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千山联系方式 地址: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
电话:0412-5410231
邮编:114003 千山投诉电话 鞍山市旅游投诉电话:0412-5536485
辽宁省旅游投诉电话:024-86230222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千山景区荣誉 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区 千山门票价格 进山门票40元,索道单程15元,与大佛通票60元。 千山节庆活动 1,中国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
2,千山弥勒大佛节
3,千山民俗文化庙会
4,千山国际登山节 千山开放时间 8:30~17:00 千山最佳旅游时间 游览千山的最好游览季节是春秋两季。 千山导游图 千山交通图 千山特别提醒 在到景区游玩就餐时,一定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看其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并注意许可证的有效期。必要时应该到餐饮单位的后厨去看看,因为一些餐饮单位外面看起来很干净,但后厨却存在很多卫生问题。在点菜时,凉菜和海鲜建议要少点,因为这些菜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一些旅游景区夜晚的时候在路边会有许多烧烤点,卫生很难保障,建议游客少光顾这样的地方。此外,杨晓强主任特别提醒游客,到风景区游玩时千万不要喝生水,最好喝开水或是瓶装水。 千山美食 主要菜式有麻酱紫鲍、熘肥肠、芹菜鱼丝、清炸里脊、蛋泡银鱼、红血肠、炸虾球、红烧蹄筋、酸菜鱼、鸭腰烧口蘑、软炸鸡、炸田鸡腿等等。 千山住宿 圆洞观宾馆,玉秀山庄,在风景区附近。 千山购物 南果梨,味香肉细,为山中特产。千山的中草药材也很出名,盛产人参、鹿茸、灵芝等百余种,还有珍贵的黑鹤等鸟兽近百种,不愧为东北地区的一座宝山。还有千山拐杖。 千山交通 游千山,一般由鞍山出发,乘8路公共汽车不用1个小时便可直达其山麓正门,年轻人更愿骑自行车前往。正门坐落在北沟。由正门入,循石级西行,即进入北沟景区,沿途的主要景点有无量观、祖越寺、龙泉寺、五佛顶等。这些主要景点四周,又都点缀着若干小景点,足资一游。 千山玩法 看珍稀地貌和生物、访古、玩水、周郊游、品尝美食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 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名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 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 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 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鹅头峰原名华表柱。相传汉辽阳刺史丁令威,因救灾擅自动用国库公粮,被朝廷问罪,临刑之时,飞来一鹤,将其救走,千年后,丁化鹤归来,落在华表柱上,口吐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载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仙人台亦由此得名。清高宗在《寄题千山》诗中写下"空传丁令有遗台"之句,亦指此而言。仙人台景色优美,古迹甚多,清高僧函可赞曰:"几度登临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云在极低即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 急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仙人台又称观景台,素有观渤海、观日出、观莲花、观云飞、观松风之说。五佛顶,位于千山主峰北麓,为千山第二高峰。峰顶峻而平,上置五石佛,四面峭壁,渊深无底,登临极难。现已开辟出空中索道,可供游人使用。站在五佛顶上,可一览钢城美景。
