實施 “旅遊牽動戰略”,現已形成農傢風情、休閑度假等特色旅遊。加強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2004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8.166億元,區本級財政收入6660萬元,上繳稅金8883萬元,域外引資到位額3900萬美元。教育、科技、城市建設、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各項事業也得到快速發展,為全區“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
氣候特點
處於中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溫暖多雨,鼕季寒冷,春秋兩季較短,多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3.9度,年平均降水量為826.8毫米,降雪日數歷年平均24天,地面凍結深度1.2-1.4米。
水文狀況
東洲區境內7條主要河流,總長度47.6公裏,流域面積達7750畝。
自然資源
水資源充沛,兩鄉年平均降水量為799毫米,降水分佈較為合理。上遊有3座水庫,可以滿足農業生産灌溉的需要。
生態環境良好,域內山林面積達3800公頃,其中經濟林576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9%,對保持水土、減少自然災害起到了積極作用。 |
|
2000年,東洲區轄10個街道、2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34577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搭連街道 28688 東洲街道 76547 張匐街道 8976 竜鳳街道 43009 新屯街道 33338 萬新街道 34071 老虎臺街道 37359 平山街道 14998 南花園街道 22291 劉山街道 19536 碾盤鄉 9678 千金鄉 17287
2004年遼政278號批復,將撫順縣章黨鎮原所轄的遼電河東、遼電河西、火電、天湖、撫東一、撫東二、糧庫、綫橋、水泥廠、水庫街等10個社區居委會和章漢、章鮮2個村(區域面積共35平方千米,人口3.75萬人)劃歸東洲區,設立章黨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後,撫順縣轄12個鄉鎮,區域面積2314.7平方千米;東洲區轄2個鄉、11個街道辦事處,區域面積226.8平方千米。 |
|
平頂山慘案遺址紀念館
平頂山慘案遺址紀念館距撫順市區南約4公裏的東洲區平山街南昌路17號,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二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平民的現場。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大好河山陷於日軍鐵蹄之下。1932年9月15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夜,“楊柏堡采炭所”等地被途經平頂山村的遼東民衆抗日自衛軍襲擊,日軍以平頂山村民沒有報告即“通匪”為名,於次日出動守備隊和憲兵隊包圍了平頂山村,將全村三千餘名男女老幼驅趕到平頂山下,開始了滅絶人性的大屠殺。日軍先用機槍掃射,又用刺刀重挑一遍,甚至挑出孕婦腹中的嬰兒。最後為了掩蓋罪行,用汽油焚屍,放炮崩山,將殉難者的屍骨掩埋於山下,並縱火燒毀了全村八百多間房屋,將平頂山村夷為平地,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
1951年3月,為了紀念在1932年“平頂山慘案”中死難的同胞,撫順市人民政府在慘案舊址建立“平頂山殉難同胞紀念碑”,1971年建“平頂山殉難同胞遺骨館”,館內陳列有在現場發掘出的殉難同胞遺骨800餘具以及部分遺物。
1988年1月31日,國務院將“平頂山慘案”遺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原“平頂山殉難同胞遺骨館”改稱“平頂山館慘案遺址紀念館”。“平頂山館慘案遺址紀念館“從1973年正式開放以來,已成為嚮人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
|
東洲街道辦事處 駐綏陽路32-1號,人口7.7萬人,面積7.38平方千米,轄17個社區居委會:腈綸、乙烯、金南、金秋、嚮陽、崇德、宏大、北安、綏陽、阿金、葡萄園、油機、含情園、五滿意、阿銀、金北、新太河。