千山还以它的奇险吸引着大量的游人。位于卧虎峰下的一线天,罅缝长32米,宽不满一米,深10余米,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 中间蓝天一线,景色十分壮观。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的一字天,长30余米,最宽处为0.7米,最窄处仅为0.4米,为蹬无量观的七重天,九重天的必经之路。另外还有夹扁石 和一步蹬天等,另人叹为观止。千山自隋唐以来,就成为一处游历的胜地。而93年,又发现了一尊形象逼真,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座佛,可与乐山大佛相媲美。使千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圣地,并定于每年6月9日为大佛节。
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共有名胜古迹、景点300余处。自古以来,风景秀丽的千山,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慕名接踵而来,他们面对奇峰古刹,振衣述怀,吟诗作赋,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描写千山的诗就有1600余首。如千山剩人禅师函可,著有《千山诗集》20卷,存录诗千余首,其中涉及千山的诗就有200余首。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
“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
|
千山区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50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114041。区人民政府驻南建国路28号。行政区划代码210311
行政区划
下辖2个街道、8个镇,34个社区居委会、111个村委会:
镇:旧堡街道、大孤山街道、东鞍山镇、唐家房镇、大孤山镇、千山镇、齐大山镇、宋三台子镇、宁远镇。 |
|
千山区 区情概况
鞍山市千山区位于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北端,环抱鞍山市区,亦城亦乡。千山区全区土地面积5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3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南建国路28号,邮编:114041。行政区划代码:210311。区号:0412。拼音:Qianshan Qu。
千山区东南部1.2万公顷土地林木繁茂,生长着上千种野生动植物,盛产30余种水果,已探明的地下矿藏10余种,铁矿储量为全国之最。西北部1.3万公顷平原,土质肥沃,蔬菜生产历史悠久。境内还有多处地热水和冷矿泉,自然资源丰厚。 |
|
地形地貌
千山区东南部是低山丘陵,中部、西北部是冲积平原。
气候特点
千山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9.7度。
水文状况
千山区位于辽河平原中下游。主要河流有三条,分别是南沙河、运粮河、杨柳河。
南沙河:源于千山山脉的韩家峪和上石桥村一带,属太子河的支流。自南流西向北,经鞍山市的陈家台、立山和城昂堡村,穿过沈大高速公路入辽阳县境。经刘二堡镇,至柳壕镇青鱼湾村南下口子入太子河。河长65.4公里,流域面积458平方公里,境内河长25公里,河道比降1.32‰,多年平均径流量7328万立方米,1960年最大洪峰流量1090立方米每秒。
运粮河:太子河支流,古名运粮沟。源于鞍山市郊,经红旗堡村,越沈大高速公路,流入辽阳县境内,经刘二堡镇、穆家镇、唐马寨镇,流向西南,在穆家镇大台子村入太子河。河长36.23公里,流域面积168.8平方公里。境内河长17.23公里,河道比降1.7‰,多年平均径流量2363万立方米。运粮河水流小,河道上陡下缓,河床高,堤距窄,一旦暴雨,极易漫堤成灾。
杨柳河:下游为辽阳、海城界河,源于鞍山市境摩云山和海城县的英不落村,是太子河支流,自南流向西北,越中长铁路,流入市境穆家镇胜利村。经接官堡、新台子村到小河口入太子河。河长42.8公里,流域面积300.1平方公里,境内河长15.6公里,河道比降3.05‰,多年平均径流量4201万立方米。杨柳河集水面大,河床上窄下宽,堤防高低不均,多弯曲,每遇洪水,太子河回水顶托,时间长,河水易漫堤成灾。
自然资源
千山山脉蕴藏十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藏,铁矿石储量占全国1/4,为全国之最。矽砂、石灰石、花岗石、石英石储量也极为丰富。在这560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它的东南部1.2万公顷丘陵山地,林木繁茂,生长着上千种野生动植物和中草药材,盛产30多种水果,年总产量超过2万吨。香味独特的香水梨,早在清代就成了宫廷贡品。南果梨口味堪称一绝,被誉为中国唯一的梨国皇后,它的祖树现仍存活在大孤山镇上对桩石村的东坡山地。
这里的地热、矿泉资源异常丰富,汤岗子、倪家台地下热水含有钾、镁、钠、硫等多种矿物质,是理想的理疗健身胜地,矿泉水储量丰富,水质清澈甘甜,是世界矿泉水中上品。中国著名的汤岗子温泉理疗医院就座落在它南部的小镇上。这里的水质清冽,含多种元素,有极高的医疗价值。 |
|
因境内有东北名山——千山,故名为千山区。 |
|
2000年,千山区辖2个街道、10个镇。全区总人口36622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旧堡街道 27985人, 大孤山街道 24581人, 抄河街道 18553 人,东鞍山镇 33223 人,唐家房镇 21203人, 大孤山镇 20762人, 千山镇 29036 人,齐大山镇 28759 人,沙河镇 16855人, 宋三镇 41404 人,宁远镇 41749人, 大阳气镇 7905 人,汤岗子镇 18569人, 高新区虚拟街道 24012人, 风景区虚拟镇 11625人。
2002年3月4日辽政[2002]61号文件批复:撤销宁远镇、大阳气镇,合并设立宁远镇;撤销宋三台子朝鲜族满族镇,设立宋三台子镇。
2004年辽政[2004]219号批复:将宋三台子镇更名为达道湾镇,镇政府驻地由宋三村迁移至达道湾。 |
|
祖越寺
千山祖越寺
祖越寺是千山最早的庙宇建筑之一。相传,在开始建寺时,有一位祖师从这里路过,曾仔细察看该寺的建筑,遂名为祖越寺。据考证,它最初建于唐朝,当时的建筑宽阔宏伟,大于现在几倍。后来,在金、元时期,山洪暴发,寺庙被冲毁,遗址就在现址前的低洼开阔处。从遗址中曾发掘出较大的浮雕石栏板、望柱莲花佛座、柱基、残石碑头、瓷片等。这些遗物为考察千山的庙宇建筑和宗教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祖越寺现址为明朝时建筑,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曾相继重修、整饰,解放后,又多次进行修缮。现有建筑七幢,释迎殿为正殿,它的东侧是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阶下为东西配殿,配殿南有钟楼、鼓楼,呈东西对称。释迦殿正对寺门,门外是一堵石墙,长达五十多米。祖越寺的建筑比较紧凑、集中、规整。它建造在蜿蜒、狭长的喇叭形山谷中,山的地势北高南低,寺前的平地边沿距下面坡地约有十余米,庙宇低洼部分全由石块垒筑垫高,可见当时的建筑工程是很艰巨的。
祖越寺殿宇壮观,山色秀丽,景致优美。东西两面山峰将它紧紧抱合,如双手捧着一颗明珠。上面峰青壁翠,林涛激涌;下面柱红瓦绿,殿宇辉煌。寺旁,山水汩汩而下,清新凉爽;后山,小亭岌岌而立,幽静雅致,使人留连忘返。古人多有游祖越寺颂咏唱和之诗作,今人也多赞叹祖越寺之秀美壮观。前人用“祖越多奇境,天工亦幻哉”的诗句来赞颂,明人徐文华也写诗赞赏:“常遑回合水潺湲,路转坡坨百折还。上界钟声霄汉杳,前山塔影夕阳间,松涛涨壑千岩响,花雨浮空满地斑。坐久虚堂疑误入,恍然身世出入寰。”明御史程启充、明前给事中刘琦、给事中薛廷宠、监察御史朱篪、巡按御史史褒善等都有唱和。有的赞叹祖越寺“岩松宿雾常浮翠,石涧流泉漾落花”,有的赞“山引楼台连碧落”,“山川迤逦画图中”,令人“共来不倦登临兴”,乐游忘返。
龙泉寺
龙泉寺,在千山北沟中部,东距无量观约1.5公里,立于群峰环抱中,地势宽阔,建筑宏伟,是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该寺始建于唐代,金元时期规模还小,明代大兴土木,建筑较多,后来重修仍保持明代风格。该寺半依峭壁,半筑短垣,坐落在幽壑丛林之中。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毗卢殿、龙王庙、藏经阁。寺中神像造型、雕刻精巧,栩栩如生。
寺后有清泉一处,常年流水潺潺,相传是“龙诞水”,又由于山水下流弯曲似龙,因此得名龙泉寺。寿后山坳有后阁,是明嘉庆年间和尚刘宾创建。寺周围有松门塔影、瓶峰晨翠、螺峰月夜、黾石朝日、狮口钟声等16景,在千山风景区中亦久负盛名。清人王尔烈曾吟诗赞叹龙泉寺胜景:“一千峰呈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
南泉庵