章黨街道人口3.75萬人,面積35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遼電河東、遼電河西、火電、天湖、撫東一、撫東二、糧庫、綫橋、水泥廠、水庫街;2個村委會:上章黨、上章黨朝鮮族
新屯街道辦事處駐新屯西街2號,人口3.3萬人,面積8.97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啓運、清泉、河西、園中園、河東、雙樹、南嶺、莫地、東泰、通達。
張甸街道辦事處駐張甸路51號,人口0.9萬人,面積12.8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千戶、千戶平房、中心。
搭連街道辦事處駐東安街16號,人口2.9萬人,面積6.34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新苑、東安、竜搭、綏化、北竜河東、竜虎坡、塔灣、青鷺、電修。
竜鳳街道辦事處駐員工三街2號,人口4.4萬人,面積15.25平方千米,轄13個社區居委會:正通一、正通二、正通三、三公司一、三公司二、三公司三、熱力一、熱力二、熱力三、七公司一、七公司二、七公司三、博海臘化。
萬新街道辦事處駐煤都路西段2號,人口3.4萬人,面積3.11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東山、萬南、萬中、馨苑、四合院、虎萬路、西山、萬南路、礁子窯、萬北。
老虎臺街道辦事處駐老虎臺街18號,人口3.7萬人,面積5.2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居委會:礦前、虎東、虎南、虎北、惠民、安廈。
平山街道辦事處駐平山街21號,人口1.5萬人,面積4.05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居委會:廣場、東山、西山、道口、華興、華中。
南花園街道辦事處駐盤南路26-2號,人口2.2萬人,面積5.2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十一廠住宅、湖東、湖邊、湖西、花園、三利、老樓、勝工、荒地、東升。
劉山街道辦事處駐劉山路52號,人口1.9萬人,面積4.2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西劉山、河西、蘇聯房、閣樓、北頭、北劉山、簡易房、黨校、蝴蝶樓。
碾盤鄉鄉政府駐城鄉路28號,人口0.97萬人,面積58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丁莊、平山、羅卜坎、北溝、臺溝、竜鳳溝、碾盤、白傢店、關口、石富、營城子。
千金鄉鄉政府駐千金堡,人口1.7萬人,面積61.3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千金堡、荒地、路傢、英得、偏坎子、前鄧爾、後鄧爾、窯柴、唐力屯、高傢店、鄧傢、郎士屯、丁傢。 |
|
農業
東洲區下轄碾盤、千金兩個鄉,共有36個村(聯社),占地150平方公裏,耕地面積2667公頃,具有發展農業生産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氣候條件優越。兩鄉位於東經124°55′,北緯42°06′附近,全年日照充足,無霜期達151天,適宜北方作物生長。水資源充沛,兩鄉年平均降水量為799毫米,降水分佈較為合理。境內7條主要河流,總長度47.6公裏,流域面積達7750畝。上遊有3座水庫,可以滿足農業生産灌溉的需要。生態環境良好,域內山林面積達3800公頃,其中經濟林576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9%,對保持水土、減少自然災害起到了積極作用。
交通、通訊快捷便利。兩鄉36個村(聯社)都已接通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覆蓋兩鄉,有綫電視基本普及。多條縣級以上公路和鄉級公路貫穿兩鄉。農産品市場廣阔。兩鄉與撫順市區毗鄰,距市中心僅10公裏,主要農副産品大量銷往市區,農産品銷售具有廣阔的市場空間。近年來,東洲區委、區政府加快了農業産品結構調整和農業産品化建設步伐,基本形成了優質果品基地、食用菌基地、畜禽基地、花卉苗木基地、蔬菜保護地基地、曬黃煙基地等六大基地的農業産業化新格局。
目前,東洲區可供開發的農業項目有:以薩爾滸風景區為依托的旅遊觀光業;以糧食加工、果品加工、畜禽加工儲藏為主的農産品精深加工産業;以小流域為主的農業自然資源開發等。
工業
東洲區是撫順市工礦企業集中的重工業城區。110傢國有大中型企業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現代工業群。這裏煤炭、電力、油母頁岩、煤層氣等資源豐富,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這裏工業門類齊全,石油、化工、煤炭、電力、機械、紡織等企業具有相當規模,技術實力雄厚,擁有國內外先進的生産設備,一流的科技人才,相當數量的高、中級技術人員以及經驗豐富的産業工人。煉塔林立、機器轟鳴、車輛如梭,各種工業産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許多産品還遠銷海外。