南泉庵是一座道院。据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重修碑记载,自唐建庵,中经很多朝代,屡次重修,一直到万历已酉年(公元1609年),“孙公”等人见古刹已成废墟、便募金伐石,开始重建南泉庵。先后建了佛堂、斋堂、门楼、垣墙等,后来又经数岁补茸,又开拓殿宇三间。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以后,经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相继重修与扩建,使南泉庵才具有现在这样的规模。
南泉庵当年是收藏经版和刻印经文之所。据清嘉庆十四年九月(公元1809年)、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所立之碑文载,南泉庵道人“南泉庵观商议”,“处心数载,募化八年,敬刊经版百余块”,“印经者俱来此”;“道教经版久存千山”,“不意前有之经施散已尽,吾等遂捐资重修刷印,并增金科玉律之版”。南泉庵收藏经版和刷印经文的经堂现已无存,但遗址尚可见到,一进院门,即可见地下有青石房基,这就是当年经堂的遗迹。
香岩寺
香岩寺在千山南部,虽处诸峰环抱之中,但入其境并不觉其狭,反有远峰近坡层次鲜明、深远开阔之感。《辽阳县志》载:“寺当山阳,山花极盛,春夏之交,满山花开,香气氤氲,故名香岩寺。昔人谓香岩寺中名胜最多,为一山之冠。盖龙泉至狭,大安近险,祖越亦少纡回,惟香岩外境既旷,近复双崖夹护,鸟道千盘,如往而复,万树参差阴翳,时有怪石出没其间”。
香岩寺是千山的早期建筑,相传始建于唐,最迟也不晚于金、元时期。寺东山上的“双峰塔”就是金代留下的古塔,是千山现存的最古建筑,塔上有砖雕飞天等图案,建筑美观大方,是香岩寺的著名景点之一。寺前还有元代和尚雪庵的墓塔,元代皇庆时雪庵碑,寺内有明、清石碑十余块。据文献记载,香岩寺曾遭灾被毁,现址是在废旧址上重建的。清代,香岩寺已远近闻名。清雍正、乾隆、道光、光绪等年间又相继对其进行重修和扩建。
香岩寺的建筑艺术素为人们所赞叹。它那精巧的结构,玲珑剔透的雕刻,秀丽华美的装饰,为千山其它庙宇所不及。这里的庙宇都属单檐硬山式,脊上有彩色浮石雕装饰,斜脊有跑兽,檐下有五铺作的补间、柱头、转角斗拱等,枋下燕尾,有盘龙与脊牛等透雕,梁、柱头有三重昂和逼真的动物、花草等彩色装饰。这样精湛的雕刻与装饰,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艺术才能。
香岩寺古迹很多,这些古迹又多半和寺僧连在一起。俗话说:名寺出高僧。雪庵就是香岩寺的高僧。《东北文献征略》载:“雪庵和尚名普光,字元晖,号雪庵,俗姓李氏,大同人。元(代)至元(年)间,特封昭文馆大学士,赐号玄悟大师,图绘宝鉴,但载其善画山水,学关同,墨竹学文湖州……雪庵善书八大人觉经,用笔俊劲,深得鲁公三昧。”由此看来,雪庵是颇有才学的。《辽阳县志》还记有雪庵的一段轶事:雪庵是元代人,家居鞍山西沟家寨。当时战事频繁,雪庵从征十年,一日归家,时已夜半,借着月光,从窗外窥见其妻与一个少年同床共寝,心中大怒,顿起杀心。但又转念一想,何必慈红尘烦恼,不如弃家出走,以断尘念。于是就把刀扔在窗下,到千山附近崔家屯的“夕阳寺”出家。他的妻子探听到他的消息,就领着女儿去找他,说:“你冤枉了我,睡在床上的是你走后生下的女儿。”可是雪庵佛心已定,誓不归凡,为避妻女哭诉,就转往香岩寺,在这里苦修得道,成为高僧。香岩寺的“雪庵塔”、“老祖洞”和“炼魔石”等都是同雪庵有关的古迹。 |
|
日俄鞍山大战
日俄战争是日俄两个强盗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侵略战争,这场长达两年的战争,一直在辽东进行,战火一直在旅大、营口、鞍山、辽阳地区蔓延,特别是辽阳会战,这是继旅顺口攻坚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战役,就是在鞍辽交界地区进行的,日俄鞍山地区大战,1904年8月27日日军第二军、第四军与俄军西伯亚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四军团交战于今千山区的上石桥子、下石桥子、汤岗子和今海城市的四方台一线。8月28日,日本西起刘二堡、南沙河、判甲炉、石灰窑、响山子、四方台、小岭子、栗子园、石嘴子至英守堡一线。
这场历时19天的大战,给鞍山和辽阳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凡是日俄侵略军经过的地方,这帮强盗野兽见房就烧,见人就杀,见物就抢,见钱就劫,见女就奸,无恶不作,日俄双方对抓来的俘虏,优厚款待,及时释放,而把中国人抓去之后,却严刑拷打杀害。在日俄辽阳会战中,有几百个富饶村屯被摧毁,树木被砍光,猪、鸡牛、羊全部抢光,杀尽辽阳鞍山不下三万余人的难民,无家可归,恐惶不安地逃往奉天城,侵略者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
|
千山区辖2个街道、8个镇:旧堡街道、大孤山街道、东鞍山镇、唐家房镇、大孤山镇、千山镇、齐大山镇、达道湾镇、宁远镇、汤岗子镇。
旧堡街道办事处驻西宁,人口2.89万人,辖9个社区居委会:东烧、东矿、平安、东升、东小、矿区、西宁、高炉、柳河。
大孤山街道办事处驻白楼,人口2.46万人,辖6个社区居委会:白楼、影院、北选、西红楼、东红楼、十中。
东鞍山镇镇政府驻旧堡,人口3.06万人,面积54.20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东鞍山第一、东鞍山第二;14个村委会:旧堡、四方台、前三家峪、马驿屯、东河南、沟家寨、西河南、前中所屯、解家堡子、地所屯、侯爵屯、房身、鞍山城、后中所屯。
唐家房镇镇政府驻唐家房村,人口2.12万人,面积78.64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唐家房;15个村委会:唐家房、摩云山、太平沟、什间房、网户屯、鸡王屯、顾家房、文洞沟、李氏房、枣峪、学房、东果园、西果园、英家堡、四家子。
大孤山镇镇政府驻崔家屯,人口1.78万人,面积60.35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大孤山;11个村委会:大孤山、下对桩石、上对桩石、下石桥、花麦屯、长岭子、獐子窝、崔家屯、谢家房身、腾家房身、黄岭子。
千山镇镇政府驻七岭子,人口4.06万人,面积131.85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七岭子、眼前山第一、眼前山第二、鞍钢牧场;11个村委会:七岭子、谷首峪、忠心堡、关宝山、三印子、调军台、梨花峪、倪家台、韩家峪、庙儿台、上石桥。其中:千山风景区,人口1.16万人,面积74.35平方千米,辖4个村委会:倪家台、韩家峪、庙儿台、上石桥。
齐大山镇镇政府驻樱桃园村,人口3.12万人,面积44.81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樱桃园、俱乐部、齐大山、新楼;9个村委会:樱桃园、桃山、王家堡、肖家堡、张家堡、胡家庙、金家岭、判甲炉、白家堡。
宋三台子镇镇政府驻吴三台子,人口4.14万人,面积52.72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宋山、城昂;24个村委会:东台、城昂堡、郎家厂、烟一、烟二、黄家屯、红旗堡、红旗堡朝鲜族、小营盘、小营盘朝鲜族、大营盘、李三台子、李三台子朝鲜族、吴三台子、吴三台子朝鲜族、邢阳气、邢阳气朝鲜族、达道湾、达道湾朝鲜族、大郑台、永丰、宋三、宋三朝鲜族、联村。
宁远镇镇政府驻北地号,人口4.97万人,面积52.56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南地号、二台子、大阳气;15个村委会:宁远屯、新堡、丰盛堡、笔管堡、南地号、北地号、二台子、小台子、张忠堡、张忠堡回族、大阳气、双楼台、包董岳、孙青堆、周家。
汤岗子镇镇政府驻汤岗子,人口1.86万人,面积28.13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汤岗子第一、汤岗子第二;8个村委会:汤岗子、老虎屯、小岭子、活龙寨、靛池沟、东汤河、西汤河、鹤临岗。 |
|
工业基础好,全区现有工业企业3075家,初步形成冶金、机械、石化、建材等4个支柱产业。
农业资源丰富,综合开发潜力很大。千山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东部山地12000公顷,盛产各种水果,尤以辽南特产素有梨中“皇后”美称的南果梨盛誉全国。中西部平原13300公顷耕地物产丰富,以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历史悠久。
第三产业方兴末艾,房地产开发前景广阔,由于地处城郊的区域优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齐全,直接为该区所有,因此产地产开发投入小,见效快。 |
|
境内现有国省干线45公里;县级公路109公里;乡级路11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6公里、二级公路37公里、三级公路68公里。截止98年底,全区10个镇112公里乡级路全部实现黑色化,村级路90%以上实现黑色化,初步形成以国省干线为骨架,乡级路为支脉,公里横跨东西南北,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有通往千山区景区的鞍千路;有通往汤岗子温泉疗养院的鞍海路;有通往辽阳的鞍辽公路。 |
|
天上天景区