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和市政府建立北方石化城的宏偉規劃,為東洲區的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阔的空間。國有經濟、外嚮型經濟、股份製經濟和民營經濟竟相發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格局,與此同時,東洲區委、區政府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大膽創新、重於實踐,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大略,“植梧種桐,引鳳來棲”,竭盡全力為企業發展營造最為寬鬆的政策環境、服務環境和經營環境,為企業廣闢財源,引得八方客商落戶東洲。
目前,東洲區已發展各類企業2000多傢,形成了以精細化工為主,機械加工、木器製品、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洗滌用品、餐飲服務等産業竟相發展的工業格局,産品百餘類,年實現社會總産值27億元,實現國內生産總值5.4億元,並以年均22%的速度告訴發展。 |
|
東洲區有着十分便捷的交通,以搭連立交橋為樞紐的幹道分別與瀋吉、撫本、瀋環三條高速公路連接,距瀋陽桃仙機場50公裏,距瀋撫高速公路10公裏。 |
|
薩爾滸風景名勝區
在煙波浩渺的大伙房水庫東南隅,鐵背山和薩爾滸山因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戰役而為世人所知。但是,到過這裏之後,很多人發現山上優美的自然風光的厚重的歷史遺跡同樣引人入勝。
每年水庫水位最低的五、六月份是登山的好時節,坐船可直接到達鐵背山腳下。山的西北坡地勢較緩,林下有路直通山巔。沿途可見界藩古城的多處遺址,有烽火臺、擂石堆、城墻、點將臺等。界藩城是努爾哈赤後金政權的第二個都城,雖然時間僅為一年零四個月,但它卻打開了八旗軍西進的勝利之門。公元1687年,康熙皇帝東巡祭祖路過鐵背山時贈賦詩稱贊:“城成竜躍竦重霄,黃鉞麾時早定遼。鐵背山前酣戰罷,橫行萬裏迅飛飆。”
拂去了彌漫心間的歷史硝煙,山間獨特的自然景緻讓人拍手稱奇。側觀“獅石峰”,如一頭雄獅在仰天長嘯;遠眺“夾扁石”,似刀削斧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攀上絶奇雄險的“一步登天”,但見峰巒疊嶂,水天一色,一幅絶美的山水丹青。山上最為著名的景觀當屬聳立山巔的“晃蕩石”。據當地百姓講,這塊石原本晃蕩不止。後來,修建元帥陵的時候,張作霖的五太太怕張傢的産業不穩,纔命人用水泥將該石頭灌住。
清河和蘇子河象兩條美麗的玉帶在鐵背山西端交匯成渾河,其南方約5公裏處有一半島三面環水,這便是著名的薩爾滸山所在。薩爾滸是山的象形名字。滿語薩爾滸,漢語是木櫥之意,即形容山上森林十分繁茂。而事實上,這個島上的植被確實保存得十分完好。在林中穿行,你會感覺時間極易流逝,在不經意間,就來到了薩爾滸古城的遺址前。雖然,昔日的城門已幻化為樹,高高的城墻上也開滿鮮花,但透過那漫山遍野的樹林,人們仍仿佛能聽見三百年前那震耳的廝殺聲。
薩爾滸風景名勝區是以大伙房水庫清澈的水面為中心,以沿水庫四周的群山、島嶼為框架的大型山水名勝園林。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於粗獷、暢闊中風雄秀幽奇,既有雲山淡淡、煙水悠悠的湖泊水鄉風貌,又具峰巒疊嶂、溪𠔌縱橫的山嶽景觀的真實寫照,薩爾滸的山水景觀無論春夏秋鼕還是陰晴雨雪,都能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被譽為是鑲嵌在遼東大地上的一顆風景明珠。薩爾滸風景名勝區按分佈共有白竜山(即壩前)、王杲山、德古灣、蓮花島、營盤三島、薩爾滸山、元帥林(即張作霖墓園)、鐵背山八個遊覽區,每個遊覽區都獨具特色,各有千秋。每年到此遊覽度假的中外遊客都在30萬人次以上。
“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雄豪。”登鐵背山和薩爾滸山,觀山水之美景,發思古之幽情,別有一番情趣。 |
|
- : Dongzhou District
|
|
東洲, 東洲村 |
|
|
|
千金鄉 | 章黨街道 | 碾盤鄉 | 萬新街道 | 搭連街道 | 東洲街道 | 老虎臺街道 | 劉山街道 | 竜鳳街道 | 南花園街道 | 平山街道 | 新屯街道 | 張甸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