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错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览过此景区。
相传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无量观“振衣冈”上抖过战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颜雍曾到千山灵岩寺探望其母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到或从辽阻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遗迹题词和诗文。王尔烈陪同嘉庆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块“木鱼石”、即曹雪芹写的石头记(红楼梦)中那块有灵气石头,金世宗住的遗址、蛰龙亭、博爱树、贞懿太后住的遗址内出土的30多万枚铜钱均在景区范围内。
1996年在景区内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览殿,殿为高台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雕粱画栋,在,其后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内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传说: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才征东、无佛五佛、御赐龙泉、伏虎禅师、香岩雪庵、全后修禅、敕建龙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无根奇石、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18幅,游览至此品佛、仙之悠,睹圣君、明主之奕彩、回顾历代珍闻,逐幅赏玩,体会中滋味、定能生悦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天上天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奇峰、怪石、古庙、岩松而著称。千山著名道观无量观和五大禅林之一的祖越寺位于此景区。景区由正门至御览峰为上段,至玉霞关为中段,至五佛顶为下段,上看怪石,中看秀峰,下看奇松。著名景点有天上天、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无根石、木鱼石、鹦鹉石、可怜松、探海松、望天蛙等100余处。乘座天上天索道您可以安全快捷地到达主峰天上天,尽览千山的秀美景色。
天上天景区有全国唯一、民间普遍信奉的喜神、财神、三星(福、禄、寿)、文昌帝君等民神为主的喜神殿、财神殿、文昌个阁。该景区每年举办的增福、添寿、发财的礼拜祭活动,其中文昌帝君更是人们求学进取的可禄之星。
北方梅园
中国北方梅园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南部,与“亚洲最大温泉”汤岗子理疗康复中心毗邻,距鞍山市中心15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8公里。中国北方梅园是以赏梅、艺梅为载体,融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珍稀林木、名优果木、科技示范、综合商贸于一体的大型园区。
梅园小梅岭现栽有梅树1万余株,梅园园区四季分明,春季梅花盛开,沁人心脾,宛如花的海洋,使人陶醉;夏季果实挂满枝头,果香浓郁,犹如翡翠装点着童话般的世界;秋季绿水红叶,如梦境般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梅园水景区已形成水面200亩,蓄水量可达到5万立方米。水景区不仅为梅园景观添上浓重一笔,同时也为观光农业用水提供丰富的水利资源。
百鸟园景区
千山百鸟园与午山第二高峰五佛顶彼邻,东南是天然弥勒大佛,西面是唐城古道关。四面环山、百齐鸣,园内尽展群鸟风姿。她是千山风景名胜的一枝独秀,也是亚洲第一大的鸟语世界。,为您感受人与自然、人与鸟类的种种情感,提供了一处自然、休闲、观赏和游览的圣地。
全园占地五万六千多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外园与西海广场连接形成整体,由十几米高的水坝、蓄水池、草坪和刻有园名的工艺雕塑组成,内园由2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湖、欧式建筑的服务设施和古典风格的桃花岛组成,占地二万四千平方米的天网式观赏鸟园形成一座“园中园”。
园内拥有鹤、鹭、鸵鸟、鸭子、小鸟、斑鸠、鸠鸽等七大类100多种近五千只鸟。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金雕、黑天鹅。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秃鹫、鸳鸯、苍鹰、红腹锦鸡等。此外,还有珍稀的巴哈马鸟,中美洲的“琉璃金刚”鹦鹉等。这些大自然的使者与熊猫、东北虎一样倍受人们的青睐。
还有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人鸟对话、人鸟共处等驯化项目将令您耳目一新。仙鹤凌空展翅翱翔在青山白云之间的“丹顶鹤放飞”,随着几十只孔雀东南飞,鹦鹉“陶陶”拼字问候“大家好”。会骑自行车的“笨笨”悠然自得,走钢丝、升旗等精彩致公党准使您开怀一笑;看似温顺的猛禽出其不意的制服猎物又会让您大吃一惊!
英雄山
英雄山原名娘娘庙山。1949年2月16日,为解放鞍山,解放军辽南独立师与国民党的关键一役就在此展开。在这座山上,辽南独立师几千士兵为解放鞍山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纪念这些牺牲的革命先烈,鞍山解放后,鞍山市政府将此山命名为“英雄山”,并于2002年在此修建了“英雄纪念碑”。在建国55周年来临之际,为缅怀先烈,让更多的鞍山人不忘旧事,千山区汤岗子镇重新将纪念碑修葺一新,并受上级批准在此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教育后代纪念先烈的教育基地。
千山附近美食
千山特色饮食 :主要菜式有麻酱紫鲍、熘肥肠、芹菜鱼丝、清炸里脊、蛋泡银鱼、红血肠、炸虾球、红烧蹄筋、酸菜鱼、鸭腰烧口蘑、软炸鸡、炸田鸡腿等等。
千山特色购物 :南果梨,味香肉细,为山中特产。千山的中草药材也很出名,盛产人参、鹿茸、灵芝等百余种,还有珍贵的黑鹤等鸟兽近百种,不愧为东北地区的一座宝山。还有千山拐杖。
景区门票信息:
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景区票价:旺季 80元/人次
淡季 60元/人次
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票价:30元/人次
索道票价
大佛景区:单程20元/人次
五佛顶景区:单程30元/人次
天上天景区:单程20元/人次
观光电瓶车票价:单程10元/人次
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
淡季:每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 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为“园林寺庙山岳型风景区”,被誉为“东北明珠”。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名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
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 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
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鹅头峰原名华表柱。相传汉辽阳刺史丁令威,因救灾擅自动用国库公粮,被朝廷问罪,临刑之时,飞来一鹤,将其救走,千年后,丁化鹤归来,落在华表柱上,口吐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载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仙人台亦由此得名。清高宗在《寄题千山》诗中写下"空传丁令有遗台"之句,亦指此而言。仙人台景色优美,古迹甚多,清高僧函可赞曰:"几度登临不到顶,此回到顶畏登山。九州细碎烟尘里,万里虚无指点间。云在极低即可踏,天虽至近竟难攀。
急须携手下山去,纵对仙人无好颜。"仙人台又称观景台,素有观渤海、观日出、观莲花、观云飞、观松风之说。五佛顶,位于千山主峰北麓,为千山第二高峰。峰顶峻而平,上置五石佛,四面峭壁,渊深无底,登临极难。现已开辟出空中索道,可供游人使用。站在五佛顶上,可一览钢城美景。
千山还以它的奇险吸引着大量的游人。位于卧虎峰下的一线天,罅缝长32米,宽不满一米,深10余米,仰首而望,两侧悬崖凌空, 中间蓝天一线,景色十分壮观。位于鹦鹉洞北山峰南侧的一字天,长30余米,最宽处为0.7米,最窄处仅为0.4米,为蹬无量观的七重天,九重天的必经之路。另外还有夹扁石 和一步蹬天等,另人叹为观止。千山自隋唐以来,就成为一处游历的胜地。而93年,又发现了一尊形象逼真,由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座佛,可与乐山大佛相媲美。使千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圣地,并定于每年6月9日为大佛节。
千山不仅有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共有名胜古迹、景点300余处。自古以来,风景秀丽的千山,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官宦、学者、名流慕名接踵而来,他们面对奇峰古刹,振衣述怀,吟诗作赋,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描写千山的诗就有1600余首。如千山剩人禅师函可,著有《千山诗集》20卷,存录诗千余首,其中涉及千山的诗就有200余首。
千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踪迹,隋唐代起有了庙宇建筑,到辽金已发展成远震辽左的著名佛教胜地。“祖越”、“龙泉”、“香岩”、“中会”、
“大安”五寺,在明代已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进入千山,使千山的庙宇有了进一步的增建,发展到七寺、十二观、九宫、十庵。千山庙宇布局巧妙,建筑宏伟。
古老而宏伟的寺庙,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人福地景象。特别是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自发现以来,轰动海内外,成为世界奇观。探奇者、朝拜者络绎不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每年6月的千山大佛节,将宗教活动带入高潮,堪称佛教之盛事。
千山人文历史遗迹颇多千山历来是引起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不仅有唐太宗李世民驻跸和薛礼兵营遗址,还留下清帝康熙和乾隆游历的足迹和诗篇。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他的书房。明清时的官宦、名人也曾纷纷来游,并题有许多匾额和诗词赞美千山。就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栋亭诗抄》中,也把自己的籍贯用“千山”二字标出。
千山物产丰富。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各类动物60余种,特产水果10余种,香水梨、南果梨堪称一绝。温泉休闲娱乐胜地在风景观光区的东北部是温泉休闲娱乐胜地,这里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地热水资源占鞍山地区已查明地热水资源50%以上,目前年采水量85万立方米。
交通信息
鞍山千山风景区自驾车路线:
千山地处辽宁省中部,鞍山市区边缘,与周边城市沈阳、大连、抚川页、本溪、辽阳等构成了环形旅游网络。距沈阳桃仙机场公有90公里之遥,与大连码头、机场只有2个多小时的路程,夕发朝至的北京---鞍山列车以及京---哈---长---沈高速公路网的形成,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鞍山千山风景区乘车路线:
自鞍山火车站到千山正门17公里,乘8路“中巴”客车,仅30分钟。千山山内有通往各风景区的旅游客车,接送游客。 |
|
千山 |
|
千山区委 | 千山区政府 | 千山区委党校 | 鞍山市千山区卫生防疫站 | 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服务公司方兴饭店 | 鞍山市千山区大孤山服务公司迎春饭店 |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分校 | |
|
|
宋三台子镇 | 沙河镇 | 大孤山镇 | 宁远镇 | 齐大山镇 | 大孤山街道 | 东鞍山镇 | 旧堡街道 | 千山镇 | 沙河街道 | 汤岗子镇 | 唐家房镇 | 千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 宋三台子朝鲜族满族镇 | 鞍山高新区 | 达道湾镇 | |
|